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鉴宝黄金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但给朱金亮雕的一件拳头大小的摆件却不简单,虽然只有拳头大小,但品质真的非常好,玉质特油润,几乎是最顶级的羊脂玉了,何况这么大块头,光原料都能卖到大几千万甚至过亿元,再加上徐景行的手艺,那价值就不太好估算了。

    至于雕的内容,反倒是有点冷门。

    为什么呢

    因为这件拳头大小的雕件上的内容是一个老拳师为主题,具体画面就是那位老拳师的一生,虽然画面只有区区九幅,但却将那位老拳师最为广为人知的几个故事全刻画进去了。

    不但如此,他还把那位老拳师的拳法精髓也融入进去并且以此为根基创造出了那么一个奇怪的本相。

    奇怪到什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当有习武之人能触发雕件的本相时,本相会自动演练他刻画进去的那些精妙拳法,相当于接受一次高手的灌顶,而且还是本相层面的灌顶,好处多多。

    至于那位大拳师到底是谁。

    嗯,说出来其实大都听说过这个名字,也是朱金亮的偶像。

    那就是民国时期的大拳师,绰号半步崩拳的郭云深郭大宗师。




第1440章 半步崩拳打天下
    郭云深,嘉庆年间生人,自幼习武,虽然家庭没什么钱,全靠他个人卖力为生,但习武之志始终不坠,一边谋生一边拜访名师,先跟八极拳大师刘晓兰学拳,后又拜孙亭立先生为师,在学成之后被孙亭立先生推荐到三晋的李老能那里学拳。

    李老能,形意拳大师,本名李洛能,号能然,世称能然先生,是形意拳发展史上绕不开的一个宗师级人物,自身拳法精神,更善于教徒,门下出名的大拳师足有二三十号人,都是武术史上响当当的存在,郭云深就是其中一位。

    而郭云深跟着李洛能学拳二十年,几乎足不出户,不是跟着李洛能学拳就是在李洛能家里种菜耕地干活儿,直到因为行侠仗义吃上人命官司被关进牢里。

    在大牢里,郭云深因为被枷锁和铁链锁着,行动不便,根本拉不开架势练拳,于是这个武痴就想办法改进形意拳的劝架,将步法、招数统统缩短到枷锁所能允许的范围内。

    本来只是一个武痴的灵机一动,可是郭云深也没想到,经过他自己修改的拳架,反而爆发力更强,动作更加刚猛,而且因为动作幅度小,隐蔽性极高,极大的提升了实战威力。

    出狱后,郭云深就仗着这种比常规形意拳还要短小的拳架子硬生生的打出了“半步崩拳”的威名,到后来都有了“半步崩拳打天下”的说法,可见郭云深的功力之深。

    当然,形意拳传到现在,很多东西确实跟以前都不太一样了。

    徐景行跟着朱金亮学习形意拳的时候也了解过“半步崩拳”,在首都也随便查了些资料,还亲自练了一段时间,就跟练课间操一样。

    以现在的他对身体和本相的掌控能力,掌握一套拳法比普通人学一套广播体操还简单,所以很快就把所谓的“半步崩拳”研究的差不多了,只是一直没机会用。

    至于威力,在普通拳师或者武者看来,确实挺强。

    但在他手上,跟其他拳法也没什么区别,当然确实有独到之处,可以用最简短最隐蔽的动作发出最刚猛的力道,而且那种发力技巧同样可以用在其他一些拳种中,只是跟形意拳中的崩拳更般配而已。

    研究透彻后,他就将这些东西束之高阁了,因为确实用不着。

    而且这路子真不适合一般人习练,对身体和意志力的要求太高,而且练不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甚至会留下一些不太好的行为习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没练到家的时候容易缩着手脚走路,就跟套着枷锁一样难看。

    所以他也没打算把这套拳法教给谁。

    但是在创作这尊摆件的时候,却下意识的想到了这套拳法,虽然不想让身边人练这个东西,但好歹也是一套机器独特的拳种,值得留这么一份火种。

    他不敢说他留下的“半步崩拳”是最正宗,但可以肯定是最合理也最有效的,毕竟是他吸收了其中的精华之后凝练出来的好东西,不是那种口口相传下来的所谓传承,那样的传承再怎么完整,一二百年下来多少会有点变味儿。

    现在他把这东西交到了朱金亮手上。

    这东西对朱金亮没太大用,但只要能从朱金亮这边流传出去,那么朱金亮也将会成为郭云深一般的人物,就是那种在国术史上不可或缺的承上启下的一环。

    虽然,现在的国术在民间已经没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但就跟戏剧一样,几乎不可能完全断绝。

    何况国术虽然现在很没落,可又不是真的一点用都没有,相反,等到世人重新认识到国术的价值之后,迟早还会兴盛起来,虽然那一天可能会很晚。

    当然,科技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国术不国术的,其实也跟戏剧没什么区别了,几乎单纯的成了某些人的想念,就算真的消失,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影响。

