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晚唐逆流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暮神祭
晚唐逆流
作者:暮神祭

一个大学生,一个无业游民,一个退伍老兵,三个好兄弟。不同的人生道路,交汇在一次啼笑皆非的“考古”行动中,未曾想,他们竟然挖穿了时空,穿越到了一千多年前的晚唐……公元881年,长安陷落,起义军领袖黄巢在关中登基,建立大齐政权。大唐皇帝唐僖宗,却卷了铺盖逃…





晚唐逆流 终于签约了,来个小爆更回馈大家
中午吃完饭回来,忽然发现《晚唐逆流》已经成为了签约状态,真的很开心。[
作为第一次写网文的菜鸟,自然走过很多弯路。用媳妇的话说,我一直就是个文学青年,但从前尽是一些半途而废的作品,甚至不懂发到小说网站上,只在空间里自赏。直到三十岁了,忽然觉得自己再不认真写点什么,就要老了。才终于杀下心来,写一本书。不紧不慢的写,终于写到了30万字,回头看自己都难以相信。当时就自信心爆棚,认为自己果然有写点东西出来的能力。
然后决定发文,甚至不知道要到哪里发。摆渡出四五个站点,竟然自不量力的学人家直接申请买断。现在看,自己确实有些可笑。多少大神也要有几部成功作品后才有可能被买断,我一个第一次写书的新人就……结果自然一一被拒。但却收到了小楼编辑的回信,说我通过了签约审核。
此时心中默念“如果上天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
现在回过头才知道,我当时竟然与一个宝贵的内签机会失之交臂。因为不知道历史类的小说究竟在哪里更有读者,我竟然没有选择签约,而是撒下网来,一口气发了四五个站。结果自然是哪里都没砸出什么水花。估计小楼编辑看到这么惨淡的成绩,会很欣慰我当时没有内签(偷笑)……
到这里要感谢一位素未蒙面的前辈,《晚唐新气象》的作者何无庸大大。那天偶然在分类首页上发现了《晚唐新气象》,才惊觉这本早有耳闻的书,竟然就在纵横。去年准备资料时,就曾拜读过新气象的开头部分。当时在我的印象里,这就是一本写晚唐的成功作品了。我就想,这说明写晚唐的书,在纵横有人看啊!而且新气象吸引了那么多读者关注晚唐这个时代,我的书也是写晚唐,哪怕再烂,估计也会有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点开吧?
呵呵,就是带着这种抱大腿的心思,我才下定决心扎根纵横……
最后还要唠叨两句,为什么要写晚唐。我一直就想写大唐。因为这是华夏最灿烂的时代。最引以为豪的时代。而且,我觉得与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很相似。或者唯一有些不同的,就是今天的我们,还没有生出当年的那种盛唐气象。安定、富庶,这些都有了。只缺少一种舍我其谁的精气神儿。
但是怎么又写到晚唐去了呢?因为爱大唐,所以不忍见她落寞。所以才很中二的生出一个想法,要在我的书里,拯救一次大唐。就这样,《晚唐逆流》诞生了。
这本书原本计划写400章,但是现在写了还不到三分之一,发觉不写到600章似乎很难打住。路漫漫其修远兮,大家扯手一起走。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拙作的suesu、暗黑释风、剑客笑傲书生等书友。为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会来个小爆更,未来七天里,将会每天更新三章。
最后,求收藏、求红票、求评论剧情。我会努力为大家奉上一股更加精彩的晚唐逆流。




