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镇南王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黯然长叹。
距离他三千米外。
内阁。
“到底是怎么回事,许显纯为何要抓霍维华”
孙承宗问道。
“九千岁也不知道,王公公也在找许显纯,可至今还未曾找到,就是霍维华也不知去向,如今能知道的就是昨晚许显纯带着锦衣卫伏击霍维华,但与霍维华的家奴发生交战,后者开枪打伤一名锦衣卫,但之后就全都失踪,王公公和田掌印找了一夜也未曾找到。”
魏广微多少有些茫然地说道。
他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就是今天一早起来知道这个消息,然后跑去找九千岁询问,但九千岁也正在一头雾水呢。
“私怨”
徐光启疑惑地说。
他依然在内阁,而且地位仅次于孙承宗。
而且目前内阁就剩下他一个南方人,基本上相当于南方的代表,因为卢象升等南方人控制御营,而且他外甥陈于阶又是辽东集团的核心成员,所以现在的徐阁老倒是很有权力。不过他本人不太热衷权势,只是牢牢掌控工部,基本上把工部打造成了他的私人地盘,而且皇帝对此是支持的,说到底天启很清楚他掌管工部是最佳人选。
“他俩哪有什么私怨。”
魏广微说道。
目前内阁还是五个人,孙承宗为首辅,另外魏广微,徐光启,黄立极,还有就是少年得志的冯铨。
“伯衡何在”
孙承宗突然发现往日最勤快的冯铨居然至今没来。
他这话刚说完,一名中书走进来行礼……
“诸位阁老,提督警察局葛公公差人前来禀报,说冯阁老家向警察局报案,说昨夜冯阁老连同翰林院孙侍读,一并在府中被贼人掳走,葛公公已经亲自带人前去调查。”
他说道。
“被人掳走什么人能从内阁大学士府中,把一个大学士一个翰林院侍读一同掳走冯家难道都是聋子瞎子,几百号奴仆婢女,居然连自己家的主人丢了都不知道”
黄立极愕然道。
他也是阉党,内阁五个大学士三个阉党。
不过这些阉党都不如原本历史上有权势,主要是他们没有军权。
无论孙承宗还是徐光启,都有能力控制他们各自势力掌握的军队,比如孙承宗能够轻易调动满桂,祖大寿等部,徐光启能调动卢象升,孙元化,还有他外甥,而他外甥又和金台吉,炒花这些人关系密切。这两人在内阁的话语权依靠的是背后军队的支持,但阉党这三人背后没有,虽然也有不少趋炎附势的将领投靠他们的门下,但全是旧式的军队。
第六三五章 九千岁怒斩阁老
司礼监。
“畜牲,狼心狗肺的畜牲!”
面对着坦白了一切的魏广微,九千岁像发疯一样嚎叫着。
紧接着他抬脚踹翻了后者,然后还不停踩着,很显然这个真相让他的情绪已经失控。
“九千岁,与我无关啊,我就是有些怀疑而已,他们做什么都是背着我的,我就是觉得异常,若非这次许显纯抓人,我也不敢断定啊……”
魏广微抱着头在地上嚎叫着。
他也很无奈,他不坦白孙承宗就替他捅出一切。
反正以九千岁的头脑只要孙承宗说出这种怀疑,那立刻就能理清一切,皇帝到现在病情越治越严重,甚至都已经全身浮肿,这根本不是生病的问题。要说武之望等人医术不行更扯淡,医学院这些人全是皇帝亲自搜罗一起搞研究的,更不存在不尽心的问题,但即便这样还依旧越治越严重只能是被人下毒了。九千岁之前就已经怀疑,甚至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只不过他没想到居然是自己最亲信的手下做的。
帮自己采购药材的,劝自己先别深究的,天天跟着自己煎药的,居然全都是下毒的同谋。
可怜那药还是他端过去的,他居然天天端着毒药给天启。
但他只是被蒙了眼而已。
只要把这层布掀开,以他那狡猾的头脑哪还需要调查,几乎瞬间就能明白一切,所以魏广微明知道会面对九千岁的怒火,也依旧只能向他坦白一切,这样说不定还能减轻惩罚,惩罚肯定少不了,他来就是得受罚的……
话说他倒是不想来。
可他是被孙承宗这个老东西硬架来的啊!
“狗东西,你不敢断定你既然猜到了,为何不早说这就是你天天吹嘘的忠心你不敢断定,你只是不想断定,你也和他们一样,你也巴不得他们害死万岁爷。啊,你家还有几万亩隐田,你怕到时候交税,只要把万岁爷害死就不用交税了,万岁爷,奴婢对不起您啊,奴婢居然养了这么一群弑主的畜牲!”
