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九天寒阳
不大的功夫,就见城门之处一个装饰着锦缎车棚的马车从城内望城外而去,马车的身边还有数十个彪悍的永定军军士和几个婢女跟随着,明眼人一见就认出了这是刘侯爷府上内眷的马车。当即都自动的闪开了道路,守城的军卒却是一把拦住了马车。
“王老七!你眼瞎啊。这是主母的马车!你也敢拦?!不知道今天侯爷凯旋,今日便要回到燕京了么?”马车身边护卫的永定军一个校尉对着守城的校尉呼喊道。
就见那守城校尉涨红了脸。冲着方才大喊的军士道:“按照规定!任何人进出城都要接受检查!这是侯爷的规定!”
“你!”你护在马车身边的军校正要喝骂,却听得马车里传来一声道:“既然是规定,那就按照规定走,拿可早就将路条开好了。”马车里,一身华服披着狐裘大衣的方金芝将路条拿了出来,一露头,守城的军士纷纷向着方金芝郑重的行着永定军军礼,口称主母万安!
方金芝微笑着点点头,让下人递了路条,便出了城。马车里,小豆子此刻正一身锦衣满脸欢喜的对着方金芝道:“方姐姐,你说平哥哥现在到哪了?这么些时日没有见到他,是不是瘦了。”
“放心吧,他没事的!”方金芝对着小豆子道,像是在安慰着小豆子,也像是在安慰着自己,自己的这位良人还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厮杀汉啊,自从他去了太原便每日都是担心受怕,每每都被噩梦惊醒,梦里梦到自己的父亲哥哥,还有刘平,不知道多少次梦里呼唤着刘平的名字醒来,夜里无语,暗自伤神。
“拿可不是说在城外迎接平哥哥他们么?怎么还看不见?”小豆子气鼓鼓的说道。
“好啦,就快到了,毕竟咱们才出城不到三里,等会就能看见你的平哥哥了!~!”方金芝笑道。脸上也是抑制不住的幸福表情。
“其实方姐姐比我想要看到平哥哥吧!”小豆子取笑道。“有一次夜里我都听到你叫平哥哥的名字了。”
“你还说我!你这小妮子,不也是成天想着你的平哥哥,再说,再说我就撕了你小嘴。”
二女闹作一团。
不大的功夫便来到了拿可迎接刘平的地方。拿可和张俊看见自家的主母来了,纷纷前来见礼。方金芝问道:“还有多久能到?”
“回,主母,前哨送来消息,还有三十里不到,估计再有一个多时辰就差不多了。主母,您是千金之躯,寒风凛然,还是回马车上吧。省的受了风寒,到时候可就不好了。”拿可劝道。
“恳请主母先回车上吧。”张俊也在一旁劝道。
“没事,你们不怕冷,我和方姐姐也都不怕冷!我们就在这等方姐姐!”小豆子在一旁倔强道。
“二位费心了,我等姐妹二就在这等候侯爷便是,些许风寒,不碍事。”方金芝也坚持道。
眼见着大小两位主母都是如此坚持,拿可和张俊便不好再说什么。只能点头称是,继续等待刘平。
五百余人手秉持的旌旗,前面的案台上摆着各种肉食酒具。寒风中,拿可身着一身厚厚的袍衣,冻得鼻涕都流了下来。却是仍自站在那里,一旁的张俊几次劝阻他回马车上歇息一会,拿可都拒绝了,按照拿可的想法,自己可是侯爷的贴身心腹加狗腿,侯爷凯旋而归,自家的主母都在寒风中等待,自己岂能不郑重迎接。
一个时辰后,远处的影子越来越近。大队的人马慢慢而来。寒风中,硕大的赤龙旗在上下翻飞。中军的骑兵簇拥着一个身着赤色披风,一身精良的山纹铠甲的军将从大队人马中前驱而来。雄壮的战马奔驰到近前,马上那高大的身影一把勒住马缰绳,战马厮昂了一下,惯性使然。前蹄飞扬而起,重重落下,那高大的军将,一把摘下自己的兽面精铁的兜堥,露出一个坚毅的年轻面庞,正是刘平!
“属下恭迎侯爷凯旋!!”眼见着刘平打马而来。燕京一方的迎接人们跪地纷纷高声呼道。伸手郑重的行了永定军的军礼。
人群之中。方金芝和小豆子直愣愣的盯着这个日思夜想了家伙,两个人的眼中竟然都是泪流满面。
刘平翻身下马,拍了拍拿可和张俊的肩膀对着二人道:“辛苦了!!”
