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之梦中氪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静小渊
辈分和岁数在这,瓜平确实只能算小友。
“是的父亲,是团藏族长来了。”
“好了,既然团藏卿来了,那就开始吧。
老夫为君二十年,执掌这片土地六十年,如今也到了见列祖列宗的时候了。
只是国事非我一人之事,如今要离开了,到底有些放不下心,
第百一八章 登基(本卷完)
老大名橘宗义终于是死了,终于是遂了他儿子橘京的愿,不枉橘京算尽机关。
临死前那句“为父都知道了,为父不怪你”,属实让橘京瞳孔微张。
但既然死了,那就放心了。
老东西知道什么了
是知道每日的饭菜掺了水银不能吧,那点量,谁能看得出来
是知道御医开的方子多少猛烈药性的药材,长期服用对老人家气血有伤也不能吧,这些专业的事情,老家伙会懂
那就是知道他的产业了。
那就是小事情了。
他橘京的产业,无非是放点印子钱,印子钱,就是高利贷。然后借此逼人破绽,卖了妻女去当妓女。
都是他心腹的心腹去做,不怕坏了名声。
你情我愿的事情,知道后果就不要借钱嘛,这也没什么好指摘的。
何况如今他要登基了,整个火之国他最大,谁敢嚼舌根
王都有个童谣传了有年岁了,唱的是“生女莫生俏佳娘,先没床,再没房,卖了女儿还不够,白骨枕在荒草旁”,不就是在骂他逼得人没活路嘛,现在他要登基了,要整治,一定要整治!
嗯,几个托孤大臣也要搞好关系,不仅是左相武雄和右相信平,当时在场其他那些贵族,以及充当背景板的几个京官大员,也都要笼络过来。
也不难嘛,大家都是什么货色都心知肚明的,都好说,好些个已经和他穿一条裤子了,剩下的把柄也好抓。
木叶嗯,这是个大问题。
那个什么团藏居然得了监察全国的大权,不得了啊,什么时候武夫能监察文官了不过之前几次接触,这忍者都挺知进退的,也不会真的就头脑一热想着要荡清寰宇吧毕竟有钱大家赚,没必要闹得大家都不好看。
至于木叶整体的话
嘿嘿,这火之国是他的,加上木叶不在王都,轻易不会起冲突的。
不行,那个日斩看着是个老实的,至少体制内好拿捏,那就先敲打一下吧。
带着这些想法,安葬橘宗义之后,橘京终于登基了,终于。
多少年啊,终于登基了。
五六十年前,他还在橘家嫡长子的时候,他就盼着有一天能成为橘家家主了。
老爹厉害,直接从家主成了国主,加上年纪大了,马上就该等到他成为这一国的主人了吧
盼星星盼月亮,这一等就是二十年,从一个中年人等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自己从父亲等成了太爷爷。
终于啊。
天下有六十年的太子吗
有的。
但最后,那六十年的太子用了些手段,终于登记了。
没有等到自己死,没有等什么死后追封为王!
看着登基大典上,文武百官跪了一片,木叶的几人也半跪施礼,“万岁”的山呼声能在王都之上回响,整个火之国都归自己所有,橘京与天公比一比高的念头油然而生。
嗯,看着木叶的几人只是半跪着,他突然觉得有点突兀。
“忍者,权力还是太大了。”
......
次日,新任大名下令,广招天下能者,组建守护忍十二士,护卫王宫,既可保万无一失,也尽显王家气派。
给木叶的只有两个名额。
给火之寺,三个名额。
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余下七个,以及众多候补的位置,自然是给浪忍的了。
浪忍,大多是叛忍或通缉犯。
这简直是对木叶的侮辱!
