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日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伯伦散人
“许朗,我们开这个会只是想了解一下琼州的情况,没有什么别的意思,更不是兴师问罪。”范秋明觉得许朗有些抵触情绪,于是解释道,“孙天昊没回来,所以让你先来说一下,委员会是要了解情况的,毕竟我们现在的通讯联系还很差。关于赵芷若的事,委员会调查之后会得出结论的。”
“调差,调差,调差个屁。”许朗终于忍不住了,“叭”的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为ji女赎身怎么了,ji女不是人吗,ji女就一定是下贱的吗,她八岁被卖进ji院,天天以泪洗面,难道我们不应该去救她吗,不应该还给她自由吗?”
“许朗!”范秋明身边的一个委员“叭”的也拍了一下桌子,“你什么态度,委员会不应该调查吗,对于任何事情委员会都有调查的权力,我们要对整个穿越集团负责,难道你许朗就查不得吗?”
“吴委员。”许朗认得这个人,吴振翰,穿越前的一个小公务员,三十多了还是个科员。“我许朗没什么不可以查的,我问心无愧。”
“问心无愧?”吴振翰冷笑道,“问心无愧你拍什么桌子,问心无愧你喊什么。没人说你们给ji女赎身就一定不对,可我们不是要给一个ji女赎身,我们来到这里就要改变这里,要拯救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要建设一个新的世界。”
“得了吧,吴委员。”许朗不屑一顾的轻笑一声,“你以为你是谁,上帝还是救世主,你能拯救谁,谁又需要你去拯救。别把自己想的那么高尚,大家只不过都是为了吃饭而已。”
“许朗。”吴振翰气的有点哆嗦,“你出去看看,出去看看现在的这些明朝人,他们的生活比起以前怎么样,是谁给了他们现在的生活?”
“是谁?是我。”许朗大声说道,“是我带队去的黎寨,是我结识的李爽,打开了商路,是我千里飞奔,回来报的信。是你吴委员吗,你吴委员救过谁?”
“完了,完了。”蒋北铭和史显扬互相对视了一眼,“这许朗彻底完了。天作孽,尤可为,自作孽,不可活。白废了一上午的唾沫。”
“许朗,你千里飞奔,回来报信,你为榆林湾做的贡献,这些我们都记得。不过。”张国栋说完不过,又转向了范秋明,“我提议免去许朗琼州办事处的一切职务,彻底清查琼州办事处的账目。”
“不必免职了,张主席,我自动辞职。”许朗缓缓的说道,“我申请去学校,那些孩子远比你们单纯得多,那里才是我的世界。但是我也提醒各位,根据《东海珍珠号公约》第三条的规定,我依旧享有在穿越大会上发言和表决的权力。”
傍晚的海边,夕阳西沉。许朗和程依依站在海滩上。
“依依,对不起,连累你了。”许朗说道。
“没什么,反正我也不想干了。”程依依倒是很看得开,“整天弄那些数字弄得我心烦,我和你一起去学校好不好。”
“你也想做老师吗?”
“是啊。”程依依答道,“我妈妈就是老师,我一直想着能当个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才能有一颗年轻快乐的心,这远比社会上的勾心斗角要强得多。”
“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没想到前世我躲进了象牙塔,今生今世,我他妈还得躲进象牙塔。”
“有象牙塔让你躲就不错了。”程依依劝解道,“你看看人家陆老和何阿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现在过的多么的惬意。”
“说的也是。”许朗张开双臂,深深地呼了一口气,“能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有三五知己可以高谈阔论,有红颜知己伴我左右,人生如此,夫复何求,我许朗此生足矣。”
“仅仅是红颜知己吗?”程依依低低的问道。
“依依。。。。。。”
“我知道。”程依依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我会等。”
程依依辞去了财务组组长的职位。对于许朗和程依依的到来,陆天翔和何云举双手欢迎。穿越过来的大学老师基本都被工业局征用了,现在学校里的老师差不多都是没什么教学经验的兼职者,有时候连上课也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陆天翔和何云急需专职教师,这次这2个人的加入让何云这个校长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就要去学校报道了,头天晚上,许朗和程依依留在了陆天翔家里吃饭。目前狄冲的冲宗房地产公司盖了不少后世的筒子楼,不管是穿越者还是明朝人都可以用银子购买,狄冲正在向委员会游说,希望能够得到批准,允许财务组向购房者发放贷款。陆天翔和何云第一个用股份做抵押贷款买了房子搬进来,按照陆天翔的说法,人老了,喜欢安静。
自从孙天昊去了琼州,孙佳怡就一直跟着陆天翔夫妇住。小佳怡拉着许朗的手一个劲的问:“许叔叔,我哥哥在那边过得好不好啊,有没有想我啊。”
许朗爱抚的拍着孙佳怡的手:“想,你哥哥可想你了,还有你张海哥哥,大家每天都说起你,都在想咱们的小佳怡是不是长高了,有没有调皮啊。”
“我才没调皮呢。”佳怡撅起了小嘴,“我天天上学,可听爷爷奶奶的话了。”
“对,对,咱们的佳怡可乖了。”许朗又说道,“你哥哥要给你娶个嫂子了,你愿意吗?”
