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学堂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金佶
水灾发生的时候也不能够让水圳的水位提高,同时在发生水灾的时候,还不能够让河水散发出去,能够流到可以蓄积和水的固定的地方。”
学堂岛学生回答得并不轻松,因为这些工作给他们非常大的压力,这些话他回答的很简单,但是想要变成事实,却是非常大的工程。
他是一个明白的人,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傻子,所以他才会回答得七上八下的。
总之,治水在大汉从来不是简单的事情,即使金麦城拥有比较多先进的工具,但是这些先进的工具还是没有办法,开山辟路。
学堂岛学生想要完成这些事情,没有这么的简单。
“你们也不用想得太严重,最开始你们找一条小河流,实际操作过一次,有了经验之后,我们在慢慢的扩大河流的范围,必须要你们有确实的把握,我们才能够在更大的河流里面进行这个工作。
何况在金麦城的扩展过程中,我们不是一直在治理金麦城的水文?虽然没有比较大范围的数据,但是你们应该对金麦城的数据多加研究。”
很多学堂岛学生都傻眼了,因为他们并没有直接接触金麦城的治理,所以对于金麦城做的所有事情不见得有研究。
“我知道这些数据资料都在学堂村里面保留有一份,公主似乎把它们复制了。”
这名学堂岛学生知道这些属于管理数据的东西,钱汝君并不会私自把资料取到学堂村的图书馆,而会保留在金麦城管理室,让后续的管理人员有机会研究,并且继承之前的研究,并加以改善。
对金麦城的管理人员来说,这就是一种职能的延续。
新加入的管理人员至少必须把五年内的文献资料看完,至于之前的项目,至少必须看过大项目,知道金麦城的发展。
现在加入金麦城管理人员,不见得是钱汝君手下,而是大汉的许多聪明人。
这些聪明人必须认同金麦城的理念,并且经过层层的考核才能够进入金麦城管理局工作。
对他们来说,金麦城管理局所提供的工作,虽然不是朝廷的官员,但是在这个地方,他们能够享受到权力的滋味,虽然这些权利是在替人民服务,这是在替人民服务的同时,他们其实也是在指挥人民。
想要成为朝廷的官员,实在太过困难,很多人会郁郁不得志,金麦城管理局虽然也有一定难度,但是很多人能够把自己的才华在这个地方发展。
其实金麦城管理局也非常的无法理解,为什么朝廷不多请一些官员,好好的治理百姓呢,他们觉得金麦城就是因为有非常多的官员替老百姓服务,所以老百姓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究竟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在金麦城住的人已经越来越搞不清楚了,不过他们都知道,金麦城都能够有如今的发展,都是钱汝君跟朝廷官员要来,人口自由流动的结果。
这个结果逐渐成为朝廷讨论的对象,但是对于地方官员来说,人口的增加或减少,影响到他们的考评,他们绝对不愿意,让人民百姓离开他们的治理范围。
只有金麦城一个地方有人口自由流动的权利也就算了,如果其他地方也有人口自由流动的权利,有一半的地方官员大概就要集体向朝廷申诉。
因为他们发现他们治理的地方,就算他怎么样努力,也没有办法把人民百姓留在那里,为他们的耕作所生产出来的东西,永远不如其他的地方。
他们的城市也不像别的城市那么繁华,人口,虽然因为语言的关系,大致上流动的情形是比较少的,但是总有一些能够快速掌握语言的人,愿意到别的地方去寻求发展,而且从金麦城的发展看起来,发展好的人,有帮扶其他亲戚带着他们继续往他发展成功的地方走的习惯。
大汉几乎是宗族聚居的地方,一个宗族少的有几十人,多的有几千几万人,一旦宗族里面发生了一个人的流动,而这个人的流动被证明是成功的,就好像一个杠杆被敲动,无数的这个宗族的人都会跟着开始产生移动,这个宗族或许会整个移过去,或者开始产生分裂。
反正对地方官员来说,这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治理小河流,靠你们的能力应该不是太困难的事情,而且地方如果知道我们要帮他们治理河流,一般来说应该不会阻拦,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良田,并且让百姓的数量增加。”
