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汉女学堂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金佶
“味道虽然不错,但是却对身体有所伤害,盐这种东西放到菜里面,在六个小时到二十一天里面,其实毒性是越来越高的,不要以为盐巴没有毒,盐巴跟很多东西都会产生化学毒素,往往是让你吃下去都没有感觉。
然后当你过量的时候就会中毒,所以你们不能够常常吃剩菜。
加了盐巴的剩菜,在六个小时之后,毒性会最强。但是那些菜同样的好吃。”
学堂岛学生虽然学到非常多的东西,但是对于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们反而不太了解,或许这些道理也太过家常了,所以钱汝君并没有跟学堂岛学生说过。
钱汝君自然不会告诉他这些东西的原理,如果他们想知道,每次钱汝君讲出来的原理,他们只能够自己去做实验,并且把实验结果弄出来。
可惜这个时代很多的实验工具缺乏,不过钱汝君看过学堂岛学生的实用工具很多时候缺乏的工具,他们都会想办法自己制造出来一个比较合用的工具。
但是钱汝君知道,真正的精密分析所需要的机器可不是这些手工就能够做成的。
或许到了某一个阶段,他们的机器会晋级成更精密的机器,到时候未来的研究将会越来越深入。
钱汝君有时候心想,他们拥有别人二十倍的时间,或许能够利用这么多的时间,并且他们不需要重新学习,不断的累积,不断的成长,或许拥有别人二十倍的时间,他们能够累积出来的智慧,或许超越了别人一百倍,因为他们不只是拥有二十倍的时间,还有不断灵水加注的结果,提升他们的智慧,而且他们的智慧是有延续性的,不需要重复学习,他们的健康状态也能够一直保持在良好的状态,精神的恢复在空间里面完全不是问题。
甚至比在外界的时候,他们会疲惫的状况还好,要不是他晚上会睡觉,这些时间都能够节省下来。
钱汝君有理由相信,如果没有钱汝君这个搅屎棍在,或许他们的发展会比现在更好,毕竟这些时间,如果在外界早就让他们足够成长到二十几岁了,他们之所以现在还能够维持年轻的心态,就是因为他们在研究的时间其实就没有跟外界人相处,也不需要管理那些麻烦的事情。
他们只要能够跟他们处境环境相同的人,能够沟通交流就好了,没有太过复杂的事情,而且由于同样在钱汝君的管理之下,这些人,其实都没有太多狡诈的心理。
也就是说,只要做最轻微的人际沟通之后,他们就可以专心在自己的事情上面。
顶多被钱汝君派出去做事,像这次花半年的时间负责传播马达,其实对他们来说是很浪费时间的。
钱汝君突然想,或许她应该让他们到各个地方开设学堂。
钱汝君可以随时把人收回来,不过如果是这样子的话,钱汝君就会变成一个运送者替大家服务。
这样一来钱汝君不是主人,反而变成是司机了。
但是开民智的确是好事。也是最简单的事。
钱汝君知道,这个时代,大汉人读书非常的少,因为读书人少,所以思考的就有限。
大部分人在思考的都是别人传达的东西。没有办法形成自己的想法。
他们能够思考的都是从别的人耳中听来的,这时候读书的人具有传播别人的知识的重要条件,因为他们看的懂文宣,虽然这个时候,朝廷还不会向民间宣达一些文宣,但是有些重要的事情,他们还是会透过一些文宣传下来。
而让这些人读给其他人知道。
这些读给其他人知道的人,往往就掌控了文宣的解释权。
因为他们可以隐藏一些事情,让当地百姓不知道,而这些事情或许是对他们有能够制造出足够的利益的。
这时候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认为百姓知道不知道,其实对朝廷大事没有什么影响。
知识就是力量,就是在大汉这种情况之下,最能够体现出来。
一个会读书的人,即使是到民间去,也能够透过教授百姓一些基本的概念,或者是帮别人读书,算术,写字,就能够领到足够吃饭的钱。
而不需要像一般农民那么辛苦。