九千岁嚎叫着。
说完他从旁边曹变蛟腰上摘下佩刀连刀鞘一起,照着魏广微猛砸,紧接着魏广微额头上就出血了。
但魏阁老也没敢躲,他就跪在那里,抱着头在刀鞘的抽打中哀嚎,而且他这时候也不敢继续辩解了,大家都是聪明人,辩解完全是徒劳的。
“九千岁,求您饶了小的吧,小的知道霍维华躲哪儿,他们和信王这些日子交往颇多……”
他嚎叫着。
九千岁一激灵。
下一刻他手中正在砸落的佩刀刀鞘突然甩出,露出了里面的刀刃,然后一下子砍在魏广微脖子上,后者骤然惨叫一声,紧接着倒向一旁,九千岁随即一抽刀,就在同时魏广微脖子上的鲜血迸射。而旁边的孙承宗却默默站在那里,仿佛面前砍断了动脉的不是当朝大学士,而是一条无足轻重的野狗,可怜的魏阁老就这样在他们的注视中飙着血抽搐着,转眼间因为失血过多不再动了。
九千岁长出一口气,随手把佩刀交给了曹变蛟。
后者擦干净血迹默默归鞘。
“让孙阁老见笑了!”
九千岁叹了口气说道。
“九千岁说笑了,乱臣贼子何代无之此辈罪有应得,死不足惜,但许显纯那里真不能再查下去了。”
孙承宗说道。
九千岁默默点了点头。
许显纯查下去的结果,就是公开弑君案,对外确认天启是被这些乱臣贼子下毒的,那么杨信进京的理由充足名正言顺,甚至卢象升也不会阻挡杨信,毕竟杨信能来救皇帝。但杨信进京后结果如何,就不是他和孙承宗能控制的了,是不是谋朝篡位只看杨信自己的节操了,以皇帝目前的身体状况就是突然驾崩也没什么奇怪的。然后杨信扶三岁太子继位,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直到某一天小皇帝突然间同样染病驾崩,那时候杨信手下的将领们给他一个黄袍加身,这天下也就从此易主了。
但九千岁不能接受这个结果。
他对天启是忠心的,哪怕和杨信关系特殊,他也不能接受杨信谋夺天启江山这个结果。
他是天启的老奴。
就算天启有驾崩可能,他也得尽力保证天启留下的江山,继续在天启的后代手中,所以这件事仍旧不能公开,不能让许显纯继续查下去,这些人可以秘密解决,但不能公开他们的罪行。
许显纯身后有人。
九千岁已经明白,为什么这时候许显纯突然冒出来,这是受人指使故意的,目的就是给杨信借口,之前的王化贞已经玩过一次,现在不过是这些京城的杨信党羽,在继续玩这个套路而已,很显然他们已经迫不及待了。许显纯不过是知道公开查肯定会被阻止,所以才秘密进行直到把改抓的全抓住,该得到的口供全得到了,那时候再对外公开,那时候再想掩盖也就不可能了。然后当这个案子彻底公开,并且在各地传播开,杨信就可以打着救皇帝旗号,理直气壮地大军北上。
“把魏阁老送回家,就说魏阁老心忧陛下,突然中风不治,让他家人好好安葬了吧,该怎么封赠孙阁老看着拟。”
他紧接着说道。
&nb
第六三六章 朋友妻不可欺
乾清宫。
深夜的窗外,镇南王默默看着里面的好兄弟……
他好兄弟如今看上去很凄惨。
就像外界流传的,皇帝陛下落水已经落成了浑身浮肿,躺在病床上睡梦中还不时发出一声哼哼,虽然实际上才不过二十出头年纪,倒像是那些奄奄待毙的垂暮老人,正在鲸蜡的灯光中向着他生命的终点沉沦。
这个皇帝其实还算称职。
无论是原本历史上还是这个被改变的大明朝,他都做的还算不错,虽然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但至少在一片日渐糜烂的局势中,他还能竭尽全力地维持着不至于崩坏。
他当皇帝的七年真可以说多灾多难了,除了关外战局的崩溃之外,还要加上徐鸿儒的造反,西南的奢安之乱,哪一个都不好对付。他爷爷的三大征是一个个进行的,虽然几乎都是首尾衔接,但却都给他爷爷留出了喘口气的时间,但他的三场战争是同时进行。他爷爷至少还有张居正打下的丰厚底子,戚继光重新整顿后的军队,但他只有被他爹一个月败了大半的内库,和辽东一群被打成惊弓之鸟的残兵败将。
但同时面对三个战场的他依然能够支撑住。
以雷霆之势解决徐鸿儒,紧接着把奢崇明打得缩回老巢。
甚至后期在关外还能稳住崩溃的局势,圆嘟嘟那次不好说怎样,他这个问题争议太多,但袁可立在沿海的确稳定了战局,毛文龙的敌后战场真正建立,而孙承宗能花钱归能花钱,但他的确也通过砸银子稳定了辽西走廊的防御。
天启死的时候,实际上战局最艰难的阶段已经撑过去了。
无论南还是北。
南边就剩下后期的收尾而已。
奢崇明和安邦彦龟缩崇山峻岭,依靠着地形苟延残喘。
而北边的彻底崩坏,是他弟弟被圆嘟嘟忽悠瘸了,最后让建奴兵临京城才导致的,建奴入关对北方造成严重破坏,顺便还抓走大量奴隶,掠夺大量金银,从此有人种田也能继续从晋商手中买物资……
晋商又不是慈善家。
建奴得拿钱他们才卖国,没钱卖什么,但建奴的钱哪里来
在关内抢的呗!