如今水户门炎在铁之国和青州那边两头跑,转寝小春在汤之国负责改革大业,暂时留在王都的瓜平日斩两人一聊,都是越想越气。
这什么意思嘛看不起木叶
江山是谁打下来的
不过日斩到底还是作罢,毕竟是大名,是君。
&n
第百一九章 布置
瓜平已经生了反心了,不过他也不是什么没谱的人。
就算要反,也不算马上就反的。
毕竟是改天换地的大事,急不得。
需要布置一番。
封建时代,老百姓多是有口饭吃就能活下去的,便是活不下去了也优先上山当山贼,山贼不多到一定程度,王朝便轻易不会覆灭。王朝覆灭了,大不了就是一个新的王朝罢了。
君主制,是烙在世人骨子里的东西。
所以需要通过君主立宪过渡。
但这还不够,立宪之前总得杀个把君主,谁来杀
忍者的身份来杀总归不行,因为平民不认。
除非,平民受够了那君主。
所以瓜平需要等,不用多久,毕竟这橘京这么蠢,平民离民不聊生不会太远。虽然所谓的民不聊生也就和其他几国的平民差不多日子,虽然便是橘宗义在位时也不是人人能过好日子,但是就怕对比啊,大家都比过去过得差好多,总会有怨气吧
或者再取个巧,就像他之前构想的那样,不管谁来杀,反正橘京年纪也不小了,自然死亡嘛。就是手段要注意了,不能留下太多太明显的证据,像平忠盛那样一整个尸体的证据可不行。
还有,不是杀完人再立个傀儡就足够的,要考虑外边的虎狼。
哪怕是制造出了“自然死亡”,短时间内两次君位易主,内部势必政局动荡,那么保不齐其他四大国不想分点蛋糕,所以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就是尽量在动手之前尽可能地控制足够大的国土,第二是保持军事实力。
对于木叶是保持军事实力,对于瓜平自己而言,就是要变更强些了,不然四面来敌,撑不住。
“嗯,对了,我还可以这样来着呢。”瓜平突然福至心灵,又想到个好法子减少民心动荡的危害。
而且不花多少时间,每天顺带着就能做做的事情。
也在王都逗留了有些日子,橘京刚刚登基,老问题都是人们习惯了的,新的毛病还没有很显出来,瓜平觉得没必要多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他晓得橘京在等他进宫觐见,去立个投名状,但他这几天何尝不是在等橘京脑子冷却下来找他稍微修补修补和木叶的关系呢。不过有些人尝到权力的毒药就不会回头了,自取灭亡,瓜平也不会多给他什么机会了。
他与棕丸回去木叶,好不容易休息几天的棕丸又再度起身,独自往汤之国去了,瓜平留在木叶。
云儿那边已经传来消息,在小规模冲突之下,杀了点人,但汤之国改革正在逐步推进着。
瓜平也多少放下点心来。
他可以安心开始尽他所能的布置了。
两件可以顺带着做一做的事情,一个是办报纸发布每周新闻,一个是在报纸上搞个版面连载,事后也要找书商出版。
报纸,媒体嘛,那可是好东西,既然要稳住乃至调动民意,那自然要用好舆论的喉舌。毕竟舆论高地,放着不占领怎么行呢
而报纸上连载的,一个是靠着有意思的故事吸引人们买报纸,不然枯燥的新闻没多少人关注的;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夹带私货,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思想,主要是封建忠君思想。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事情现世数不胜数,早几十年有个老阿姨,近的也有某蒙啊。
但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绝大多数人不识字...
没有关系,间谍特务不一定是都要去卧底敌国,也可以稍微包装一下成为普通穷书生去火之国各城镇定居,然后把报纸上的东西念给人们听。
 
第百二零章 《火国演义》
澄涛在瓜平的授意下,靠着被软禁的橘宗信请君入瓮,很快地夺了青州各郡的权。
与此同时,报纸的先期工作也已经妥当。
几天后,青州几大郡治,以及木叶周边的几个大城镇都有了《明报》的贩卖点。
某城,《明报》周刊第一期发售了。
这可是新鲜事情,老百姓们虽然大多不识字,但凑热闹还是很在行的。
巧了不是,最近一个游学的穷书生在城里租了间房子,又买了一份报纸回去。
几个看到的街坊便跟上去,求这“读书人”给讲讲那上面说了什么。
“勇太老弟啊,我可是听我我大姑的儿子说过了,王都那边也有卖报纸的,大多说的是哪个清倌跟了哪个公子,哪个伯爷喊了哪几个花魁一起去府上作乐的,怎么样,这报纸上说的也是这些吗”
勇太,自然是暗部的特务了。
“肤浅,那等腌臜之事,我辈读书人不屑为之,我有岂会关注那个听好了,这《明报》上写的可是时事要闻,写的是国家大事。”
“嘿嘿,勇太老弟不愧是读书人,见识就是不一样。国家大事啊,我们这些个升斗小民那也是想知道的,就是不识字啊,勇太老弟给念念呗。”
“好,那你们听好了......”
