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日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伯伦散人
紫云被程依依说得不好意思了,低下头嘟囔道:“依依姐又来取笑我。”
“这次可真不是取笑。”许朗说道,“上次老叶请客你也去了,你和叶立的婚事定在九月,还不到两个月了,做好了当新娘的准备了没有?”
紫云的头更低了:“许先生也取笑我。”
何云笑道:“你们都别操心了,你们该忙什么就忙什么,紫云的婚事我来安排就行,保准她风风光光的嫁到隔壁去。”
“行了,先吃饭吧。”陆天翔端起了酒杯,“许朗,咱们爷俩喝一个,再给我们老两口填个孙女。”





大明日月 第五百一十六章 军人请愿和榆林湾土改
还有五天就要开会了,榆林湾又出事了。
这天的早上,一队退伍的士兵穿着挂了军衔,摘掉帽徽和领章的军装,佩戴着各种军功章,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军委会的大楼前。虽然人数不多,但是整齐划一。
楼前执勤的哨兵有点傻眼,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一个下士迎了上去:“长官,你们这是有什么事情吗?”
为首的一个只剩了一条胳膊的中尉费劲的从衣服里掏出了一封信:“这是我们退伍军人的集体请求,请转交给军委会,我们在这里等着回信。”
中尉把信交给了哨兵,转身命令道:“全体都有,原地坐下。”
将近100名士兵齐刷刷的坐在了军委会的大楼前,下士接过信:“长官,你们这么坐在这里不太好吧,还是请长官们进去吧,卑职马上就去呈交。”
中尉军官面无表情:“不必了,我们现在不是现役军人,就不进大楼了,你还是尽快把书信呈交上去吧。”
下士只好拿着书信跑进了军委会大楼。
很快大楼前便聚集了一群人,都在纷纷议论。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出了什么事吗?”
“不知道啊,他们怎么会坐在这。”
有人大着胆子上前问道:“你们为什么坐在这里,你们不是榆林军的军人吗?”
没有一个士兵说话,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的看着军委会大楼的门口。
过了没一会,董非从大楼里跑了出来:“这是怎么回事,谁叫你们来的,有什么事咱们可以商量,你们这是要来闹事的吗?”
中尉军官上前敬了个礼:“董主席,卑职代表我们这些退伍军人已经呈交了我们的信件,也表达了我们的意思,卑职请求张主席或者蒋长官能出来见我们。”
董非很是生气:“我现在是军委会主席,有什么事和我说就行,张主席和蒋长官很忙。”
中尉问道:“那不知董主席对我们的请求如何答复?”
“你们什么请求?”董非接到报告还没来得及看这些人的信就跑出来了,他并不知道信里说的是什么。
中尉说道:“还是请董主席看完信件再来答复我们吧,我们可以等。”
“你们。”董非还真拿他们没办法,董非也知道,自己在这些军人面前是没有威严的。
韩万涛这个时候也接到了报告赶了过来。
“万涛。”董非像是抓住了希望一样喊了一声。
韩万涛一摆手,径直走到了中尉的面前:“中尉,报上你退伍前的职务。”
“是,长官。”中尉军官条件反射的对着韩万涛一个立正,“卑职以前是混成旅新二团三营六连副连长。”
“你是混成旅的?”
“是,老旅长。卑职高丽行动后就负伤退役了。”
韩万涛伸手摸了摸这个中尉的断臂:“混成旅的人都是好样的,你们每一个人都是英雄。”
“谢谢旅长。”中尉的眼里含上了泪水。
“中尉。”韩万涛突然大喊一声,“命令你的人全部解散,你随我进来。”
“长官。”中尉军官叫了一声却并没有下达命令。
“解散。”韩万涛声音不大但极其严厉。
“是,长官。”中尉军官转回身,“我命令,解散。”
中尉跟着韩万涛进了军委会的大楼。
“你们为什么会来这里,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韩万涛问道。
“长官,我们的请求已经呈交了,长官看完就知道了。”
“我不看,我现在要听你说。”
“是,长官。”中尉说道,“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历次战役中负伤退伍的。虽然我们当初领到了一次性的退伍费,现在军委会每个月也给我们发放补助金,可是长官,这几年咱们榆林湾物价涨得非常多,我们的那点补助金根本就不够维持生活的。我们又都是身有残疾,没法赚钱养家,而且,而且当初军委会答应给我们的地到现在也没兑现。我们这些人都觉得生活越来越艰难,所以才想到要来这里向长官反映一下。”
“你们这是来反映情况的还是来给军委会施压的。”韩万涛严厉的问道,“你知不知道现在还是在戒严期间,你们这么闹事我可以抓人。”
“长官,我们没有闹事。”中尉显得很委屈,“我们也不想闹事。我们以前也向军委会反映过几次,但是都没有回音,所以我们才用了这种办法,还请长官体谅。”
“这件事有没有人在背后指使你?”
