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之秦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转身宝贝
河
第九十章 不当汉奸
神木县衙
经过白天的正式确认,朱樉看着手中,盖着蒙古帝国最高印章的国书不敢相信。
落款依然是皇帝孛儿只斤阿不扎台那朱樉不认识的名字。
“军师,对这事你有什么看法”
朱樉历来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可面对事实,他只能让自诩智慧如妖的诸葛正雄来告诉他为什么。
诸葛正雄倒是毫无疑惑,他笑着肯定道:“大王,这应该出自王妃之手。”
朱樉摇头,他虽然知道帖木儿家族在蒙古的影响力很强。也承认赵敏是他们的掌上明珠。
可是这河西之地,有一省之大。即使蒙古人再富有,也不可能轻易送人。
而且河西有着大草原,对蒙古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赵敏的重要性与河西根本没有可比性。
朱樉这才肯定,这件事绝不是因为赵敏。
“军师,你认为王妃有这样的本事”
看着朱樉手中的国书,诸葛正雄最开始也如朱樉一样的想法。
这样划割土地的事情,必定要经过蒙古高层的会议。
“大王,出自王妃必是不错。不过他们的目的,应该是与大王提出的华夏民族理论一样。”
朱樉不信:“你说他们想使软刀子,让我融入他们”
“应该不错。”
诸葛正雄指着国书上面的汉字,对朱樉说道。
“大王您看,他们对您是以女婿的身份看待。”
“试问大王,有了这层关系,大王以后能对自己的亲人下手”
诸葛正雄继续说道:“想必这件事情很快就会传遍天下。当蒙古与朝廷发生战争,大王如何自处”
“如何自处,自然要帮着朝廷打他们。本王可不承认他们是亲人,最多是亲戚。再说亲戚打亲戚不是很正常”
喜欢历史的朱樉可是深知,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可就是几家亲戚们打的死去活来。
诸葛正雄听到朱樉的话,立刻摇头否定。
“不行。”
“大王,一旦您对蒙古动手。那您就失去了道义,失去了诚信。必将会被天下人所唾弃。也将失去了登天的机会。”
朱樉这没搞懂,诸葛正雄说的是什么意思。打蒙古还打出问题了
其实这与这个时代的思想有关。
中原人信奉忠孝仁义,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草原人也不遑多让。
在这样一个全天下的道德框架下,朱樉如果对自己的亲人下手。首先就失去了一个义字。
不见为什么古人都喜欢传檄天下那就是为了占据一个义字。
没有义,朱樉想成就大业太难。
归根结底,没有人愿意跟随能对自己亲人动手的主上。
“那怎么办,南京最迟在年底就会发动北伐之战。到时候本王难道隔岸观火”
朱樉嘴上这样问诸葛正雄,心里也是纠结万分。
他还指望接手蒙古帝国垮塌带来的福利。没想到,蒙古人尽然提前先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还有朱元璋如果让自己出兵。自己敢不出兵,那才是会被天下人指责是汉奸。
“当然不能。”
诸葛正雄再次一口否定。他要帮助朱樉荣登大宝。如果不对蒙古对手,必成千夫所指。
“一次把话说完。”
朱樉也不问了,他讨厌这样的对话。
诸葛正雄立马解释起来。
“大王只需等待皇上的命令。如果皇上让大王出兵,大王就按旨意出兵就好。蒙古那边不必理会,其他自有臣下来办。”
朱樉见诸葛正雄如此自信,也不在询问缘由。毕竟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到时候会成什么样子,现在也没人知道。
“既然河西到手,那么尽快将马匹培育起来。趁着我们与蒙古还没有撕破脸皮的时候,尽量再多购买一些种马。南京已经来过几次催促,让送马过去。”
南京要马不是出自朱元璋之口。或许是朱元璋不好意思向儿子开口,而是由马皇后提出的。
&nbs
第九十一章 刘琏
时间在变,人也在变。从一开始想的割据自保,到现在的一统江山。
诸葛正雄正是应了一句,人心不足蛇吞象,一山望着一山高。
以诸葛正雄的计划,割据是完全没有问题。
有着西北根据地,四大天险的守护。加上数万,乃至数十万的骑兵。南京想打下西安会很难。
深知诸葛正雄报复的朱樉,虽然反对独立,反对联合蒙古。可他不会,也不能让诸葛享的丞相梦破碎。
因为人一旦没了目标,就会颓废,就会迷茫,甚至堕落。
像诸葛正雄这样高智商人才,很可能因为自己的坚持,走极端。
极端的人,造成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如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七伐中原一样。
因为他们过于执着,频繁的发动大规模战争。致使蜀中一片凋零人口锐减。刘禅最后自缚出城投降,称扶不上墙的阿斗。可有人想过,他也是无奈。
可是,朱樉唯一能做的,只是等。朱樉也必须等。
要不了多久,蒙古帝国下面的汗国,将会陆续的发生起义。
疲于应付的蒙古帝国也会随着各地起义,轰然倒塌。
朱樉其实很不希望,元朝与大明发生大规模战争。
两方打得越激烈,西方汗国起义的成功率将更高。
朱樉要的是元朝把兵力,从东线的大明战场,挪动到西线镇压各族的起义。虽然不能挽救大夏将倾的蒙古,可是对自己出面收拾残局的结果。有着难以想象的好处。
“军师,你可知道西方如今是何模样”
诸葛正雄摇头,虽然他听说了一些西方的故事。但那毕竟是听说。对于谨慎著称的诸葛家族,对自己都没有绝对把握的时候,很少发言评论。
“西方要乱。”
朱樉非常郑重加肯定。
西方要乱
诸葛正雄不明白朱樉这是什么意思
“不懂吧!”
