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学堂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金佶
其实长安之所以比较炎热,是因为他们有比较多的城墙,把他们包围起来,没有太多绿色的绿荫,可以把热吸收掉。
在上林苑这个地方处处都是园林,宫殿也有很大面积属于天然植物,所以就有降温的效果。
在上林苑他们就会感受到比较清凉,即使只是降一度两度,对人体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其实钱汝君可以离开皇帝道自己的地盘去,因为他的地盘距离上林苑并不会太远,比以前安静多了,可是因为皇帝有非常多的问题想要问钱汝君,所以钱汝君只好呆在这个地方,让皇帝询问。
“可以让工匠大量制造吗?”
“我身边制造的人,没有一个人是工匠,何况大汉的工匠如果要制造,必须花时间去研究,我可不会把研究的机密告诉他们。
生产枪支的东西,要一个钢炉,这个东西对环境的破坏太大了,我绝对不允许它泛滥下去,少量制造还行环境,大自然可以把破坏的环境恢复,但是如果大量制造,那么就是一场灾难。”
第八五六章 挑战
钱汝君知道自己将面临的是什么。
那就是皇帝刘恒会凭着自己的**,想要跟她讨要枪。
至少皇帝刘恒认为皇室该有一只持枪部队。
可是钱汝君并不认为皇室是最安稳的人,皇室最有机会得到皇帝这个位置,而不会被群臣反对。
大汉本来就是刘家的。
可是如果现在跟皇帝刘恒说,皇室的人不可相信,估计钱汝君会被认为是挑拨离间。
虽然钱汝君的名号是公主,但是她不姓刘。
钱汝君所有的发言并不会被认为是刘姓皇族的发言。
大汉女学堂 第563节
而且钱汝君之所以能够被封为公主,是因为她是一个女人,而不是一个男人。
如果是一个男人,皇帝会做的事情是封给他一个官位,让他好好的做事。
但是朝廷让一个女人做事,对整个大汉男性来说都是一种侮辱,但是钱汝君做的事,比官员更重要,所以皇帝刘恒才会给钱汝君一个公主的名号,方便她做事。
“父皇,我可以给你一把短枪,一把长枪,顶多再给太子刘启一把长枪,一把短枪。
其他人是不能给了,短枪父皇可以随时带在身上护身,而且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反作用力,只不过父皇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练习。”
钱汝君知道她进皇宫都经过搜身,至少不搜身的时候,也会看她身上的形体是不是装了其他的东西。
所以皇帝没有办法,现在把短枪给皇帝看,所以她承诺过两天会把打造好的短枪给皇帝刘恒。
钱汝君说道:
“短枪还没有办法及时赶制出来,所以今天没有带过来,过两天打制出来的时候,我们必须先测试一下,再把它交给父皇。”
皇帝好像察觉了什么,所以他问道:“枪支真的不能够在我的掌控之下?”
“我相信父皇,但是父皇身边的人没有办法相信。
人都有私心,私心会在某个时候膨胀开来。
而有了枪支,很多男人的胆子就会变得非常的大,这样对父皇来说是不利,即使是父皇身边的人,也不可相。”
“难道你身边的人就能够相信吗?”
