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战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混吃等死
“哈哈哈,朕道是何事,原来是这个啊。无妨,这四家藩王,以后都会远走海外。这手里确实是需要我大明的士子襄助嘛。这个事情,让他们自己私下做,不要搞到台面上来就行了。锦衣卫、东厂乃至礼部,抱定两个原则,第一,没有公开的招贤纳士。第二,没有把手伸进军方。只要没犯这两条,都可以不管。”
“是,臣奴婢遵旨。”
“好了,此事就这么处理吧。接下来,兵部。”
“是,皇上,诸位。”兵部尚书王象乾起身“兵部去年的事情刚才各位同僚其实已经代说得差不多了,我在这里感谢诸位同僚的大力支持,使得我大明将士在外征战,从来不用为钱粮物资担心。明年,按照皇上的意思,是要转头对倭贼用兵。臣提请皇上移步,到隔壁的作战室里继续开会。但是,根据保密条例规定,除三位阁老,各部尚书、东厂厂督、锦衣卫指挥使外,其他参会人员不得参加下一个会议。”
于是,在经过朱由栋的同意后,会场立刻挪到了隔壁的另一个房间。这里,早就有麻贵、俞咨皋、李旦等老将等待在此。相应的军事模型和地图也一应俱全。
“皇上。”首先发言的是田尔耕“根据锦衣卫的情报,自今年二月的东海大战后,近十月来。目前可以明确的是,从鸭绿江南岸到大同江北岸,倭贼依托当地地形,修筑了三道防线。鸭绿江南岸的防线已经竣工,我们依靠朝鲜人的帮助,溜进去现场观看了一番,后来把这些情况向麻帅汇报后,麻帅认为倭贼修得并不是太坚固。更多的只是起警戒、望的作用。而之后的两道防线,则是正在修筑。其中只有环平壤一线使用了大量水泥。”
“皇上,臣以为,在东海大战后。”田尔耕说完后,麻贵出列“倭贼已经明白,由于我们掌控了制海权,并且具备了一次投放大量士兵登陆的能力。所以,这陆地上的防线,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故而倭贼现在除了对平壤这样的主要据点进行要塞化外。对漫长的防线反而不是很注重了。”
“麻帅说得有理。”
“皇上,各位上官。”田尔耕举起指挥棒“根据我们的打探,目前可以明确,倭贼在朝鲜的十万余大军,已经分成了三个集群,分别猬集在平壤、开城和汉城三地。而且近十个月来,倭贼主要是驱使朝鲜百姓在这三个地方将其原有的官道拓宽,并水泥硬化。”
朱由栋穿越前对朝鲜这个地方并不是很了解,但也知道半岛分裂前,平、开、汉三城本来就是半岛的重要城市,号称三京。这三个地方本来就有质量较好的官道连贯,而日本人现在这样的做法,其目的已经非常明确了我知道你掌握了制海权,如果你要打朝鲜,肯定是在半岛中部择一地登陆。那我就干脆把这里的军队集中在三个点,然后依靠相对便捷的公路实现快速机动。
“好。”点点头,朱由栋道“朝鲜半岛这边的情况就是如此了,那倭贼本土呢”
“这方面的情报获取稍微困难了一些,主要是倭贼本土最近虽然没有打造什么大舰,也没有如暹罗那样打造什么火焰船。却打造了很多三百余吨,只搭载十余门火炮,但船体狭长,速度极快的帆船。这些船只反复巡逻倭贼本土沿岸,我锦衣卫人员想要潜入极为困难。”
估计这就是飞剪船了吧这船用来做货船真是没的说,快但是用来做军舰抗击打能力就有些差了。不对,破军身为穿越者,怎么会不知道飞剪船根本无法和纯粹的风帆战舰作战
朱由栋这边在思索,那边田尔耕还在继续汇报“目前关于倭贼本土,我们可以明确的是。倭贼已经下了全国总动员令,要求全国各大名充分准备,一旦我军在其本土登陆,就要全国皆兵,将入侵者赶下海去”