“没有,长官,绝对没有。”
“我相信你。”韩万涛的语气软了下来,“你先把人都带回去,不准再闹事,我会在十天之内给你们一个答复。”
“可是长官。”
韩万涛打断了中尉的话,冲着他敬了一个礼:“你是混成旅的老兵,我是混成旅的旅长。我相信你说的话,也请你相信我这个老旅长的话,我说十天就十天。”
“是,长官。”中尉的话语中带上了哭腔,“属下相信长官。”
军委会扩大会议紧急召开了,谁也没想到在穿越大会开会之前会有人闹事,更没想到的是军人会闹事。这件事要是处理不好,会有极大的麻烦,穿越者当中所有在家的高级军官都参加了这个扩大会议。
中尉呈交上来的请愿书在各人的手里传递着。
“还是出问题了。”许朗看完请愿书说道,“我先做个自我检讨,是我当初提出来要给退伍军人分地的。可是却没想到兑现不了的后果会是这样。”
“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蒋北铭说道,“都说说,怎么办,咱们答应还是不答应。”
“不能答应。”董非持反对意见,“如果他们一次请愿咱们就答应了,这个口子一开,以后就刹不住了,什么人都能来请愿静坐。”
“不答应不行。”韩万涛说道,“这些人人数不多,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不会增加太多的负担。而且他们当中很多都是参加过高丽行动的,紧紧从感情上,我个人就不会拒绝。”
“我也是。”曾广贤又说道,“这些人都是我们生死与共的兄弟,他们现在生活艰难我们的心里都不舒服。况且咱们做出过承诺,如果一直不兑现,也会让人心寒。虽然这次只有不到一百个人来请愿,但是所有的士兵都在看着。”
“提高他们的待遇这个好说。”张国栋说道,“但是给他们分地,一来咱们手里的地很少,给他们分哪的地合适。二来我担心一旦真的分地了,申请退伍的士兵会越来越多,可咱们还需要扩军。”
“我觉得张主席这话说的有道理。”王华表示了赞同,“这几年咱们榆林湾的建设非常快,地价和房价长了好几倍。他们现在要地,估计也是想到了这一点。”
“可是咱们又不能像涛敏一样土改。”冷天冰抱怨了一句,“要是能土改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麻烦。”
冷天冰的话引起了一阵冷场,与会者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榆林湾真的就不能土改吗?
“也许我们真的需要土改了。”终于有人说话了,说话的竟然是许朗,“大家不要忘了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的人口在激增。上一次从山西那边带回来了七八万移民,这一次又带回了一些。他们在榆林湾内可是什么都没有,现在我们在扩军,在修路,他们还能有个工作。但是一旦公路修完会怎么样,这些人没有土地,没有工作是会出大乱子的。”
“许朗,你说的这些问题我们都清楚。”冷天冰问道,“我也知道现在是农业社会,不解决土地问题是不行的。可是我们不能用涛敏的办法,那样会违背我们的初衷。”
“我没说一定要用涛敏的办法,那种办法不是土改,是抢劫。”许朗答道,“土改有很多种方式,我倒觉得咱们是不是可以采用台湾的方式,也许能温和一点。”
“台湾,你说的哪个台湾?”董非没听懂,“难道郑芝龙现在在台湾也在搞土改?”