钱汝君也知道,其实百姓对于地方官员的重要性。他们要的是那个人数。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之下,人数的增加,靠的是生育,但是人民百姓在生育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养不养的得起的问题,或者是卖不卖得掉的问题。
毕竟生育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办法卖出好价钱的话,对于女人来说,也是会造成非常大的负担,不如让女人就不要多生。
这女人顶多能够生十几二十个孩子,并且伴随着生育的风险。
不过真的生十几二十个,女人的身体会垮掉,虽然她的生育会越来越轻松。
对男人来说,女人就是个生育的工具,但既然是有用的工具,就会显得比较珍贵,大部分情况之下,女人也是能够分担男人的工作,并且照顾小孩,所以女人的重要性会越来越高,甚至超过男人。
经济价值永远是衡量一个家庭地位的重要原因。
不过大汉强加了一个孝的观念,并且由皇帝开始遵照执行,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老人被遗弃的问题。
对于整个大汉的稳定也非常的重要,应该说,汉人能够长时间流传下去,这一个习惯是非常重要。
因为随时都有被灭族的危险,所以生生生成为所有大汉男人的本能,也是成为女人追求自己价值的重要东西。
能生出一个可以传宗接代的孩子,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提升地位的最高成就。
钱汝君认为自己的地位不需要提高了,也不屑于遵从别人的意见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她是一个极端自我的人,如果别人的意见对她来说非常的无法接受那么对这个人又必须在她身边,那么她的选择一定是给对方洗脑。
这也是钱汝君觉得没有,电纸书空间她会活不下去,因为光是别人的意见,就让她的耳膜会破,让她的心灵非常的残破。
既然钱汝君留有资料,学堂岛学生当然就没有意见,他们进到空间里面享受着食物,一边翻阅着资料,他们翻阅资料的速度非常的快,而且彼此讨论很快就能够得到一个概念,何况在钱汝君来之前他们已经大部分对钱汝君指定的这个河流有了一些基本概念,在讨论的时候也比较能够实际。
这段时间,他们对于这个水系能够灌溉到的范围,已经有了初步的计算和规画,有了金麦城的经验,他们就有了更详细的,具体的研究数字。
“幸好金麦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懂得留下数据,虽然他们本身看不懂,但是给我们这些看得懂的人来说,就成为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的经验就能够更快的推展出去了,我们只要训练出人,懂得一些治水的道理,或许我们的工作就可以透过这些人来做。”
学堂岛学生知道,凭他们一千多个人要满山遍野的去治理水,不知道要花多少的时间,而这些人才,如果训练出来,地方官员又懂得利用的话,基本上就能够做到简单治水。
但是他们觉得最大的问题或许不是在人,而是在这些朝廷派下来的地方官员,基本上都手上都没有什么钱,所有的钱都要靠地方士绅,如果地方士绅有这个觉悟,而愿意治水的话,那么治水就成为可能,但是这样的治水,更多的或许好处或许是到士绅手上。
这些士绅来说,他们从来没有把一般的百姓,当成跟自己同一类的人。
所以用他们的钱开辟的土地,土地,就理所当然应该是他们的,就算有一部分必须点朝廷的地方官员做土地的分配,但是更多的土地,他们会拿到自己的手中,甚至不会,上报到朝廷,成为朝廷收税的对象。
这样的田叫做隐田。
所以最安稳的做法是由钱汝君来开辟田地,而有把田地上报给朝廷,不过这样一来,对钱汝君似乎就没有好处。
不过他们也知道,钱汝君做很多事情,并不追求好处。
只要这件事情对大汉有非常大的利益,这时候钱汝君就会去做,即使这些利益,她自己一点都没有沾到。
“你们好像又想不明白,我能够从这里面得到什么好处了。
话说回来,我为什么要好处呢?
