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搞社团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咱们万岁爷再优容士子,在这种根本的事情上,还是不会纵容他们,守诚有句话说的好,他们首先是陛下的臣民,然后才是儒家弟子。”
九千岁说道。
然后他又看了看杨信。
“你们什么都别做,我回去跟李娘娘说,她对守诚还是颇有好感,再给她些银子,她会把你说的这句话给皇贵妃学说的,皇贵妃再对万岁爷一说,那剩下就看万岁爷的了。这板子肯定要打,毕竟你们算是打了士人的脸,他们的面子还是得给,可落下也必然是轻轻落,但万岁爷也从此记住你们,你们维护的是皇家的至高无上,这忠心比什么都重要。
总之许老弟要受罚了。
但许老弟飞黄腾达的日子也不远了!”
他紧接着说。
“那杨兄弟呢”
许显纯看着杨信说道。
“守诚这里有守诚什么事吗”
九千岁笑着说。
的确,这里根本就没杨
杨信的事,打那些青虫的是锦衣卫,锦衣卫奉命护送他回家,路上驱逐那些恶意阻拦的,跟他这个被护送的没关系,至于他质问青虫的那些话……
那难道不是实话
谁敢说杨信说的不对,谁敢说孔夫子凌驾万历之上
文圣也得皇帝封的才是文圣!
许显纯说的对,这大明天大地大圣旨最大!
三个家伙就这样完成密谋,紧接着九千岁和许显纯回去,前者拿了一千两的银票,这是给李选侍的,而许显纯自己也有门路,好歹细算起来万历还是他表叔呢!如何应对明天必然会出现的御史围攻,这个就交给他们俩去布置了,一路辛苦的杨信很干脆地扑向了黄英……
黄镇又没回来。
杨信是被许显纯象征性押着,然后走驿站加急回来的,至于黄镇几个还在后面和李如柏同行,也就是说这杨宅,目前就剩下杨信和黄英这对孤男寡女……
呃,还有小草。
这种时候当然要下手了。
“不行!”
黄英很毅然地拔出她的小刀子横在杨信肚子上。
“我也很辛苦的!”
杨信急切地说道。
“哼,谁知道你出去这一趟,去了多少烟花之地你们男人出去有哪个能老老实实”
黄英鄙视地说。
“冤枉啊,我就是想也没那么多时间啊,这一趟除了打仗就是一路上奔波,哪有那些心情啊,再说难道我会去西虏或者叶赫部逛烟花之地他们那里也没有啊!就算有那些臭烘烘的货色,难道你觉得我能下得去手”
杨信喊冤。
这就纯属鬼话了。
说话间黄英倒是收起了刀子。
“那可不一定,听那些去过西虏那里
里的商人说,他们还拿自己女人招待客人呢!”
黄英说道。
“她们一辈子不洗澡的。”
杨信说道。
“你是怎么知道的”
黄英充分展现女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方式。
“来,我给你讲讲他们的风俗,何止一辈子不洗澡,她们还有更多让人无语的呢,不但是西虏,还有女真还有倭国甚至泰西女人,你知道吗泰西女人也不洗澡,她们有个王后四十年不洗澡,身上都长虫子了,居然还被封为圣人,他们认为身上越脏灵魂就越圣洁。还有,他们的女人都很随便的,外面没有野男人的女人是受人鄙视的,当然,外面没有野女人的男人也是受人鄙视的。他们这类有趣的事情多了,咱们到房里坐下,一边喝着酒我一边给你讲。”
杨信搂着她的腰,一边说一边往房间里走。
黄英很显然不懂这些套路。
被杨信讲的这些内容吸引的她一边听着一边随着他走向房间,然而就在即将迈过门槛的瞬间,后面突然传来一声高喊……
“姐姐!”
黄英愕然回头。
紧接着她红着脸推开杨信,同时清醒过来,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立刻向自己弟弟走去,阴谋失败的杨信笑咪咪地看着自己未来小舅子。后者带着凛然正气看了看他,然后和自己姐姐一起走了,因为身份还没明确,黄英是不可能住到杨宅的,他们其实是住之前杨信住的地方。可怜杨信就这样看着到嘴边的又飞了,等他们姐弟离开后,这才没好气地看了看小草,很显然这个实在太小没法下手,于是只好继续孤枕难眠去了。
第二天.
