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突破百万应该没问题。
加上土司的估计就得超过两百万了,毕竟这一次光安邦彦就搜罗十万大军。
十万大军后面是至少四十万人口,而且这些还不是全部土司,还有一大堆土司没有卷入,甚至还有不少在山里不问外事的。
而清末贵州近九百万人口。
哪怕这时候贵州不含遵义,另外还有一部分在湖广,但总的来说,这片土地目前的人口数量,仅仅相当于它在农耕时代极限的四分之一,这里还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容纳,唯一需要的就是玉米和地瓜。原本历史上这时候玉米已经很少量传入,但直到麻哥时候县志里才出现,明朝期间仅有的记录来自官员文章,所以就算有也极少。
那么就完全可以进行商业垦荒,让更多适合的山区开垦出来以便容纳西北的人口,这里的气候比两广更适合他们,毕竟原本历史上李自成那些旧部就是在这一带坚持抵抗二十年的。但让那些陕北人去两广,他们就很难适应了,商业垦荒首先不能出现大规模疫病死亡,否则人家就不干了,云贵川三地最适合,尤其是川贵两地。
除了这三省其他地方的价值都不大。
湖南的确还有大量土地适宜开垦,但一则血吸虫没法解决,二则那里也是未来旱灾的重灾区。
同样的还有江汉平原。
而且这里从西北移民南下道路也最近。
唯一的问题是地方士绅的反对,所以目前也只有这场战争破坏的地区可以这么玩,毕竟理由充足,商屯的目的是为镇压土司,同时就近为驻军提供粮食,要知道贵州一年收的田赋才五万石。这些肯定不足以供养军队,所以杨都督再次破家为国,承包驻军的粮食供应,但前提是让他大规模进行商业屯垦,在永宁,贵州,遵义这些地方搞商屯。
这样就可以了。
士绅们也就无话可说了,甚至说不定还欢迎。
毕竟原本这些驻军需要他们交税养活,但现在改成杨都督的商屯了。
“走了,去救遵义了!”
杨信说道。
他前面的战斗已经结束,阿成虽然是猛将,但也架不住群狼,在那些土目围攻中终于倒在血泊中,浑身中数十刀,被砍得鲜血淋漓,完全是失血过多才倒下的,倒在他哥哥身边,可怜他哥哥至今还没咽气呢。
那些土目重伤一个,四个轻伤,也算是付出惨重代价了。
那些轻伤的满怀恨意上前,直接砍下了他们兄弟俩的脑袋,就跟献上礼物般送到杨都督脚下……
第三八八章 大明的巾帼英雄们
乌江关。
“兄弟们,跟我上!”
杨都督挥舞着铁挝,姿势标准地向前一指吼道。
在他头顶密集的利箭恍如下雨,甚至还有用小型投石机扔出的石头,居高临下的守军占尽优势,他们的箭不用瞄准,高度优势可以让他们轻松杀伤着强渡乌江的进攻者……
也是土人。
在杨信那标准姿势旁边,顶着盾牌的水西土兵奋勇争先,虽然他们脚下只有一条二十四道拐那样山路,而且这条山路只有几尺宽,全是用一块块被磨得光滑的石头砌起来。环境的限制让他们承受巨大伤亡,不断有水西土兵被箭射死或者被飞石打死,但没死的就继续向前,他们身后的山脚下,他们的土目或者说奴隶主们带着一船船土兵不断渡过乌江。
他们头顶炮弹呼啸而过。
用驮马运输来的小弗朗机,虎蹲炮之类,正在对岸的半山腰,不断将炮弹跨越乌江打到他们头顶。
当然,没什么卵用。
一百来斤小弗朗机的炮弹飞五百米,连杨都督的防护都打不动。
更别说乌江关岩石垒砌的城墙了。
“冲,冲,冲,最先打进乌江关赏银千两!”
