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空间:农门长姐俏当家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花千树
北狄王闻,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一旁的西戎王忍不住问道:“果真有你说的那么厉害”
“小人所句句属实,您若不信,尽可以问问他们几个,他们也都看见了。”
同这人一起逃回来的立刻纷纷点头,七嘴八舌的说起来。
总之大华人不知用了什么东西攻城,那玩意儿厉害的很,他们闻所未闻,简直是鬼神手段,他们这等凡人压根就打不过。
北狄王和西戎王对视了一眼,先让这些人退下后,北狄王才开口问道:“你怎么看”
“大华本就兵强马壮,国土富饶,皇七子又骁勇善战,前些年屡屡压的你我两国喘不过气来。这回若不是有人相助,我们岂能将榆西关和嘉山岭收入囊中”西戎王道。
北狄王点点头:“不错,若大华真得了厉害的新武器,只怕你我两国危矣,此次我们连夺他们两城,那夏子晋岂会不报此仇”
西戎王想到夏子晋的骁勇,不由得心中又惧又怕。
早知如此,当初他就不会一时贪心,和北狄联手了。
回头他要派探子暗中去查探一番,若大华人手里真的有了新的厉害武器,那他要想想退路了。
大不了他们撤军,将榆西关还给大华。
反正他们西戎只是从旁协战,北狄才是挑起战场战火的主力,大华人真要算账,也该找北狄人才是。
北狄王见他眼神闪烁,一脸心虚惊惧的样子,便多少猜到了他的几分想法。
这个西戎王,向来是个两面三刀的墙头草,有好处的时候要的最欢,有危险的时候溜的最快。
他冷哼一声,犀利如剑的目光射向西戎王。
“这个时候想打退堂鼓,撇清自己找退路,已经晚了,有了这般厉害的武器在手,那夏子晋难道会只夺回榆西关和嘉山岭两城的失地就算了”
&
【第一卷】第499章赠糕
北狄王和西戎王商议过后,一面加强巡守的兵力,警惕夏子晋的大军来攻打榆西关,一面派人潜入夏子晋军中,想要弄清楚对方那厉害的新武器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然后北狄王又写了封密信,交给心腹,让他与中间的联络人接触,尽快把信送到大华国那人的手中。
榆西关这边加强戒备,紧张了好几日,可是夏子晋那头却不见了动静。
本以为对方攻下嘉山岭后,紧接着便会进攻榆西关,谁知对方竟按兵不动,固守城池不出。
一时间,北狄王和西戎王都闹不清楚夏子晋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猜不透他究竟打的什么主意,心里反而越发打起鼓来。
北境这边战事正酣,京城那边也开始不平静起来。
夏子晋出征时,已是冬月末,腊月初。
如今年关将至,家家户户都开始采买年货,准备过年。
可是比起往年来,年味却淡了许多,也没那么喜气洋洋。
这时候,从北境涌过来的流民,彻底打破了京城过年的气氛。
若没有北狄和西戎挑起的这场战乱,这些流民如今也当采办年货,围坐炉前,和家人谈着今年的收成,畅想明年日子过的更好。
可是北境战火一燃,将这些统统打碎。
别说团圆过年了,多少人家破人亡,能不能支撑着活下去都还两说呢。
盛玉萱从庄子上回城时,便看到城外一眼望不到头的流民,个个瘦的皮包骨。
一见到盛玉萱的马车过来,他们便围上来,哀求着行行好,给他们一口吃的。
说是流民,个个却已沦为乞丐。
盛玉萱马车四周有带刀侍卫保护,这些人涌上前时,发现那几个侍卫带着兵器,便不敢靠的太近,然而生的渴望也让他们不愿离去。
一时间,哀求声,哭诉声,混杂着孩子的哭声传入盛玉萱的耳中。
盛玉萱掀起车帘,见人群后有个妇人抱着孩子,孩子在她怀中哇哇大哭,怎么哄都哄不好,想必是饿的狠了。
盛玉萱看的心中不忍,那孩子还没有小玉莲大,如何挨得住
若是没看见也就算了,既然看见了,又岂能无动于衷
想到马车里备了些糕点,盛玉萱便将糕点包起来,让十六给那抱孩子的妇人送去。
“十六,你护着那妇人将孩子喂了,再离开。”
盛玉萱想了想,紧跟着又交代了这么一句。
十六点点头,心里却是明白盛玉萱这句话的顾虑和用心。
流民数目众多,王妃却只给了那妇人一包糕点,说是给那妇人,其实是怜悯她怀中的孩子。
看那妇人的模样,想来是没多大力气的。
若是就这么给了她一包糕点,想必他们前脚刚走,后脚糕点就会被其他人抢去,一点都进不到那妇人和孩子的嘴里。
十六从马车上下来后,盛玉萱一行人便进了城。
城外的流民见有个女子从马车上下来,手里还拿着一包东西,看着像是吃的,顿时如饿狼般个个眼睛放光。
然而十六一眼扫过去,浑身散发出来的气势便透出一股不好惹。
所以哪怕她是个女子,那些流民也不敢贸然上前去抢她手里的东西。
况且这是在城门口,不远处就有守城的兵士。
十六才不管这些流民怎么想,她径直走到抱孩子的妇人面前,拿出用手帕包着的几块糕点,道:
“这是我家主子给你和孩子的,快吃吧!”
