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日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伯伦散人
蒋北铭沉思良久:“广贤,你真的确定咱们去长崎是最好的办法吗?”
曾广贤点点头:“应该是最好的办法了。”
“好,我们就去长崎。”蒋北铭站起身斩钉截铁的说道,“传令下去,所有战舰撤出战斗,先回济州岛,然后去长崎。还有,再放一只信鸽,把这里的情况告诉家里。”
水原防线又激战了一天,傍晚的时候双方都罢兵停战。许朗坐在中军大帐中一根接一根的抽烟。
“你别抽了。”一直突破不了水原防线让韩万涛心烦意乱,“赶紧和高晨想想办法,怎么样才能突破这道防线。”
许朗把手中的烟蒂扔在了地上:“万涛,咱们不能再在这打了。这阵子咱们也伤亡了两三百榆林军,郑芝龙的人伤亡更多。多尔衮增援了一万八旗,咱们根本突破不了防线,而且咱们也快没粮了。”
为了便于急行军,韩万涛只带了一个月的军粮,没成想在水原就被挡住了将近一个月。
“不在这打能去打哪,咱们的任务是进军釜山,难道你想绕过这道防线?”
“这道防线绕不过去,也不能绕过去,否则咱们会腹背受敌。”许朗又点上一支烟,“万涛,咱们只能回撤,先撤到汉城去。如果多尔衮来追咱们,咱们就固守汉城,让人回登州送信,徐田彬现在应该已经在登州了,让他来增援我们。如果多尔衮不追,咱们直接回南浦,南浦还有咱们的大明福船,坐船回旅顺。”
韩万涛很不理解:“咱们为什么要回撤,要是咱们回撤了北铭怎么办,他们现在应该已经在对马岛打起来了。”
“北铭他们没有任何问题,咱们有珍珠号,在海上完全可以碾压涛敏。”许朗继续说道,“我现在在担心皇太极。咱们来了朝鲜以后,旅顺能有战斗力的就只剩下一万多人的快枪队和神机营了。我想皇太极不会按兵不动的,他要么来朝鲜,要么去旅顺,最大的可能是去旅顺。”
“张海不是在宁远吗。”韩万涛又问道,“皇太极要是去旅顺,吴三桂也会行动的,皇太极也会考虑到这一点。”
“吴三桂就算有行动也不会全力以赴。盛京现在七万多兵力,皇太极完全可以并兵分两路,一路去大凌城挡住吴三桂,一路去收复旅顺。我现在很担心旅顺,王兆星和冷天冰还都在那里。”
“既然是这样。”韩万涛下定了决心,“咱们就先回撤汉城。”
“万涛,你决定了?”
“决定了,你还有什么事?”
“没什么事。”许朗笑道,“既然你决定了,我放一只信鸽把情况和家里说一下。”
大明日月 第六百零四章 贫富分化
北面的局势依旧不明朗,榆林湾崇祯十二年的穿越大会按照惯例在正月初八召开了。
这次的穿越大会并没有多少新议题,穿越者们都在关注旅顺和越南的战事。张国栋提出的清剿流寇、统一越南、进军日本的三年计划被原则上通过了。除此之外,穿越大会只做了一项决议,尽快组织一支舰队去菲律宾。
穿越大会结束没几天,榆林湾便陆陆续续收到了各地的飞鸽传书。李福强和林兆龙已经打下了金边,北越那边暂时还没有什么动静。李福强在来信中详细的讲述了在金边实行土改和征兵的情况,这个办法很有效果,目前在柬埔寨已经征召了大约三千军队。
但是北面的形势却是一团迷雾,徐田彬已经带人去了旅顺,协助张术节正在顽强的抵抗着皇太极的进攻。张海也从大凌河送回来消息,吴三桂数次进攻大凌城都没有取得效果,豪格比较轻松的守住了大凌城。不过张海在信中也说,吴三桂并没有尽全力,他只是为了商品的降价在敷衍榆林湾。
最让人搞不明白的是蒋北铭和韩万涛。从飞鸽传书上看,联合舰队已经到了长崎附近,韩万涛也已经回撤到汉城,多尔衮并没有出来追击。两方面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却并不知道。
郑江一头的雾水:“张主席、王校长,北面现在已经打成一锅粥了,这和咱们原先的意图完全不一样。我是没什么好主意了,你们二位有什么高见。”
“是啊。”王华说道,“这些消息都是十几天以前的,现在要是有电台就好了。”
张国栋笑着拍了拍王华:“老王,要是人手一部手机岂不是更好。”
