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苍山月
“算了....”
赵祯一叹,“你下去吧,暂且称病,休养几日。”
......
阎康一走,赵祯自己都气乐了,没想到是这么个结局。
————————
这事回头再看,并不难懂。
赵祯称病只见文富王三人,且议的是癫王能不能回京的惊天大事,与皇后交待不能写在诏书上的密诏,王安石上请调派狄青回京......
桩桩件件,哪一件不是密之又密的通天大事!?
这么要命的东西赵祯会不屏退左右?换了别人,恨不得把殿门都锁起来,生怕外人听见,还会允许这些黄门内侍进进出出,报这个报那个?
......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赵祯故意让人听了去。
他是早就知道阎康的真实身份,也不想想,唐奕知道的事情,第一个告诉的人就是赵祯。
没动阎康,一来是君臣之间的默契使然,这是唐奕的大舅哥,赵祯仁慈不忍下手。
二来,留着以后可能会有用。
怎么用?
现在就是在用!
赵祯是想通过阎康,把自己命不久矣的消息透漏给魏国公,逼着他有所动作。趁着自己还能动,说的话还是圣谕,还有人听,提前帮太子把这个麻烦名正言顺的解决掉。
结果,用到阎康的时候,这货反水了....
反的真不是时候!!
现在赵祯没心思处置阎康,他在想,怎么样补救才能让魏国公动起来。
他哪里知道,怎么样魏国公都不会动起来了,现在就算赵祯下诏让那老货来接掌皇位,他都不敢接旨。
有人把魏国公的胆给吓破了,这老家伙基本等于放弃治疗的状态,还动个屁。
他只等着看戏,看看到底是癫王系如愿,还是太子党得胜。
看看到时候他用不用逃回西北,避其锋芒。
......
——————————
涯州。
唐奕此时气急败坏的杀到老贾面前。
“贾子明!你个老杂毛儿,敢骗老子!”
砰的一声,把一封信函拍在老贾面前。
“这是怎么回事!?”
老贾拧着眉头,心道,发什么疯?又让四个小疯子气着了?
打开信函一看,老贾心里也是咯噔一声。
“这是......这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唐奕咆哮着。“你拿着老子的印信,什么不可能!?”
老贾拧着眉头,也不辩解,思索良久方道:“可靠吗?”
“千真万确!你当老子的华联是白混的?大宋州官往上数,家里添了条猫狗我都知道,何况是一封要兵谏开封的密信!!”
唐奕瞪着牛眼,看着老贾,“你敢说不是你干的!?”
王守忠和石进武的密谋一到他手里,他第一反应就是被老贾骗了。
只有他,明着和自己一条心,暗地里却拿着自己的印信干出逼他就范的勾当。
......
可是,还真不是老贾!
贾昌潮眼睛直视唐奕,一眨不眨。
“不是老夫...”
“你个老杂毛儿,还装!”唐奕这个暴脾气啊。
“把印信给我,你给我一边凉快去!”
老贾也怒了,“老夫说不是我,就不是我!”
点着唐奕的脑袋就开骂:“你是猪吗!?”
“我要逼你还用找他们?信不信老夫一声令下,石全海、石全安,包括你几个兄弟都会把你绑了,带着涯州军,押着你那猪脑袋,直奔开封。”
“.....”好吧,唐奕被骂愣了。
老贾说的有道理,他要想玩什么兵谏,还绕那么远干嘛,涯州就有六万死忠。
“真不是你?”
“我看你是哄孩子,哄傻了。”
说着话,老贾瘫回椅子,懒得和他废话。
“要坏事!”
....
“嗯?”唐奕心思一沉。
老贾这般凝重,不是他不屑和自己计较,而是没空和自己计较。
静下心来一想,“不对!!”唐奕几乎脱口而出。“这背后,有大文章!”
“哼!”贾昌潮冷然一哼。“你那猪脑袋终于开始想事情了。”
问题不在王守忠和石进武,问题在于,是谁敢让他们有这么大的胆子。
原本老贾和唐奕防的就是,有人逼着唐奕不从也得从。
可是,即使这样,他们也没想到,这些人会这般激进,居然在贾昌潮放出迷魂阵表明唐奕心意的情况下,要弃土兵谏!?
这背后一定有一位重量级人物,既了解唐奕,又深知大局。
会是谁?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王德用?二人第一反应的就是王德用,只有他可以使唤得动王守忠。
可是,马上又否定了,不是....
王德用够分量,但是,他的分量只是名望和军界,这里面还有一个庞籍,庞籍可不是他能使唤得动的。
能把一个文官推出去的人物,王德用不是没到级别,而是差着文武之别呢。
那是....范师父?
