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郎中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柳川
杨仙茅一听,拍了一下脑门,心想,可不是嘛,到铁匠铺来把如此精巧的东西,抡着大铁锤子怕砸不出来的,还是去找做金银首饰的工匠,让他们来做,这些能工巧匠能打出薄如蝉翼结构复杂的金步摇,想必弄一根中空的针管问题也不大。
杨仙茅便将弯管和漏斗让老铁匠负责做,连接在旁边还有一个木做的支架,可以不用用手扶着,直接放在床边立着就可以了。
铁匠要价一两银子,而且不还价,做工上绝对包他满意,不满意可以返工。杨仙茅也不多说,便交付了五钱银子定金,商定两天后来取。他特别对弯管接口的尺寸做了精细的要求,以便能跟针管接头对接。
这边事情弄好之后,杨仙茅上了马车,来到了宣州城最好的一家银匠铺,这里制造加工各种顾客专门定做的金银首饰,做工轻巧,巧夺天工。
银匠店的掌柜胖胖的,满脸肥肉油光,笑呵呵迎了出来对杨仙茅说道:“公子要定做首饰吗?小店价钱公道童叟无欺,做工精良,包你满意呀!”
“我不是要打首饰,我想打一根中空的细小的针管,前面是尖的,能刺入肌肤血管里。就不知道们店的银匠能不能打造出来。” 说罢,杨仙茅说了针管的长度、直径和中空口径的要求。
掌柜说:“是有些难度,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打造,我去把我们这手艺最好的银匠给您叫来,看看他怎么说。您请做。”
掌柜的将杨仙茅让到客厅,然后到作坊里叫来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银匠叫了出来,做了介绍之后,那老铁老银匠想了想,说道:“这个倒也可以做,只是可能要费些功夫。”
“要多长时间?”
“不少于五天。——这玩意儿不能用银打造,这么细又要中空,会很软,没办法插入血管中的。只能用好钢先打造一根粗一点的,然后慢慢打磨,一直打磨到需要的尺寸位置,这很费功夫的。”
杨仙茅道:“能打造就好啊,要多少银子手工费?”
老银匠说:“少了五两银子我不做这活。”
这是整个输血器具最关键的一环,只要能打造成功,花五两银子也值得,于是杨仙茅点头说道:“好,就五两银子,我不还价。只有一个要求,必须达到我刚才所说的那么细,而且绝对不能有缝隙漏水什么的。”
掌柜笑呵呵插话说道,“放心,验货之后再给钱,先预交定金一两银子,”
杨仙茅当即付了定金。
他又订做了两根细的中空管子,一根用于导尿,一根用来引流。导尿管末端连接软的鹿皮做的细管。这两根管子需要的尺寸没有针管那么细,所以打造不太费时,要价也就没这么高,每个只要一两银子。总共花了七两。
还有一些手术器械需要打造,但现在钱不多,债还没还清呢,只能以后再定做。
办好这两件事,他心里很高兴,便返回到了回春堂。
……………………
韩雪娥兄弟俩来到回春堂的时候,没有遇到杨仙茅,因为他走街串巷行医去了。
韩雪娥他们一行人来到回春堂门口下了轿,迈步进了药铺,杨明德和张氏没见过他们,还以为是来求医问药的,便,身相迎。
张氏陪着笑说:“几位是看病还是抓药?”