第三八七章 登陆地点选择
“哼,全国皆兵”穿越前作为一个光荣游戏粉,朱由栋曾经有一段时间对日本战国时代的历史极感兴趣。但是真的深入了解后,才明白事实比起游戏惨淡多了一群一米四几的矮骡子,穿着简陋的盔甲,几千人上万人打一天伤亡率不到3。所谓的两百年乱世,整个日本的人口还在稳定的增长
这种战国时代下锻炼出来的士兵有个卵用
更不用说自己早就提前布局,花了大力气把丰臣家的独苗给弄到大明来养着了。
“众卿,不必把倭贼的全民皆兵当回事。朕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倭贼本土周边海域的海情。需知,虽说蒙元最强盛的时候也未能征服倭贼本土。但这个非战之罪,实在是运气不好,碰到了台风,还未登陆就减员大半。所以,本次我朝征伐倭贼,海情才是最重要的。”
“请皇上放心,最近两年,锦衣卫一直都在通过山东、辽东的渔民监控倭贼本土周边海域的海情。现在已经可以明确,每年的6到10月,是倭贼本土周边台风最频繁的时候。每年的12月到2月,是台风最少的时候。3到5月以及11月,是台风逐渐增多或者逐渐减少的时候。总之,6到10月这个时间段是核心所在,距离这个时间段越长,台风就越少。”
“嗯”听完田尔耕的汇报,朱由栋转过身来对王象乾道“大司马,兵部能否在2月以前动兵”
“皇上,只要海船能够保证,应该是无碍的。虽说皇上最近才返京,但实际上暹罗的战事早就结束了。各部已经休养了近半年不说,所有战事中导致的缺额已经全部补齐,各类物资也已经准备到位。”
“兵部有没有全盘方案”
王象乾道“在皇上巡幸暹罗的时候,兵部会同两大军事学院一起制定了一个计划。不过在此之前,臣想请田指挥使说明一下他们工作的成效。”
“哦怎么,倭贼那边有人答应做内应”
“圣明无过皇上。”田尔耕起身道“皇上,经过锦衣卫以及太湖岛上丰臣家臣子们的多番奔走。现在,在朝鲜的伊达家、上杉家都已经明确表示,只要在战后皇上能够扩大这两家在倭贼本州岛上的领地。他们愿意放弃平壤以北的两道防线。同时,即便是我军打到平壤后,他们也愿意将主力全部龟缩于平壤城内,只要皇上派出几千人象征性的围住平壤,让他们对国内的幕府有个交代就行。他们保证,绝不冲出城来给我们添麻烦。”
“哼这两个蛮夷打的好算盘。若是我军获胜,他们实力无损的回国。若是我军大败,他们就截杀我们的后路。真是想得美”
伊达政宗是个野心家,上杉景胜被德川家压制得极惨。这两家都是对德川家有想法的。平时只能隐忍,但是当德川家大难临头的时候,肯定会有别样的打算。所以,田尔耕说做通了这两家的工作,朱由栋是相信的。但是这开出的条件真的把老子当傻瓜吗
“他们手里有多少军队”
“皇上,倭贼在朝鲜配置了十万五千人,伊达和上杉两家手里捏着五万五千人。不过都是旧式军队,没有新军。”
“五万多土鸡瓦狗不参战想捞到多少好处转告他们,若是他们愿意第一时间反正,就率军反击汉城的倭军。那么战后,朕许诺他们在本州岛的领地至少翻一倍。若是他们还是想不承担责任,只是放开防线让我们长驱直入的话,哈哈,那战后朕最多给他们本领安堵。”
“是,臣领命。”
“朝鲜半岛上就联系了这两个家伙吗其他的呢”
“呃,皇上。”田尔耕面色古怪“根据太湖上丰臣家臣的介绍,我们这段时间重点在做外样大名的工作,谱代和亲藩没有接触。目前朝鲜半岛上的其他外样大名里,前田家、毛利家是不置可否。而这岛津家是真的让臣”他摊摊手“这家的家主居然说深受幕府大恩,必将为将军殿下奋斗到底”