“老董,我说的不是现在的台湾,是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许朗解释道,“其实从涛敏在朝鲜开始搞土改之后,我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涛敏抓住了现在的核心,而我们却没有。这就造成了涛敏可以在朝鲜飞速的发展起来,但是我们却只能凭借着微弱的科技优势来对抗他。我也请教了陆老,我觉得采用台湾模式或许是可行的。”
“许朗,你就别啰嗦了。”众人纷纷表示了不满,“台湾的土改到底怎么回事,你先说说。”
“从1949年到1953年,台湾当局采取三个步骤推动土改。”许朗开始向在座的人讲述起台湾的土改,“一是三七五减租,二是公地放领,三是实行耕者有其田。三七五减租是将耕地租金降到土地主要作物全年收获量的37.5%为限。公地放领是将从日本人手中收回的公有土地出售给农民,为了确保大部分农民能够买到土地,而不是被少数富有家族垄断,当局限定每个购买土地的人必须能够维持一个六口的家庭。耕者有其田是规定地主将持有土地超过3公顷的部分出售给政府,再按公地放领方式出售给佃农。佃农买地分十年支付,可在2.5倍年收入的价格下耕作所得到的田地,在超过十年的期限内用贷款归还土地款,并获得机械化与灌溉的协助。地主当然不会被当做阶级敌人打倒,而是获得70%的债券以及30%的公营事业股票,作为补偿。”
几乎没人能听明白许朗的长篇大论,董非摇摇头:“简单点,你就说咱们榆林湾该怎么做。”
“我是这样想的。”许朗说道,“第一,咱们不是已经宣布废止农业税了吗,那么咱们也宣布一个减租办法,规定下最高地租不能超过收获量的20%。”
“20%,是不是有点太低了,这样谁以后有钱还买地啊。”韩万涛又嚷起来。
“这恰恰是我们需要的。”许朗答道,“我们就是要营造一种购买土地是不能发财的氛围,这样才会让整个社会往工商业转移。否则有钱就买地怎么发展工商业。”
“你的第二呢?”蒋北铭问道。
“第二和公地放领是一样的。咱们清查所有的海南岛的可用耕地,我记得后世的统计数据应该是一千万亩左右。先别管多少,只要是无主的荒地,甭管是山地还是林地还是耕地,全部收归公有,然后卖给无地的农民。同样规定下每家或者每人最多能买多少,同样可以银行贷款,十年还清。”
“对地主怎么办?”张国栋问道,“他们多占的耕地需不需要强制没收?”
“不需要。我们可以用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但是不没收。要知道现在的情况和后世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海南岛的荒地很多,够咱们用的,咱们没有必要从地主的手里抢地。”
“还有吗?”曾广贤又问道。
“没有了,我现在能想到的就是这些。”
“我说说我个人意见。”蒋北铭说道,“你这个办法不能说不好,但是问题也很大。第一,硬性规定20%的地租能行吗,万一有地主不执行怎么办,我们是不是又要依靠强制力。我记得陈诚当年在台湾土改的时候也曾说过,‘我相信困难是有的,调皮捣蛋不要脸的人也许有,但是我相信,不要命的人总不会有。’”




大明日月 第五百一十七章 组建政党的提案
“不,北铭,我不赞同用强制力。”许朗说道,“我们可以反着来,先查清无主的荒地,给无地的农民分地,再实行20%的地租。这样每个农民都有了自己的土地,又不用去交农业税,愿意承担高昂地租的人就会少,地租自然就会下降。”
“好,就算你能这么做。”蒋北铭又问道,“我们把无主的荒地收归公有的理由是什么,我们怎么和朝廷解释,甚至我们怎么和王可宗这些琼州府的官员解释。”
“其实还有一个事。”张国栋补充道,“黎人怎么办,黎人聚居区的土地是不是也要收归公有。”
两个人的问题把许朗问住了:“这方面我倒是没想过,你们给我点时间,我得好好想想。”
“没时间了。”韩万涛说道,“再有五天就开穿越大会了,我答应了退伍兵,十天之内要给他们答复。”