而建奴能够成功入关劫掠,恐怕就只能说是他弟弟的奇葩操作了。
至少天启时候,还根本看不到建奴有这种可能,毕竟天启时候对蒙古各部的收买尤其是林丹汗的收买还在。而且热河群山里面的蒙古各部,也依然在领天启的赏钱,虽然崇祯时候林丹汗的扩张逼迫这些部落开始投建奴,但如果这边继续挥舞银子,那么这些人恐怕更喜欢银子。
事实上长城外的东土默特首领鄂木布或者说敖目,直到己巳之变的同一个月才向建奴投降。
此前他一直举棋不定。
林丹汗占领他的老巢满套儿,把他逼得走投无路,甚至已经提出和明朝歃血为盟了,但崇祯停了市赏,他又得不到银子,他开价每月两千两,那边黄台吉带着刚刚降服的东蒙古联军南下,最终他选择了投降,如果在这之前崇祯能够哄住他,说不定他还能继续犹豫。他们实力的确不足以阻挡建奴,但是,建奴的行动本来就是军事冒险,只要这片绵延数百里的崇山峻岭里,蒙古骑兵利用世代居住的地形优势,在大明的银子引诱下稍微袭扰他们,就能拖延他们一天两天,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毕竟黄台吉连后勤都没有。
而在这个被改变了的大明,最终能够彻底解决辽东战局,正是因为对蒙古各部的收买……
应该算收买。
不论杨信包藏什么祸心,但至少从目前看,大明对蒙古各部一直就是收买,给他们封爵发俸禄,给他们修庙,甚至让他们的子弟到内地享受荣华富贵。
这都是砸银子的。
天启肯砸这笔银子才是关键。
正是因为他肯砸银子,从最初开始一直到战争最关键时候,炒花,卜石兔,甚至金台吉这些人,都始终坚定地站在明军一边,无论哪一次大战都没有缺席,就是对赫图阿拉的进攻都没少了炒花。他们为大明当炮灰,大明给他们银子买粮食在这个饥荒的时代养活族人,这是一种很公平的交换,敖目要一个月两千两就是买米的。
他自己说的就是买米钱。
包括之前跟着满桂在独石口外阻击硕垒的哈喇慎各部,被林丹汗击溃后,首领白言想投建奴,他弟弟不干,但最后崇祯又停了赏,其他诺颜们终究不能在饥荒中硬撑着,最后还是陆陆续续投奔建奴,之后的建奴入关劫掠中,这些人几乎都参与了。
但天启给银子,他们能拿着银子买粮食,那他们就听天启的。
而这一切最终成就了天启的中兴盛世,让他不但赢得了最终的战争,而且还彻底收服蒙古各部,现在草原上那些大师们正在传颂他的仁慈,但可惜他却倒在了内部敌人的手下。
镇南王不由的叹息一声。
“你是来看他笑话的吗”
他身后一个声音幽幽地说道。
“皇后殿下,这么晚了您还不睡吗”
杨信头也不回地说道。
“我都快做寡妇了,哪还能睡得着。”
张嫣说道。
“您就是做了寡妇也是太后,该睡就睡吧,没必要焦虑,再说陛下看起来也还能撑住,这些天给他下毒的几个多数都已经被许显纯抓了,还有一个刚刚被我大爷下令乱棍打死了,也就还剩下一个躲在信王府。”
&nb
第六三七章 带过来,在他面前凌迟
杨信对张嫣还是放心的。
皇后殿下无非一个原则,保证她儿子能当皇帝,其他一切都是为这个原则服务的,只要她儿子当皇帝,其他那些都不重要,什么杨信分田地,什么她老公的新政,什么文臣士绅的反抗,这些统统都是不值一提的。
但现在局势很微妙。
若天启驾崩,她儿子倒是能在九千岁和孙承宗拥戴下继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