“嘁一群穷鬼,突然新拿到那么大块地盘,亮瞎了双眼啊。既然如此,那战后这一家子也就不必存在了。嗯,朝鲜这边就是这样了,倭贼本土呢”
“皇上,伊达和上杉在倭贼本土的领地处于东北偏僻地方,我朝要登陆也是在倭贼本土的西南方向登陆。所以这两家就不必说了。在丰臣家臣的帮助下,我们还联系了多家外样大名。不过诸如大阪周边、江户周边、伊势湾周边,要么是幕府的直辖领地,要么是亲藩镇守。所以联系这些外样大名,更多的是在日本国内造成其人心惶惶而已,在军事上没有多少意义。真要说起来,目前只有一家外样大名,让兵部和麻帅、俞帅有兴趣。”
“哦”
“皇上,这里。”田尔耕将指挥棒点在了本州岛靠近日本海的北侧“因藩鸟取藩。这里的藩主是池田家的分支。这池田家,起于倭贼一代雄主织田信长的奶兄弟池田恒兴。恒兴为丰臣秀吉战死后,其次子池田辉政担任家主。后来被分封到濑户内海北侧的播磨姬路城。而辉政的几个儿子、侄子为了争夺播磨的宗家地位和42万石领地,已经完全没有了兄弟之情。现在,因藩鸟取藩的藩主池田光仲与池田宗家完全势同水火。所以,我们在联系上该藩藩主后,对方明确表示愿意开放其领地,配合我们登陆。并且答应在我们登陆后,马上打出拥戴丰臣家复位的大旗。”
“皇上。”俞咨皋起身道“根据最近我们对倭贼本土四岛周边海域的监测,已经可以明确,倭贼本州岛北侧沿海一线,风浪较小,台风的几率也不是太高。而且在3、4月间,整个日本海的潮差极小,在本州岛一侧甚至不到02米。如此海情,非常利于我军登陆。也便于我军在登陆后,后续船队的补给运输。”
“嗯”听完众臣的汇报,朱由栋陷入了沉思。
打日本这样的岛国,必然涉及到登陆的问题。说到登陆,当然,最省事的就是直接去江户湾登陆德川幕府不是中央集权政府,一旦拿下江户,再把丰臣国松推出来,只怕整个幕府的统治就会开始崩塌。
但是,这一点朱由栋看到了,德川义直自然也看得到。据闻现在江户湾里布满了各种要塞炮和水雷,如果直直的撞上去,只怕结局会很惨在江户湾登陆,估计很难找到内应了。
这打仗嘛,一鼓作气才是好的。所以,朱由栋也是希望天启元年就能成功登陆的。而要成功登陆,除了江户湾,其次就是在大阪湾。但是这里现在是德川家的直辖领地,周边大名不是亲藩就是谱代。也容易遭到激烈的抵抗。
所以,在本州岛北侧的因藩登陆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这样一来,朝鲜半岛上的日本军队就不得不打了在本州岛北侧登陆,明显从朝鲜出发最好。从大明这边开过去,就要经过对马海峡几千上万艘的船队从人家眼皮子底下过去,怎么可能不被发现一旦对方知道本方过了对马还在继续向北,那这个战略意图就无法遮掩。如此,登陆还是充满了变数。
第三八八章 还是先朝后倭
虽说德川义直继位将军后,对幕府的职能进行了强化,并竭尽全力的收拢各藩权力。但无论如何,此时的日本距离真正的中央集权还极为遥远。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策反外样大名,是有希望的。
但是,日本的战国乱世这会儿才终结不到二十年,很多在那个年代里通过各种手段才保住家名的老狐狸大多都还在世。所以,这会儿的日本大名们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大明,天朝啊!仰慕已久。对您的招揽我深感荣幸。但是呢,您要我现在反正,哎呀,我的困难也很多啊。要不,你先把德川家锤上几下,当他败局已定的时候,我一定揭竿而起......
