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黄金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什么”
“帮你小婶子瞅瞅她前几天收上来的物件。”
“这个可以有。”
跟着老杨来到另外一个卧室,这里说是卧室,其实就是一个小仓库,摆的放的全是大大小小的老物件,也正常,这房子面积虽然只有一百多点,但老杨和周蕊也没孩子,以后估计也难说会有,所以有一个卧室就够用的了,剩下这个卧室正好当仓库用。
对这些倒腾古玩的人来说,仓库是必须有的,但大部分人条件不下允许,只能把这些东西带到家里,毕竟像徐景行那样在店里有仓库,或者家里有院子的人只是少数。
当然,有人嫌弃这些老物件晦气,会专门租或者买一套房子当仓库。
可老杨和周蕊俩人现在手头很紧,自然只能把这些东西先摆在家里。
徐景行目光在这些物件上扫了一遍,心里有点哭笑不得,因为这些老物件中竟然多有赝品,准确地说,赝品占全部物件的一半以上,剩下的一半真品,也大多相对普通。
虽说做古玩生意的手里头总会有一些赝品,可这比例也夸张了点,周蕊这眼力真是不敢恭维,除非是故意弄了些赝品回来。
具体什么情况他也不知道,只能装模作样的一件件观察。
好吧,其实除了那些赝品,剩下的在一般藏家和玩家手里还是有收藏价值的,收购价不高的话还有得赚,而且能赚不少,一倍甚至两倍的利润都不是问题,比如说他手上那只晚清造的矾红釉人物词笔海,虽然他看不上眼,但品相确实不错,在大部分玩家眼里是一件可以入手的小精品,市场价在小十万块左右,甚至还有一定的溢价空间。
而成本他估计在收的时候,也就是万把块钱甚至几千块的样子。
这利润,就不是一倍两倍的问题了,而是十倍甚至更多。
哪怕成本价高达五六万块,周蕊也有得赚。
所以说做古玩生意的,那是真的暴利,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话可不是空口白牙胡编乱造的,而是事实。
琢磨透这一句话,在古玩市场里混就不怕吃亏了。
不过他的注意力不在这只笔海上,而是被一只青花梅瓶吸引住了。
第1428章 明青花梅瓶
梅瓶,瓷器中很常见的造型,也是很经典的一个品种,早在隋唐时期就已经诞生,不过当初的梅瓶不叫梅瓶,叫“经瓶”,这个名字跟宋代皇家的讲筵制度有关。
所谓的讲筵,其实就是讲经,相当于现在的国家请某专业大触给各级干部讲解专业知识的讲座。
而在每次类似的讲座之后,皇家肯定要管饭啊,有饭肯定有酒,这酒呢,就是装在这种形制的瓷瓶中的,时间一长,人们就习惯把这种造型的瓶子称之为经瓶。
不过到了后来,这种造型的瓷瓶逐渐广为人知,人们便又根据这种瓶子得结构和形态起了个更形象得名字,用许之衡先生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解释,“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及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
徐景行见过不少梅瓶,青花梅瓶也见过许多件,其中不少都是精品,更在首都故院里看到过许许多多得皇家珍藏。
但这一只梅瓶,还是让他感到惊艳。
首先,这只梅瓶的尺寸很大,高度有接近五十公分得样子,底足的直径就有差不多十五公分,口径也有六公分,至于胸径,更是在二十五公分上下。
这尺寸,往墙角一立,跟站个小孩儿似的。
而且着口、胸、足三部分的直径差距比较大,所以线条起伏看起来比一般的梅瓶更大,但整体看这种欺负变化却又挺流畅,上中下几部分的比例把握的卡到好处,在保留了梅瓶的特色之余还大胆的加入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使得这个尺寸颇为高大的梅瓶看起来更加丰盈、更加婀娜,宛若一个丰腴的旗袍女子。
而且这只梅瓶上的图纹也非常精美,肩部画着杂宝纹以及两圈精细的缠枝莲纹,瓶身部位的主要图案是仕女图,画着一个穿着长裙的女人带着两个仕女在庭院里扑蝶的画面,底部则绘着牡丹、兰花、月季、百合等花卉。
看画工,也不是一般工匠的手笔,而是真正的大家之作,瓶子上的每一道纹饰、每一个图案都勾勒的栩栩如生,把画中每个人物的细节都全部刻画出来了,尤其是仕女那种恬静淡雅的气质,更是从面部表情以及动作神态等细节方面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且不管是造型还是笔法,都非常娴熟,也更自如,没有丝毫匠气,如果把这画面拓印在宣纸上,那就是一幅精美的仕女图。
