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全球战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混吃等死

    后来李帅在毛利家水军的引导下进入濑户内海,和藏在那里的德川家残余的正规战舰遭遇。对方完全无心恋战,只是打了两轮炮,双方都没有取得命中就撤走了......

    总之,按照李帅的奏报,目前我方海军已经取得了从釜山到大阪的全部制海权。只要陆军需要,我海军可以直接从长门等地将三万人以内的军队运送到大阪登陆......”

    “唔,我说为啥破军弃守大阪城,反而退到伏见那地方摆开阵势呢。原来是因为害怕双方陆军交战的时候,被我的海军从背后插上一刀啊。”

    “皇上您在说什么什么破军”

    “啊,哦,无事,朕没说什么。”反应过来的朱由栋清了清嗓子:“所以,孙先生,现在局势很明朗了,德川家的主力就在京都东南等着我们。”

    “是的,皇上。只是臣有点想不明白,据这里池田家的家主介绍,京都这一块地区都是平原,在这里交战,德川家没有地利。若是再把战场往东移,进入山区后,对方的地利优势将会变大啊。如此选择,臣实在难以理解。”

    “哈哈哈,孙先生,没什么不好理解的。




第四一二章 燧发枪的对决
    作为日本名义上的首都,京都城内有一大堆公卿定居。虽说这一年的三月,德川义直把天皇‘请’到了江户,但绝大多数公卿们,还是住在这里。

    现在这个地方,连一个名义上的皇帝都没有了,早就失去了实权的公卿们自然更不必早起。好歹这个季节是春天了嘛,早上睡个懒觉真的是再舒服不过的事情了。

    可惜,25日的这天清晨,他们是注定睡不好觉了。

    从这一天的六点开始,京都地面的人们就感到脚下有轻微的晃动。一开始大家还以为是地震,但是很快就有人反应过来,如此有节律的震动,根本不是地震,而是大量军队数万只脚同时踏在地面上引起的振动!

    如此场面,结合公卿们近期得到的各种消息,大家非常清楚:明国人来哪!

    虽说没有实权,但公卿们到底是这个国家的精英阶层,其民族意识算是觉醒得比较早的,因此,对于明国士兵他们本能的不喜欢。但是呢,和以前丰臣家比起来,如今的德川家对皇室和公卿的态度,真的是冷淡至极啊。所以,公卿们这会心情复杂:我们谁都不想帮。再说了,就算我们想帮谁,也没有任何力量啊。

    算了,还是先撤出京都吧,德川幕府居然在城里驻扎了这么多士兵,万一这地方成了战场那可就真的不妙了。

    虽说京都所在的这个地方总体是平整的,但附近一样有一些小山丘。公卿们出了京都城后,就非常统一的向着西北方向的爱宕山跑去:京都这地方也就是最近太平了几十年,前些年的时候,什么细川、三好、织田、明智,你方唱罢我登场,乱得不行。一旦有战乱,大家都是跑到上爱宕山去避难的。

    虽说爱宕山并不高,其山顶的海拔也只有九百余米。但是这群成天涂脂抹粉的公卿,也不过就爬到距离半山腰还有相当部分距离就已经是气喘吁吁,不得不停了下来。

    不过,对于此时在平地上展开的双方大军。站在两三百米山腰上的公卿们,其视线已经远比站在后方临时搭建起的,只有二三十米高台的朱由栋,要好得多了。

    京都以北十余里处,德川军首先排出来的是三个师团。每个师团有一万零五百步兵,一千五百名炮兵伺候着五十门105mm的大炮。

    为了尽可能的发挥燧发枪的威力,明日两军都是采用的大横排,浅纵深的布阵。如此一来,三万多德川军只排了六排,每排站了六千人!

