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甲申天变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短头发
那些个地方,地瘠民穷,先不说能不能顺利拿下,就算是顺风顺水的占领了,占领所得完全无法弥补所消耗的军力和财力,怎么看都不是赚钱的营生。
“大征过后,咱们的财力肯定要有所损失,大帅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这买卖不赚钱,你李四可要做好心理准备。
军费什么的就不说了,战争动员所带来的民生指出减少也不考虑,目前的动员已经大到不可想象。多少人马多少物资,张大贼和吴三桂也参与其中,光是张大贼就拿出了二十万人马,征几个弹丸之地,用得着下这么大的力气?这些不是周文远职权之内的,他也不必关心。但是动员那些个总社会党,就有好几万的规模,不管是用哄还用骗,大的吓人的空官职和封号也扔出去一大堆,反正就是不管用什么手段,也要让那些大师兄们带着他们的信徒参与远征。这么大的动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这还没有算上各地征发来的囚徒罪犯,已经那些走投无路想着去冒险搏一把的无赖青皮,归拢各方力量,参与大征的人员总量已经有几十万之多,就算把亦里巴里以及周边的几个弹丸小国吃光拿净,最多也就是够本,不可能赚到什么。
“这些你就不用担心了,我自有打算。”
大征动员的力量确实很大,可真正用在战争上的准备并不多,主要的军事力量还是张大贼和吴三桂这俩家伙,李四的真正目的是殖民。
把民众的生存空间拓展出去,先用来稀释当地的土著人口和稳固占领区域,然后就可以作为前哨战了。对于包括亦里巴里在内的几个弹丸之地,李四还真的没有多大的兴趣,真正的战略目标是把基地和前哨进一步的往前移动,为掠夺和入侵更西的那个正在没落的老大帝国做准备。而大征中的赴死军才是真正的精锐,在战争的初期基本用不到多少,他们的任务是继续前进。蚕食那一老大帝国的地盘儿,抢夺他们的财富和人口,打开一条到西边去通道。用不了十年的时间,当有大效。
移民这种事情,老实本分的人们不大可能参与,也只能使用民间的不稳定力量,诸如宗社会党和那些囚犯无赖,就是最好的选择。
虽然大征还没有开始,可李四已经预料到结果。亦里巴里等小邦根本就无法承受这样规模的大入侵,很快就会灭亡,接下来就残酷的掠夺和血腥的杀戮。
那些个来自各地的商帮是干什么吃的?他们就是追逐血腥的苍蝇,要是没有看到巨大的好处,他们会出钱出人卖这么大的力气?别的不说,这些对奴隶格外感兴趣的家伙一过去,就是当地土著的灾难。
无论是江南还是其他什么地方,传统的工商并举局面已经改变,工业已经超越了商业,这就是需要很多劳动力。雇佣劳动力的成本太过高昂,远不及使用奴隶更能降低成本。只要商品的价格更加低廉,就具备绝对的竞争力。那些个商业力量只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商业版图,至于血腥不血腥的,他们不关心。、
尤其是工商最为发达的两浙,商业力量不再是上不了台面的暗流,已经开始深刻影响政治,潞王的参战就是最好的证明。最原始也最简单的重商主义虽然有很多弊端,可终究是见到了效果。商业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虽然这种影响在江南还没有那么明显,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对于江南,李四有的是办法把他们牵扯进来。
赴死军彻底灭亡了蜷缩在两辽的满清残余,使得两辽再回大明版图,这里头蕴含的商机就不必说了,光是满清带走的那些财富,就足以让江南的商人工户趋之若鹜。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参与到大征之中,可他们生产的物资还是会流淌过来的。
民生的建设,军队的建设,大征所需要的物资,这些看似庞大的开支动不了赴死军的筋骨,完全可以通过输出金银的方式转嫁到江南。
要不然从满清那边得到的财富怎么处置?当然是拿到江南去换成物资,把江南也牵扯进来。
既然商业力量能把文人变成他们的狗,想要那些满腹经纶的文人怎么叫唤他们就怎么叫唤,那么,影响到政治的时候也就不太遥远了。
商业利益的影响不仅是在江南一代的凸显,就是在京城,琢磨着大发战争横财的人们也不在少数,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关二爷。
关二爷手面那叫一个广阔,江湖上有多少朋友那就不必说了,现在和赴死军扯上了关系,更是了不得了。据说就是大帅的卧室,关二爷也能推门就进。报门?扯去吧,那是外人,就凭着关二爷和大帅这么瓷实的交情,报的哪门子门呀。
“瞎扯去吧你们就,”关二爷哈哈大笑,指着一屋子老少爷们说道:“大帅那边谁敢推门就进?别说我和大帅的交情还没有到这个份儿上,就是到了,也不敢呐。要是没有通禀就靠近的话,嘿嘿……我敢拿我的老婆孩子打赌,手都没有碰到门边儿呢,早挺尸了……”
“二爷不是和七杀营的爷们儿熟悉么,自然是和大帅的护卫是熟人儿……”
“屁的熟人,大帅是什么人?个人的安全可关着天呢,就是再熟,熟的烂了,也能私自去推大帅的房门呢。”关二爷说道。
可也是这么个道理,大帅是何等的身份,又是何等的重要,现在的大半个天下都指望着大帅呢,要是随便什么人就能靠近,那还了得?
