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苍山月
石全安已经从涯州军调出去了,被他爹石进武调到岭外去管农垦军团了。
“哼....”唐奕冷笑一声。“不是没人能动你吗?我倒看看,老子动不动得了你!”
“别别别...”石全福彻底软了下来。“您老可不是人....”
“嗯???”
“是神仙!!神仙,行了吧?”
“......”
唐奕一阵无语,石全福为了留在阎王营,可谓是拼了,软磨硬泡,能用的都用上了。
说实话,唐奕唏嘘之余,更多的是动容!!
阎王营可不是政事堂,这是玩命的地方,石全福这种属泥鳅的人物能下这么大的决心,足见他对这片军营到底有多爱。
语气缓和下来,“要不回京吧!以你的战功,兵部、枢密院,想去哪都行。”
“不回。”石全福答的极是干脆。
抬头看着唐奕,“我的魂儿已经长在阎王营了。”
“算了....”石全福一甩手。“也别争来争去的,没劲!”
“大郎也别为我升到哪儿操心,给我一个军就行,不升不降,还管我的五千兵。”
“你这是将我的军啊!”唐奕苦笑。
“现在你回大宋瞅瞅去,要是让百姓知道,守卫辽河口的功臣无赏,那我得让人骂死!”
“真的?”石全福愣愣的发问。“百姓都知道我石全福了?”
“何止知道,都奉你为英雄呢!”
“嘿嘿....”只见石全福居然有些无所适从的傻笑。
“英雄....谈不上谈不上,就是做俺份内之事。”
“行啦。”唐奕看他那傻样儿就想乐。“说你胖还喘上了。”
“总之,不回去也行,但是营帅你抢不过杨二哥。”
“人家毕竟是把阎王营一手拉起来的,于公于私,你都没他有资格。”
“也是。”石全福点头。“所以说,你就给我五千人,我就知足了。”
“五千人也不行。”
唐奕摇着头,“太少。”
“那你说咋整?”石全福也知道为难。“要不....”
眼珠子一转,“要不你把王子纯那个差使给我吧,让那个小白脸滚蛋!”
“咱这纯爷们儿呆的地方,整个文人当后妈,算个啥事儿?”
“想的美!”唐奕撇着嘴。“宣政使是军改重中之重,你就别做梦了。”
石全福都快哭了,“那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让我上哪儿?”
“看看吧。”唐奕甩给石全福一道圣旨。
石全福打开一看,“阎王大军参武官?”
“这特么是个什么干啥的?”
唐奕回答的也算干脆,“杨二哥老大,王子纯老二,你老三,就是这么个官儿。”
“啊??”
没想到,石全福一怔,立马把脑袋摇的生风。
“不干不干!!老三....老子还排在那小白脸下面儿?”
“不干不干,打死也不受他的鸟气!”
“你不干也得干!”唐奕瞪起眼睛。“要么当小三儿,要么回去种地!你选一个吧!!”
日!!
石全福暗骂,特么没你这样儿的啊!
但是,眼前这不是别人,是唐疯子,真叫板,石全福自认还真没那两下子。
“好吧,小三儿就小三儿吧....”
“那在辽阳跟我驻守的这一万人,什么时候回辽河口?”
其实,石全福心里还是挺美的,小三儿......
起码比五千人强吧?
他这是着急回去过一过当小三儿的瘾。
没想到,唐奕闻言沉吟了起来。
过了半晌,“你还不能回辽河口。”
“啊?”石全福大疑。“萧家不是已经.....”
“都降了,还在这驻着干嘛?反倒让人家以为咱们大宋小心眼,防着他们似的。”
“再说了.....”石全福偷偷瞄了唐奕一眼。“这不是你老岳丈嘛,没这个必要吧?”
唐奕一叹,他也想没这个必要,他更想不防着,可是....
“至少现在,还不能撤!”
.....
——————————————
一个月之后,唐奕南归返京。
同行的,自然包括萧惠、萧英、萧誉、萧欣,还有萧母,一并南下。
辽阳初降,虽无书面协定,但是萧家之人也要入京面圣,走一个过场。
上船之前,唐奕接到莱州来报,说是有一艘大辽官船请求进入渤海。
这本来没什么大不了,渤海虽然归了大宋,可是大宋也没那么霸道,一点不许大辽船只入海那是不可能的。
民船、商舰,只要向港口报备,缴纳海税,便可出海。
但是,官船....却是麻烦一些,港口做不了主,需上报辽河口的阎王营审议之后方可放行。
而且,大辽也知道这是丢人的事儿,所以自打渤海归宋之后,至今还没有一艘大辽官船申请出海。
唐奕之所以注意到这事儿,正是因为这是头一份儿,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官船,是一艘海舰战船。
结合他们要回宋的这个时间点,唐奕大概猜出这船的来意了。
让杨怀玉回报莱州:放行!!
