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日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伯伦散人
“你们俩啊,安静点有什么不好。”孙大雷笑着解释道,“我估计那些商户们这两天是在凑银子。第一天的较量让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几千斤、几百斤的采购是无法掏空咱们的,他们是想凑够银子一下子打垮咱们。明天是咱们公布的补缴税款的最后一天,如果明天他们还不能打垮咱们,那他们自己就乱了。”
“咱们的存货能够吗?”柳冠南有些担心,“这些商户的钱凑一起也不少。”
“所以才要运筹帷幄嘛。”孙大雷笑道,“我让徐田彬送回榆林湾的信里已经和家里说清楚了,第二批商品应该在路上了,最晚明天就能到。想买空咱们,真是不知道死活。”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大早,祥意商行刚刚开门,第一个大客户就上门了。
“掌柜的,我要一万斤米,2000斤盐。”
“伙计,带这位客官付款提货。”黄三祥面无表情的吩咐道,“找人给这位客官送家里去。”
“不必了,掌柜的。”买货的人摆了摆手,“就放你们商行门口就行,我自己找人来搬。”
“行。”黄三祥喊道,“就按照客官的意思办。”
一万斤大米和2000斤盐被堆放在祥意商行的门口。
很快,第二个大客户也来了:“掌柜的,我要两万斤米,再来1000匹布。”
“是不是也给你放在小店门口啊?”黄三祥高声问道。
“对,就放在这,我会找人来运的。”
中午时分,祥意商行的门口已经堆放了七八万斤的大米和足有上万斤的盐、糖。





大明日月 第四百三十二章 降价三成
黄三祥找到了孙大雷:“孙局长,咱们的存货不多了,大米不到3万斤,布匹只有400匹了。”
“糖和盐呢?”
“这两样还够,一共1万多斤吧。”
“那就行。”孙大雷说道,“你只管卖就行,米和布已经送过来了,最多傍晚就能运进城里。”
太阳又要落山了,黄三祥暗暗擦了把汗,今天总算是快要过去了,商行里的大米只剩了不到八千斤,但是孙局长答应的货却一直没有运进来。
“诸位乡邻。”黄三祥站在商行的门口高声喊道,“多谢诸位的赏光,小店今天到此为止,诸位如果还有什么需要请明日再来,小店今天打烊了。”
“掌柜的不要着急关门。”一个声音在人群后响了起来,“在下今日家中有事,故此来得晚了。在下需要大米5万斤,布匹1000匹,请掌柜的提货,在下的银子分文不差。”
黄三祥的心里咯噔了一下,怎么这个时候会突然冒出这么个大客户。
黄三祥对说话的人拱了拱手:“这位客官,小店打烊了,伙计们也都累了一天,还是请客官明日再来采买吧。”
“呵呵。”那人轻蔑的笑道,“你们祥意商行在感恩县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大商号了,怎么连这点东西都拿不出来,莫不是你们家没有货了?”
“小店的货源充足,这个请客官放心。”
黄三祥还要多说些什么却被这个人打断了:“既然是货源充足,那就请掌柜的交货吧。”
黄三祥盯着这个人慢慢说道:“你真的要今日就买吗?”
那人冷笑道:“掌柜的这话我不明白,今天买和明天买有什么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黄三祥也冷笑道,“我刚刚收到我们东家的传话,为了答谢感恩县的百姓乡邻,小店明日再降价一成。”
“又要降价?”黄三祥的话引起了一阵喧嚣。
“我们祥意商行说到做到。”黄三祥提高了声音,“明日再降价一成。”
“明日再说明日的事。”买货的人也提高了声音,“今日还请掌柜的交货吧,5万斤米和一千匹布在下今日就需要。”
“来人。”黄三祥咬了咬牙,“带这位客官去付银子,我去给客官提货。”
黄三祥几乎是一路小跑的回到了商行里面:“孙局长,有人现在要5万斤米和一千匹布,咱们没存货了。”
孙大雷一点没有紧张的样子:“他付银子了吗?”
“正在付银子。”
“黄掌柜不必担心,货已经到了城门口了。”孙大雷笑道,“还请黄掌柜去收银子,我安排人运货,也不必入库了,直接交货。”
“小人这就去办。”黄三祥一听货物到了,底气立马上来了。
黄三祥回到商行门口的时候,那个买货人已经付完了银子正等在门口。
“掌柜的,银子我已经给完了,我的货呢?”
