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调教大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苍山月
唐奕有几分失落,董靖瑶现在住在桃花庵,自从回京之后,只见过董靖瑶一面,也是她来给桃园夫人送东西,匆匆一见,相互点个头而已。
“呵......来了啊,什么时候来的?”
“早间到的。”董靖瑶小声回着。“公子找尹先生吗?先生去杜先生那里了。”
“不找尹师父,桃园夫人在吗?”
“干娘昨夜着了凉,在里间歇息,我去给公子叫。”
“哦......那不用了,我晚点儿再来。”
唐奕觉得太别扭了,干脆调头就走。
“送唐公子......”
董靖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
突然之间,也不知为什么,唐奕很想想去听萧巧哥弹琴......
希望她不会也因为成长,而变成一个我不认识的人吧!
去和范仲淹说了一声,把下午的财税课挪到明天,回小楼抱出吉他,就准备进城。
但是,刚出门,就碰到了曹佾。
“你干嘛去?”
“进城。”
“别去了,叫了张晋文和潘丰,说点儿生意上的事儿。”
唐奕拧着眉,“船上说!”
他是想干什么就必须马上干,不然心里不舒服。
曹佾扭不过他,只得跟着他往码头走,半路上正碰见张晋文和潘丰。
四人到码头上船,曹佾也不墨迹。
这段时间,唐奕和他都在操心曹觉的事儿,生意上的事却耽误了下来。
“通济渠初步估算,八百万贯足够了。而且,这笔钱是三年的工期逐步往出掏。加上去年各头生意的利钱也汇出来了,咱们现在手上还有一大钱闲钱。”
“这钱是存着,还是干别的?”
唐奕略一思索,“不存,全撒出去!”
潘丰一惊,“撒在哪儿?那可是好几百万啊!”
“派人手考察南北水网沿线的州府,华联要往出扩了!”
张晋文有点懵,与曹佾对视一眼。
“扩多少家?”
“能扩多少扩多少,有多大钱使多大力!今后三年,观澜和咱们自己的利钱都扔在这上头。”
“别啊!!”曹佾不干了。
“你把钱都花了,等过几年起毛纺织的时候,还哪儿有钱抢摊子。”
唐奕冷然一笑,“毛纺的摊子不用抢,照我说的做吧,有大用!”
也不给大伙儿多说的机会,唐奕又看向潘丰。
“另外,你让酒业协会开始猛吸会员,降一降入会标准也没关系,尽量往大了铺。也不用挑地方,哪怕是山沟沟里的野店,要入会,只要守规矩就行。”
“咱现在京外的会员酒家就有五百了,四京外加江南诸地都有咱们的会员。还铺?再铺,酒业协会这块牌子可就不值钱了。”
“没事儿!”唐奕一甩手。“要是靠牌子拉不来人,就把甘油勾兑、白酒蒸馏、窖藏提香的工艺都撒出去。”
“你疯了你?那可是咱的命根子!”
三人都不淡定了,这疯子要干啥啊?听着咋这么渗得荒呢?
......





调教大宋 第325章 战略布局
要知道,除去观澜的官粮转运,唐奕几乎所有生意的根本其实就是甘油勾兑、白酒蒸馏等等,这几项独门工艺。要是把这几项工艺泄露出去,等于是断了唐奕的半条命。
现在别人没来惦记,唐奕自己却要放出去,这不是疯了吗?
见三人的表情,唐奕抿然一笑,安慰道:“放心,甘油提炼还在咱自己手里,别的那几项拿出去就拿出去了,影响不大。”
“还不大!?”潘丰瞪着眼珠子道,“让那些小酒行学了去,能挤死咱们!”
“放心了,现在娇白和严河坊果酒的牌子已经打出去了,大宋全境的酒业这么大的一块肉,咱们自己可是吃不下去,依靠名牌完全就够吃了。”
“那也没必要把绝招都白给人家吧?”
