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乡村小吏在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智静

    “那为什么还向百姓收修造费呢,据我了解,还年年收,数量还不少,特别是几家丝绸大户,这明摆着敲诈勒索。”

    耿通头上冒出汗来:“这是卫所这帮人干的。”

    “你一个堂堂知县一点也不知道吗”

    耿通不敢抵赖:“我是有所耳闻,卫所千户和我商议,兄弟确实薪水少,那些商户肥得很,稍微打点膘。”

    黄钟拍了一下桌子:“这次是修船费,下次就是喝酒钱,还有个底吗,苏州本来税杂,你们还加塞,我看让皇上知道,你耿通有几个脑瓜。”

    刚才还笃定的知县,没想到被一个名不见传的郎中骂得狗血喷头,有些怨气,又发不出来,两只眼睛便看着小舍和蒋通判。

    蒋通判道:“黄大人,耿知县是考虑军心多了点,忘了民心,但毕竟没有私心,这件事我来处理,让卫所退一部份出来,这样军心民心都兼顾。”

    小舍道:“这事县衙要公布出来,不能怕丢丑,更不能以大压小,以官老爷的身份来处理,充好人,像发善心一样,而且要举一反三,衙门内有没有这种现像!”

    黄钟道:“怎么没有”

    耿通的用眼瞪了主薄一下。

    黄钟指了指主薄:“吃个中饭,三菜一汤,六个人吃,也就一点小钱,还要赊账,我一问掌柜,说是经常性的,连那些巡捕也赊,说是赊,其实是不给。人家要本钱的,给个本钱总应该吧,况且人家还化劳力。”

    蒋通判忙道:“这不是吴江有,我们苏州府也有,最近查到个捕头,不仅白吃白喝,还想占人家老婆。”

    “是牛捕头吗,以前还不错的啊”

    “你走后,他自称苏州第一捕头,到处炫耀,还打你的招牌,说是你的哥们。”

    “他也太狂妄了吧,以前没听你说过。”

    “本来是多吃多占,这次他占了人家女人,被告到了钟同知那。”

    “现在你们怎么处理”

    “先关着,金通判正一笔笔查,数量巨大就依旧先皇的剝了他皮。”

    &nbs




第三百五十三章 冤死的张山
    “张大人,记得幽巷客栈吗”小白问道。

    “咱苏州知府对面巷子那家吗离蒋通判家不远的。”

    “对,那年举报了景清的亲戚,得了三十个赏银,老板以为钱化不掉了,结了牛捕头当朋友,一来二去,老婆也白送了。”小白面无表情的说。

    “石文一家七口子全锦衣卫杀了,人家是平白无辜的,这种害人的钱拿不得,遭报应了。”张小舍多少有点幸灾乐祸。

    许杵作一个人喝着酒,也不声响,小舍便挑他话题:“许老弟,怎么闷闷的,最近有什么案子说出来听听。”

    小白插嘴道:“说起案子,葑门横街上有个,十分蹊跷,这街上有个藏书羊肉店,那羊肉是个叫张山的每日从藏书送来的。这张山养了一只黑狗,与他形影不离。这天,羊肉店主开门,没见张山送肉过来,心里着急,就到张山登岸的河边找,见那只黑狗对着他狂叫,老板以为张山就在船上。便回去开门,一会儿那只黑狗衔着张山的衣服,对他呜呜哀叫,似有倾诉。店主担心了便说:“你主人为什么不来呢莫非他出了什么事便跟在黑狗的后面,走了大约二里地,在一座废弃的破庙前停下。”

    许杵作接着道:“这座庙早已经没有了僧人,狗带着他却庙后的河畔。狗见老板跟上了,就跳人水中,没有多久,就把张三的尸体叼了上来。”

    小舍啧啧的道:“真是条好狗啊!”

