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调教大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苍山月
张俊臣是张尧佐的儿子,那张尧佐是什么人?
说名字可能有人会觉得陌生,但是....看过《杨家将》、《包青天》的都知道,里面有八贤王、有庞太师....
八贤王咱们提过,其原型是太祖四子,楚王赵德苏。
那庞太师也有原型吧?
当然有.....
很多人误会庞太师的原型人物是庞籍。
错了,庞太师的原型人物,就是这个张尧佐!
你就说这人能好到哪去吧?
张尧佐之所以能从一个以别头试考上进士的小官蹿得这么快,现在是三司使,过两年还要知开封府,死了以后还封了太师,全仗着他有一个好侄女。
张美人!
赵祯最宠爱的妃子。
如此顺下来,就一切都明了了。曹觉要是真听了张俊臣的教唆,把唐奕打出个好歹,那简直就是一石二鸟的绝计。
不但帮贾思文出了气,而且......
而且,曹觉若犯了浑,牵扯最大的....是曹皇后!
赵祯扬言要废后可过去还不到一个月,在这个节骨眼上,而且又是官家病重,不能归京的非常时期,出任何事情都是大事,何况惹事儿的是皇后的亲弟弟。
那曹皇后的处境可就尴尬了...
那最大的受益者是谁?当然是在后宫视曹皇后为最大敌人的张美人!
只是,唐奕想不通,汝南王府的赵宗懿为何会掺合进来?
....





调教大宋 第131章 觐见(为“第六个气泡”万赏加更)
感谢“陈丽娇”的打赏,谢谢支持!
-------------------
唐奕实在想不通赵宗懿为什么会掺合进来,他甚至觉得,有可能是张俊臣假借赵宗懿之名来诱使曹觉中计。
但是...
那他的胆子也太大了。
二人正说着,范纯礼突然跑了进来。
“我爹让你换身衣服过去。”
“干嘛?”
“好像是官家想见你。”
“.....”
唐奕与曹佾对视一眼,心说,终于来了。
赵祯装了三天晕,终于不用再‘睡’了,昨天下午就已经有好转的迹象,也开始接见朝臣和皇族亲族。
曹佾苦笑一声,“不出意外,我也得跟着去。”
正说着,就有内侍寻了过来,传话官家召见。
曹佾跟着内侍太监往外走,还不忘嘱咐道:“一会儿见了官家,你可管好你那张大嘴,别什么炮都放!”
呃....
唐奕好不尴尬,这话几天前老师也嘱咐过他,说是这几天官家肯定要见他的,让他管好嘴。
我有那么不知进退吗?
有!每一个认识他的人可能都得这么答他。
....
赶紧换上儒生月袍,来到范仲淹住所。范仲淹早就准备停当,带着唐奕直奔观澜后院。
后院本来就是给范仲淹、尹洙等人建的休养寓所,现在让赵祯占了,成了临时的中枢办公之地。
到了地方,内侍传话,把二人引了进去,唐奕这个愣头青都有点紧张。
因为里面除了当今官家,还有别人....
赵祯起得晚,此时正在用早膳,陪坐两旁的,有杜衍杜先生、南平郡王赵德刚,还有一个长得很丑很壮的老头儿,唐奕不认识。不过,看他与南平郡王平坐,又和赵祯几人谈笑风声的样子,地位应该不低。
至于曹佾....只有一边站着的份,在他身边还有一个潘丰,见唐奕进来,连忙扯起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唐奕不动声色地撇了他一眼,随范仲淹来到赵祯面前。
“参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好吧,
唐奕只知道大宋不用跪,但应该怎么说却有点懵,嘴一滑,顺嘴就把这一套弄出来了。
赵祯一愣.,与赵德刚、范仲淹等人对视一眼,随即满堂大笑!
那个丑脸老头儿指着范仲淹打趣道:“希文还说这小子嘴拙,不肯拉出来见人。哪里嘴拙,端是巧嘴!”