这句话很诛心,但是钱汝君语气里,就有这个意思。皇帝能够察觉出钱汝君的真心。
钱汝君不能承认她给手下洗脑了。
但凡是重要的事情,她都会对手下洗脑。
这是不能承认的事情。
“最后会拥有枪的人,都是值得相信的人,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枪是远离父皇,不会对皇帝造成威胁,这些人也永远在四处征战。威胁的是别人。”
钱汝君当然不能够说出,她给枪支的人都是未来她会洗脑的对象,这些人都值得信任,至少对钱汝君来说值得信任,如果对皇帝这么说,估计自己就是找死。
所以钱汝君只好用距离这种原因,来跟皇帝说明。
皇帝刘恒会比任何一个人更知道,人的信任是有代价的,但是任何一个代价都比不上当皇帝的代价,如果出现了枪支,很多人的野心就会燃烧起来,因为它的操作太简单了,甚至因为它可以远离远距离操作,在谋杀了皇帝之后,甚至不会被别人发现。
只要谋杀者逃的够快,够隐秘。
枪击路线,在这个时代,甚至看不出来。
幸好,钱汝君还没有制造出灭音器。
至于带着弓箭,想要逃就没有这么容易了,因为弓箭的轨迹更容易被人察觉。
而且,你提着弓箭到某个地方,太过显眼。
“那你怎么觉得皇太子是值得信任的?他也是我身边,能直接能够取代我的人。”
皇帝刘恒对太子有期许,但是不代表他对太子就能够放心。
“皇太子是一个孝顺的人,而且他也非常知道他现在还在学习阶段。不过如果父皇,老而昏庸,那么就不知道皇兄拿着枪会做什么选择。
只要父皇持续英明下去,危险就不会发生。”
钱汝君实话实说道。
“你这不是说,如果我昏庸了,就不值得活下去,这句话可真的是大逆不道。”
皇帝刘恒显然没有生气,但是伪装不太开心的样子来吓钱汝君。
“父皇儿臣有罪,不过父皇是皇帝,维系的是万万百姓的生存。如果有一个昏庸的皇帝,对百姓来说是一个痛苦的事情,因为我们大汉朝并不是文官可以随意操弄权势的是朝代。
父皇掌握有极大的权势,几乎可以说要人生就生,要人死就死,能威胁到父皇的没有多少人。
所以父皇不能昏庸,如果父皇已经达到昏庸的地步,还不如传位给皇太子让他子承父业。”
钱汝君打从心底说出她心中的良心话。
可惜有些真话是不能说出口的,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必须昧着良心说假话,否则人和人的关系就会崩溃了。
因为一个人想要接受另外一个人的全部,实在太过困难,即使是夫妻之间仍有真爱的人,也没有办法做到接受对方的一切。
钱汝君的这一句真话是最不能够说出来的,说不定皇帝气愤之下就会产生怀疑,还有就直接把钱汝君的脑袋砍下来。
“你不怕朕砍你的脑袋,或者是你是受到皇太子的嘱托,说出这样的话。”
“父皇还没有昏庸,自然能够判断这句话的好处和坏处,如果父皇已经昏庸了,儿臣一定闭紧嘴巴,不敢说这样的话。”
钱汝君却不害怕皇帝的威胁。
因为皇帝根本威胁不到钱汝君,倒是能够威胁到她身边的人,而没有处理掉钱汝君之前,皇帝刘恒是不会去动她身边的人。
所以钱汝君反而是老实在在的说这句话。
她知道大部分的皇帝如果提前退位,都会非常的害怕,要知道,新任的皇帝多半嘴巴说着孝,但是非常担心自己的权利在被夺走,或者是旧皇帝,会认为儿子是他的,权利也是他的,不时的动手动脚的,想要干涉新皇帝的做法。
要知道旧皇帝和新皇帝的做法,多多少少会有些不满意。
在这种情况之下,皇帝往往会希望新皇帝用他的方法,这样会让新皇帝感到非常的别扭,所以在大部分皇帝亲自掌权的时候,母后临朝听政的下场往往是非常惨的。
或许他的母后因为大汉或者是汉人重视孝道的关系,生命不会出什么事情,但是各种纷争,皇帝还是会想办法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
钱汝君之所以会说这样的话,是因为现在这个皇帝跟下一个皇帝都是好皇帝。
在这种情况之下,比较容易做到父慈子孝。
因为两个人的政见并没有差异太大,传统还是有些延续,但是延续之后有改变,至于刘启当皇帝之后,头上有个太上皇,会不会发生历史上的转变,钱汝君也不知道。
只是觉得这个时候能够试试看这样子,如果是成功的话,对于后代子孙是一个很大的福利,如果是不成功的话也无所谓。
反正就是跟原本的样子差不多,至于皇帝最后决定不采纳她的话吗?就是按照原本的轨迹,更没有什么差别。
她只是提供一个思考,给皇帝参考。
皇帝按不按照他的话去做,完全无所谓。
皇帝虽然尽力争取拿到更多的枪,可惜钱汝君不给,最后皇帝只能勉为其难的接受钱汝君最早的提议,他和太子两个人能够拥有枪。
其他只有钱汝君所掌控的军队才能够有枪,这样一旦造成枪杀事件,就能够轻易把人找出来,而不会找不出来。
其实别人被枪杀了无所谓,皇帝或者是皇太子被枪杀了,那才是一件大事,所以持枪者都没有权利接近皇帝和太子,想接近皇帝和太子的时候是不能够带枪的。
