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学堂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金佶
所以钱汝君不是那么容易得到一个人的真心。
何况拥有了最好的条件,钱汝君也不在轻易地相信别人的真心,即使这个人真的是真心的,钱汝君也会怀疑他是不是有别的想法。
怀疑本来就是感情最大的杀手。
普通身份的人,也不太有机会接近钱汝君,拥有高的身份的人本身就不再单纯,他们迫于身份的需求,往往思考的时候是以利益为出发点。
他的出发点,往往也是从利益出发,偏偏钱汝君的身份,刚好可以给人很多的利益。
做感情的投资,绝对是有利益。
人世间真正的感情,本来就是极为难得的存在,钱汝君只能感叹,她没有资格获得这份感情,然后把感情的事情抛开专心的过日子。
学堂岛学生的招生工作,并没有很快结束。
随然这些人不能够留在学堂岛,但是钱汝君还是希望他们多一点机会享受学堂岛的气氛。
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很有不同的存在,让他们过未来有新的渴盼和追求。
如果一个人接触的都是相似的世界,人们会觉得这个世界就是单一的,人类最大的动力就不会被激发出来。
人们所见的变化是人类向前走的动力,不断变化的世界,会让人感到非常不安,但是也有一些人会想要赶上变化,甚至超越变化。
学堂岛的图书馆是对新生应考生开放了,如果他们把握这段时间,争取多留些知识在脑海里,这样即使出了学堂岛,他们还是会比没有来过学堂岛人,多见识到一些东西,并且多是学到一些东西,这算是他未来面对世界的资本。
过再怎么留着来学堂岛的应考生,期待他们多学一些东西,对于居住比较远地方的人,钱汝君也只能说声抱歉,并没有办法补偿他们。
钱汝君知道要维持这个世界的公平,需要耗费很大力气,不公平才是世界本来的面目。
钱汝君没有被这个世界公平对待过,所以钱汝君对这个世界也就不强求公平。
“现在剩下多少考生?”招生开始两天之后,钱汝君回到学堂岛问道。
“公主,现在已经剩下四千多人了?”
“这么快?不是让你们放慢淘汰的速度吗?”
“公主,我们才完成第一轮的审核……”
“剔除掉这么多?”
钱汝君有点愕然。
“这些孩子在家中备受宠爱。”学堂岛学生说出了事情的本质。
他们都是最底层出身,抓到机会就会努力的成长。
但是从小被照顾好的孩子,遇到挫折之后,只会赌气,学堂岛工作人员可没有宠孩子的习惯,何况他们当初评断标准就是之前学堂岛学生。
之前学堂岛学生到了最后,所有的规矩都已经让他们非常的满意了,人就是这样,到了后期是怎么样的人,就会忘记他前期是怎么样的人。
在他们的印象中,学堂岛学生是非常优秀的,他们早就忘记他们刚来学堂岛的样子。
其实不要说他们,钱汝君都快忘记了。
一个人给人的印象总是最强烈的印象会被留下来。
然而,就以这个标准来选择下一代的学生。
幸好,他们还算手下留情,没有让人数低于三千。
那些被宠坏的孩子就很容易没有过关了,即是是普通孩子,也不容易过关。
能够过关,多半有一技之长能够让他们欣赏到。
也就让他们忘记应试者其他表现不良的地方,所以这些人在看这些新生的时候往往会针对他们一些优点来看,要看全面的优点,他们一个人都找不到了。
以学堂岛学生才会觉得非常的无语,并且思考这些学生里面怎么样在去挑出他们的学弟妹。
听到这种状况,钱汝君脸红了一下,因为让学堂岛工作人员来挑选第一梯次的学生是钱汝君的主意,如果她没有带回来这几百个野人村的学生,或许问题会更大,至少钱汝君带回来的这些学生,可以当成一个标准。
因为连钱汝君都认同了他们,没有道理不认同其他同样符合标准的学生。
但是问题是这些野人村的学生也不是一般学生,这些人经过钱汝君洗脑,经过钱汝君洗脑之后,会有一点触发脑力的好处,所以这些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都会符合钱汝君的要求。
“根据你们的看法这些孩子有没有品性比较不好的?”