起床后的他再次衣冠禽兽起来,冒着雪出城到了方家庄。
但方汀兰没出来。
她的俩哥哥和在此帮忙处理丧事的方世鸿
接待了他,后者俨然就跟他酒肉朋友一般,尤其是说起昨天锦衣卫暴打青虫的事,一帮纨绔子弟就欢乐得很了,不得不说方家这一代男人都是一群废物。杨信拜祭了一下方希哲,然后又冒雪离开方家庄,在出庄子的时候,荷香小妹妹突然从路边钻出来,塞给他一封信紧接着又走了……
“三年
第九十七章 我们之间是纯洁的
商府门前。
“你用不着这样吧”
杨信无语地看着怀里的商家小妹妹。
后者用皮裘的兜帽完全把自己的俏脸包裹起来,只有很好看的双眼露出来,在那里就像警惕着窥探的小奶猫般观察四周。好在鹅毛大雪中,这条小巷根本没人,她们后面徐光启家也关着大门,她这才长出一口气,回过头恶狠狠地瞪了杨信一眼……
“不准对别人说!”
她说道。
“我无非就是顺路捎你一程,这又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
杨信说道。
实际上这小丫头一路都是这样,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而且大雪路上也没几个行人,到目前为止真还没别人知道他俩的事情,再说也真没事情,他就是抱着她骑马走了不到十里路,这小丫头轻盈得很,估计也没什么肉,上次太匆忙忘了关注她的身材问题。
“呸,谁不知道你那恶名!”
商家小妹妹说道。
说话间她的俏脸又一红,很显然她也知道杨信的那些绯闻,万一被别人看到这一幕,那刚刚回南方的汪晚晴位置正好有人替补了。
她这一说,杨信倒是又想起了脚踩两只船的问题。
他幽幽长叹一声。
然后他又抓住了商家小妹妹的背后皮毛……
“你先下去!”
后者挣扎着低声抗议。
很显然这种方式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一种耻辱,被杨信拎着后背抓起来的感觉,就仿佛自己是这家伙养的一只小猫一样,一想起自己被他抓着,面朝下手舞足蹈的样子,她就恨不能回头咬这家伙一口。
“真麻烦!”
杨信无语地说。
然后他自己先下马。
商家小妹妹战战兢兢地伸腿去够那马蹬,但杨信的马蹬是适合他自己身高的,而相对小巧的她,只能用脚尖勉勉强强踩着。然后坐在马鞍外的她,就那么双手抓住马鬃毛要下,但却在瞬间踩空了。与此同时那马被拽疼,很不耐烦地晃动一下脖子,从她手中挣脱,可怜的商家小妹妹惊叫着,整个人向后砸向了地面积雪。杨信急忙伸手从后面保住她,但这家伙抱的位置有些不恰当,双手同时抓住了不该抓的地方,商家小妹妹就像被蜂子蛰了般尖叫一声,然后跟条被抓住的鱼般拼命挣扎。杨信猝不及防脚下在雪地一滑,紧接着向后倒下,商家小妹妹的跟着一起倒下,然后尖叫着翻身,同时杨信也翻身,两人瞬间以上下姿态四目相对……
“啊!”
商家小妹妹高亢地尖叫着。
就在这时候徐家的大门打开了。
徐光启和一个老头加一个中年人一边说着话一边走出,然后看着雪地上的两人全愣住了。
“那个,我说她从马上掉下来,我只是想扶住她,我们之间是纯洁的,你们信吗”
杨信一脸纯洁的说。
商家小妹妹立刻停止尖叫,还被杨信压着的她,同样转过头看着这三人,然后目光一下子落在了那中年人的脸上……
两人脸色同时骤变。
“那还不快起来!”
徐光启抢在那男子前面怒喝道。
杨信以最快速度爬起,商家小妹妹同样以最快速度爬起,紧接着低头跑到自家门前,直接推开只是虚掩的大门冲了进去,那中年人依然在看着杨信,目光中充满了杀气,后者尴尬地一笑,很显然已经猜到这是谁了。
“这位可是杨义士”
那老头打破了尴尬的气氛说道。
“呃,晚辈正是,不知老先生如何称呼”
杨信说道。
“这位是戎政黄尚书,这位是太仆寺商少卿,还不快见礼!”