如果是在钱汝君,那个时代,几乎无法想象,因为钱汝君那个时代不认识字的人非常少,不认识字的人往往跟这个世界就脱节了。
虽然他们也能够看一些影视节目,但是影视节目能够带给他们的知识还是比较少,所以很多没有读书的人,就特别喜欢一些广播节目。
因为广播节目能够带给他们的,全部都是字正腔圆的人,他们可以从里面听到新闻,得到一些娱乐,甚至可以一边听一边做自己的事情。
钱汝君发现,在自己熟悉的人民身边,她就有很多事可以做,不过她已经挖了一个大坑,让学堂岛学生跳下去,如果再开一个学堂,教授读书写字下去的话,或许会更麻烦,其实金麦城和长安女学堂那边已经扩大了读书的宣传,这些人其实可以取代学堂岛学生要做的工作,把这些人放出去也好。
只不过能够得到中央水塔区或者金麦城的命令,听到他们的命令就开始展开行动的人,还是比较少。
因为只有领他们的求学奖学金的人才有几年的年限必须要听金麦城的话。
钱汝君认为这些人,其实不见得会甘心做这样的事情,就算甘心做这样的,出去教学的事情,或许也没有几个人。
钱汝君思考着,或许他必须让金麦城以及中央水塔区,专门收集一些人,让钱汝君对这些人洗脑,教授他们足够教育别人的方法,让他们去教人,专门就是当老师的。
至于全部当老师的,钱汝君决定给他们最好的生活,以及最好的食物,让他们的脑袋变得比较聪明,当然他们必须听从中央水塔区和学堂岛的吩咐,到民智未开的地方,也就是说,他们必须要卖身给这两个地方,直到后来表现优良才能够那放他们自由。
第八四二章 缝缝补补
想到这里,钱汝君发现,其实很多工作不需要学堂岛学生去做。
一些比较简单的事情可以交给其他人,金麦城养了非常多的人,这些人有些人还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
金麦城的人才越来越多了,但是人才越来越多,在金麦城呆着确实浪费,在别的地方,有很多地方还需要人去做事。
就算这些人去那个地方当商人,也能够替那个地方带来不一样的景象。
当然商人图利,不能够让这些人不讲究利益。即使是钱汝君,开水圳,开学堂,也有她的利益点。
她希望大汉的民智越来越开放,当然这些人的利益好像跟她私人的利益是没有关系的。
但是钱汝君固执的认为,她穿越到大汉是来改善改善大汉百姓的生活,绝对不是因为上天认为他是一个值得善待的人,所以送她来当财主。
她自己知道自己的德性,称不上是一个好人。
为她的懦弱,让她没有办法义无反顾的当一个好人,只能够隐身在别人的背后做一些好事。
钱汝君认为只有越开放的环境,她才能够浑水摸鱼。
现在大汉的格局太小了,而这些格局太小了,格局是因为有资格出现在历史被提到的人其实就这么一点人。
而这些人不见得具有管理的能力,却要管理整个大汉。只因为他们是读书人。
这么多事情他们管不过来,而且人民百姓,因为越不懂,所以越坚持他们懂得东西,所以有时候你就算想要革新也会遇到重重的困难。
反而不如因袭既往不改变,对人民百姓就是最稳定的事情,但是不改变其实就是一种落后。
但是时代快速的变化也会让人无所适从,对于少部分能够跟上的人还好,对于大部分跟不上的人就会产生惶恐,甚至出现逆反心理,到那个时候,许多造反的事情就会发生。
钱汝君对于这些事情原本是懵懵懂懂,从来没有想过要去了解,但是当她不小心攀上皇帝的关系,并且成为大汉的领导人之一之后,她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只要有利益的碰撞,从来就没有简单的,所有的人活在这个世间上,都是处在碰撞之中。
只不过有些人是主导者,有些人是被动者,而这些被动者,平常似乎看是很幸福的样子,但是一不小心被扫到的时候,就可能出现家破人亡的情形。
当然,世界上大部分的人还是活在比较平静的世界。
越到上层牵扯的利益越大,越是你死我活。
当利益大到某一种程度的时候,和谈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有某些利益是存在合作的可能,所以有时候人们又会用合作来取代你死我活。





