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那你们为何要阻挡我呢?”

    杨信说道。

    “侯爷,您到了我们那里,真得会一样分田地?”

    一个降兵小心翼翼地说道。

    “看看我的脸,看看我脸上的伤疤,那么你们觉得我会放过那些组织团练,打我黑枪的家伙吗?”

    杨信阴森森地说道。

    话说他脸上的伤还没彻底复原呢!

    。






第五二四章 顺民与刁民
    团练降兵们并没因此而表现得多么激动……

    “你们是不相信我”

    杨信说道。

    “侯爷,小的们都知道侯爷是青天大老爷,真正为民做主的,上回侯爷赈灾时候小的们都看着,要不是侯爷逼着那些大户不准涨价,就那灾荒他们能把米价涨上三倍,小的们家里还能吃饱饭全靠侯爷。

    可侯爷不是天子啊!

    侯爷也得听朝廷的,朝廷自然是听那些大户的。

    就算侯爷想分田,朝廷不准侯爷又能如何,上次抄了那几家,不就一直悬着而且这两年那些家地有不少都被别的大户抢占了,衙门也不管,就算苏州的公公也不管。

    侯爷就算真想为老百姓好,可侯爷总不能公然不听朝廷的吧要是一道圣旨把侯爷召回去,难道还指望别人也能和侯爷一样继续来分田侯爷要是有权做主,要说小的们当然听侯爷的,哪个做佃户的不想分田地可这天下终究是朱家的,侯爷终究也得听当今天子的。”

    那个织户小心翼翼地说。

    剩下的那些降兵也纷纷附和,很显然他们也不傻。

    杨信又不是皇帝。

    他说分田就分田了到时候不用多了,一道圣旨就解决,皇帝就是召他回去,然后再让别人带兵,那他还能抗旨不尊

    要是别人带兵,有哪个会和他一样

    说到底这天下姓朱而不是姓杨,分田这种事情太大,根本不是他能做主的,皇帝说了才算,而皇帝肯定和那些士绅一伙。

    昭义市是老百姓自己造了反,而官军挡不住,虽然传说杨信就是杨丰,但后期杨信可没公然加入,是那些士绅的团练自己打不过人家,在江阴连沈廷扬都差点被活捉,还是靠杨信调停最终双方停战,包括在宜兴也是。

    士绅们是真打不过了。

    这才被逼不得不承认现实,要是士绅能打过,直接反攻夺回武进,那杨信还能真得上战场

    但现在不一样。

    许都已经拿下半个浙江了,那些士绅已经告诉皇帝,逼急了他们会一拍两散的,那么皇帝不可能再继续纵容杨信。

    把整个钱塘江以北分田

    皇帝是想逼得天下士绅全造反吗想想就是不可能的。

    “我现在不需要你们相信,接下来你们会相信的。”

    杨信说道。

    这个结果也让他很意外。

    不过这也很正常,这些团练多数都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宗族近支,佃户也一样,家奴也是投献的,说白了他们本身就是士绅控制地方的基础。

    佃户和佃户不一样,地主会把最好的地租给自己近支族人,甚至遇上饥荒还会对他们救济,而远支的那些则会得到好坏搭配,但仍旧可以保证能够吃上饭的地。真正佃户的最底层,是那些异姓,这种以宗族为基础的金字塔结构才是江南乡村,所以朱元璋就喜欢一下子把全族押走,因为他知道这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这时候的世家大族在地方上一声令下可以对抗朝廷,但朱元璋时候想反抗的根本没人搭理。

    但朱元璋是皇帝。

    他就是抄家灭门,老百姓也视为天经地义,他是皇帝,他有权想杀谁就杀谁,想怎样就怎样,他的十二旈冕足以让老百姓听他的,但杨信只是一个大臣而已。

    他爱护百姓又怎样

    顶多也就是个加强版海瑞而已。

    海瑞没能改变什么,他这个加强版的改变了一些,但大明想要真正改变靠加强版海瑞是不行的,所以对于这些并没有真正到吃不上饭的程度的来说,他们宁可等,坐观。打仗时候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投降,反正投降也不会死,那些士绅们也不会因此对付他们的家人,他们又不是没有为士绅打过仗。

    “侯爷,跟这些贱骨头谈啥,他们在江南的好日子过惯了,回头让他们在陕北住几年就清醒了。”