而拥有枪,而且能够射得准的皇帝和太子,对于群臣来说,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威慑力。
到时候皇帝不需要旁边的侍卫来保护他,甚至可以让侍卫的人数少一点却让自己的生命安全获得更大的保障。
要知道,这些侍卫也可能是要皇帝命的人,只不过他在皇宫发动刺杀的时候,这些侍卫的家人,甚至是家族可能都会被夷九族,会死非常多的人,但是一旦成功,可能会造成某一个人的好处,只是这个人是谁,那就不一定了。
如果少数人拥有枪,特别是皇帝本人拥有枪,那皇帝的安全将获得最大的保证。
皇帝使用过枪之后,对于钱汝君为什么只要一千个人来对付南越国,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大汉的确不需要全部都拥有枪,只要哪里有问题,把这一千个人送到那个地方去,短时间就能够把问题解决。
因为在这个时代,连大汉都制造不出来的东西,其他人更没有办法制造出来。
如果要说世界之最高级的科技成就,那么相较落后于二十一世纪的大汉,显然足以称为世界的第一名。
因此只要有枪击部队,可以说不管哪个地方的人都没有办法防御。
皇帝试枪的时候,并不是只有单纯的射击,为了测验枪支的实力,皇帝刘恒甚至找人拿了一些比较厚实的木头,还有铁板,最后他得了一个结论。
现在大汉的铠甲,根本没有办法防御这些子弹,更不用说其他国家的铠甲。
即使子弹会被铠甲消弱了大量的去势,但是只要能够打进身体里,这个人受伤是一定的。
但是射击的方位,如果没有出什么差错,进入心脏或者是脑袋,那么死亡就成为必然的,而在这之前他完全是别人的靶子,完全没有躲避的机会。
除非他们能够在持枪走的眼前完全消失,让人家没有办法对他射击。
但是既然是战斗,显然仍是不能够躲起来的,即使是躲起来,也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冲杀出来,把对手干掉,如果这个人没有面对对手的勇气,他又如何在战斗里面取得胜利呢?
所以皇帝可以确认,如果子弹足够,这一千个人已经能够打败世界大部分国家的军队了,除非他们的军队人数非常的多,让这一千个人要击发过多的子弹。
造成肩膀脱力。
但最起码一个人可以换二十个人回来。
然而这样的军队却不能够在皇帝身边保护性好皇帝知道,他身边的护卫都是大汉最强壮的,保护皇帝是绰绰有余,因为除了枪支他们没有办法应对之外,其他的武力他们都有办法应对。
而且对皇帝来说,一千多个人的,即使是他们持枪造反,皇帝还是有压制他们的能力,因为在长安左近的军队人数至少有几十万,把这些军队全部压在这些长枪造反的人前,耗也能够把持枪者耗死,别的国家跟大汉比起来,可没有这些军队可以当敢死队,只要有一堆人当敢死队,大汉皇帝的威信仍然存在的时候,就没有人能够进宫到皇宫里,伤害到皇帝本身。
为了把枪支保留下来,钱汝君这个想法其实想了很久,一千的人数也不是随随便便开出来的,要不然她是不会让炸药出现在大汉这个时代。
不过对于烟火的出现,钱汝君却准备让烟火出现了,因为少量烟火,可以让生活变得更为精彩。
而烟火制造出来的声音,能够让人们忽略,新兵们训练的时候,制造的爆炸声。
虽然他们开始实施射击训练的时候,已经到了城外的学堂区,但是可以看到他们训练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看热闹的人循声过去看,所以他必须对这些声音做一个解释。
再有什么比美丽的烟花做的解释更为美丽。
何况之前其实他们也曾经看过烟花,只不过他们暂时没有办法联想起来,因为在天空他们并没有看到美丽的花朵。
钱汝君知道皇帝绝对不会只接受一个理由,所以他找出来的理由很多,全部跟钱汝君分析,但是他认为有关安全的理由,对皇帝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在没有防御能力之前,皇帝不应该让枪支出现在他的面前,除非是他自己本人拥有。
而且钱汝君的确让皇帝本人拥有枪支,并且给他足够的子弹,让他可以练习。
第八五七章 交通
如果皇帝父子没有把枪支保管好,导致于皇帝身边发生危险,那就不关她的事了。
虽然她到时候也会被清算,但是要看看接下来的皇帝是怎么想的,如果接下来的皇帝想要把钱汝君抓做典型,而清算她,钱汝君就不会替她做事了。
钱汝君花了很多的功夫,浪费了很多的口水,只希望皇帝把炸药这件事情放下,要不然或许她真的也只能够从一个乖女儿变成一个坏女儿,然后只能自行其是。
因为对钱汝君来说,把枪支给皇帝是办不到的事情。
钱汝君的一千个名额是考虑到对皇帝的安全之下最多的人数,这时候她所作所为,已经考虑到皇帝了。
钱汝君必须下个判断,她能不能接受这样的情况?