“我们大略从表面上看过去,这些孩子倒是没有什么品性不好的,都是一些好孩子。”
“那就继续做各种基本能力测验,做好能力测验之后,我们才好分班来教学。
因为基本能力有些人在这一次早就具有了,但是有些人并没有基本能力,也就是字都不认识一个。
跟你们的情况不一样。
你们的出发点到是比较一致。
这里有些人识字,但是算数不行,即使大是行的,也要看他们是学新式数学,还是旧式数学。
总之,必须分班,我们才好教学。
都不会这些人,就必须从头开始,会的人没有必要来等待。
这些从头开始的人学的是识字,其他人,就让他们开始学习其他的东西。”
大汉女学堂 第635节
“这样会不会让他们比是那些不识字的孩子?”
“会鄙视不认识字的孩子的人,就不是要我们要的孩子。
任何况识字能力对他们来说也不需要花太久的时间,就能够练习会。
在学习识字的时候他们同时可以学数学,因为他们就算不识字,对于是算数学习来说尸,是不会有困难。
所以在学新式数学的时候他们会在同一个班级。
比较麻烦的反而是那些学习过九章算术的人,他们会的数学是比较麻烦的,所以他们还必须补选一些基础的东西,这些人上课的方式自然又必须分开。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能够把一个人的能力尽量的测验出来,对于安排他们学习的课程会比较有帮助。
要知道虽然他们是孩子,有天分的人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会学习的特别快,没有天分的人,往往在原地慢步,所以同样学习九章算术的人,还是有非常大的不同,等他们学会了基本的新式数学之后,这些人还必须继续分类,学得好的人,能让他们学习更深奥的数学。
当然数学学不好的人,可以在别的地方学得非常好,所以并不强求他们每一样东西都学得好,不过基本待会的东西还是必须要求他们会。”
“公主,我们要问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其实不管他们学习能力怎么样,一个物品占有关键性的地位。
他们还会喝我们喝的那种水吗?我非常明白,我当初之所以能不断突破,其实是喝了公主给我们的食物饮水,我本来并没有这么聪明。
现在我们喝的水虽然少了,但是我们住在的那个地方随时都可以喝特殊水,但是他们要喝特殊水,必须公主动出去给他们喝,这些特殊水对人类的脑子是非常有帮助的。
如果要超越其他人,那么他们就必须有这些水可以喝,还有最好的食物给可以吃。
我们的成就并不是只有我们有时间学习,还必须我们很有脑子,这样我们才能够超越其他人,我们知道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公主给我们的。与最后的品性那是因为公主欣赏我们才能够,我们才能够维持下去。
每次我们好像想要做坏事的时候,内心总有一股声音会阻止我们。”
钱汝君对于学堂岛学生的说法,只能呵呵了,他们心中会有那股特殊的声音,是因为她们被洗脑了,只是他们没有自觉。
原来,即使是学堂岛学生,内心还是会有波动的,只是被另一股力量压制住了。
钱汝君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突破的可能。
第九二六章 多想
即使钱汝君给学堂岛学生尽量相同的待遇,钱汝君还是发现学堂岛学生成长的不太一样。
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对于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他们学起来,如有神助。如果不是兴趣所在,他们也能学的很好,但是就只是普通速度。
在招生新生的时候,钱汝君跟上一期不一样,她那时候不懂,而且没有特殊目的,在她当时的看法,她的学堂岛学生,就必须是全能的学生。
