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之秦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转身宝贝
朱樉先是深深看了赵敏一眼。随后头摇的厉害,他说道。
“本王承认蒙古兄弟对我是大方。可再大方,如果他们攻打老三。恕我不能无动于衷。至于北平,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能顾及到。”
赵敏明白朱樉的意思。她点点头,如果被动防守反击,她没有任何意见。被打上门还手,这是理所应当的。
虽然朱樉的防守范围在无限扩大。可明确不参与北平战事,还是让赵敏放心。
赵敏知道,蒙古朝廷的决意只是针对北平。山西虽然近,但是他们不会攻打山西。
蒙古人不攻打山西,可不见得晋王朱棡不会奉命出兵。
朱樉会不会也因此出兵赵敏打算问一问他。
她的内心是不希望朱樉与蒙古开战的。两边都是亲人,打起来对谁都没有好处。无论明朝和元朝谁胜谁败,都不可能长期占有对方的土地。只能徒增伤亡罢了。
赵敏的理想,是希望双方罢兵言和。像现在的陕西和蒙古一样,通商就能得到各自所需就很好。战争还不是为了利益的手段。
可赵敏也明白。蒙古人执意攻打北平,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大蒙古帝国曾经的荣誉。也就是汉人所谓的面子,一个帝国的面子。
至于明朝想攻打蒙古,也不过是为了保证边境线的安全罢了。想要真正占领草原,赵敏摇头。占领草原的代价太大,草原的纵深足以拖垮明朝的后勤。历史上的中原王朝有很多前车之鉴,不是明朝可以承受的。
如果朱元璋执意要占领草原,那朱元璋一定是头晕了。
“如果父皇让大王出兵,或者让三弟朱棡出兵支援北平该当如何”
赵敏继续问道。
朱樉再次摇头道:“那就没有办法了,只能奉命出兵。”
赵敏心中冷笑。这时候你成乖孩子了还是对蒙古人有看法,一致对外吧!
“大王要考虑清楚。一旦出兵,与蒙古以及其他汗国的贸易中断是肯定的。而且吐蕃与河西也很可能会陷入与蒙古开战的可能。”
赵敏说的很直白。虽然很有威胁的,可说的在理。
蒙古人把你朱樉当朋友,你把人家当猪头。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可朱樉不管这些,反正战争是不可避免。北平都打起来了,还顾及与蒙古人的情分岂不成汉奸了。
“打就打,反正早晚都要面对。”
朱樉双手一摊,无奈道。
“好吧!那臣妾祝愿大王一路顺利。”
见朱樉主意已定,赵敏不在相劝。双方的战事她已经无法左右了,朱樉说的不错。早打晚打早晚要打,不过以朱樉傲慢的态度,她不看好朱樉。战争可不是一句话的事,让朱樉吃个大亏或许才能让他清醒。
“大王,既然大王心意已决。那么大王需要安排好陕西的战事。别让突入其来的战事打大王一个措手不及。”
赵敏这是明确表态,不会插手了。她两不相帮的态度,让朱樉一愣。
他已经习惯了赵敏帮他看家。
如今赵敏要当甩手掌柜,朱樉还很不习惯。
“金虎符臣妾留在了吐蕃李信将军手里。”
赵敏说完,对朱樉再次一拜干脆的走了,这让朱樉很久没有回过神。
难得能让赵敏干脆离去的事情。难道是对自己失望
可问题是蒙古人打的北平。
“难道是因为身为蒙古人,夹在大明与北元之间的缘故左右为难了还是在提醒我要当心蒙古人会偷袭自己”
朱樉心中对赵敏心向自己非常明白。可是自己身为汉人,都与蒙古人开战了。总不能站在一边旁观吧!