    “老板见状大惊,急忙喊来附近的人一起来查看。等众人赶来时,已经黑狗蜷曲在张山的尸体旁,我们和小白去时,它已经死了,肺部都进了水,窒息而死。”

    “张山怎么死的呢”小舍问。

    小白道:“许仵作验了尸体。”

    “张山手脚被缚,嘴巴中有三寸宽,一尺长棉布一条,身上有钝器挨打的伤,但不是致命伤,是生前遭受过殴打后。抛入河中,河水呛人肺中,因呼吸不畅而死。”

    小白道:“我带着马捕,搜查每个角落,发现庙后有一堆废弃的砖瓦,被人刚翻动过。庙前空地上,有刚用石块搭成土灶,从灶内的柴灰是新鲜的,应该是有人刚在这烧的饭,地上还有新鲜的菜叶和油渍。”

    “凶手应该还没走远,葑门四周有黄天荡,出走不方便。”小舍坚决的道。

    “我们把几天河汊港口全封锁了,葑门城门也上了双岗。”

    “乞丐,流浪汉查了没有特别是身强力壮的。”

    “蒋通判把丐头找来,限他们10天内,找出那些到该庙烧过饭的乞丐。”

    许杵作道:“小白,供出几个都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再怎么软硬兼施也没用吧”

    “是啊,杀人是死罪,叫花子懂得,蒋通判也没办法,只好把乞丐们起来,叫我继续破案,我就找许杵作,他反正老婆不在身边,衣服邋里邋遢的,不用打扮就像乞丐样。”

    许杵作捶了他一拳:“你这个没良心的,帮你破案子,你居然说我乞丐,我捶死你。”说着用双手搯小白脖子。

    小舍笑着劝道:“别弄他了,小白自已头发长长的,也装不了斯文人。”

    小白道:“也是,我那几天一直忙得头发也没空剪,两人一搭一档正好,躲在暗处,听乞丐壁脚。”

    许杵作来了兴趣,见小白饮酒,抢着道:“听乞丐们讲农妇赵氏的事,说什么本来



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密的昙花庵
    小舍道:“一般人都会选择沉默,特别是牵涉女人的事,宁愿敲碎牙齿往肚子里咽。”

    “沉寂了几天,几个乞丐知道张山救了王氏,生怕他多嘴,把他给弄死了灭口。”

    小白道:“有了王氏的口供,接下来,蒋通判亲自提讯那几个讨饭的,王氏一指认。一名乞丐的手上被咬破的痕迹还在。人证物证俱全,再加一顿棍棒伺候……”

    许杵作说话间喝了不少酒,眼睛也红了,歪着头,小舍拍了一下他的头道:“咱们不喝了,明天陪我上山。”

    穹窿山小舍不止一次去过,离城五十里路,一个时辰四个人便到了山脚下,清晨的太阳红灿灿的,阳光使原本的青山显得五彩斑斓,马沿着东坡崎岖的山道,缓缓的上行,马呼着重重的鼻息,行到半山腰,小舍道:“老蒋,我这马今天有点不对,我不上去了。”

    蒋通判道:“来也是你喊着要来,到也到了,怎么不上了呢”

    “我也不知道,这马今天拉稀,我怕伤了它。”说着一个人便按原路下山。

    穹窿山与邓尉山之间有条小路,刚好马能行走,小舍见小白和许杵作跟了过来,便指着山谷一处庙宇道:“这庙隐藏的好,还是个金色的屋顶,好奇怪。”

    许杵作道:“应该在我们村附近的渔洋山,我怎么没见过。”

    见蒋通判没跟来,小舍道:“不等他了,我们走。”

    这山谷的路长着茂密的野草,还有不少高耸入云的杂树掩蔽,人在里面行走根本发现不了。快近太湖了,刚才明明看见的金色屋顶消失了。

    三个人分头找路,小舍看见杂草中有块石碑,一尺来宽二尺来高,拨开草见上面刻着“昙花庵”三个字,还有个箭头指着方向,小舍一阵狂喜,唤来白,许两人,披荆斩棘走了几步,前面天地豁然开朗,山道上铺着青石台阶,看凿痕还是新的。