“为侯爷效死!万死不辞!”二人齐声道。
刘平点点头,转过身子,望着哭哭啼啼的二女,却是有些不知所措了。
“恭贺侯爷凯旋,奴家一时激动,却是给侯爷丢脸了。”方金芝一脸梨花带雨道。
“平哥哥!”小豆子却是一把扑进了刘平的怀里,不住的啼哭,弄得身侧的众人纷纷转头,不敢去看。
刘平嘿嘿一笑,一把也将方金芝搂紧怀里道:“哭什么!老子又没死!”
第七十三章:回燕京(跪求打赏订阅: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或者直接访问网站
雄宋 第七十四章: 魂兮归来!!(跪求订阅)
燕京城中,永定军在刘平的安排下,放了三天的大假,各部人马俱都可以按照轮值回家探亲,每一个永定军的士兵,都是拿着丰厚的犒赏银钱高兴的回家探亲。阵亡的将士,刘平亲自安排人造了花名册,将各自的骨灰交由专人送回家乡,永定军各部人马都是眼睛附近的儿郎子弟,丰厚的体恤随着牺牲的烈士们的骨灰一起送到了阵亡将士的家属手里,燕京城内又刘平下令,建起了一座高大的忠烈祠,将每个阵亡军士的生前的铠甲兵刃,或者贴身衣饰,作为衣冠冢,安葬的在忠烈祠中,每一个牌位之上都是该军士的职位,性命,籍贯,还有功绩。刘平并亲自下令四天后,安排一场盛大的祭祀,祭奠阵亡的儿郎。
四天后,在忠烈祠外,白绫素裹,香火袅袅,刘平和所有永定军的军将们以及军士们俱都是全军素縞,都在此地祭祀。周围围着成千上万的燕京城的百姓有的百姓都是面露悲伤之色,永定军都是燕地子弟,其中光是燕京的儿郎就有千人,太原一战,永定军的几乎折损了三分之二,大半将士都是折损在太原城外,前几日永定军凯旋而回,虽然是挟着大胜之威力而回,可是毕竟是损伤巨大,燕京城内几乎是一半的人家都是挂上了白绫孝布,街上偶尔就能听到各家院子里的悲苦之声,负责安抚的将官分出去了上百队,这几天几乎是跑断了腿一般给各个战殁的将士去送抚恤。
此刻,也许这群百姓之中,有一大部分都是战殁军士的家属,一脸悲伤的望着眼前的景象。
刘平头上系着白绫布,一脸凝重的的走向了忠烈祠外的高台,站在高台之上,高台之上,摆放着各类牺牲祭祀,牛羊猪等熟食祭品,高台的另一侧则摆着五门军械监刚刚制作成型的巨型火炮,外形颇像后世的红衣大炮,每个大炮的后面是站着4个精壮的永定军军士,四个人一组,一组之中便有一个手执着火把的军士,松明的火把散发着炙热的气息,每个军士都是一脸肃穆的望着前方。这应该算是永定军最初的炮兵了,因为每个军士的铠甲前胸都是写着一个大大的炮字,刘平望着这几门大炮,心道,看来军械监的老吴这阵子也没有闲着啊。回头得给军械监让拿可多拨一些银子,毕竟这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啊。
定了定神,刘平面向着众人高声道:“今日,我刘平就在此地,来祭奠我永定军战死的袍泽!!!”
话说完,台下黑压压无数的的百姓与军士纷纷屏息不语,望着台上的刘平。眼中也都是满是凝重之色。
刘平猛地一挥手,身侧的杨三多端着一个铜盘上来,盘子里,放着三个酒杯,刘平拿端起一杯酒,高高举起,对着天上闭上了眼,半晌,才睁开,一脸凝重高声道:“诸位战死了的袍泽弟兄们!今日你们回家了,你们是我大宋的好儿郎!是铁骨铮铮的壮烈之士,金人残暴,略我河山,侵我疆土,杀我族民!我永定军奋起反抗,披肝沥胆,浴血奋战,诛杀金狗与云内诸州,你们,是我燕地的大好儿郎,是我大宋的英雄!!”
刘平高声道:“这第一杯酒,敬我永定军这些牺牲的将士们的勇猛,你们是我们永定军的骄傲,你们战死在了沙场之上,整整七千三百六十一名兄弟,你们的身躯与头颅没有一个冲向了战场的后面!你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刘平喊完,缓缓的将手中的酒杯洒下地上,台下的人群纷纷敛声屏气,望着台上的刘平。
一杯洒下,刘平将铜盘里的第二杯酒端起。仍旧是高高的双手举起,高声道:“这第二杯酒,祭祀我永定军牺牲儿郎们的忠义,我大宋承平百余年,如今金人南侵,毁我汉家社稷,残害我汉家儿女,狼子野心,天理难容!唯我永定军儿郎,奋勇而前,忠义无双,为保社稷安稳,汉家血脉,抛头颅,洒热血,御敌于国门之外,此等忠义,当是我汉家之幸,我大宋之幸!而今,修建忠烈祠,将诸位袍泽弟兄的忠骨收敛于此,此后,永受香火供奉,永享祭祀,此后千年万年,仍是我汉家英烈!”