“万涛,你先别急。”许朗劝道,“退伍兵的事好说,现在整个榆林湾内受伤退伍的不过几百人,我们答应他们的要求也没什么。但是土改这事牵扯面太大,而且还需要由穿越大会来做最终的决定。我看这样吧,我再去问问夏天阳、史显扬他们的意见,把土改提案递交到穿越大会上表决。万涛你也弄个退伍兵安置的具体办法交上去,争取十天之内给他们答复。”
夜已经深了,许朗还坐在灯下奋笔疾书。
程依依和赵芷若都没有睡觉,赵芷若给许朗倒了杯茶:“许朗,注意点身体,别熬得太晚。”
许朗微笑着拍了拍赵芷若的手:“我知道,你们先睡吧,我自己又给自己找了个活。”
程依依坐在床上笑道:“你这么拼命的工作是不是因为精力过剩,现在又不能用在我们两个的身上,所以用工作来打发啊。”
许朗回头笑道:“我精力过剩倒没什么,就怕你们俩没什么精力了。欧阳不是说了吗,你们肯定是有了,要你们多注意,多休息。”
“还要多吃水果,多运动,你就不能换几句话。”程依依笑问道,“你这又是弄得什么,连着二三天夜里不睡觉了。”
许朗拿起了桌上的议案:“英国人的问题,派遣欧洲留学生的问题,军队扩编的问题,对马岛和越南的问题,海南岛土改的问题。他娘的全是问题,全都得开会的时候提交,我哪有时间睡觉。”
“海南岛内要土改,这谁说的,我们委员会怎么不知道?”程依依问道。
“我说的,要不我怎么说自己又给自己找了个活。”许朗回道,“这是刚刚才有的想法,还不知道穿越大会最后能怎么决定。你们先睡吧,别管我了。”
穿越大会再七月底如期召开,第一项工作和往年有点差异,今年满了16岁的两个穿越者霍承泽和龙鸿云宣誓成为了新的会员。
接下来依旧是永远不变的改选。
夏天阳不干委员长了,从北京回来的秦松旺当选了委员长。史显扬辞去了宪法法院大法官的职务,并且提名由范秋明担任宪法法院的首席大法官,这个提名被很顺利的通过,范秋明的对外联络处处长由刘军接任。董非继续担当他的军委会主席直到明年七月份的改选。
戒严被解除了,联合指挥部向穿越大会归还了权力,这也让许朗终于放下了心。
离韩万涛答应退伍老兵的时间只有五天了,这个答复是和海南岛的土改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两个提案被当做了首要议案首先开始讨论表决。
许朗提交给大会的土改办法最终被原则通过,每个人都清楚,土地改革是基础,榆林湾的发展是绕不开这个问题的。许朗的这份提案虽然还有不少人提出了看法,但是能用温和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是大多数人的意见。穿越大会成立了一个土改小组,刚刚退下来的夏天阳担任了这个土改小组的组长,孙大雷和柳冠南分别兼任了副组长。怎么土改,怎么和明朝政府还有黎人打交道将全权由土改小组负责。
关于伤残退伍兵的问题,穿越大会决定提高补助待遇,每月发放5两银子,以便这些伤残军人能够舒舒服服的养活一家人。至于分地的问题,穿越大会决定把这个问题交给土改小组,等土改开始以后再讨论分地的事情。
提案被一项一项拿出来讨论,孙天昊的琼交会被定为了十月末举办,为期暂时定为两个月,到年底结束。
许朗的另外几份提案也基本得到了通过。可以往欧洲派遣留学生,同时也可以吸收欧洲的孩子来榆林湾学习,至于具体要怎么操作,这个交给了何云的教育局去具体处理。
韩万涛的扩军计划是和对马岛行动、越南行动联在一起的。穿越大会最终的决议是先南后北,解决完越南再解决对马岛。争取在年底之前再征募一个师的军队,三万人有困难,力争海南岛内的部队能够达到两万五千人。
为此军委会缩编了现在的军队编制,共设三个独立师。每个独立师将下辖三个步兵团4965人,一个炮兵团800人,一个骑兵团1000人,总计6800人。三个独立师合计两万多人,其余的部队除了驻扎榆林湾内的,都将划归为税警驻扎各地。
从越南回来的李福强仔细的审议了这份越南行动的计划,并且提了一个建议,越南新军和榆林湾部队换防。为了防止越南新军在越南行动中可能的哗变,所有驻扎锦普和普利安哥的越南新军全部换防到海南岛,不但到海南岛,还要打散变为税警分驻各个州县。
穿越大会决定,换防结束后,所有的三个独立师将全部调往锦普,开始对越南进行大规模的武装占领,最起码要能控制住北越。这次行动的代号就叫做安南登陆。