    事实上,自从火枪火炮问世以来,国术的命运基本上就已经被注定。

    而徐景行也没什么心思去改变什么,那不叫力挽狂澜,那叫螳臂当车。

    他能做的,也就是留下一些个小火种,万一某一天需要国术重新发光发热,这些小火种就能派上用场了。

    送给朱金亮的这尊摆件,就是这么一粒小的火种。

    当然,主要还是讨老爷子欢心而已。

    事实证明他这个小礼物确实挠到了老爷子的痒处,老爷子拿着这个摆件翻来覆去的端详,只是毕竟不是修行者,一时间也感受不到这摆件的真正妙处,只是隐约觉察到一丝端倪,但有郑思瑾这个“外人”在,又不好开口。

    徐景行注意到这一点,摆摆手对郑思瑾道:“你去帮刘奶奶做饭,和面,吃扯面,就是你们潞州府那边常吃的那种。”

    朱金亮家也经常吃面食,就是晋察冀以及陕甘一代的那种吃法。

    正好郑思瑾也是潞州府人,那边人吃面食更是行家里手,那边的女人只要能勾着灶台的就没有不会和面的,而扯面正是潞州府人招待客人常用的一种吃法。

    徐景行当初带着刀玉海去潞州府找郑思瑾和郑长丰算账的时候才郑思瑾家吃过一顿面条,就是扯面。

    虽然那不是郑思瑾的手艺,但想来郑思瑾应该多少会点,最起码不会在厨房里添乱。

    等郑思瑾离开,徐景行才对朱金亮道:“师父,您闭上眼睛仔细体会,嗯,要足够专注才行,拿出进站桩时的那种劲头儿来。”

    朱金亮如言起身,将摆件捧在手里拉开架势走桩,三两步之后进入了状态。

    然后,神情就变了。

    几分钟后,朱金亮就浑身都是淋漓的大汗,但眼神却格外的明亮,神情几位兴奋,“这是郭祖师爷的半步崩拳,你在哪儿搞到的”

    徐景行笑道:“您先坐,我慢慢给您讲。”

    等朱金亮坐下后才问:“您还记得高真阳么”

    “当然,那个神棍,额,好吧,按照他自个儿的说法是修行者,”朱金亮点点头,然后才反应过来:“你,你也是了”

    “嗯,机缘巧合之下摸到了门槛,学了点小手段,这就是其中之一,”徐景行指了指朱金亮手里的摆件:“里面的郭云深老前辈以及拳法其实并不正宗,是我自己摸索并总结出来的,跟郭老前辈的嫡传可能不一样。”

    “不,你这才是正宗的半步崩拳,”朱金亮却非常肯定的说道:“我能感受得到,你这一路半步崩发力更顺畅,练法也更合理,而且非常完整,就算不是郭祖师爷嫡传,你这一路一出,也会成为最正宗的。”

    徐景行咧咧嘴:“这种话还是别说了,传出去难免会惹来一阵风波,我无所谓,可您老人家就难以清净了,”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继续道:“而且我也没兴趣在这方面发展,您要是真有心,可以再收几个徒弟慢慢教慢慢传下去,传承不断一切都好说,您说呢”

    朱金亮闻言摇了摇头:“你不想惹麻烦,我就想了我也懒得弄,”说到这里转身交给一旁的朱园园:“园园,你用吧,但不准招惹国假嫡传,自己安静的练练就好,等以后可以收徒了,再传给靠谱的徒弟,咱们不争什么‘嫡传’‘正宗’的名头,安安静静的过咱们的小日子就好。”

    朱园园认真的接过摆件,两眼放光的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但很显然,一颗心早就钻进了摆件中。

    然后,朱金亮捏着手里的一只挂坠问:“这东西有什么讲究没”

    “没太多讲究,就是可以养人,玉养人么,这是玉里面的极品,滋养效果更好一些。”

    朱金亮“哦”了一下,表示懂了。

    老爷子好歹是把功夫练到了本相上的人,虽然不懂那么多玄玄怪怪的东西,但能够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一些奥妙,所以尽管徐景行说的含糊,但老爷子一下子还是听懂了。

    只是老爷子多少有点疑惑:“这,修行者真这么厉害这已经是传说中的仙家手段了吧”

    徐景行急忙摇头:“师父,您可别瞎想,就是一点点小手段而已,很多普通人都能做到,修行者不过是稍微轻松那么一点而已,当然,绝大部分修行者也做不到这一点,你徒弟我不过是际遇比较特殊,不然的话,顶多跟高真阳一样。”

    “这样啊,那我就放心了,不然的话还得翻过来跟着你学修行呢。”

    “嘿嘿,您老当初怎么跟我说的坐卧行走学习练武以及各行各业都是修行,您练拳本身就是在修行,怎么这会儿就糊涂了呢”

    “那不一样,以前那么想是觉得高真阳那家伙太废,可你这手段,我也想学啊。”