刘平此刻猛地提高嗓门嘶吼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所有的永定军军士在台下齐声高呼。外围的百姓亦是激动无比,此等祭祀前所未闻,眼前的军士,和台上的那位刘侯爷当真是当世强军,当世英豪,也许只有这种重情重义的军队,此等重情重义的统帅,才能将那残暴的金人彻底的赶出我汉家土地吧。
刘平将高高举起的酒杯缓缓在脚下。第二杯酒祭祀后,将杯子放在铜盘之中,又取出了最后一杯酒。此刻的刘平双手没由来的一阵颤抖,望着眼前黑压压的百姓人群和永定军军士,心中一阵激荡,这就是我千余年前的祖先,这就是我在这个时空为之守护的文明。这本应该是他们的故事,但同样也是我的故事。蓦地,眼前闪过了那些阵亡的将士,鲜血横飞的惨烈,那视死如归的军士。向前!向前!向前!没有后退!也不存在后退!自己如今已经背负了太多,台下那一双双带着期盼的眼神,那一个个消失在自己眼中的身影。
刘平强自抑制住自己心中激荡的心情,颤抖的举起酒杯,猛地单膝跪在地上嘶吼道:“这第三杯酒敬我永定军阵亡的诸位将士英魂,英灵不远,魂兮归来!!!”
高台之下,所有的永定军亦是齐齐跪在地上高声而吼道:“英灵不远!魂兮归来!!!”喊声高昂,震人心脾。
高台之上,刘平浇了第三杯酒在地上。猛地一把跪伏在祭祀的案台之上,嚎啕大哭。自穿越这个时空而来,刘平生平第一次如此嚎啕大哭,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此等悲愤,此等哀伤,唯有痛哭,痛快的大哭,痛哭战殁的永定军儿郎,痛哭那些为了这个时空里为民族安稳而奋不顾身,杀身成仁的忠烈!!
一旁的一个军校挥动手里的白旗子,五个点火的炮手将手里的燃烧的松明火把点在了大炮后面的引信之上,丝丝的引信被点燃,片刻之后,五声霹雳一般的炸雷从大炮的膛口之中喷薄而出,声穿数里。
炮声过,台上台下,俱都是哭成了一团,众多的百姓亦是都泪流满面。感慨万千,燕京趋与前辽近百余年,辽人亦是每有战事便大肆的抓捕燕地儿郎去充做奴隶军,征收大量的粮草,搜刮每一个北地的汉儿,金人后来强占燕京亦是屠戮了大批百姓,政权更改,却是每一次都伴随着腥风血雨,每次受伤受苦的都是这些老百姓,如今这位横空出世的刘侯爷,凭借着这百战百胜的勇猛与温和的治理政策短短半年之中便已经赢得如此多的民心了。许多的百姓心里甚至都已经改变了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思维,当兵!而且是要当永定军的兵!!
人群之中,一个白胡子的老者一身素布麻衣,在几个精壮的儿郎的陪伴下,冷漠的望着此刻的一切。眼中却是没有丝毫的情感流露。此人正是那明教的邓元觉。
“哎!~当真是我大辽的气运当绝么?眼前这刘平和他的永定军,还真是难以撼动啊,也许,也只有这刘平能挡住如狼似虎的金人吧!”不远处一个锦袍的中年人低声叹息道。而那中年人身后的一个年轻人却是不忿道:“不过是运气好而已,等我们去寻得了大石林牙,迟早也能打回燕京,恢复我大辽!”
“毅儿,住口!此等妄言岂可胡说!!”那中年人低声训斥道。
这两人说话间便被不远处的邓元觉发现了。邓元觉冲着身侧的人使了个眼色,便都来到那两人的身侧。邓元觉轻轻的一拍那中年人的肩膀道:“这位丈夫与我倒是有些眼缘,可否商量去喝上一杯?”
那年轻人一见自己的父亲被人家围住,登时要上前,还未动身,便被身后的两个壮汉按住了肩膀。
那中年人眼神闪过一丝疑惑,随即大笑道:“既然老丈有此雅兴,在下自当是恭敬不如从命啊!”
