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天传之三国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翱翔的木
第二千二百五十九章 曹操之商谈
相对于其他的诸侯,包括向而言,曹操那里的事情则是很多,自从击破袁术之后,曹操虽然将袁术的头颅献给了刘协,可是玉玺却没有,虽然曹操已经明了事实,可是刘协以及众多官员之中究竟有多少人相信这样的辞犹未可知。而原本可以是协助刘协的杨彪,却是自从曹操进驻许昌,或者是自从刘协到了许昌,而曹操之后更是以刘协的命令去进击袁术之后,杨彪便是不再怎么过问朝政,准确的是不怎么跟刘协、董承等人有过多的联系。从这些方方面面,杨彪已经看出曹操的不凡,而且对于曹操所的玉玺之事,杨彪也是相信的,毕竟如果得到玉玺的话,曹操绝对会上交给刘协,毕竟现在刘协可是在他曹操的掌控之中,挟子以令诸侯,要是没有玉玺,怎么重振子之威也就是如果有玉玺的话,曹操直接上交,那么便是能够以此来扬明自己本身的忠汉之心,这样便是能够让不少依旧心存汉室的官员对于曹操有些许改观,而且刘协有着玉玺,圣旨上有着玉玺之印的话,那么便是更加正式。届时若是有所不从的话,那么曹操便是能够给他盖上一个叛逆的名头,若是这样的话,届时便是会使得对方成为大汉人让而诛之的存在,至少也会让众多诸侯去进攻的时候名正言顺。故而杨彪相信曹操并没有得到玉玺,因为这么一段时间呆在许?
第二千二百六十章 刘协与董承
一边的荀彧一听则是起身说道:“主公所言甚是!在下以为,袁本初虽然军势强盛,可民不丰、衣不足,早晚定然无以为继!而其若得徐州之地,则可坐拥徐州大片疆土,为其军伍提供粮草!徐州乃中原重地!!”
“可伯达所言,在下以为甚是!徐州刘备虽不得徐州世家豪族之支持,却得徐州百姓之民心,有此民心,无论是主公亦或是袁本初,意图夺下徐州绝非易事!我军出击当留守人员以防北境!故而届时兵马定不可过多!”
“如此夺下徐州之难自可得知,而若主公先征服宛城,宛城乃张济之军,虽为西凉残军,可却依旧有不少骑兵,若是可得之,以徐州平坦之途,便可长驱直入,主公攻克徐州之事则是易尔!”
曹操一听便是点了点头,而韩烨在这个时候则是出列说道:“启禀大人!我军虽得些许时日修整,可士卒补充依旧不足,兵马训练依旧不够!虽为西凉残军,可当初董贼携领此等之军而得丞相之位,末将以为当暂缓之!待士卒训练充足,兵器锋利后方可出击!”
李乐这个时候则是说道:“大人!末将以为,我等当兵贵神速!韩将军之所言想来定有不少人亦是有此所想,而如此之际,宛城内张济之西凉军定有所松懈,一击而出,想来便可有所斩获!”
李乐的话语一落,夏侯渊、夏侯惇,还有曹仁等等的将领也是一番赞同,看着面前吵闹的情况,曹操则是大声喊道:“安静!”一下子这些将领便是不再多言,曹操则是看了看韩烨,又看了看李乐,最后看向荀彧等人,并没有开口说话。
韩烨以及李乐之所以跟着曹操在这里,则是在攻陷汝南城后,他们二人并没有找到自己家属,二人可是找了很长的时间,结果却是找不到,而从种种线索来看,二人的家属都已然去世,而曹操便是借着这样的时机规劝二人留下来效力。
在韩烨进行一番推脱,认为自己家属已亡,心有所伤,无法答应的情况下,荀攸亲自进行劝说,最后曹操更是一番怒喝后,韩烨才同意跟随,而李乐则是同样如此,当然曹操都暗中各自给两人一番封赏。
看着两名将领在这里彼此言语之间相对,曹操知道之前自己的所为可以说是错了,不过曹操不后悔,毕竟当时要是不那样的做的话,曹操又怎么能够确认二人真的是想要助他而封赏在曹操看来便是补偿了,至于认错。。。。是不可能的!
对于曹操看过来的目光,荀彧等人都没有多言,毕竟现在是军事调动的决定,曹操要怎么调动,要早还是要晚,之前他们都已经说明自己的建议了,故而现在只能够让曹操亲自做决定,要不然的话,很可能受到曹操猜忌。
故而很快,曹操便是点了点头说道:“命曹洪、李典二人驻守陈留等地,以防向天来袭!!着于禁、乐进防备东部之地,以防徐州、青州来犯!”一听到曹操的命令,这些人便是立刻起身应诺。
在场的都是主将,他们都是被曹操召集过来的,故而现在陈留那里其实并没有主将,不过向天也没有兴趣南下就是了,接着曹操则是继续说道:“曹仁留下镇守许昌!”曹仁一听便是直接领命应诺。
接着曹操则是看着其余的将领说道:“其余诸将随某一同出击攻伐张济!”其余将领一听便是立刻起身应诺,而曹操则是看向程昱说道:“仲德!此番则有劳汝为随军参军了!”程昱一听便是立刻行礼应诺。
而在众人离开之后,曹操则是留下荀彧,说道:“文若!许昌之事便有劳了!此番某亲自带领五六万士卒出击即可!剩余军士,则为子孝统领,可助文若安稳许昌!”荀彧一听便是行礼应诺,要知道曹操这么一段时间可是进行了扩军,共有十二三万兵马。
这些兵马是在击败袁术之后扩展出来的,如果曹操没有考虑百姓的发展,那么便是能够增加两三万人,届时便有近二十万兵马,不过显然,曹操不是这样没有头脑的人物,毕竟没有百姓就没有赋税,故而曹操也才需要压制世家豪族,从他们手中得到更多人口。
&n
第二千二百六十一章 刘协摔倒
声音很轻,不过在此刻这样的宫殿之中,董承自然也能够听到,而且这样疑惑的语气,既像是在询问董承,却也像是在自我进行询问,而董承则是低声说道:“陛下!马氏一门忠汉烈门,岂是董贼所能相比!”