“真的?谁啊。”孙佳怡还没说话,程依依抢先问道。
“还能有谁,赵芷若呗。”许朗笑道,“天昊这家伙现在被赵芷若迷得五迷三道的,你看着吧,弄不好我们都得栽在这事上。”
“为什么这么说。”程依依追问道。
许朗刚要回答,陆天翔在一旁叫道:“先别聊了,吃饭吧,你阿姨做好饭了。”
许朗和程依依拉着孙佳怡来到了饭桌旁。
“炖排骨,清蒸石斑,还有螃蟹。”许朗惊叹道,“陆老,您这提前进入小康社会啊。”
“这些都是纯天然野生的。”陆天翔擦了擦手在桌边坐下,“可惜没有调料,要不然味道更好,你何阿姨做饭那是一绝,我吃了快40年了都没吃够。”
“那是。”程依依说道,“要想留住男人的心,得首先留住男人的胃,何阿姨是深得精髓啊。”
“小许,咱爷俩喝2杯?”陆天翔说着从旁边拿过了一壶从祥意商行买的酒。
“喝2杯,喝2杯。有菜无酒岂不扫兴。”许朗接过酒壶给陆天翔和自己倒了2杯酒。
几个人说说笑笑的吃着饭。眼看天色已晚,陆天翔对何云说道:“你们吃好了吧,吃好了的话,你和依依带着佳怡出去走走,我和许朗有些事要说。”
何云看了一眼陆天翔,对许朗说道:“小许,你叔叔这个人喝点酒就爱叨叨,你一会听着就行,别往心里去。”
许朗赶忙回道:“能听陆老的教诲是人生一大幸事,别人想听还听不到呢。”
大明日月 第六十九章 许朗转行(下)
何云和程依依带着孙佳怡出门了,陆天翔走过去把门插上,回到桌边的时候换上了一付严肃的表情:“那个人再找过你没有?”
“没有。”许朗突然也变的严肃起来,“不过我估计快了。”
“小许,你不该来学校。”
“陆老。”许朗端起酒杯咂了一口,“我真的累了,我自己的性格我自己知道,太理想化了,我不适合搞政治,我现在只想平平静静的过日子。”
“我知道你很累了。”陆天翔说道,“这大半年你为榆林湾做了很多事,也难为你了。可是这树欲静而风不止啊。你没觉得这些日子榆林湾内暗潮涌动吗?”
“暗潮涌动?”许朗没听明白,“陆老您什么意思,不就是因为我得罪人得罪多了,难道还有别的事?”
“要只是你得罪人这么简单就好了。”陆天翔理了理思路又问道,“知道我为什么去学校,为什么非要搬到这来住吗?”
“您不是因为喜欢安静吗,难道还有别的原因?”许朗反问道。
“有一句话你忘了。”陆天翔敲了敲桌子,“‘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跳出这个圈子,才能看清这个圈子。你还记得当初登陆之前咱们讨论《珍珠号公约》的时候吗,当时就有人提出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高效的组织,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您是说张国栋那些军方的人?”许朗问道。
“不。”陆天翔摇了摇头,“张国栋这人我了解,我是看着他从小长大的,军委会别的人也基本属于直来直去的,虽然可能意见不一样,但绝不会背后搞小动作,但有些人是深藏不漏的。”
“您指的是找我的那个人?”许朗到现在也没告诉任何人是谁找过他。
陆天翔没有回答许朗的问题,而是继续说道:“咱们现在所运行的这种制度就目前来看还是最好的制度,当然天下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十全十美的。但这种制度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容易造成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而这种暴政往往又是打着高尚的旗号,这就更容易迷惑人。知道为什么派王华去琼州吗?”
