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荣誉与忠诚
徐阳从没有想过在‘以后’高中生都懂的弹道学说发表出去之后,会引起如此强烈的效应。从1934年第一篇成熟的《弹道学理论》被徐阳发表出去之后,有扎实军工基础的德意志加富有极度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日尔曼民族,现在已经在实践‘弹道’研究。弹道学对于世界战史来说,绝对有重大的影响力,有时候徐阳甚至会想到,那种弹道被当成炮弹直接满天飞的情景。
在一战之前,弹道学说就已经存在,这也直接让炮兵部队的命中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初步的弹道研究,也就是说是不成熟的,没有触及到火箭研究方面来。一直到1936年时期,第一个气压推射装置被发明出来之后,科学怪才们的目光才被吸引过来,他们亲眼观看肩式火箭筒发射炮弹、并命中目标的经过,经过严密的探讨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理论,也就是说,一战已经得到广泛利用的列车炮将有可能因为推射装置的发明,再次重现光芒。
在那之后,科学家们开始关注起那些列车炮的炮弹,以前的炮弹是由火药的压力进行惯性推射,也就是说,发射出去之后就按照炮管的轨迹直接飞射,这是一战时就有的初步弹道理论。有了尾部推射装置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有了成熟的弹道理论,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可以增加探头射程的尾部推射器,这种推射器直接影响了弹头的弹道问题,也就是说,弹头从炮膛里面被火药推射出去之后,在高空惯性飞行直到火药的推射作用停止时,尾部的推射装备启动起来,继续带着弹头飞射,直到推射器的作用失去之后才下堕。目前这种推射装置还是初步的设计,无法精确的命中目标,它的作用只是增加射程。
另外,随着火箭原理的成熟,一种新兵器也在实施研究当中。火箭的发射原理早在12世纪时的东方古国就曾经被研究过,那时候只是一种原始的推进发射,也就是说利用火药产生的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进装置。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液体火箭技术开始兴起。1903年,俄国的k.e.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了制造大型液体火箭的设想和设计原理。1926年,美国的火箭专家、物理学家r..戈达德试飞了第一枚无控液体火箭。
现在,德意志的专家们正在思考,如果让火箭被重新发展起来,成为一种远程兵器的话,对德国将会有什么影响。当然,这一切目前都还在研究当中,按照预案,这只是德意志研究中的一种新兵器,并不被列入主要的发展方向。在认识到火箭具有重要的军事潜力时,陆军开始组织以冯-布劳恩为首的一批科学家从事液体火箭研究,到目前为止,暂时取名为‘1’的火箭的确也被制造出来,可惜的是,在一次试验中爆炸了以史实。相对于处于‘幻想中’的兵器的迫切盼望,目前德意志更需要一种完善的陆兵器,以及可以提供长时间在海底生存的兵器。
陆的兵器当然是坦克,v型坦克被生产出来之后,已经送西线战场进行实际测试,目前还无法得出v型坦克的性能。在v型坦克的作战报告送回国内的时候,专家们会依靠报告举例的弱点、或者优秀的地方进行再进一步的研究。
其实在ii坦克被设计出来之后,德意志的坦克专家们就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那便是在如何提高坦克的机动以及火力下功夫。为了能使坦克的机动性提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德意志的发动机专家齐聚一堂,为了给坦克设计出一款强力的心脏而在契而不舍的努力。
在另一方面,德意志的空军发展起来的如今,统帅部产生了一种迫切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当然是来自天空。人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生物,在自己有了强悍的兵器之后,一定会恐惧别人也跟自己一样拥有强悍的兵器,所以肯定会去发展抗衡那种强悍兵器的武器。在德意志有了完全占优势的空军部队之时,防空设备也被列入了研究重点,理由是:同盟国也肯定会大力发展航空兵器,德意志必需要拥有一种陆对空的利器。
有了需要当然也就会被研究出更加犀利的防空兵器,几款自行防空炮被迅速研究、并制造出来,这种自行防空高炮被装备了一辆专门的底盘,但是它的顶部是注定不会有任何防御设施的,20、47、、12……等各种双联、四联的防空炮被装在各式的移动底盘被送战场。
在各个装甲军中,通常配置最少两个营、最多一个团的防空配属部队,这是为了防止出现被空中打击,且在没有己方飞机驱赶的情况发生。
