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都市之万能许愿系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BOSS张

    张于平时用的唢呐属于中唢呐,多用于伴奏,当然独奏也能吹,但是不如高音的小唢呐好听。

    一般北方,也就是东北、山海关和冀东这一带,多是吹奏大锁呐,多用于大型的音乐合奏。就像吴班主的唢呐班子,平时就是一起最少三把以上唢呐同时吹奏。

    “师父!”

    吴谨言有些不太情愿的把唢呐盒子递给白老爷子,然后坐在炕沿上一声不响,眼睛却牢牢盯着那个唢呐盒子。

    老爷子接过盒子,皮肤褶皱如老树皮一样的手,轻轻的抚摸,擦拭着唢呐盒子。张于看的出,他眼里都是怀念和回忆,看来这个盒子对他很重要。

    半晌过后,老爷子收起思绪,慢慢打开盒子,说道“我们北方,尤其是咱们这一片,吹的都是大杆子(大锁呐)。而南方吹的唢呐,都是中小唢呐,我们管他们叫南派喇叭。其中,小唢呐被称为三吱子,而小唢呐中有一种被称为海笛。

    海笛多见于湖南广西等地,吹奏起来声音特别的高,能声穿数里,好听极了。”

    张于看老爷子拿出的不是一只唢呐,而是两只小巧玲珑的唢呐。他听老爷子这么说,看来这两只小唢呐应该就是海笛了。

    “我青年的时候,痴迷吹喇叭,遍访了咱们北方所有的吹喇叭好手,最后学艺大成后,想着已经掌握了所有吹喇叭的技巧。

    但是一次和同行交流的时候,他告诉我,南方唢呐和北方喇叭的不同。而且他还说,南方唢呐有一派绝技,那就是能一嘴同时吹两只喇叭,而且两只喇叭不同音。”

    老爷子说道这里,停顿下来,闭上了眼睛,不知道是累了,还是在回忆。

    “咱都是吹喇叭的,当然知道,他说的这种情况就不可能存在!但是当时,他誓言凿凿的和我说,这都是他亲耳听到,亲眼见到过得。

    虽然当时我不信,但是回家来后,就越想越放不下。后来我一狠心,就偷偷下南方去寻人学艺去了。

    也是我命好,还真让我找到了人,并且学会了这门绝技。”

    老爷子说道,把两个海笛装好,然后在张于惊奇的目光下,开始吹奏起来。

    虽然是很短的一段,但是老爷子却神奇的,用一张嘴,吹奏两个唢呐,而且还吹奏出了两个曲子。

    “这……太厉害了怎么做到的”张于不由自主的问出这个问题。

    而一旁的吴谨言,既心疼师父把绝技传给外人,又非常的骄傲,因为这是师父的绝技,当年贾师叔都没学会!

    老爷子只吹了一小段,但是吹完后还是不停的咳嗽,实在是他现在气息不行了。

    “师父!”吴谨言立刻想上炕,给师父拍拍后背。

    但是白老爷子一伸手,阻止了他的动作,自己也慢慢缓过气来了。

    “怎么样小子,这个可以学吧”白老爷子缓过来后,一脸得色的看着张于。

    张于明白,老爷子爱了一辈子唢呐,自认自己在唢呐造诣上不凡。要知道,就连这不可能的双吹绝技,他都学会了。

    结果,到最后,贾庆国来了后,把他打击了,那时候,他才知道,自己并不是吹唢呐最厉害的人。

    但是他还有最后的骄傲,那就是贾庆国也没能学会这个双吹绝技。这个事,在他心里,一直是他的骄傲!

    现在他为什么要把这个绝技交给张于那是因为他自己太老了,而自己徒弟们没有一个能学会这个绝技的。而张于明显天资卓越,如果他不交给张于,这么绝技就要被他带进棺材里面去了。

    爱了辈子唢呐,老爷子不忍心,让老祖宗传下来的绝技在他这里失传!

    要知道,当年交给他这个绝技的师父,早就死在战乱中了。白老爷子,已经是最后的传人了,所以他才决定要交个张于。

    看到张于点头,白老爷子哈哈一笑,然后说道“这个双吹之所以被称为是绝技,那就肯定有它的道理在。所以这个绝技,不是什么人都能学会的。当年就是你师父,也是学了很久,都没有学会,希望你不会辜负我的决定!”

    张于听完狂点头,郑重的回答道“师伯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一定把这个绝技学会!”

    他此刻心里都想好了,如果自己凭能力学不会,他就花许愿点,把这个绝技学会。刚才一个已经查询过来,这是个中级愿望,虽然要花五百点许愿点,但是他觉得值!