“知道,查账呗。”许朗满不在乎地答道,“随便查,反正我们也没贪。”
“幼稚,糊涂。”陆天翔颇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我,我咋又幼稚了?”
“当初为什么把孙天昊派出去?”陆天翔的指头不停敲打着桌子,“分而治之。亏你还自称历史爱好者,这点事都看不明白。你,孙天昊,蒋北铭,还有那个什么张海,史显扬,柳冠南,你们几个整天凑在一起,就不怕别人说闲话吗?”
“说什么闲话,我们是朋而不党。”许朗很不服气。
“还朋而不党,这话说出去谁信。”陆天翔颇有些教育晚辈的口气,“把孙天昊和张海派出去就是要拆散你们,那2个人自己在外面是掀不起什么风浪来的。可谁都没想到你自己也跟着去了,你们3个在一起,榆林湾里再有蒋北铭和柳冠南,说句不好听的,你们就可以遥相呼应,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了。就算你这次不回来报信,委员会也会把你调回来,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许朗感觉到自己的冷汗都快要下来了:“陆老,有这么严重吗,这,这也太黑了吧。”
“这也叫黑?”陆天翔冷冷一笑,“这只是阳谋,人家做的哪件事不是光明正大的,哪件事不是依照公约来的?等你什么时候知道阴谋了,你就知道什么是黑了。”
“那天昊和张海会不会有事啊。”
“你放心。”陆天翔舒缓了语气,“只要你回来了,他们两个什么事也不会有,绝不可能把他们也调回来。”
见许朗没有说话,陆天翔又说道:“许朗,你到现在也不说出那个找你的人是谁,这个我也不怪你,你有你的承诺和你的原则。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和你一样光明磊落,如果仅仅因为你个人的操守而损害了整个穿越集团的利益,甚至损害了整个华夏民族的利益,那就不是诚信的问题了,而是愚蠢。”
“陆老,您这说的也太严重了吧。”许朗觉得陆天翔有点言过其实了,“就这么点事能损害什么华夏民族的利益。”
“小许啊。”陆天翔抬头望着屋顶缓缓说道,“我老了,无所谓,可你们还年轻。我不想你们还有你们的后代将来重新回到那个黑暗的年代,没有思想,没有尊严的年代。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可以掉了脑袋的年代。鹤寿先生为观堂先生所书之‘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是我这一辈子追求的信念,我也希望能够成为你们毕生追求的东西。我总在想,我们在冥冥之中被安排来到了这个时代,难道真的是要我们这些人来破解李约瑟难题吗。我们有着领先了400年的科技,但我们的思想就一定也领先400年吗。就算在我们那个年代,对权力的渴望也是很正常的。我们的开端很好,起码在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制度在我们这里,在榆林湾里已经开始运作,但谁能保证这种制度就一定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别忘了,希特勒当年正是利用了这种制度才得以上台。如果我估计的不错,再过3个月,第二次换届就会修改《公约》了。”
许朗被陆天翔的一席话说得心烦意乱:“陆老,我现在脑子很乱。”
“不要紧,”陆天翔也意识到自己可能说多了,“正好这段日子在学校里自己静一静,好好想一想,你有的是时间。”
榆林湾学校的大门口,陆天翔的名言下面又加了一块牌子,上面是陆天翔亲自篆书的十个大字“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
许朗站在了讲台上。望着面前的20多个孩子,多少有些心潮澎拜。半年多了,重新回到了这个熟悉的环境,又可以高谈阔论了。
“孩子们。”许朗说道,“今后我们要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段日子了,在给你讲授知识之前,我要你们先记住一句话,而且我希望你们能一辈子记住它。这就是我们学校门口的那十个字,‘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也许你们现在还不明白它的意思,但终归有一天,你们会明白的。一个人这一辈子可以没有权力,没有金钱,甚至可以没有知识,但一定要有思想,要有自己独立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绝不要人云亦云。”
邱鹏的造船厂里热火朝天。委员会决定这次俘获的36艘船除了修补之后还能用的,其余的全部拆除,拆下来的木料重新制造30式炮艇。
第一艘30式炮艇在4月初正式下水试航,造船厂里人山人海,一艘崭新的30式炮艇停泊在船坞里。40名新招募的船员在约翰的培训下掌握了简单的风帆船的操控技能,此时正整齐的站在甲板上等待着命令。
约翰走过来对着委员会和军委会深鞠一躬:“尊敬的先生们,上帝号已经准备就绪了,现在可以下水。”
范秋明从身后拿出一个酒壶对张国栋说道:“张主席,您请吧。”
张国栋赶忙推辞:“还是你来,你是委员长。”
“不,你来吧,你是军委会主席。”
“行了,都别让了。”背后有人喊道:“一起来吧。”
“对,一起来。”张国栋拉着范秋明来到了船头,2人一起将酒壶砸向了船头。
2个人的行为让约翰十分不解,难道这船也喜欢喝酒?