像池田家分家这样,为了宗家权利的争夺,愿意大明一登陆就马上反正的,真的是很难得了。
不过,如果要利用因藩地区登陆,就得绕开朝鲜半岛,到本州岛的北侧去登陆。如此一来,航海线路大幅增加,对后勤的压力剧增。
本来在从暹罗返回北京的途中,朱由栋也认真思考过如何对日本动手。
在他的初步计划里,我现在海军是掌控了制海权的。我为啥要先打朝鲜然后再登陆日本本土我直接杀过去不就完了嘛日本本土投降后,朝鲜半岛上的那十万大军,不就自然灰飞烟灭了么
但后来仔细一想就觉得这个计划过于冒险。
征伐暹罗的时候,由于启动了万狗天征。暹罗周边国家全部听从大明指挥,暹罗有限的军事力量已经被东拉西扯极大的削弱了。所以大明可以玩黑虎掏心一把梭哈。但是日本孤悬海外,如果玩主力直接在江户湾登陆,且不说那里的要塞炮群如何解决的问题。就算成功登陆了,万一被推下海了呢
所以,必须要有一个稳固的登陆点,最好是这个登陆点还有带路党。
现在,这个点有了,带路党也有了。而且比起在九州岛、本州岛西端登陆比起来,这个地方距离日本的京都很近:天皇这会儿是傀儡,但到底是名义上的国家领袖。如果能把天皇捏在手里,那不是事半功倍
但要利用这个点,就必须在朝鲜半岛上有支撑点:征伐日本这样的国家,至少得动员十万以上的军队——这还是得新军为主。而新军一旦上了,自然就有大量的火炮、弹药需要运输。更何况日本不比东南亚诸国,其粮食自给都很勉强,因粮于敌这一招并不好使。所以这运输船队还得准备大量的粮食。
如此庞大的运输量,如果直接从山东出海到因藩,就太麻烦了:海上的事情说得准嘛气候原因之外,人家日本的舰队虽然失去了制海权,但并不是完全没有战舰。对马海峡就那么窄,人家挡不住你的主力,偷袭下运输船、通讯船还是可以的吧
所以,绕了一大圈,问题回到了原点:要攻击日本本土,先要拿下朝鲜。然后把军队和物资通过渤海运送到朝鲜,再从朝鲜把军队和物资运送到因藩。
“哎,如此看来,这朝鲜上的倭贼,是不得不打啊。”
“皇上,臣等商议许久,也觉得先打下朝鲜比较好。除了为后续伐倭找一个更近更稳固的出发点外。我们也能通过朝鲜上的日军练练手。”
“好吧,那你们找到登陆点没有”
打朝鲜,在明确鸭绿江防线的伊达家和上杉家的态度后,肯定不会从鸭绿江一线推过去了。从辽东或者山东出发,直接在半岛的腰部登陆,这才是事半功倍的方法。
“皇上。”说话的是俞咨皋:“经过臣等反复探讨,我们建议在仁川登陆。”
“仁川!哈,真是好想法!”
朝鲜,作为一个半岛,山地是很多的。但具体说起来,半岛的东侧,也就是靠日本海那一侧,山更多,地势也更陡峭,半岛内的河流,大多也是发源于东侧。相对而言,其西侧,也就是靠近中国这一边,地势要平缓得多。很多半岛内的河流流到了西侧,就冲刷出了一块块的中下游平原。
汉江流过汉城后,向北拐了一个弯,然后在江华岛附近入海。而仁川呢,则是在汉江入海前,那个拐弯的西侧。
这个地方地势平坦,大多数海拔都在300米以下,即便有山丘也不高。完全不存在攀登翻越困难的问题。境内有很多河流,但是都不宽,工兵稍稍搭个桥就过去了。
当然,最最重要的
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
会议结束了,众臣开始离场。而方从哲、温体仁、袁可立三人却留了下来。
“咦三位阁老可还有事”
“皇上。”温体仁踏前一步:“还请屏退左右,臣等有机密事上奏”
“……好,方正化,带着你的人都出去。”
待得会场清空后,三个阁老一鞠到底:“皇上,臣等请立皇长子为太子!”
“啥”这突兀的请求,着实把朱由栋惊到了:“三位阁老这是何意朕今年才十八岁,而皇长子还在襁褓中啊。”
“皇上。”袁可立也踏出一步:“臣等的意思不是担心皇上的身体和寿元,而是想以此断了小宗的念想。早日确定储位,对小宗,对部分大臣,都是保护和好意。”
袁可立这话很短,但内容很丰富。不过到底已经在权力顶峰站了那么多年,朱由栋还是听懂了。
人呢,既然入了官场,大多数都是想着怎么往上爬,获得更大的官位。但是如今的大明官场很明显:帝师党是爬得最快的,接下来就是方山党最受皇帝青睐。而对于这两党之外的官员来说,要么想办法依附过去。要么就另起炉灶。
要另起炉灶,还有什么比靠向担任监国的朱由校来的快呢
如果皇帝不早点定下储君,就会给监国殿下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会给一些官员不切实际的幻想。一旦这两者结合到一定程度,只怕会有人起了不该有的心思——不一定是朱由校有想法,而是他身边的人会推着他走向不好的方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