    其实民间也有双吹唢呐的,甚至还有一起吹好几个唢呐的,但是那些都是花活,不是真功夫。他们不管一起吹几个唢呐,都是一个音一首曲子,最多也就是闹个气息强大。

    但是白老爷子这个不一样,这是真功夫,能一个人一张嘴,把两把唢呐吹得像两个人吹的一样。如果这个做比较的话,大家比较熟悉点的蒙古呼麦,和那个有点像。

    老爷子也不知道张于能不能学会,但是他肯定是会尽心教,最后能不能学会,那就看他自己的天赋和造化了。

    所以,接下来,一天的时间,张于都在白老爷子家。而吴谨言也跟在旁边学,虽然他早就学过了,只是没有没学会。

    而中午的时候,是秦思雅出去买的菜,然后也是她做的饭。

    “小鱼你这媳妇不错,好好对人家!”老爷子对秦思雅挺满意,吃饭的时候还嘱咐张于。

    “呵呵,那肯定的,我对她可好了!”张于一上午练得腮帮子疼,吃饭都有点不敢嚼。

    “谢谢师伯,您多次点菜!”秦思雅被说的一乐,然后立刻会来事的给老爷子夹菜。

    “哈哈哈,这孩子!”

    白老爷子被秦思雅逗乐了,开怀大笑起来。

    吃完饭后,张于接着学。他的气息肯定没有问题的,比一般肺活量强大太多。

    但是对于气息的控制,他总是做不好,因为这玩意就像左右互搏术一样,需要一心二用。

    其实不仅仅是一心二用,还要一心多用,控制气息的同时,两只手还要演奏不同的曲子。

    所以,贾庆国那么牛逼的唢呐大家,他愣是学不会这个一口双吹。

    张于不知道是不是系统的原因,还是因为他增强过自己体质,反正他慢慢的,也学会了一心二用。

    其实这个事就没有多少技巧,要么是天赋異稟,要么就是多加练习。虽然白老爷子给他讲了很多小技巧,和自己的练习心得,但是张于感觉自己都不怎么能用的上。

    他自己觉得,还不如回去后,多练练一手画圆一手画方管用。

    最后,一天下来,张于虽然不算完全学会,但是他也懂得了同时控制一口内的两股气息。

    这个结果,就已经让白老爷非常惊喜了,因为他感觉,张于这小子,是非常有可能把这个绝技学习会的。

    “行了,天都黑了,你们就回去吧!记得,以后,这个要多加练习,我觉得你小子能学会。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以后能不能学会这个,就完全看你自己了。”老爷子最后嘱咐张于道。

    “那行,师伯,我们就回去了。等以后,我只要有空了,就来看您老人家!”张于说话和秦思雅起身,准备回家。

    老爷子的晚饭,秦思雅早就给准备好了。午饭剩下不少,她给热了一下,然后有给新炒了一个菜。

    “行了,我这不用你惦记着,赶紧走吧!你去送送你师弟,然后就直接回家吧,别回来了。”老爷子对徒弟吴谨言吩咐道。

    “哎,那师父我就先走了!”吴谨言这才起身,和张于他们一起往外走。

    走到院门口,吴谨言把院子大门关好,才上了张于的车。

    张于把吴谨言送到家,吴谨言说道“要不在家吃完饭再走吧你嫂子把饭都做好了!”

    “不了师兄,我这一出来就一大天,晚上再不回去吃饭,我姥姥该着急了。”张于没答应,直接开车就走了。

    吴谨言看张于车灯彻底消失后,才转身回屋。然后就听到,他老婆大声骂他“一死出去就一天,家不要了”

    “你懂个屁!饭做好了没有吃饭!”

    ……

    “高兴吗”秦思雅看张于手敲着方向盘,摇头晃脑的,嘴里哼着调子,就笑着问他。

    “那是必须高兴啊!”张于一听,就乐了,说道“你不知道,这门绝技真是绝了!我这是捡找了,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秦思雅看张于高兴,她也跟着高兴,她知道,张于真的喜欢这个唢呐。

    “噔迪咯迪噔……”

    敲着鼓点,张于心里美滴很!

    十几分钟,到家后,果不其然,一大家子人都等着两人回来吃饭。

    “老白头挺好的”进屋后,姥爷开口问张于。

    “恩,师伯挺好的,身板还硬实,能吃能喝。”张于立刻回答到。

    “那就好,老伙计剩的不多了,都走了啊!”姥爷感慨一句,让张于莫名的心酸。

    “那么多话,吃饭!”姥姥在一旁却不爱听,立刻打断他们的感慨,宣布开饭。




第二百六十九章 小伙伴大婚
    原本张于一家,是想在姥姥家待两天就回去的。毕竟国庆七天假,不能全在这里,秦思雅家里也待几天的。

    他们来的那天是一号,第二天在白老爷子家待了一天,说好三号下午回去的。但是正好赶上张于小伙伴于国林四号结婚,人家知道张于回来,特意过来给送了喜帖,所以他就不能走了。

    别的地方不知道,但是真在昌县这里,一般结婚的都是两天。

    第一天,要吹门,以前是请唢呐班子,吹打一整天,从天亮到天黑。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请唢呐班子了,都是用音响,放录好的唢呐曲子。