邱鹏站在甲板上对刚刚上来的约翰说道:“约翰,可以开始了。”
约翰不再想刚才砸酒壶的事情了,下达了命令:“下水。”
大明日月 第七十章 炮艇和大炮
几十名工人转动着巨大的绞盘。船坞的闸门开始慢慢打开,海水涌了进来。
船上的水手各司其职的忙碌起来,一张张白色的风帆迎风张开。榆林湾的棉布是无法做成风帆的,上次陵水剿匪是带去的帐篷根本无法适应野外要求,10天的行军下来基本都烂掉了。这次是根据约翰的要求,委员会专门委托了高鹏举去广州找的人定制了一批帆布。现在工业局正在研制珍妮纺纱机,准备自己纺纱织布。
随着海水不断的涌进船坞,上帝号渐渐的浮了起来。这个英国约翰很是有意思,贡献了自己所有的造船和操船技能,只提了一个要求,第一艘船用上帝号来命名。根据约翰的解释,只有上帝才能设计制造出这么好的船。
上帝号慢慢的驶出了船坞,巨大的风帆在风力的推动下鼓的满满的。邱鹏站在约翰的旁边看着这个英国人一板一眼的下着命令。
一个时辰之后,上帝号扬着风帆重新驶进了榆林湾码头。邱鹏和约翰满脸兴奋的从船上跑了下来:“太棒了,太棒了。”
岸上的委员会成员都有些忍俊不禁,这邱鹏很少这么喜形于色,看来这船的效果是很不错的。
“尊敬的先生们。”约翰挥着2只手,用生硬的汉语比划着喊道:“这是上帝的杰作,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只有上帝才可以做到。”
“约翰先生,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你如此激动。”范秋明问道。
“尊敬的阁下,刚才在我们的试航当中,上帝号跑出了高达15节的航速,这是魔鬼,不,上帝的速度。”约翰激动的有点语无伦次。
17世纪初的风帆战舰一般的速度也就是7节左右,顺风最高速度一般不会超过10节,而上帝号在刚才的试航当中,轻轻松松跑到了15节。穿越者们当然知道这得益于上帝号的流线型和v字型船底的设计。从理论上来说,只要风足够大,帆船的速度可以达到无限快,但这是做不到的。即便到了21世纪,用最先进的材料和最先进的设计理念造出来的帆船最快速度也只能达到50多节,2008年“水翼”号极速帆船达到了每小时60节以上的极速,但很快就分崩离析了。因为以超过100公里的时速高速航行时,水就会变得像岩石一坚硬。
“15节是最高速度吗?”张国栋问道。
“不是,还能跑的更快。”邱鹏答道,“但我们没敢尝试,我估计再快的话,这船就散架了,毕竟材料不行。”
“你们再跑几次,把数据报上来。”夏天阳在一旁插话道,“我们确认一下,如果没问题的话,就定型吧,范委员长,张主席,怎么样?”