另外,这作者还巧妙的利用青花料那种特有的晕染效果画成了水墨画,那种一圈圈一片片的晕染之色看着就令人心动。
连徐景行也不得不承认,给这只梅瓶画画的人,在对青花料的运用和掌控方面,比他对水墨的运用和掌控技巧还要高明,如果对方也在纸上用水墨作画,那效果只会更好。
也就是说,这只瓷瓶上的画的作者,在绘画能力方面比他高了至少一个档次,最起码在技巧方面是这样的。
比徐景行水平还高一个档次的画家,那是什么级别的存在,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古代,都是绝对的大师级人物。
能让一位大师级人物专门作画的瓷器,来历自然也不一般,不是皇家御用瓷,就是那位大师自己赏玩的,或者是达官贵人订制的,反正肯定是精品无疑。
这样的瓷器,不管是什么年代的,在市场上的价格都不会低。
再结合器形、尺寸等元素来估价,最少七位数。
谁家里要是能拥有这样一件瓷器,真是比中了彩票更值得期待,因为七位数只是最低估价,送到拍卖会上,成交价是无法估量的,像这种艺术价值含量更好的瓷器,市场价值是没有上限的,万一碰上个就喜欢这种画风的土豪,抬价到九位数一点也不稀奇。
不过对徐景行来说,值多少钱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这瓷器的年代、作者等元素,以及瓶子里的灵气。
当然,要是能顺带着给自家的拍卖行捞点业务,也不错。
只是不知道周蕊或者老杨同志有没有打算把这只价值不菲的梅瓶送到拍卖行,毕竟周蕊也是开古玩店的,如果店里有这么一件“镇店之宝”级别的大精品做招牌,肯定能更好的招揽生意。
问题是把这么贵重的物件放在店里,或者家里,都不太安全,没人知道的时候也就罢了,一旦被人知道有这么一件价值上千万甚至过亿的宝贝就在这么一个普通的小店铺或者家里放着,那真是特意招贼,丢了东西不要紧,甚至可能招来人身伤害。
所以很多藏家或者卖家有的时候会故意藏拙,手里有好东西的时候不会直接宣扬出去,而是悄咪咪的直接寻找靠谱的买家换成现金。
也就是说,要看周蕊和老杨怎么选择了,如果想用这只梅瓶做招牌为他们的古玩店招揽生意,那肯定不会卖;如果想要赶紧变现,那就好说,直接让徐景行带回首都就行,反正徐景行也不会坑他们。
不过徐景行也没急着提这事儿,只是捧着高大的瓶子慢慢欣赏。
这瓶子上的图案确实精美,值得他学习。
至于这瓶子的年代,真不重要。
好吧,事实上是,这只瓶子没有款识,年代不太好鉴定。
这只瓶子虽然高大,但底足是平足,根本没有写款的地方,虽然说明朝中后期往后的瓷器都有款,只有明朝中前以前才有这种不写款的瓷器,但也不能百分百肯定,也有后人专门利用这个时代特征进行仿制的,甚至清代官窑也会做这样的仿制品。
所以徐景行也不敢百分百的认定这只梅瓶的朝代。
不过根据这只瓶子的胎质、底足、釉质、青花料以及整体风格判断,是明代的概率比较高。
这只梅瓶的胎质相对比较轻薄,青花颜色较为浓艳,底釉很白,釉质肥厚程度相对适中,底足是大平足,能看到刮板旋转留下的圈痕,整体风格较为秀气,图案中的笔法相对疏朗大气,结合这些特点,徐景行内心鉴定结果更倾向于这是明朝永乐时期的瓷器。
他在这边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答案,一旁的老杨可还什么都不知道呢。
老杨看到徐景行捧着那只小五十公分高的大梅瓶看的爱不释手,忍不住问:“别跟我说那只瓶子也是个好东西啊。”
“呵呵,是又怎么样,不是又怎么样”
“能怎么样是好东西就送你了,不是好东西回头找个棒槌敲一榔头。”
“真舍得”
“这又什么舍不得的”老杨满不在乎的摆摆手,很是大气的回答道。
“老杨果然大气,一千多万的宝贝说送就送。”
“那是当然,我老杨——”老杨说道这里像是被捏住了嗓子的公鸭:“你,你说什么一千,多,多万这瓶子”
徐景行笑而不语。
老杨连忙陪着笑脸道:“老弟,快说说呗,你文化水平高,别跟我这没文化的一般见识,”说着也凑到瓶子前边仔细观察起来,瞅了好一会儿后才狐疑道:“老弟,你不会是在逗我玩儿吧”
“说说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要我看,这就是一普通的老瓶子,虽然有些年头了,但怎么也不像是能值七位数的,”老杨认真的回答道。
“所以啊,老杨你以后还是乖乖的做个贤内助吧,论运气和眼力,你跟小婶子比起来差得远了,”徐景行笑道:“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这瓶子最少能值一千万,你要是不信,我这就掏一千万给你,当场交易。”
