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日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伯伦散人
何文东在澳门的点已经建了起来,挂的是榆林湾糖坊销售处的牌子。刘军重新和何文东做了一次交流,除了销售处正常的开销,每个月给了何文东10两银子的活动经费。情报人员则全部由何文东一个人负责招募,直接对刘军负责。





大明日月 第一百二十二章 广州
崖州号带着孙大雷、韩万涛、谭静一干人来到了琼州府。韩万涛和宗凯来琼州是要找人去云南和四川买马,以便组建骑兵。
吴嫂的制衣厂接到了2000套军服的定单之后,高兴了一阵子却发现困难远比兴奋要大得多,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原料。以前榆林湾的军服生产都是长年累月的,计划经济下不用考虑市场问题,制衣组一年四季都在收购棉花,制造军服。可吴嫂不敢压库存,一是没那么资金,二是没有订单就盲目生产的话,万一将来改了款式,那库存就全砸手里了。所以这2000套军装的订单一下来,吴嫂就傻眼了,仓库里的棉花和棉布加起来也做不出500套军服。吴嫂只好一面提高棉花的收购价格,一面又硬着头皮去找谭静了。
谭静也没办法,可谁让自己的股份做了抵押呢,于是谭静只好去找孙大雷。孙大雷现在有点后悔给吴嫂贷款了,这一有问题就来找我,到底是你干工厂还是我干工厂。
但是孙大雷还是给谭静和吴嫂出了个主意,让她们去琼州找刘军,一方面可以从琼州和广州收购一些棉花,另一方面让刘军通过澳门的关系开辟一条到果阿的航线来购进印度棉花和棉布。
其实印度虽然在后世是世界三大产棉区之一,但印度种植的是亚洲棉和非洲棉,其纤维粗短,不怎么适合机器纺织。孙大雷的真实意图是希望通过棉花交易来探听一下果阿的情况,将来在适当的时候说不定可以将葡萄牙人取而代之。
简单的吃完了接风宴,这些穿越者临时开了个小会。孙大雷把随身带的工业局新研发的一些产品一一放在了桌子上:“这是最近工业局弄出来的几种产品,不多,但家里希望能在广州打开销路。”
刘军拿起一面镜子观看着:“广州那面的事情是高鹏举在负责,孙天昊在琼州的时候一直把精力放在了糖厂上。现在白糖的销路已经打开了,尤其是澳门那边的订单量很大,我们下一步还准备和家里申请要扩大糖厂的规模。你现在要我去跑广州市场,我恐怕有些分不开身。”
“广州市场是一定要打开的。”孙大雷说道,“这个事是去年就定下来的,你和魏阳商量一下,看看谁去比较合适,实在不行的话,家里再派几个人过来。我们去广州也不仅仅是因为商贸的事,来之前军委会和我打过招呼,他们也想在广州设点。”
“军委会去广州干什么?”魏阳问道。
“我们军委会的意思是,既然定下来3年后去打满清,那就要提前把情报工作做好。”韩万涛回答了魏阳的问题,“最好能和明年的两广总督熊文灿拉上关系。再说了,我这次和宗凯来是要买马,可我们总不能去四川云南吧,那太远了,最好能在广州买到马。”
“还有我们妇联。”谭静生怕把棉花的事漏了,“我们的棉花也要去广州买,那地方卖棉花的多。”
“孙委员长,有个事我想问一下。”刘军放下手中的镜子问道,“根据你们带来的消息,咱们现在已经进兵越南了,下一步还准备占领西贡,打开南洋。如果我们同时兼顾大陆的话,你们有没有觉得咱们的摊子铺的太大。”
“这个事我来给你们解释一下。”孙大雷对着琼州办事处的人说道,“你们可能不了解最新的情况。邱鹏的第一艘500吨战舰已经下水了,各方面测试的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2个委员会现在已经批准了再造2艘500吨的船,估计半年以后就会下水。榆林湾陆军又在征兵,这次的规模还是500人,加上海军的征兵,军委会的意思是今年的军队要扩编到2500人左右,这还不算蒋北铭他们在越南的新军。另外,许朗关于榆林湾将来发展方向模拟葡萄牙模式的建议已经得到了委员会的肯定,下次穿越大会上就要进行表决了,一旦通过,南洋将会是我们发展的重点。至于步子是不是迈的太大,这是委员会和穿越大会的集体决定,我也不好做评价。”
“那满清怎么办,到底打不打满清了?”魏阳有点糊涂,“孙委员长,你有点把我说糊涂了。”