那妇人愣了一下,然后才像是意识到十六手中的东西是什么似的,整个人不禁恍惚起来。
然而就是这么会儿愣神的功夫,一旁的流民见十六拿出几块糕点给妇人,顿时像猛虎扑食似的扑过去,想趁他们不备抢糕点。
十六是什么人,她本就有一身高强的武艺,又经盛玉萱提醒心里存着防备,自然不会让人钻了空子。
 
【第一卷】第500章如何安置
一旁的守城小兵将这一幕从头看到尾,心中感慨,便忍不住多了句嘴。
“方才过去的马车上刻着晋王府的徽记,晋王殿下如今在北境领兵打仗,那马车上坐着的人定是晋王妃……”
近来盛玉萱常在京郊皇庄和晋王府之间往返,晋王府的马车从城门进进出出,所以守城门的人都有些印象。
那抱孩子的妇人闻,先是对出解惑的守城兵士道了句谢,然后才喃喃道:“晋王妃真是菩萨心肠的!”
她牢牢在心里记下了晋王妃的这份恩情,日后若有机会,定要报答!
盛玉萱一路都将车帘掀开一条缝隙,透过那条缝观察着外面的情况,直到马车驶进内城,她才将车帘放下。
涌到京城来的流民越来越多了,再这样下去,只怕京城会不堪重负。
且不说每日让这些流民果腹,朝廷就需要支出一大笔的米粮银钱,来搭建粥棚施粥。而且流民人数众多,一旦闹起什么乱子来,都不好收拾。
再说了,眼下天寒地冻的,近几日天气阴沉沉的,瞧着像是要下雪的样子。
若真是一场鹅毛大雪落下来,不知会冻死多少人
想到这里,盛玉萱两条好看的眉毛不禁皱了起来。
锦绣见王妃的眉头拧成一团,猜想她是为方才见到的那些流民忧心。
她家王妃,就是这么人美心善!
“王妃,那些流民真可怜,这大冬天的,还有人穿着单人,您看咱们王府要不要施粥赈灾”
盛玉萱看了她一眼,摇头道:“流民成百上千,仅凭咱们晋王府那点财力,不过是杯水车薪!凡事若是做了,便要做的让人无可指摘,若我们开了这个头,只施了几天粥就撤架子,不管那些流民了,恐怕不仅得不了好,还会招来骂名!”
施几天粥没什么,难的是后面支撑不住了,该如何收场
流民们可不管你财力够不够,他们只知道填饱肚子活下去,一旦粥没了,说不定还会反过来咬你一口,骂你沽名钓誉假善人,逼着你继续施粥。
人心,有时候就是这么的恶。
况且枪打出头鸟,做善事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除此之外,盛玉萱心里也还有别的顾虑。
眼下朝廷对流民还没有个说法,若盛玉萱抢在朝廷之前,先搭棚施粥,这岂不是打了朝廷的脸,明晃晃的在说朝廷不作为
如今她不仅仅是盛家女,还是晋王妃,与夏子晋夫妻一体。
若她真这么做了,到时候还会把夏子晋,把晋王府牵连进去。
身份不同了,考虑问题更要慎重!