韩雪娥裣衽福礼,微笑道:“伯母您好,我是韩氏医馆馆主的女儿,这是我的哥哥,我们兄妹俩来拜访伯父和伯母,想跟你们商议件事。”
张氏不由愣了一下,便赶紧招呼他们坐下,韩雪娥坐在了病人看病的凳子上,而韩虎却东张西望的并没有坐下来的意思。杨明德沉声道:“姑娘有什么事不妨直说。”
“好的,是这样的,家父得知令郎艺术很是高明,所以希望能聘请令郎为我们医馆的坐堂郎中。当然,家父也知道,伯父也开的医馆也需要郎中坐镇,但是伯父医术高明,多年来一直独当一面的。而且我们聘请令郎到我们医馆坐堂,不仅可以给他丰厚的薪酬,还可以弥补贵药铺的损失。我们是诚心邀请的,聘金一定包你满意。”
杨明德想不到对方居然是商量这事,如果是其他的医馆,能出让他心动的薪酬请儿子去当坐堂郎中,未尝不可商量,到别的医馆有更多的机会行医锻炼的话,也是一件好事,只是,对方是韩氏医馆,这韩氏医馆在宣州开业以来,他回春堂的生意就每况日下,最终到了饥寒交迫还不起药材款的地步。尽管他知道这都是自己医术不如人的结果,怪不得别人,但总是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因此,杨明德立刻把脸沉了下来,摇头说道:“抱歉,我孩子回来,是为了光大我们回春堂的,并没有想让他去别的医馆,特别是贵医馆,你们还是另请高明吧!”
这个结果韩雪娥已经料想到了,当下微微一笑,说道:“我们是真心聘请令郎,这样吧,我说个价,看看伯父是否中意。——我们给令郎每个月十两银子的薪水,另外,再给伯父药铺十两银子作为补偿,这样,每个月总共二十两。伯父意下如何?”
杨明德一听,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这个价格太让他心动了。大宋初年物价水平很低,即便是知县老爷月俸也不过五两银子而已,而对方居然开出如此高价来请他儿子当坐堂郎中,这不能不让他心动了。
如果真有这样高的薪酬,那倒未尝不可。正在杨明德沉吟不语的时候,一旁的韩虎却惊叫起来,说:“姐姐你疯了?怎么开出这么高的价,爹知道了要生气的,这个可不是你能做主的。”
韩月娥回身瞪了他一眼,低低的声音说道:“爹爹让我做主,让你不要说话,有什么事回去再说行吗?”
“不行!韩氏医馆可不是你来当家,这个价也没得到爹爹的点头,你就胡乱开出,万一回去爹爹不同意我叫你我看你怎么办?”
“我自有主张,你闭嘴!”
韩虎虽然在外面飞扬跋扈,但是在妹妹面前却不敢造次,因为他们韩家以医术传家,而医术方面韩月娥远强过他。因此,在妹妹面前他没办法强悍起来,一见到妹妹瞪眼,语气严厉,他也就不开腔了。
但这却让杨明德眉头锁了起来,慢慢说道:“原来是姑娘开玩笑的,我还当真了,你们薪酬都没商定,却说是有诚意,如何让人信服呢?”
韩雪娥忙道:“伯父有所不知,家父让我前来时就说了让我全权做主,所以这个价我可以做主,家父没有不答应的。当然,如果说伯父不肯相信,可以请伯父与我一起去我们医馆,当面与家父商量,签下文契。不知伯父意下如何?”
杨明德听了这话,有些犹豫了。一旁的张氏扯了扯他的衣袖,低声说道:“要不还是等杨仙茅回来之后商议一下再说吧!”
杨明德点点头,对韩雪娥说:“这件事得跟孩子商议之后再说。”
“这也无妨,那我们什么时候来听消息呢?”
刚说到这,忽听得药铺外面有人大声说道:“爹娘,我回来啦!”
韩雪娥和韩虎回头望去,便看见门口迈步进来一个少年,身穿青布丝绵长袍,手里拿着一杆幌子,上面写着无痛拔牙无痛点痦子,右手摇着个铃铛,神采飞扬。
听他呼唤爹娘,又见他相貌跟杨明德相似,韩雪娥便已猜到七八分,赶紧起身福利道:“公子想必就是杨仙茅大哥,妾身是韩氏医馆馆主的女儿。这是家兄韩虎。”
这人当然就是杨仙茅,陡然见到一个天仙似的美女出现在自己家的药铺中,顿时有一种蓬荜生辉的感觉。韩雪娥天生丽质,衣着华美,举止端庄,言谈文雅,不由得让人眼前一亮,忙抱拳拱手说道:“在下杨仙茅,见过姑娘。不知姑娘光临有何贵干?”