“怎是白给?得入会,你也可以趁机收笔技术转让费啥的吗!”
“那也不行啊!”
“听我的!”唐奕不容有疑。
“现在首要目的是把市场做大,把酒业协会的摊子铺开。那点儿小得失不用算计,随便起一门生意就补回来了。”
“大郎......”曹佾凝重地看眼唐奕。
“你给我们交个底,又是扩张华联,又是铺开酒业协会,你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唐奕神秘一笑,“过一段时间,官家很可能把冶铁这一块也扔到观澜,再加上以后的毛纺织,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什么?”
“意味着,实业这一块,咱们已经做到头儿了,已经不能再大了!”
“所以......”
“所以,下一步,咱们玩资本!”
把华联开到全宋,抢占零售业,形成销售网,再加上酒业协会。
大宋的酒业协会和后世可是两个概念。
大宋的酒业和餐饮业、酒店业是不分家的。说是一个酒业协会,其实就相当于酿酒协会、餐饮协会和住宿酒店协会三合一。
一但这两个庞然大物铺到整个大宋,再加上观澜漕运、未来的毛纺织,还有官粮......
这就意味着,唐奕掌控了相当份额的大宋的衣、食、住、行,还有生活所需。
而且,这些都不是孤立的,是形成网络的。
只要稍稍有点现代的金融意识,就能想像得到,这里面,唐奕可以玩出多少的花样儿来。
所以,现在唐奕就要着手布局,一但通济渠打通,唐奕手上就有了初步的“大交通”网络,整个大盘也就活了起来。
那时候......
改革也就可以开始了!
......
说完了布局的事情,唐奕又看向曹佾,“还有一个事儿得你去办。”
“什么事儿?”
“我想在大辽再起一家华联。”
曹佾一指张晋文,“这事儿你跟他说,我又不管华联。”
唐奕嘿嘿一笑,“他办不了,要开店的地方有点特殊。”
“哪儿?”
“幽州!”
噗!!
全喷了。
“你你你,你没病吧?”曹佾叫道。“你把耶律重元的儿子给宰了,还想把生意铺到他眼皮底下?”
潘丰也道:“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谁去管?万一让耶律重元知道儿子是你杀的,谁在幽州谁死,铺子也得让他端了,何必呢?”
杀子之仇!
潘丰都不怀疑,耶律重元那老货要是知道真相之后,得起兵攻宋。
“所以吗......”唐奕一摊手。“得你去办,张大哥办不了。”
“我咋办?你不会让我去幽州给你管铺子吧?”
“真特么死脑筋!”唐奕淬道,“你去找萧英,幽州的铺子给他六成份子!”
“......”
三人心说,你这走位也太风骚了,完全看不懂啊!
而更风骚的还在后面。
“剩下四成,给耶律重元!”
“不是,你图个啥啊!?”
“啥也不图,就是在幽州插根钉子,以后说不定有点用。”
“那咱们的船也到不了幽州啊?”
唐奕低头不语,思索起来。
这还真是个问题。
耶律重元的老巢幽州地处燕云腹地,四六不挨着,船队根本到不了,走陆路的成本也太大了。
若是不赚钱,唐奕送出去这份人情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修路!”
唐奕一咬牙。
“把黄河水道到雄州边境的官道重修,若是辽人那边也能让咱修,咱们给他出钱,修!!”
北上的官道唐奕走过一回,只能说勉强凑合。但是,对于华联这种实时运输的要求是达不到的,耗时太多。
这回三人连反对的声音都没有了。
唐奕宁可自己掏钱修这条通燕云的路,那就不是“有点用”的事儿了。
这货心里肯定是憋着大坏呢!
“正好这几天事儿不多,看兄弟给你们弄出一种修路筑城的宝贝来。”
“啥宝贝?”
“水泥!”
......
好吧,完全不懂你在说什么!