范仲淹也是哭笑不得地看着自己的弟子,都不知道说他什么好了。
古礼虽有用‘万岁’代称皇帝,但是,一来大宋皇帝讲求一个亲和、宽仁,仅以‘官家’自居,而不称‘万岁’。
再者,就是古人也没弄出来什么‘万岁万岁万万岁’啊?
唐奕闹了个大红脸,僵在那里。却闻赵祯慈祥笑道:“你不必拘礼,只当自家长辈闲续即可,坐吧!”
“景体、国为,你们也坐,又无外人,何必拘泥?”
唐奕看了眼曹佾,见他和潘丰坐下了,自己也所性放开了,盘腿就坐下了。
这间房舍建的时候,垒的就是类似于榻榻米的地炕,所以不论是赵祯,还是赵德刚等人,都是席地而坐,面前摆着矮几。
“你这房子建得不错。”见唐奕还有些拘谨,赵祯主动找起了话题。
“待入秋之后,朕要把宫中的暖房也建成观澜这个样子,那凛冬之时就可以享福了。”
唐奕不好意思地笑道:“陛下过奖了...”
赵祯又指着矮几上的餐食道:“还有这早饭也很别致。”
这几日,李秉臣以官家喜欢观澜食餐食为由,换了御厨的菜品,每天的吃食都与范仲淹等人无异。
而观澜的饮食确实与别处不同,这可是唐奕按照后世营养配餐的标准,和孙郎中这个精通养生之道的药王之后,一同定下的,是专门为范仲淹、尹洙、杜衍这些上了岁数的人准备的。
比如,赵祯现在面前摆的早餐,就是一碗牛乳、一个煮蛋、一碗白粥、一碟清脆泡菜,虽看似不很丰盛,却是十分精致,且清淡可口。
唐奕恭敬答道:“这些早餐是草民特意为范师父、尹师父、杜师父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准备的,陛下喜欢是草民的福气。”
“哦?”赵祯疑道:“有何讲究吗?比如这牛乳,朕就有些喝不贯,但范卿却说非喝不可。”
唐奕道:“常饮牛乳有健骨强身之效,初生的幼童和上岁数的老人骨松体弱再所难免,而牛乳正可补充体内外流的骨质。”
唐奕心中暗叹,没文化真可怕,两个字——“补钙”就能概括的事情,还得解释这么半天他们才能听懂。
“还有这么一说!”赵祯了然。
那位看病的孙先生,可是最善养生的药王之后,对此赵祯深信不疑。
“而且对于陛下和老师等人,牛乳还有另一个好处。”
“什么好处?”
“宋人的大富之家都喜欢建宅之时在屋下埋入铅汞以避虫害,然不知铅汞皆有毒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呆久了,对人体伤害极大,轻者失眠多梦,头疼腹胀,重者还会祸其子孙。牛乳正好有排铅避汞之效,像陛下和老师这样的人更应该多饮。”
唐奕说得煞有其事,别说赵祯,就连赵德刚和那丑脸老头儿都不禁端起装牛乳的大碗,喝了一大口。
“还有这么一回事...”这可把赵祯和赵德刚吓的不轻。
唐奕说的一点没错,宋人建宅,有条件的都要在屋下埋上铅汞,尤其是皇宫,那可真是没少埋啊....
赵祯暗道,一会儿就下令把皇城之内能起出来的铅汞之物都起了。
“大郎所学颇多,当真是让朕都长见识了。”
“陛下缪赞了,草民只是平时喜欢思考一些别人不去想,学些别人不去学的东西罢了,老师常批评小子不务正业呢!”
赵祯哈哈一笑,“看来,还是有些用处的,最起码这养生之道就极为有用,而且,你那华联仓储也是极有新意。”
唐奕暗道:来了,终于绕到正题了。
“不过,朕有一事不明,还要问过大郎才行。”
“陛下请问!”




调教大宋 第132章 所图甚大
感谢“朝阳下、小猪1381”的打赏,谢谢支持!
-------------------
赵祯家长里短,饮食建筑的绕了一大圈,终于把话头儿引到了华联上。
那边潘丰也打起了精神,只等官家为其化解此中困局。
至于唐奕,他也算是彻底服了这位千古仁帝。
‘仁’的都有点过份了!
