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身旁一个声音突然说道。

    杨信愕然转头,看着一个身穿青衫的年轻男子,后者正一脸唏嘘的目送王公子离去,然后他摇了摇胸前的折扇……

    “孙传庭,字伯雅!”

    他转头微笑说道。

    “杨信,字……”

    杨信蓦然发现自己居然没字。

    虽然他天天穿得用汪汪的话说人模狗样,但却忘了这时候士子必不可少的。

    “字守诚!”

    另一边陈于阶突然冒出来同样摇着折扇说道。

    “松江生员陈于阶,字瞻一!”

    他对着孙传庭微笑说道。

    杨信很悲哀地发现他没有折扇。

    “王公子遭逢此难,众人不但毫无怜悯之情,反而围观如猴戏,这岂是圣贤教化唯守诚兄能以悲悯之心待之,此诚可敬也,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欢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直白而发人深省,此一句胜万言!”

    孙传庭说道。

    “我一向如此!”

    杨信恬不知耻地说道。

    另一边的陈于阶一脸无语。

    “伯雅兄,若在下没记错,伯雅兄乃新科进士吧”

    他说道。

    “惭愧,只是附尾三甲!”

    孙传庭谦虚地说。

    陈于阶目光深刻地扫了杨信一眼。

    他提醒杨信大家不是一路人,别大嘴巴什么都说。

    尽管他也算书生,但他那个生员纯粹是为了行走方便,至于他自己早就不读四书五经了,本质上他就是一个接受了西方思想的新青年,而且至今还在看那本雅威,哪怕这本书遭到杨信的无情扒皮。正因为不同于八股文的书生,所以他才和杨信,甚至曹文诏这些人打成一片,但本质上他是书生中的异类,而腐儒们肯定不屑于和这种贩夫走卒粗坯军汉们为伍。

    但孙传庭不同,这是真正大明意义上的儒学士子。

    所以大家不是一路人。

    尤其人家现在已经考中进士,这就是官了,再胡言乱语小心人家给你安上一个妖言惑众,先送到衙门打一顿板子。

    “那倒是值得一醉了!”

    杨信笑咪咪地说。

    陈于阶立刻有了不安的眼神。

    以他对杨信的了解,很显然猜到这家伙有阴谋。

    三人就这样凑在了一起,然后随着尽兴的人群向前走去,很快到一处酒楼找了个二楼临窗的桌子坐下,一边喝酒一边聊起来。孙传庭是今年刚中的进士,不过直到昨天才接到任命,接下来就要到河南永城任知县。他其实祖籍就是河南光山,只不过是卫籍,所以迁到了山西代州。当然,孙家到他已经在代州振武卫两百多年了,所以几乎可以算山西土著了,就像方家祖籍浙江,但现在完全可以说大兴土著一样。

    洪武永乐两代用无数南方移民,就这样洗净北方胡尘。

    “永城,丁家啊!”

    陈于阶说道。

    “圣如兄高中二甲。”

    孙传庭说道。

    杨信一脸纯洁地看着他们。

    “永城丁家,丁魁楚是上一科的进士,他侄子丁启睿是这一科二甲进士,一门两进士。”

    陈于阶给他解释。

    “成功人士!”

    杨信微笑说道。

    “你这话意有所指啊!”

    陈于阶说道。

    “不要误会,你也是成功人士!

    虽然你就是个秀才,连举人都没考上,但你家里有钱啊!有银子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咱们大明朝权第一,银子第二,总归都是有用的,更何况你舅舅还是官,虽然只是六品左赞善,但想来飞黄腾达还是




第四十一章 默哀三秒钟
    “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这句喊声让后面的孙传庭和陈于阶全都变了脸色……

    “杨兄危言耸听了吧”

    孙传庭说道。

    “危言耸听吗打仗就要钱,要钱就得加税,既然士绅不能加税甚至还会偷税漏税,那么向谁加税向他这种富商吗他舅舅是左赞善,他是生员,他家族姻亲全是豪强,向他们加税恐怕也很难,一个与民争利就足以让皇帝头疼。更何况这种有钱人都在官场有人脉,东林党是什么不就是他们支持的吗朝廷的党争本质上是什么不就是地主和商人两大集团的斗争矿监税监为何民怨沸腾那个民是谁难道是我这样既没有土地也没有商号的庶民我身上又没有值得他们下手的。

    他才是那个民!”