“是这样的,家父听闻公子医术高明,所以派我来与公子商议,想请你到我们医馆当坐堂郎中,月薪十两白银,另外补偿贵药铺每月十两,刚才正在跟令尊商议此事,令尊说要听你的意见,正好你回来了。不知公子愿否到我们医馆屈就?”
“一个月二十两?” 杨仙茅呵呵笑起来,“说实话,我在太医院一个月也就五百文月钱,何曾想过有朝一日居然有这样的身价。若是我离开太医院时有人告诉我这话,我会以为他在痴人说梦。”
韩雪娥一听,感到这件事差不多成了,不由嫣然一笑:“公子医术绝对值此价,我们开出这个价格,也是想表示我们的诚意,力邀公子到我医馆坐堂行医。家父医术也是四方有名的,公子去了可以跟家父切磋医术,家父很乐意提携后进的。”
“在下先多谢姑娘和令尊好意,不过,姑娘刚才没听我说完,我说的是,先前我会觉得这是一个高价,一个让我以前不敢想的高价,而现在,我觉得我的价值不仅于此。”
韩雪娥笑容僵住了,白里透红的脸因为错愕而微微褪去了桃红,白净如莲花。
大宋小郎中 第40章 真实梦境
一旁的韩虎不由瞪起了一双虎眼,叉着腰,指着杨仙茅说:“二十两银子一个月你还嫌少?你当真是忘乎所以了吧!”
杨仙茅没任何怒气,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就当我不识抬举好了。”
听到杨仙茅这么说,韩虎反倒不知该怎么应答了。韩雪娥赶紧赔笑说道:“杨公子,请恕家兄言语冒犯,我们是真心想请公子。”
杨仙茅道:“我学成医术,便是想把我们家的回春堂发扬光大,所以我要留下来跟我父亲一起经营回春堂,请转告令尊表达我的谢意和歉意。如果遇到疑难杂症,我们两家不妨商议着处理。都说同行是冤家,但我认为,同行应该是帮手,就看你怎么看。”
韩雪娥听杨仙茅这番诚恳道白,轻轻叹了口气,点头说:“我明白了,杨公子既然已经把话说到这个程度,那我就不强求了,正如刚才公子所说,我希望我们两家医馆能成为朋友,而不是冤家。小女子告辞。”
说罢,韩雪娥起身福了一礼,转身出了医馆。
开出这样的高价竟然被杨仙茅拒绝了,韩虎意外之下觉得心里憋屈,瞪眼瞧着杨仙茅,走出药铺门外,看见门口地上铺的一大块青石板,便在青石板旁扎了个马步,双手抓住青石板两端,一声暴喝,将青石板整个抬了起来,齐到腰间,然后又把它放了下去,这才拍了拍巴掌,对杨仙茅冷笑道:“你们药铺门口这青石板没放好,病人来了会绊倒的,我给你们整一下。不用谢!”
杨仙茅没说话,走出药铺看了看地上的青石板反而被韩虎放歪了,于是蹲下身,抓住青石板两端,抬起来重新放好,若无其事地拍了拍巴掌,瞧着韩虎。
杨仙茅举重若轻抬起那块青石板,韩虎不仅目瞪口呆。
韩雪娥瞧着杨仙茅赞道:“杨公子原来深藏不露,佩服!”说罢嫣然一笑,上了马车。
韩虎悻悻地也上了马,对杨仙茅道:“找机会切磋一下武功,如何?”