这个极度富有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日尔曼民族,在这个时代一直走在世界科技之林的最前方。有个人一直在心里担心一件事实,那便是德意志的资源太少,但是想造的东西又太多,如果大部分人无法认清德意志缺少资源的这个事实,而去盲目的发展各种奇怪、且很难说会不会用得的东西,真难想象德意志会变成什么样。
打个比方:德意志有能力创造出一个划世代的兵器,但是那件兵器并不适合于目前使用,但是德意志却用大部分资源去造那件东西,而放弃了已经成熟的技术兵器,那么这种行为可以被称呼为‘自杀行为’。
这个人正是徐阳,他是‘未来人’可以说以后会出现什么有优势的兵器,他全部都知晓。那么,徐阳为什么会赞同发展列车炮而放弃了研究更加先进的兵器?原因是列车炮是已经被使用过的东西,只要用很少的资源改良一下弹头,就可以马被利用起来,且还非常有用。
在如今的战史,心理战在欧洲还没有被很多人接受,在欧洲似乎更加崇尚正面对攻,就好像在14-16世纪那样,明明火炮已经被发明出来,但是无论哪个国家的军队,都还在使用一种:让步兵排列成整齐的步兵方阵,然后随着鼓点的节奏整齐前进,在军官的号令下同时抬枪、与对面同样排列整齐的敌军进行对射,完全忽视了火炮的距离优势以及大范围杀伤的优势。所以,我们通常可以从各种文献的图画电影中看见,整齐排列的步兵被火炮成片的削平,成为残渣流淌。
列车炮在徐阳的眼中绝对是一件好东西,在弹头被改良之后,射程变远了,可以从很远的地方直接打击另一个国家的心脏,也就是首都,虽然无法给敌国造成很大的损失,但绝对会让敌人产生一种‘原来我们的首都在敌人的火炮射程之内’的想法,那么,就会在敌国民众心中引起恐慌。
徐阳把这个称呼为‘心理打击’,打击一个国家最基层的民众对战争可以胜利的信心,这个效果虽然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什么实际的作用,但是如果长时间的进行炮击,绝对会让一个民族不管是从心理、还是生理让其崩溃!
谁说东方的战术无用?至少在看不见的地方,遥远的巴黎,在接二连三的炮击之下,法国首都民众已经对国家能否胜利产生一种怀疑。
远在阿登森林继续前进的徐阳已经快和古德里安的部队汇合。目前古德里安的部队已经穿出了阿登森林,抵达了法国著名要塞城市色当。按照行军速度来看,古德里安的部队应该还在攻坚中。
徐阳抬头看着成群往色当方向飞去的德意志空军,自己猜测色当攻坚战肯定打得很激烈,心里迫不及待的想赶到战场。
事实,盟军已经发现了、并开始重视阿登方向的德军,就在徐阳前进的道路,有一支比利时的步兵师正在向阿登森林行军。这支比利时步兵师原本驻扎在法境内的马奇诺防线,被紧急调派过来阿登森林,打算在阿登森林建立一道防线,用来切断古德里安的补给线。
徐阳突然看见四架斯图卡掉头飞了回来,并且在第15集团军的方不断的盘旋,似乎在给第15集团军传达一种什么信息。徐阳从望远镜里大致看到了驾驶员的手语,大概意思是说,前往公里处出现了一支不明身份的军队,让第15集团军提防。
‘砰’一发红色的信号弹在蓝天白云的天空绽放是如此的引人注目,那组斯图卡轰炸小队在信号弹炸开的时候,就继续往色当的方向飞去了,他们有自己的任务需要执行。
徐阳拍拍坦克的侧面,他此时站的地方是ii型坦克的车身,连续拍打下坦克终于停了下来。徐阳敏捷的跳下坦克,然后快速往跟在坦克后面的那辆指挥装甲车奔去。
“命令部队全部取消无线电静默。”徐阳一钻装甲车便下命,他需要命令部队散开,并组成突击阵形。这时如果让部队停下,不但会影响行军速度,另一方面来说,在狭长的道路停下的话,部队依然是长蛇阵形,不利于作战,只有命令前方的部队放慢速度,让后面的坦克直接犁倒树木,将队形展开,才有利于高速突破。
一辆指挥装甲车可以容纳名随军参谋,这些随军参谋得到命令,马推开装甲车的后座车门奔跑出去,他们需要在一定的时间之内与各师的指挥官见面、并传达徐阳下达的命令,取消无线电静默。
在树木众多的森林地带,对于坦克来说,非常难以有效的展开作战队形。此时,徐阳的命令是,快速展开,形成临战队形,快速突破、冲出森林。在森林之内,坦克的战力根本无法发挥,首先,森林地带坦克炮管发射出去的炮弹会击中森林的树干;爆炸,弹片绝对会伤害到跟在坦克侧翼、以及后翼进行防卫任务的步兵。
无线电静默取消之后,身为集团军指挥官,徐阳并不需要亲自对所有作战单位下达命令,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向各支装甲师的师长下达主体的作战命令,具体的作战方案将由各个师长自己去与师部参谋商讨。
德军装甲师一直有一个完善的作战战术。徐阳的近卫师,也就是‘斯达克’师的指挥官隆美尔在短暂的时间之内就已经下达了作战任务,‘斯达克’师的i型坦克的机动性比较高,这个单一的i型坦克团作为梯形战阵的前导部队快速犁开树木,以互相穿插的队形快速前进。跟在后面的是ii型中型坦克,这些坦克在公路的时速是39k,在相对比较松乱地面速度更是不堪。
徐阳静静地站立看着车壁的军事地图,发现一个很糟糕的情况,阿登森林的出口处有一条河流,从地图来看根本无法判断河流的宽度,这就意味着有一个不确定因素。
“命令装甲部队快速前进,不惜一切代价快速穿过河床,一定要在那支不明军队之前占领河段!”