    这个阵势从爱宕山上看下去,就显得是一个一字长蛇阵,颇有些无穷无尽的壮观。

    而与德川军隔了大约一千米外的明军,差不多也是排了这么一个阵势。

    两军相比,到底是德川军早就抵达这里严阵以待,所以他们的阵地有优势:步兵站在前面稍微低一点的地方,炮兵阵地刚好位于比步兵站的地方高出那么十来米的小土丘上。如此,炮兵的射击视界非常好不说,还不太容易造成误伤。

    相对而言,明军的阵地就有些差了:整个的一片大平原,以至于炮兵不得不前置,放在了和步兵线几乎齐平的位置。

    时间来到25日上午九点,春日的暖阳已经稳稳的挂上了高空,野外的雾气也全部消散,视线变得非常好。在这个时候,爱宕山上的公卿们突然看到德川军的阵地上飘起了一股白烟,几乎就在这股白烟出现的同时,巨大的轰鸣声和呼啸的破空声也传了过来。

    那是德川军的炮兵阵地首先对着远处的明军开了一炮。

    在历史本位面,巅峰前装滑膛炮的最大射程虽说达到了3200米(1861年英国铸造,205mm口径,14倍径)。但很显然,德川军此时的105火炮并没有这么远的射程:炮兵们在步兵身后大约五六百米的距离打出这枚炮弹后,炮弹在空中飞了近千米的路程,然后无力的落在了明军阵地的前沿,激起了一大片带着青草的泥土。

    此时明军排在前方的,是李纯忠的第三镇、黄得功的第七镇,以及因为曹文诏要统筹全局,由毛文龙负责前敌指挥的第一镇。而这枚炮弹落下的位置,恰恰就是站在中间的第一镇的阵地。

    看着近在咫尺的炮弹,毛文龙双眉紧锁,用力的朝后面挥了挥手,然后后方明军的炮手也把大炮的仰角增大,试着开了一炮。

    这枚炮弹落地的地方,明显比对方那枚炮弹差了一些。

    看到这样的结果,毛文龙再也没有犹豫,他迅速的大声下令:“击鼓,全军便步前进!”

    随着第一镇的动作,其左右两侧的第三、第七两镇,也开始缓慢的向前行进。

    在明军前进的过程中,又是一阵呼啸声传来,对面德川家的炮兵阵地开始持续的开炮了。

    随着明军的前进,德川家的大炮准头也越来越准。到了上午九点



第四一三章 身体素质差异
    “嘶—斯国一!”

    “是啊,幕府军的火力真的好厉害啊。”

    “不是,我不是说幕府军厉害。”

    “啊”

    “厉害的是明国人啊,顶着这么猛烈的炮火前进,队列、速度一点都没乱。这才是真正的精锐之师啊。”

    望远镜这个东西,因为穿越者的原因,已经不是稀罕玩意了。此刻在爱宕山上的公卿们,有不少人都拿着望远镜观看山下的战斗。

    在这大半个小时的战斗里,双方都有不少士兵倒下。但很明显,此刻确实是仰攻的明军伤亡更高。

    但是真正对军学懂一点的人,从这样的战斗看出来的东西和纯粹业余的人完全不同。

    明军在如此伤亡的情况下,仍然整齐而坚定的不断逼近德川军的防线。不管是山上观战的公卿,还是山下直面明军的幕府军官,都感受到了一种凝重的压迫感。

    而且随着明军的大炮随着步兵不断前进,并最终把炮弹砸到了德川军的阵地内部的时候。德川军的战线,居然有了一点松动。

    “就是现在!”在前线指挥的毛文龙高高举起右手,然后狠狠的向前一压!

    他身边自有好几个号手站了出来,然后吹起了21世纪的中国人大多都耳熟能详的冲锋号。

    在冲锋号响起后,此刻明军站在第一排的士兵仍在举枪射击,而在他们的身后,却整齐划一的响起了“铿铿”的刺刀刀柄进入枪头凹槽的声音。

    随着这“铿铿”声的突兀响起又迅速的消失不见,漫长的战线上,各级军官不约而同的竭力大吼:

    “兄弟们!跟我冲!”