“没兴趣!”杨仙茅转身进了药铺。
韩虎气得没脾气,只好跟着姐姐的马车走了。
杨仙茅虽然很淡然,但其实内心激动不已,他刚才只是试一下自己能不能抬起那块青石板,一试之下,才发现能抬起来,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这块青石板他当然知道很重的,之所以没有想象的那么重,应该是因为自己修炼了神医华陀《青囊经》里五禽戏功法的缘故。且不说别的,这力气就明显比以前增进了许多,所以很是高兴。
他回到药铺,从怀里取出剩下的几两银子给了母亲张氏。张氏喜笑颜开的接过,对丈夫说:“咱们仙茅这么有出息,大包小包的银子往家赚,一个月只怕也不少于他的二十两,有什么稀罕的!”
杨明德点点头,很满意地望着杨仙茅。
………………
当天晚上,杨仙茅做了个梦,梦里面他和冯秋雨骑着一匹白马在草原上奔驰。那马不停的飞奔跳跃,两人随着马的奔跑晃来晃去。冯秋雨从后面搂着他,杨仙茅能感觉到她娇躯的温暖和玲珑的曲线,不由得心猿意马。
只不过,那马跳跃得很是欢快,让他在冯秋雨的怀里感觉很是舒坦,只是跳跃越来越快,越来越猛,终于将他从梦中跳醒了过来,却是南柯一梦。
可是他感觉到身体的摇晃并没有因为梦醒而停止,鼻尖还闻到冯秋雨的体香。难道自己真的还没有从梦中醒过来吗?不过,在梦中又怎么能够闻到味道呢?他迷惑的扭头过来,发现床头竟然有一个人影,正弯着腰抓着他肩膀摇晃,吓得他肝胆欲裂,下意识地想呼叫,却被一只柔软带着香味的手捂住了嘴巴,耳边传来的正是冯秋雨的轻柔的声音:“别怕,是我!”
杨仙茅又惊又喜又是诧异,因为他听出来真的是冯秋雨的声音,那苗条的身形也的确就是她。
“姐姐你怎么来了?”
冯秋雨低声道:“我已经把你托我办的事办好了,把熊家庄倒插门的那男的救出来了,准备送他离开。为了怕你担心,也怕你不相信我,所以我带他过来跟你见个面,他就在外面,你打开窗户就能看见。”
杨仙茅住的房间在药铺大堂厢房紧挨着街道的这一间,推开窗外面就是街道,所以他赶紧掀被子准备下床,身上一凉,这才发现自己是裸睡,光着屁股的,坦诚相见岂不是唐突了美人?赶紧一把抓住了被子,讪讪的对冯秋雨笑道:“姐姐,不你你先转身过去。”
冯秋雨立刻明白了,快步来到窗边,说:“我帮你把窗户打开。”
杨仙茅赶紧一把抓过了床尾自己的裤子,塞到被子里,飞快的把裤子穿好,又把丝绵长袍拿过来穿上,来不及扣扣子,趿拉着鞋子下了床,对冯秋雨说:“我穿好衣服了。”
冯秋雨却没有回头,只是轻轻把窗户打开。
杨仙茅走到窗边探头正要往外看,窗外突然冒出一个人头来,把他吓了一跳。借着天上如洗的月光,便看清楚果然就是那位熊家庄倒插门赘婿壮汉。
壮汉也看清了杨仙茅,显然他已经得到了冯秋雨的交代,所以说话的声音很低,但是充满了感激:“杨恩公,谢谢你,刚才这位女侠已经跟我说了,是你托她把我救出来的。你们真是我的再造父母。”
杨仙茅见到他已经救出来,很是高兴,有些歉意说道:“实在抱歉,那时候我不知道你是这个情况,还以为你是在逃的凶犯,这才报官,害得你又被人送回去。”
那壮汉苦笑道:“恩公言重了。我只恨自己瞎了眼,贪图钱财,做她家的上门女婿,这才落得今天下场,多亏恩公和女侠相救,你们的大恩大德,小的铭刻在心,至死不忘!”
冯秋雨道:“我现在送他出城,已经联系好了一艘船在江边等着,你继续睡吧!”