王华笑道:“张主席,你知道我开玩笑的,咱们还是商量一下下一步的事吧。”
其实也没什么好商量的,虽然越南方面还算是顺利,但是北面一团乱麻,尤其是现在根本不知道韩万涛和蒋北铭在哪,就算想给他们送信也没法送。
三个人商量了一通,只能拿出一个简单的决议。通知李福强尽快稳固住南越和金边,加大征兵力度。如有必要,可以同英国人商谈,让出一部分越南的利益,让英国人派兵协助驻守越南。林兆龙最好能在越南征集一部分船只带着几千榆林军回来,北面可能还需要增援,而且榆林湾现在几乎无一兵一卒。
大凌河那边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家里只是让张海注意自己的安全就可以。最大的问题就是旅顺,张国栋等人都在担心五千七拼八凑的榆林军加上神机营和快枪队到底能不能抗住皇太极五万人的进攻。天津卫的一万人到现在还没到旅顺,山东的两万人是根本靠不住的。最后三个人集体给周磊和王谦祥各写了一封信,如有可能,带着本部人马增援旅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宣府和大同离着旅顺太远了,就算是能去增援,谁知道猴年马月能到旅顺,况且他们还没有船。
夏天阳这半年的委员长干的说轻松也轻松,说不轻松也不轻松。榆林湾内部倒是没出什么大事,该怎么样还怎么样,但是夏天阳一直在担心北面的战事。虽说这已经不归他管了,可穿越集团毕竟还是一个整体。
陈岩来到了夏天阳的办公室,坐在夏天阳的对面慢慢的品着茶。
“陈岩,又有什么事来找我,这几个月赚了多少。”
夏天阳知道,陈岩和老丈人黄三祥的商场在年前的琼交会时期狠赚了一笔。所有来琼交会的客商,包括西洋人都对这个照搬了后世模式的商场大感兴趣。占地五亩的商场里不但有各种各样的商品,而且分区设定,每个类型的商品都有自己的固定区域。除此之外,还包括了小吃、酒楼,商场的西北角还有一个戏台和表演杂耍的地方。商场的外面又盖了一家客栈,只要你有足够的银子,在这里可以吃喝拉撒睡一条龙全包。
“没有,没有,没赚多少。”陈岩打着哈哈把茶杯放下,“夏委员长,我来找你是有点事想和你商量一下。”
“你又有什么事。”夏天阳笑道,“是不是又把谁弄怀孕了?”
“老夏,你能不能想我点好啊,我是真有事。”
目前栾旭和狄冲为流民盖房子的事已经慢慢的进入了正轨,栾旭最终想出了一个办法。来盖房的流民可以分到房子,这并没有吸引流民的地方,可是栾旭决定,只要是分到房子的人都可以向银行借款买下自己的房子,价格非常的低,而且首付款为零,因为这些流民的手里都没钱。当然,这也并不能完全激起这些流民的盖房热情,最重要的是,栾旭允许这些流民在贷款买完房子后可以随时卖了这些房子。要知道,流民买房的房款还不到市价的三分之一,而且自己不用花一分银子,都是用银行的钱。只要参与盖房子,房子盖好之后一转手就可以赚到二三百两银子,这些流民的热情终于被激发了起来,现在参与盖房的人已经有两三万人,贫民窟改造工程的进度越来越快。
程依依曾经对这个办法提出过异议,把这些购房款全压给银行会造成银行现金流的缺失。可栾旭认为这样反而会对榆林湾有好处,大批的廉价改造房上市一定会对市场产生冲击。榆林湾目前总人口二十万,将近一万套房子一下子全部推向市场一定大大拉低房价,而目前榆林湾的高房价导致了贫富分化的进一步拉大。委员会也批准了栾旭的这个做法,程依依最终只能同意。
陈岩也正是看好了这片新的居住区。现在是几万的盖房者,将来这片房子盖好后会形成一个五六万人的新城区。是不是能拉低房价陈岩不关心,他考虑的是这五六万人又是一个不错的消费市场。自己先在这里弄块地,将来一旦新城区成熟起来再盖个合适的商场肯定会赚钱的。
夏天阳听完了陈岩的讲述,直愣愣的看着他:“陈岩你行啊,什么时候也这么会做生意了,知道提前贮备土地资源。”
陈岩嘿嘿笑道:“近朱者赤嘛,都是跟我老丈人学的。”
夏天阳说道:“不过这事你找我没用,咱们现在的土地交易都是有立法规定的,你直接去找栾旭申请不就行了吗?”