    这一天也是叫做烙桌,就是备菜的意思。以前都是自家的亲戚朋友过来帮忙,切菜切肉,帮着准备各种食材。

    同时,这一天也是自由自家人才能过来白吃一天饭,其他村里的人,都是等第二天的正式结婚的时候吃一顿喜宴。

    现在都不用自家人烙桌了,因为都是大包出去,主人什么都不用管,讲好多少钱的席面,承包的大师傅就会带着锅碗瓢盆,各种食材过来,做一顿丰盛的喜宴。

    第二天,也就是正式娶亲的这天,一般早上天还没亮,新郎就会用车到新娘家拉着人到影楼化妆。

    一般在拍结婚证的时候,套装里基本都包括结婚化妆这一项。

    等新娘化好妆,做好头发后,新郎把新娘送回去,然后回家随便吃点东西,基本上就到接新娘的时候了。

    一般婚车车队都是租的,现在都是找婚庆公司,婚礼司仪、摄像、婚车、婚礼现场布置,包括请乐队什么的,都是一套下来的。

    新郎到新娘家里接人,要闯关塞红包、做游戏,这个全国都差不多。

    昌县这里讲究的时候,新郎要把新娘背上车,下车要抱下车。而且这里一般来说,比如一天有两家结婚的,那就是谁家新娘子接来的找,谁家就过得好。

    所以一般接新娘的车,都早早出发,免得落在别人后头。

    剩下的程序就差不错了,新娘来了发鞭炮礼炮,喜宴是中午,一般都在十一点左右就开席了。

    但是这里逗媳妇都是晚上,晚上要包饺子吃饺子,然后才是逗媳妇的时候。

    大体上,张于姥姥家这里,就是这么个婚礼流程。

    一般在农村,结婚有三个集中时间段,就是五一、十一和过年前。结婚最集中的时候,是在年前,因为这时候是冬天,农村基本都没什么活了,才有功夫办婚礼。

    但是这几年,因为村里种草莓,蒙住塑料大棚,年前正是忙的时候,所以大多又改在十一结婚了。

    五一的时候也有,那会正是草莓撤棚的时候,也忙,所以就少很多。

    像今年十一,据张于了解到的,就有四家结婚的孩子。四号和六号两天,正好是农历初六和初八,都是好日子,所以这四家都在这两天结婚。

    于国林结婚这天,村里也有另一家结婚的,但是离他家很远,在村子的另一头,不耽误亲戚朋友过来吃喜酒。

    当时于国林过来给张于送请帖的时候,张于还奇怪呢。因为他姥爷大寿的时候,也就是年初的时候,这小子还是光棍呢。没想到,这半年多过去了,他居然已经结婚了。

    其实在农村来说,大多数的对象都是介绍的,自己谈恋爱的也有,但是很少有能成。而介绍的对象,都是周边十里八村,基本上知根知底。

    所以两人要看对眼了,稍微处一处,年龄到了,也就是结婚了。等结婚以后,日子还长着呢,什么时候谈恋爱都可以。

    “我说,国林哥,你这动作挺迅速啊这才多长时间,就结婚了”张于拿着请帖,有些吃惊的问于国林。

    于国林挠挠头,有些不太好意思的说道“哎呀,你以为哥想结婚啊我还想多玩几天呢,这不是怀孕了吗再不结婚,你嫂子就显怀了,你说我还能咋整”

    “可以啊你!我看你得了便宜还卖乖,搁我这扯犊子呢”张于看他那样,就知道他心里咋想的。

    “嘿嘿,行了,记得明天就过来,咱哥们儿好好聚聚。”于国林傻笑两声,然后拍拍张于肩膀,对他说道。

    这是昨天晚上,张于从白老爷子家回来,吃完饭后的事了。

    所以今天一早,张于吃完饭,就带着秦思雅到于国林家去了。

    秦思雅对于农村结婚,她非常感兴趣,因为她从小在城市长大,家里又没有农村的亲戚,所以她从来没有经历过。

    “那我们今天用给礼金吗”在去的路上,秦思雅问张于。

    “不用,今天是吹门,明天才正式婚礼。礼金是婚礼当天给的,到时候一进门,有专门写礼的人,给他就行了。”张于给秦思雅解释道。

    “那还装红包吗”一般城里都是红包,秦思雅不知道这里是不是一样。

    “哪有那么麻烦,都是现金!因为写礼的人是两个,一个写礼单,一个数钱管钱。如果是红包,还要拆开拿出来数,那就是脱了裤子放屁了。”

    “哦!这样啊!”秦思雅大概听明了,但是她又想到一个事,立刻笑着说道“那新郎新娘晚上不就少了拆红包数红包的乐趣了”

    张于被她说,想了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哈哈哈……,确实如此!但是他们一看礼单,也知道总共多少钱,然后可以查一遍钱数对不对!”
1...131132133134135...1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