“指挥官阁下,这样的话步兵跟不。”瑞克马提醒。
徐阳决绝:“如果河段被敌军占领,那就意味我们的装甲部队要在森林里面当靶子,我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去下达命令!”
命令传达到各师指挥官那里之后,第15集团军的装甲师演了一幕亡命狂奔的剧目…… ,!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第八章 突进(一)
坦克犁开树木,树林满是树干倒在地发出的轰隆声。阿登森林已经存在于世界无数年,这里很大一部分都是一个需要几个人环抱粗的树干,i型坦克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情况,那便是6吨重的车身撞在树干的很多时候,根本无法把树压倒,而是被老树盘根钉在原地。
遇到这种情况,一直跟随在坦克后面的工程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工程坦克车的车身比i型坦克重5吨,它的车头前部装有一个推土铲,能有效的进行一些推、掘的动作,很快就犁开一条能够让ii型坦克通过的通道。至于i型坦克,它的车身相对于ii型来说,比较小,而且灵活性比较高,它可以依靠各种机动动作绕开无法犁开的树木。
在徐阳的命令下,靠近阿登森林的德意志空军机场的侦察机也起飞,来到阿登森林的空盘旋,它每一分钟依靠无线电向地面的第15集团军指挥部法一次报告。在无线电静默取消之后,徐阳马改变频率联络了埃森的空军部队,第15集团军的一个斯图卡大队马升空,他们直接受命前去阿登森林出口袭扰那支不知道番号的敌军。
斯图卡的驾驶员们能在高空看到第15集团军的坦克,以不要命的架势在与树木搏斗,地面满是尘土飞扬。速度比较快的i型坦克已经把后面的ii型坦克拉开一段距离,机动性较高、但是火力及装甲较弱的装甲车跟随在i型坦克后面奔驰。这些装甲车相对于指挥装甲车来说,车身比较狭窄,每辆装甲车的后座装载一个班、包括一名士官班长在内的10名士兵。
统帅部为了满足行军的需要,波兰战役开始之前,一共向斯达克兵工厂定购了500辆这种-2武装装甲车。事实证明,-2武装装甲车非常可以信赖,它的机动性很高、且目前的故障率也十分的小。它除了后座的一个班,还能够装载包括驾驶员、机炮手、机枪手在内的4名装甲车兵。有时候,-2装甲车也会接受一些特别的任务,那便是为i型坦克、ii型坦克连携带必要的零件,随时为出现故障的坦克补充零件。
就像这时,一些高速行驶的i型坦克由于高强度的碰撞出现了底盘故障,有携带坦克维修零件的装甲车会停靠在故障的坦克身边,然后帮忙坦克组员修理故障的底盘。每一名坦克组员都有接受过维修训练,但是他们只能尽量抓紧时间修理一些小故障,这个时候车长会联系维修班快点过来。
在-2装甲车被制造出来之后,i型坦克已经停产,只因为这款坦克在波兰战役的表现十分的糟糕,而且-2装甲车身装载一门与i型坦克同样口径的机炮,这更加让i型坦克显得不是那么重要。目前,德意志陆军共有247辆i型坦克,iii型坦克被大量装备之前、法国战役结束之后,它们将被改造成各种履带底盘辅助车,例如:战地伤兵运输车、工程坦克车。绝大部分会被送进改造工厂,撤掉炮塔,然后换47的四联防空炮、或者八联20的防空机炮,作为移动防空炮车继续服役。
突破队形时,坦克会被分为几个分队,每个分队3-5辆坦克不等,会配置一个专门的维修班,故障的坦克向坦克维修单位发去‘求救’信号之后,大概5分钟或者更长,视地势和战斗强度决定维修人员就会赶来。
每一个维修小分队会有一辆专门的人员运送车,一个维修小分队又有两个维修班,每个维修班辖,班长1名,技工3名,军械师1名,无线电修理工1名,电工1名,司机一名。
隆德克尔-冯-杰特特注1是一名ii型坦克的车长,他此时心里非常着急的想赶到前面去,ii型坦克这种中型坦克经过改装之后重达3吨,这辆笨重的家伙速度在松乱的地面速度慢得令人咬牙切齿。他透过观察窗向外面看,心里冷飕飕的不断祈祷自己的‘爱骑’不要出什么状况才好,他可不想在后方待很长一段时间。