    杨信指着陈于阶说道。

    后者一脸尴尬地摇着他的折扇。

    “地主士绅动不了,工商业士绅也不好惹,最后谁好欺负土里刨食的农民呗!”

    杨信说道。

    孙传庭倒是若有所思。

    “但农民真那么好欺负,太祖岂非农民”

    杨信说道。

    “孙某已明白杨兄的意思,你认为大明并不公平,士绅掌握着土地却不交税,商人掌握着财富同样不交税,最终只有最穷的农民在交税,这样的确不公平。但朝廷官员都是和士绅商人勾结在一起的,不可能改变这种不公平,而建奴为患必然会迫使朝廷增加税收。

    事实上已经增加了。

    去年就加了辽饷,每亩地加三厘半。

    你认为这种不公平,最终会毁掉大明,使大明重蹈历代覆辙。

    但事实上这并未改变大明盛世,京城粮价略有上涨,却依然未超过一两,山东的饥荒也已过去,运河上一艘艘漕船依然满载粮食而来。而建奴亦不过疥癣之疾,虽杨镐失策致使兵败辽东,但建奴还能如何难道他们还能夺取沈阳甚至辽阳大明丢掉的,不过是区区一个抚顺关而已,建奴也不过是仅仅在辽东边墙上打开一道口子,而沈阳城依旧屹立。熊经略即将赴辽东,各地精兵猛将亦在增援辽东,建奴无非几万兵马,如何可敌大明倾国之力辽东一旦平定,就连辽饷亦撤销。

    百姓虽说不上过得富庶,但衣食依旧无忧!

    那么为何要改变

    人总有贫富之分,贵贱之别,与其纠缠于公平,还不如奋力向上让自己成为人上人。

    孙某可以凭借读书成功,陈兄可以凭借经商致富,那么为何别人就必须要我们和他们平等,那我们辛苦读书经商为何杨兄既然要公平,那么让我们这些你所说的成功人士与庶民一样,那对我们是否公平至于士绅不交税不对,可他们为朝廷控制地方,没有士绅难道就让一个知县管百里之地大明的地方安宁需要靠他们,商人的确在想方设法不交税,可逐利乃是其本性,需要的只是朝廷如何管理。

    但无论士绅还是商人,都未曾伤害大明盛世。

    百姓依旧可以温饱,未见土崩之祸,建奴边患亦不至使胡尘再染中原,那么何来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孙传庭说道。

    就在这时候,外面一片哭喊。

    他们三个急忙起身,凑到窗口向外望去,就看见城门处无数拖家带口的百姓伴着哭喊声涌入,他们绝大多数都两手空空,甚至还有很多连衣服都不齐,就像海啸冲进海滨商业区的垃圾般瞬间毁掉了城内的繁华盛世,而且绝大多数看起来都饿了很久,见人就哭着跪求施舍……

    “出了何事”

    孙传庭向楼下一个走出去的伙计喊道。

    “客官,城外发洪水了!”

    那伙计说道。

    他下意识地转头……

    “你忘了还有天灾!”

    杨信在他身旁恍如神棍般说道。

    孙传庭最终匆匆离去。

    “这就是统治阶级啊!”

    杨信感慨地说。

    孙传庭是个聪明的官员,他知道维护本阶级利益,他不会做海刚峰,而且他还是一个标准的北方官员,维护土地士绅利益,如果迫不得已,那就先拿工商业士绅开刀,但让他真正维护底层百姓利益,这个他做不到,他最多想办法免除老百姓的辽饷,再多他是不会做的。

    他知道做再多对自己没有好结果。

    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懂,原来历史上最终面对关中糜烂的局势,他还是忍无可忍对着士绅下了手。

    但那时候已经无济于事了。

    而且他也正是因此遭到士绅的阴谋坑死。

    “你的思想越来越危险了!”