朱樉笑笑。
“你诸葛正雄也有不懂的时候”
“敢问王爷,西方乱否与我中原何干”
诸葛正雄问道。
“唉!这是一代不如一代!你诸葛享的眼界也太小了。”
对于朱樉的嘲笑,诸葛正雄毫无表情。似乎对他来讲,这是不耻下问。
然而朱樉却得意万分。如拥有大智慧的诸葛享。人在西北的情况下,都没有关注西方世界。可见其他中原人更加迷茫。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们。中原才统一多久多少人才刚刚填饱肚子又有多少人正在为脱贫而奋斗
加上北逃的蒙古还在叫嚣。威胁又还没有解除。他们哪有心思去在乎其他地区的风土人情这是闲下来,无事可做的娱乐项目。
“西方大乱,你不觉得正是我们的机会”
朱樉将自己的打算合盘托出。一一讲解给诸葛正雄知道。
诸葛正雄一边认真听着,一边心里惊涛骇浪。
朱樉居然在下如此一盘大棋!
这是超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功绩。朱樉能吃的下吗
朱樉吃不下,不是还有自己吗
难怪会说自己格局小,眼界低。
“大王的想法虽好,可是却不易做到。大明与大元的战争,不是大王能够左右的。”
朱樉点头,又摇头。
“蒙古人本王相信他们会在中原与西方之间做出选择。毕竟他们在西方的利益太大。“
“主要是我父皇。他一心想着北伐,彻底将蒙古这个威胁去掉。我在南京时,已经明确的告诉过父皇,蒙古是瘦死的骆驼。可是却依然不能改变他的决心。”
“大王无须担心,臣下的建议还是等待为好。”
诸葛正雄的话,正和朱樉的心。
抬头看窗外,已是伸手不见五指。不在继续谈话的诸葛正雄提出告辞。
这时有亲卫来报。
“大王,有一人自称是大王故友。正在门外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第九十二章 六甲天书
刘琏的无知让朱樉更加火大。
“你敢说你不知道”
刘琏摇头,他见朱樉言之凿凿。不由想起父亲临终之言。
“琏儿,为父走后。你将这三册书交给陛下。”
刘琏很好奇,问刘基。
“父亲,这是什么书”
刘基摇头:“你不要问,也不要看。这是父亲的遗愿,你能办到吗”
刘琏当时答应了刘基。可是刘基走后,他并没有将书交给朱元璋。
至于原因。
那是因为他认为朱元璋薄情。认为刘基的死,与朱元璋脱不了关系。甚至认为就是朱元璋所害。
当刘琏翻看三册书籍后,他发现了一个颠覆乾坤的秘密。
从书开始的介绍中,刘琏看见的记载中,是上清道尊手书,六甲。
书中记载了天时地利人和,人文风情等等。有预言,也有结果。
当然这是刘琏自己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具体能从书中看出什么,刘琏倒是不清楚。一种朦胧的感觉。
“大王所说,臣实在不知。”
刘琏打死不承认。
可是随即,他从怀里摸出六甲递给朱樉。
“奇门遁甲!”
一直在一旁沉默的诸葛正雄,突然高声尖叫。
他的声音带着不可置信,带着震撼,带着激动,带着颤抖。
奇门遁甲
朱樉看着递到自己面前的三册泛黄的书籍。
“天书!”
朱樉一把抢过,看着刘琏震惊的问道。
听到朱樉的惊呼,刘琏顿时犹如醍醐灌体。自己疑惑的东西,无法看明白的六甲,不正是天书吗!
“大王,这天书是先祖之物。当年不甚遗失于五丈原,没想到会落在刘基前辈身上。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诸葛正雄也很激动。三人中唯独刘琏最清醒。
他见诸葛正雄一步步逼近朱樉。连忙卡在了朱樉与诸葛正雄之间。
“诸葛享,你要干什么”
刘琏大喝一声。
顿时让朱樉与诸葛正雄清醒。
看着眼睛都充血的诸葛正雄,把朱樉吓了一跳。
“来人。”
朱樉对着外面大喊,房门立刻被撞开。
第九十三章 谋略分歧
刘琏的话,让朱樉非常认可。他对诸葛正雄说道:“军师,刘大人所言甚是。这的确非你诸葛氏所有。”
朱樉以为诸葛正雄会反驳,没想到他只是长长一叹。对着两名左右压着自己的侍卫挣扎。
朱樉见他归于平静,眼睛也不红了。便让侍卫放开他。
“奇门遁甲的确非先祖所有。可大王可知,却是圣人传于先祖……”
诸葛正雄被侍卫放开后,便开始讲述诸葛亮得到六甲的经过。
朱樉听后点头,对诸葛正雄的话不置可否。
诸葛亮为道门传人,弟子这是**不离十。
毕竟诸葛亮会的东西,或许奇门遁甲里有所解释。
“本王明白了。军师的意思是想本王物归原主”
将手中的书册微微一扬,朱樉看着诸葛正雄正色道。
“大王不可!”
诸葛享没说话,刘琏却是大声阻止。
朱樉摇头,让刘琏别说话。
“军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