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九天寒阳
“闪开!闪开!紧要军情,速速闪开!”
汴梁之中,宽阔的官道之上,一队人马如同旋风一般直奔中枢要府而去。一路之上,高大的健马如同巨兽一般,横冲直撞,像是几头狂暴的怪兽!马上的骑士大声呵斥。马不停蹄,飞旋而过。街边两侧的商贩纷纷大惊,乱哄哄的避让开,地上散落着大批的蔬菜之物,有的躲避不及甚至被马蹄下菜蔬泥土等溅起来的庵赞之物溅了一身。惹来一群市井百姓一阵粗鄙武人,贼配军之类的咒骂。
此时的大宋,文重武轻,士大夫与皇权共治天下的时代里秉承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意念,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考取功名才是大众所信服的栋梁,至于那些舞刀弄枪的武夫么,除了粗鄙的行为和贪婪的,似乎没有值得百姓所称道的。这座承平百年之久的大都市早已经被萎靡的风气所侵占,就连那拱卫京畿的数十万都门禁军也是形同虚设。奢靡与太平让这群开国之初,赵老大一手组建起来的精锐汉军在经历了百年安平乐业之后早已经蜕变成了数十万与百姓无异的军汉了。名为军,实则与百姓无异。至于黄河以北那些如狼似虎的金人么~,不过是和以前的辽人一般,奉上些岁贡便让这些蛮子老老实实了。而这个大宋从上之下所关心的事情与谈资,则仍旧是哪位词人又谱了什么词曲,樊楼之上又新进来了哪位能歌善舞的女娘。勾栏瓦舍里的安逸逍遥。哪位王孙公子又惹下了什么风流债事。
家国天下,一叶障目以遮视听。温水中的青蛙不知水下的燃薪烈火,足以将这个大宋烧的昏天暗地,残破不堪!!
汴梁主街一座酒楼之上。康王赵构一身锦袍,头戴富锦冠,手中一把折扇,悠然自得的坐在一个位置极佳,紧挨着窗子的隔间之中,桌子上摆着几碟精致的小菜,一壶上好花雕,三个贴身侍卫护卫在身旁,而桌子对面却是张邦昌。张邦昌望着方才楼下呼啸而过的不满道:“这些个粗鄙的军汉!真是越来越不懂得规矩了。到了内城之中居然还敢如此嚣张行事!一看便是边军出身的蛮汉!老夫定要参那军镇一本,告他一个御下不严,扰攘京师的大罪!”
“张大人!何必如此呢!不过是几个军汉而已,掀不起什么大风浪的!再说了。这些个厮杀汉本就是这幅模样,你还能要求他们能做的如同太学里的儒生一般安分守己么!”赵构轻笑道。
说着端起一杯酒自顾自请抿了一口。
“王爷说的是,是老夫鲁莽了!养气的功夫还是不到家啊!该罚、该罚啊!”张邦昌笑呵呵道。亦是举起自己身前的酒杯满饮了一杯。
“不知道太原那里情况如何了?张大人可有什么消息!”赵构淡淡道。
“自闻得议和使者被金人斩杀,朝中诸公都以为议和怕是不好完成了,谁料到那金人倒也没有再翻什么风浪。听得诸多边军相公们的回禀,金人并没有什么大动向。纷纷四下里驰援太原的军士也都撤了下来。平安的让金人收了三镇,便收了,让这群鞑子们欢喜一阵,不外乎是与他们些财帛女子,等到他们满意了,自会离去。到时候太原三镇便自动回到我大宋之下了。”张邦昌抚须道。
“张大人倒是很乐观啊。金人凶残,我怕不太容易让这群家伙满足啊,而且我听说金人的议和要求里还要刘平的脑袋?”康王道。
“嘿嘿,王爷,谁不知道那个异军突起的乞丐子不招人待见听说这厮轻敌冒进,居然还误打误撞的立了大功。三军不同步,末节揽主干。岂不是本末倒置,那西军各路将领对这个乞丐子也都没什么好感,要不是这厮手下的军马人手能战,还容得他如此跋扈么!”张邦昌冷哼道。
“不过各路人马都听从了朝提的诏令,俱都退兵,单单就这个刘平不顾诏令,贸然进军,想以一军之力硬抗金人,呸,当真是不知死活。我看不用到了太原,便会被金人所歼灭,退一万步,就算他击退了金人,解了太原之围。恐怕到时候一纸诏书调令,调来汴梁,少的不治他一个违抗圣旨之罪!”张邦昌仍旧没有忘记刘平当日给他带来的羞辱,相反,这个羞辱反而随着日子的增加越发的深刻。如今这个刘平自寻死路,奔向了太原,便是天王老子也救不得他了!怎么不让人高兴呢!