徐光启没好气地说道。
因为杨信和陈于阶的关系,他可是标准的长辈,杨信赶紧老老实实上前行礼。
这俩人里面后者是商家小妹妹的老爹。
不得不说这真太尴尬,把人家女儿按在雪地上,还让他亲眼看见了,也就是商少卿涵养好,换个脾气暴的早拿大棒上来了,当然,也可能是商少卿知道自己打不过他。至于戎政尚书可了不得,这是京城三大营的实际统帅,准确的官职称呼是协理京营戎政,三大营名义统帅是总理京营,这时候是泰宁侯陈良弼,永乐时候修北京城的陈珪后代。但文臣不会允许这个职位真正被武将控制,于是协理京营戎政就诞生了,到现在这个原本是辅助的文臣实际上成了三大营主管,统领除锦衣卫和御马监四卫以外,亲军上直二十六卫里面剩下的二十一个。
而这个黄尚书是黄克缵。
福建人,中立派,刚刚以参赞机务南京兵部尚书调任,朱常洛死后实际的顾命大臣之一,而明朝真正铸造红夷大炮,就是从他开始的,他招募从吕宋逃回的工匠铸造红夷大炮并用于辽阳防御。
“商少卿,令爱出城赏雪,马车不慎滑落河水,正好在下路过,于是借在下的马骑着回来。”
杨信单独解释。
商周祚的脸色缓和了一些。
当然,他要是知道其实是这家伙一路抱着他女儿回来的,估计真就该找大棒了,但如果按照杨信所说,那他就自动脑补为杨信牵着马
第九十八章 哭庙
万历的确被挑起了怒火。
第二天一早,杨信就被锦衣卫给带进了皇宫……
“到底是何事”
万历面无表情地问道。
杨信看了看旁边的许显纯,然后很干脆地说道:“陛下,他们的确是因为与草民有仇,故此看草民得陛下恩赐心中不满,故意在银锭桥堵着想当众打草民的脸。许佥事之所以驱逐他们,也是草民挑动的,但草民实在不明白,这大明究竟是陛下大还是他们的孔夫子大这究竟是陛下的江山还是他们那些儒家弟子的许佥事以圣旨送草民回家,他们以一个孔夫子的牌位就敢阻挡,他们眼中陛下的圣旨连孔夫子牌位都不如,他们究竟是陛下的臣民还是孔夫子的奴才
臣就是气不过这个。
许佥事说的很对,这大明天大地大圣旨最大!
圣旨一出臣民必须遵从。
他们明知陛下让锦衣卫送草民回家之意,一则奖励草民为国血战,二则使天下皆知,陛下有功必赏,只要真正为国家出力,就会得到陛下的赏赐,不但富贵立时可得,同样也能光宗耀祖。
他们都很清楚。
但他们仅仅因为一点私怨,不惜当众以羞辱草民,来毁掉陛下的一番苦心,明知许佥事以圣旨送草民,却自恃手中有孔夫子牌位,连圣旨都视为废纸。这样的人再若不给他们些教训,那四周的百姓如何想他们看到的是皇权屈服于儒生,皇家屈服于儒家,陛下屈服于士子,那陛下何以号令天下
以后是不是随便一群士子,就能抱着孔夫子牌位对抗圣旨……”
“胡言乱语!”
万历怒斥道。
“陛下,草民都是肺腑之言,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这大明没有谁可以高过陛下,孔夫子也一样,陛下,泰西就是前车之鉴。”
杨信说道。
“说。”
万历立刻被勾起兴趣。
“泰西各国皆信奉雅威,其教之主居梵蒂冈,立有教廷,向各国乃至各国之各省各县派驻祭司,一国之君死亡,继承者必须由教廷加冕,
,否则即为僭号,其国共击之。且无论何等大国之君,纵然坐拥千万之民,见其教宗亦需双膝跪地,口称父亲,有敢不跪者,则施以罚绝之刑,其国诸侯人人可取而代之。甚至曾经逼得一个国君带着他的皇后,在风雪中赤足徒步走到山顶跪在教宗门前三天三夜,才最终换来教宗的赦免。陛下继续纵容这些越来越猖狂的士子,难道就不怕有朝一日大明皇帝亦需跪伏文庙,以孔氏加冕才有君临天下之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