    一旁陈于阶说道。

    “我想什么就说什么,咱们大明还不至于以言罪人,再说这个人也不是那种喜欢告密的,我倒是觉得他挺不错,知道我就是个庶民之后,居然还能继续跟我喝酒以兄弟相称谈论事情。这个人不是那种腐儒,我那邻居在不知道我居然和方家有关系前,就连我请喝酒人家都不赏脸,明明就是个落地举子,那姿态比这个新科进士还高傲。孙传庭这一点很像你,都是君子,比如我这样说你,你居然还不跟我割袍断义!”

    为孙传庭默哀三秒钟的杨信说道。

    “你也知道这些啊!”

    陈于阶幽怨地说道。

    “还有,王公子是不是你干的”

    他紧接着问道。

    “不是,不信你回去问小草,我昨晚一直在家睡觉!”

    杨信断然否认。

    这种事情坚决不能承认。

    &nbs



第四十二章 杨氏百科全书
    陈于阶还是有些犹豫不决……

    毕竟他一直跟着他舅舅,虽然熊廷弼给了他做官的机会,但实际上他也知道,只要跟着他舅舅,终究还是能混个一官半职的。

    当然,这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两人一起到了外面街上。

    这时候灾民依旧在不断涌入,这几天持续的大雨在顺天各地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水灾。实际上这个地方一向如此,因为处在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共同的泄水通道,无论西边还是北边,山间流出洪水都汇聚于此。辽国时候通州南边延芳淀周长数百里,哪怕现在的南苑也是四时不竭,状若汪洋,这种地方夏季山洪一发这水灾几乎标配。而这些涌入的灾民,让京城的繁华盛世瞬间变了模样,一条条大街上全是拖家带口,哭喊祈求施舍的灾民,尽管万历迅速下令设粥厂,但很显然改变不了什么……

    官府施粥大家都懂的。

    皇帝拿出一万两,估计真正用到灾民身上的也就一千两,更何况米价也在暴涨。

    “你知道番薯吗”

    杨信问陈于阶。

    “我舅舅在江南进行试种过,但并不受民间欢迎,江南又不缺粮食,吃惯了大米的人们根本不喜欢吃这个,更何况江南如今连水稻都不爱种,桑棉才是最受追捧,大米都是从湖广江西买。

    谁还会种地瓜

    而北方我们目前也在天津试种,但至今也未曾想出该如何保存,此物最怕冰冻,一冻即腐坏不可食。”

    陈于阶很直接地说。

    然后杨信用一种很诡异的眼神看着他……

    “杨兄”

    陈于阶茫然说道。

    “难道你们不会挖个坑把它埋了吗”

    杨信无语道。

    他没想到这么简单的问题居然难倒了大名鼎鼎的徐光启。

    “杨兄能解决冬储”

    陈于阶惊喜地说。

    “那个是最简单的,挖个坑,干燥无水但有潮气的,然后铺上沙子把那东西埋里面,上面插个东西透气,然后就不用再管了,若是家里有火炕就完美了,堆在里面就行,怎么还不撑一冬天”

    杨信说道。

    “走,找我舅父!”

    陈于阶毫不犹豫地说道。

    事实上徐光启还真没解决这个冬储的问题,不过杨信一说,以这老头的头脑瞬间明白了。

    “你还懂多少”

    徐光启很不客气地问。

    “问!”

    杨信同样很不客气地往太师椅上一坐端起茶杯说道。

    “冬储老朽已经明白,然还有一个麻烦,此物发芽需天暖,只能开春与其他作物同种,然其生长期过长,其他作物都已收此物尚不能收。结果耽误冬季小麦播种,使得一年只能种一季,这样其增产就无用,南方天暖发芽早先育秧再移栽就无此问题。”

    徐光启说道。

    “简单,制作类似火炕的苗床把种薯排在上面,盖上土底下烧火控制火候使其提前发芽,等割完麦子再剪下来插秧。”

    杨信说道。
1...1718192021...3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