“痛快!哈哈!请!!”邓元觉哈哈一笑,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冲着那中年人道。
“请!!”那中年人亦是一拱手道。
两队人在哭的稀里哗啦的人群之中闪身而出,行走了一阵,便转进了一个燕京城里僻静的小茶馆之中。
一进去,邓元觉冲着中年人微微一笑道:“还未请教丈夫尊姓大名?”
那中年人一脸愧色道:“亡国之臣,岂敢当得老丈如此尊称,在下萧符!大辽萧氏一族。敢问老丈是何方神圣?!”
第七十四章:魂兮归来!!(跪求订阅: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或者直接访问网站
雄宋 第七十五章:交易(跪求订阅打赏!)
邓元觉淡淡道:“我是谁,阁下现在知道与否并没有什么意义,你只要知道,我和你的目的是一致的。你想复兴大辽,而我也是想要获得我的利益与目的,所以,我们是可以合作的。”
萧符一旁的年轻人萧毅猛地说道:“连姓名都不肯留下,难道就要我们这么空口白牙的相信你么?!”
“住口!毅儿,不得无礼!”萧符冲着自己的儿子训斥道。
“犬子无礼,倒是让老丈见笑了。”萧符道。
“哈哈!无妨。令公子年轻气盛,不碍事。”邓元觉道。
猛地,邓元觉一挥手,冲着身边的人道:“退下!我要和萧家主有要事相商。”
“诺!”身侧的众人纷纷离开。
一侧的萧符也是冲着身侧的萧毅道:“毅儿。你也退下!”
“父亲!”萧毅担心自己父亲的安危急声道。
“退下!!”萧符沉下了脸,萧毅无奈,只得退下。
茶室之中只有萧符和邓元觉二人。
沉默片刻,萧符拱手施礼道:“敢问老丈如何称呼?”
“老夫敝姓邓!至于性命么。不过是个代号而已。”邓元觉笑道。
“邓老!不知道,您说的合作是怎么个合作呢?”萧符道。
“你是大辽萧氏一族的族长,你的嫡亲兄长是萧干萧大王,当年的大辽双雄之一,萧干殉国后你忍辱负重在这燕京,我想无时无刻不想克服燕京,赶跑金人吧,而其中另一个大辽枭雄就是那位人称大石林牙的耶律大石吧!”邓元觉轻轻的捻动胡须道。
“邓老果然是了解的颇多啊。”萧符笑道,只是袖子里的手攥的越发紧了些。
“我知道,你们一直和那位带着残部人马逃亡在外的耶律大石都有联系吧!而你们一直都是秘密联系,便是那位刘侯爷想要从你口中套的耶律大石的去处,你也不会说的对吗?”。邓元觉道。
萧符的脸上变得凝重,说道:“大石林牙已经是我等亡国遗民最后的希望了,你觉得我会说吗?”。
“萧家主,我们打开天窗说亮化,我知道,那位大石林牙还有不少的残部,不过我想如今金人猖狂,大宋虽然式微,可是毕竟是国立百余年,还有余威和财富可以支撑,而你辽师却是已经山穷水尽了,所以,我们来做一个交易,我们提供武器粮食,但是你们要配合我们!”
“怎么配合?”萧符道。
“嘿嘿,如今,大宋如同长肥了的绵羊,金人大举入侵,已经让宋庭疲惫不暇,何况宋人多狡诈,大辽没落也是拜了那宋庭之手,背弃了宋辽盟约,和金人暗中结盟,两路攻辽,只是没想到宋人与虎谋皮,如今却是自食恶果,金人贪心不足,如今狮口大开,又来攻打宋国,到时候汴梁应接不暇,只要看准了时机。你同那位大石林牙练习一番,让复辽军起事、从背后偷袭,而我们的人马也会在同一时间举起大旗响应,到时候,金人、辽人、还有我们,便一起可以轻松的瓜分了这大宋!!到时候你们便可以趁着天下大乱一举收复辽国旧土,你萧符,便是大辽中兴第一人!”邓元觉激动的说道。
萧符的脸上也露出一丝狂热,但随即隐去,他淡淡道:“难道邓老。您忘了这燕京城里还有一位北地血虎!”