赵敏不管事,这让朱樉不得不考虑陕西以及西北
第一五一章 兄妹重逢
西安城
对去而复返的朱樉,没有人疑惑。反而觉得正常不过。
毕竟赵敏回来了,朱樉夫妻在西安除了是模范夫妻。还是整个西北如定海神针的存在。
当北平战事传到西安以后。赵敏不在,朱樉又离开时。连布政使王明王大人都感觉西安缺少了朱樉坐镇不行。而普通百姓心里更加不踏实。
心里不踏实,他们也不能改变大王的决定。
如今大王回来了,强势仁慈的赵王妃也回来了。顿时将整个西安有些沉闷的气氛一下活跃了起来。
西安各条街道都在传大王和王妃回来的事情。
有了主心骨,彷徨的人们又继续为大王提出繁华关中而努力。
布政使王明,听到消息后。内心也是一块石头落地。都回来了最好,走一位也是不怕。
从进入西安城,就一直挨着坐在马车外面的朱樉和赵敏。一直回到王府,两人才收起脸上的笑容。
朱樉早就体会到古人的信仰。他们真正的信仰不是神佛,而是主心骨。比如皇帝,或者像朱樉一样的封王。而朱樉,就是西安以及西北人的最大信仰。
这或许就是数千年来,全世界都不可或缺帝王的原因。
因为皇帝,就是天。没有皇帝,百姓会迷茫,会无助。
中原大地直到民国,清朝退位实行共和。中原的百姓同样认为天塌了,地也陷了,末日也不远了。
什么共和,什么总统。百姓更加愿意接受皇帝的管理。
数千年的习惯,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改变的。这个问题,不止中原汉人需要面对改变。西方人同样如此。
西方人反应更加激烈,不管是共和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反正皇帝必须要保留,要不然他们就要游行,就不承认政府,要造反。
其中有多少困难,做了多少思想工作。才达成共和或是社会主义,恐怕只有先烈们才知道。
可见,皇帝一词。在百姓心中的份量有多高。
“大王,王妃。”
长史邓艾,接到消息。便在王府外迎接朱樉和赵敏。
“邓长史,朝廷有没有消息传来西安”
回来的路上,朱樉就想起朱元璋来。北平战事开打,没道理不只会自己一声。
因此一回到王府,朱樉连忙对邓艾询问,而邓艾一愣,随后摇头。
这事不止朱樉在疑惑,陕西高层管理者都在等待。南京是什么态度,是什么意思。他们需要得到准确的消息后,才能做好准备。
“行了,你去忙你的。有南京的消息,记得第一时间通知本王。”
朱樉不说,邓艾也会第一时间告知朱樉。毕竟邓氏自老太公来后,就改变了邓娇制定的策略。
邓艾也不在受到邓娇的逼迫,他也能一心一意辅佐朱樉。成就一番自己的功绩。
朱樉与赵敏一同向着赵敏的别院走去。
赵敏见此,对朱樉道:“大王,臣妾二哥回来了。没有办法伺候大王,大王去小妹那里吧!”
朱樉混不在意,继续向前走。
“谁让你伺候了,本王想去那里是本王的事。”
其实朱樉是想让赵敏继续替他管理西安的军政事务。
毕竟赵敏相对朱樉来说,要可靠不少。毕竟是夫妻,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而赵敏经过一年多的观察,都是心向自己。
而且防人之心不可无,权利这东西的诱惑太大,何况是兵权。朱樉不能不谨慎。
如果像李信一样,带兵在前线。朱樉不怕。毕竟后勤就是大军的命脉,没有后勤谁也不敢有异心。
明显朱樉的想法,是太过了。他不知道,自己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五万骑兵就不说了,效忠的就是朱樉。朱樉的话比圣旨还管用。
而卫所官军,虽然不如五万骑兵那样死心塌地。忠诚朱樉的普通士兵可在少数,或许在面对圣旨与朱樉的命令时,卫所官兵的决定还能让朱樉意想不到。