不过好处还是有的,当人民百姓越来越富有,就有更多的人可以买得起我的产品,这些产品就会变成钱,而这些钱又可以投入水利开发,其实也是一件好事。
我们投入水利开发,顺便对金麦城加以宣传,那么这些开发田地,慢慢致富的人民百姓就会知道这是由金麦城给予的好处,所以以后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大部分就会选择金麦城的产品。”
“只是除了金麦城的人种田之外,好像没有什么人可以赚钱的,除非他拥有非常大的田地,也就是说他已经是大地主了。
我们改进的水利设施之后,就能针对我们已经改隶水利设施的地方,给予一些农耕的辅助,这样他们的生产就有剩余,再生产有剩余的时候,如果不让他们买卖,他们也没有办法吃完。
粮食放着是会坏掉的。”
“刚买粮食的机会变多的时候,城里的人的粮食价格就会下降,也带来更多的人会进入城里来工作,当然前提是大汉必须让乡村的人能够进入城市。
金麦城跟其他的城市比较起来,最大的差异就是我们没有城墙,所以我们可以容纳更多的人进到我们城市,而造成我们的城市不断的扩大。”
“难道公主是说我们城市不应该有城墙,但是城市如果没有城墙的话,刚外面出现流民的时候,我们怎么样保障人民百姓的安全?”
“其实陈强对大家来说,最主要是要保障安全的,但是被隔离在城墙之外的人,难道就不是大汉的人民百姓吗?
朝廷官员把自己安全的关在城里面,那么城外比城里的人不是更多吗?难道就弃之不管了?”
钱汝君并不想改变什么,改变朝廷的架构,这个是太过困难的事情。
钱汝君要让学堂岛学生知道这个道理。
在这个时代并没有统计调查,只能够粗略的感觉这个大汉的人民百姓大部分是猪,居住在乡野里面的,所谓的城里面的人非常的少,店家也只有三两间能够满足人民的一般需求而已。估计城市的人口占不到百分之十。
第八三七章 开工
“你们是否忘记,大汉的治安不是很好?”钱汝君疑惑的问道。
“这,的确是,但是治安不好,大部分不是城墙外吗?总不能只保障城里的治安。城里有有钱人家,城外也有啊!”
“但是如果没有城墙,你叫做官的人,如何安心睡觉。还有百姓凶悍,他们不见得能够管城外的百姓的死活。”
“可是,城外的百姓,聚族而居。自我维护治安,否则山贼盗匪这么多。他们活下去。”钱汝君试着讲道理。
“其实,城外的状况,地方官根本搞不清楚。而地方百姓,甚至都可能是匪。他们认为,这也是合理的兼职。”
钱汝君发觉讲道理,一心只想要讲赢的人似乎没有办法跟他说话。
即使是学堂的学生,也会犯了这个毛病,总是想要讲给别人。
对于自己的国家民族,咱们又爱又恨。他们的出发点在这个时候就已经不是理智的分析,而是盲目的爱护。说出来的话,都不知道哪一句是他的真心话,来一句是因为为了辩驳而生出来的话。
钱汝君决定终止跟学堂岛学生谈这些题外话,他们不是在设计如何用短的时间,用比较少的人,来做疏导水流的工作,并且开辟万亩良田吗?