“满清肯定要打,但绝不会是大打。”韩万涛回答道,“军委会依据历史做过评估,要想灭掉满清,没有几万的军队和几千骑兵部队是不可能的。我们之所以定下3年之后去打满清,目的就是要和满清接触一下,看看真实的满清战斗力到底如何。我也不妨和你们透露一下,在历史上,崇祯七年七月,皇太极兵分四路,绕道蒙古,进攻了北京。军委会的决议是从辽宁登陆,骚扰满清后方,围魏救赵,只要皇太极撤军,咱们就回来,绝不恋战。但我们要从榆林湾到辽宁去,没有船是不行的。这也是为什么委员会会批准再造2艘船的原因。”
“诸位。”孙大雷接着说道,“我们这几年的发展重心将会放在军队上,这可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事情。我也透漏一下,咱们年前抢的那70多万两银子已经花的差不多了,将来还是得靠贸易来赚钱,所以打开广州市场现在是势在必行了。”
“还有。”孙大雷摆手制止了想要提问题的刘军,“咱们穿越集团发展到现在,表面上看起来很风光,有自己的地盘,有自己的法律,还有自己的军队,但实际上很尴尬。我们说是政府吧,可我们不能收税;说是一个集团企业吧,可我们又养了一大帮吃闲饭的。咱们自己人一共300多人,到现在为穿越集团服务的也就100来人了,剩下的不是自己单干了,就是提笼架鸟享清福了。可我们还得养着他们,每个月还得发着生活费,每年还得有分红。咱们现在就像90年代的老国企一样,养了一帮退休职工。所以怎么能多赚点银子,这是我现在这个委员长最头疼的事。再有2,3个月就要换届了,我下来以后委员会肯定会把银行交给我,到时候钱的事还得我来弄。”
“关于收税的问题,穿越大会表决好几次了,怎么就是通不过。”刘军问道,“现在我们不是把榆林湾租下来了吗,既然自己说了算,收点税怕什么?”
“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孙大雷又说道,“关于这个问题委员会也不知道开过多少次会了,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人口。在这个时代,没有人,就没有发展。所以甭管是明朝人还是越南人,我们必须吸引更多的人。但是怎么吸引,只能靠优越的条件,这多少有点类似咱们后世的招商引资。如果现在就要对明朝人收税的话,可能会影响招揽人口。柳冠南做的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现在榆林湾的人口差不多有一万六千人了,但这还是远远不够。委员会的意思是,争取在3年以内,榆林湾的人口达到4万到5万。在人口没达到这个数值之前,收税的问题是不考虑的。可整个海南岛的人口也不过二三十万,不可能全到榆林湾。孙天昊已经在越南开始坑蒙拐骗了,委员会希望你们去广州也招募一部分人到榆林湾去。”
“是不是我们也去广州坑蒙拐骗啊。”孙大雷的话把众人都说笑了,“孙天昊怎么坑蒙拐骗的?”
“呵呵。”孙大雷自己也笑了,“办法很简单,仿照后来的金山传说,把榆林湾描绘成一个遍地黄金的地方。孙天昊那张嘴,死人都能给说活了,蒙几个越南人还不简单。不过,这也不能算是欺骗,榆林湾的确是比别的地方过得好。”
“这么说广州是非去不可了。”刘军想了一想,“那我们准备一下吧,我和魏阳跟你们一起去,先探探路,老钱他们看家吧。”
几天以后,崖州号载上了孙大雷和刘军等人扬帆起锚开往了广州。现在高鹏举刚好就在广州,刘军他们决定前去找高鹏举。关于广州的情报点,因为里面要牵扯到军方的问题,所以军委会决定不用何文焕的人,而是由韩万涛先来考察一下情况,将来再由军方派人来。
崖州号在海上航行了一个白天。琼州到广州的海上距离大约是600公里,也就是330海里左右,崖州号最慢明天白天就能到广州。
夕阳西下,几个穿越者在船舱里闲得无聊,一起出来看日落。现在正是农历4月份,暖暖的海风吹的人很有些惬意。
谭静站在船头凝望着远处的落日,韩万涛在一旁开玩笑道:“谭大姐,看得这么出神,想什么心事呢?”
谭静转过头来,韩万涛突然发现,谭静没了往日的神情,眼睛中居然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忧伤:“韩团长,有一句唐诗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韩万涛愣了一下,这个马哲老太太也会说唐诗?韩万涛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谭静转回头,依旧平静的看着海面:“上次在海上欣赏落日还是上辈子的事情了。”
“恩,我也是。”韩万涛被谭静的变化弄得有点吃惊,只好含混的应了一句。
“韩团长,我是不是真的不像个女人,总是给人冷冰冰的感觉?”
