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李家究竟犯何罪?”
一个老乡绅满脸悲愤地质问。
“李家犯何罪,本都督需要跟你说吗?本都督抓人自有抓人的道理,本都督抓人是不是还得得到嘉会堂批准?还摆出枪炮阻挡,你们是想造反吗?把所有武器全都给我放到地上,否则统统以造反论处,别以为你们几个士绅凑在一起就真把自己当成土皇帝了。
这是大明皇帝的天下。
在大明皇帝的地盘上还轮不到你们说了算。
看看这个,这才是说了算的,皇帝陛下才是说了算!”
杨都督很有朝廷鹰犬风采地举着锦衣卫腰牌,杵到那老乡绅面前说道。
“都督,李家修桥补路,世代行善积德,深受地方百姓爱戴,都督不说出抓李家的罪名,恐怕难以令百姓心服。”
另一个乡绅上前说道。
这个看着年轻许多,应该是这个忠义营的实际指挥。
他这话说完,对面立刻一片起哄,实际上不只是忠义营的青壮,后面还有一堆人堵在街上,甚至不乏老弱妇孺,一个个义愤填膺,还有小朋友拿着什么东西准备砸这些朝廷鹰犬,由此可见此地民风还是颇为彪悍。当然,也有可能是自由惯了,毕竟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商业城市,皇权什么的距离这里真得很遥远,地方官员为了利益,几乎对这样城市采取完全放纵的措施,这种情况下这里的人很难对皇权有什么畏惧。
话说那些走私商的军火可全都是这里出的。
甚至这时候连两旁屋顶,都已经出现了爬上去的青壮……
“玛的,差点被你们骗了!”
杨信突然露出笑容。
紧接着他纵身跃起,在一片混乱的喊声中上了旁边墙头,转眼就站在了那座牌坊顶,居高临下的他立刻对周围一览无余,在他前方应该是李征问家的大宅后面一群人正在搭着梯子准备翻墙而出。中间一个青袍儒生无意中回头,愕然地和他对视着,随即惊慌地冲向那梯子伸手把一个正在往上爬的拽下,但后者掉下的同时也带倒了梯子。
杨信骤然间扑落。
在下面仰望的目光中,他恍如鹰一般落在前方墙头,就在那些人重新竖起梯子的同时,他沿着墙壁狂奔向前转眼到了梯子顶上。
那儒生同样刚刚爬上墙头……
“李监生吧?真抱歉,挡着你的路了。”
杨信看着傻了一样的李崇问,然后带着灿烂的笑容说道。
说完他往李崇问脑袋上推了一把。
后者尖叫着从梯子上坠落,然后一下子拍在地上,他身旁一个老乡绅一脸灰暗。
“李征问吧?他可是在你家,这个窝藏逃犯协助逃犯逃走的罪名,你们李家可跑不了了。”
杨都督笑着说道。
他差一点被外面那些人给骗了。
这些人无论如何都不会有胆量武力抗拒,那样就是公然造反了,广州的一万新军会立刻杀过来,他们只是帮李家拖延时间,掩护李崇问逃走的,李崇问躲在李征问家商议对策,如果在李征问家抓住,那李征问就算是同党。而这是确凿无疑的谋叛,李征问是要牵连他那些兄弟的,也就是说李待问也跑不了,相反如果不是在这里抓住李崇问,那李家兄弟就没事了。
他们只是族兄弟而已。
谋叛是牵连不到族兄弟的,最多就是父母兄弟及下一辈。
所以这些士绅和忠义营只是给李崇问逃离李征问家争取时间,不过这些家伙的反应速度也真快。
但现在李崇问在李征问家。
所以……
“抓起来!”
