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看得出他们也很尴尬。

    事实上这件事的后果他们很清楚,这就意味着以后不会再有明军将领敢去投奔他们了,甚至战场上投降的都很难再有了,毕竟他们已经无法为这样的人提供保护。

    “回去告诉野猪皮,他们一家子的脖子都洗干净了,说不定哪天爷爷就会去取了让他们一家团聚。”

    杨信说道。

    “杨将军,你就不怕鸟尽弓藏”

    那建奴回头冷笑道。

    “你是愿意做戚继光贫病而终,还是愿意做李成梁富贵荣华,大汗不在乎你杀莽古尔泰贝勒和阿巴泰台吉,战场上打不过你就应该死在你手中,我们建州勇士还不至于输不起。倒是大汗对阁下很好奇,阁下想过没有,若这辽东没有了我们,大明朝的武将们还想荣华富贵吗”

    他说道。

    说完他径直走了。

    “他说的是不是很有道理”

    杨信说道。

    张神武当然不敢回答这个问题。

    “杨佥事,你可知道我们辽东将门为何都与建奴勾结”

    地上的祝世昌说道。

    “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没有建奴就没有辽东将门,没有野猪皮的造反作乱,辽东这一个个总兵从哪里捞银子富贵荣华的不是戚继光,他六十就在贫病中死了,你知道他死的时候边镇多少人弹冠相庆吗相反养寇玩寇的李成梁却在富贵荣华中活到九十,和他比起来戚继光是不是更像个笑话忠心耿耿的忠臣六十贫病而死,丝毫没有忠心的却在富贵荣华中活到九十,多么可笑,哈哈……”

    他有些抽风地嚎叫着。

    “玛的,这个我还用得着你教啊!”

    杨信踹了他一脚说道。

    “但爷就好这一口啊!把这个汉奸俩腿打断,然后扔到马背上,带回去咱们把他凌迟,话说我最喜欢看凌迟汉奸了。”

    他紧接着说道。

    张神武立刻拎起祝世昌,然后把他捆在马背上。

    两人就这样带着这个战利品踏上归程。

    杨信回到辽阳时候,秦民屏等人已经在孙承宗默许下,完成了对剩下那些士绅的抄家。

    这场对辽阳世家大族的堪称清洗,为天启增加了两百五十万两现银,这笔巨款直接留在辽阳,而户部原本要送来的一百万两军饷则给了皇帝。这样这笔巨款一部分算户部原本应该给的军饷,另一部分则算是皇帝从内库拿出给辽东各军补发的欠饷。

    至于杨信自己依然没要一两银子。

    他在辽阳贪墨了一百多万,而这笔银子统统分给了一帮爪牙。

    杨佥事义薄云天之名迅速响彻辽河两岸,甚至包括遥远的叶赫城和广袤草原。

    话说杨佥事都这样义薄云天了,这些银子当然存入辽阳的守诚钱庄,而那些叶赫骑兵之类则疯狂购物,他们买的也依然是杨信,方家,陈于阶这些家伙在辽东商号的货物。最终这些银子还是回到杨信手中,而且还是汇集到了辽阳的守诚钱庄,这座刚刚成立不到两年的不起眼钱庄,短短几个月就跃升为大明头号金融巨头。

    贪墨这种手段对杨信来说已经很初级了。

    完全没必要。

    他有的是更高级手段,而且这几年他捞的也太多,没必要和前线这些拼命的官兵分这点银子,他要捞也得去关内,从那些关内的士绅们身上捞,更何况接下来还得去一个最有钱的城市大干一场。

    义薄云天的杨佥事,最终两袖清风地离开辽阳返回广宁。

    “范永斗”

    杨信看着被吊着的范永斗。

    后者已经遍体鳞伤,正如一只受伤的小鹿看狮子般看着他。

    “不要害怕,我不是这些粗野的家伙,你只要老老实实招供,我会很温柔地对待你的。”

    杨佥事说道。

    旁边曹文耀赶紧递上供词。

    除此之外还有十几封信,这就是那些收钱者给范永斗的回执,察哈尔骑兵很认真地完成他交给的任务,他们在经棚追上了范永斗一行,因为双方都是老交情了,范永斗没来得及做任何反抗,紧接着就被蒙古骑兵控制,然后迅速被扒光就那么带了回来,中途有没有遭遇别的就不知道了。

    不过蒙古牧民似乎没有这种爱好。

    这些回执绝




第二七九章 杀了她,为了大明!
    伴着范文程尖叫声离开的杨佥事,紧接着去见了林丹汗……

    林丹巴图尔。

    至于他那个神中之神全智成吉思隆盛汗,目前来说已经算是正式放弃,因为他已经答应向大明称臣纳贡,至于他那个呼图克图汗的汗号,这个内部喜欢叫就叫吧。

    在大明的官方定义中汗本来就是藩属国王。

    俺答汗接受大明册封的时候,大明也没要求他去掉汗号,实际上他们自己内部对这个问题也不严格,俺答汗准确说只是济农,正式的大汗是库登汗,俺答汗只是世袭的济农,但这个济农逼着库登汗封他一个专用的索多汗,又把大汗揍的跑到辽西。所以不必在意这个问题,既然俺答汗可以那林丹汗这里当然也可以套用了,但那个神中神的自称明显过分了,至于呼图克图是长寿的意思,算是属民对他的尊称这个就无所谓了。

    大明还有个九千岁呢!