——————————
船进了开封,到了桃花庵把唐奕放下,三人坐船又得回回山。
唐奕这个甩手掌柜是只管下令,他们这几个苦力却是要忙活起来了。唐奕的布局太大,他们要好好斟酌一番才能下手。
而唐奕到了桃花庵门前,就见一个穿着太学儒袍的书生从门里出来,见了唐奕微微颔首,算是打了招呼,然后飒然而去。
唐奕还在奇怪,这小伙儿看着有点面熟,就是想不起来是谁了。
这时,桃花庵的女使也看见了唐奕,急忙迎了上来。
“唐公子来了啊?”
“嗯。”都是熟脸,唐奕也不用客气。
“刚刚那是谁啊?”
女使看了一眼还未走远的文生,“唐公子不记得了吗?他就是那年,您在曹觉和潘越手底下救下来的那个刘几,刘之道啊。”
“哦~~”
唐奕想起来了,当年就因为这孙子,他让董靖瑶好顿挤兑。
“他来桃花庵做甚?”
“来找靖瑶姑娘的,见人没在就走了。”
唐奕哦了一声,没当回事儿。
不过,为什么刘几扑了个空,唐奕心里觉得很爽呢?
“君姐姐和萧姑娘呢?”
女使一笑,“君姑娘陪着萧姑娘去铁塔寺了,得晚间才能回来呢!”
“日!”
唐奕大骂一声,调头就往码头跑。
“等等我!!”
但愿曹佾他们船还没走远。
刚爽过,报应就来了,自己也扑了个空。
老子的情怀啊!
......
回到回山已经是下午了,反倒变得无所事事。
想去民学转一圈,却被赵祯派人来叫了过去。
是关于邓州营的安排。
......




调教大宋 第326章 亮剑精神
五天了!连着五天了!
感谢”aoeyuw“这哥们的万赏.....让我又多美了一天。
本书惯例,”陈萌萌“的万赏忽略不谢!
——————
对于邓州营的一十九名将士,赵祯最初的打算是晋升三级,厚赏金银,再给他们在禁军之中各谋一个高职。反正,一向以仁爱治国的赵祯是肯定不会寒了将士们的心的。
但是,曹觉和曹满江的一翻慷慨之辞,却让他有了别的想法。
以往看来,将灭则军死。曹满江去了一臂,是不可能再担武职的,而整个邓州营也彻底打残了。
昆仑关下,就算他们勇冠当世,那也只能成为历史,几乎无法再复制。
可曹满江提到了军魂,提到了种子,难道这样一支不世之营还可以涅磐重生吗?
是以,赵祯把唐奕叫了过来,想问问他的看法,毕竟邓州营是他使的一套法子才练出来的。
......
知道赵祯的想法,唐奕道:“兵魂未死,邓州营是一定可以东山再起的。”
“陛下大可放心,只要稍加运作,把邓州营这种精神保留下去,发扬开来,再遇战事,这依然是一支敢于亮剑的强军!”
“亮剑?”王德用玩味道,“有点儿意思!”
“对,亮剑!”唐奕笃定道,“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就算对手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
“陛下和老将军可以回想历代强兵,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
“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也是以集体形式出现,而不是以个体形式出现。理由很简单,他们受到同样传统的影响。养成了同样的性格与气质,任何一支部队都有着它自己的传统。”
唐奕这番话是很有道理的,远的不说,大宋的这些将门,就是一代一代遵循祖宗的性格和气质传承下来的。唐奕只不过把它延伸到了军队之中,直言,一支军队也有他的性格和气质。
这听起来新鲜,但却不难懂。
“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是由这种部队组建时,首任将官的性格与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
“这是什么?这就是我所说的邓州营的兵魂。我们大宋朝把华夏汉儿从唐末五代的乱事之中拉出来,从弱小逐渐走向强大,我们靠的是什么,我们靠的就是那一代的名将带出来的精兵气质,靠得就是这种一往无前的兵魂!”