很显然,这个皇帝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什么东西都要抓在手中。
他最重看重的是能不能控制一个人。
大汉女学堂 第564节
而能不能控制一个人,跟这个人手上有没有强力的武器,或许是很有关系的,这个武器他能够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成为最安全的武器,跟掌握在别人的手上,成为不安全的武器,这真的有很多人差别。
最重视安全的皇帝刘恒,的确找不到理由反对。
当皇帝的人不是把所有的东西都拿在自己的手中,而是必须找到一个力量的平衡点。
当皇帝不是自己的能力多强,而是必须看出别人的能力,并且做出适当的平衡,而在平衡后,还必须对国家有好处。
当然相比较还是皇帝的位置比较重要,所以最容易出卖国家也的人,并不只有下面的朝廷官员,其实皇帝本人也可以出卖国家。
只不过国家利益跟皇帝本人的利益,在很多时候是相关的,出卖国家的事情,皇帝不会时常做,就算偶尔做了,大部分也是一时糊涂,根本不知道后果就做了。
钱汝君,好不容易从这件事情逃开。
查看过今天训练的状况,补充了子弹,就继续做自己的事了。
当然,炸药现世最主要的功能还不是在战争上,而是在挖水圳上。
钱汝君现在除了水圳工程,更看重了交通的工程,因为,炸弹对交通工程很有帮助,而且皇帝对于交通的改善也不会有反对的意见。
但是如果是水圳,可以替人民百姓带来利益,钱汝君可以瞬间找到非常多的人手帮她做,但是如果是要盖交通工程。
完全是不同的状况。
如果没有朝廷官员强迫人民去做,或者是花大钱雇佣人们在农忙时刻去做的话,常常就会找不到人来做交通工程。
交通工程的利益很大,可是这些利益并不是平均的分配到每一个人身上,对一般不离开自己村子的人来说,一点都没有用。
最重视的是商人,商人大部分不会自己投资在交通上面,因为用道路的人不是只有他一个,甚至越大的商人越会用路,可是每个人都想别人应该出这笔钱自己在后面独享就好了,所有道路变成公共工程。
大汉没有公共工程的预算,除非影响到军队的前进。
所以外面的路就是那么的糟,只有地方官员会为了政绩找一些士绅来做。
但是这些路也不是对外交联络用的,而是用来自己城池用的。
从县城不会延伸多少出去。
钱汝君推动轨道交通系统,让轨道交通可以达到快速,让很多个地方也开始模仿学习。
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个轨道交通跟别的交通方式是不同的,因为这些交通,只要使用了就可以赚钱,甚至做得不用像钱汝君的轨道交通那么豪华,弄得差一点,还是有人愿意搭乘轨道交通。
而且重点不是人,而是那些货品南来北往的货品都会剩很多的成本。
轨道交通可以大幅的降低成本,但是对于一般人走的道路来说,就没有人有兴趣把它弄得好走一点,甚至普通可以增速的马车,都会不想骑出城外。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收费。
城外的道路简直是非常的可怕,在后世一个小时可以走四五十公里,在这个时代一个小时能走五公里就很了不起了,要知道人类走路的速度就已经是达到每小时四公里,在这个时代,更多人走路的速度是比较快的。
之所以还是有些人会用马车来行动,是因为马车比一个人能够搬运的东西多,如果一个人走路搬运的话,他顶多再带上十公斤的东西,它的速度会从每小时四公里降到每小时一公里,可是如果是用马车的话,他就可以用每小时五公里的速度走更远的道路。