    这位大汗就这样正式向大明称臣纳贡。

    他自己当然不去。

    他留在广宁继续当寓公,由他弟弟粆图台吉代替他,携带专门的上表,那颗玉玺,还有一万匹马和一万头牛,前往京城向大明称臣纳贡。

    至于九斿白纛他就留着吧!

    回头大明皇帝赏赐一家一个。

    而就在同时炒花也正式向大明称臣纳贡,这时候他有足够的法理依据,他这不算是背叛蒙古大汗,因为蒙古大汗自己已经向大明称臣了,也就是说他也已经因此变成大明皇帝的臣民。那他愿意单独向皇帝纳贡就与林丹汗无关了,同样大明皇帝单独封他为王也与林丹汗无关,从林丹汗向大明皇帝称臣起,蒙古草原的最高统治者已经变成大明皇帝了。

    炒花没有背叛祖宗。

    是林丹汗这个他承认的大汗把他和这片土地都献给大明皇帝。

    这一点对于炒花来说很重要,他就不用承担一个背叛祖宗的恶名了,就跟那些鼓动君主投降的家伙一样。

    而炒花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称臣纳贡的。

    他还带着内喀尔喀五部的一个洪台吉,四十多个台吉和诺颜,最终由他儿子奥巴代青和这些人的儿孙,共同组成一个称臣纳贡团,一家带着几十匹马百十头牛这就算贡献了。

    至于金台吉就不用了。

    他和布扬古早就向大明皇帝称臣。

    总之杨佥事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在辽西,等待这些称臣纳贡者集结,另外还有和朝廷的公文往来,期间还去开原看了看陈于阶的棱堡。

    这座棱堡是未来开原防御的核心,不过实际上是在老米湾。

    而且规模并不大,只是一座普通的标准五辦星堡,而原本的开原城和镇北关是骑兵驻屯地,有小股建奴袭扰,这些骑兵就可以出动解决,一旦野猪皮大举进攻,那么镇北关的骑兵立刻撤往叶赫城,开原的骑兵立刻撤到这座棱堡后面的广袤草原上。然后用这座棱堡充当后勤基地,和紧接着召集起来的蒙古骑兵组成联军,让野猪皮面对进攻叶赫城,这边就骑兵背刺,进攻这边就得硬撼棱堡的尴尬局面。

    至于那些骑兵大不了跑到草原上跟他们耗着。

    什么时候他们在棱堡撞得筋疲力尽,那么叶赫,蒙古,明军三路联军三个方向对他们进行最后一击。

    实际上这边已经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野猪皮根本不具备攻破这个防御体系的能力,他就是进抚顺关直捣沈阳希望都比去开原大。

    当然,他最好迅速攻破沈阳。

    不然的话还是会被背刺,而且开原的明军会直接背刺到赫图阿拉。

    这种棱堡就连孙承宗都看中了,甚至开始研究他最喜欢的堡垒战术,在辽东建设更多这样的棱堡,实际上棱堡花费并不大,单纯修筑来说一座星堡不比普通包砖城池贵多少。不过就是配置武器的花费不低,尤其是这样的棱堡不可能靠那些老式的火炮,要上就得红夷大炮,最低也得千斤弗朗机,这些就需要大量使用金属来铸造了。

    这是主要成本。

    当然,这就不关杨信的事了。

    他一直待到八月底。

    之所以逗留这么久,是因为需要等辽西走廊的小麦收割完。

    这时候这一带都是一熟制,主要是春小麦,黍,粟之类,这就是为什么亩产那么低,八月底就是连冀东的春小麦也收割完了,空旷的荒野里不用担心他带领的牲畜踩踏。另外他带着这么多人南下,沿途粮食也得备好,虽然只是朝贡,但为了驱赶那些牲畜,各部加起来至少也得五千多人,而牲畜更是超过三万。

    这可不比一支军团差。

    就这样一直到九月初一,他才带着这支规模庞大的称臣纳贡团,押着包括王化贞在内一干犯人,离开广宁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回京的旅程。