“不是,不是,谭大姐你好着呢。”韩万涛没想到谭静能问出这句话,没话找话的答道。
谭静冲着韩万涛微微一笑:“其实我知道,你们背后都叫我什么。”
“没有,没有,谁敢那么叫你。”韩万涛刚说完就突然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不是,谭大姐,我的意思是,我没别的意思。”
谭静捂着嘴呵呵的笑了,韩万涛突然不知道怎么了,心里一动,原来谭静也有很女人的时候。
瞭望塔上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钟声,崖州号船长,原先777号的炮长安宇航跑了过来:“什么情况?”
“报告舰长。”瞭望员大声的喊着,“船头2点钟方向发现3艘船,似乎正在追逐。”
安宇航举起望远镜眺望着。
“什么情况?”孙大雷等人听到钟声也纷纷跑了过来。
“前方发现三艘大明福船,看情景应该是有2艘船在追前面的一艘。”安宇航放下望远镜对孙大雷等人说道。
“能看清楚是谁的船吗?”
“现在还看不太清楚。”安宇航说完又举起望远镜观察了一会,突然,安宇航叫起来:“郑芝龙,是郑芝龙的船!”




大明日月 第一百二十三章 郑芝虎
“郑芝龙的船?”周围的穿越者一下子全愣了。突然发现了郑芝龙的船,该如何应对,一时间众人都没了主意。
“你看清楚了吗,确定是郑芝龙的船?”韩万涛问道。
“没错,就是他的。”安宇航一边继续观察着,一面答道,“前面的那艘福船挂的是郑字旗,在这个地方,能挂郑字旗的船没别人的,肯定是郑芝龙的。”
“你是说有人在追郑芝龙的船?”韩万涛不太相信,“谁这么大的胆子敢抢郑家的船?”
“我也不知道。”安宇航放下望远镜,“我们怎么办,介入还是不介入,照他们的追逐速度,估计再有半个小时就追上了。”
“韩万涛,当初咱们跟刘香打完了之后,穿越大会定下了一个如何应对郑芝龙的基调是什么你还记得吗?”孙大雷问道。
“你是委员长,你问我?”韩万涛嘴上这么说,但还是回答道,“一开始咱们是想取代刘香拖住郑芝龙,但现在又改了。现在的意思是希望能和郑芝龙搭上线,将来可以通过他从日本搞到铜,并且咱们的战舰能通过台湾海峡去辽宁。”
“那我们现在是要帮郑芝龙了?”安宇航问道。
“对,帮他。”孙大雷答道。
“你们可确定好了昂。”安宇航说道,“确定帮他咱就帮他,可别过一阵子政策又改了,帮完了人家又得打人家。”
“那怕什么。”孙大雷笑道,“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孙委员长。”安宇航也笑道,“你这政客当的不错啊。”
“行了,不开玩笑了。”孙大雷抬手指了指前方的海面,“靠过去,咱们帮郑家一次。”
“是。”安宇航答了一声是,转头喊道,“发战斗警报,升起明字旗,右转舵45度,满帆全速,靠过去。左舷炮、右舷炮填装实心弹,5度仰角准备。”
孙大雷抬头看了看太阳:“日落前能靠过去吗?”
“应该能。”安宇航答道,“咱们的船快。”
半个小时以后,崖州号接近了3艘大明福船。安宇航从望远镜里清楚的看到,三艘船已经交上手了,火炮和佛郎机的声音不断的传过来。
“左转舵15度,右舷炮准备,先干掉后面的那艘,开炮!”
随着安宇航的命令,五门右舷炮一起吐出了炮弹。崖州号同最后的那艘船相隔不足600米,安航宇连试射也没用,直接一个齐射打了过去。大明福船被打了2个洞,木屑四飞。
“右舷炮填装实心弹,再干他一下!”在这个距离上,安宇航感觉这根本就不是海战,而是在打靶,连命令都不那么标准了。
又是一轮齐射,连挨几炮的大明福船终于开炮还击了,几个铁球离着崖州号100多米落进了海里,激起了几道浪花。见自己的大炮够不上崖州号,对面的船开始掉头,想要驶离这片海域。
“不必追击。右满舵,左舷炮准备,打他前面那艘船。”
崖州号划了一个弧线,绕到了前面那艘福船的右后方。
“开炮!”