    “……您还是好好练您的拳吧,学我这个,得先学上二三十年的雕刻,然后才有机会学到我的手段,我这是把修行和雕刻融合在一起才摸索出来的窍门。”

    “咦,那把拳法和修行结合在一起是不是也可行”



第1441章 二次登门
    徐景行惊了,这老爷子可以啊,竟然可以举一反三。

    只是老爷子这么大年纪了再修行,合不合适

    虽然老爷子的基础很扎实。

    想了想,他压低声音道:“师父,我在泉城的时候认识一个武修,就是通过练武来修行的高手,功夫未必有您高,还差点把自己修废了,不过现在挺好,您要是真想学,我可以帮您问问具体的方法,怎么样”

    朱金亮眼睛一亮,但几秒种后却摇了摇头:“我还是算了,你有空的话指点一下你园园姐。”

    “嘿嘿,师父果然胸怀宽广。”

    “屁,老子就是不想瞎折腾了,万一把这好不容易练到身上的功夫折腾没了,我上哪儿说理去”朱金亮爆了个粗口,显然能说出那一番话也挺难的,毕竟放弃的不是什么普通的东西,而是近在咫尺的修行机会。

    不过能做出这样的抉择,也确实挺艰难,一般人可没有这样的决断力。

    所以徐景行竖起大拇指:“师父果然武志坚纯,决断力飞常人所能及也。”

    朱金亮横了徐景行一眼:“那你要找高真阳聊聊么”

    “时间怕是不太够……”

    “吃完饭就去,坐会儿就回来,帮你俩牵个线,你小子自从上次去过之后就再没跟人联系过吧”

    “嘿嘿,师父英明。”

    “别拍马屁,那姓高的虽然修了一辈子都没修出个眉目来,但还是有点东西的。”

    是有点东西,而且都是值钱的东西。

    徐景行却想起了高真阳家里收藏的那些好东西,尤其是那几幅名家字画,可让他眼馋了好久。另外,高真阳家里还有一只不错的石狮子,当时他还没有开启本相之眼,所以只是知道那只石狮子不错,至于怎么个不错法,他就不知道了。

    现在正好可以好好看看,要是可以的话,得想个办法弄到手,最好能像上次那样打个赌就得手,一分钱不用花,那就再美不过了。

    好吧,这只是他的恶趣味,实际上以他现在的身家,完全没必要盯着高真阳那么点东西不放。

    就算那对石狮子很很很贵重,也大可以直接花钱买下来,一百万行不行

    不行一千万!

    一个亿!

    好,不在乎钱是吧,那一对能滋养身体和本相的挂坠呢

    一尊有灵的摆件呢

    一套更有效更高明的修行之法呢

    真要想买下来,徐景行有的是本钱。

    只是当初他觉得很厉害的东西,在现在的他眼里其实也就泛泛而已,会产生那样的想法,也不过是两年前那么点小小的心思在作怪。

    就像农村家庭出身的富豪,在吃惯了山珍海味之后偶尔也会怀念当初邻居家里的炖猪肉香味儿。

    真要让那富豪顿顿吃炖猪肉,三天下来就再也不想看到“猪”这个字了。

    不过说真的,高真阳确实值得认真拜访一次,毕竟那是他认识的所有修行者中最有“隐士”风范的人,一个人默默的守在小山村里过着无人知晓的淡泊生活,明明家里有着不少价值不菲的古玩但却从来没想过要卖掉换成钱改善一下生活,比风知欢伪装的那种“隐士”更有感觉。

    当然,真要让他在两种生活中做个选择,他一定会选风知欢伪装的那一种。

    ……

    晚饭比较丰盛,不过主食还是面条,也就是徐景行说的扯面,而且真是郑思瑾扯的,手艺还很不错的样子。

    可惜的就是调味品不够正宗,没有自酿的老陈醋,也没有加了杏仁腌制的韭花酱。

    徐景行自从在郑思瑾家里吃到过一次之后,真就喜欢上了这样的口味,不吃面条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但再吃面条的时候,没了那些调味品,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的样子。

    唔,回头就让郑思瑾弄点。

    吃过晚饭,徐景行扔下郑思瑾,亲自开车带着师父朱金亮去高真阳家做客。

    一般来说到别人家做客,最好是上午或者下午,不过晚上也不是不客气,但一般主要发生在距离较近的邻居或者亲朋好友身上,吃过晚饭之后一块聚聚打个牌聊个天什么的,更随意。

    说直白点,就是串门。

    到高真阳所在的道观时,已经快九点钟了,远远望去,坐落在山脚下的道观中有一点小小的灯火,看起来很是弱不禁风,却又有一种暖心的力量,能让人一下子安定下来。

    而且此时在看这所道观,给他又是另外一种感觉,如果闭上眼睛几乎都感受不到道观的存在,就像自然界中的一块石头或者一缕清风,很不起眼的那种。
1...361362363364365...4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