    回应这些呼喊的,响起了浪潮一般,更猛烈的声浪:

    “威武!万岁!”

    如潮的山呼响起,无数穿着黄绿色迷彩,上半身挂着半身板甲的明军士兵齐齐大吼一声,迅速从便步改为奔跑,以极快的速度向着此时距离不过一百多米的日军冲刺!

    “突撃する!”

    “板载!”

    看着对面明军士兵冲了过来,德川军的指挥官们也毫无办法:一百多米,燧发枪打个一枪对方就冲到了。若是本方不冲起来,等到对方冲到的时候,本方刚好进入换弹节奏就完了。

    所以,虽然本方士兵身高比对方矮了那么多,但一样得咬牙冲锋。

    如此短的距离,只是一两个呼吸间。双方的士兵就战斗到了一起,刺刀格挡发出的锐器相击声,金属入肉低沉的钝响,以及受伤士兵的惨叫,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迅速的形成了一曲来自地狱的镇魂歌。

    ......

    “呼”轻轻的放下望远镜,在后方观战的朱由栋长出了一口气。

    这是他两辈子为人,第一次真正的亲临战场——毕竟暹罗那次,他到的时候仗已经打得差不多了,而且人家罗闍浮屠眼看事不可为就很爽快的投降了。

    这一天的战斗,如果说一开始明军因为地利的些许劣势,不得已主动先攻,并为此付出不少代价后。当高大的明军士兵没有在前进的过程中崩溃,从而进入近战程序后,本方就算是彻底扳回了劣势,并且获得了优势。战斗打到了这里,本方崩溃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剩下的,就看士兵们的勇气和意志了。

    “曹帅,你练的好兵。”

    “都是为皇上效忠,所以士兵们才能如此视死如归。”

    飞快的答完这句话后,曹文诏举起手中的一面令旗剧烈挥舞,然后朱由栋在塔楼上就看到,一队避雷针们,骑着战马开始奋力的向前冲锋。

    而这队避雷针到了战场上两军交战的地方后,却没有继续向前冲击。他们齐刷刷的下马,把身下的坐骑往着后方赶走后,就咆哮着此刻交战双方都听不懂的语言,大吼着冲入了阵中。

    “哈哈哈,女真人啊,假骑兵,真步兵......”

    “皇上,这些女真人若是顶着刚才的炮火让他们前进,他们是做不到的。但是现在投放进去,就好像是一根破城锤!”

    “嗯,朕说过,具体指挥的事情,朕不会干涉曹帅的。而且方才这一招,就算是在朕这样不太懂兵事的人看来,也是很妙的一手。”

    &



第四一四章 一次会战结束
    望远镜里,朱由栋看着两队骑兵迅速的接近,然后彼此之间的间距缩短到了200米以来。但明军这边,领头的满桂以及冲在前面的骑兵,个个都高举马刀,没有其他的动作。

    “哧”摇摇头,朱由栋很是无奈的放下了望远镜。

    “皇上,满帅心里应该很清楚,这或许是最后的大规模骑兵作战了,所以他不想用轮转手铳破坏了气氛。满帅就是这样简单的男儿,还请皇上体谅。”

    “哎,曹帅,朕如何不知满帅的心意呢罢了,就算是不用轮转手铳,我们的骑兵一样也是占尽优势。”

    所谓占尽优势,真不是说说而已:满桂现在率领的骑兵,是七个镇所有的骑兵,总数上万。而对方虽说有着井伊家的赤备加入,但到底底子只有三个师团的骑兵队,总数不会超过五千。这人数、战马乃至骑士力量全部落在下风的德川军骑兵,当和满桂率领的大明骑兵厮杀在一起,只是第一轮冲刺,在双方彼此完成凿穿后,即便是远在爱宕山上观战的公卿们也忍不住捂住了眼睛:交换比实在是太难看了。

    “嘿!”很是不爽的扭转马头,满桂使劲的晃晃脑袋,朝着地上狠狠的吐了一口唾沫:“无聊透顶!枉我以为今日之战便是不死也要重伤,谁知道一番冲刺下来,除了领头的那几个还算过得去之外,剩下的都是土鸡瓦狗!实在是扫兴得很啊!”