能够替她解决身边发生的所有的事情。
事情的发展,也如钱汝君所预期的,学堂岛学生几乎什么都会做,但是这是因为她们非常勤苦的学习。就算是不容易理解的,他们在看到同学的进度的时候,也会咬牙跟上进度。
但是钱汝君知道,这样一来,他们的压力会很大。
而这样的学生,她也只要身边这一批就好了。
第二批学堂岛学生,钱汝君会给他们普通的技能,还有几项他们感兴趣的技能。
但是钱汝君知道,大汉现在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所以她这次是为大汉招生的。
而不是为自己。
皇帝刘恒听到钱汝君这次要替他专门训练一批学生出来,也非常高兴。
使用了钱汝君学堂的学生之后,他终于慢慢了解到,朝廷岗位专业化有多么的重要。
但是他那些世家大族的孩子们,还是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之下,钱汝君给皇帝的建议,就是这些现有的官员,必须进入朝廷的官学。
为了不影响到朝廷的运作,这些人必须利用晚上时间上课。
上课的内容,根据他们的职能而定。
以后有工作调动的时候,他们还要再上一次学校。
但是谁能够当他们的老师。
皇帝非常遗憾的发现,能当老师的,除了极为少数的官员之外,就是胥吏,还有钱汝君学堂。
钱汝君学堂教的东西,能够极大的分化,成为各个部门的底层知识。
当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
教学工作就不需要外部来教学了。他们在了解自己的职能之后,就会有更多的内容能够自行授课了。
所谓长痛不如短痛,皇帝知道,妇人没有阵痛,就生不了孩子。
钱汝君的替补人选,也就是学堂岛的第二届学生,想要熬出头,还要五年的时间。
皇帝对钱汝君学堂岛的事情,不是太了解。学堂岛第一届学生的事情,并没有太多的在外面渲染。
皇帝对学堂岛的认知,完全来自于钱汝君派出在商税署的学生。
这几个人真的太强大了。皇帝刘恒,很想要学堂岛的学生当他的手下。
所以钱汝君推出学堂岛学生,虽然还没有送到他手上,他却心动了。甚至去报名的学生,很多还是皇帝派出去的。
他想要利用这些学生,来策反,毕竟,有什么权利,比皇帝能给的权利来的大。
但是也不知道钱汝君怎么挑选的,听说从头到尾,钱汝君都没有参与,人也的确很多。
他派出一千多个人,甚至这一千多个人都是皇家子弟,或是世家大族的优秀孩子,但是送到学堂岛,只有一个人被留了下来,其他的优秀人种,全部被退回来。这让皇帝很不好意思跟那些人的父母交代。
没有办法,他只能再透过学堂岛学生,再找来钱汝君。
“能不能让我派出去的学生,都进入学堂岛念书。”
“他们没有办法通过学堂岛的测验,未来让他们从学堂岛毕业,是大汉是有害的。
他们会掌握超越大汉的知识学识。
皇上派来的那些人,我可以在长安另外开一家学堂收容。
他们不能够很早就跟学堂岛学生接触。
就算接触,也要等学堂岛学生学业有成,性格稳定之后,才能够接触。”
“我就是希望,他们跟其他学生一样,能够学很多做事的方法。”
“皇上能够列表说明,这些人需要学些什么,未来会在哪个单位工作,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些技职训练。
就算我们的技职生。”
“这些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我不相信那些目不识丁的孩子,能够比他们优秀。”
“他们进了学堂岛之后,第一步就会开始识字,有了识字能力,他们学习自然不会有阻碍,皇上可以放心。”
“如果我不用他们呢?”皇帝刘恒有点气愤的说道。
“那这些人只能在我的手下做事了,我不会亏待他们的。
何况,这些人也不知道,他们以后会替皇上工作。
替皇上工作的福利,或许会令他们感到不满意呢!”