“真的”老杨还是有点不太相信:“我总觉得你小子像是在逗我开心。”
“逗你有什么好处”
“嗯,看我老杨出丑你就很开心,开心不是好处”
“……这么说也有道理,”徐景行笑笑:“我还是待会儿跟小婶子直接谈吧,跟你个憨货没什么好说的。”
“没你这样的啊,把我胃口吊起来了,然后拍拍屁股走了”老杨不满道:“最少跟我讲讲这瓶子的门道啊。”
“你想知道什么门道”
“e,什么年代的”
“大概率是明代永乐年的。”
“卧槽,真的”老杨登时一惊:“然后呢官窑还是民窑”
“像是民谣的东西,不过做工和画工一点都不比官窑差,尤其是画工,是真正的大师手笔,比很多精品官窑瓷上的画工都要漂亮,更比那些瓷窑里的画匠画的要好上百倍,是独一无二的好东西,”徐景行耸耸肩道:“你把它当成是画在瓷器上面的经典仕女画好了,想象唐伯虎的仕女画值多扫钱,你心里就该有数儿了。”
“我了个大槽!”老杨惊的跳了起来:“那岂不是发大财了”
“嗯,很大一笔大财。”
老杨的呼吸立刻急促起来,眼睛都有翻红的架势,就像看到红布的公牛,瞳孔都快变成了¥的形状。
也是,老杨之前辛苦大半辈子也就攒了百十万的家底儿而已,但那已经是杨柳母女俩的了,昨天更背上了五百万的巨额欠款,可谓窘迫之极。
现在这样一个一夜暴富的机会摆在眼前,能不激动
第1429章 吃苦与享福
老杨这大半辈子可以说是有过吃不了的苦头,也有过享不尽的福气。
年轻的时候那真是要多苦有多苦,那个时候的大部分人都很苦,老杨不过是更苦了点而已,后来刚开始做古玩生意的时候更是尝尽了人世间的冷暖和煎熬。
但熬过来之后,有了老婆,有了女儿,也有了存款,还买了房子,提前好多年过上了小康生活,小日子过的幸福美满,偶尔还能去洗个荤澡,不可谓不舒坦。
然而在人生即将过半的时候,扔了存款、房子、老婆和女儿,换来了人生中的第二春,但也为此背上了巨大的负担,还不得不向徐景行这么个小老弟厚着脸皮借钱救济家用,这日子看起来过的也不错,可压力之大同样是显而易见的。
但就在现在,一夜暴富的机会就摆在面前,而且是超级暴富啊。
明永乐年间的青花大梅瓶,而且是大师的手笔,就算老杨再怎么没文化,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不客气的说,这要是搁在很多家庭里,怕不是要引发一场家产争夺战,这些年因为区区几百万拆迁款而闹的不可消停的人家都不在少数,何况是这种价值几千万的宝贝。
就算在古玩圈里,类似的情况也有很多。
而老杨和周蕊这种刚刚在一块的新夫妻碰到这样的情况,出问题的可能性将会更高。
所以徐景行也不说话,就那么看着老杨,他还真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老杨会作何选择。
老杨足足迟疑了小半分钟,然后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老弟,这瓶子,你真的收”
第1430章 海鲜大餐
只是也不知道周蕊知不知道这些物件的价值,嗯,很大程度上可能不知道,要不然就算她心再大也不会连个摄像头都不装。
十二点多,周蕊把饭菜弄好了,确实还算简单,都是岛城人最爱吃的那些,鱼虾蟹子虾虎子蚬子海蛎子之类弄了一大桌,还有几个家常菜,当然也少不了酒,岛城啤酒。
开饭的时候,老杨碰了碰徐景行的胳膊:“喊那姑娘来一块吃呗。”
“不用管她,她饿不着,”徐景行摆摆手:“来来来,先喝一杯,祝贺你们的迁居之喜。”
老杨眉开眼笑的点头:“不客气不客气。”
周蕊也没闲着,端起啤酒杯跟两个男人碰了一下后“咕嘟咕嘟”的一口气喝干,倒是豪气,不过这酒量显然也就这么点,一大杯下肚之后就有点受不了了,倒不是醉了,而是那种一看就不怎么习惯喝啤酒的模样。
很显然,这也是想借此表达一下对徐景行的谢意。
徐景行没好气的踹了老杨一脚:“你就不能替替小婶子”
老杨却满不在乎的说道:“就一杯,没事儿的,你小婶子酒量也不错,再说了,这也是她的意思,来来来,尝尝这蟹子,是我从市场上回来的时候特意去海边买的,正是时候。”
岛城人吃海鲜,都喜欢亲自到海边去挑选,全是附近渔民刚捞上来的,再新鲜不过了。
海鲜么,吃的就是那个鲜味儿,放上一段时间甚至冻上一冻,那味道就不太足了。
一边吃一边聊,徐景行就直接把话题扯到隔壁卧室里那堆老物件上,而且直接问道:“婶子,里面那个青花大梅瓶什么来路”
“有问题吗”周蕊很是诧异:“那是我从卧牛城一个小贩子手里收上来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