而且,还给辽船捎了个话儿:“三日之后,日出之时,莱州以东百里海上......”
“不见....不散!”
......
调教大宋 第947章 各取所需
三日之后,莱州海外百里。
不见不散......谁都不明白唐奕这句没头没脑的传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可是,真到了三天之后,真的在海面上远远见一艘大辽海舰缓缓驶来,真的看见辽舰之上那飞扬跋扈的旌旗,大伙惊的下巴差点没掉下来。
大、辽、皇、旗!?
耶律洪基?
......
——————————
“耶律洪基在船上!?”
不论萧家人也好,大宋随行官员也罢,无不愕然发问,被雷得外焦内嫩。
疯了啊??
大辽九五至尊,皇帝陛下,敢只舟孤舰在大宋的海面上转悠?
而且还大摇大摆的挂着皇旗,他这......
这是找死啊!
“行啦!”唐奕长叹一声,安抚众人。“就是挂了皇旗,他才更有恃无恐。”
船是在辽河口报备了的,入渤海湾那是名正言顺。挂了皇旗,大宋不但不能动,反而得看着点别出事儿。否则,所有的责任都得大宋来担。
不过,话是这么说,望着海面上的大辽旗舰,唐奕还是忍不住有点佩服耶律洪基这孙子......
有种!
“耶律洪基来干什么?”
这是众人缓过来之后的另一个疑问,总不会是出海散心吧?
“呵呵。”唐奕干笑两声。
趁着两船还未交汇,转身欲回舱中。
“他是来挖坑的。”
“挖坑?”众人看着唐奕的背影又被雷了一下。
茫茫海上,挖的哪门子坑?
......
————————
唐奕回舱,并不是回自己房中,而是来到了岳丈、岳母的房间。
“查刺来了,恐怕是奔着二老来的。”
.....
萧惠这个老丈人闻之一怔,对面来的是大辽皇家旗舰,早就有人报过来了。
可是听了唐奕之言,不由还是忍不住一阵恍惚。
从他的角度来讲,一个叛臣,去投奔新主子的路上被旧主拦下,多少有些无地自容。
另一边的萧母却是并无异色,只是平静地看着唐奕。
“原来子浩早知道来的是他。”
若是唐奕不知道那船上是耶律洪基,也就不会定下“不见不散”的约了。
萧母现在想的是,既然唐奕知道耶律洪基要来,自然也就知道....
知道自己的不轨之心了吧?
唐奕没有马上回话,而是沉吟良久,最后只道:“他是大辽皇帝,奕是拦不住的。”
“......”
萧母一阵无言,更是确定,脸色是越来越难看,甚至有些煞白。
唐奕言下之意,耶律洪基若想来,他拦不下。就算拦下了,耶律洪基同样有别的方法达到目的。
“唉!”五色杂陈,悠然一叹。
“他这一来,本宫却是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应该害怕了。”
本是自语的一句,没想到唐奕居然接话了。
“岳母大人应该高兴吧,查刺越来越像一个好皇帝了。”
“......”萧母愕然。
“原来....原来一切真的都在子浩眼里。”
唐奕微微一笑,神情不见轻挑,更多的是理解。
“岳母大人是大辽的长公主,而奕也是大宋的辅政臣,从这个角度来说,岳母大人和我是一样的,奕能理解岳母大人的心情。”
看着萧母,全无被算计之后的怒意与责备,“我们的心里....都有一个故国。”
“......”
没想到,萧母还未说话却是萧惠一脸的不敢相信,“你.....”
怔怔的看着萧母,“你!!!”
“你原来是如此用心!?”
唐奕和萧母一番对话,机锋暗藏,可是以萧惠的心智,又怎听不出话中之意!?
“原来....”萧惠恍然大悟。
“你提前见子浩,逼我萧家仓促投宋....为的是大辽!”
萧母闻言,脸色更白,眼神之中满是歉意。
向着萧惠深深一拂,“让老爷为难了!”
为难??岂止是为难这么简单!?
萧惠脸色憋的通红,险些脱口而出:“你简直就是害人不浅,要置萧家与万劫不复!!”
可是,多年夫妻,又让萧惠怎么也说不出这么重的话来。
“唉!!”颓然坐倒,长叹一气。
“夫人......这又何必!?”
......
这回不等萧母说话,却是唐奕先抢过了话头儿。
“岳丈大人说的哪里话,不存在什么用心不用心。”
不管萧惠这话是真是假,唐奕觉得,有必要帮萧母说一句话。
“大辽需要放弃辽阳,而小婿需要辽阳归宋,金五部更需要一个机会苟活。”
“三家各取所需,岳母大人只不过是顺水推舟,又何来用心呢?”