“嘿嘿,你是说那位刘侯爷么?不用担心,老朽自有办法让他听话的。”邓元觉一脸自信道。
“听邓老的口音也是南朝江南道的口音,人都道南朝繁华,您也是南朝之人,难道就忍心将南朝弄得生灵涂炭么?”萧符转眼问道。
“哈哈!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死伤有些人又算什么?只要能达到目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邓元觉冷笑道。
“你放心,只要我们合作!我便暗中派人给你们那位大石林牙和他的队伍送去所需要的盐巴、粮食、我想这是他们目前最缺少的东西吧!”邓元觉笑道。
萧符眼中闪过光彩,的确,耶律大石的人马现在最缺少的就是粮草。而萧符之所以还忍辱负重的留在燕京也是作为复辽军的外部粮草的联络人奔走,暗中集结些粮草给正在难关的复辽军提供帮助。
“我怎么才能相信你!?”萧符道。
“八千担粮食!只要你答应这个结盟的条件,老夫便能做主给了你复辽军!”邓元觉道。
沉默了片刻,萧符猛地抬头望着邓元觉道:“当真?!”
“当真!!”邓元觉道。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啪!!”二人各自伸出手掌击掌立誓。
言罢,二人都是会心一笑,至于这笑容里有多少是真的,多少是假的,只有这二人的心里最清楚了。
“邓老。再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萧符道。
“但讲无妨!”邓元觉道。
“我萧氏一族如今早已没落,为了保住我族中血脉,我想请邓老帮忙将我族中儿郎后人带出燕京!我知道邓老应该有这个能力。”萧符道。
“好!”邓元觉满口答应道。
“如此,便多谢邓老了!”萧符道。
“客气了萧族长!”邓元觉道。
萧符眯着眼睛望着邓元觉问道:“邓老,既然你我结成同盟交易,可否告知在下,邓老到底是何方神圣?当然,邓老放心,在下的嘴严实的紧,绝对不会对第三个人说的。”
邓元觉盯着萧符,半晌,轻笑了一声。伸手将茶碗中的茶水用食指蘸着写下了明教二字。说道:“不知道萧族长可知道大宋宣和二年,江南道明教圣徒义军奋起,反抗无道赵宋的事情。”
“唔,略有所闻,那位人称明王圣尊的方教主么?义军聚齐十万之众,可惜功亏一篑。”
邓元觉默默合十了双手低低的吟唱道:“熊熊圣火,焚我残躯,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
“原来邓老竟然是圣教之人,如此,在下便心中有数了!”萧符拱手道。
“邓老,那在下就等着你的消息!”萧符施礼道。
“静候佳音!也希望萧族长和那位大石林牙拿出诚意才是!”邓元觉道。
“一定!”萧符道,拱手行礼道:“告辞!!”
“告辞!”邓元觉回礼道。
说罢,萧符当先出了内室。带着萧毅离开了。
半晌,一个邓元觉的身边大汉低声道:“邓老,要不要去派人盯着那萧符?”
邓元觉淡笑道:“不必了,让商号提前准备好八千粮草,萧符背后的耶律大石应该就能为我所用了。”
那壮汉低声道:“诺!只是。”
“只是什么!?有话就说!吞吞吐吐什么!”邓元觉微怒道。
“只是姑老爷和圣姑那里。该如何?”壮汉试探的问道。
“圣姑么。毕竟是圣尊当年的骨肉,不能有什么闪失,倒是那个刘平么?哼!若是他识相和我们一边便罢了,若是他和我们的方向背驰的太多,管他什么永定军的统帅,鸟什子的靖燕侯,我也顾及不了那么多了,到时候就休怪我手下无情了!”
“属下明白!”那壮汉低声道。
此刻的茶馆的内室之中,只剩下了邓元觉在闭目养神,猛地,邓元觉睁开眼一脸狰狞道:“赵家人,不把你们从皇位上拉下来,一个个活刮了,岂能对得起圣尊,对得起当年那十几万的圣教兄弟!!!”
燕京府,节堂之中,一众永定军的军将和幕僚全都聚集在临时作为会议大厅的节府之中。刘平此刻也是换上一身便服,端坐在首位之上,而下依次是文武两排,文官这边由拿可和吕志乔带领,以及六七个比较有能力的文官,而武官一侧则是足足十几个人,自韩岳二将领头,林冲、杨再兴,牛皋、张俊。养好了伤的曹氏兄弟等。
刘平轻轻咳嗽了一声,厅下众人纷纷看向主座上的刘平。
刘平起身来到大厅中间道:“都说说罢!”
话说完,拿可第一个起身站起来到:“主公,咱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钱啊。”拿可一脸哭丧道。
“拿可,别一上来就和老子哭穷了。说说吧,燕京有什么困难。”
“主公,军中采买军马需要费用,制作兵刃需要费用,士卒铠甲需要费用。开拨饷银需要费用,修缮燕京城防需要费用,军事学院的建设需要费用,咱手里现在缺钱啊。”拿可无奈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