钱汝君说得是老实话。
但是老实话向来不好听。
幸好,皇帝在这方面已经经过很好的训练。
没有办法,皇帝这个工作,就是要听各种话,从里面听出合适的办法。
很多臣子都习惯讲不好听的话。
因为他们相信一句话,忠言逆耳。所以好话就该难听。
“收了商税之后,朝廷比较有钱了,可以给他们比较高的薪水。”
皇帝讪讪的说道。其实,皇帝认为给官员涨薪水的事情,跟商税搭不上,钱汝君应该会反对。
何况,跟一般人民勉强能吃饱的日子比起来。
官员的薪水已经算很少了。
没想到钱汝君说道:
“的确该给了。现在官员的薪水,不但要养家活口,还必须给手下的胥吏钱。这就是官员最开始不得不贪的结果。
但是一开始不得不贪,到最后发现,既然背负的贪的罪名,还不如贪。
到最后,青天大老爷还真的没几个。
只要做好官的人,都能够得到青天大老父爷的名号。
但是我认为,他们会请胥吏,表示这些胥吏有存在的必要。
如果我们用更好的胥吏,应该能让吏治变得更为清明。
所以胥吏也必须成为朝廷管控的官员,统计出每一个县衙,或者是朝廷的衙门应该请多少胥吏,不要认他们有权利和借口出去外面找钱。
最好朝廷统一发钱。
钱足够用了,他们一些品格还算良好的人,才有资格去抵御贪婪。
胥吏现在,是用贪来的钱,来养活得。
对百姓来说,他们就是额外的负担。
但是如果他们的薪水,是朝廷给的。
他们不对百姓出手,其实他们的工作也会比较好做。
相对应的,就能够减少人手了。
而且收商税,就可以相应减免一些贫苦人家的田税,甚至养起专业的军人。
一个专业的军人的战斗力,其实是比较高的。
不要想着平时能让这些军人去做什么活。
他们只能高强度的训练,不能有多余的时间来想事情,一旦军队有了想法,就会增加叛乱的可能性。”
钱汝君看到皇帝目瞪口呆的样子,知道她不知不觉的又讲多了。又提到了许多后世的概念。
大汉女学堂 第636节
但是相对于商税、交通改进、促进商业发达方面,钱汝君不觉得今天讲的话,会给皇帝很多的负担。
虽然说大汉的军队是征兵制,但是很多军人当兵,其实都已经当成专业兵了。
因为要把当兵的人,千里迢迢送回去,非常的不经济,也没有效率。
在战争上需要这些人长时间服役,而有些有钱人也有替代服役的需求,所以一拍即合。
很多朝廷的事,基本上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问题。
对人民百姓来说,当兵能够吃粮,他们在田里辛苦劳作,最后也要吃粮,在大汉,军官吃粮饷的事情,虽然有,但是比较少见。
吃个半饱是可能的。
而且因为他们是军队,他们想要在野外打野食,也比一般人容易多了。甚至还能赚到钱。
因为他们手上有比民间精良的武器,而且他们是团体。
即使是山上强大的野兽,遇到人类精良的军事集团,也只有俯首的份。
而他们的将军,更喜欢让他们去打猎。能预防野兽成灾,还能够替他带来肉食。还能够有实战经验。
虽然面对的不是人,但是面对野兽也是一种战争经验。
甚至,野兽的战争力,比人类更灵活。
如果透过商业的运作,相信能够产生更多的利润。
但是汉初的时候,一切还在运作中,还没有完美成形。
“才想着,刚赚了钱,没想到你马上就给我提了出钱的主意。”皇帝刘恒说道。
钱汝君觉得很委屈,话的开头,好像是皇帝提的。
跟她没有关系啊!