ii型坦克经历波兰战役时,故障率并不是很高,但是由于坦克心脏的问题,它的吃油量实在是达到一个恐怖的程度,所以在它的尾部通常需要加挂两副额外的油箱。问题也出现在这里,尾部的油箱由于是额外加挂去的,很容易出现松动的问题,这时其它坦克的组员会向尾部油箱出现松动的坦克组员反应,那么也就意味着,要么抛弃额外的油箱、要么就必需停下来加固。
‘轰隆’隆德克尔-冯-杰特的k405号坦克又撞倒一根树干,它的笨重车身撞在树干时,内部的乘员根本不会遭受震荡,内部有成熟的固定装置能把坦克乘员牢牢的固定在自己的位置。
大卫-施陶芬贝格特注2是k405号坦克的装填手,内部固定装置对于他而言,绝对是一个麻烦的东西,只因他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拉开柔韧的固定皮带,才能钩到弹药。他是一名荣誉犹太人,也就是被德意志承认是第三帝国的犹太人战士。
荣誉犹太人,这需要经过相当严格的考核才能够获得,虽然现在犹太人与日耳曼人的恩怨由于政府的转向而得到改善,但是内心里日耳曼人对于头戴‘吸血鬼’称号的犹太人并无好感。日耳曼人只是单纯的按照政府的号召,为了战事暂时把讨厌犹太人的情感隐藏在心里面,并不是说,日耳曼人与犹太人的恩怨已经解除。
这个时候,有人提出了‘荣誉犹太人’的概念,也就是说在军队服役的犹太人,若是考核合格,那么军队会发一个‘荣誉犹太人’的证明给予该士兵,这名获得荣誉犹太人称号的士兵退役之后,能享有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被选举权’和‘选举权’,而其他犹太人是没有这些权力的。有了被选举权的荣誉犹太人,可以报名参加各市府的行政选举,若是当选,那么就可以在任期之内参与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管理。
这是一种变相了的鼓励犹太人参军的政策,虽然人们对这一政策的看法褒贬不一,但的确很大一部分解决了德意志兵力不足的问题。相对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对所有国家、所有民族开放这一政策,类似于法国外籍军团的政策绝对可以帮助缺乏兵源的第三帝国获得足够多的、额外的兵员。
这个时候,已经可以听见前方偶尔传来的爆炸声,这是斯图卡在对那支不明番号的敌军进行轰炸。空中部队接到的命令是尽量拖延那支敌军的行军速度,命令直接由第15集团军最高指挥部、集团军司令卡恩-冯-斯达克亲自下达。
根据前方侦察机发回来的报告推断,那支敌军隶属比利时陆军部,他们没有足够的防空武器、应该说,除了英军之外,法国、比利时、荷兰的陆军根本没有足够的防空设备,很多时候,他们遭遇到德军轰炸时,只能够分散进行躲避动作,或者架起机枪对天空的德国空军进行徒劳的射击。
公里的森林区,i型坦克需要花10分钟-12分钟森林地段时间,第一辆i坦克已经到达河床,它推倒树根露出头来时,里面的观察员车长已经可以看见前方的比利时军队,那些军队遭受己方空军部队轰炸,阵形被拆得很开。
越来越多的i型坦克推倒树干露出头来,它们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而是继续高速突破,有些坦克被陷进河床的泥软地区无法动弹,它们只能待在原地等待后面的工程坦克过来解救了。一般来说,进行临战队形突破时,需要到空旷的地方展开队形,让坦克彼此的距离至少拉开25米,这是为了有效的减轻被敌军炮击时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在这些i型坦克的正前方是一条宽约3.5米的河段,这对于车长4米多的i型来说,若是相对结实的泥土绝对可以跨过,主要原因是河床的泥土一般都比较松软,6吨重的坦克驶到河床边就陷下去。
16号i型坦克一马当先的突击出去,然后是156号坦克,156将前部抵在16号坦克的后面,这能加大前冲能力。这两辆坦克的车长在车里的大呼:兄弟们,从我们的头顶跨过去!