杨信吼叫着。
那些土兵士气瞬间暴涨,一个个吼叫着加速。
囊括了汉,彝,苗,仡佬等族的大明平叛军,就这样强渡乌江冲向乌江关的天险。
此刻的杨都督恍如被什么附体般,不停亢奋地吼叫着,他那巨大的嗓门在炮声伴奏中响彻乌江两岸。
悍勇的进攻终究收获成功,很快最前面的水西土兵冲到了乌江关,开始向着关城强攻,然后在箭雨中倒下,后面的土兵继续,前赴后继的冲锋让他们最终登上城墙。第一个登城的土兵亢奋地吼叫着,挥舞一把长刀和砍翻两名奢家土兵,不过紧接着也挨了一刀,他向后倒的瞬间看到了不远处杨都督殷切的目光,然后他骤然大吼一声,重新挺直腰冲向敌人。
他身后越来越多人冲上了关城。
城楼上一个将领深深地看了杨信一眼,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
很明显他犯了个错误。
“樊龙,你弟弟还没死吗?”
杨都督喊道。
樊龙一下子怒火冲天,紧接着转回头。
但这时候杨信已经到了城下。
还没等他继续逃跑,狂奔到城下的杨信纵身跃起,双手铁挝钩住箭垛,双脚猛然一蹬城墙,整个人向上倒翻过去落在城墙,紧接着拿起铁挝左右一分,两名拦截的土兵瞬间被钩住甩出城墙。这时候逃跑的樊龙下了城楼,他惊恐地转头看着走向自己的杨信,杨都督一手一把铁挝,恍如一头镰刀龙般吼叫着,顾不上走台阶的樊龙干脆直接往下跳。
但就在他准备跳起瞬间一把铁挝撞在了他肩头,巨大的重量砸得他一下子趴在了城墙上。
紧接着另一支铁挝的钩爪出现在他面前……
乌江关的打开,让遵义的大门同样敞开,紧接着源源不断渡过乌江的平叛军杀向遵义。
第二天下午,遵义通贵门外。
“冉夫人,久仰大名!”
终于和川军会师的杨都督亲自迎接后者的统帅。
在他面前是一个应该算风韵犹存的少妇,一身盔甲手扶着刀柄,而在后面左右各一个比她年轻,但也肯定嫁人的少妇,三个人容貌很像,一下子这样站在一起还是很令人惊艳的。
这个就是白再香三姐妹了。
实际上她们是从辽东战场回来的,她们三人和冉跃龙的几个弟弟,都是陈策部下川浙军的,不过和杨信没有见过面,她们在熊廷弼死后就撤回,因为当初在开原和建奴的交战中她们家损失最大,一千多酉阳兵伤亡,冉跃龙的弟弟冉见龙也阵亡。
而酉阳土司兵总共才四千。
杨信胡搞一通之后辽东局势稳定,自然没必要让这支损失超过三分之一的残兵留在那里,在赏赐一番之后就让他们回来了,结果刚回来一年,就遇上了奢崇明造反,她姐妹只好再次上战场了。明末最忠心的就石柱,酉阳两家,无论对外对内都经常上战场的,冉家也是宋朝时候的汉人将领,这一带除了他们还有秀山杨家,唐末将领,思南田家,这个更远,都是隋朝的了。
川东一带一直都是天下大乱时候,汉人避难的主要选择,不只是现在这些土司家族,再远汉朝,三国两晋都是如此。
他们和奢安不一样。
同样是土司,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怎么没见冉公?”
杨信说道。
“回都督,末将夫君染病留在思南。”
白再香说道。
“改日杨某去拜访一下,杨某对于治病还是有些手段。”
杨信说道。
当然,他也就是随口一说。
不过他这些年关心医学也是真的,而且还准备搞个医院,毕竟接下来摧毁大明的还有鼠疫,而这场鼠疫重灾区就是河北,他可不想自己的那堆老婆们也染上鼠疫,所以一直在搜罗那些名医。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手段,倒是有一个办法已经在推广,至少在他的地盘上搞得很好,也就是养猫,作为一个猫奴症严重的国家这一点还是很容易。
目前他的那些庄子全都猫多为患,老鼠已经不够它们吃,正在向外扩散,甚至已经到了影响其他物种的程度。
比如它们已经开始狩猎野兔。
“陇知府到!”
说话间外面的喊声响起。
紧接着陇孝祖陪着她妈走了进来,一看白家姐妹瞬间警惕起来。
很显然她已经清楚杨都督是什么货色了。
“冉夫人。”
陇应祥笑着对白再香说道。
后者赶紧行礼,她不是冉跃龙大老婆,不过白家也是酉阳大族,所以地位并不比大老婆低,实际上现在比大老婆高,毕竟冉跃龙身体不好,冉家的武力全都控制在她手中,甚至朝廷封官也没搭理那个大老婆。
她们互相客气完了,陇应祥很有深意地看了看杨信,她当然一眼就看出自己女儿被开发过了。
不过这是她乐意看到的。
毕竟像她这样的女人土司,如果能抱着杨信这条大腿,那以后就不会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杨都督很腼腆的一笑。
“陇夫人,安位那里如何答复?”