按说,一个皇帝和一个草民对话,哪用这些杂七杂八的废话,真接一句话的事儿,唐奕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
但这位偏不,非要和你聊成自家大叔,才说正事儿。
唐奕觉得,这是惯性,赵祯早就习惯了这种处事方式。他的那种‘仁’还真不是装出来的,也不是歌功颂德粉饰而来的,那是发自内心的仁爱!
....
“华联虽是新意十足,但听景休说,大郎都是专船引各州奇货入京,即使现在华联日入万贯有余,可实际利润却是极薄。如今开封只你一家,倒还无碍,若是别人学了你华联的招数,开起铺子抢你的生意,大郎铺那么大的摊子,就不怕血本无归吗?”
“恕草民直言....”
“草民最开始就没打算用那个店铺挣钱。”
没打算挣钱?!
在场诸人无不一惊,潘丰心说,没你这么吹牛-逼的,开铺子你不为挣钱?谁信!再说,你没打算挣钱就把我压成这个熊样,要是想挣钱,老子还不直接让你掐死?!
“草民就直说吧。”唐奕暗道,又得倒出点干货了。
“如果没有人效仿华联的模式,那草民才是真的赔了。”
“何意?”赵祯越来越听不懂了,没人跟他抢反而是赔了?
“草民开起华联铺,图的不是一间挣钱的铺子,而是整个开封的市场!”
“.....”
“.....”
“.....”
整个屋子因唐奕的一句话,为之一肃,除了曹佾和范仲淹,都一脸怪异地看着唐奕。
一群加在一块几百岁的老家伙,听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侃侃而谈,画面好不怪异。
“草民斗胆问陛下、王爷、师长一句,大家觉得,是金银宝器的生意大,还是粮食转运的生意大,又或萝卜淞菜、日常杂用的生意大呢?”
赵祯不加思索道:“粮草转运是乃开封民生之本,当是最大。”
每年开封从全宋转运而来的粮食达六七百万石,折钱三四百万贯,绝对比金银宝器的金额大得多。
唐奕摇头道:“咱们来算笔账吧!”
“开封消费水平略高于各州,普通百姓人均每月用度两贯多。”说着,唐奕转向曹佾和潘丰,“咱们就算是两贯钱,我说的没错吧?”
曹佾一哆嗦,心说,祖宗啊,你可别乱放炮啊!
“对...对...”
唐奕给他一个安了的表情,又对赵祯道:
“开封有治民百万,人均月耗两贯,加在一起就是两百万贯,一年就是两千四万贯的巨耗。而且,这还是把王公贵族、富户奢家当普通百姓的耗费来算。”
“这两千多万贯,花在哪儿了呢?”
赵祯听得虚汗都冒出来了,这些钱当然是花在萝卜淞菜、杂用粮油之类琐碎之事上了。
“你!你要干什么?”
纵使赵祯再仁慈、再开明,也被唐奕吓着了。这么大的市场,这小子要一手掌控?那他这个当皇帝的能让吗?
“陛下误会了。”唐奕急忙辩解,估计赵祯现在杀了他的心都有了。
“这是民生国本,草民可没那么大的胆子,垄断而为。况且,草民就算有这个心,也没有这个力。你不是说吗,肯定有人会效仿华联的.....”
“那大郎图的是什么市场?”赵祯心中稍安。
“草民要做的是渠道。”
“渠道!?”
“对,渠道!华联铺只是一个引子,把零售行业整合到一起,让开封的商家看到一种全新的经营方式。当他们认识到这种经营模式更高效、更合理之后,就会有人效仿。”
这时赵德刚忍不住开口道:“可是老夫还是不懂,别人学了你,你还怎么赚钱?渠道?什么渠道?”
“供货渠道。”赵祯一字一顿地说道。
现在他一点都笑不出来,正如范仲淹所说,这小子就是一个‘妖孽’,走一步看三步。
“你沿着汴水、淮河、长江以及东南海境布下的那十几个运转点,才是关键!”
唐奕跪坐起来,“陛下圣明!”
赵德刚不解地道:“可是别人学你,自然也可以自己建立运转点啊?”