当然,朱樉并没有太过明目张
第一五三章 鄙视
“好些了吗”
回到屋内,朱樉亲自为周依诺倒了一杯热水。他的表现无不是一个关心爱妻的丈夫。
与朱樉独处一室,非但没有让周依诺好转。反而让她更加紧张。
颤抖着接过朱樉递给自己的水杯,周依诺道:“民女很好。”
“你是不是怕我我看你很紧张一样”
朱樉短暂的大脑短路后,终于恢复了清明。见周依诺的模样,他也是明知故问。
“本王想请你帮一个忙。”
“大王请讲。”
周依诺想也没想,几乎就是要一口答应朱樉。
朱樉也不啰嗦,直奔话题。将他的打算对周依诺一口道出。
周依诺听后,也是一口保证。
“我峨眉,可以为大王提供四川,贵州,云南,吐蕃,河西等地的情报。其他地区,我峨眉就力所不及。”
八大门派就是不一样,一出口就是数个省份。
这让朱樉感到自己的决定真是无比英明。
“够了够了,本王谢过周掌门。”
朱樉站起身,对周依诺一拜。可这一动作,却是让周依诺大吃一惊。赶紧起身躲开朱樉。
大明朝堂堂秦王。掌数省之地,握数十万强兵的朱樉。竟然会对她一介女流之辈行如此大礼
朱樉敢拜,周依诺却是不敢接。
“大王切勿如此,这是折煞民女了。”
朱樉摇头,说道。
“请人帮忙办事,感谢不是应该的吗!”
看来江湖上对朱樉的传言不实。
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朱樉的嚣张霸道,应该是有人故意中伤才是。
见到朱樉真诚的样子,周依诺立刻将针对朱樉的流言蜚语抛在脑后。
秦王明明就是一个谦谦公子。
女人无疑都是感性大于理性。对自己喜欢的人,更加是智商欠费。
江湖上流传朱樉在少林,武当,泰山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一家之言。
也得到多数武林中人肯定,早已定性的事情。
如今的周依诺却被朱樉一个感谢,将所有事实一把否定。
“大王,王妃有情。”
正当朱樉与周依诺两人都放开,不在紧张聊天时。
门外,一个亲兵百户大声禀报。
“有什么事那位王妃”
朱樉对门外破坏气氛的亲兵冷冷的问道。
好不容易能和周依诺好好说话。和美女聊聊天涯海角之事,总算让朱樉找到了久违的笑意。
这个时候被打搅了好兴致,朱樉心里自然不舒服。
“回大王,是赵王妃。朝廷来了消息,王妃请大王马上过去。”
听到南京来消息,朱樉坐不住了。美女也没有心思去陪了。
朱樉站起身,对周依诺歉意的说道:“公务缠身,改日再来感谢。”
“大王请便。”
秦王府正厅,赵敏已经在这里等候朱樉了。
等朱樉来到后,便是一愣。他对赵敏问道:“怎么没有传旨的公公”
赵敏从怀里摸出一封,被黄皮纸包裹的书信道:“不是圣旨,是大哥太子送来的家信。”
“什么事”
朱樉一边去接赵敏手中的家信,一边询问赵敏。
赵敏道:“这是大王家信,臣妾怎么敢偷看。”
朱樉接过家信,看了看封口,果然没有动过。
赵敏这一点还真是的不错。凡是从南京来的家书,她都没有动过。
朱樉不说话,迅速打开信封看了起来。
信里的意思,正是朱元璋和朱标所谈的内容。
这让朱樉迷糊了!大哥朱标竟然让自己不要管北平战事。让自己按兵不动做好西北的防守,尽量不要在西北与蒙古开战就行,还让自己把精力放在吐蕃,尽快将吐蕃彻底解决。
“王妃,你也看看。”
朱樉将信件递给赵敏。赵敏并不推辞,微微行礼便接过。
“怎么样王妃,大哥到底什么意思难道这是父皇的意思”
第一五四章 反对
让朱樉在正厅等待的时间不久,诸葛正雄和刘琏就齐齐到来。
“大王。”
“让你们来,是让你们帮本王分析一下北平的战事。”
朱樉直接道出缘由,然后转身去拿朱标写给自己的家信。
“嗯!不见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