勇太把占一整份报纸四分之三的新闻念完了,照着念的,上面大多是各种官话套话书面用语。
“我,没怎么听明白啊。”
“是啊,我也没听明白啊,勇太老弟给讲讲呗,那都是些什么意思啊”
“我倒是听明白了些,是新陛下登基了吧,别的就没怎么懂了。”
勇太可是专业的特务,自然是要像个傲气穷书生一样不屑的笑笑,说一句“就知道你们不懂”,然后再卖弄一番,把那些新闻用人话讲出来,享受一番平头百姓尊重的目光。
享受着享受着,他会不经意地翻到报纸最后一页:“嘿,这里还有个故事。”
故事好啊,这年头除了房事喝酒赌博没什么别的娱乐活动,得闲时大多会去茶馆听一会儿书。
“勇太老弟给讲讲呗。”
“好,我先看看,然后给你们讲。”
“嗯,看完了,大家听好咯,这是一个忍者的故事。
忍者,忍者知道吧,就是之前一直在打仗,最后结束战争的那些人。
这个讲的,就是木叶初代目火影千手柱间的故事。
话说千年前啊,有了好些个变故,就打起仗来了,一直打了差不多一千年。
一直有这么一个传说,说会有一个强大的忍者用爱感化世人,将乱世终结。
但这传说传了好几百年,乱世还是乱世。
知道六十年前......”
勇太讲了不一会儿,正到要紧处,他不说话了。
“勇太老弟啊,这么不讲了”
“对啊,勇太老兄,你这不是吊我们胃口嘛,你这不厚道啊!”
勇太装作为难的样子:“诸位街坊真的是难为我了,这故事就到这里了啊,上面就只写了这些,最后有句‘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这是要等下次报纸上才有后面的故事嘛。”
“靠,这不是玩人吗怎么搞的像那些说书的一样,要紧处停了,听后边的就要大家伙出点赏钱的。”
“就是啊,写这故事的人几个意思啊,就不怕生儿子没吗”
“淦,断章狗死全家!”
勇太眼皮子直跳,这些人不是骂他团藏大人嘛,这怎么行
当想到团藏大人要求他和平民打成一片,不是打成地上躺了一片,便无奈笑着解释道:“大家也稍微体谅一下作者嘛,这么大一个版面,好些字呢,写出来这么一段要好些时候的。
真死全家了,谁来写啊是吧
&
第百二一章 《火国演义》(上)
东火灵帝年间,天下大乱,游方道士张角自命天公将军,组织黄天教众于冀州巨鹿泽起兵造反,声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便开始了。
不多时,靠着大量教众,黄巾军三十六方帅统下已经发展了有百万兵力。
本就民不聊生的年景,越发生灵涂炭。
却说在那之前三百年,西火初年文帝时期,有个藩王中山靖王,娶了百多王妃,生了二百多子女,发展到此时,不少已经没了爵位。
这后代中便有一位,家住冀北唤做刘备字玄德的。那年岁,世人大多是单字姓,大户人家或者有家学渊源的,到了岁数行了冠礼,老师或家中长辈便会取字,这传统倒是没传到现在。而这些,便是所谓“名字”的渊源了。
刘玄德年轻时也曾跟着海内大儒卢植治过经学,但荒废了,到底没有做官。值此天下大乱之时,他与两个结拜兄弟相应远房当皇帝的兄弟火灵帝号召,誓要报销国家,便组建乡人成立义军,以扫平黄巾之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