    虽说嘴里骂骂咧咧,但是他手上的动作却不慢,待得转向完成后,他再次举起已经沾满了鲜血脑浆的大刀:“兄弟们,再冲一次,彻底干掉这群杂碎。然后我们从西侧突入倭贼本阵!”

    “杀!”

    他这边倒是率领着一队洪流滚滚向前了,而在南侧德川军步兵本阵上,负责一线指挥的柳生宗虎真的是欲哭无泪。

    “宗虎大人,后方宗炬大人命令。”

    “啊宗炬大人怎么说可曾有援军”

    “宗炬大人说,为了维持京都防线,援军是没有的。”

    “那该当如何让我们都战死在这里吗!”

    “宗炬大人有亲笔书信在此,请您过目。”

    宗虎接过一卷帛书,上面只有四个字:“断尾求生”。

    “嘶”在吸了一口凉气后,宗虎很快冷静下来。然后他就对后方的柳生宗炬深深的表示了佩服:宗炬大人虽然此刻距离战场还有十余里,但是此刻的战局,他似乎比自己还清楚。

    柳生宗炬的‘断尾求生’其意思很简单:你这边撑不住败了就败了吧,但是呢,这会天色还早,趁夜撤退是做不到的。那么,为了让更多的士兵逃到十里外的本军第二道防线。你就选定断后部队吧——当然,这断后部队的生还率几乎是没有就是了。

    “传令兵!”

    “嗨以!”

    “去给三位师团长传令,让他们各自选定一个联队断后,其余两个联队后撤。告诉断后的联队,只要挡住明国人十五分钟,之后他们想做什么都可以。另外,六个联队后撤后,让炮兵大队把火炮全部炸毁,炮弹全部引爆!”

    “……嗨以!”

    所谓近代军队和古代军队的区别,除了武器装备的不同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在纪律性和服从性上,两者是天差地别的。近代军队训练的一个精髓,就是在日复一日反复机械式的训练中,消磨掉士兵的个性,让无数的士兵成为一部战争机器上的零件。

    宗虎的命令传到到师团长一级后,虽然让三个师团长都觉得很愤怒,但一方面是上官命令,这从进入这支军队开始,就强调的是服从啊。而更要命的是此刻战场的远方,本方的骑兵已经几乎看不到了。所以,三位师团长心里再大的不情愿,还是齐齐的执行了这道断尾求生的命令。而被选中的联队长,虽然嘴上咕哝,但终究还是带着自己的联队上去拼命了。

    时间来到这一天下午的三点多,冲杀在第一线的明军士兵陡然感觉到对方的攻击力度猛烈了许多。当然,这种猛烈并没有持续多久,约莫一个突刺的时间后,大量的德川军就潮水般的退了下去。

    有经验的明军指挥官当然知道这是对方要逃了,也想要趁胜追击。但是负责断后的德川军忠实的执行了上官的命令——拼死抵抗十五分钟。

    虽说十五分钟一到,大量断后的德川军士兵就开始成片的投降。但,到底对方第二道防线距离这里只有十余里路,虽说满桂率领骑兵进行了追杀。不过终究还



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势压人
    “公方殿,京都是天皇居所,千年古都,可不能毁于战火啊。”

    “是啊,公方殿,还请您体谅我等的不易,把军队都撤出京都吧。”

    “呜呜呜,公方殿,日本千年来的文化传承,大多集中在京都。若是像今天白昼那样在城内展开战斗,只怕整个京都都会化为火海。还请公方殿发发慈悲,让京都免于战火吧。”
1...137138139140141...1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