杨都督对强行闯入的手下说道。
紧接着他返回大街上,忠义营已经退后,那些带头的士绅也在黯然后退。
“忠义营缴械,就地解散,再有组织私军者以谋反论处,大明还没到需要士绅办团练的时候,以后新军第一旅驻扎佛山,还敢玩自治,还敢结党控制地方,但教我杨某在一日,你们就别想让大明的江山变天。”
杨都督叫嚣着。
跟随他来的旅长立刻带领部下向前。
那些忠义营的青壮看着那些士绅,后者阴沉着脸挥了挥手,那些青壮只好老老实实交出武器,紧接着这些武器到了那些新军士兵手中。就在李征问一家被押出来的同时,杨都督亲自带着一队士兵闯进嘉会堂,将里面士绅议事的那些乱七八糟统统扔出来,扔到大街上点火烧。原本杨都督还丧心病狂地想把他们议事的地方直接扒了,后来一看没敢下手,这帮士绅把嘉会堂设在灵应祠,也就是一直保存到现代的佛山祖庙。
供奉北帝的。
既然这样就肯定不能拆了。
总之杨都督这个朝廷鹰犬,充分向佛山人民展现他的残暴,不但把地方上修桥补路行善积德的李家兄弟统统抄家,而且把佛山人民自治机构捣毁,把大明走向大同社会的这颗小苗硬生生踩死,把大明民主的萌芽毁掉。当然,他的倒行逆施阻挡不住历史的滚滚车轮,就在他捣毁嘉会堂的同时,广东总兵府的大牢里大同社会的火光已经点燃。
“又不是女人,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
郑鄤怒斥他面前一个文官。
他这里其实是允许探视的,实际上杨都督一向都允许探视犯人,反正郑鄤的命运已经注定,很快他就会被扔到钓鱼岛,之前南下增援的那支舰队,已经在福州转向渡过台湾海峡,去给杨都督抢占鸡笼去了,原本历史上很快就会有西班牙人过去建堡垒,现在正好提前过去,先把那里控制了再说。
估计明年这个时候,郑鄤就已经在挖鸟粪的工地上了。
相比起原本历史他的三千六百刀,这样的结果明显好了许多,杨都督自认自己还是做了一件好事的。
“弟为国罹难,兄却苟安于世,此刻见弟岂无愧哉!”
后者捂着脸哭啼。
“那杨贼又不是要杀我,无非流放荒地而已,若诸君能斗倒这奸臣,自然能救我回来,苏武尚能牧羊北海,弟就算在荒地等些年又如何,十年也罢二十年也罢,只要诸君不改其志,终究能有救我回来之时,二无兄无需在意。”
郑鄤说道。
他前面的同乡好友,广东提学佥事张玮继续哽咽中。
这段时间不少这样的来看望郑鄤,包括刚刚启程北上的陈邦彦也来看过他,陈邦彦最终还是进京给黄士俊鸣冤,同行的还有被杨都督赶到开原的邝露,原本陈邦彦就是要找他一起的,邝露据说剑术很好,而且会骑马,很适合一起出远门,当然,这一次他们不是骑马,毕竟邝露还带着个小美女。
“倒是尚有一件大事,需托付于兄。”
郑鄤说道。
说话间他从身旁拿起一摞文稿,然后一脸郑重地捧到张玮面前。
“这是?”
后者赶紧擦把眼泪接过。
“之前那杨贼一席话倒是提醒了我,他为讽刺我等,故意在我面前说了些之前咱们没想到的东西,此贼虽奸恶,但这才华的确是有的,他向我描述了一番景象,想出一个真正主圣臣贤的大同之世。
这些天我囚禁此处日夜思之,最终写成了这本书。
此书名为大同国,可以说是弟心血之作。
咱们这些年与神庙斗,与奸臣斗,斗得的确英勇,可细思之却总归没个头绪,都不过是一时义愤之后一番乱斗。
故此每每失败。
咱们需要一个组织,需要一个东西凝聚起来。
过去的确有东林书院,可书院已经被封,东林诸位师长皆已遇难,更何况东林书院也只是一座书院,并不能真正凝聚士林。
但这本书可以。
这本书里弟设想了一个真正主圣臣贤的大明,皇帝不会因为昏庸被奸臣蛊惑以至于天下大乱,百姓不会因为没有能力不得不忍受昏君和奸臣荼毒,无论皇帝勋贵官员百姓,都在制度规范下。若为官者不仁,百姓有驱逐之法,若为君者无道,百姓有对抗之策,官员不再是君主的奴仆,百姓也不再是君主的牛羊,无论君还是民,都共同遵守一份约法。
大明也不再是一家一姓之大明,乃天下万民之大明。
咱们为何始终斗不过杨信?就是咱们自己束缚了自己,咱们被君臣之道捆住了手脚,他是锦衣卫,他行事就是代替君主,不是咱们无法对抗他,而是咱们在君臣之道束缚下无法对抗皇权。
但这个君臣之道就对吗?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然而君主却以天下利害之权力出于己,则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而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甚至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这根本不是君臣之道。”
郑鄤激动地说。
。
第三五二章 监狱里的思想家
张玮瞪大眼睛看着明显有些亢奋的郑鄤……
“谦止,这是你想出的?”
他愕然说道。
“对!”