他与王德用联手,这天下就没有使唤不动的文官武将了。
也不是。再次否定了这个猜测。
此二人联手就不用这么麻烦,振臂一呼,大局必成。
那是大宋最有威望的两尊神,这二个人要是一起支持唐奕,不用唐奕出面,官家只有一条路可走,换掉太子,认输!
而且,唐奕太了解自己的老师了,这种不利国家的事情,刀架在脖子上老师也不会干。况且,他让范纯礼传给自己的话,也与此事相悖。
......
“那会是谁?”
唐奕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万没想到,这个局面会这般复杂。
“现在不是纠结到底是谁的时候。”
老贾此时极为冷静,却是复杂,他越不能乱。
“当下首务,是稳住西北、西南!”
唐奕点头,“似乎不难,我亲自去信让他们别动,他们应该会听。”
“很难。”老贾直接就泼冷水。
说着话,把一封信交给唐奕,“这是刚刚收到的,你看看吧。”
唐奕一看,破口大骂:“石安石这个王八蛋!!老子非活劈了他!!”
“别急,官家没答应。可是....”
贾昌朝话锋一转,“可是狄青的威名势必让王守忠等人做惊弓之鸟,万一官家改了主意,那就算你随了他们的心意,也不能可成事了。”
“所以,这个时候不管你怎么说,他们都会以防万一,更加坚定的回师兵谏。”
“不会的!!”唐奕紧咬下唇。“不会的....”
“呵。”贾昌潮干笑一声。“不会什么?他们不会不听你的?天真!”
“官家不会改主意...”唐奕喃喃出声。“我知道他,他不会的....”
老贾愕然,.此时他这条老狐狸都开始痛恨自己,痛恨这个局。明明相互信任的一对父子,却非要逼到今天这个局面。
“官家不会,可是有人以为他会,结果是一样的。”
唐奕揉着额头,疲惫不堪,“那你说怎么办?”
“其实....”
“算了!!”唐奕打断老贾,“你自己定吧。”
说完,掉头就走。
到了门口,又停下来道:“这段时间,我会在野猪岛上呆着,不管什么事,不要来找我!!”
“.....”
贾昌朝一阵沉默,他知道其实唐奕知道该怎么办。
不想王守忠他们动,唯一的办法,就是唐奕自己动。
可是,他不想面对,唯有逃避。
那真的......
太残酷了。
......
“好。”尽量让语气轻松,老贾对着唐奕的背影淡然应允。
“老夫帮你拖着。”
....
————————————
贾昌朝履行着他的承诺,倾其所能的....拖着。
首先,官家册封唐奕为镇南王的圣旨到了涯州,老贾连通知都没通知唐奕,直接就帮他拒了。
谢请陛下天恩,但是,不接受什么镇南王。
不受王爵,也就等于不接受知岭外军政事的任命,也就等于告诉所有人,唐奕不接受安抚,他要搞事情。
随后,老贾以自己的口吻给王守忠、石进武、庞籍等人分别写了一封信。
表面上看无甚重点,只是说些涯州近况,信中倒是提到,癫王殿下与狄汉臣近期时有书信,忘年之交更胜以往。
而涯州军方面也是从无滞怠,正在全力休整演练,随时可再次出征一战。
当然,再次出征是南下欧洲,还是北上开封,就得他们自己去体会了。
最后,贾昌朝隐晦的在信中提到,不到万不得已,不希望他们放弃西北和西南。
因为,他不想背上失地祸国的恶名。
......
这一招果然有些效果。
也许是这封信给大伙儿吃了一颗定心丸,也许是信中的提到的某个点让癫王系背后那个主使之人有些忌惮......
反正,西北、西南总算是稳了下来,暂无进军的迹象。
贾昌朝刚刚缓了一口气,还没来得及得意,结果......
刚进腊月,还有整一个月就是年关,又出事儿了。
而且,这次是真正的大事,再无转圜的余地,必是一场血雨腥风。
....
——————————
贾昌朝来到野猪岛上。
最近这一个多月,唐奕就没下过岛,似是在鼓捣他的火药,不分黑白,不眠不休。
见到唐奕的时候,老贾几乎认之不出,邋遢凌乱,仿佛变了一个人。
“来了啊....”唐奕眼光不移,手里拿着小秤,依旧忙着他的活计。
老贾一阵心痛,这场纷争,伤的最深的,就是唐奕。
“老夫也不想来...”
唐奕疲惫的脸上挤出一丝笑意,“出事儿了?”
“嗯,出事儿了。”
“呵呵...贾相爷都解决不了的事情,一定是大事吧?”
“嗯,是大事。”
“说吧,出什么事儿了?”