许朗的最后一个关于开放榆林湾引进清教徒的提案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虽然许朗已经换了说法,不再提租界的问题,而是转变为了英国人聚居区,但是还是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反对。最终的决议是对英国人和对其他的西洋人一视同仁,他们可以来榆林湾,但并不给他们特殊的待遇和照顾。
蒋北铭代表北面的穿越者也提交了一份议案,建议缩减北面的力量。蒋北铭认为,一年之内再和满清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比较小,榆林湾又要进军越南,北面最好是能保持防御态势就行。这样既可以让崇祯放点心,又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越南上。
但是延长县怎么办,李自成怎么办,收复不了延长县就没有石油,没有石油777号就没有战斗力,总不能每次打仗都拖着777号去参战。
亲身经历过邦加岛海战的777号艇长辛家驹说服了大家:“就算我们现在有了石油,777号也根本没有战斗力,也开不起来。我们提炼的柴油完全无法适应一艘导弹快艇的要求,在这个时代,努力发展风帆战舰才是根本。”
表决的结果,暂时放弃延长县。宣府和大同的军队将被缩编为一千人的规模,登州方面的军舰数量由原先的四艘缩减为两艘。整个北面全部以防御为主,等安南登陆行动结束,控制住越南之后再考虑北面的问题。同时,收复旅顺的计划也搁浅了。
王谦祥和周磊依旧回山西和大同,蒋北铭和张海依旧回北京。三个独立师将会有十五个团长的空缺,现在叶战和安德里亚斯也被晋升为了中校军衔。针对这个情况,穿越大会批准了军委会的申请,明朝人可以担任校级军官,最高至上校,所有将级军官还必须由穿越者来担任。
史显扬提议组建远征舰队去美洲的议案毫无悬念的被否决掉了,现在连越南和南洋都没搞定,去的什么美洲,再说美洲大陆反正就放在那也跑不掉,这个结果让史显扬很是郁闷。
夏天阳代表旧的一届委员会也提交了一份提案,要在榆林湾内设立孤儿院和养老院。这些年的战争让榆林湾内也牺牲了不少将士,出现了一批无人照顾的老人和孩子。比如秦林和秦森兄弟都牺牲在战场上,他们又没有旁的兄弟姐妹,虽然他们的父母一直在享受着烈士家属的待遇,但是两个老人现在膝下无子,平时生活也没人照顾。夏天阳提议成立养老院和孤儿院,将这样的老人和孩子由榆林湾出资安置下来。
这个议案不牵扯什么实质问题,很快便得到了通过。
但是栾旭的提案却整整辩论了一天。目前榆林湾内的人口已经有十五万之多,尤其是大批外地来的流动人口,在榆林湾内没有土地,没有住房。更有一些人也有好吃懒做的习惯,榆林湾内开始出现了乞讨的现象。栾旭提议通过一个收容法,将这些人全部收容,集体安排工作。
史显扬和柳冠南表示了强烈的反对:“人人生而平等,人人都有迁徙的自由。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影响了所谓的市容就可以剥夺他们的自由。如果是那样,那又将违背我们的公约。他们并没有任何违法犯罪的行为,乞讨也是他们自由选择的一种生存状态。他们是少数,但是为了所谓的大多人的利益而剥夺了少数人的权力更是要不得的。”
栾旭知道自己根本说不过史显扬和柳冠南,递交了提案之后就一言不发,只能等穿越大会的表决。
这个问题还是孙天昊提了一个折中的建议,仿照后世设立救助站,可以给无家可归者一定程度上的救助。对于那些就是喜欢无拘无束四处流浪的人,只要他们不危害别人的利益就由他去吧。
问题一个一个的解决,穿越大会进行的很顺利。到了最后一天,一颗重磅炸弹在大会上爆炸了。而扔这颗炸弹的却是会员中最小的三个人,肖俊哲、霍承泽和龙鸿云。
三个人联名提案,榆林湾开放党禁,允许组建政党。并且三个人将自己要组建的政党名字都想好了----少年中国党。
肖俊哲站在主席台上慷慨激昂:“昔日梁任公有云‘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209210211212213...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