    李锦说道。

    他们不存在这个问题。

    一则他们相信杨信,那些训导官的作用还是很明显,而这些来自杨家庄户的训导官,几乎全都是杨都督的狂信徒,他们的近乎宗教式宣传再加上亲身经历,足够让这些陕北来的士兵相信杨信。

    二则就是陕北来的了。

    他们从小到大经历过太多的饥寒交迫,一片亩产几斗的土地和几石的土地上人的渴望幸福程度不同,后者再苦也不至于吃观音土,前者可是稍微有点灾荒就得吃观音土。这些来自陕北的士兵,对于幸福的渴望让他们不会放过任何机会,无论杨信有没有能力做到,他们都愿跟着去争取,他们没有等待的余地。

    杨信兑现不了又能怎样

    就凭现在这支强悍的军团,回陕北自己干都行。

    大不了学红巾军。

    先回去自己闹起来,然后在杨信帮助下逼迫朝廷承认现实,陕北有几十万青壮可以加入,就目前朝廷在西北的军队,说起来不够这支军团自己收拾的。

    这些士兵心里有数。

    杨信做这些肯定会遭到朝廷甚至皇帝阻拦,他只要不想公然造反就很难继续下去,但他不想公然造反,这些士兵会代替他。

    红巾军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既然红巾军能靠着最初得的一帮农民,连火枪都没多少,就用长矛怼得四周士绅无力抵抗,那他们这些精锐士兵为什么不能真要是在陕北搞起红巾军,然后威胁西安或者太原,朝廷还能怎样皇帝还能怎样要么同意由杨都督去给他们主持分田,要么他们继续让更



第五二五章 逼上梁山
    李自成就这样进入荡寇军的后备名单……

    他肯定会来的。

    一个驿卒有屁前途,既不能升官又不能发财,最多混口饭吃,但在这里他侄子可已经是哨长,虽然没有朝廷的官衔,但实际上需要的话,一个千户是可以的。

    总之加入荡寇军绝对前途无量。

    此时已经入夜。

    杨信回到他在山顶的指挥部,坐在初秋的夜风中看着依然在战火中的惠山。

    头茅峰上臼炮开花弹的火光不用望远镜都能隐约看到,一道道掠过天空划着抛物线坠落的火光,在同样可以看到的锡山上化作爆炸的火焰,让那座醒目的龙光塔时隐时现。这座塔已经挨过不少炮弹,实际上孔有德主要轰击的就是这座塔,他想用炮弹轰塌这座塔。

    锡山炮台的中心就是它,一旦倒下肯定砸到不少守军,甚至炸起的碎砖都能落下砸人。

    但很显然这座塔挺结实。

    而在这个炮兵阵地向西,沿着头茅峰,二茅峰,三茅峰这条山脊线是不时可见的火把亮光,那是连夜向头茅峰运输弹药的民兵,他们从钱桥开始用人力和背篓,背着弹药沿山路向上斜插海拔近三百米的山脊,再沿着山脊的小径到炮兵阵地。

    杨信的确只是出动荡寇军参战,总共兵力不过一万两千五百人,但实际上后方在这一带动员了三万后备役民兵,他们就像支前队一样,担负所有辅助任务,光给孔有德运输弹药的就五千多人。

    他们需要把孔有德一个旅在头茅峰作战的一切都用背篓背过去。

    不过绝大多数还在下面。

    还在日夜不停地挖掘向前延伸的战壕体系,这时候四尊二十四磅炮已经到达前沿,就等着战壕体系挖通然后进入其中,避开横山堡的炮火一直推进到一里甚至半里內,然后开始对这座棱堡的轰击。

    而常胜军至今还没反攻头茅峰。

    估计目前还在混乱中。

    今天的开局对他们来说,很明显有些措手不及。

    话说他们为此准备了近三年,花了无数银子,甚至连外援都有了,可以说一下子跑步进入现代化,自认为胜券在握,结果一开战还是失败。

    感情上很难接受啊。

    更重要的是接下来还得调整战略,在常安军惨败,甚至损失近半后,他们目前的兵力已经居劣势,至少以目前在无锡的兵力,很难再主动进攻发起大规模野战了。也就是依靠横山堡阻挡这边向南进攻,然后想办法夺回头茅峰阻挡荡寇军炮轰锡山炮台,不过现在轮到他们仰攻就没那么容易了。

    现在他们一时间也有些手足无措了!