大汉女学堂 第550节
对于朝廷来说,皇帝不时的跟大臣在扳手腕,毕竟第一家族和第二第三家族掌控不好的时候,还会换着人做。
以前晋国三分成为三个强大的国家就是其中一个道理。
当第一家族退无可退的时候,他只有消亡的后果。
因为所有的人都很怕,之前的第一家族,在国家还有领导势力,有部分的人,或许看到一个花朵就会跟着开花。
找到一个理由,就会开始想办法挖掘出更多的好处。
人们有时候为了避免某些还没有发生的坏处,就会事先去处决一些事情。
有些人在当下或许是无辜的,但是在更多的时候,无辜的人会被某些看重利益的人,架起。
什么东西是对的,什么东西是错的?在人与人之间彼此影响之下,已经让人家看不清楚,看不明白了。
虽然对于开创学堂的事情蠢蠢欲动,但是钱汝君忍耐下来,不用这件事情来烦学堂岛学生,学堂岛学生能力比较强大,至于做基础教育的老师的,不需要太过高大的能力。
当然如果一个强大的老师,它能够让这些学生如沐春风,造成更多的学生用心求学,制造出更多的人才,但是这样的人毕竟太少了。
拥有灵巧教学的人,他不见得是学问最好的人,但是这些人可遇而不可得,因为在训练之后才能够看到这些人才的出现。
但是他们总不能够看到这些人才的出现,就把其他人舍弃。
钱汝君想了想,或许能够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实际教学。
对于实际教学非常有成效的人,特别提拔出来,而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对于学生也多所观察。
特别聪明好学习的人,特别抽调出来送到金麦城,交给这些人,来教学这些人。
可以说以后可以当金麦城,或者是中央地方的人才。
因为钱汝君知道,好的人才加上好的老师,能够累积的成就非常大。
但是钱汝君又非常担心再举荐的过程,这些老师会不会受到地方的压迫,或者是收买之后有什么好事情都交给他们的子弟。
大汉一直是非常讲究人际关系的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办法把人际关系理顺,对于人的行走都会非常的困难。
所以想要对人际推关系产生推脱,一切讲究公平正义,除了金麦城这样,不靠人际关系发展的地方,对于很多地方尤其是宗主掌控的地方,如果你在推荐人才的时候不推荐嫡系,反而去找一些农奴或者是佃农。
可能会害那个地方的佃农子弟的父母,受到当地的清算。
除非把他们一家子都带离,但是每一个地方的情形都会非常的不同,有些地方需要带离,有些地方需要原地处理。
但是那个地方的老师如果受到收买,却不能够明晰的把这些事情处理干净。
钱汝君发现,如果什么事情想要做到最好,几乎就会弄出更多复杂的事情,除非派个人常常在地方看。
但是常常在地方看的人就容易受到收买,人永远是贪心的,想要不贪心,或许只有用电纸书的最强力的功能,那就是洗脑。
派出的人如果想要不被人家发现他受到洗脑,那么就只能进行高级的洗脑,但是这样需要派出非常的多,要对这么多人进行高级洗脑,实在困难。
虽然钱汝君现在的积分很多,还是会觉得做这种事太过牺牲。
钱汝君在空间里看着满天的星斗,感叹的说道:“这天下想要做事,最难的还是人心。人如果是生活得最平淡,最正常的时候,往往不会多想,日复一日的在过生活,但是只要他的生活有一个意外出现,他的脑子就会快速的滚动下来,直到有一天他在外面活动累了,偏偏还活着,这时候才会甘于平淡。”
但是在过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生活被这些人牵动,发生了改变。
而被牵动的人,或许也会心思变得活泛起来,开始去牵动别人的生活。
有些人的一生都在积极向上,也在替别人谋福利,甚至自己都没有赚什么钱,却让周边的人都赚到大钱。
但是也有些人,却把这周遭的钱,全部纳入自己的口袋之中。
不过也没有做坏事,也有些人心思比较不单纯,什么东西都想要插一脚,并且开始会利用别人来威胁别人,并且与一些人结成团伙来扩大自己的利益。
