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耶格线膛枪在九十米距离只能穿透两毫米锻铁板,而杨信的全身甲平均厚度五毫米。

    而且表面渗碳。

    而且这是平均厚度,要害其实最厚到了七毫米。

    里面还有软甲和插板。

    这套超过一百五十斤重的防护层足以免疫炮弹以外一切攻击,包括那些支架火绳枪,他敢浪就是因为他知道后世那些对这时候火绳枪的测试数据。哪怕二十六毫米口径超重型火绳枪最多也只能打穿七毫米软钢,而且还是没有表面渗透的,但大同军制式的斑鸠铳还达不到这个级别,实际上口径缩小到二十,而线膛枪实际上口径只有十五。

    真打不动他。

    哪怕是他的后背。

    杨信回过头,向着那些线膛枪手做割喉状。

    后者吓得四散奔逃……

    下一刻杨信冲上了重炮堡,几个英勇的士兵上前,他双拳以极快速度伴随他的狂奔轰出,也不知道是被他打飞还是撞飞的,所有阻挡他的士兵全都惨叫着飞出并坠落。

    他就这样沿着这道城墙般的堡垒顶部一刻不停狂奔,低着头双拳一刻不停地轰出。

    前方一片飞起的身影。

    下面的大同军依然在射击。

    但绝大多数子弹都很难打中,毕竟指望火绳枪打这样一个快速移动的目标还是很困难,而且就算击中也毫无意义,这个浑身盔甲厚到夸张的家伙就像个不死的怪物。不对,应该说就像是一个不死的神灵,一个金甲的战神,此刻甚至就连张名振都感觉到了一种绝望,而那些在炮堡顶部的士兵干脆已经在逃跑。他们连迎战的勇气都没有了,和一




第五六一章 白马银枪李自成
    “兄弟们,肥羊上门了!”

    罗汝才说道。

    说完他向后面一招手,紧接着带领部下钻进了前方山林。

    他在延安待到了八月底,这才在灾民的欢送中离开,那时候一些补种的地瓜甚至大菁之类作物,都已经长势很好了,尤其是那些地瓜秧最大限度缓解了灾民的困境。说到底这不是紧接着而来的持续大旱,去年延安府的收成还算可以,民间多多少少都还有点存货,甚至今年就雨水来说还称的上比较多……

    雪水也是水。

    而杨家的石油贸易让那些驮队也带回大量的粮食。

    在杨家提高石油的收购价之后,整个延安府各地早就掀起养驴狂潮,发大财的事情肯定受追捧,现在这些毛驴驼队成了延安府的生命线,而之前为了鼓励种地瓜,杨家在各地大量收购地瓜干,这些存粮同样成了救命的东西,至少应付这一场天灾没什么压力。

    等各地地瓜都重新长起来也就勉勉强强能撑下去了。

    然后他赶紧归队。

    因为杨信准他再招一批新兵,而且当地的确有大量青壮向往当兵,所以他在延安一带又招募了三百多……

    包括他身边的这个。

    李自成是他在驿站遇上的,在得知李锦目前情况后,立刻就按捺不住那颗不安分的心,毕竟当驿卒真没什么前途,也就是混口饭吃而已。

    他虽然是李锦的叔叔,但两人年龄差不多,实际上就跟兄弟一样,要不然李锦也不会劫狱救他,不是感情真好,怎么可能冒着杀头危险劫狱救他

    现在李锦当官了他当然要投奔。

    最后就这样李自成作为罗汝才招募的新兵之一,一同踏上了南下的旅程,他们这些人都会骑马,杨家的商号也为他们采购了足够的马匹,一路从陕北疾行南下。但他们到达凤阳时候杨信已经进了南京,而且周围道路都被官军封锁,禁止凤阳的杨家庄户离开他们的屯垦区。

    不过这难不倒罗汝才这样的,他很干脆地带着这些手下步行穿过封锁线,以商旅身份渡江,但头脑灵活的他没有选择进南京,而是钻进牛首山这片山区袭击大同军后勤队。

    然后他的流寇之魂瞬间觉醒。

    这个家伙借着大同军在太平府一带强征民夫,搞得百姓一片愤怒,迅速打出了荡寇军哨长的牌子在这一带发展起来。

    至于他是外地人……

    那个不重要,他是正牌的荡寇军哨长就足够了。

    更何况他还有招兵权。

    这一带和昭义市相聚咫尺,而且杨家之前在马鞍山开矿,那些杨家矿工是什么日子,也都是有目共睹,可以说早就让老百姓知道了跟着杨都督的好处,本来就心里长草,再被大同军和那些士绅一逼,可以说真就视杨信为救星了。