锦绣不懂这些,只是心里十分同情那些流民。
她也是乡下苦出身,家里兄弟姐妹十来个,六岁那年家乡遭了大旱,爹娘拿她换了一袋粮食。
爹娘说有那袋粮食,他们能撑到朝廷的救济下来,也给她找了条活路。
锦绣伤心过一阵,可是心里并不怨爹娘,她知道当时若是不卖了她换那袋粮食,一家人都得饿死。
怪只怪她自己命苦。
后来她被卖来卖去,辗转进了盛家,从洒扫小丫头做起,勤勤恳恳,不敢有半点妄想,只希望平平安安的活下去,有吃有穿就够了。
至于后来被盛玉萱挑中,一步步升成贴身大丫环,还陪嫁进了王府,这些都是她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所以如今看到那些流民的凄惨模样,锦绣便忍不住想到当年被家里给卖了的光景。
只不过她如今日子虽好过了些,却也只是个丫环,流民有上千之众,岂是她能帮的过来的
所以她略想了一下,便觉得王妃说的对。
王府的家底再厚,也没办法以一己之力去维护局面的。
&nb
【第一卷】第501章以工代赈
薛长史问完,才觉得自己真是猪脑子。
王妃定是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因此才会说朝廷的解决办法是下下之策,只治标不治本。
见薛长史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眼露期待,盛玉萱斟酌一二,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薛长史越听越激动,面上忍不住露出钦佩之色,拱手赞道:“王妃真乃女中诸葛也,这法子既能妥善安置那些流民,又帮朝廷减轻了赈灾款项的负担,还能帮上朝廷的大忙,简直是一举三得呀!”
盛玉萱闻,心里不由得松了口气。
她虽有郡主封号,赐封地,可是却并不参政,因此对朝政知之甚少。
也是偶然奇思妙想,才有了这么一个帮朝廷赈灾的法子,又担心这法子有什么不妥当,所以才先找了薛长史商议。
见他对这法子大为赞赏,盛玉萱便越发觉得可行了。
“依薛长史之见,此法既可行的话,那我入宫将此法献于陛下,如何”
“王妃大善!”薛长史垂眸拱手,冲盛玉萱行了一礼,显然十分赞同她此举。
薛长史此时心里无比庆幸,晋王殿下娶了盛玉萱为妃,心里对她再无半点轻视之意。
一旦盛玉萱入宫将赈灾之策献于嘉和帝,夫妻一体,这笔功劳也会记在晋王殿下的头上,是他们晋王府的荣耀。
盛玉萱当下也没有多耽搁,沐浴更衣后,便乘车驾入宫。
嘉和帝近日头大的很,北境战事未平,流民又涌入京城需要安置赈灾,其他六部的琐事更是繁多。
因此他最近的心情很不好,御前伺候的个个都小心谨慎,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听闻晋王妃求见,嘉和帝将头从摞的老高的奏折中抬起来,皱着眉头道:“让她进来。”
自从夏子晋领兵出征后,盛玉萱几乎都呆在火药作坊里,为前线制造一批又一批的火药。
嘉和帝昨日才收到前线的战报,大军已夺回嘉山岭,这一战中威力巨大的火药居功至伟,让我军的伤亡都降到从前的一成。
想到火药是出自盛玉萱之手,嘉和帝在心里给她记了一功,本打算等到大军凯旋之日,再一起论功行赏。
眼下得知盛玉萱入宫求见,嘉和帝不禁心中疑惑,暗道她不在火药作坊,来见自己所为何事
夏子晋出征北境,不在京中,盛玉萱又屡立奇功,嘉和帝难免存了几分照拂这个儿媳之意。
心道若她进宫是有难事来求自己,那他怎么着都要管的。
嘉和帝想七想八的这么会儿功夫,盛玉萱已经进了大殿,行礼跪拜。
“起来说话。”嘉和帝抬了抬手,示意盛玉萱平身。
“谢父皇。”盛玉萱叩谢,起身后才继续道:“儿媳入宫面见父皇,是有安置流民之策,想要献于父皇。”
嘉和帝一听这话,立刻来了兴趣。
近日为了如何安置流民,嘉和帝愁的都掉头发,朝堂上议来议去,也没有新点子,都是往年赈灾救灾的老办法。
眼看着流民越来越多,朝廷总不能就这么拖着不出举措,继续议下去,所以最后只能用以前的老办法,开仓施粥。
这道圣旨一颁布下去,嘉和帝都可以想象到好不容易因为尿素方子而满了些的粮仓,很快就会空了。
可是他身为天下之主,大华朝的黎民百姓都是他的子民,他不能因为国库捉襟见肘,就不管那些黎民百姓的死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