“我看行,就这么决定吧,我们现在太缺船了。”范秋明表示同意。
张国栋也点了点头:“我没意见,不过定型之后,要抓紧设计新型战船,我们不能只有一个型号。”
“走吧,去军械组看看他们的火炮搞得怎么样了。”范秋明招呼着大家,“光有船没有炮也是不行。”
耿瑞终于获得了自由。在2000多名战俘全部安置完了以后,耿瑞这批老战俘们统统被释放了出来。离开榆林湾的很少,大部分像耿瑞一样留在了榆林湾里。耿瑞在获得自由的第二天就去找了蒋北铭,因为他觉得只有这个长官是他最为信任的。蒋北铭知道耿瑞懂得炼钢之后一刻也没耽搁,马上把他送到了夏天阳那里,并且亲自代表耿瑞和夏天阳签了一份合同。只要耿瑞能冶炼出用于铸造大炮的合格的钢铁,每炼一吨钢铁提成5两银子。
2000多名新战俘全部被赶到了筑路工地,由于多了这2000多人的生力军,筑路速度大大提高。3月底的时候,榆林湾到田独的土路终于完工了。此时古云鲲的矿井也初见眉目并且开始出产矿石了,只不过工人的伤亡率也在慢慢爬升,2个多月的时间,300名矿工中就有10余人因各种事故造成了伤残。尽管委员会一再增加工资和抚恤金,但不满的情绪还是在这些矿工中渐渐弥漫开来。古云鲲好几次返回榆林湾请求暂停开发田独铁矿,但都被委员会否决了,这个时刻如果停止开发,那就前功尽弃了。古云鲲没办法,只好又带了2个班的陆军回到了田独以预防可能发生的意外。
委员会的指令终于来了,所有的矿工除了自愿留下的,全部返回榆林湾。取而代之的是800名战俘和1个陆军连。这让古云鲲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毕竟这些海盗的伤亡是不必太在意的。军委会也做出了一个决定,所有的战俘2个月一轮换,轮流去田独铁矿,只要做满一年就可以重获自由。
将铁矿石炼成铁这个工业局早就自己解决了,但在如何炼钢上却一直没什么进展。明朝的钢铁冶炼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了,这就是灌钢法。宋应星在他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详细地记述了当时的灌钢工艺。
“凡钢铁炼法,用熟铁打成薄片如指头阔,长寸半许,以铁片束包尖紧,生铁安置其上,又用破草履盖其上,泥涂其底下。洪炉鼓鞴,火力到时,生钢先化,渗淋熟铁之中,两情投合。取出加锤,再炼再锤,不一而足。俗名团钢,亦曰灌钢者是也。”
宋应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炼钢的方法,是先把熟铁打成像手指头那样宽,一寸半左右长的薄片,然后用熟铁片束包扎紧,再将生铁放在扎紧的熟铁片上面。随后,盖上破草鞋(要用沾有泥土的,这样才不致于立即被烧毁),另外,在铁片底下还要涂上泥浆。当这一切都做完之后,把它放进洪炉里,用劲鼓风,达到需要的温度时,生铁便先熔化成铁液,渗淋到下面的熟铁中,两者便互相融合了。这时,就可取出锤打。经过再炼再锤,反复多次,这样锤炼出来的钢,俗称团钢,也叫灌钢。
耿瑞贡献出来的炼钢法则是灌钢的高级阶段“苏钢”冶炼法。把生铁与熟铁放在一块冶炼,等到生铁熔化,铁汁欲流时,则将生铁水擦入熟铁中,灌钢就炼成了。工业局根据耿瑞的方法融合了后世的经验,加以了改进。先把没有经过锻打的料铁放到炉内,鼓风加热。两分钟后,用火钳钳住生铁的一端斜放在炉口内,继续鼓风,使炉内温度不断升高。当炉温升到1300c左右的时候,斜搁在炉口内的生铁的一端开始熔化,开始不断地滴铁水,这时,便用大铁钳钳住生铁在炉外的一端,左右移动,使铁水均匀地淋到熟铁上。同时,不停地翻动熟铁,使熟铁各部分都能均匀地吸收铁水。淋完两次后,便把熟铁夹到铁砧上锻打。去除杂质,就得到了需要的钢坯。
钢是有了,但是炮怎么办。利用现在的钢坯可以直接采用钻膛法制造燧发枪,可无法制造大炮,因为没有那么大的钢坯和锻压机,又一个瓶颈产生了。正当所有的人都在为大炮而犯愁的时候,穿越者当中出了一个毛遂自荐者。此人名叫张信,穿越前是一拖船船主,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喝酒善游泳。据说他在原先那个时代,人送绰号浪里白板。并且此人对火炮的爱好堪比沈大兴打造刀剑,以前就曾接受过民兵的高射炮训练。
张信给军械组的建议是采用罗德曼铸炮法铸造铁炮。
该铸造法是在1860年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由美联邦陆军少校托马斯·罗德曼发明。
一般铸好的红热炮管在静置时的自然冷却,是由外往内,原因一是炮管外表面面积比内管大,其二是外面空气流通比内部快,这样自然外层比里层冷的快,最终形成层层膨胀的结果,强度降低。但是如果能同时让炮管里层冷却,甚至使之比外层先冷下来,不但可以提升整根炮管的冷却速度,更可以提高炮管性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