“张大人分析的有理!”赵构笑道,“来!你我同饮此杯!”
“谢康王!老夫定誓死追随康王殿下!”张邦昌恭敬道。二人相互一敬,共同饮下。
正在这时,一个爽朗的声音传来。
“老九!在此处喝酒,却是好生潇洒啊!”
赵构一抬头,来人正是自己的三哥郓王赵楷。只见赵楷身边跟随着几个健壮的内侍,赵楷自己则是手指上带着翡翠的扳指,右手拿着一卷书贴。
“原来是三哥!皇兄在上,臣弟有礼了!”赵构忙起身行礼。张邦昌与一众仆从也赶忙向赵楷见礼,口称三大王。
“原来张少宰也在此啊。张大人乃是国之大才,百官之中也是很有口碑的,看来九弟和张大人还真是谈得来啊!”赵楷笑道,只是眼中却是多了些许玩味之色。
“哪里、哪里!郓王当真是羞臊老夫了,老夫不过一闲散大夫,得蒙康王看重才相随左右的,哪里当的郓王如此夸赞。郓王您是蒙帝恩钦点,提点皇城司,位高任重,才是我大宋的堤石啊!”张邦昌恭敬笑道。
“张大人,您可是真会说话啊!”赵楷笑呵呵道。
“不知道三哥今日为何如此悠闲,前来此处小酌么?”赵构在一旁道。
“哈哈!老九,我哪像你么悠闲,我这皇城司里里外外都是俗事,一个处理不好,怕是当今圣上就要大怒了,你也知道,咱那个圣人大兄一心要做明君圣君,眼睛里可是揉不得半点沙子,我哪里还敢偷懒啊。加上父皇那里也是每日耳提面命,叮嘱我做事之余莫要荒废了文笔,当真是愧疚啊,这不,我前一阵子从父皇那里借来的王右军的书帖,本要临摹一番,却是没有时间,只得给父皇送将回去。可巧,在楼下看见你在这,便上来了。”赵楷笑道。
“那三哥,来了便来了,一起小酌几杯便是!你我兄弟也是好久未曾一起了。”赵构笑吟吟道。早有侍从拿来酒具。赵楷笑道:“不必了,九弟,来日方长,他日来哥哥府中,哥哥好酒管够!今日还要去太上那里,便告辞了!”
说着就要离开,正在这时,只见主街之上,又是一队军汉骑士策马而来,一阵熙攘之音,口中大呼:“急报!急报!太原急报!!大捷!!大捷!!!”
“这群粗鄙的军汉好生可恶,如此不知道礼数。当真是有辱斯文!”张邦昌愤然道,这个家伙现在对军队是十分的厌恶了。张口便说了此等话语,猛地,张邦昌缓过神,惊声道
“太原?太原急报?大捷?大大捷?”张邦昌脑子有些发蒙,西军各路人马都已不再驰援太原,太原恐早就沦为金人铁蹄下了,哪里还来的大捷?”猛地一激灵,眼头忽然闪现了刘平的样子,难道、难道那个乞丐子?不敢想象,不能想象。难道那个疯狂的家伙成功了?~~·····,就算是心里一千一万个不愿意,也不得不承认,刘平那个家伙的人马的确是强悍,能够取得大捷,不由的就让人第一时间便想到他!那个如同恶魔一般的男子!