萧惠神色一松,显然唐奕并没有因为此事心存芥蒂。
而另一边的萧母还未从唐奕那句“心中都有一个故国”中回过神来,又听了唐奕为她的这番辩解,登时百感交集,无以名状。
自己名为借情言事,实则算计无数;而唐奕却是借事言情,一片赤诚。
孰高孰低,孰真孰信,高下立判。
“本宫....”老太太向唐奕一拂。
“惭愧!”
......
————————————
其实,三人现在所说的并不难理解,只不过是把萧家归宋这件事放在什么角度来看的问题罢了。
若从唐奕和大宋的角度出发,萧母讲情不讲理,又以那样的方式逼萧家提前投宋,是在帮唐奕,也是在帮萧家,更是在帮大宋。
可是,若放在全局的角度来看,却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回事了。
这也是唐奕后来才意识到这老太太的厉害,才想通的一个问题。
那是之前所有人都忽略的一个问题:萧家归宋,到底意味着什么?
换句话说就是:得利最大的,到底是不是大宋?
还真的很难说!
说不定是......
是大辽。
没错!就是大辽!
表面上看,大辽失去了辽阳和后族,是受害者。
可是,正如唐奕胸有成竹的北上一样,辽阳的命运可以说从五国部起了歹念那一天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这是一个没有悬念,没有任何变数的结果,辽阳早晚要姓宋,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在这样的情况下,辽阳于大辽,就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耶律洪基不能放手,不然于大辽臣民没法交待,于耶律祖宗更没法交待,于皇权威仪亦不能交待!!!
他只剩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抱着一丝希望与五国部硬拼。
拼到死,他也要把辽阳打通,否则招惹大宋反失渤海,养虎女真北方大乱,再加上一个征战不休劳民伤财,这三条就能要了他的命。
纵使抛开那三个问题不说,单是这一年来辽朝先战大宋,后伐五国部,且接连失利。
南边与大宋的战线一度压到了泽州,北边的五国部又抢到了临璜,本就内难交困,又是南北两线作战,大辽已经有些力不能支。
如今又陷在辽阳这个泥潭之中鏖战不休,这种局别说是辽朝了,就是大宋也折腾不起啊??
但身后的大宋正好相反,可谓蒸蒸日上、日新月异,是稳稳的坐山观虎,看着大辽和五国部斗得你死我活,美的不行。
.....
所以,有辽阳对耶律洪基很重要,没有辽阳对耶律洪基更重要。
重要不是辽阳一地的得失,重要的是大辽已经打不起了。
此时大辽已经是入了险地,再不休养生息,止战养民,必有后祸。
而萧家投宋,大辽与五国部之间也就没有了打下去的理由,正好给了大辽一个最好的停战借口,也正好让耶律洪基找机会喘口气。
......
不得不说,萧母虽是一介女流,却有纵览全局的眼光能看清这一点,又能在萧家、大辽、大宋,这种亲情复杂的局面之下决然行事,在唐奕到辽阳的第三天,就用那样的方式逼萧家投宋。
别的不说,单是这手腕,就足够很多人学上半辈子了。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国。”这句话一下就说到萧老太太的心坎儿里去了。
可以说,萧家早投一天,大辽就在与五国部的战场上少消耗一天。
做为大辽的长公主,她这是用自己的一世污名来给耶律洪基抢时间。
这才是萧母最深的一层用意,连萧惠这种老狐狸都没看出来,你就说这老太太有多厉害吧?
......
————————————
但是,话说回来,在这样的局面之下,唐奕很难去评价萧母的作为是对还是错。
以情动之,许给唐奕一个“一讲三不讲”,是真心吗?
是真心!
萧家投宋不是诈降,老太太自己很清楚,这一步走出去,就再也回不了头了。所以她才没和唐奕讲任何条件,只讲情。
但是,既然要叛,又为何帮大辽解开这个危局呢?
也不矛盾,至少唐奕很理解老太太的这个壮举。
身为大辽子民、皇族长公主,用投降的方式为故国做最后一件事,舍名忘己,这是情,悲壮之情,值得敬佩。
况且,从大宋的角度出发,拿下辽阳,与青州隔海呼应,彻底掐住渤海湾的脖子,收契丹臣民,向全天下展示大宋的胸怀,此等战略意义,比看着大辽和五国部继续斗下去更有吸引力。
用唐奕刚刚的话说,三家各取所需,还真没有什么用心不用心,没必要纠结老太太是怎么做的。
......
————————
其实,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唐奕宁可继续装一回糊涂,只当没看见。
许以萧家重利,保留辽阳驻兵,算是防一手降而复叛。
其它的,唐奕不关心,可以继续“不知道”,让老太太继续聪明着,皆大欢喜,岂不美哉?
