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之秦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转身宝贝
不错,朱元璋打算摘桃子了。
摘自己儿子对桃子,朱元璋还是需要估计一下颜面。
他一直想找一个,能让朱樉甘心情愿让出西安的理由来。
可朱樉在西安,又对自己的政令视若罔闻。
当然,主要是朱元璋根本就没有政令发往西安。他就是想看看失去牢笼,自由腾飞的朱樉,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
过程不重要,结果好就足够。
果然,朱樉并没有让他失望,虽然藐视了自己,藐视了朝廷。可他,为大明未来帝都所做的贡献,都能将这些瑕疵抹去。
这次论道,朱元璋也只是心血来潮。认为可以以此试一试朱樉。
如果朱樉认真听了他与张真人的论道,很容易就说出一些道理来。
可偏偏朱樉在呼呼大睡。
第一二五章 朱元璋心思
朱元璋的心情很不好。他看向朱樉,对自己这个混账儿子。他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评价。
这是天生我材必有用!
朱樉虽然看似胡闹的说话做事方法,细细一想并无存在无理取闹。
关中就不说了。事实胜于雄辩。
违背了朝廷律法,提高了商人的地位。更加将户籍制度束之高阁。
可关中,它重新迈入繁华大道。
刚刚回答自己的佛本是道同样如此。
说他是胡说八道!可朱樉的话,也就是老子化胡一事。又该怎么解释
佛未必不是道!
想了很多。朱元璋的心情也慢慢恢复。
再看朱樉那无法掩饰的不耐烦神情,又让朱元璋想到当初。
对这个和自己长相最为相似的老二。朱元璋可是觊觎了厚望。
从封王称号,以及封地。朱元璋都是花了大量心思在里面。
没人知道。当朱元璋收到消息,朱樉在西安募集五万秦军(朱樉自称亲军)时。朱元璋的内心与表面上的雷霆之怒刚好相反。
对中原王朝的始皇帝,秦王嬴政。以及嬴政下面的那只秦军。在中华历史上留下了无数战绩,难以超越的秦军。在朱元璋看来,才是真正的军队。
风,风,风,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这支为中华统一做出杰出贡献的秦军,毫无疑问是征服了朱元璋。
朱元璋甚至在期望,朱樉能让这支,以一敌十,有着共赴国难精神的秦军。再次重生在秦土大地上。
而怎么对待朱樉,朱元璋自己其实很矛盾。
上次朱樉回京后,他曾被朱樉介绍的蒙古帝国所影响。
他也想过,像蒙古人铁木真一样。将自己的儿子儿孙们外放西方。
这样做,有个很明显的好处。可以免除朱家自相残杀。
让朱元璋为了巩固一个儿子的皇位,杀掉另一个儿子。这是不可能的。
朱樉在关中的无法无天,又让朱元璋觉得自己过了。似乎他并没有考虑过太子朱标的感受。
不管兄弟俩的感情有多深,可他作为父亲。既然立下朱标为太子,那他就不应该在去扶持朱樉才是。
出于矛盾中的朱元璋,在得到张真人给他的那张锦布上。做出了决定,成全朱樉。
既然朱樉想当天可汗,那就去西方吧!
因为大明,是他留给朱标的。
下定决心,朱元璋就不会在意朱樉的答案是否正确。
“真是不学无术,神话传说岂能当真退下吧!”
语气中不在带着怒火,朱元璋淡淡的朝朱樉挥手说道。
朱樉却无法体会到朱元璋这淡淡的语气中,带着那么一丝遗憾。
他如释重负,连忙对朱元璋和张真人行礼退出宫殿。
见朱樉离开,张真人开口了。
“皇上决定了”
朱元璋点头,不在说话。
“恭喜皇上,这样我大明江山必定稳固。”
张真人说这话,是不无道理的。
以朱樉在西北的做法,以及朱元璋置之不理的态度。这很难不让他人多想。
因为这会给外人一个错觉,就是朱元璋似乎非常看重朱樉。
还有徐达和胡惟庸,这两位大明的文武重臣。他们在朝廷上力保朱樉而反对朱元璋一事。
以朱元璋不了了之的态度,似乎也印证了朱樉在他心中的地位。
朱元璋的态度,更加让官员们紧贴朱樉。结果,就造成大明的商业在这样的情况下蓬勃发展了起来。
南北互通,不仅将货物,人员流通了起来。也造成了水运陆运的热闹非凡。
南京的下关马码头上,每天装船北上的船只数不胜数就能看出。朱樉在北方的动作有多大。
商业的繁华,不仅给显得沉闷的大明添上一层喜庆。还为所有人带来了一定的利益。
朱元璋并没有听进张真人恭维的话。因为他并不确定自己的决定是对是错。
而且,他虽然决定。可,也不会立马就让朱樉离开。
毕竟以朱樉现在的五万兵力,恐怕很难在西方大展拳脚。
作为父亲,虽然要将朱樉逐出家门,另立门户。
可他,也要为朱樉能幸福生活下去。支持一下本钱。
 
第一二六章 二出宫
“老道你什么表情”
朱樉见张真人面色古怪,不由皱眉问道。
“王爷。”
张真人打了一个稽首礼,决定将原因对朱樉言明。他开口说道。
“能来为皇后娘娘医治,是因为老道欠了赵敏一个人情。”
“嗯!赵敏!”