“反观邓州营,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他们敢于亮剑,名为败退,实则心志从未败过,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人。”
“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剑锋所指,所向披靡,这才是邓州营一战封神的关键!”
“说一句大不敬的话......”唐奕扫视赵祯与王德用。“大宋军人现在缺少的正是这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正是缺少这种敢于亮剑的精神!”
......
王德用听的热血沸腾,到底是文化人啊,说出来的话就是不一样,听着提气!
“说的好!所谓‘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就是大郎这个意思。咱大宋现在的军伍,还真就是没了开朝的那股子心气,都是些不懂装懂,瞎指挥的软蛋!”
赵祯听的这个尴尬啊,他爹和他爷爷就都属于不懂装懂,瞎指挥那一伙儿的!
“咳咳......”赵祯清了清嗓子。“那依大郎的意思,如何让大宋军人既找回血性,又能......”
好吧,赵祯想说,又能控制得住。
怕武人作乱,这已经是赵家印在骨子里的恐惧了。
大前提是稳定,之后再说什么兵魂、血性之类强军的话。
唐奕一叹,这也是没办法的,老赵家除了太祖,就都是“怂将”带出来的,自然都是“怂兵”。
“若想彻底的强军塑武,非一日之功也。”
大宋的军制是从根儿上就坏了的,想靠几句口号,一点后世带兵手段就彻底扭转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大工程。
见赵祯神情一萎,唐奕又道:“但是,陛下莫急,咱们可以先把邓州营这个标杆树立起来,塑造成一个典型,大加宣传,以提震士气。然后再加上一些......”
“加上一些什么?大郎直言便是。”
既然赵祯都让说了,唐奕也没什么好矜持的了。
“草民想从邓州营的将士之中调出几个,来观澜书院任教。”
“书院任教?!”赵祯心说,你可真敢想啊!让武人去教文人?那还不得吵翻天?
“是的!”唐奕坚定道。“草民是这么想的,陛下也看到了,观澜这批学生,不说千古仅有,但也差不太多了,将来必定是我大宋的中流砥柱。”
“再加上文人监军的传统,一时半会儿是无法改变的,早一点接触军伍,早一点了解什么是兵,什么是军队,对他们,对大宋,都是有好处的。”
“教些战法、战略也就够了吧?”
赵祯还是觉得不妥,毕竟以武带文,在大宋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王德用插话道:“陛下不知,文官就算再懂战法,再精战略,不懂得什么是兵,不知道手下的军将想的是什么,也一样带不出一支强军。”
“那这......”赵祯苦着脸一摊手。“让朕如何去和朝臣们说呢?”
“陛下!”唐奕躬身一揖。“观澜是民学。”
话下之意,用不着您跟文臣们说什么,我们是民学,怎么折腾他们管得着吗?
“那就......”赵祯一咬牙,“大郎去做吧!”
“陛下放心,若朝臣鼓噪,都推给草民便是。”
“且安心做你的事情吧,这点事儿,朕还能帮你扛一扛!”
既然下了决心,同意了唐子浩的建议,那赵祯就不能任由观澜被文臣构陷,而自己躲了清闲。不然,会寒了观澜人的心。
“你且下去吧!”
“草民告退。”
“对了,看看还有空院儿没有,腾出两套,明日汝南郡王和北海郡王要搬过来。”
“没有!”唐奕一瞪眼,都不管这是皇帝吩咐了。“就一套,北海郡王来了有,汝南王就没有!”
赵祯被他弄乐了,这小子使性子就从来不分场合。
“没有也得有。皇后临盆在即,他二人身为皇族大宗正,是一定要在场的!”
......




调教大宋 第327章 阎王营
在后世,唐奕听到过这样的一个讨论,说,有一个皇帝想认下自己流落民间的私生子,却不敢认......
然后,有人就开骂了,说这个皇帝窝囊死算了,当了皇帝,天底下你最大,却连自己儿子都不敢认,简直是扯淡。
......