    不过杨信一时间也打不过去。

    横山堡的位置太好,这座建在山上的棱堡连挖地道都不行,而所有试图走横山口过去的,都会在那里的炮口瞄准下。

    唯一的办法就是硬攻。

    剩下就是孔有德部坚守头茅峰然后这边等着战壕体系挖通,用二十四磅炮轰开,再集中精锐强攻,直到守军投降,总之他需要点时间。

    倒是京城那边还得有些麻烦,很显然孙承宗也罢九千岁也罢,都不会支持他继续祸乱江南的,甚至天启也不会,这一次他弄不好真要面对天启的阻拦,皇帝陛下明显已经准备收手,而且还有北方的野猪皮,一旦秋收结束他肯定是要出来抢粮的,不抢粮他根本撑不过这个冬天。

    麻烦也很多啊!

    甚至刚刚得到消息,李旦病死,不过这次不是死在平户,而是他自己老家泉州,他儿子李国助和干儿子郑芝龙已经在争夺他遗留的产业。

    “叔父,曾知府求见。”

    杨寰说道。

    “带过来吧!”

    杨信说道。

    很快常州知府曾樱就被带过来。

    “仲含兄是来祝贺官军大捷的吗”

    杨信说道。

    他俩也是老相识了,用不着太客气。

    “是河间侯的大捷吧”

    曾樱见没人给他搬凳子,干脆自己找了块石头坐下。

    “荡寇军难道不是官军虽然荡寇军不是隶属五军都督府,但也是正经的官军,杨某率领官军南下遭遇地方乱党阻击,力战竞日,俘斩数千,岂非大捷”

    杨信说道。

    “团练这就成乱党了他们可是有南京兵部的命令。”

    曾樱说道。

    “啊难道南京兵部谋逆”

    杨信很夸张地说道。

    “难道不是河间侯抗旨”

    曾樱说道。

    “称不上,杨某持尚方宝剑,本来就有临机决断之权,再说这是常捷军和忠勇军冲突,杨某不得不来,说抗旨就过分了,陛下的圣旨发出之时还不知道这里出了事,杨某也是心忧地方,担心双方冲突酿成大乱,很显然杨某做的很好,如今双方都已经停止交战!”

    杨信说道。

    曾樱深深地看着他。

    “河间侯,若你打开惠山南下,会如何继续行程曾某是江西人,在苏松各府无寸土,如今算是以一个旁观者身份,来请河间侯给句实话。”

    他说道。

    “怎么着有人想退缩了”

    杨信说道。

    很显然白天的战斗已经让部分士绅又动摇起来,毕竟他们也就那点勇气了,如果常安军打赢,甚至哪怕打成平手,他们也还能勇敢些,可惨败就是另一回事了。常安军惨败,那么常胜军当然也有可能惨败,他们花那么多银子,结果却必定失败,那就得好好考虑一下了。说到底这也是他们的日常操作,真不能指望



第五二六章 掷弹兵冲锋
    曾樱最终无奈地回去。

    看得出他还是很想挽救这个正在崩坏的世界……

    真的。

    可想而知那些士绅们知道了杨信的真正目的后会如何誓死抵抗,他们再也没有屈服的余地了,后退就是失去所有土地,后退就是失去属于他们的盛世,后退就是……

    总之他们不会后退了。

    杨信的表态完全打碎了他们最后的幻想!

    战斗!

    没有别的选择!

    誓死抵抗!

    然后第二天常胜军开始反攻头茅峰。

    “放!”

    原本历史上张献忠部下大将艾能奇趴在石墙上,看着沿山路而来的敌人发出吼声。

    他两旁一排火枪同时开火。

    子弹瞬间打在敌人中,但绝大多数只是在地面撞击出泥土飞溅,只有三个敌人中弹倒下,当然,这时候的火枪就这样,除非十丈以内,否则任何瞄准最终都得交给运气。而就在同时对面敌人手中火枪喷出火焰,子弹在艾能奇面前打得石屑飞溅,紧接着敌人后面一尊人力抬上来的弗朗机同样喷出火焰,一枚小型霰弹瞬间打在他部下一名士兵脑袋上。

    不过没打穿头盔。

    后者哆哆嗦嗦地摘下头盔看着上面打出的弹坑。

    “戴上!”
1...284285286287288...3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