“你们是没有见呐,昨个我去大帅府的时候,里三层外三层的岗哨那就不必言语了,就是大帅身边的那些个娃娃兵,也厉害的紧呢,眼光那叫一个凶……”关二爷牙疼一样倒吸一口凉气儿:“知道那些娃娃兵不?天下第一的铁卫死士,眼神都能杀人的样子,谁还能说不怕了?”
大帅的娃娃兵谁不知道?名声早就响到了天上去——锄奸团呀。天底下地上头一等一的大杀星,绝对的恐怖力量,他们可不管你是玉皇还是阎王,只要一出手,就是毁灭。
惊天一爆是何等的威慑天下,就是现在想起来,脊梁骨好冒冷气儿呢。
关二爷嘿嘿一笑:“不过大帅还真是亲自见我了,说了几句暖心的话儿,激动的我呀一宿就没有睡着觉。对了,大帅还托我给诸位老少爷们儿带话了呢……”
“大帅还知道咱们?天爷,看来祖坟上是冒青烟儿了……”
“大帅说的是啥?”
一听说大帅还有话要对大家说,众人可真是激动了。听到了大帅的言语之后,估计大伙儿也得和关二爷一样没出息,激动的正宿睡不好。
关二爷清清嗓子,学者李四的样子正襟危坐:“诸位为我赴死军助力不小,辛苦了……”
“大帅辛苦,大帅辛苦。”
“咱们就是跟着大帅跑跑腿而已,不敢当得辛苦二字。”
如同前面做的不是关二爷而是大帅本人一般,众人尽皆拱手为礼的客套着。
关二爷继续模仿着李四的样子和口气:“为挽我民族气运,为我万千同胞,诸位奔波出力,这些个情分赴死军都记着呢,你回去了给我带个话儿,替我谢谢诸位了。”
“可不敢当,可不敢当。”
想不到大家所做的事情还能和民族气运这样宏伟而又庄严的词汇沾边儿,其实大家也就想过上好日子,顺便再多赚几个钱而已。大帅这么一说,众人都感觉脸上有了光彩,通身的骨头都轻了好几两,很生处几分民族影响的豪迈。
有几个读过书认识字儿的老者更是激动万分,拱手道:“我等略尽绵薄而已,当不得大帅一提。“
说是略尽绵薄,其实也就是腆着脸把这样的功劳认下来了。都是俗人,尤其是京城的爷们,看的最重的就是个面子,谁不稀罕这个?
“前番大战,劳动诸位之处良多,要说动了金银作为赏赐,总是感觉轻了大伙儿一般,其实我这里也缺少银钱……”关二爷继续模仿着李四的模样。
大帅真是了解大家的心思,大家做事情为的是什么?自然是为了民族气运和亿兆同胞嘛。虽然大家都是抱着发财的心思去做的,可大帅都这么说了,自然就是这样的。大家不是财迷,都是民族英雄嘛。这些个老少爷们好的就一个面子,民族英雄和银子金子哪个重要,这还用说么?怀里揣几个金饼子,有钱是有钱了,可一花销出去就算完。民族英雄的称号一下来,走到哪里腰杆子都硬铮的很,人们的眼光也得崇敬的不行,就是百年之后,子孙的脸上也有光彩不是?
“如今大征在即,兵力钱粮也不缺了,有些事情或许还有点儿油水,大伙要是愿意去做,可以一试,也算是我给大家的回程谢礼吧……”
关二爷还没有说完,下面已经是“嗡”的一声,立刻就乱了起来。
早些年的时候,大家都是光着俩爪子空手攥空拳的穷光蛋,可如今都抖了起来。虽然不敢说是什么豪富,却也比一般的土财主要强的多。这么快就发财了,靠的是什么?
