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永不下车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阳电

    离开“替身机器”,相比往常晚了一些时间,吃晚餐时,他依然沉默寡言。

    餐桌旁作陪的,察言观色,也能凭借数据库与深度学习模块,意识到这位阿达民又进入了自己的长考时间,于是一言不发的在旁边端茶递水,只在“主人”手指微动、发出讯息时,才提供筛选过的资料、报告。

    控制生化仿真人的,功能,与背后的算力,在今天已十分强大,享受着无微不至的服务,方然确乎意识到了这一点。

    类似、r这样的人工智能,其一言一行,不知旧时代的民众会怎么看。

    但,至少对年轻人、或诸如自己这样深耕领域多年的行内人来说,非但不会恐惧,反而有一种“无需与人类打交道”的久违轻松。

    这种感觉,其实是很自然,本来就是此类的设计目标之一。

    但是

    也有一些,譬如,791中立项研发,耗费巨量资源的,就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有限状态自动机”,而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至于那样的人工智能,一旦降临于世,会给人类文明、又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变化,

    反正别无选择,现如今,便拭目以待吧。

    西历1495年7月27日,历史记载上,这注定将会是很不寻常的一天。

    在这一天,盖亚表面的北大陆上,大区第791研发中心的地下建筑内,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强”定义与传统学术界迥异、不过是借了这一称谓的划时代产物,相关模块、总成与材料到位,开始进行第一阶段的并行设计与搭建。

    定义与传统学术界迥异、不过是借了这一称谓的划时代产物,相关模块、总成与材料到位,开始进行第一阶段的并行设计与搭建。

    至于那样的人工智能,一旦降临于世,会给人类文明、又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变化,

    反正别无选择,现如今,便拭目以待吧。




第四九四章 创造
    基础科学对应用科技的支持,是有限的。

    当前者停滞不前,迟早有一天,后者的进步也将无以为继。

    到那时,人类文明的全部活动,将真正成为“苟活”,失去一切前进的动力与希望,在莱斯利兰伯特眼里,这才是最可怕的。

    人,不论自己如何看待,终究是一种活在“希望”中的物种。

    当未来一望可知,降生在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稍有头脑便不难一眼望见自己的人生,直到结局,便会从心底里生出一种茫然与绝望,进而怀疑自己生而为人,意义究竟在哪里,每天的应付眼前之劳碌,又究竟是为了什么。

    人,皆有一死。

    至少在西历1495年的今天,这句话,仍颠扑不破。

    这世上每一个人,既然死亡注定将要降临,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庸碌凡夫或许懒得思考这种问题,只忙着用廉价刺激充斥生活。

    一天接一天的挨到大限降临,直到下车,而从未为这问题而烦恼。

    这样的生活,对自己与身边的人,意味如何,方然并无从得知,他只能确定一点,这些凡人的人生,有,或者没有,对整个人类文明而言着实无关痛痒,不仅一个人就此消失,毫无关系,哪怕成千上万的这种人集体蒸发,也没有任何问题。

    从旧时代一步迈进今天,几十亿人口,就这样消失了,世界可曾有过什么改变吗。

    剧变,当然是有,但并非因这些人的下车而起,只不过是一阵飓风吹散的落叶,只是效应,而非原因。

    但也有一小部分人,站的更高,看得多少更远,并不满足于眼前的生活,而会眺望、思考那更遥远的未来。

    事实上,也只有这一小部分人,切实的组成了人类文明的宏伟框架,

    其他庸庸碌碌的绝大多数,不论穷困潦倒,还是腰缠万贯,终归只是这宏伟框架中的填充,只是徒具其形、一旦脱离框架就会轰然坍塌的赘物。

    而支持着这些知必有一死的人,执着向前的,除却希望之外,还有什么呢。

    没有了,唯一的推动力,来自于文明从蒙昧时代走向星辰大海的期望,着是一切先行者的寄托,倘若这样的寄托完全破灭,可想而知,无人会愿意继续披荆斩棘,带领整个文明继续艰难跋涉,继往开来。

    历史,是民众所书写,文明,是民众所创造。

    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直到今天,方然仍认同着这一句话。

    但这并不是在说,所谓民众,直到不久以前还拥挤在这小小寰球之上的几十亿人,全都是历史的书写者与创造者,而只是指出一点:

    书写、创造这历史与文明的人,来自于民众,他们改天换地的力量,依托于民众。

    世人中的绝大多数,终其一生,或许片刻都不曾思考过文明的前途,宇宙的宿命,这并不妨碍他们生老病死,走完自认为很有意义、甚至还很精彩的一生。

    然而这种幻想般的自欺欺人,却无法蒙蔽智者的双眼,激励那一小群先行者。

    希望,小到一个人的前途,大到一个文明的未来,是人类砥砺前行的根本动力,倘若这种东西不复存在,人类文明,就会真的走到尽头。

    这,并非管理员将民众豢养在定居点,并非盖亚大战让文明遭遇重创,甚至与领域的滔天巨浪无关,而是在一切继续前进的希望断绝之后,根本上讲,“智力”这种因素,在人类群体、人类与外界环境的竞争中,已不再有效,进而必然被逐渐埋没。

    当希望不复存在,不论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前途都不会有一丝突破时,

    混吃等死,难道不是再正常不过的想法了吗。

    “人类文明,在今天已别无选择,唯有继续前进

    否则,注定不会有任何前途,或迟或早,最终必定会迎来完全而彻底的毁灭。”

    结束傍晚的对话,离线前,与莱斯利兰伯特告别,方然双眼直视这位神情复杂的研发组科学家,手按上他的肩膀,道出这样一句振聋发聩的箴言。

    离开“替身机器”,相比往常晚了一些时间,吃晚餐时,他依然沉默寡言。

    餐桌旁作陪的,察言观色,也能凭借数据库与深度学习模块,意识到这位阿达民又进入了自己的长考时间,于是一言不发的在旁边端茶递水,只在“主人”手指微动、发出讯息时,才提供筛选过的资料、报告。

    控制生化仿真人的,功能,与背后的算力,在今天已十分强大,享受着无微不至的服务,方然确乎意识到了这一点。

    类似、r这样的人工智能,其一言一行,不知旧时代的民众会怎么看。

    但,至少对年轻人、或诸如自己这样深耕领域多年的行内人来说,非但不会恐惧,反而有一种“无需与人类打交道”的久违轻松。

    这种感觉,其实是很自然,本来就是此类的设计目标之一。

    但是

    也有一些,譬如,791中立项研发,耗费巨量资源的,就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有限状态自动机”,而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至于那样的人工智能,一旦降临于世,会给人类文明、又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变化,

    反正别无选择,现如今,便拭目以待吧。

    西历1495年7月27日,历史记载上,这注定将会是很不寻常的一天。

    在这一天,盖亚表面的北大陆上,大区第791研发中心的地下建筑内,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强”定义与传统学术界迥异、不过是借了这一称谓的划时代产物,相关模块、总成与材料到位,开始进行第一阶段的并行设计与搭建。

    定义与传统学术界迥异、不过是借了这一称谓的划时代产物,相关模块、总成与材料到位,开始进行第一阶段的并行设计与搭建。

    至于那样的人工智能,一旦降临于世,会给人类文明、又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变化



第四九五章 敛散
    等效替代,放在工程实践领域,是一种很常见的设计与实现思路。

    放在“强人工智能”,则需要切实的考虑清楚,人类,或者说人脑,其思维与认知行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过程。

    “人会犯错误,计算机不会”,这并非是专家的调侃,而是严肃的事实。

    迄今为止,人类创造出的一切计算机,小到功能孱弱的早期单片机,大到算力ps级别的超级计算机,能够实现的功能,眼花缭乱,无以尽述,但归拢所有这一切功能,不难发现,其本质上完全是人类意志的延续。

    这种延续,并不是说人类能轻轻松松的,做到计算机做出的一切。

    而是原则上讲,从单片机、到巨型机所做的任何事,原则上讲,一旦脱离运行时间的限制,人类同样也能够完成。

    不仅如此,这段话的真实含义,要比字面上呈现的更深刻:

    要完成当今时代一切计算机所做的事,人类,但凡有足够长的时间,根本无需动用自身的思维、认知能力,只需有一副听指挥的身体,加上除“、、”之外一无所有的机器指令。

    一旦意识到这点,便可以明白,为何当今时代的计算机,根本上讲,完全无法进行创造性、探索性的科学研究:

    根据指令,摆弄一些数据,就能领悟客观规律,那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要完成计算机所做的任何事,人类,根本无需动用智慧,这种原则性的判断,为研发组指出了一个关键点。

    人类的智慧,与计算机的算力,如果说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就是“出错”。

    换成严谨的说法,就是基于细胞架构的模拟式人脑,能够引入一些出乎预料、无法预知的新变量。

    而这一特性,在传统的电子计算机体系里,一概视为“干扰”而务必杜绝,否则便难以得到期望的准确运算结果,其突出成就,便是寻常人认识中的“计算机永不出错”。

    撇开极小概率的宇宙射线、本底瑕疵等因素,的确,人类制造出的计算机,可以认为具有100的可靠性,如果最终计算结果与事实不符,绝对是程序的设计、或者初始条件有问题,最终一定会追溯到人的身上。