张邦昌猛地看了赵构一眼,和刘平有过接触,自然知道那个打仗不要命的二愣子和他手下的永定军。此刻的赵构亦是有些激动,难道这个刘平仅凭一军便完成了天下军马缠绕半年也没有解决的问题???
不知道前线情况的众人纷纷侧目,心中俱都是一惊,不是都已经割让了太原三镇了,怎么又出了什么大捷?难道西军的老种相公发了威,打败了金人不成?!!
酒楼之上,两股人听道楼下的军卒疾呼之声,心中俱都是各自有所思考,竟是一时陷入沉默。
五十七章:波诡云翳: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或者直接访问网站
雄宋 五十八章:是非功过(求打赏求收藏)
汴梁皇城内,李纲风尘仆仆的正赶来,金瓜武士册立在大殿两侧,望见这位兵部尚书一脸兴奋之色的正往里闯进。
“李大人!您这是怎么了?您可是个稳定人,今日怎生的如此焦急啊。圣人刚刚批阅了几十分奏章,正在小恬。您有什么事情待会再说吧!!”服侍在赵桓近前的太监苏明在殿外冲着李纲道。
“嗳~~小苏公公,我这有大事。大好事!快快禀告圣人啊!”李纲一脸兴奋道。
“可是圣人刚刚休息片刻,此刻打扰,怕是不妥啊!”苏明尖声道。
“小苏公公,可是这军国大事,耽误不得啊!”李纲道。
“那婢子也没办法啊,您就稍等一会吧!”苏明一脸冷漠道。
“外面怎么回事?”从梦中惊醒的赵桓冲着殿外喊道。
听到赵桓的召唤,苏明急忙进了大殿之中,对着赵桓道:“陛下,李大人来了,说是有事情禀告,婢子见您正在休息,怕李大人惊扰了圣驾,想让李大人等一会。等到您龙体舒泰,我再让李大人进来。”
“混账!你这泼才!李相前来必是有大事,你居然敢阻拦,好大的狗胆子!不要命了!!”赵桓听闻李纲前来,心下觉得定是有大事情发生了,一脸大怒道。
“婢子该死!婢子该死!望圣上恕罪啊!恕罪啊!”苏明惊恐的拜服在地,左右开弓,大嘴巴不住的抽在自己的脸上,啪啪作响。
“好了,赶紧的宣李相前来。待会再收拾你这狗奴才!”赵桓道。
“诺!!”苏明慌忙起身。一路小跑来到殿外。
“李相,圣上宣大人进殿。”苏明低声道。
李纲也不理会这苏明,径直的走了大殿!
“见过陛下!陛下,大捷报!大捷报啊!!”李纲一见到赵桓,急忙行礼,话语中却是一脸兴奋之感
赵桓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道:“什么大捷报?快速速与朕报来!”
李纲从怀里拿出刘平送来的报捷文书颤声道:“陛下,永定军一路攻杀!拿下忻州、直逼太原,在太原城外一举击溃金兵大队人马四万余人,擒杀了完颜宗翰父子!这是天大的捷报啊!”
赵桓此刻已然懵住了,感觉自己的耳朵都听错了。顾不得皇帝的威严,一把走下龙案,一把抓住了李纲的手臂,道:“报捷书!在哪?在哪???朕要看,朕要好好看!!”
李纲从怀里掏出报捷文书奉上,赵桓一把抢过,仔细阅读,半晌,赵桓一手拍在旁边的雕琢的麒麟栏杆上,放声大笑。连说了三声好。
“太祖太宗保佑!我大宋”
一脸兴奋的赵桓抓李纲的手腕急声道:“李纲,李大人,我的李大人啊,这是真的?这是真的?”