前面的福船瞬间被打了几个窟窿,也掉头跑开了。
“左舷炮,右舷炮填装散弹,其余人准备好火枪。向郑家的船靠过去。”安宇航怕万一被郑芝龙的船误会,还是做好了战斗准备。
对面的船慢慢的降下了船帆,船头上站着一个敦实的汉子朝着这边望过来。
崖州号慢慢的靠了过去,两船靠帮,孙大雷站在甲板上冲着对面的汉子拱手说道:“我们是琼州府崖州水师,对面可是福建海防游击郑大人的船吗?”
对面的人拱手喊道:“不错,我们是郑家的船。我是郑芝虎,多谢各位出手相助,请过来叙话。”
孙大雷不禁细细的打量起郑芝虎来,这就是几年后被渔网困死的蠎二?
孙大雷和韩万涛等人商量了一下,各揣手统,走过跳板来到了郑芝虎的船上。
郑芝虎并没有对孙大雷他们施礼,而是奇怪的盯着韩万涛和安宇航身上的军服:“你们是崖州水师?”
“不错。”孙大雷笑道,“我们是崖州榆林湾民团的船,所以和大明水师多少有些区别,郑兄不必疑虑。”
“是吗?”郑芝虎挠了挠脑袋,“我怎么看着你们的船和装束跟红夷人差不多?”
“呵呵。”孙大雷回道,“我们和南洋的红夷人多有往来,所以也学了他们的一些东西,令兄不也是取名尼古拉吗。”
“这你也知道?”郑芝虎不再怀疑孙大雷等人的身份,“芝虎谢过各位拔刀相助,请到舱中一叙。”
经过交谈,孙大雷知道了刚才的2条船是李魁奇的旧部。李魁奇在去年已经被抓,随后被处以极刑,但他的一部分余党继续在南洋一带当着海盗,这次是偶尔撞上了郑芝虎,双方开打。对于郑芝虎为什么会出现在广州外海,这个孙大雷不方便问,因此也没问。
“孙兄。”郑芝虎一招手,旁边的人抬上了一个小箱子,郑芝虎大大咧咧的说道,“这次的事,还多谢孙兄帮忙,黄金一千两,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一千两黄金。”孙大雷在心里暗暗说道,“都说郑家富可敌国,这一出手就是一千两,还是黄金,真是大明土豪啊。”
“郑兄客气了。”孙大雷极力压制住想把这一千两黄金抱进怀里的冲动,“我们都是大明水师,再说,我们对令兄是极为敬佩的,郑兄有难,出手相助,那是自然,郑兄不必如此客气。”
“哈哈哈哈,孙兄爽快。”郑芝虎挥了挥手,旁边的人又把黄金抬走了,孙大雷心里这个气啊,“你tm榆木脑袋啊,我客气几句你还真不给了?”
此时天色已黑,郑芝虎的船舱里点上了巨蜡,照的犹如白昼一般。郑芝虎又拍了拍手,外面接二连三的进来了几个人,将酒肉放在舱内。
“此是海上,多有不便。”郑芝虎对孙大雷等人说道,“粗茶淡饭,各位不要介意,咱们痛饮一番。将来回到福建,家兄那里定会重谢诸位,请。”
郑芝虎说完请字,也没管旁人,自己先端起碗来咕咚咕咚干了一碗。
几个穿越者都互相对视了一下,各自端起酒碗喝了一口。
“诸位,芝虎见诸位的船很奇特,火炮打的又远,不知诸位有何诀窍?”郑芝虎放下酒碗,漫不经心的问了一句。
韩万涛不由得暗想:“这个郑芝虎,看似莽夫一个,对这些事还这么上心,也怪不得郑芝龙能成为海上一霸,强将手下无弱兵啊。”
“也无甚诀窍可言。”孙大雷的脑子里快速的思考着郑芝虎话里的意思,“只不过我们学得了一些红夷人造炮之法,再加上工匠用心,如此而已。”
“哈哈。”郑芝虎没有再问,又端起了酒碗,“芝虎再敬诸位一碗。”
“郑兄。”孙大雷放下酒碗,从衣服里拿出手统,“你我一见如故,在下也没什么礼物,此手统跟随在下多年,权当一点心意,请郑兄笑纳。”
“多谢孙兄美意。”郑芝虎接过手统,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观看,“孙兄这支手统造工精良,不知射程如何,孙兄是从何而得?”