“客官不要着急,你的货马上就到,是不是也给您放在这里啊。”
“这是自然。”买货人的口气已经强硬,“只是不知掌柜的说的马上究竟是何时,难不成明日交货也叫马上?”
一个店伙计跑到了黄三祥的身边,趴在黄三祥的耳朵边轻轻的说了几句话。
黄三祥轻轻一笑:“这位客官,请往那边看,你的货到了。”
几十个店伙计赶着大车从城门口的方向走了过来,黄三祥一指车队:“来人,去把这位客官采买的大米和布匹搬过来,其余的货物清点入库。”
黄三祥说完,看了一眼傻傻的站在面前的买货人,声音提高了许多:“在下再说一遍,明日小店降价一成,诸位要是真想节省银子,请明日再来采买,在下谢过诸位了。”
祥意商行上了门板,关门打烊。孙大雷等人和黄三祥一起回到了商行里面。
“今日多谢黄掌柜了。”孙大雷笑道,“明日还要劳烦黄掌柜,继续降价。”
“小人不敢受孙局长的谢字。”黄三祥陪笑道,“小人如今真心佩服孙局长的谋略。”
“呵呵,黄掌柜过奖了。”孙大雷说道,“明日那些商户们就会来求咱们了,等着吧,有好戏看。”
第二天好戏上演了,但却不是孙大雷说的那样。一家服软的商户也没有,反而是几十家商户联合起来去了税务局。
几十家的掌柜加伙计足有几百号人:“大老爷,我们要吃饭。”
“祥意商行这么降价甩卖,我们都没法干了,东家说要关门停业,我们怎么办。”
孙大雷和柳冠南站在税务局的门口看着这些人一句话也没说,人群吵闹了一会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你们都不说了是吗,那诸位请听我一言。”孙大雷高声说道,“收取工商赋税是朝廷的旨意,也有知府大人的手谕。祥意商行之所以能开门营业是因为人家遵纪守法,积极纳税。只要你们也补缴税款,你们一样也可以开门营业。”
“就算我们开门营业我们也卖不动。”有人喊道,“祥意商行今天又降价了,他们的售价比我们的进价都要低,我们怎么赚钱。”
“这件事就不是我们税务局能管得了的了。”孙大雷笑道,“买卖买卖,有买有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人家祥意商行卖什么价钱岂是我们税务局能决定的?”
“那不行。”又有人叫起来,“谁不知道祥意商行和你们税务局是一家的。”
“你敢把你说的话再说一遍吗?”柳冠南走到了说话人的面前,“空口白牙,拿不出证据,我现在就可以办你个污蔑造谣。”
“我。”那人低下头不敢看柳冠南的眼睛。
“诸位。”孙大雷冲着人群喊道,“我作为感恩县的税务局局长和大家再说两件事情,第一,我们经过研究,补缴税款的日子再往后延长三天,这可是最后的三天,你们都要考虑清楚了。第二,至于祥意商行的售价问题,我们税务局已经和祥意商行的东家谈过了,他们愿意按照售价的八折向诸位供货。不管他们的售价是多少,你们要想营业,要想进货,全部可以八折从他们那里进货。至于你们想卖多少,你们随意。”
“八折进货?他们现在的价格已经够低了,再打八折那得多便宜啊。”
“我得算算,要是从祥意商行进货能省多少银子。”
“你这么算不行,咱们在感恩县的售价不能高过祥意商行,咱们得算算能不能运到外县去卖。”
人群中的掌柜的互相交头接耳起来。
“诸位掌柜,诸位东家。”孙大雷又喊道,“我提醒大家,祥意商行的这个八折只卖给补交了税款的商号。没有税务局补交证明的,一律不卖。”
人群中又发出了一阵嘈杂声,孙大雷没有再多说什么,和柳冠南一起转身进了税务局。
又过了两天,傍晚时分,柳冠南和徐田彬从祥意商行回到了税务局。
“大雷,这两天怎么样,有没有来补交税款的。”
“已经有一部分商号补交了,但是还不到一半。”孙大雷合上了桌子上的账本,“祥意那边什么情况,还有没有大批囤积的?”