贾昌朝顿了顿,“开封飞鸽快报,官家降旨,召狄汉臣与二十万禁军归京!”
啪嗒....秤盘落地,唐奕整个人都定在那里。
“可靠吗?”
“可靠。明旨下发,此时应该已经到了狄青的手里。”
“呼.....”唐奕深呼口气,只觉天旋地转。
“陛下怎么会....”
“你别着急...”老贾劝慰。“官家已入弥留之际,每日只短短片刻清醒....”
“许是....许是糊涂了...才下的这道旨。”
“并非本心。”
唐奕扶着桌沿慢慢坐下。
“已经....不重要了。”
“那我们...”老贾只说了半句,因为下半句,就是在逼他。
“还有选择吗?”
唐奕闭着眼睛,茫然反问。
“没有了!”这是他自己回答了自己。
猛的瞪圆双目,“传本王将令...”
“涯州军明日开拔,兵指开封!”
“丢了命,也不能丢燕云!!”
说着话,猛然站起,眼神之中已经全是坚毅,满是绝然,整个人疲态尽退。
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唐疯子,又回来了。
“来人!!”指着墙角堆的和房梁差不多高的一大堆木箱。
“装船,我要带到开封去。”
又看向老贾,“写信给王守忠、石进武、庞籍。”
“人归,兵不归,尽数回京共赴艰难。”
......
————————————
可是问题来了,这道逼着唐奕不得不带兵回京的圣旨,是在怎样的情况之下发出来的呢?
赵祯就算病糊涂了,能允许自己背上燕云复失的罪孽去见列祖列宗吗?
......
很简单,这道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既是真的,也是假的!!!
因为,根本就不是赵祯发出去的。
......
调教大宋 第894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时间倒退回十天前,这时的赵祯病情更重,已经无法处理政务。
三日前,不得不再次让太子监国,皇后曹氏辅之。
幼主得国,太后垂帘的政治格局,已经基本现出端倪。
......
此时此刻,皇城之内,政事堂文彦博的职房之中,文彦博看着隔案而坐的王安石,悠然开口:“介甫此来何事?”
王安石肃然,“江山社稷,概系于此!!”
噗!!
文彦博直接就喷了。
特么还是王介甫会聊天啊,一句话,把江山社稷就全压进去了。
弄的文扒皮一点都不敢怠慢,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到底什么事?”
王安石道:“早前,安石曾单独见了一次官家。”
文彦博眉头一皱,“很重要吗?”
“很重要。”
“说的什么?”
“说的是,诏令狄青回京勤王之事。”
“!!!!”
文彦博也特么惊着了,狄青回京?那燕云不要了?
看着王安石良久,文相公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是你一个人在说,官家在听吧?”
王安石也算光棍,“不错。”
“那结果呢?”
“结果是,陛下说丢了他,也不能丢了燕云。”
呼......不知为何,文扒皮竟然长出了一口气。
倒不是此事太荒唐,有卖国之嫌,让文彦博忌惮,而是......
而是,王介甫刚一开口说这事儿,他眼前自动冒出来的,是唐疯子的狰狞。
你敢把燕云丢了,那疯子非得扒了你的皮不可。
“既然陛下不同意,那你来找老夫做甚?”
“因为此事,由不得官家!”
“......”
文彦博沉默了,“你什么意思?”
王安石淡然道:“你我反对癫王,初衷是一样的,文相公又何必问我呢?”
“一个异姓王,身边捆绑了无数利欲熏心之辈。若这样的人当权,对大宋之害,不亚于一场内乱。”
文彦博没有说话,还是冷冷地看着王安石。
他确实是这么想的,可是,也还没到舍弃燕云的地步。
那是武人的鲁莽,他们可以丢了西北、西南,可是他文彦博不能,因为他比武人更高尚。
“醒醒吧,文相公....”王安石显然还没说完。
“纵观古今,哪一朝哪一世,哪个异姓王掌权,逐利小人弥漫时局的朝廷能有好下场?”
“即使唐奕没有二心,可是他身边的人掌握着大宋的钱,掌握着大宋的粮,到了一定地步,他们是不会满足于唐奕只是一个权王的。”
“现在....就是最好的例子!!”
文彦博听罢,胸中一阵烦闷。这个王安石,太特么能聊...
说实话,文彦博有点动摇了。
“你到底要说什么?”
“我要说....”王安石眼中献出狂热!
“我要说壮士断腕!我要说,弃子争胜!我要说,燕云不是不可以丢!”
“可是,丢了燕云,我们都是罪人。”
“呵....”王安石轻蔑一笑,眼中尽是不屑。
“到了这个时候,相公心里想的,还是自己那点虚名吗?”