    辽东辽西的世家们终于长出一口气。

    不得不说杨信恍如驾着妖氛一般,他走到哪里都少不了让当地日月无光。

    而也就是在这时候,野猪皮率领的大军再次进入朝鲜,并且在李珲绝望的目光中长驱直入杀向汉城……

    野猪皮没有别的选择。

    毛文龙占据皮岛截断他的走私补给线,杨信强制迁移宽奠等地人口,毁了他最重要的一块粮食产区,之前的出击又没收获到粮食,明军习惯性放火又使得野兽大量逃到其他地方的山林中,他那里这个冬天根本撑不过去,想要不被饿死只能出去抢。而辽东方面孙承宗和随后赶到,并且接手的辽东经略高第又延续熊廷弼的严防死守,刚刚得到大笔犒赏的明军士气正旺,再次出击硬碰明军的防御体系明显是愚蠢的。

    这样李珲这只小羊羔是最好选择。



第二八零章 朱家有子初长成
    半个月后,京城。

    “来了!”

    德胜门瓮城的城墙上,文震孟看着远处那片恍如沙暴一样的尘埃说道。

    在他两旁同样的喊声如同海啸般不断响起,整个德胜门瓮城再加后面的主城墙上,数十万百姓用这样激动的喊声,迎接又一次凯旋的英雄。

    虽然这个英雄每一次都凯旋,但这一次还是夸张了些,万国来朝的场面对这座城市来说已经很久远了,上次西虏这样组团跑来臣服还得追溯到遥远的永乐年间,虽然之后也时不时会有西虏的贡使前来,但像这样一下子几十个部落的贡使组团还真就没再有过。

    大明曾经的辉煌,终于因为这个英雄的出现,再一次闪耀起来……

    “愚民!”

    王永吉鄙视地说。

    这个奸臣的每一次凯旋,对他们都是凶残打脸啊!

    “昨日的邸抄诸位可曾看过”

    陈仁锡说道。

    “可是杨贼与孙兵部联名上奏请陛下为这些西虏封爵的”

    同样进京赶考的江西举子傅冠说道。

    “简直就是丧权辱国,大明自成祖至今,只有给内附的降虏封爵,何来给这些塞外之虏封爵之例,更何况还要每年给他们俸禄,这杨贼卖国献媚西虏以为己功,简直堪比秦桧之流,此策若行置太祖成祖于何地,我等仁人志士断不能坐视!”

    文震孟恨恨地说道。

    “可这是孙兵部联名上奏,也就是说孙兵部同意此策。”

    傅冠说道。

    “那又如何孙承宗在辽东坐视杨信残害士绅,恐怕早已得了杨贼的好处,杨贼在辽阳抄了那么多,怎么可能不分一杯羹给孙承宗!

    熊廷弼不过是轻敌遇袭而死,杨信却借此在辽东掀起大狱,逼得孙得功等人不得不投敌以自保,这么明显的冤案,孙承宗在辽东不闻不问,摆明就是得了杨信的好处。什么忠臣,在银子面前都露出真面目了,而且据我所知孙承宗之所以出掌兵部,正是杨信举荐,恐怕两人早有勾结,孙承宗,他这个奸臣隐藏的也很深啊!要不是此事还不知道他的真面目呢!”

    王永吉冷笑着说道。

    事实上东林党制造的舆论从来没承认过熊廷弼是被暗杀。

    熊廷弼就是轻敌遇袭阵亡。

    什么被孙得功打黑枪,这都是杨信编造的冤案,是他故意去广宁抓孙家严刑拷打逼供,才逼得孙得功不得不投奔林丹汗。

    至于辽阳也一样。

    都是这个奸臣那套丧心病狂的手段已经尽人皆知,这些原本的大明忠臣们被这个奸臣栽赃陷害,有冤无处申才不得不投敌。不是这些人想投敌叛国,他们都好日子过着怎么可能投敌叛国都是被杨信逼得,这个奸臣过去就和辽东辽西这些世家在生意上有矛盾,故意借熊廷弼之死害死这些世家,然后给自己清除生意上的敌人而已。

    当然,这些人也的确意志不够坚定。

    但是,这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杨信迫害,没有他的迫害,这些人怎么可能背叛大明

    总之就是这样。

    这种舆论在南方很有市场,已经开始出现一些扒皮段子,甚至还出现了一本杨信恶行录的小册子,据说还有人在写。

    这样孙承宗在此期间扮演的角色,就很值得推敲了。

    这个北方东林党的重要成员,在这期间不但什么都没做,而且据说和杨信交往还很密切,这就不对了,身为东林党一份子,怎么能和这种奸臣靠近。之前民间就对孙兵部的屁股问题很有些传言,现在这份奏折算是实锤了,这哪是什么忠臣啊,这明明是杨信同党。

1...123124125126127...3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