    三人互助对视了一下,把马栓在树上,拾级而上,山上传来铃铛之音,抬头见时,简陋的院门便在尽头。

    门虚掩着,轻轻一推便开了,里面是个大院子,还有青石筑的放生池,放生池后便是红墙金顶的山门,这山门中间隔着个墙,就留一个小门,小舍让两人留在外,自已悄声无息的进了去。

    隔厢有个小尼坐在窗前,嘴里念着经,眼睛却闭着,小舍用手试了试,小尼是睡着的。

    里面一个天井,种着几棵超过屋顶的银杏树,果实累累,把枝头也压了下来,还有几棵新栽的海棠树,绿色中显得十分妩媚。正中台阶上是大雄宝殿,门关着。

    小舍选择正左边配殿的廊道上去,殿左的月洞门里传来两人说话的声音,而且越来越近,小舍见有个半人高的破水缸,也顾不得脏,跳了进去。

    脚步声近了,一个人道:“今天眼皮跳得厉害,可能老衲今天《心经》少念了。”这声音低沉带着凤阳声调。

    另一个人道:“念《心经》就是让应文师父放下一切,应文师父是不是有杂念没除”

    “修行看来是任重而道远,应文惭愧啊。”

    门“咯吱”一声开了,小舍把缸盖顶起,前面的已经进了殿,后面的高个子,经书掉在台阶上,正在捡,抬头时,小舍出懵了:“这那是黄溪村那个应文啊”小舍差点惊叫起来,眼前这位,脸明显消瘦,深邃的眼神,似乎能洞察一切,紧抿的嘴角略微下垂,含着悲伤和忧愁。

    “一定有两个应文,一真一假!”小舍寻思着退了出来。

    许杵作道:“大人,你钻到那里去了,怎么浑身都是青苔和灰尘,连头上也是!”

    &nb



第三百五十五章 东脚门画像
    三日后况钟回到了苏州,满脸喜悦,他对小舍道:“苏州人杰地灵,耿通化了不少功夫,把卫所敲竹竿的事认真的搞了一下,该退陪的退了,反响也不错,还揪了个县衙的捕头。”

    小舍道:“看来吏员出身的你,还是接地气,了解内情,我们明日去常熟才看看。”

    蒋通判来通报:“胡濙来了。”

    小舍便去同知府见胡濙,胡濙虽然连升两级从给事中升为礼部的侍郎,成了吕震的左右手,体貌依旧没变,消瘦的脸颊,蓄着个小山羊胡须,正和钟同知款款而谈,见小舍进来,立马行了个礼:“张詹事,别来无恙”

    小舍回个礼道:“闻讯胡侍郎来了,张某即刻前来拜见,不知侍郎大人从何而来”

    “阳山水蜜桃蜜汁正浓,去了趟望亭,回来时路过光福铜观音寺,拜了下菩萨。”

    小舍道:“啊哈,不巧,我近日也去了光福,不过没去见铜观音寺长老,错过了。”

    况钟道:“侍郎大人,我们也去了吴江,明日与张詹事去常熟。”

    胡濙道:“黄郎中,你跟着张詹事对了,别看他年纪尚轻,这里熟得很,而且为人勤勉,遇事不慌,干事神速,深得朝廷内外的好评。”

    “胡侍郎高抬了,俗话说姜是老的辣,侍郎出马没什么办不成的。”

    “张詹事是褒我,还是贬我,就拿皇帝钦定小人的事,快十年了,一个影子还没见到,惭愧惭愧。”

    三人互助吹捧了一会,钟同知道:“趁大人们都在,请大家去观前视察视察。”