唐奕道:“请问王爷,开封城中,有能力投入几十万贯,建立起整套运转体系的有几家?”
赵德刚一阵沉吟,“不多,但也绝不是没有。”
听了唐奕这一翻话,要不是身为皇族,他都想掺合一脚了。
唐奕神秘一笑,“那没有这个实力,又想干华联这样买卖的商户怎么办呢?”
“....”
“十一皇叔与这小子论商道可是讨不到便宜的。”越祯目不转睛的盯着唐奕。
现在他全明白了,唐奕根本不在乎有人效仿华联,甚至希望大家都学华联。学了,就要有货源,而在货源上,唐应拥有全部的话语权。
就算有人也建立渠道,但唐奕一来占得先机;二来,当没有实力建立渠道的人找上他的时候,他的运力就会更大,数量越大,意味着运转耗费就会越小。
这就好像往开封运一百斤粮,和运一百万斤粮的花费,绝不能同日而语。
那谁还拼得过他?
“开封治民百万,已经脱离了自给自足的原始经济模式。在这样的世界之城中,谁占领了渠道,谁就是赢家。说句大不敬的话,开封已经进入到一个‘渠道为王’的时代。”
唐奕没忍住....
又放炮了...
赵祯眼神微眯,这个少年‘妖’的有些让他害怕!如果真让他做成了此事,那他就算抓住了大宋都城的咽喉,赵祯再仁慈也不能容他。
呃...
唐奕一见赵祯脸色不对,知道可能让其生出了戒心。
皇帝对一个人有了戒心,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啊!
曹佾有点止不住地抖,连范仲淹都有些担心,不知不觉让这小子又大放厥词。
潘丰则是一脸呆滞,唐子浩这不是在找死吗?
“唐奕....”
赵祯沉吟良久,方悠然叫道。




调教大宋 第133章 都是套路
谢谢“命o运”的1888大赏!谢谢“阵风十三级、为爱念生、千秋雨11、书友160518151025370、超大号砖头、梦想永恒此生无悔”的打赏!
-------------------
赵德刚暗暗叹气,两次与唐子浩接触,这少年给他的印象很好,耿直,有血性。
但却有一点极为致命——锋芒毕露。
在大宋,而且是错综复杂的汴京城,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况且...
他是在赵祯面前展示锋锐!
...
“唐奕...”赵祯面无表情地叫道。
“草民在!”
“你觉得,你设想的这个‘渠道为王’能够达成吗?”
赵祯就差没明说,你觉得我会任你掐住我的脖子吗?
还‘为王’?
反了你!
唐奕低头沉吟....良久道:“草民觉得可以!”
“子浩,不可妄言!”
范仲淹急了,忍不住厉喝出声,他就怕唐奕不分场合地乱放炮。平时在他面前说说也就算了,上面坐的可是大宋皇帝,你敢称王?
“哈哈哈,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话一点不假!”那丑脸老头儿一声大笑,让场中气氛稍有缓和。
唐奕却不领情,“草民一定要把此事办成,因为这是观澜书院名下的第一笔生意,不容有失!”
“咦....?”
“呃....!”
“咦”的是赵德刚、丑脸老头儿、潘丰等人....怎么观澜书院还做生意?
而“呃”的是赵祯。
这反转得有点快,他一时没反应过来...
“观澜的生意?”
“是的,在建立渠道之初,整个运转链条就非在草民名下,而是观澜书院营收的一部分。陛下不会以为草民能掌控如此大的局面吧?”
说着,唐奕还似有深意地看了赵祯一眼。
纵使赵祯涵养极高,现在都恨不得上去踹他两脚。这倒霉孩子,说话大喘气啊?早说这是朕的买卖不就完了吗!
唐奕心说,你也没给我机会解释啊,刚画个饼您老就翻脸了。
怪我喽?
......
不过,话说回来,赵祯气恼归气恼,还真有点舍不得踹....
唐奕画了一个大饼,而赵祯马上延伸出去,把这个饼画得更大。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商货流通渠道,可以说,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大杀器!