但是,没想到让耶律洪基插了一杠子,可就全变味儿了。
......
,
调教大宋 第948章
话说,对面真的是耶律洪基亲临?
还真是!
此时年轻的大辽皇帝正傲立船头,冷眼看着越来越近的大宋海船。
那他来干嘛?
来....
挖坑。
埋葬的,则是萧氏一族!
......
——————————
还记得萧母见唐奕那一夜,老太太对月悲叹的那句话吗?
“查刺,莫要辜负了姑母的一番苦心。”
呵呵,耶律洪基当真是长进了,不但没有辜负萧母的一番苦心成了一个好皇帝,而且犹有过之,在好皇帝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有国无家的......
有政无亲的“好皇帝”。
......
萧家一叛,耶律洪基立马与五国部休兵罢战,派使议和,可谓是能屈能伸,一点都不含糊。
另一方面,这货虽然心知肚明是姑母舍身取义拉了他一把,但是为了皇权大位,更是为了大辽,他也一点没念这个姑母的“好儿”。
这货要上演一出农夫与蛇,专程来反咬一口的。
......
——————————
其实,耶律洪基心里清楚的很,这场闹剧....该收场了。
不论是快被拖垮的大辽,还是急于革亲不想真打的大宋,又或者刚冒头还没稳住的五国部,都希望快点收场。
而能停止这一切的,只有大辽割肉辽阳。
但是,耶律洪基不想吃这个哑巴亏。
他知道,如果让大宋彻底掌控辽阳,那以后再想拿回渤海湾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冒着被干掉的危险跑来一见,就是要给大宋,给萧家挖一个坑,就是让辽阳即使归了宋也不得安宁。
......
至于怎么咬......简单啊!
耶律洪嘴角挂着冷笑,唐疯子不是最会玩阴招儿吗?这回他也给唐奕来个阴的。
他还就不信了,当着大宋官员的面儿,他这个做侄儿的亲自给姑母大人行个送别大礼,谢过救国大恩,这事儿还传不回大宋去。
只要一传回大宋,那特么萧家还是降宋的吗?大宋还能信得过萧家吗?辽阳还能是铁板一块吗?
连带着唐奕这个萧家女婿,促成了此事,能摘的清的吗?
......
不知道为什么,想到唐奕也有被他明着算计的一天,耶律洪基竟露出一丝傻笑来。
也是,这货从多少年前就被唐奕当猴儿耍,这口闷心憋了十几年了,终于要一雪前耻,倒勾起了深埋在耶律洪基心中不知道多久了的纨绔之心。
“唐子浩啊,唐子浩!”
“你错就错在不该太自负,敢答应与朕相见啊!”
......
————————
另一边。
“岳丈大人、岳母大人,你们可不必去见他。”
“啊?”萧惠愣住了,唐奕这般维护倒是真的让他十分意外。
其实,唐奕刚刚已经说了,他是拦不住耶律洪基的。
做为大辽皇帝,耶律洪基有很多种渠道能把要当面表达的东西传达到大宋。
所以,这个接骨眼上,唐奕要躲。
否则,他要是真的压着萧家不与耶律洪基见面,他自己也会受到牵连。
“这样....不好吧?”
萧惠还算有点良心,虽然见了就要大祸临头,可是她也知道,要是不见会让唐奕坐蜡。
只见唐奕淡然一笑,宽慰道:“一个耶律洪基,能奈我何?”
“好吧,那就有劳贤婿了。”
靠!!
极品老丈人不是盖的,瞬间怂了,差点闪了唐奕的老腰。
“那......二老舱中安坐,小婿去会一会故人。”
唐奕无语作答,转身欲出舱去。
“且慢!”却是萧母叫住唐奕。
“本宫随你去见一见这个好侄儿。”
“您....”唐奕一阵错愕,没想到到了这个时候老太太还是这么坦然。
只见萧母和善一笑,“萧家是真,还是伪......”
“是忠,还是逆......”
“是宋臣,还是辽奸。”
“不在他耶律洪基的几句蜚言,而要看萧家投宋之后为大宋做了什么,是不是真忠。”
“子浩说,对吗?”
“对.....吧。”
唐奕嘴上应着,心里却在叫苦。
又来?这老太太已经给他弄出心理阴影儿了,真不知道她哪句能听,哪句不能听啊!
“走吧....”萧母已经淡然地先唐奕一步出得舱去。
唐奕苦笑着看着老太太的背影,与老丈人萧惠对视一眼,“要不,您老在这儿等着?”
萧惠答:“要不......我在这儿等着。”
“那你等着吧!”
唐奕翻着白眼出舱,一刻都不想和萧惠多呆。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