依靠自己的本事就发财了?对外人还可以这么说,可事实上是怎么回子事情大家心里就跟明镜儿一样。狗屁的本事,大家都能吃几碗干饭,心里都清楚着呢。强要说有什么本事的话,就是闷在酒馆儿里喝着最廉价的劣酒侃大山,这是也是唯一能够算的上本事的本事了。
运气?那就更加扯的没有边际了。狗屎去吧,要是真有运气的话早就发达了,还能等到今天?
到底是怎么发财的,大家心中有数,那就是依靠战争。
大发战争横财。
正是因为战争,让这一群过年买不起葱的老少爷们有了今日的风光体面,有了荷包里的银子。要是说还有什么别的因素的话,那就是关二爷这个人对大家的帮助了。
如今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就是小德子和小三那样半叫花子的少年,也娶了如花似玉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做媳妇。剩下更加发达了。
现在也没有事情做,日子和以前也差不了多少。以前是呼朋引伴的去那种小酒馆儿,现在是去大酒楼;以前是要最便宜的廉价劣酒,现在是喜欢哪个喝哪个,有钱了嘛。
虽然日子的改善了,可大家都是光爪子的俗人,真是没有本事,只能吃老本儿。
忽然听到大帅说这个,心里的热乎劲就甭提了。
越是打仗越能发财已经是真理。
什么亦里巴里,狗屁去吧,还不够锅台大小的弹丸之邦,大帅动用了这么大的力量,这仗根本就不必打,大军过去之后,每人解开裤子尿一泡,就能让那些弹丸小国平地三尺浪。别看还没有开打呢,胜负早就分出来了,别说是路涧那样的虎将主攻,就是屋里的这些人,随便过去一个做指挥官,闭着眼睛也能把那些蛮夷小邦给趟平个七八回。
张大贼的几十万人马,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再加上大帅的无敌赴死军,说是过去打仗,其实就和游山玩水一样,是给那些军中将领散心去的。
大帅都说是“有点儿油水”的事情,那油水肯定多是不可想象。大帅富有四海,能让他认为“有点儿油水”的买卖,嘿嘿……赚的银子还不是跟大河流水一样进了腰包?
大帅说的“或许值得一试”,那是大帅知道分寸会说话,是拿捏着呢。大帅又不是街上吹大炮打跑锤卖大力丸的,纵是有十分的把握也不会说“绝对怎么怎么样”这样的话。要是这么说的话,那就是失了身份。
这事情还有什么愿意不愿意的,做梦都想呢。
于是与,刚刚还以民族英雄自居的人们立刻就露出了本来的嘴脸,呼啦一下子就上来了:“这买卖咱们干了,算我一份儿。”
“大帅点的买卖,再不做,就是和财神过不去呀。”
“把财神关在门外头,我脑袋里就是再少三根儿筋,也做不出来。”
大家根本就不问是要做什么买卖,问那个干啥?有大帅撑腰杆子,大家什么样的买卖也敢做。
这样的机会可不多,三辈子遇上一回也是烧高香了,还能不去“试试”?
关二爷哈哈一笑:“大伙儿的热情挺高哇。”
“嘿嘿,那是,那是。”
“咱就是为了民族气运,就是做民族英雄,也是吃米穿衣的俗人,自然也要过日子的。这过日子嘛,肯定还是需要银子的嘛。”
关二爷笑眯眯的说道:“大帅把那个营生一说,当时我就知道是个来钱的路子,大帅这是念着咱们的好儿呢,所以才给咱们爷们儿指了这么个发财的光明大道。可咱们也不能不知道礼数。当时我就说了,这事情确实是好,是赚钱,可好事情也不能让咱们都占了吧,我就谦让了一下……”
谦让?这种事情还能谦让?
人们立刻就急红了眼珠子,穷吼吼的大叫:“我的二爷呀,你还谦让个啥?这事情是好谦让的么?这不是和银子过不去是什么?”
“哎,送上门的银子,二爷你就……哎……”
关二爷把眼珠子一瞪:“你们哎的是哪根鸟毛,我是谦让了那么一下,大帅也没有当真,还是把这事情交给咱们爷们了。大帅是什么人,送给咱们的回程谢礼怎么会收回去?”