“回禀陛下,千真万确!”李纲一脸得色道。
“好啊!好啊!!这个刘平当真是朕的福将,福将啊!!当赏!!当赏啊!!!李纲,你果然是慧眼识人啊!!居然替朕觅得如此冯唐良将!朕的大宋中兴,指日可待啊!”赵桓苍白的脸上呈现一种病态的嫣红。
“能有此大功,也全是圣人识人认人,提拔了那刘平,陛下仁心施政,运筹帷幄,勤政为民!真乃是当世圣君,上天垂怜,祖宗保佑啊!此乃大捷,定要昭告全国,彰显我大宋千秋鼎盛!”李纲笑道。
人人都爱听马屁,这记马屁拍的赵桓心中大为舒畅,自感这个解困太原大功当真是自家勤勉的功劳了。赵桓心里更是觉得自己做的比自己的老子做的好很多了!
“不错!不错!定要昭告全国!走!随我去见父皇!我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父皇他老人家!我要让父皇高兴高兴!也好让他老人家知道,朕,早已不是当年的稚子,朕有能力兴邦定国,托起这大宋的江山!”赵桓道。
“诺!”李纲应声道。
赵桓牵着李纲的手便出了大殿,直奔皇城西部徽宗赵佶荣养的太上别院。身后的苏明一脸望着离去的君臣二人,眼中闪过一丝阴翳。转了脸色忙冲着左右用着尖细的嗓子呼喊道:“快!准备銮驾,圣人要去探望太上!!”
一众侍卫太监宫女架起了龙辇,两排金瓜武士开道,一众御林军护卫左右,一路浩浩荡荡的直奔太上别院而去。不大的功夫便来到赵佶荣养的宫廷别院之外。
此刻,赵佶正在自己的北苑别院之中观赏刚刚从江南道运送过来的花石纲,身侧却是侍立着梁师成,几个宫女太监正侍候左右,手里恭敬的端捧着点心珍果,满院子奇峰怪石,奇花异草。甚是有一股仙境之感,赵佶一身宽松的苏州刺金绸衣,一手拿着浮尘,甚是有一股风仙道骨的样子。
“太上!已经半日了,此处虽说是灵气甚广,可是毕竟是在外面。多有寒气,您龙体要紧,还是回了内室休息片刻吧。”梁师成在一旁恭敬道。
“恩。好吧。先回内室,晚些的时候,叫师师过来,有日子没有和她下棋了。”赵佶道。
“谨遵太上令!”梁师成恭敬道。
赵佶转身向着内室走去。才进去,刚坐下。就听得外间回禀说圣上前来了。赵佶一脸平静的表情道:“哦~桓儿今日来我这里了,难不成有什么事情么?”
“还不快请当今!”梁师成冲着那侍卫道。
不大的功夫,赵桓和李纲便进了内室。李纲见了赵佶急忙俯身见礼,口称太上万安!虽然赵桓如今是登基为帝,可是大宋崇尚孝道至上,再说自己的位置也是自己眼前的老子给的不是,见了自己的亲老爹,恭敬的对着赵佶行礼。
赵佶身侧的奴仆侍卫纷纷拜服赵桓口呼万岁。梁师成却是侍立在赵佶身侧,只是微微的欠了欠身子,口称圣上万安,便闭口不言,这种外人都觉得有些无礼的举动赵佶却是没有说什么,赵桓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悦,暗道这老贼好生可恶,仗着自己父皇恩宠居然对自己都如此无礼。有朝一日定要好好收拾这厮!
梁师成浑然不觉,在他的心里,自觉自己侍奉的主子好歹是皇帝的老子,当今圣上虽说是继位了,可是自家的这位太上皇才是控制着这大宋几十年的真正皇帝。再说自己是太上侍臣,若是对着赵桓太热络了,怕是自家的这位太上皇心里也不痛快。
谁让这老赵家的皇帝心眼都不太大呢。
“儿臣拜见父皇,愿父皇身体康健,万福金安!”赵桓道。
赵佶一摆手,淡淡道:“桓儿,坐下吧!”
赵桓听言坐在一侧的藤椅之上。“谢父皇!”