    现在有个自称杨都督部下的过来带着一起抵抗,那当然视为亲人。

    那些逃跑的民夫,逃奴,甚至还有一些逃兵,纷纷投靠他入伙,这个家伙这方面才能毋庸置疑,加上李自成就更如虎添翼,结果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他居然拉起了一支近千人的游击队。依靠着那些本地手下的帮助,再加上各地百姓的拥护,他们在太平府一带时不时打开地主家开仓放粮,袭击大同军运输队,倒也过的很滋润,甚至还打败过几次大同军的围剿。

    打不过就跑呗。

    这一带有山区有水网,旁边还有浩荡长江,不到一千人的小队伍很好周旋。

    这次是得知决战开始,跑来准备大干一场的,没想到这么快结束,他们没得到参战机会,但却正好撞上了两只肥羊……

    “准备!”

    罗汝才低声说道。

    他身后幽暗的树林中,干枯的荒草下一个个身影紧贴地面,一双双眼睛盯着疾驰而来的骑兵。

    他们的远程武器并不多。

    主要就是一些猎户的竹弩,士绅家搜出的弓箭,几支缴获的火枪,再就是乱七八糟的刀枪一类冷兵器,而且基本上都无甲,但这些骑兵却装备精良,每人都带着几支短枪。

    此刻的他们就像欧洲那些伏击骑士的绿林好汉。

    “他们是逃命的,这时候那些兵也想逃,别管他们,就照着这两人,一起全涌出去,有多快跑多快,出去先喊一嗓子,说咱们是荡寇军,那些骑兵此刻都丧胆了,肯定会撇下这两人逃跑,就算有跟咱们拼命的也不多。”

    李自成低声说道。

    “有道理!”

    罗汝才点头。

    两大反贼头子很有知己之感。

    罗汝才悄然举起自己的短枪,李自成则拿着一根大枪,两人眼看着骑兵狂奔而过,但却没有动手,紧接着两只肥羊出现……

    “杀!”

    罗汝才大吼一声。

    就在同时扣动扳机,最近的骑兵应声落马。

    “荡寇军在此,降者免死!”

    他紧接着大吼一声。

    李自成第一个跃起,全速撞向前方一个目标,后者还没反应过来,看到他后愣了一下,这才惊慌地试图调转马头,不过他前面骑兵因为再前面的落马,正本能般带住,两人的马一下子相撞。就在那骑兵举枪瞄准的时候李自成已经到了,手中大枪刺出正中那人的马颈,几乎同时旁边骑兵的短枪开火,李自成本能地一闪,子弹从耳边掠过。

    就在那骑兵拔出另一支短枪的瞬间,他也拔出大枪一下子刺进马腿,那战马悲鸣一声,不顾背上骑兵的控制向前狂奔。

    李自成一把抓住了自己



第五六二章 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李自成”

    杨信饶有兴趣地看着面前的年轻人。

    此刻的他依然在雨花台上。

    这里的战事已经落幕,在张名振的近卫军投降后,剩下少数还在负隅顽抗的将领,也迅速被倒戈的士兵淹没,这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打扫战场了,至于他们的具体的数量目前暂时还不知道。

    但应该不会少于六万。

    此前张名振部下真正的大同军总共是七万,至于剩下三万是这一带士绅拼凑的团练,这些并没有真正参加进攻……

    他们相当于辅兵。

    运输,制造工程器械,挖战壕这一类工作。

    真正用于进攻南京的,就是七万大同军,伤亡八千,倒戈接近五万,加上差不多一万倒戈的辅兵,总得算大同军逃走的仍旧差不多一万多,但旅一级整建制逃走的没有,基本上就是些将领带着亲兵之类突围。目前大同军已经总共扩充到十二个军,在南京城外是七个军,旅级以上将领都是世家大族子弟,营级属于宗族近支,只有哨级以下才是真正雇佣军性质。

    和团练一样。

    常胜军这些团练同样如此。

    只不过他们因为规模小,所以队一级才是,哨以上就必须有宗族背景。

    士绅们组建的军队,不可能真正雇佣军化,必须是宗族体系控制,他们又不可能用信仰凝聚,必然采取宗族凝聚,甚至各个军都是地域划分,这样世家大族的军官带着一帮类似家丁的,主要由宗族组成的亲兵,通常都是最精锐骑兵,然后控制真正打仗的地方募兵。