“囤积的没有了,有些商号开始去祥意进货了。”柳冠南说道,“不过数量也不是很多,我估计各家都没钱了。”
“孙局长,柳总探长。”徐田彬问道,“明天是补交税款的最后一天了,按说不应该只有一半的商号来补交,难道别的商号真的不想开门营业了吗,还是他们又想出别的什么鬼主意来了?”
“他们能有什么鬼主意,无非就是钱的问题。”孙大雷见屋里除了自己和柳冠南、徐田彬并没有外人,招了招手说道,“你们都坐,你们知道咱们上辈子49年发生在上海的那场棉粮大战吗,那是一场漂亮的贸易战。”
“有所耳闻。”柳冠南笑道。
“我不知道,没听过。”徐田彬来了兴趣,“孙局长,给我讲讲,什么棉粮大战。”
“好,那我就给你说道说道。”孙大雷刚刚端起茶杯喝了口水,一个税警从门外走进来,“报告局长,有人求见。”
“谁求见?”
“回局长,他没说,只说求局长高抬贵手,放他一条生路。”税警边说边递上一张名帖,“这是他递进来的帖子和礼单。”
“还有礼单?”柳冠南突然问道,“他给你银子了吧?”
“没有,总探长,绝对没有。”税警吓得一个立正站得笔直,“他是给了属下银子,但属下绝对没收。属下知道咱们的规矩,属下是见他年纪大了,很可怜,所以属下才进来通报的。”
“你不用紧张,没收就没收,柳总探长只是随便问问。”孙大雷打开名帖看了一看,“你把来人带到会议室,我要见见他。”
“是,局长。”税警暗暗擦了把汗,转身走了出去。
“大雷,谁来了,找你能有什么事?”
“好事。”孙大雷扬了扬手中的名帖,“他们撑不住了,这是来讲和的。”




大明日月 第四百三十三章 服软
“是商户的代表吗?”徐田彬问道。
“我也不知道,我没听说过这个人。”孙大雷说道,“你们先在这等会,既然人家指名道姓的腰来见我这个局长,我总得给人家这个面子吧。”
孙大雷来到了会议室,会议室里坐着一个看似七十多岁的老者,老者背后站着两个家人。
“这位老人家高姓大名。”孙大雷拱手问道,“在下是税务局局长孙大雷,不知老家人找在下何事?”
“原来是孙局长,小老儿叩见孙局长。”老者说着就要下跪,“还请局长大人救一救小老儿。”
孙大雷双手扶住了老者:“老人家有话请讲,只要是我们税务局能帮上忙的,在下一定会尽力的。”
“说来惭愧。”老者说道,“小老儿姓唐,单名一个颂字。小老儿家并不是此地人,乃是昌化县人。”
“老人家是昌化人。”孙大雷的心里有些纳闷,昌化县还没开始征税呢,这个唐颂能有什么事来找自己。
“孙大人。”唐颂继续说道,“小老儿也是鬼迷了心窍,前几日听信了谣言,这才和大人作对,和朝廷作对,还望大人能大人大量,饶了小老儿这一次。”
唐颂的话把孙大雷越说越糊涂:“老人家,你究竟做过什么,为什么说是和我作对,和朝廷作对,在下又怎么做才能帮你。”
唐颂面露难色:“实不相瞒,大人。前几日在祥意商行的那些大宗采购,都是小老儿一时糊涂找人去买的。不但我自己买了,还鼓动了别的商家也大肆购进了一批货物。如今祥意商行对外可以八折发货,比我们的买价又低了二三成不止,我们进货的银子可都是拆借的,光是每日的利息就能要命啊。”
唐颂说完又要下跪,孙大雷一摆手:“老人家,这是你们和祥意商行之间的事情,据我所知也是公平交易,我们税务局恐怕是插不上手。”
唐颂一听孙大雷这么说,两眼一翻就要背过气去。
“老爷,老爷。”身后的两个家人赶紧叫道。
唐颂缓缓的出了一口气:“孙大人,小老儿自知罪孽深重,不该和大人,和朝廷对抗。小老儿今日拉下这张老脸来求大人,还望大人能救救小老儿全家。”
“求大人救一救我们全家。”唐颂身后的两个家人一起冲着孙大雷跪下。
“都起来。”孙大雷说道,“这样吧,我去和祥意商行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给你们退货。但是能成不能成,人家要不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个就不是在下能决定的了。”
“谢大人,多谢孙大人。”唐颂的眼里又充满了希望。
“不过,在下也是有条件的。”孙大雷严肃起来,“老人家,你刚才说你是听信了谣言才来感恩县买东西的,但不知老人家听信的是什么谣言,又是谁散播的谣言?”