知道钱汝君想把话题导引回去,慢慢也就顺着钱汝君的话,把话题导引回去,并且跟钱汝君说:
“我们已经设计好一个短短只有十公里的水圳,这个大概是作为练手最好的地方。
这个水圳通过的地方,由于时常出现爆冲的地方。
原本是一片河沼地方,所以附近都没有人流动,但是整理出来之后,会特别肥沃。所以这块地,是最好的示范田。
整理的难度比较低。
多的水,我们也准备好溢流口。
在我们多方推理,应该不会出问题。
我们要开辟出来的田地,究竟算是属于谁的?我们是必须跟地方官府先说好,而且我们如果需要用到人力,是我们自行雇用地方的人力,还是用官府,是还是鼓动地方,来实际参与,分他们利润,都必须在开工之前做好。
我们如果不准备在地方上立足,那么最好是用官方的身份,或者跟当地民众取得合作,来开辟田地。
大汉女学堂 第545节
我们要用官方的身份,最方便,跟做官的谈条件,谈好处就好了。
用人民的身份来做,即使我们想要跟地方做生意,跟他们一起合作,他们不见得能够看得到,但是未来能够得到的利益是最大的。
因为水圳不可能不变,河流随时在替自己找出路。
能够让人民主动管理会最好。
看到好处之后,他们会比官府有管理水圳的动力。但是最好管理的群体单一,不要分成两三分,如果是十几分,分散了反倒是没有关系。”
说话的这个人似乎已经知道钱汝君大概偏向于哪一个方法。
所以跟钱汝君提出的方法,也偏向那个方法。
钱汝君估计不想把这块田地开辟的利益,完全收归自己所有,而是想要让地方百姓拥有管理水准的利益,因为一旦随着开发出来,如果缺乏管理,很快的又会恢复成天然的样子,设计出来的水圳,必须要有人真心实意的去维护,去管理,这样这个水圳才能够长久使用
。
管理的人最好的人就是使用水圳的人,他们会认真按照学堂岛学生说的方法,认真维护。
要找地方官员以钱汝君的身份来说,钱汝君大汉公主的身份太高。
但是如果让学堂导学生出门,又会受到地方官员的欺负。
因为他们对于朝廷官员来说,根本没有一个正式的身份,无品无级,顶多算是钱汝君的家奴。
如果以钱汝君的家奴身份出现,钱汝君又觉得对学堂岛学生太过掉价,他们每一个人的能耐,都比这些朝廷官员好。
所以钱汝君的办法是,她的确是亲自出马了,不过谈话的事情却交给学堂岛学生去做。
地方官员的确是不好应付,只有刚开始出仕的官员会想着替老百姓做事。
但是如果这个人一般是草根出身,常常会受非常多的挫折,那么替老百姓做事的心思就越来越淡了。
何况很多人,他当官是为了自己,为了家族,一开始就心中没有老百姓,也没有国家。
他们要的是自我的发挥。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增加老百姓的福利的理由是没有办法说服他们的,那么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
对于钱汝君来说,她主动兴修水利,对地方官员来说,好处简直是不要说太大了,首先让地方几乎一个地方的水患都能够消除,就可以减少她非常多的花费七,兴修水利的花费节省了,可以减少他们跟地方士绅拜托要钱。
要知道即使是他们跟地方士绅伸手要钱,也需要花费很多的力量。
有时候连面子都被放在地方踩,承诺很多是耻辱的条款,会让很多官方的利益,一无所存。
幸好,他只要能换一个地方当官,就不用承认那些割地赔款的条款了。
然而钱汝君的要求完全不用动到地方官的权力,只要他同意钱汝君在那个地方开辟土地,并且给予田地地产证明,然后,他就能够收获税收。
开辟的田地的地产属于钱汝君,或者是钱汝君的合作对象。
钱汝君说,这块土地开辟了,不是为了她自己,而是一方百姓。
也就是说他会活动地方百姓去开辟那块田地而开辟的那块田地,也就是说每一个田地都会纳税给朝廷,也就是地方官员说他什么都不用做,只要找人来收税就好。
税收就会增加了,可是让地方朝廷官员感到不满的是,如果钱汝君这件事情交给合作方交给地方衙门来操作,那么地方官员就能掌控这块田地。
掌控了这块田地之后,他就多了很多田地,可以分发给老百姓,同样的他也会有税收,分发土地耕作,本来就是官员的义务。
这么做以后,把田地分给地方士绅,他的官声就能升高很多倍,而且让老百姓去开辟田地,对他来说服劳役本来就是平常的事情。
平常,他得找事情给这些人做。
至于服劳逸要给饭吃,对朝廷官员来说,那只有重大事件才要给饭吃,大部分都是人民百姓自己掏钱的。