晚唐逆流 关于乾陵蕃臣像为何无头
到过乾陵旅游的朋友一定都对乾陵朱雀门前的六十一尊无头石像印象深刻。~
六十一蕃臣像,也称“蕃像”、“宾王像”。过去,许多人认为他们是参加唐高宗葬礼的外国首领或客使,但经过多年考证发现,这些石像大约建成于武则天去世后,是唐中宗仿效高宗为“阐扬先帝徽烈”在昭陵刻立蕃酋石像的做法,于景龙初(707—708)在乾陵立的蕃臣石像,其目的同样为了阐扬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徽烈”。而这些石像,是已经归顺唐朝任各种官职的原少数民族酋长像。
石像初建时,每个石像背部都镌刻着姓名、职衔、族属以及属国国别等文字,表明他们是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蕃臣”。这些文字经过一千多年的风吹日晒雨淋,大都漫灭不清了,只有七尊石像上的残存文字还依稀可见,从这些文字可知这些人是疏勒国王裴夷健密施、康国王泥涅师师、于阗王尉迟璥、波斯王卑路斯、朱俱半国王斯陀勒、石国王子石忽那、吐火罗王子特勒羯达健等。
现在,这些石像都是没有脑袋的,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人的脖子上有头被砸掉的痕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些头颅的下落如何呢?这是围绕着六十一藩臣像的一大谜团。
据当地老百姓的说法,八国联军侵华时,见唐乾陵前立有外国使臣,感到有辱洋人的脸面,所以把石人的头砍掉了。但据历史学家考证,八国联军侵华时根本没有到达此处。因此,这种说法纯属民间传说,不能成立。
另一种说法认为是明朝,当地流行瘟疫,病死百姓不计其数。百姓认为瘟疫来源可能是这些石人在作祟,所以将石像都砸掉了头。这种说法虽有一定的可信性,但缺乏直接证据。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些石像的头部是被明朝的百姓砍掉的。据说,明末初期,有个外国使节到乾陵游玩,发现自己的祖先竟然被立在这里给唐朝的皇帝守陵,觉得既有损国格,也有辱于人格,自尊心受到了强大的损害,便想把这些石像给毁了。但是他又怕引起当地民众的不满,于是便想到了一个妙计。他每天晚上到乾陵附近的庄稼地里践踏粮食,第二天就煽风点火地和百姓说这都是那些石像做的,说他们在晚上便成精了,开始糟蹋庄稼。要想保护好庄稼和粮食就必须把这些石像消灭掉。当地群众认为这个外国使者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一气之下便把这些石像的脑袋给砍掉了。
但考古学家认为,这61座石像头部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天灾,可能毁于1555年1月23日发生在陕西华县一带的关中大地震,因为这次地震震级高达8—11级,而乾陵距华县只有100多公里,同样属于震中地带。
六十一藩臣像断首当在宋、元、明三朝,宋朝人游师雄曾考察藩臣石像并留下文字记录,可见那时石像还完好,明朝人李梦阳在一首诗中记载了石像断首折肢,由此断定石像被毁的时间范围应当无误。在这段时间中,金、元都曾经统治过陕西,这两代都是由少数民族首领创建的。金代由女真人创立,祖先在唐代为黑水和粟末,藩臣像中可能有族首领。元代由蒙古人创建,突厥人是其祖先的一支,而武则天时代在唐为将军的突厥首领不下数十个。藩臣像中的突厥族人可能是最多的。在金、元两朝,感到同族首领侍立于陵前有辱本族颜面而把石像砸毁,不是没有可能的。不过,也有专家对记者的这个论点提出异议,假如石像毁于金、元两代统治者之手,那为什么只砸掉了头,而不是毁掉全部石像呢?这样岂不是更给后世之人留下胡人侍立于陵前的口实吗?看来,关于六十一藩臣像头颅的下落之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大胆假设。
以上摘抄完毕。
对于石头断裂的原因,本人倾向于是人为。地震什么的说法太奇葩了。但当地百姓受洋人蛊惑,以为石人作乱什么的说法,本人感情上也不接受。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趋势,动不动就将我华夏百姓“愚蠢化”。好像都跟傻x似的。洋人一忽悠什么就信。这个我仅代表个人不接受。我们老祖宗玩三十六计时候,洋人还玩儿蛋呢。
所以我觉得石头毁于战争,被守军当做石弹来使用,这个梗挺合理。也能解释为什么身子没有遭到破坏。而且史书记载石人的头在宋代还在。明代才不见了。所以我在小说里,也安排齐克俭将石头按了回去。这样经过时间风化,最后哪怕真是毁于地震,也就比较合理了。
当然了,小说本来就是扯淡。想把蛋扯得合理,更是扯淡。大家就当我是强迫症吧。