“大人,这个,小老儿只是听说。”
“你不必回答。”孙大雷盯着唐颂的眼睛说道,“我来猜一下,可是北面禁中的意思?”
唐颂低下了头没敢看孙大雷,孙大雷笑道:“老人家,你回去等消息吧。不过在下还要提醒一句,收取工商赋税是朝廷的意思,是圣上的旨意,我们也是在为圣上办事。”
“小老儿明白,小老儿明白。”唐颂一个劲的点头。
“老人家。”孙大雷突然转移了话题,“不知道老人家家中可有土地,每年的收益如何?”
“小老儿的家中有些薄田。”唐颂不知道孙大雷为什么会突然问地的事,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只是这几年的收成虽然还算是可以,但是赋税甚重,这也是小老儿转行经商的原因。前些日听说又要收取工商税赋,所以小老儿才会听信谣言。”
“老人家。”孙大雷打断了唐颂的话,“如果朝廷取消了皇粮国税,那老人家是不是觉得会轻松一些?”
唐颂傻傻的看着孙大雷:“大人的意思小老儿没听明白,朝廷怎么会取消皇粮国税呢,这,这怎么可能。种田交税,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大人的意思。。。。。。”
“种粮不交税,但是卖粮交税,按照工商税的比例,值百抽五。”孙大雷简单的解释了一句。
唐颂依旧不信:“大人,这个消息是从何而来?”
孙大雷没再解释,站起身来:“老人家再等几日就会知道了,朝廷会颁布旨意的。请老人家回去安静的等候消息就行,在下会和祥意商行协商的,请茶。”
唐颂带着家人回去了,孙大雷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冠南,田彬,基本妥了。去通知黄三祥,昨日之前但凡购买的商品,一律可以退货,收取百分之五的手续费。”
“你还要收手续费啊。”柳冠南笑道,“你可真比奸商还奸商。”
“税务局又不是慈善院,凭什么不收啊。”孙大雷把和唐颂见面的情况简单的和两个人说了一遍,“现在看来感恩县已经没什么问题了,咱们抓紧时间把免除农业税的通告发出去,等这边忙活完了就去昌化县,一个一个来。”
“孙局长。”徐田彬问道,“可以肯定是高起潜搞的鬼吗?”
“可以肯定。”孙大雷回答道,“我会和王华仔细说的,让他们总务二处多关注一些。”
涛功从南浦回到了盛京的郡王府。
“哥,你可想死我了,咱们好几个月都没见了。”涛功紧紧的抱住了哥哥。
“我也是,也想你。”涛敏拍了拍弟弟的后背,“怎么回盛京了,南浦那边有什么情况吗?”
“哥,你还不知道吗,不是南浦,是台湾。”
“台湾怎么了?”涛敏是真不知道台湾发生的事。
“曾广贤和郑芝龙联合围攻了热兰遮城,他们要把西洋人赶出台湾。”
“他们和西洋人翻脸了,战斗规模大不大,榆林湾和郑芝龙一共有多少艘战舰?”
“哥。”涛功的情绪有些低落,“榆林湾改造了珍珠号,现在珍珠号成为了远东第一战列舰。”




大明日月 第四百三十四章 “战国七雄”
“珍珠号能动了?”涛敏对这个消息大为惊讶,“那777号呢,也能动了吗?”
“这个还真不知道。”涛功回答道,“根据咱们的人从台湾传回来的消息,珍珠号冒着大量的黑烟,看那样子应该是用的煤作燃料,我怀疑榆林湾弄出了蒸汽机之类的东西。”
“榆林湾真的有了蒸汽机?”涛敏又想起了范文程给他看过的那颗米尼弹。
“哥,恐怕还不止蒸汽机。”涛功又说道,“传回来的消息还说,珍珠号在海战的时候,最快的速度可以达到将近20节,和原先的速度差不多。但是如果只靠蒸汽动力的话,应该是达不到20节的速度。”
“20节。”涛敏自言自语道,“如果是真的话,难道他们有柴油了?”