“我去找过栾旭,他那边没问题。”
“他那边没问题就没问题了。”夏天阳问道,“你来找我是什么意思。”
“夏委员长。”陈岩突然有点严肃,“我上一次买那块地盖了间超市,琼交会期间的确是赚了点钱,可是也有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声音。为此廉政公署那边还过问过,虽然现在廉署的权力不如以前了,但影响总不太好。我还听栾旭说过,很多咱们自己人也想贷款买房买地,咱们以前不是有过规定,可以用20%的股权做抵押吗。去年你们委员会又做了一个新规定,股权抵押的银子不能用于投资房地产,只能投资工商业。当然我现在手头上还有点钱,可以不用股权抵押买地,但是我和栾旭都担心再买一块地会不会再有什么问题,所以我想来先问问你的意思。”
夏天阳明白了,已经穿越过来十年了,贫富分化的现象不但在榆林湾的明朝人中越来越严重,在穿越者中间也逐步加重。虽然《珍珠号公约》第二修正案规定了“穿越集团在经济上实行股份制,所有资产分成31900股,平均分配给每一个穿越者,每人100股。”可是穿越集团到现在到底有多少资产,哪些是属于穿越集团的资产,那些公有土地到底属不属于穿越集团资产谁也不知道,连他这个委员长也不知道。
第二修正案也规定了每年的分红方案由穿越大会确定,可每年也没分多少红利,因为绝大部分银子都用在了建设和扩军上。这几年把大批的官营企业卖给了个人,转让费按说应该算作穿越集团的资产,但这些钱却一点也没分到个人手里,全都用于了新的投资。
像狄冲、董非、陈岩这些人目前基本都发了财,夏天阳、柳冠南和军方那些人因为有不菲的工资也还算不缺钱。但有一些穿越者现在除了每个月的基本生活费就没有别的收入了,虽然这些人人数不多,可也是一个问题。
贫富分化的加剧也让一部分穿越者对现行的体制提出了一些意见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所以陈岩的这个顾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却很不好解决。
夏天阳觉得这个问题很头疼:“陈岩,我现在只能这么回答你,你该怎么办还怎么办,只要不违反咱们的规定就可以,别人爱说什么就让他说什么。嘴长在人家的身上,你总不能不让人家说话吧。”
“那我知道了,谢谢你,老夏。”陈岩得到了答复,告辞走了。
大明日月 第六百零五章 资产清算
陈岩出去了,夏天阳有点发呆的望着门口陷入了沉思。
陈岩的忧虑让夏天阳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虽然现在还没有引起什么大的矛盾,可这个问题要是不解决迟早会出事的。
夏天阳召开了一个委员会会议,把郑江和史显扬、范秋明也叫上了,但没有叫栾旭这些局长,夏天阳想先小范围的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其实与会者都多少知道这个情况,关于针对陈岩和栾旭的一些说法大家也都有所耳闻,只是谁也没有说过。
“诸位。”夏天阳把陈岩的事简单的说完以后说道,“我的个人意见,咱们再不明确穿越集团的资产问题恐怕不行了,到底哪些算是资产,到底怎么分红,投资到建设和扩军的钱到底算什么,这些东西是到了拿出一个决议的时候了。”
“老夏。”史显扬第一个说道,“你说的这个事我们都明白,也是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可这事真的不好解决。”
夏天阳笑道:“要是好解决我干嘛把你们叫来,咱们先商量一下,谁有什么办法都说出来探讨探讨。”
现在担任了副委员长兼政务司司长的是一个叫吕鑫的穿越者,穿越之前在一家公司做的是人事工作,穿越过来以后当选过两次委员,上次的行政体制改革就把他任命为了政务司司长。
吕鑫听夏天阳说完:“我也想说点个人意见。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我就不说了,我觉得老夏说得对,是应该明确一些东西了。我觉得咱们应该把所有的公有土地和官营企业全部划为穿越集团的资产,以后再卖了地或者是卖了工厂的钱应该计算到资产里面。”