i型坦克内并没有安装无线电机,他们的呼声没有人听见。在工程车没有跟的此刻,必需有人做出牺牲,也就是说,这两辆坦克是要牺牲自己为后面的兄弟建造一条可以通过的‘坦克桥身’。
‘唔——轰轰轰——’一阵发动机轰鸣声之后,一阵履带辗在松软泥土的奇怪声音,两辆坦克艰难的前进,它们终于并排驶进河床了、并陷在那里一动也不能动米高的坦克车身足以撑起一段可以让履带辗过的简陋‘桥身’。河水快把两辆坦克淹没了,坦克的车盖终于被扭开,四名坦克组员浑身湿透的爬来,他们身满是一些奇怪的油污。
明白意思的i型坦克乘员纷纷扭开车盖跳出来,他们合力搬来树木平放在陷入河床的坦克身,简易的桥身被树木堵实,后面的i型坦克尝试驶过去,第一辆i型坦克颠簸着驶过去时,所有人都欢呼了。
那四名未战就失去‘爱骑’的坦克兵相视而笑,那笑容里满是苦涩,也就是说失去坦克的他们无法参加战斗了。当这四人看见后面的装甲车跟来时,连忙靠过去,向从装甲车跳下来的士兵寻问:你们还有武器吗?
步兵会非常奇怪的看着这四名浑身湿透的坦克兵,然后指指空无一人的装甲车内部,里面通常会额外悬挂2—4支40冲锋枪,那是为装甲车组员准备的武器。这四名失去坦克的坦克兵,他们选择暂时成为一名步兵加入战斗。身穿黑色坦克组员制服的他们,在一群身穿灰色制服的步兵群众是那么的显眼。
i型坦克的炮塔有一门20的机炮,这款机炮的主要作用是杀伤敌方的步兵。一个i型坦克营里会有16辆改装变形车,炮塔有一门47的火炮,这是为了弥补i型坦克的火力不足。
装甲车的士兵跳下来之后,他们会弯下身子尽量降低着自己身体的高度,踩着小碎步紧紧的跟在i型坦克的后面前进。坦克的火力和坚硬装甲将为这些步兵撕开对方的防线,而装甲车的机抢和机炮则可以为装甲步兵提供近距离的火力掩护。
士兵们躲在装甲车牢固的车体后面安全的向着对方的阵地前进,在最后的冲击之前他们不用担心敌人子弹的威胁……应该说,目前正处于混乱状态的比利时步兵师根本无法对他们产生什么威胁,突破河段之后,这群狂奔中的i型坦克群并没有放慢速度,比利时的步兵也没有进行阻击炮击。
德国陆军最标准的步坦协同作战模式是,步兵帮助坦克防卫装甲相对比较薄的侧翼、还有后翼,任何想靠近攻击坦克侧翼、后翼的敌方士兵都会被保护坦克侧翼、后翼的装甲步兵用尽一切手段歼灭,一切都是那么的严谨细致。装甲兵与普通步兵不同的是,他们有携带肩式火箭筒,这种火箭筒的穿甲弹可以打穿-17的装甲,也可以发射类型不同的高爆弹、混凝土爆破弹,有一名辅助兵会专门为射手携带这些弹药。严谨的战术让士兵们的良好素质在这种步坦协同作战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比利时军队在第一辆i型露头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德军靠近,可是天的斯图卡根本不给比利时炮兵进行炮击的机会,每当被隐藏的火炮被拉出来空旷地准备炮击时,斯图卡就会蜂拥而来,把机翼两侧的炸弹丢下来。火炮在不是人工建造的障碍物里根本无法进行炮击,这与坦克在树林无法开炮的原理一样:发射出去的炮弹会击中障碍物爆炸,杀伤的只会是自己的军。
比利时炮兵部队不能把火炮拉出来空旷地,那就意味不能进行阻击炮击,他们在眼睁睁的看着那些钢铁洪流逼近。天的德军飞机也让他们根本无法组织起前沿阵地,在行军中被轰炸的比利时军队处于非常尴尬的地步,他们的重型火炮不是已经成为废铁就是无法拉出来进行炮击。
1...4445464748...1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