晚唐逆流 关于郴王朱友裕的养子身份
史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朱友裕是朱温长子。?
后来欧阳修写《新五代史》,连“太祖长子”这句话也删除了,只是写道:郴王友裕,字端夫,幼善骑射,从太祖征伐,能以宽厚得士卒心。
其实朱友裕到底是不是朱温的亲儿子,历来有争议。我本人倾向于认为,朱友裕不是朱温的亲儿子。是朱温的妻子张惠,与前夫生的儿子。
当然我的观点没有史料支持,也没有考古依据。只是根据一些世间常情推测。
何谓“世间常情”?就是大家都觉得比较正常的,合理的,符合逻辑的情况。
为什么说朱友裕是朱温的养子要比亲儿子更合理呢?理由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条。史书上没有记载朱友裕的亲娘是谁。任何史料都没有。朱温于882年已经30岁时,才跟张惠结婚。而朱友裕是第二年,883年2月份初见于史书记载,当时就已经能阵前杀敌了。可见朱友裕不是朱温跟张惠的孩子。那是否是朱温从军前已有家室,是他留在砀山老家的骨肉呢?有一条史料可以证明这种可能性也很小。
《北梦琐言》记载,朱温从军之后,第一次回老家砀山探望老母,是他当上了汴帅之后。也就是883年7月之后。“及温领镇于汴,盛饰舆马,使人迎母于崇家。王氏惶恐,辞避深藏,不之信。”当时朱温的母亲还不信儿子当上了汴帅呢。可见朱温此前跟家里连封信都没通过。那么朱友裕如果是老家留下的孩子,怎么可能早在当年2月份就已经在朱温军中效力了呢?(《旧五代史》唐中和中,太祖会并帅李克用攻围华州,贼将黄邺固守甚坚。俄有一人登陴大詈,克用令北骑连射,终不能中,命友裕射之,应弦而毙。)
所以朱友裕不是朱温在老家留下的孩子。其登场也恰好在朱温与张惠重逢之后的第二年。那么推测朱友裕是张惠与前夫所生,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第二条.张惠在同州与朱温结婚时,已经是个30左右岁的女人了。依照常理,在那个年代,这个年龄的女子,没有生育过的不多。正常来说,张惠应该是已经结过婚,并且可能已经有了子嗣了。朱友裕初登场的年龄大概在十三四岁左右。那么张惠大约就是十六七岁时候生的朱友裕,这也是符合当时人早婚早育的实际情况的。
第三条。朱友裕是亲儿子的话,最不合理的一点,就是景福元年(892年)发生的一件事。朱友裕讨伐朱瑾,败瑾于石佛山。当时都虞候朱友恭对朱温说,朱友裕是故意放跑的朱瑾。朱温大怒,当即夺了朱友裕的兵权。朱友裕大惊,怕朱温杀他,竟然畏罪潜逃了。朱友恭是什么身份?是朱温的干儿子,原名叫李彦威。干儿子敢向老爹告亲儿子的状,老爹还信了,要处理亲儿子。这事怎么看都不太合理吧?
第四条。朱友裕潜逃之后,是怎么脱险的呢?史载,“赖元贞皇后闻而召之,令束身归汴,力为营救,太祖乃舍之。”也就是说,是张惠极力劝说,朱温才放过了朱友裕。
前面说了,如果按照史书记载,朱友裕是朱温的亲儿子的话,就不可能是张惠所生。那张惠为什么要极力去救一个朱温与别的女人生的孩子呢?何况当时张惠与朱温的亲生儿子朱友贞已经四岁了。试问哪个女人不想自己的亲生儿子接班呢?依照常理推断,张惠为了自己的亲儿子朱友贞考虑,是不是不应该管朱友裕的闲事呢?但她就是管了。
要么张惠是圣母,宅心仁厚。要么,就是我在小说中假设的这种可能:朱友裕是张惠与前夫所生。他只是朱温的养子。却是张惠的亲儿子。
如此一来,前面的种种不合理,比如李彦威竟敢讲朱友裕的谗言,比如朱温竟然想杀了长子朱友裕,比如史书竟然不记载朱友裕的生母,朱友裕恰好在朱温遇到张惠之后从军等等,就都变得合情合理了。
当然了,历史不是小说,历史只讲证据,不讲合不合理。《晚唐逆流》是一本小说,为了小说故事的合理性,我选择将朱友裕写成朱温的养子。因为怕误导读者,所以特意又写了这么一篇东西,以正视听。至于朱友裕历史上到底是不是朱温的亲儿子,除非能挖出这俩人的尸骨做一次亲子鉴定,否则怕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永远也不会有定论。




晚唐逆流 曹知悫是何许人
关于青衣人的幕后主使曹知悫,历史上对于此人的记载不多。~
《资治通鉴》记载:初,宦者曹知悫,本华原富家子,有胆略。黄巢陷长安,知悫归乡里,集壮士,据嵯峨山南,为堡自固,巢党不敢近。知悫数遣壮士变衣服语言,效巢党,夜入长安攻贼营,贼惊以为鬼神;又疑其下有叛者,由是心不自安。朝廷闻而嘉之,就除内常侍,赐金紫。知悫闻车驾将还,谓人曰:“吾施小术,使诸军得成大功,从驾群臣但平步往来,俟至大散关,当阅其可归者纳之。”行在闻之,恐其为变;田令孜尤恶之,密以敕旨谕邠宁节度使王行瑜,使诛之。行瑜潜师自嵯峨山北乘高攻之,知悫不为备,举营尽殪。令孜益骄横,禁制天子,不得有所主断。上患其专,时语左右而流涕。
《新唐书》记载:中人曹知悫者,富家子,颇沈鸷。贼在长安,知悫以清、浊二谷之人倚山为屯,不屈贼。阴教士卒变衣服、言语与贼类者,夜入长安攻贼营,贼大惧。帝闻,赐金紫,擢内常侍。闻帝将还,因大言:“我且拥众大散关下,阅群臣可归者纳之。”令孜谓然,密令王行瑜以邠州兵度嵯峨山,袭杀其众。由是益自肆,禁制天子不得有所主断。帝以其专,语左右辄流涕。
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也能看出曹知悫是个有勇有谋之人,且对大唐忠心耿耿,是有功之臣。虽因一句“阅群臣可归者纳之”的大话召来杀身之祸,其以宦者之身聚众抗贼,也算一时奇人。在历史上,这个人总体来说是个比较正面的人物。在本书中,他虽以貌似与主人公张寻对抗的身份登场,但其后的发展,总体应该不会违背历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