    计算一百次加法,计算机不会错,人也不会。

    但是计算一百亿次加法,计算机不出错很寻常,人呢,根本就不可能一个不拉的全做对。

    “人脑迟早会出错”的现象,长期以来,在计算机的永不出错面前自惭形秽,自愧不如,但反映到另一个层面,正是这种模拟式、并行式生化系统的“出错”,才让探索性、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成为可能。

    从已知,尝试推断未知,人类的一切科研活动,本质上都未脱出这样的形式。

    而这正是计算机,至少到目前为止的计算机,始终做不到的。

    计算机能做的工作,譬如说,计算,总归是一项人类交托的任务,是先由人来判断该问题是否有解,如果有,具体的算法是什么,然后将数据与算法交给计算机的逻辑电路去处理,所得结果也要由人去理解,阐述。

    即便像这样的系统,能自主生成程序,实质上,也不过是将一些类似的已有成果排列组合,解决那些早已被人解决过的问题。

    路,还是人走出来,计算机只不过是更快的再走一遍,两遍,三遍

    就算再走无数遍,仍没有任何创新。

    取而代之的崭新思路,“敛散算法”,则是根据一定的初始条件,在算法的每一步,尝试尽可能多的展开分支,引入额外的发散量,当然这种做法,很快就会让计算量暴增,所以还需要进行“收敛”,通过同样包含随机性的判据,迅速“砍”掉大量无意义的分支。

    表面上看,这一先发散、后收敛的做法,与向系统中引入随机变量,并无本质区别,实质上也可以粗糙的这样认为。

    区别则在于,算法步骤中引入的变量,并非随机数,而是来自于初始状态库的一切既有知识。

    那么就是在穷举吗,似乎是,只不过为了应对完全穷举的计算量暴涨,而必须在每一步进行判断、预计与猜测,将无意义的分支完全消除。

    具体到某一个分支,其是否有意义,判断起来也并不容易,此外还要引入额外的随机性,将某些“看起来”无意义的分支,移入另一个线程继续追踪。

    这一做法,能避免收敛策略错杀那些切实可行、却不符合既有知识体系的分支。

    “敛散策略”的核心思想,是建立在传统计算机的运行之上,此外再加入“关联扰动”与“随机性”,利用这种方式,尝试让具备创造性、探索性思维。

    这种体系,一开始在验证可行性时,需要的资源量并不太大。

    但可想而知,倘若投入到实际运行中,这样的系统必然耗费巨大,哪怕只用来解决一些粗浅的问题,都需要比传统计算机更多的算力,当然,倘若其真能具备“强人工智能”的特质,巨大的投入也是值得的。

    “强人工智能”的第一台实验机,所需算力,设计指标大约在1ps。

    以今天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这种规模的算力并不难提供,不过,1ps算力能支持的思维、认知,可以达到多高的水平,仅从理论模型出发并无从得知,一切还要在初号机完成并上线运转一段时间后,才能得出结论。

    按项目组的计划,从初号机开始,“强人工智能”就应该具备一定的自我演化能力,这种特质,也更接近于人脑的状态。

    那么,假以时日,这样的机器能演化到什么状态,就更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自从掌控一个大区,直到今天,1495年才启动“强人工智能”的研发工作,这种进度怎么说也并不算快。

    但在方然看来,情况还好,他并不认为所有大区的管理员都和自己一样,能够洞悉“强”定义的内在矛盾,继而认识到,以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人类其实是可以研发出某种程度的自主,进而窥破“思维”、“认知”活动的奥秘。



第四八八章 愤怒
    就算基础研究一时无从突破,甚至永远无法突破,人类的科学技术,仍将继续前进。

    继续前进的突破口,除斯蒂芬霍肯指出的it分支外,其实还有一个,不仅如此,“那种”研究的后果,将会给人类文明、乃至更广阔范围内带来的改变,恐怕会远远超出当今时代绝大多数人的想象。

    正因如此,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方然便时常心生恐惧,搁置发轫的念头。

    但凡还有其他选择,自己,仅仅出于“永不下车”的执念,并没必要去推开这样一扇不知联通何方的大门,承担不必要的巨大风险,哪怕早已隐约的预感到,这一步,对人类文明而言,其意义绝对堪称空前绝后。
1...134135136137138...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