他问道。
陇应祥之前在毕节主要盯着大方,奢社辉母子就在那里,另外还有不到两万安家的军队在留守大方,不过陇应祥既然到这里,那里肯定已经没有危险,实际上安位也不可能有别的选择,毕竟安邦彦都已经死了,而且水西的那些主要土目都在这边跟着杨都督浴血奋战呢。
“奢社辉已经同意投降,只不过还想看看朝廷如何处置她们,此时是朱总督在与他们谈,应该不会有意外了,水西宣抚使对他们来说可以接受。”
陇应祥说道。
这就可以了,这样那些土目也满意。
而且没有了安邦彦兄弟,这些土目们可以快快乐乐欺负这对孤儿寡母了。
以后可以在水西多设立几个长官司,让这些土目都做一方正式土司,甚至给他们赐姓改名,彻底让他们摆脱与安家的联系,最终给安位保留这个没什么权力的宣抚使,下面一堆长官司各玩各的。
朝廷就是在水西的长官司太少了。
原本的十三则溪完全可以搞十三个长官司,把安家事实上分成十三份。
反正那些土目肯定喜欢。
“秦宣抚使到!”
外面紧接着喊声再次响起。
然后秦良玉带着她儿子走进来,杨信赶紧迎接他姐姐。
话说他的确得感谢秦良玉,如果不是秦良玉迅速动员起冉家和陇家,就靠朝廷那些官员的效率,不可能完成对叛乱区的封堵,安家肯定能攻下毕节,同样奢家说不定真就直奔重庆了,是冉家的军队始终在侧翼威胁着,他们才不敢从遵义直奔重庆的。
“奢崇明那里目前怎样?”
杨信问道。
“他也只有龟缩落洪了,朱总督以五万大军包围落洪,剩下也就是何时打进去而已,安邦彦一死他也就只剩下苟延残喘。”
秦良玉说道。
这也是她带着石柱军到这边的原因。
她的四川总兵印已经给了原本的副总兵侯良柱,后者指挥着朱燮元这段时间拼凑的四川明军主力,而奢崇明的主力其实在这里,奢家连同这段时间招降纳叛总共五万兵力,而落洪不足两万,樊龙那里一万被击溃,剩下都由奢崇辉等人统帅被堵在遵义。
他们想跑,但跑不出去了。
杨信强渡乌江速度太快,奢崇辉根本没来得及跑,紧接着杨信的前锋就兵临城下了,而且他们返回的主要大路得走鸭溪,但这条大路的入口落蒙关同样也被杨信给堵了。
最终奢崇辉两万大军被堵在了遵义城内。
而且南线的白杆兵也已经打开娄山关,到达遵义城下,他也不可能像杨应龙一样跑到海龙屯了,这座著名的堡垒在北边三十里外。
“那么,诸位巾帼英雄们,这遵义城就看你们的了。”
杨信满意地说道。
。
第三八九章 夺过奴隶主的鞭子
五天后。
遵义通贵门外。
“杀啊,跟着我先入城者赏千两,头一百名一人百两!”
杨都督一手特制盾牌一手铁挝再次以标准姿势高喊着。
不过这次他身先士卒了。
在后面那些狂奔的各族官兵土兵们亢奋的吼声中,杨都督像他们期待的那样,身先士卒向着前方城门开始了狂奔。城墙上小型火炮,三眼铳神枪之类杂牌火枪,弓弩,小型投石机全都疯狂投射阻击的力量,但拎着一个特制木盾的杨信无视这一切,狂奔的他一往无前。
后面的士兵同样一往无前。
这些士兵很清楚,没有什么能阻挡住杨都督。
同样杨都督是讲信用的。
上次先冲上乌江关的土兵紧接着得到了一千两银子,后来他说自己没法拿动这么多,杨都督干脆给他改成了一口袋黄金,把那土兵激动的当场昏迷,同样也让杨都督说话算话的美名一下子在各军传开,跟着这样的统帅完全值得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