说罢,冯秋雨轻轻一跃,穿窗而出,落在了街上,回头朝杨仙茅嫣然一笑摆摆手,然后,带着那壮汉快速朝街道尽头跑去了。
杨仙茅见到他们消失在黑夜之中,这才把房门窗户关上,又重新脱了衣裤钻进被窝里,一时却没了睡意,眼前都是冯秋雨那婀娜矫健的身影。
第二天早上。
杨仙茅正准备拿着招牌出门行医,铁蛋来到了回春堂,将他拉到一旁,凑到耳边说:“昨天晚上,乐善法病死了两个人,让我们去把尸体拖到乱坟岗安葬,我来问问你要不要去解剖?”
杨仙茅之前没有来得及解剖的那些尸体,因为天寒地冻都已经冻得硬邦邦的,解剖起来实在困难,而现在刚刚去世的尸体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且又是病死的,正好可以通过解剖来寻找死亡原因,从而印证自己的医术。
所以杨仙茅赶紧说道:“当然了,这还用问,快快,一起去。”
杨仙茅放下东西,带上了解剖用的箱子,跟父母说一声之后便跟着铁蛋出门。铁蛋的架子车停在药铺门外的。当下将架子车的牵引绳索挎在肩上,拖着车往乐膳坊走去,杨仙茅在后面帮他推着架子车。
乐膳坊是吴越国皇帝在一些重要城镇创办的一种慈善机构,专门收治无家可归的患病乞丐和逃荒灾民,收治的条件是身生染重病又无钱就医,在这里可以得到衙门出资请的郎中的免费医治,药材也是衙门提供的,并提供最基本的食物,等到病情治好之后,就会送走。
乐膳坊收治的病人,得到的救治当然也是初级水平的,而符合收治条件的都是近乎病危的病人,所以,很多收进乐膳坊的乞丐和灾民,最终还是凄惨的死去。因为被收治的人都是无家可归者,死后自然也就没有人收殓尸体,也就由衙门的仵作运出城外去乱坟岗安葬。
他们来到了乐膳房的院子里。雪地上躺着两具尸体,用草席盖着数十个收治的灾民和乞丐,或坐或站,在院子里或者廊下淡漠的望着他们,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或许他们也知道那草席卷着的两具尸体只怕不久就会换成他们,又会轮到别人用这样的目光瞧着。
杨仙茅将地上的草席包裹的尸体抱了起来放在了驾驶座上,杨仙茅要上前帮忙,铁蛋把他推开了说:“你别关,这种事情我来办。”
说罢,他很轻松地将另一具尸体也抱上了架子车上,然后拖着往院子外走去。杨仙茅在后面帮着推车。在那些淡漠的目光中离开了乐膳坊,在寒风中碾着坑坑洼洼都是冰雪的街道,出城前往乱坟岗。
来到乱坟岗处,铁蛋将尸体搬下来放在了一块相对平坦的雪地上,然后提着锄头走出数十步,开始挖坑。
大宋小郎中 第41章 一根毛发
杨仙茅先不着急动手,从箱子里取出了三炷香和一小壶酒,将香点燃了,双手捧着,跪在两具尸体前祷告说:“在下杨仙茅,为了提高医术,将来好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所以冒昧解剖两位的尸体,只是为了提高医术,提升自己为人治病的能力,并非有意冒犯两位遗体,请两位在天之灵见谅。在下一定用所学医术为民众解除疾苦。”
说完,咚咚磕了几个响头,然后将香插在了两具尸体的前面,又拿出了一小壶酒打开塞子,自己喝了一大口,将剩下的酒绕着两具尸体徐徐倒在了雪地之上。
他感觉到酒进入体内开始发生作用,似乎也不像先前那样寒冷了,这才深吸了一口气开始解剖。
杨仙茅打开了其中一具尸体,是一个老头,面色灰白干瘪,满是皱纹,一头乱发跟秋后枯草似的,眼珠已经灰白。嘴巴微微张着,露出里面残缺的焦黄牙齿。