这么一说,大家的心思可就上来了,众星捧月一般的围着关二爷:“好,二爷谦让的好,显得咱们爷们知道礼数,省的让大帅以为咱们是见钱眼开的那种人……”
“咱们就是见钱眼开的那种人,哈哈……”关二爷道:“都过来,我给你们念叨念叨这是怎么个买卖。”





甲申天变 第225章 并不美好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甲申天变 !
第225章 并不美好
发财这种事情。从来就是人们最为关心的事情。
建立一个类似于中转站兴致的营地,专门“保管”那些个奴隶,并且为从内地过去的贩奴队提供补给和联络,这个买卖做得。
看似没有贩运奴隶那么丰厚的暴利,可这个买卖更加稳妥,一次投入永久受益。只要把中转站建好了,就可以坐等着赚钱了。
“咱们就是建立一个据点儿,就是咱们的老窝儿,老窝有了,不管是内地的还是外来的,也不管是奴隶还是物资,咱们都做,只要有钱赚就做……”
有了这样的中转站,无论是内地的商帮还是私人力量,都可以从中受贿,实现就地补给。而那些服务费用和管理费用,就是利润之所在。
“这个事情吧,我也大致的算了一下,起码也得需要三几万两的银子。”关二爷掰着手指头算明细账目:“房屋设置看着邪邪乎乎,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关键是购置一些物资。还有就是添置人员。咱们干这个,没有三几百的棒小伙子帮衬着肯定不行,还有马匹车辆等物,三万两应该差不多了……”
三万两银子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可这么多人凑一凑的话,每个人也出不了多少:“行,就按二爷说的办,怎么说这也是个长久的买卖,虽然赚钱少点儿……”
“要不说你们就是井里的蛤蟆呢,就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儿天。”关二爷嘿嘿直笑的说道:“赚的少?你们知道能赚多少不?咱们建一个中转点儿,就能控制方圆百里的贸易。只要大帅那边一直打下去,咱们就把赚来的银子利滚利的投入进去,跟着赴死军的脚步建设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有些脑袋瓜子灵光一点儿的也反应过来了,登时就一跳三尺的蹿了起来:“我的天爷,这么干的话可就了不得了,赴死军打到哪里咱们就建设到哪里,用不了多少时候,西边是商道可就是咱们的了……”
这么一说,大家才明白过来,这是要建设一条连接东西的商业走廊,这样宏大的手笔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想到的:“做得,这营生做得,到了那个时候。不管是南来的还是北往的,只要从这条道上走动,就等于是给咱们送银子呢。”
这生意可真是能做长久的,开辟出一条随时可以补给、可以随意中转保管货物的走廊,可真是……真是那啥了。
人们脸上都冒着红光呢,俗话说的好,家有万贯不如日进分文,这买卖要是干起来的话,可就不是日进分文了,日进斗金都不算太夸张了。
“三百个棒小伙子可能不大够用,反正咱们也是准备做大的,不如多招些人手,一是使唤起来方便,再者就是可以为扩张埋下伏笔……”有的人已经开始算细账了。
“既然大伙儿的心气儿这么高,那咱们就再做大一些,多招点人,多出点儿本钱,反正有大帅给咱们撑腰杆子,天塌下来也不怕。”关二爷说道:“这事情要是做好了,东西往来的通道就是咱们的,和拦路抢劫也差不多了。再过几十年,咱们老的走不动了,也可以让子孙后代继续干下去。我把家里值钱的玩意儿盘一盘,也能凑几千里银子出来,无病兄弟,你呢?”