郑鄤毫不犹豫地说。
他这话就有点不对了,明明是杨都督给他起的头,他抹杀了杨都督的成果,不过杨都督也是剽窃黄宗羲的,可怜现在还是热血少年的黄大师还不知道,自己未来思想的核心内容,就这样被这些混蛋剽窃来剽窃去完全没他的事了。
“我如今在这监狱中,才真正明白咱们过去究竟为何失败,咱们自己就站在必败之地。
咱们高喊着锄奸,可真正造成这一切的是奸臣吗?
不是!
杨信抄家灭门的银子最后去了哪里?
都在皇宫里。
他不是真正的元凶,甚至他大爷也不是,真正的元凶是没有控制的皇权,是皇帝可以肆意而为,皇帝可以想怎样就怎样,他愿意任用阉奴就任用阉奴,他愿意任用奸臣就任用奸臣,他愿意缺钱了就让这些阉奴奸臣出来抄家灭门给他搜刮钱财就让他们出来。
我们总是期待圣主明君。
可大明两百多年有过圣主明君吗?
太祖残暴,成祖好大喜功,惟宣宗差可,英代以下皆庸碌无能,神宗贪财怠政酿成今日奸佞满朝,先帝倒有几分圣主明君的样子,但可惜天不假年,而今上小小年纪倒是学全了神宗,甚至仗着有杨信这个打手更肆无忌惮,自己躲在皇宫惟事玩乐,外面让魏忠贤和杨信这两条恶犬给他搜刮钱财。
这就是我们期待的结果,两百多年等到几个圣主明君?
我们等不来圣主明君,等到的不是暴君就是昏君,既然等不来,我们为何不逼着他做圣主明君?既然君权肆无忌惮是我们苦难根源,那为何不把君权关进一个笼子里?我们为何非要在奸臣出现后,再与他斗,而不是在奸臣出现前就把他按下去?我们才是天下之主,我们为何要忍受昏君与奸臣?我们为何不能对昏君和奸臣说一个不?
君臣?
臣不是君的家奴,更不是君的狗。
臣和君一样,都是这天下的治理者!
民也不是君的牛羊,任其宰杀渔肉,民是这天下的一份子,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君不过是万民所推的治民者,若君无道则国人共逐之!”
郑鄤挥舞着拳头说道。
不得不说监狱里总是容易诞生奇迹,在杨信醍醐灌顶之后,被囚禁在这座蟑螂老鼠横生的监狱,每天吃了饭就胡思乱想的他,最终一下子就这样完成了等级的进阶。当然,主要是没有顾虑了,反正他都已经这样了,过去那些想想就觉得是犯罪,是大逆不道的东西现在敢想了,这道槛一迈过去,立刻就像进入一种站在高峰俯瞰的境界。
眼前一下子豁然开朗。
以前看不明白的现在全都看明白了。
杨信可怕吗?
不,他不可怕,他可怕的是身上那身锦衣卫的皮,是背后的皇权,没有皇权他不过是一匹夫,他哪还有本事抄这个抄那个,扒了他的皮,他最多也就是做一个打家劫舍的盐枭而已!
皇权!
皇权才是幕后真凶!
那为何要舍本逐末去对付杨信?直接对着皇权去,只要所有人都不再被君臣之道束缚,那还有谁会害怕杨信?君无道,天下共逐之,别说是一个君的鹰犬,就是皇帝这样无道,天下万民也会把他赶下台。
此刻盘膝坐在稻草中的郑鄤身上,隐然间仿佛有一层光华在笼罩……
“谦止,我会给你刊行于世的。”
张玮带着一丝怜悯看着他说道。
在张玮看来这就是要疯了,不过想想也情有可原,从才华横溢的江南才子沦为囚犯,甚至要被流放海岛当苦力,一时间受打击发疯很正常,不过作为朋友必须得帮他,哪怕觉得他是在发疯。再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大明朝目前完全堪称言论自由,主要是朝廷控制力悲剧,禁李贽的书禁到士绅后宅识字的女人们几乎的人手一本,禁罗教的经书同样禁的南京遍地都是。
这种情况下找个印书商,印个几千本毫无困难。
甚至不用找。
苏松常一堆和他们同一阵营的出版商家族,出版销售一条龙,回头把这份文稿送到无锡就行。
至于影响……
还能有什么影响?
郑鄤都被扔到海岛挖矿了,就算惩罚还能怎样?总之这就是小事一桩而已,至少在张玮看来,这个大同国就是郑鄤在监狱憋得有点头脑不清醒的结果。虽然是东林一分子,但张玮的思想水平还没郑鄤这么先进,相对来讲他还是个传统文人,更加相信那些传统的君君臣臣,要他玩文死谏恶斗奸臣他干,可要是进化到君臣平等他还是有点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