又没有让你到远地去工作,没必要给吃的。朝廷也缺粮食。
何况,只有那片沼泽地附近的人民百姓去开辟新修水利,他们一般来说都不会拒绝,而且会非常的开心,因为新修水利实际获得利益的就是他们。
就算没有新田地,他们的田地也能够减少天然灾害,而且以后还有稳定的水源可以灌溉,同时也得到好处了。
这么做,地方官员,看不出有什么人会感到不满。
但是钱汝君坚持不按地方官的做法,而是要按照她自己的做法。
地方官员很奇怪,他看不出,这样的做法,对钱汝君有什么好处。似乎,钱汝君就是来做白工的。
幸好,地方官员对于这种做白工,而是给自己实在好处的人,还是比较敬佩的。
所以最后就忍痛同意了。反正他知道,那些地方士绅总会有办法拿到土地。
到时候,他们做坏事的时候,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好。
地方官员在这种情况之下也不能够反对,毕竟钱汝君的做法对他来说也没有造成损失,只是换个方法对他来说有比较大的利益。
当然他也不能够不争取,花了半天的时间,浪费了很多的口水,最后他发现钱汝君这一边不好说通,最主要是钱汝君旁边的学堂岛学生个个伶牙俐齿,让他完全没有办法说过对方。
不管地方官怎么说,都没有办法摆脱让人民得到福利就是是朝廷的福利,这样的话,是公众认知的正确。
但是对地方官员来说,这就完全不是正确的事情。
毕竟朝廷不能够光明正大的说人民只是负责生产钱粮的。
真正的大事需要朝廷来做,地方官来做,毕竟他们这些地方官员能当上大汉数量很少的官,都有一定的学识,可不是普通的人,就能够做地方官。
费了这么多的口水,终于把事情搞定,接下来的事情,钱汝君就交给学堂岛学生,毕竟想要组织地方的百姓,也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平常百姓他们的生活没有陷入绝境的情况之下,其实并不怎么支持改变。
可惜,他们是第一例。
他们还看不到好处。
钱汝君知道学堂岛学生,尤其是这一批人,深入地方已经很久了。
对于跟百姓如何沟通自然训练出一套方法。就算有个别的人,不擅长人际沟通,但是一群人,总是没有问题。
相信有他们的沟通,就算他们一开始我不相信,但是由于他们下到地方,传达马达的功绩,逐渐在大汉传播开来,马达和水车能够带来的改变,或许他们还没有实际做出来。但是他们做的事情,已经被评价为好事。
由于下到地方把马达的事情教下去,并且把水车的做法也教下去,对于地方来说,恩同再造。
一般来说,学堂岛学生对百姓来说,他们是老师,并不会让其他人觉得学堂岛学生是官员,因为他们的利益是站在他们身边的。
钱汝君并没有把所有的设计者留下来,而是把一部分人留下来组织民众,并且指挥民众设计这条短短的水准。
至于其他的学堂岛学生,在空间里,被他带到另外一个地方,跟另外一群学生集合。
集合这个这批学生,人数变得比较多,他们要做的事情,当然比较大,钱汝君并没有在附近,而是到另外一个深受水患所苦的地方。展开设计的工作。
在这里,水流就复杂多了。
可惜,吴楚之地,最后心存造反的念头,要不然,钱汝君会最先选择云梦大泽,还有鄱阳湖,这两个地方如果开辟出来,匪患将能大量减少,并且开辟出,把大汉人口投入都耕作不完的土地。
这批人里面有些人设计过之前的那条水圳,只是还没有实际把水圳造出,不知道实际上的状况怎么样。
钱汝君看过,大致上没有问题,但是钱汝君也没有实际建造过水圳,所以也不知道最后水圳能不能用。
如果不能用,这些同意投入水圳改造的人,估计会怨恨钱汝君。
还有学堂岛学生也会倒霉。
汉人是很实际的民族,他们没有办法忍受失败。
但是这些人,终究能够提供第二批人帮助。
钱汝君准备让这些人,留下来做第二个工程的指挥,但是现在,他们必须训练更多的人来来做水利的研究。
毕竟研究过跟没有研究过做事的时候还是有非常大的效率差别。
这一次他们用的时间就比较短,不到十天的时间,他们设计了很久的一条河,辟了一条可以灌溉十倍于前面那一条河的水圳。
同时可以解决沿河接近一千平方公里的水患。
当然这个开辟只是在图面上的,实际的工程量就大多了。
因为这个要经过的地方官衙门比较多,很多的县都通过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