杨仙茅解开了他身上破烂的衣衫,见他枯瘦如柴,显然没有什么营养。
他们从乐膳坊出来的时候,并没有提取这老人去世之前收治的治病用药的情况。杨仙茅是故意这样做的,他就是想考一考自己这十年所学,尤其是传承了神医华佗《青囊经》等医学神技之后,能否只凭借对尸体的病理解剖便找到真正的病因。
他先对死者头部进行了解剖检查,跟先前自己解剖的尸体头部大致相同,没有发现病理改变。接着解剖了颈部,同样没有发现。
接着,他打开了死者胸腹腔,立刻发现了异样。——胃部已经出现明显病变,摘取下来解剖检查,发现皮囊状胃粘膜皱襞已经消失,布满了灰白色的大小不一的肿瘤,这是华佗《青囊经》里所说的胃积(即胃癌)。
在继续其他部位检查之后没有发现异常病变,最终杨仙茅判断死者死于胃积。
接着,他按照华佗《青囊经》关于胃积手术的记载,开始练习切除胃癌的胃大部切除术。只不过,他觉得自己的手此刻变得十分的笨拙,不仅是因为寒冷的天气和紧张的心情,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之前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操作。
一个熟练的外科郎中,必须对各种常见手术反复操作,特别是一些手术基本手法要反复练习,才能到达胸有成竹。现在,给他做这方面练习的是一具尸体,或许将来真正遇到需要他治疗的病人的时候,一旦他的手术手法还是这么生疏甚至出错的话,带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让他下决心要加快自己外科手术练习的进程。
他开始解剖第二具尸体。
打开了草席,发现这具尸体是一具中年妇人,没有先前的老人那么消瘦。他用剪刀将尸体上衣剪开。
衣服分开之后他就傻眼了,因为他发现这女人左胸塌陷了一块。跟先前他解剖尸体时发现的那五具尸体身上重击留下的创伤如出一辙,大小也差不多。
究竟是谁对这些可怜的乞丐下此毒手?
杨仙茅将死者衣服拿来,在对应部位上寻找是否留有什么可疑痕迹。经过检查,突然,他眼睛一亮,在衣服里露出半截毛发。凑上去细看,发现这根黑毛非常的粗壮,根本不像人类的毛发。会不会是草席上粘附的动物毛发呢?他立刻检查了草席,仔细检查之后并没有发现第二根这样的类似毛发。
杨仙茅立刻招手将正在冰土上费劲挖坑的铁蛋叫了过来,打开这中年妇人的衣服让他看那塌陷的创伤。铁蛋吃了一惊,不过他是衙门仵作学徒,跟着师父经常接触凶杀案,当然不会太过害怕,也懂一些凶杀仵作勘查方法。他立刻蹲下身查看了一下形状,对杨仙茅说道:“好像跟先前我们发现的五具尸体所受的伤是一样的。”
“是的,如果猜想不错,应该是同一个凶手所为。” 接着,杨仙茅有把死者衣服上那半截黑色短毛指给铁蛋看,说道,“我怀疑这毛发是凶手留下的,你看一看,能否认出是什么毛发吗?”
铁蛋凑上去仔细瞧了瞧,摇摇头。
杨仙茅说:“我怀疑是某种动物的毛发,因为他和正常人的毛发有很大的区别,但是,我不能判断是什么样的动物。”
铁蛋说道:“管它是什么动物,反正破案又不是我们的事,我们把这件事报告雷都头就行了,剩下的事交给他吧!”
“我也是这个意思,那这具尸体我暂时不解剖,先运回衙门,并把发现毛发这个重要线索告诉雷都头。”
于是铁蛋重新用草席将女尸包裹,然后抱上了架子车,两人推着车进城,回到了县府衙门,找到了雷都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