    大的世家高级将领,小的世家中级将领,地方上佃户农奴当炮灰,打起仗来上令下行,当兵的不听话家里租的好地就没了。

    真正遇到危险了将领在亲兵保护下赶紧跑路……

    和过去明军没什么区别。

    这个制度如果不是遇上杨信这种玩大杀器的,在封建时代还是很有效的,毕竟宗族加乡里这个体系远比单纯的募兵团结。

    不是士绅不努力,实在是敌人太强大。

    在前线大规模倒戈开始,并且迅速蔓延开之后,那些头脑清醒的将领就知道无力回天,紧接着就弃军而逃,只有那些还试图挽回败局的反而陷入其中,在倒戈士兵的围殴中死的死被俘的被俘。

    最终这场大战为杨信增加了包括五万经过莫里斯式训练的正规军,一万也能打仗但缺少正规训练的辅兵,加上他目前在南京的,他仅仅在这里,就已经拥有了十二万可战之兵。而无锡还有一万多荡寇军,昭义市还有五万忠勇军,也就是说他已经手握十八万大军,如果他愿意,还可以迅速扩充到二十万,只要这十八万大军渡过长江,把凤阳那些接过来就行。

    二十万大军啊!

    虽然现在还没完成整合,但基础已经打牢。

    全都是莫里斯体系。

    火枪轮射,长矛阵,甚至骑兵还优于莫里斯体系,而且火炮更多,这时候欧洲军队火炮比例甚至还没有大同军高,而且除了瑞典,估计也没有三斤炮这种团炮级别的专用野战火炮。

    这样的二十万大军哪怕放到欧洲都是横扫天下的级别。

    吕岑会战总共才几万人呢!

    造反都足够了。

    那么造反还是不造反呢

    话说这个问题很令人纠结啊。

    纠结着是不是做反贼的杨都督,看着面前原本历史上的头号反贼,小李此时还很年轻,看上去也就二十左右,算不上英俊,至少比杨都督差距还是很大的。

    “你侄子是李锦吧我记得他之前向我提过。”

    杨信说道。

    “回公爷,正是。”

    李自成小心翼翼地说道。

    他不知道眼前这个人,正在反贼与忠臣间天人交战。

    “我就喜欢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李锦也是猛将,上次战场上一个人杀了好几个敌军,既然你是他的叔叔,而且又活捉钱逆,那就先留在我这里当个亲兵,以后看看你的表现再说。”

    杨信说道。

    李自成赶紧激动地谢恩。

    他可是很清楚当亲兵意味着真正前途无量。

    “至于你,把你带的这些人全部编入军中,我给你个旅长,再加一部分人凑一个旅由你带领。”

    杨信对罗汝才说道。

    后者同样激动地谢恩。

    他原本是哨长,这是直接跨过营长升到旅长,要知道他这批人目前最高也才不过是个营补,他却已经迈入高级将领的行列了。

    杨信随即让他俩带着部下先进城,至于钱谦益两人,那个就没必要理会,他俩准备好去挖鸟粪就行,而且不能去钓鱼岛挖,那里人已经够用了,所以接下来的新人得去东沙群岛挖。而且东沙群岛上还有淡水,虽说这个淡水据说并不适宜饮用,但是,那关杨信屁事,喝不死就行,或者说一下子喝不死就行,正好他的快船可以过去。

    最多再修几个水窖囤积点雨水。

    这个岛上挖的就可以供应江浙了,而且这一轮扩张后,肯定会有一大堆人整装待发,估计差不多也就够了,再往后就得准备往西沙群岛送了。

    而且西沙群岛也有淡水……

    什么西沙群岛的淡水也不适宜饮用

    一年两年喝不死就行,话说日军给岛上苦力也不是没喝过。

    不过张名振不用去了。

    挖鸟粪是大儒们的工作,他们的价值也就配与鸟粪为伴,但对于张名振这样能打的……

    当然不能凌迟。

    对于他们这些人,杨信有更好的安排。

    杨都督就像一个黑心的商人,总喜欢把价值榨



第五六四章 谋反第一步
    镇江和句容的投降,让杨信的控制区终于连成了一个整体。

    然后当然是继续扩张。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打着南京各卫旗号的新军,迅速将这个控制区向南扩张到了湖州,广德,宣城,芜湖一线。

    许都率领的三万大同军进驻湖州阻击了他的前锋,双方试探**战后便各自止步,最终在东线形成以湖州为核心的战场。北线依然是望亭和常熟两个点,沈廷扬部堵望亭,从南京逃走的商周祚指挥杨肇基等部堵在常熟,而原本增援吕兆熊的湖广军与庐州团练分别堵巢湖和池州。
1...299300301302303...3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