吕鑫还没说完就被另一个委员打断了:“老吕,想过没有,就算这些钱计算到了资产里面也到不了个人手里,还是没解决问题。”
“不光是这个问题。”又一个委员说道,“税收怎么算,那一部分钱算不算集团资产。”
“你们都先别吵吵。”范秋明说道,“让老吕把话说完。”
吕鑫继续说道:“我还要说一下咱们的分红问题。咱们过来十年了,股份制也实行了九年,但是分红基本没有。所以我觉得咱们现在既然有了预算决算制度,也应该把分红制度确立起来。我是这么想的,可以先把每年的盈利算出一个数字,然后再确定一个比例,多少用于公用投资,多少用于分红,把该分的钱分下去。”
“这恐怕不行。”史显扬提问道,“我们账面盈利一定是很多的,可现金不一定那么多,如果每个人都要分红,很容易就会截断现金流。”
“这个也不一定。”吕鑫解释道,“对于确实有资金需要的我们发钱,对于用不上的,可以先不发钱,当做穿越集团向个人的借款,也可以算利息。”
一直没说话的郑江摇了摇头:“这个办法恐怕也不行。老吕,把钱放自己家里和放别人手里你会怎么选择。我想没有人会愿意把钱借给穿越集团的,就算你可以给利息,给多少合适。多了给不起,少了没有用,那还不如存银行。”
吕鑫耸了耸肩膀:“我没别的办法了,我就想到这么多。”
“我倒是有个提议。”郑江又说道,“既然咱们现在已经控制住了海南岛,下一步马上要控制住越南,那咱们就不应该再作为一个集团来运营了,咱们应该是一个政府。所以我认为,定下一个时间点,清算所有资产,按照股份把每个人应该拥有的资产算出一个具体的数目来。从这个时间点以后,所有资产一律不再算作是个人资产。”
“你这是要实行公有制啊。”郑江身边的一个委员问道,“就算可以算出每个人的资产,算出来以后怎么办,发给个人还是不发。这个数目是巨大的,要是发给个人咱们肯定没那么多钱。”
“这笔钱不需要发。”郑江继续解释着自己的想法,“这笔钱会有政府掌控,每年发利息算是分红。这样政府不会抽调太多资金,而个人的生活也有保障。”
“我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刚才说话的那个委员说道,“这真是一举两得。”
夏天阳听完郑江的话突然想起来上辈子看过的一本书《货币战争》,里面就讲述了这个模式。
夏天阳摇摇头:“我觉得这个办法不行。这么做就等于政府以税收做抵押向私人借款。虽然我们现在可能觉得不会有问题,甚至是我们这一代人不会有问题,但以后,我们的下一代或者再下一代一定会出问题。这种模式就等于是政府被私人拴住了,将来会出现金融寡头,他们一旦联合起来便可以控制政府,因为政府必须要向他们借钱。”
范秋明说道:“我觉得没那么严重吧,老夏,你是不是上辈子看过《货币战争》?”
夏天阳笑道:“你忘了咱俩上辈子是一个学校的,咱们学校的图书馆就有。”
“你们俩先别说上辈子的问题了。”史显扬打断了两个人的调侃,“老夏,既然这个办法不行,那你还有什么好办法?”
“好办法我现在还没有。”夏天阳回答道,“不过我赞同郑江刚才提到的一个问题,应该立即清算资产,明确每个人的资产到底有多少,否则再这么稀里糊涂下去问题还是解决不了。至于清算完了以后怎么办恐怕还得穿越大会拿主意。”
“老夏。”吕鑫问道,“清算资产也不是一个小事,而且还得需要大量人手,你看是不是先和那些局长主任们通个气。”
“那就再开一次委员会扩大会议吧,通知他们一下就行,这个事咱们委员会还是能做决定的。”夏天阳说完又把头转向了郑江和史显扬、范秋明,“你们两个大法官和军委会主席都在这,也算是委员会通知你们了。”
三个人都没有表示异议,清算资产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夏天阳开了一次扩大会议,把清算资产的事情通知了下去,并让吕鑫从各个部门调派人手到银行帮忙,成立资产清算小组,争取三个月以内拿出一个准确数字。并以崇祯十一年年底作为清算的截止日期。