人的结合和分散,其实都是非常偶然的事情,钱汝君想到有太多的故事是一些有权或者是富贵人家,因为一个走偏了,一天之内就瓦解掉了,而认为在他们手下,没有办法从这个团体得到利益的情况之下,他们就会想办法脱身。
或者是在脱身之前,拿到他认为属于他的那一份利益。
这就是很多豪贵人家最后瓦解的情况。
而这些豪贵人家,如果一开始就用自己人,却可能会让新人很多人心里不舒服,提早瓦解。
可是利用外面的人,却不值得信任,所谓信任这种东西是必须由利益所促成的。
当属下,因为恩情,因为利益绑在你身边的时候,在某一个状态之下,他们会维持一种固定的态势,因为他们怕得罪了你,会得到惩罚,而这个惩罚往往不是你亲自动手,而是别人动手的。
讲想要做的事情越多,他必须控制的人也就越多。
钱汝君对于控制人,总是有点愧疚,尤其是低级控制,总是让对方失去以前曾经累积起来的一切。
但是却不能够避免仇恨,该仇恨他的,不会因为他忘记了这一切,就放弃他的仇恨,所以一些被洗脑的人,时常在路上受到攻击。
由于他忘记了对方产生仇恨的理由,所以也没有办法避免这些攻击。常常有人当头就给他一刀他都没有办法警觉,以至于失去生命,钱汝君难免会有一些愧疚,对他来说洗脑的人,失去了过往的一切,基本上已经是一个新的人了。
所以过往的一切,对他来说,就不再属于他的责任。
可惜这样的事情本就没有对错,对于别人来说,他可不觉得这个人在失去生命之前,能够放下过往所有的罪恶,所以世间的仇恨越来越多,直到某一方面,仇恨没有办法再延续下去,才有办法停止。
而活下来的人,大部分能够没有事,少部分人会遭到朝廷官府的捕捉在这个时代,可没有免除死刑的做法。
更多的是流放,如果是流放,在这个时代离乡离土,语言不通的情况之下,往往生活其实是比较悲惨的。
当然对于某些人来说,换一个地方生活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差别。
因为他往往到一个新的地方就学会当地的语言能够进入当地的生活,马上活的春风得意。
因为人心的复杂钱汝君想着把坏人做过坏事的人全部打死,其实也不实际。
因为坏人做某一件坏事,不代表他在其他地方也会做坏事,坏人跟好人可能同时在一具身体里面。
只是他的生活的环境以及境遇,让他决定当下做出某一种行为,但是如果换一个环境,好人可以变成坏人,坏人可以变成好人,以钱汝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洗脑,当这个人完全没有机会变成坏人。
因为只要他变成坏人,就会让钱汝君觉得心烦,钱汝君一觉得心烦,就得乖乖的变成好人。
所以让钱汝君洗脑的人,他们几乎没有办法做出钱汝君不高兴的事情。
包含这个时候,仍在边地的银河城,钱汝君知道,银河城的这些人,其实大部分手里都不干净,不过在他给他们洗脑之后,对于他们曾经做过的事情,钱汝君大部分选择原谅了,只希望他们能够安安稳稳的把这一生过完。
至于他们的后一代钱汝君,是比较着重教育的,但是他知道种族的仇恨,其实在下一代没有洗脑的人面前,是不能够确保的,所以他对于那个地方的教师特别要求那些人多注重人心。
但是钱汝君同样也不信任这些教师,因为这些教师不见得有这些能力。
教师的能力,有时候需求非常的简单,只要会教书就好,但是有时候确实挺复杂的。
因为学生的心理是很复杂的,如果一个做的好的老师,可以在教学的状况之下,就发现学生心理的问题,并且及时给予修正,这样在未来可以减少一些犯罪人士的出现。
但是再好的老师都没有办法真正的阻止犯罪,所有的征兆防范再防范,但是对于真正的坏人来说,那他想要做坏事的想法是防不住的。
钱汝君深呼吸一口气,她知道她每次做什么事情,总是想要追求完美,但是完美几乎是不存在的。
而且完美可能是只存在短暂的片刻,在片刻过后,完美就会开始出现裂痕,而变得不完美。
在这个世界我们从来看到的都是修修补补,补补修修知道这个世界破烂的,不能够在缝补的时候,于是人们就会想要推翻一切,从头开始。