“射程嘛,七八丈远而已。不过此手统并非购自红夷人,而是我崖州榆林湾民团自造。”
“是吗?”郑芝虎的眼里露出一种惊讶,但又不太相信的目光,“这支手统只怕比红夷人的还要好些,真是你们自己造的吗?”
“正是。”孙大雷开始慢慢牵着郑芝虎走了,“不但手统,我们船上的火炮也是我们自造的。”
“那你们卖吗?”郑芝虎突然急切的问道。
“郑兄需要火器吗?”孙大雷暗暗发笑,“要上钩了。”
“当然需要。”郑芝虎把手统放在桌子上,“银子好说,家兄现在最愁得就是火器,你们要是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那我郑家自不会亏待各位。”
“呵呵,好说。”孙大雷端起酒碗,“借花献佛,我敬郑兄一碗。”
郑芝虎一口干了碗里的酒,抹了抹嘴:“那你们到底卖不卖啊?”
“郑兄先不要着急。”孙大雷也干了碗中酒,“我们榆林湾地小人少,造点火器也是为了自己用,所以数量也不多。”
“那你们是不卖了?”郑芝虎有些失望。
“不是我们不想帮郑兄这个忙。”韩万涛此时听明白孙大雷的意思了,“郑兄知道,制造火器,尤其火炮,需要的是优良的铜,可琼州地方是没有这么多铜的,所以我们就算有心帮郑兄,恐怕也是有心无力啊。”
“铜?”郑芝虎想了一会,“我们郑家虽然一直做着海上的生意,可是这铜却没怎么关注过,东瀛国虽然出产铜,但是东瀛国似乎有禁令,不允许外国商人购买。”
关于日本铜的出口,孙大雷是知道一点的。在17世纪之前,铜在日本对外贸易中所占的份额极少。从17世纪开始,日本对外铜贸易开始活跃,尤其是17世纪后半叶到18世纪早期,铜在日本对外贸易中的份额逐渐攀升,开始成为日本对外贸易的大宗商品,被源源不断的输往国外。但在1600—1668年这个期间,金银仍然是日本对外贸易中的主要支付手段,铜只是处于辅助地位。因为这一时期,日本对外铜贸易受日本铜输出禁令的影响,铜的输出量虽然有所增加,但铜贸易还不是日本对外贸易的主角。直到1669年,日本铜输出解禁,日本对外铜贸易开始活跃。
而日本的主要铜矿,就是别子铜山和足尾铜山。1610年,当地两名百姓发现了足尾矿床,此后足尾铜山便作为江户幕府直辖矿山,正式地进行开采。幕府随后便在足尾设立专门的矿山管理机构“铸钱座”,使得足尾铜山得到了极大地发展。江户时代通用的货币宽永通宝即是使用足尾铜山出产的铜所铸造。在江户时代,足尾铜山鼎盛时期的产铜量达到一年1200吨左右。
别子铜山则是在1690年才被发现,现在还埋在地下睡大觉呢,穿越集团打的就是别子铜山的主意。经过几次战斗,尤其是安南战役,穿越集团发现,在没有现代枪械的辅助下,仅靠燧发枪和火炮,还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打赢每一次战斗,更不用说将来大规模的战争。但是穿越集团现在仅有几支步枪和2挺机枪,子弹越打越少,目前军工科研所正在秘密研制子弹复装和制造的技术,这也需要大量的铜。张国栋虽然没对孙大雷说起过军工科研所的这个工作,但还是要求委员会先想尽办法弄点铜回来。




大明日月 第一百二十四章 锦衣卫和绿卡
“郑兄。【ㄨ】”孙大雷又问道,“郑兄可知道东瀛国的伊予八藩吗?”
“孙兄指的可是东瀛的伊予国?”郑芝虎对孙大雷如此了解日本感到颇为惊讶。
“正是。如果郑兄能打通伊予八藩的关系,那么我们就能帮郑兄造火器了。”
“伊予国有铜吗?”郑芝虎问道。
“呵呵。郑兄。”孙大雷没再回答郑芝虎的问题,而是又端起了酒碗,“我再敬郑兄一碗,还望郑兄向令兄转达我榆林湾民团对令兄的敬仰之情。”
崖州号和郑芝虎道别之后,继续往广州行进,第二天的中午到达了广州湾。
在孙大雷等人和高鹏举寒暄之际,广州城内的一处住宅内,一个人正拿着一封密信在观看:
“琼州锦衣卫百户王启明上奏千户大人:
1...5152535455...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