所以以运输条件来说,马车还是比一般人走的速度快,所以一般如果人们要带着货物走的话,会选择马车带着大量的货物。
人就走在马车旁边,因为人类这速度完全可以跟上马车的速度,而真的想赶路,赶时间的,就不能够带大量的物品就骑在马上,带着一个人能够带的东西,快速的奔跑。
不过如果是这样带商品跑长途,那么这个东西必须非常的昂贵,要不然担负不起这个价格。
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商人都觉得长途运输靠轨道交通就可以了,虽然轨道交通现在并没有普及到每一个地方,但是可以把他们的货物带到离自己的目的地,比较近的地方,再把东西送过去,他们也知道,当交通越来越好的时候,他们送过去,货物的价格会越来越低,他们的冒险会越来越低。
可是利润也会越来越低,所以他们也不想要在更多的地方建设好马路。
而且即使这个时代不用铺设泊油路,几乎所谓的马路,只是用青砖或者是碎石所铺成,成本比以后低出很多。
但是这些马路其实也都不是最好的行走方式,马车在上面走,跳动非常的大,因为马车几乎都没有弹簧在上面,每一个坐在上面的人都估计屁股都会裂成两半。
至少钱汝君是非常不喜欢坐大汉的马车的。
而且钱汝君也把弹簧传达出去了,但是这个时代制造铁器是非常高成本的事情,而且弹簧对于工匠来说又是非常难度非常高的东西,不像后世一个机器随便就把弹簧制作出来了,根本花不到一块钱的成本。
所以放到椅子上面再做成可以乘坐的马车,对大汉来说成本就非常高贵。
所以这种马车只有富人出行的时候才能够做得到。
大部分人没有想到要把弹簧做成车辆的稳定的工具,因为即使加上弹簧,在这个时代也做不到太大的稳定性,而做不到的原因,最主要就是马路的水准还没有办法达标。如果马路的水准达标,至少达到水泥路的程度,那么这个时代的弹簧做成的车子,就会产生大流行,因为这样的舒适程度就会差别非常的大。
钱汝君回想道,在后世坐公交车的时候,经过某些路段,车子会不断的弹跳,要知道,那可是有非常多减震系统的公车还有泊油路面,或者是水泥路面,可是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盖的,经过某些路段就会发生弹跳,钱汝君有一次差点被弹出去,幸好身上带了安全带。
现在钱汝君会飞,想要进行远处距离飞行,根本不用理这些弹跳的问题。
但是想到大汉的一般人民百姓,都享受不到舒适的移动方式,唯一舒适的移动方式,估计就只有轨道交通,轨道交通不便宜。
普通老百姓,也只有金麦城老百姓才做的起。
这也是轨道交通,虽然速度不是特别的快,还是非常受欢迎的原因。
因为轨道行进的时候,并没有上下弹跳的事情,所有的不安稳都在一次一次的巡查过程中被排除了。
偶尔有几个顽皮的小孩把石头弄上去,大部分的情况之下,在行车之前都有人把这些石头弄掉,并且警告小孩的不能玩这些路线。
不听话,那就会受到极大的处罚。
毕竟如果小孩子在铁轨上玩,对他们的生命危险是非常没有保障的,或许他们不知道这个东西,如果撞到他们,他们可是会扁掉的,小孩子对安全的意识,往往会让大人感到匪夷所思。
轨道交通进行到现在,尤其是长安轨道系统,巡查人员特别的少,已经发生过非常多次的危安事件。
幸好,这个时代对人命的看重不是那么重要,何况会发生的危安事件都是他们认为事先警告过的。
可惜这个时代的所谓的事先警告适用简书或者是纸,公告在某些场合。
问题是在这个时代,人们并不会读书写字,不会读书写字的人占了大部分,所以想要把这些事情传播出去,让每一个人都知道,更是太困难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