“今日来看我这老头子,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啊!”赵佶道。
“父皇。捷报!大捷报啊!太原有大捷报!”赵桓一脸高兴道。
“桓儿!如今你也是一国之君了,岂可如此鲁莽不知体统!不过是捷报而已,当的你如此心急么!”赵佶一脸不满道。
“父皇教训的是,儿臣失态了。”赵桓低头道,脸上的肌肉却是不自然的抽搐了一下,将深深的不满压在心底。
“说罢!什么太原大捷报?莫不是老种他们将金人进攻势头压住了,不对啊。不是已经命令所有军队撤下了么?”赵佶道。
“父皇,前线刚刚传来消息。太原城之围被解了!金人大败!”赵桓道。
“什么!太原之围被解了?哪部人马所为?熙和军?还是秦风军?还是姚家军!”赵佶问道。
“都不是,是燕京新进的永定军!刘平!”赵桓道。
“报捷奏章呢?我看看!”赵佶道。
赵桓急忙将奏章奉上。看罢,赵佶脸上也是露出笑容,不过一转即逝。淡淡道:“刘平、永定军,还真是个人物。居然凭借着八千人便破了金人四万余人马。还真是个撞大运的家伙。”
“父皇,这个刘平的确很有用兵的才能,当赏啊!”赵桓道。
“你说当如何赏?那个泥腿子已经被你封成什么靖燕侯来吧?正四品的武将官阶,呵呵,你还想再给他什么?再升两品?入中枢省,做枢密使???”赵佶面无表情道。
“儿臣觉得如此倒也可以,毕竟此子有大功。”赵桓道。
“你真的认为这刘平有功当赏?”赵佶道。“你这个皇帝当的怎么如此糊涂!!”赵佶张口道。
“父皇难道认为刘平不当赏?”赵桓愣道。
“当赏?!哼!依孤看来怕是应该当罚才是!!”赵佶忽的一变脸色道。
众人闻言纷纷满是不解与惧色。
“父皇?这是何意?儿臣不明白,那刘平解了太原之围,击溃金兵数万,怎生的还无功有过?”赵桓腾地一下站起身冲着赵佶大声道。
“这是你一个当儿子的应该这么和父亲说话的态度么?!”赵佶冷声道。
大宋王朝一直是奉行的孝行天下,皇家标榜的父亲子恭在这一刻荡然无存。
“儿臣的确是有些失态,可是父皇所言,儿臣不明白,如此忠心之臣,平乱御敌,怎生的无功有过,还请父皇将个明白。”赵桓道。
“哼!朝廷已经和金人打好了协定,规定了大军回撤,将太原暂时交予金人驻扎。各路人马都听令撤下,为何这个永定军刘平听号令擅自行动!难道他们没有收到朝廷的诏令吗?如此不拿朝廷的军令当做一回事,你怎么能相信他忠心于我大宋!听说此子乃是市井之中乞丐出身,此等下民眼中无朝廷,心中无君父,今日能阵前违抗军令,他日恐怕就敢生的谋逆之心!!你说他是有功,可是这阵前抗令之过难道就小了?!!”赵佶冷声道。
五十八章:是非功过(求打赏求收藏: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或者直接访问网站
雄宋 第五十九章:赵家父子的矛盾
“可是!!~~~~。他毕竟是取得了如此大功!”赵桓仍是兀自争辩。
“太上!刘平和永定军有功啊!怎么能定他之过!”李纲在一旁出声道。
“大胆李纲,太上正在给圣上训话,哪有你说话的地方!!”梁师成在一旁恶狠狠的望着李纲道。
李纲也不理会梁师成,只是望着赵佶道:“太上!臣有话说!”
赵佶厌恶的望着李纲道:“讲来!”