朱樉听后还真是大吃一惊。赵敏是很厉害,这一点朱樉并不否认。
可再厉害,已经厉害到可以让对朱元璋说不的老道都听命了。
“说清楚。”
“王爷,咱们边走边说吧!老道还要查看娘娘的病情。”
“好。”
随着朱樉迈动脚步,张真人跟上后继续说道。
“当年,我中原各大门派。在少林的主持下,开展武林大会……”
张真人将那次武林大会的起因后果都一一讲给朱樉听。
至于他口中所谓欠赵敏人情一事。也是少林寺为什么会答应派出武僧帮自己训练士卒,泰山剑派为什么会下山给皇后看病的原因。
那次的武林大会,应该看成是江湖中人为国家民族的献身。
其悲壮的程度,从张真人口中的描绘来看。让朱樉这样粗大神经的人都为之落泪。
“赵敏这个贱人,本王回去立马废了他。”
朱樉咬牙切齿针对赵敏,是听张真人说,死在赵敏带领下,蒙古大军手中的中原豪杰数不胜数。
血染黄河并没有夸张。
也是因为这件事,保留下来的江湖门派,以及江湖中人。都对赵敏避而远之。
如此深仇大恨,按理他们应该报仇才是。
可是,张真人说了。
各大门派能保留下来,是以张真人这样的武林泰斗,对赵敏的请求。答应了赵敏的几个条件后,赵敏才发了菩萨心肠。
“王爷不可。”
张真人虽然也恨赵敏,但他,却要阻止朱樉废赵敏。因为,如果承诺都不可靠。还有什么值得依靠。
“不可”
朱樉收起泪水,不屑道。
“本王知道你们信守诺言。可本王又不欠她的。再说,本王已经忍她很久了。”
说这话,朱樉是青筋暴起。
赵敏,这个让朱樉还想利用她蒙古郡主身份的美丽女人。在这一刻,朱樉已经不会顾及了。
因为赵敏的双手,不知道粘了多少中华儿女的鲜血。
冲动是魔鬼,在朱樉身上体现的是淋漓尽致。
张真人还要劝说,他并不是很在乎朱樉要怎么对待赵敏。因为他本就恨。
可如果朱樉在不久后就行此事,无疑会让所有矛头都指向自己。让所有人都认为是他在挑唆朱樉。
朱樉根本不听,他已经怒气冲冲向皇后宫大步走去。
这让张真人心急火燎,连忙追赶。
赵敏的是非功过,没人清楚吗
大家都是明白人。连皇帝都将以前的不愉快一笔勾销,为什么
因为人,不可能活在仇恨中。
而且,从赵敏嫁给朱樉的一天起,她的身份就已经洗白。也没有人会提起赵敏以前的所作所为。
张真人这次对朱樉说,也是他晕了头。不补救肯定不行。
他想补救,可朱樉是什么人想什么就要做什么。
无奈,两人回到皇后宫中,张真人确定马皇后痊愈以后。他便成了朱樉的保镖,整日跟在朱樉身后转悠。
又在皇后宫住了两天,朱樉对马皇后提起自己想出宫。
按理,朱樉居住在皇后宫是不妥的。
毕竟后宫不是女子就是太监。朱樉等兄弟全部在成年以后,就会出宫居住。
不止大明这样做,所有王朝都是沿用了这个制度。
皇子成年居住在宫中,难免会闹出皇家丑闻。
“出宫做什么”
朱樉实话实说,他道:“孩儿想好好看看南京。而且,孩儿居住后宫,难免会有人说闲话。”
马皇后不以为然,甚至自信无比的告诉朱樉。
“樉儿你难得回来陪母亲,就在母亲这里住下。相信母亲,没人敢乱嚼舌根。”
马皇后的确自信,因为她是皇后,是后宫之主。
&nb
说一说
起初,写这个故事的初衷。除了梦想,更多的,还是想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赚两包烟钱。
其实,从签约的那时起。烟钱就能确定下来。
毕竟上架以后,坚持更新就会有全勤。刚好够每天一包烟钱。
或许应了一句老话,人心不足蛇吞象。
随着书友们的支持,官方的认可和推荐。我的心也大了。
也想象自己,是不是能通过这个故事赚上一笔外快。
可梦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接连两周的官方推荐,数据并不理想。反而是遭到很多书友的努喷。
被指责,心情自然不是很好。
我就纳闷了。
为什么其他颠覆历史的书籍,不会受到我这样多的指责
或许还是印证了一句话。
谁让你是新来的!
当然,我说这些都是废话。
今天的目的,就是给还在看这个故事的书友们汇报一下。
投资的书友,三十天连续更新三千字的目标已经达成。
接下来的更新肯本不会稳定了。
或许,一天只有一更。但是,不会断更。这一点可以保证。
&nb
第一二七章 宗正朱樉
出了皇宫,朱樉便在宫门外见到了自己这次来南京的护卫统领,巴雅尔。
“大王。”
“你们怎么在这儿”
朱樉疑惑不解。他出宫可是突然之间的决定。连皇帝都不知道,何况是巴雅尔带领的亲兵。
“大王,自大王进宫以后,我们每天都会在宫门外等待大王。”
巴雅尔听到朱樉的问话,立马解释起来。他对朱樉是否出宫可谓关心非常。
朱樉执意来南京,可不止让巴雅尔担心他有去无回。
在皇宫里,巴雅尔不认为自己有本事能去抢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