总之,皇帝还是继续跟钱汝君讨价还价,他也必须在皇家和勋贵面前,挣一点面子。
至少,必须让这些孩子受到比远先优质的教育,教育他们的孩子成材。
全部都被送回来,实在不像话。
被留下的孩子,也不是重要人物,是临时加塞进来的。让皇帝非常受伤。
甚至开始有一些想法。
但是全部的人都是替他训练的,他又有点不太确定,钱汝君是不是要在这些人里面动一点手脚。
皇帝心里有点怀疑钱汝君对这件事情是不是太热心了一点,但是皇帝又知道钱汝君的确对这件事情很热心,因为所有事情都是连贯的,而得到最大好处的不是别人,而是皇帝。
要不是皇帝缺乏人手,钱汝君不会主动提出人手。
在政治上面,钱汝君向来不主动出手,所有的事情都非常的本分,跟他的大女儿完全不同。
除了给好处之外,之前钱汝君跟朝廷没有任何关系。
可以说“多想”是皇帝的本能。
解决了皇帝的问题之后,钱汝君开始跟皇帝谈学堂岛第二届学生的事情。
“为了配合朝廷的需要,臣的教学安排必须符合朝廷的需求,现在朝廷还有哪些空缺,需要她这些人进去,我会特别针对这些项目来做教学,放心,如果不够好的学生,我不会把它交给陛下。”
“那你说朝廷的官职是各界所争取的,不应该分配给人,但是您的学生却又是朝廷所争取的,如果能够是诠释任对朝廷能够有最大的好处。
其实你应该替朝廷设一所官学,这样才能够替朝廷培养出适当的人才。
我只替朝廷培养这一届的学生,等他们任职之后,自然就是朝廷官学的老师。
有些人或许个性不适合,还要再淘汰。
但是我想必须跟父皇说清楚,朝廷官学只能收来各种有企图心的人。
这些人在朝廷的职位上做事,有好有坏,但是出坏人才的机会比好人才的机会更多。
不是说他们学不会做事,而是他们会利用自己办事的能力来替自己谋福利。
朝廷的事情反而被他们放在其次,除非能够有助于他们升官发财。
这次送来的学生为什么几乎都没有办法通过,就是这些人的名利心太重了。
儿臣收学生第一却是要求他们不慕名利,他们有一个特点,心地比较纯正一点,这样的人即使到官场上,变坏的几率也比较低,当然,他们也不会追求升官发财,是真心为人民服务的。
不过这样的人或许对朝廷来说比较不好控管,因为以往的诱因没有用。”
只知道皇帝刘恒始终需要面对这些学生,而面对这些学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钱汝君提早让皇帝有心理准备。
详细的名单皇帝给不出来,因为详细的数字根本不归皇帝管也背不住。
“具体缺哪些官员?每一个官员做什么事情,我们还缺什么官员,或许宰相会比较清楚。我出个手令,让你去找宰相的手下长史吧!”
钱汝君和宰相是老相识,这件事情钱汝君很快就办好了。
说很快,速度一点都不快,她花了整天的时间,因为钱汝君不好凭空把学堂岛学生叫出来,何况她空间里的学堂岛学生几乎已经空了,都被商税抽调走。
何况钱汝君想要知道的,并不是传统的大汉官僚体系,他必须跟后世他能够知道的体系加以比较,以及跟这个时代的民生状况加以比较之后,才能够确认她需要哪些人。
这些确认的名单里面有很多是这个朝代所没有出现的官员。
皇帝或许不知道这些官员的实际作用,钱汝君还必须在皇帝身边加以教学,以及唠唠叨叨的,不知道皇帝会不会觉得她现在非常不想看到钱汝君,太聒噪了。
第九二七章 新课程
不得不说,钱汝君认知中的官僚体系,在大汉时代有许多根本不存在。
在汉初,户籍人口也不过三四千万人。而且每个农民能够缴交的钱实在是太少了,总合起来,朝廷的经济实力实在是非常弱。
钱汝君的印象中,在后世一个有实力的财团缴税,就能够跟上万人普通人缴税相比,何况很多人还没有达到缴税标准。
可以说大汉缴税的人,在他那个年代大部分都没有达到缴税的标准。
在大汉真正在缴税,能够起到实际作用的,大部分是属于中户。
低户基本上是别人的佃农,是替上户赚钱的,在大汉时代,上户也要缴税,但是他们有太多方法,能够逃税漏税,朝廷实际能够拿到的钱其实不多。
甚至上户拥有非常多的隐田,他们私自用团体的力量开垦的田,不一定能够报给朝廷,他们认为自己开辟的田地,再缴税给朝廷是不合理的,因为是他们私人的力量所开辟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