“太上恕罪!臣以项上人头担保,那刘平乃是我朝忠心耿耿的将领,绝对没有二心,更何况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汴京距离太远千里之遥,金人出了什么纰漏我们也不能得知。更何况,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若不是那刘平带领永定军拼死力战,恐怕不光是太原,就算是整个云内诸州怕是都成了金人的铁蹄下的地方了。到时候,金人直逼黄河,恐怕到时—无—错—候汴梁都凶险万分啊!”李纲跪在地上求道。
“够了!!”赵佶生生的打断了李纲的话语。
内室之中顿时没了声音,只闻的众人的粗重的呼吸之音,连空气都凝固在了一起。
半晌,赵佶才道:“桓儿,你如今可是一国之君了,切不可意气用事,这些个军将本就是各个心怀狡诈。当年太祖皇帝仁慈,一众大将只是夺权,未绞杀,已经算是仁义无比了。如今国事艰难,你可以任用有能力的将领,但是不许用不听话的人,用,就要用听话的人!!明白了么?!”
“儿臣明白!那刘平如何处置,还请父皇示下!”赵桓几乎是咬着牙说出了一句话。脸上强自忍着怒火,不敢表露出来。
“依孤家看,这个刘平虽然立有大功。可是这个阵前抗命之罪则却是不能免除。功过相抵,不予表彰,倒是他麾下的军将可以提拔一番。到时候再让这个刘平汴梁复命来吧!到了汴梁,削了军权,给个空职,便是了!”赵佶一脸平淡道。
“太上!金人虎视眈眈。虽然太原的金兵被击溃,可是还有其他金人会入侵啊。如此岂不是寒了有功将士的心?!”李纲跪在地上哀求道。
“哼!我大宋天下离了他刘平难道还不行么不成?!李纲,你可别忘了,我大宋全国还有近百万的军队!几十万的精锐。有的是领兵打仗的军将!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赵佶不满道。
“可是太上!能打胜仗的,却是只有这个刘平啊!”李纲苦苦哀求!
“孤知道,那刘平是你一手提拔起来的,你好歹是新朝的尚书宰辅,怎么眼界如此狭隘,难道说这刘平和你有什么暗通曲款的勾当么!”赵佶紧皱了眉头对着李纲道。
“太上明察,臣对陛下,对大宋一片忠心啊!”李纲无奈道。
“好了,起来吧!好歹也是我大宋的一品大员,长跪与地,成何体统!”赵佶冲着李纲厌恶道。
“臣遵命!”李纲无奈的站起身子。
“好了!就这么办吧!我看他麾下的人马倒是不错,还真能和金人较量,晾他一段时间,慢慢过段时间,到时候将他麾下的军将打散,拣选些精壮的,听话的,编排到禁军之中,其余的放置在各路边军之中就行了,骄兵悍将可是眼中的芒刺,留不得!”赵佶喝了一口清茶淡淡道。
“太上圣明!!!”梁师成在一旁低声道。一副弄臣之样。
“儿臣明白了!”赵桓无奈道。
“来这是南方新进贡来的清茶,桓儿,和父皇品鉴一番吧!”赵佶道。梁师成亲手将茶壶之中的热茶倒进茶杯之中,端送到赵桓面前。
“陛下请用茶!”梁师成道。
“谢父皇美意!儿臣不渴!”赵桓生硬道。站起身冲着赵佶行了一礼,接着道:“孩儿想起还有数十个奏章没有批阅。儿臣就先不叨扰父皇荣养休息了。儿臣先告退了。”
“恩!去吧!”赵佶脸色也是很不好看,却是强自稳定表情,维持处一副淡然的样子说道。
赵桓起身带着李纲等人快步离开了。
此刻的内室之中只剩下了赵佶和梁师成,赵佶放下茶杯冷声道:“那个刘平,留不得,上一次磁州军变,便是这个乞丐子捣乱,若不是他,磁州军怕是早就听我的号令来到汴梁了,哼!孤家的这个桓儿果然是长大了,翅膀硬了,他以为他当了皇帝,便可以对着我指手画脚,就可以自作主张!孤还没有老到那种程度!还有那个李纲,更是讨厌,找个机会,外放了他!省的跟在桓儿身边碍眼,大宋需要稳定,汴梁也需要稳定!”赵佶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