文彦博面上一热,强辩道:“燕云很重要,丢不得!!”
没了燕云,大宋就又回到提心吊胆过日子的年代了,哪能像现在放手大干,无所忌惮?
不想,王安石摇头,“很重要,可也没那么重要。”
“相公别忘了,现在的大宋不是以前的大宋,现在的大辽,也不是从前的大辽。”
“宋人现在不再谈辽色变,因为我们刚刚打败了他们。宋人现在粮多兵足,想把燕云再夺回来,并没有以前那么难了。”
说到这里,王安石站了起来,双掌支着桌案,逼近文彦博。
“用暂时的放弃,换一个朗朗乾坤,换一个由真正有家国抱负的君子名臣创造的大宋.....不值得吗?”
“......”文彦博一时之间,竟无言以对。
“可是,可是陛下已经拒绝了,你还能怎样?”
王安石诡秘一笑,“现在掌管御印的,可不是陛下。”
“你!!!”
文彦博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个王介甫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太子刚刚监国,皇后刚刚摄政的时候来找他了。
这孙子是准备欺负那对孤儿寡母不识数啊!?
“你,好大的胆子!”
但见王安石摇头,“正因为安石胆子不够大,这才来找文相公。”
操!!!
文彦博差点没暴粗口,原来在这等着我呢。
为什么来找他?
很简单,他是同平章事,而王安石把司马光和范镇顶下去之后,独坐门下省给事中。
他们两个,再加上皇后手里的御印,再加上一个没什么重要性的富弼,几乎就是圣旨的全部流程了!
王安石这是想绕过官家,记皇后带天下直接下旨。
文彦博此时已然被王安石说动...“能....能行吗?”
只闻王安石郑重道:“只要狄青回京,大局必稳!”
“文相不能再犹豫了!!我们现在...实在太被动了!”
说着话,倒退两步,双掌抱前,一揖到地。
“江山社稷,全在相公一念之间!!”
......
王安石太厉害了,连文彦博这样人物也被他架在那不上不下,左右摇摆。
那句“太被动”,一下子就点在了文彦博的死穴之上。
...
确实太被动,太子一脉,虽然占着京中听话语权,可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些文官也只能见招拆招,猫在朝堂上动动嘴。
真说硬实力,又哪里比得上手握重兵的唐子浩呢?
而最后这个大礼,更是让文彦博动容。
不禁自问:老夫能不能做到王介甫这一步,不惜背上这个卖国的恶名来换一个朗朗乾坤?
能!!
姥姥!
文扒皮这辈子除了一个唐奕,就没服过谁。
只要狄青回朝,那特么唐奕也得给他踩下去!!
绝然看向王安石!
“皇后那里怎么办?”
王安石大喜,文彦博问出这句,说明他已经默许了。
“只要相公点头,别的事,安石自会去办妥。”
“我这就去见皇后,然后去说服富相公。”
只见文彦博点头沉思,王安石这么一说,他就懂了,可行!
其实,皇后那里并不是问题。
母凭子贵这是后宫法则,曹皇后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被换下去。再加上王安石这张利嘴,连蒙带唬,曹氏一个妇道人家,能扛得住才怪。
至于富弼......文彦博也明白为什么要找他,圣旨审核,有一环是必须要内相签押的。
可是....
“不要去找富相公,他不会听你的。”
文彦博比王安石了解富弼,说出花来,富弼也有他自己的底线,是不会干出这种事情的。
“这样吧....”长叹一声,心道,既然决定要做,那就做到底。
“你去面见皇后,富彦国那里,我来解决。”
王安石闻言,再次大礼奉上,“那就有劳相公。”
......
——————————
等王安石一走,文彦博在职房之中踱步良久,思考着怎么解决富弼这个障碍。
最后,这老货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对富弼没用,还是得...用骗的。
再一思索,文彦博在案上翻出一张空黄封诏书,背着手,踱着步,就来到了富弼的职房。
富弼正在整理明日要呈给皇后和太子的奏折,内相说白了就是皇家顾问,是秘书、参谋。
太子监国,万事生疏,最忙的就是他这个内相。
见文彦博不请自来,立时露出笑意,起身相迎。
“宽夫怎么有空来老夫这里串门?”
文扒皮咧嘴一乐,“坐得久了,出来透透气,来找彦国讨碗茶喝。”
富弼大笑,打趣道:“少来!宽夫历来无利不起早,定是有事。”
文扒皮立时摆出被拆穿的尴尬,讪笑道:“彦国不君子,非礼勿言啊!”
“哈哈哈....”
说罢,两个老相公相视大笑,皆大欢喜。
“说吧,何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