先不说成形之后能给赵祯带来多少财政收入,单是沟通汴水、淮河、长江等半数宋地的槽运网络这一点,就足够赵祯兴奋。
想像一下,一但发生战事,这个民用渠道立刻可以转为军用,为战地运兵运粮;逢大灾之年,亦可快速转运物资。这个成熟的物运体系,可不是朝廷临时调转,征夫征船的速度可以比的。
赵祯越想越兴奋,越想越笑逐颜开,最后已经把眼睛笑成了一条细缝。
赵德刚与丑脸老头儿对视一眼,皆是暗暗吃惊。心道,看来,观澜书院有生意官家是知道的,而且关系匪浅啊!
“潘国为!”赵祯终于回过神来。
潘丰一听叫他,急忙起身,“臣在!”
“你从商二十余载,今日听了唐大郎一席话,服是不服?”
潘丰长施一礼,“臣...服气!”
哦靠!
唐奕心中暗骂,不带这样儿的啊!我送了您这么大一份礼,最起码你得让潘丰赔个十万八万,再公开认错,最好再罢个合和酒啥的,才行吧?一句‘服了’就把小爷打发了?
能不打发吗?
官家问了一句‘服了没有’,潘丰就当着皇帝、王爷和几位老相公的面回道——服了...
你唐子浩绝顶聪明,心思缜密,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皇帝的面子你能不给?
可是,咱特么一点好处都没捞着啊......
唐奕却低估了潘丰...
要是潘国为就这么就坡下驴,勉强保住了潘家基业,那他也就不是拥有汴京第一楼、汴京第一酒的潘家家主了。
从刚刚唐奕和官家的对答之中,潘丰听出很多不同的意味,他现在心里正算计着一盘大棋...
一盘曹佾走了先,他也不能落后的大棋!
场中有同样想法的,还有那丑脸老头儿,他现在的心思也早就不知道飞哪儿去了。
....
之后,赵祯与一众老臣、唐奕、曹佾等人闲谈了一会儿,等用完早膳,大家也就起身告退了。
毕竟赵祯现在还‘病’着,不便长时间接待外臣。
其实赵祯还有另外一件事儿有‘求’于唐奕,但是今天占了唐奕这么大一个便宜,赵祯谦谦君子反而不好再开口了,心说反正在回山还得住上一段时间,以后再说吧。
.....
有区别吗?
不过唐奕是不知道官家心里想什么,要是知道,非笑开了花不可。
占便宜?
谁占谁便宜还不一定呢!
出了赵祯的住所,唐奕跟在范仲淹身后,就见那丑脸老头儿走了过来。
“希文收了个好弟子啊!”
范仲淹恭敬回道:“老国公过奖了!”
那老头儿却不以为意地来到唐奕身边,猛一拍唐奕的肩膀,拍得唐奕直咧嘴。这老头儿岁数挺大,手劲儿可不小。
“小子,老夫看你不错,不似那帮子读书读傻了的呆子,能干点实事儿!”说着,还捏了捏唐奕的肩膀,“就是身子弱了点...得练练!”
范仲淹苦笑道:“以老国公的眼光来看,就没有强的了。”
老头儿哈哈一笑,“那是自然,大丈夫顶天立地,没有一副好身板,何以为国使力?”
唐奕陪笑着连连点头,心中却道,您老能不能轻点捏啊?要散架了!
“以后有机会到我府上串门,老夫教你几招强身之术!”
“还未请教,老英雄是...”唐奕还不知道这老头是谁呢。
“哈哈!!老夫姓王,双名德用,你可听过?”
“听过,听过....”
这位可是十七岁就带军出征,大宋朝现存的军界擎天之柱,唐奕怎会没听过,而且,范仲淹就是这位老国公举荐起来的。
“哈,听过就好,走啦!”
范仲淹一见王德用要走,急忙道:“老国公,不用过中饭再走?”
“不了!抽个空来看官家一眼,老夫也就放心了,这就回去。”
说完,大手一摆,大步而走。
王德用一走,范仲淹也随着杜先生和赵德刚一起离去,至于唐奕,该干嘛干嘛去吧。
1...4647484950...4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