因为重新建设,虽然比较复杂,会让很多人损害,但是重新建设起一个新的事物却比修修补补简单多了。
当然新建设的事物,很多的错处一样存在,只不过这些处处会开始不断的自我修补,在开始的自我时候,他们修补的东西是比较少的,不像很多缝缝补补到了最后,甚至都开始产生矛盾,人们有点无所适从。
第八四三章 分发
新建成水圳,在洞庭湖附近,属于澧水的上游,但是不属于楚国的境内。
虽然在楚国旁边,不过国土却属于大汉大汉,因为这些封国的关系,导致被切割得零零碎碎的。
钱汝君知道,楚国和吴国心存反叛之心,并不是当地人民百姓的错,但是毕竟他是站在皇帝这一边的人。
在这个时候,他真的必须选边站任何破坏国家统一的事情都是不允许的,何况这个时代,文帝刘恒和下一个时代景帝刘启在历史上都算是一个好皇帝,其实大部分的皇帝,如果没有被逼迫到没有办法管事情,都不会放任百姓受苦,因为百姓基本上是他的底盘。
只是有时候,皇帝并不会守护它的底盘,因为他必须退让,而他必须退让的时候,往往就是把他的底盘退让给文官,会退让给士绅。
所谓的底盘就是拿来退让的,而在退让的结果,往往这些人民百姓的生存都会变得比较艰难。
会在边境的山区里面生活的,都是比较困苦的,因为在这个时代,山里面的生活条件当然比平地差很多。生活并不能够达到稳定。
早期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跑到山里,不过在盖水圳的时候,在山里倒是比较方便,因为很多地方都能够找到短促的水源,只不过这些水源原先都是比较难以控制,所以附近没有开辟太多的田地。
钱汝君突发奇想,要在各地盖水圳,第一个选中的就是这样的地方,其实刚开始他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些封国的界限,直到地点选定之后,才注意到这个地方,竟然就在楚国附近。
吴楚在钱汝君看起来,占据了鱼米之乡,这两个地方在未来都能够生产大量的粮食。
只不过这个时代人们还没有攻克水患,所以这个地方对他们来说就是个大沼泽。
人口稀少,在分土地的时候,就代表每个人能够分到的土地比较多。
所以到了分土地的这一天,每个人都喜笑颜开,心想着你自己的工作量究竟能够分到多少,毕竟就算再小的工作量的人,也会觉得自己也有出工,应该可以拿到不小的地,这些地足以养活他们一家。
其实他们的盘算都是依照以往的经验来盘算的,他们不知道,钱汝君给他们更好的农耕工具,再加上更先进的水车灌溉系统以及水圳。
最不满意的应该是那些大地主,这段时间,他们的佃农的主力都去挖水圳了,而他们的田地就有一些妇人小孩耕作,收成减少了许多,而且虽然钱汝君补充了,他们不分的店租,但是在他们看起来,他们的佃租就是减少了,本来应该可以耕种出更多的粮食。
然而他们却不敢对这些佃农发作,因为他们知道佃农分发了新的田地之后,或许就不会再耕作他们的田地,他们的田地就没有人耕种了。
就算这块田地原本是佃农家的田地,但是田地已经卖给大地主了,他们只是佃农,耕种田地时,大部分的收获还是别人的。
怎么比得上这些,完全是自己开发的土地,就算他们还想租地来分担风险,可能他们也没有这个精力来耕种这么大的土地了。
这时候他们就会知道取舍。
就是在仍然在工作,但是一定不会在地主的土地上用心用力,收获就会减少了,他们只要能够耕种约定的,谷物还多一点的东西就可以了。
但是这个约定的产量可不是地主心目中的最高产量,地主心目中的最高产量往往是佃农非常努力之后生产出来的结果,因为在那时候他们就是依照分成来计算,应该缴纳的地租。
这样让他们必须想办法找人来耕种,但是又有哪些人能够比这些佃农耕种的更好呢?
何况在这次分发田地之后,他们可能已经没有人可以找了,附近没有地的人都被搜罗一空,分了土地。
1...318319320321322...4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