这次的资产清算规模是很大的,榆林湾这十年到底有多少资产没有一个人清楚。每个部门都忙活起来,先是各个部门自己算出一个数据,再上报银行,由清算小组汇总查实。程依依和徐茹兼任了这个清算小组的正副组长。
大明日月 第六百零六章 涛敏终于判断失误
蒋北铭在离着长崎几十海里外的一个小岛上驻扎了十几天,曾广贤和郑芝龙带着人去了长崎寻找横路敬二。
横路敬二和陈翔到日本已经几个月了,却一直没有机会接触到丰臣完子,两个人一直以商人的身份呆在长崎。这些日子长崎都在疯传,说是朝鲜和满清联合,派出了大量的战舰要来进攻长崎。谁也不知道这个消息是从哪传过来的,但是整个的长崎都有些人心惶惶。因为传言中说朝鲜得到了西洋人的帮助,他们的火枪和火炮比以前威力大了不少。
曾广贤是第一次来长崎,可郑芝龙对长崎是十分的熟悉。郑芝龙十七岁时,因家庭生计艰难,偕其弟芝虎、芝豹赴当时中外贸易中心地点之一的广东香山澳(澳门)依舅父黄程。黄程营商置舶,兴贩东洋,见郑芝龙能干,天启三年(1623年)谴其附日本平户华侨李旦(泉州人)之舶,押送一批白糖、奇楠、麝香、鹿皮等货物,从香山澳放洋,远赴日本,侨居长崎。
郑芝龙后迁肥前国平户,受到当地诸侯松浦氏优遇,松浦氏为其在平户附近的河内浦千里滨(即今长崎县松浦郡千里滨)赐宅地建新居,并介绍平户藩之家臣田川昱皇之女田川松缔婚。田川昱皇即翁昱皇,是中国迁平户的侨民(一说是泉州驻日本的海商),在日本为田川氏。田川松是日本人,系翁昱皇养女,天启四年(1624年),生长子郑成功,1629年生次子七左卫门。
所以说郑芝龙这次来长崎也算是故地重游,只是他和曾广贤都猜不出涛敏会不会来长崎以及什么时候会来长崎。曾广贤在长崎约好的地方同横路敬二接上了头,双方互通了最近的消息,曾广贤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现在长崎等着。
涛敏的舰队现在已经齐聚在对马岛。
“哥,你确定蒋北铭他们已经走了吗?”涛功对哥哥要亲自去长崎还是有些不放心。
“他们肯定是走了。”涛敏犯了一个致命的判断错误,“咱们刚刚收到了盛京方面的消息,皇太极五万大军又去进攻了旅顺。现在旅顺肯定是撑不住了,所以不但韩万涛从水原后撤了,蒋北铭也肯定走了,他们一定会去回援旅顺。这是咱们的机会。对马离着长崎只有100多公里,咱们的舰队不用一天就能到达长崎。如果错过这个机会,等蒋北铭他们稳定了旅顺咱们就没有机会了。”
涛功这个时候倒显得比哥哥冷静了很多:“哥,我怎么觉得事情不是这么简单。你想过没有,万一蒋北铭放弃旅顺,直接去了长崎等着咱们怎么办,他这段时间一直没找到咱们的舰队。”
“这个应该不会。”涛敏太想打下日本了,此时已经没有办法去理智的想事情,“蒋北铭的舰队在对马打了这么久,别的不说,他的炮弹就所剩无几了,他绝不会去长崎。”
“哥,要不这样。”涛功知道说服不了哥哥,“咱们现在十艘战舰,派出九艘去打长崎,你先在对马岛等等。如果蒋北铭真的不在长崎你再去,这样会万无一失。”
“我不去没法和日本谈判。”涛敏还在坚持,“弟弟,你要明白,咱们没有时间一点一点征服日本,只有速战速决,迅速打下长崎谈判才有可能实现咱们的目的。而且咱们的海军有一半人是从皮岛俘虏的明军,我要是不去怕会有事。”
涛敏越坚持,涛功的心里就越紧张:“哥,算我求你了,你真的不能直接去长崎。”
涛敏不想再让弟弟担心,拍了拍涛功笑道:“这样吧,弟弟。我们派出九艘战舰去长崎,我坐剩下的一艘晚一天出发。我不直接去长崎,在长崎以北找个地方先停下来。如果一切顺利我再去,如果有任何变动,我就回对马岛。”
涛功知道无法阻止哥哥,只好说道:“那行,这个办法还是比较保险的。但是哥,你一定说到做到,可别骗我。我在这个世界可以什么都没有,绝对不能没有你。”
涛敏把涛功紧紧的搂在怀里:“我答应你,我也不能没有你。”
九艘战舰一字排开由对马岛驶向了长崎。
韩万涛和许朗领着一万多人的部队也撤到了南浦。
“许朗,运兵船准备的怎么样了,能装下这一万多人吗?”韩万涛问道。
“已经准备好了。”许朗有点担忧,“不过万涛,咱们一艘战舰也没有,按照大明福船的速度得两三天才能到旅顺,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