涛敏嘟囔到这,突然站起身,“弟弟,你跟我来一趟。”
涛功不知道哥哥要干什么,乖乖的跟着涛敏来到了一间密室。涛敏从密室的一个上了锁的小箱子里拿出了一份情报自己默默地看了起来。
看了一会,涛敏突然一跺脚:“唉,是我疏忽了,是我疏忽了。”
“哥,什么是你疏忽了。”涛功不知道哥哥说的是什么事。
涛敏把情报递给了涛功:“这是前些日子谢田送回来的,我并没有留意。现在看来,榆林湾去延长县应该是去找石油去了,按照情报上的描述,他们在延长县打出了油井。”
“哥,事情麻烦了。”涛功看完情报焦急的说道,“如果他们真的有了石油,777号能动起来他们就能控制整个东南亚。”
“你先别吵吵,让我想一想。”涛敏在密室里转了几个圈,突然又露出了笑容,“呵呵,延长县是在陕西延安府,李自成在那里。”
“哥,这和李自成有什么关系?”涛功觉得哥哥的思维跳跃的有点快。
“这件事你就不知道了。”涛敏又从小箱子里拿出了一份情报,“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也不清楚,但是现在都在传是榆林湾灭了高迎祥,而是还是张海亲自击毙的他,张海现在已经是参将了。”
“这事有意思了。”涛功问道,“哥,你是想用李自成去延长县对付榆林湾?”
“对,如果让榆林湾真的在延长县开发石油,那么我们根本挡不住他们。别忘了,不只是两艘船的问题,两艘船上都有发电机。一旦他们有了充足的燃料,天知道他们会搞出什么来。”
涛敏说完又把范文程给他的那颗米尼弹拿了出来:“你看看这个,这个应该是米尼弹。据阿济格说,榆林军现在有了一种能打300多米的枪,我怀疑他们弄出了线膛枪。”
涛功被哥哥说的心里有些发凉:“哥,那我们该怎么办?”
涛敏反问道:“你这次从南浦回来的目的是什么?”
“我就是想回来和你商量一下。登州的王兆星带着4艘战舰也去了台湾,登州现在空虚。我们在南浦也有四艘战舰,是不是可以主动出击一下。”
“要去打登州?”涛敏没回答弟弟的问题,而是走到了地图的前面默默地看起来,还时不时的用指头在上面指指点点。
涛功等了好一会也不见哥哥说话,忍不住问道:“哥,你到底什么意思,咱们该怎么办。”
“涛功,你过来。”涛敏把弟弟叫到跟前,指着地图说道,“现在的形势是这样的。一共分为七股势力,颇有点战国七雄的味道。”
“哥,哪7股势力,有那么多吗?”
“榆林湾、明朝、郑芝龙。”涛敏掰着指头数道,“皇太极、我们、西洋人、李自成,一个不少,正好是战国七雄。这还没把北越和南越算上。”
涛功摸了摸脑袋:“是挺多的啊。”
“现在的情势是这样的。”涛敏继续分析道,“榆林湾、崇祯、郑芝龙算是一个联盟,他们控制了大明朝、台湾、海南和越南的几个点,还有新加坡。我们和皇太极算是一个联盟,手里有朝鲜、蒙古和东北。西洋人占据了南洋,李自成流窜于陕西一带。榆林湾联盟虽然实力是最强的,但是他们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内部不稳固的情况下就和其余的三家全面开战,而我们和西洋人、李自成却从没有过正面冲突。”
“所以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涛功有点听明白哥哥的意思了。
“不错。”涛敏点点头,又指着地图说道,“西洋人肯定不会心甘情愿退出台湾,李自成也一定会找榆林湾为高迎祥报仇,这就是咱们的机会。”
“哥,你想怎么干?”
涛敏低头想了一会:“我有个初步的打算,派人去联系西洋人和李自成,我们要和他们建立起坚实的联盟。郑芝龙在打下台湾以后一定会在短时间内经营台湾,我们可以一面建议西洋人全力攻击新加坡或者越南,把榆林湾的舰队全部吸引过去。另一面我们再联合西洋人拿下日本,日本始终是要纳入我们的势力范围的。”
1...181182183184185...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