好吧,别的朝代什么样儿唐奕不知道,但是在大宋朝,别说是私生子了,就不是私生的,都不是你想认就能认的。
大宋朝皇族出世,必须得有大宗正寺出面严明正身,发下皇族专属的“身份证”,你才能算是皇族了,以后才能享受皇族的待遇。
包括“赐名、爵位、供养钱、入族谱等等。”
这事,皇帝是说了不算的,一切由宗正寺来掌管。
若是没有那张“身份证”,别说你是私生的,就算是皇后生的也没用,一切皇族待遇跟你都没关系。
所以,别看赵祯把曹皇后藏到回山来生孩子,但是规矩不能破,必须要宗正寺在场才行。
这事儿不是唐奕可以任性的,只得乖乖照办。
不过,在他看来,赵祯也没必要弄的这么正式,反正是个丫头片子,这可怜的邻家大叔注定没有儿子的命。
......
唐奕下去了,赵祯又和王德用商量了起来,这个邓州营到底怎么个重建法儿,应该归到哪一军之下。
王德用一琢磨,“要不?干脆单设一军吧?”
赵祯一翻白眼,那也太扯了。
五百人的一营,直接扩成五千人的一军?
“砍一半,设一厢吧!”
北宋军制,一伍五十人是最小的战斗单元,两伍为一都,五都为一指挥,也就是一营五百人,五营为一厢,也就是满编两千五百人。
往上还有,两厢为一军,十军为一大军。
邓州营只余十九人,这其中给观澜三人,再把曹觉剃出来,就只剩十五人,能带出一厢的精兵已经算是不错了。
“那谁来统领?”王德用问道。
“原营指挥曹满江断了一臂,肯定是不行了,把下面的都头直接跨到一厢都尉也不太行吧?”
曹觉就更不行了。
换到别的厢,他够格。但是,在邓州营,他一直以下属军卒的身份从军,直接跳到原来各级长官的上面,这在军中是大忌,就算升他的官,也要调到别军,不可在原部。
“要不......”王德用想说,“要不让我家咸融来管吧!”
可惜,最后还是没说出口,他孙子王守忠已经是殿直,掌着大内近卫了,要是把手再伸到禁军里,不合规矩。
“要不,让杨家二小子来吧?”老国公最后还是改口了。
杨怀玉?这个可以有。
赵祯点了点头,“杨怀玉此次南征表现极勇,倒是应该升一升了。”
第二天早朝,赵祯直接宣布了对邓州营的封赏。
原邓州厢营,编入禁军神威军,扩军一厢,赐名——
阎王营!
好吧,这个名字是唐奕给起的。他觉得比什么神威、神武、震南、征西的,霸气得多。
至于什么神鬼忌讳,邓州营就是从阎王殿里爬回来的,谁还怕这个?
而邓州营一十九名将士也是各有封上,最低级的配军都直升都头。
曹满江更是连升无数级,从九品上蹿到了五品上的天雄都尉,暂待任用。
新邓州厢由杨怀玉执掌将印,并令其在禁军各营挑选精悍之兵充入新军。
而且,赵祯特意作了一篇《告邓州军勇亡魂书》,以祭奠邓州营死难将士。
圣喻一下,邓州营将士自然鼓舞振奋。
而曹满江一听唐奕要让他在观澜执教,惊的眼珠子没掉出来。
“我来教书?这可不是儿戏。”
“谁也没给你说,这是儿戏啊!”
唐奕撇着嘴,“实话跟你说吧,陛下把你直接提到了五品上,就是让你置仕之后,也能有份儿好待遇。”
“这事儿是官家授意?”
“那你以为啊,这就是官家的主意,要让这帮文生早点接触军营。”
“那行,我干!”
“这就对了嘛!”唐奕大笑。
他是连蒙再骗啊,主要还是怕老曹来了观澜以后放不开手脚,干脆把赵祯拉出来给老曹壮胆。
1...111112113114115...4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