    观前街在城中心护龙街东,长约二里,两边商贾云集,店铺一家挨着一家,车水马弄,人流涌动,显得有些狭窄,钟同知道:“这街堪比南京街口,算得上全国乃至世界第一街,每天来自全国的客商,络绎不绝,超过了原来的预想,所以我们向南北扩展,向南开僻了与太监弄的二条通道宫巷和赛银巷,向北扩展了专卖日用百货的珍珠弄,另外在玄妙观东西脚门,开了小吃一条街,专卖全国特食小吃。”

    小舍与胡濙手搀着手,进了西脚门,热气腾腾之间,南京的鸡鸭粉丝汤,绍兴臭豆腐,宁波汤圆,苏州小馄饨,无锡肉骨头,重庆小面,汉中热面皮,广东肠粉,合肥鸭油烧饼,一应俱全……

    胡濙道:“这里还有居然还有我们武进的米饭饼,好久没吃了,我得买一副。”

    那摊主和胡濙用家乡话客套几句,便用油条夹在饼中间送他的尝尝,钱也不收了。

    这饼有点锅巴的香味。钟同知道:“这饼松江也有,薄薄的软软的。”

    被他们说得嘴馋,小舍刚想往口中送,一个小乞丐,污黑的瘦脸,眼睛显得特别大,比亮亮还小,咽着口水朝他伸出细细的胳膊,小舍便分了一半给他。

    绕过玄妙观,四人一边吃着饼,一边看着路边摆着的纽扣店,发夹店,胭脂店,小人书摊,绸缎店,蛇药摊,还有画人像的摊儿。一个书生样的男孩用炭火棒,比着人头画着,小舍凑近些,这人还画得惟妙惟肖,小舍问那男孩,画一画需要多久,男孩道:“速写一支香的时间,十文钱。”

    黄钟道:“张詹事长得俊俏,不如画一张。”

    胡濙也道:“画一张吧,我们在山门喝茶等你。”

    小舍便端坐着,让他描摹,眼睛一动不动的看着店外,几个逛街的少女少妇,湊了过来,看着张小舍的相貌,对着他指指戳戳,偷偷的笑,把个画摊挤爆了。人缝里挤出个熟悉的脸,小舍立马认出,是十泉街彭紫晏小姐,彭



第三百五十六章 小舍受难
    晚上在张小舍决定去明天常熟看看,来时皇太子特意讲了棉花种植的事。

    棉花自从西洋引进后,在海南,泉州种植成功,先祖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开始向全国推广,棉布因为所需劳动量少,价格低廉之故,开始把丝绸的地位排挤下来。

    以前贵族穿皮革,丝绸,老百姓穿麻衣的历史已经改变。棉织品乃遍布於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成了人人都需要的抢手货。

    小舍的好友,常熟县府黄进,毕竟是进士出生,出了不少招数,腾出好多田地,让农民大范围的种棉花,常熟的风头己经超过丝绸之都的吴江县。

    小舍带着黄钟一帮人到县城时,早有人来报:“常熟姚知县,黄县丞已经在秋报门恭迎张小舍大人,况钟大人。”

    小舍看见晨曦中的城门大开,黄进率先骑马过来,人没到嗓音先到:“我的老同学,黄进来啦!”

    “果然是你,几年不见,发福啦!”小舍寒喧道。

    “托老同学的福,在这可以混下去。”

    老知县也过来了,还是以前的本份样,嘴里呵呵个不停,小舍便把黄钟介绍了一番。

    几个人在客厅坐下,小舍单刀直入道:“来的时候,听说常熟的棉花连年丰收,挣得盆满盃满,连吴江耿通也羡慕死了,狠不得砍了桑树种棉花。”

    姚知县道:“我们常熟人口比他们多的多,光个虞山镇,除了景德镇以外,在全国也算最大的镇了,以前只中粮食,这几年南去广州,泉州,北去川陕两省,西去江西看别人的植木棉技术。”

    小舍道:“黄进这小子脑子好,我记得,他在南京时,曾把棉花宋元之间始传其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这句子抄入个本子,我问他干吗,他道:“如果朝廷给我个县官,我便把木棉种出个名堂。”
1...7576777879...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