韩小旗韩无病从来就是唯关二爷的马首是瞻,一看关二爷都要破家做为本钱了,也不含糊:“关大哥挑头的事情,我韩小旗就不能落在后头了。多的我也拿不出来,就跟着大伙儿跑了几趟蒙古,攒下大几百两银子,全拿出来。要说招人,我这边方便一点儿。很多宫中侍卫都裁下来了,正闲着找饭辙呢……”
京城的爷们说话算话,也不必立什么文书,说句话就算是成了。
“这辈子从来就没有做过这么大的买卖,这么好的机会也是大帅送到咱们眼皮子底下的……”
“谁说不是呢,盼着大帅公侯万……多子多福,这不是要大婚了么,赶紧给咱们生出几个大胖小子来,咱们赴死军也就有了后了……”
公侯万代这种话可说不得了,谁知道天下以后跟着谁姓呢。
说着说着,就扯到大帅的大婚上头:“大帅呀,辛苦征战这么些年,也该好好的歇一歇了,大婚之后,身边儿有连如花似玉的美娇娘陪伴着,正是大享清福的时候……”
“你们就不知道大帅,享福?”关二爷嘿嘿一笑:“大帅就个辛劳的命数,现如今正指不定忙成什么要死要活的样子呢。”
“老旧的帝国正在走向衰落,新兴的力量还没有完全崛起,这个世间所谓的“道”还没有形成。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当不惜代价不择手段的争取生存空间、储备物资和人口。这不仅是赴死军的天然使命,也是我族人的责任……”
李四不断的说着,旁边的长平公主则飞笔疾书,记录下李四所说的每一个字。
对于西边,出了亦里巴里以及那几个微不足道的弹丸小国之外,李四所关注的就是那个老大帝国。因为刻意的关注和对世界格局的大致了解,通过一些粗鄙的情报。知道了西边的老大帝国第一次在对外扩张中碰了一鼻子灰,并且首次丢失了很大一块地盘儿。从人们的描述中来看,大概位置因为是奥地利以东。
对于遥远的西方,李四从来就是以最大的恶意来看待,赴死军最大的假想敌已经过了巅峰时期,正从战略扩张转为防御。欧洲各国的新兴力量正积蓄力量展开反攻,也许这时候还不是赴死军展开进攻的最好时机。但是李四不能等,也等不下去。
因为内部的因素决定了李四必须把战争提前,而不是等到二十年后。
如今的局面,现在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系在李四这么一个人的身上。再过几十年,还有没有这样目光深远的领导者谁也说不准,李四不能把赌注压在虚无缥缈的未来,而是要利用自己本人的优势提前发动。
“战争的最终目的从来就不是占据多少地盘儿,而是扼杀敌人崛起的希望,而是打击正在走向衰落的敌人,融合他们的人口和文化,如果形势不允许的话,就以血腥震慑,从肉体上毁灭敌人……”
对于遥远的异族,对于文化和观念迥异的民族,李四从来就不会手软,这也是第一次把“肉体毁灭”这样充满了血腥的词汇纳入赴死军的纲领当中,这也为即将展开的大征定下了基调——赤裸裸的掠夺和最残酷的杀戮。
相对于对西边老大帝国的粗浅认识,对于北方的敌人则有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消息。
从崇祯十二年开始,大明朝和北边的罗曼诺夫王朝就有了官方的接触,当然这种接触都是不成功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当时的罗曼诺夫王朝还算不上是什么沙俄帝国,完全就是一个比较松散的贵族联盟。对于大明朝,这个松散的贵族联盟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尤其是在当时,崇祯的大明帝国已经失去了对关外的实际控制,甚至连名义上的节制也没有了,可北边的什么什么诺夫王朝已经越过爱新觉罗政权,和北京的崇祯朝廷商讨通商事宜……
可见,北边的敌人连中华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连一个最基本的认识也没有。
四面八方的敌人都不是十全十美,其内部都有这样那样的隐患。甚至是互相处于战争状态,即使是这样,依旧奉行对外扩张的国策,大明朝再也不能内敛了,要对外……
程子栋的战争总结刚刚送过来,据报告上所说,赴死军的北伐方面军并没有多大的损失,反而是缴获了大量满清从关内转移过去的财富,并且提到鲁识字和依附在鲁识字身边的旗人。
鲁识字身边的旗人数量已经突破五万。还有许多奔逃到各地的旗人正朝着鲁识字的方向聚拢,那些个已经逃进深山的旗人也纷纷走出大山,朝着鲁识字的方向迁徙……
对于鲁识字的种种,李四直接就“忽略”了
按照常理来说,程子栋这样的方面指挥,能够以少量精兵收复两辽,彻底清扫鞑子的残余势力,使得东北再归版图,使得山海关等一系列雄关要塞成为内地的关卡,使得忠诚伯不必再以庞大的兵力和财政支出维持东北方向的安定,怎么说也是旷世奇功,按照朝廷里的惯例,封个大将军世震一方也是合情合理。
可李四不仅没有对程子栋的作为表示丝毫的满意,反而是大发雷霆,亲自书写一封书信,极是严厉的职责程子栋进展太慢,拖累了赴死军的整体作战计划。
“北伐程者,当知兵为风火之急,速速回兵北上,急速进展到黑龙江以北,肃清江北外敌。对于所有外敌,当用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四个月之内必须完成。否则……你回来,我过去……”
1...168169170171172...1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