刘协一听便是默然地点了点头,毕竟跟向天这一个突然出现成为自己姐夫的人而言,马腾的确能够更得到他刘协的信任,当然比之袁绍也是如此,毕竟袁术的关系,使得刘协对于袁氏都不信任。
而向天是仿佛突然出现,即便刘协为帝之后,曾经听说过、询问过,也阅读过一些关于向天的事情,对于向天身份这一方面,刘协依旧并不怎么确认,即便是什么项羽后人,可是却没有对于祖上任何的资料。
从这一方面便是难以确定所谓的项羽后人是否真的存在,而且就算真的存在是否真的是忠于汉室,毕竟无论当初刘邦跟项羽是什么关系,可是最后项羽都是因为刘邦而死,而且还失去了天下,故而刘协自然会怀疑,向天也有夺取天下之心,以安慰祖辈在天之灵。
而马腾的情况正如董承所说,有着马氏存在,刘协很容易便是知道马氏是什么,也知道马氏对于大汉的忠诚,这样自然也就在心中更加倾向于马腾了,接着刘协则是看着董承说道:“爱卿却要朕书写诏书”
董承一听便是点了点头,接着看了看宫殿之外,说道:“还请陛下放心!臣自有办法将诏书带出宫殿!”刘协一听则是看着董承一段时间后,便是拿出绢进行书写,之后便是直接交给董承。
董承接过后则是说道:“陛下,无玺印之迹,恐。。。。”刘协一听则是想了想,便是直接将自己的冠解下来,用自己冠的一侧沾上墨水后便是直接盖上,接着便是说道:“朕摘冠而印,仅为忠汉志士可相助匡扶我大汉啊”
董承一见便是恭敬拿着绢,对着刘协行了一礼,董承则是接着说道:“陛下!冠上有墨迹,若是细查,恐被察觉,故而还望陛下。。。。”刘协一听便是看了看董承的神色,略微将自己披散的头发甩了甩后便是说道:“爱卿离去后,朕再为之!”
董承一听便是再次恭敬行礼,之后便是直接将绢卷好,接着便是转过身,背对着刘协,至于究竟藏在什么地方,刘协并不知晓,不过一段时间之后,董承便是转过身,接着便是直接向外行去,脚步极为缓慢。
看着董承此刻跟之前前来不同的脚步速度,刘协则是感到有些疑惑,不过董承却已然只能看到后背,离开宫殿后,便是直接被曹军士卒拦下,接着便是直接伸手在董承身上拍了拍确定是否有什么其余之物。
一小会儿之后,这些士卒便是离开董承身边,董承一见则是直接一甩衣袖便是向前行去,不过速度依旧很慢,对此这些士卒虽然疑惑,不过却没有说什么,而董承则是刚刚前进不久,还不算远,便是听到,“董大人啊不知来此可是寻找陛下啊”
董承一听便是停下脚步,定睛一看则是行礼说道:“原来是曹将军啊在下前来不过为了告知陛下司空大人领兵出征之事,以安定陛下之心。。。。”曹仁一听则是笑了笑,说道:“安定陛下之心”
看着曹仁脸上的笑容,董承则是继续说道:“如今北有向天,东有袁绍,此二人者,陛下皆不信任,故而担忧司空大人领兵而去,会有危险至此啊”曹仁一听则是郑重地说道:“末将奉曹司空之命,定当护佑陛下安危!”
“不过为何陛下不信向天呢”对于袁绍的不信任,曹仁多少也能够猜到,可是对于向天,曹仁却是不明白了,毕竟多少都有关系在,不是应该极为信任才对吗
而听到曹仁的话语,董承则是将方才刘协跟他说的话语,大概说了一遍,曹仁一听则是不由得笑出声来,接着便是跟董承行礼后,让董承离开,不过在看到董承行走极为缓慢的情况后,便是说道:“董大人!为何行走如此缓慢”
董承一听便是再次停下来,慢慢转身,同时略微进行思索,之后便是对着曹仁行了一礼,说道:“方才于宫
第二千二百六十二章 现今河北
刘协一听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而很快一名医者便是前来,看到刘协此刻的妆容并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在曹仁的示意下便是直接进行把脉,同时在告罪一声后对于刘协进行检查,接着便是说道:“陛下并无大碍!还望陛下与将军安心!”
在这名医者离开之后,曹仁则是手中拿着一卷竹简,这卷竹简上有着一些字迹,虽然上面的一些笔墨在刚刚落地的时候被擦掉一些,也有一些是被打翻的砚台墨水沾上,不过多少也能够看出是论语之中的一些语句。
曹仁看了看又看向刘协,一会儿之后便是行礼说道:“末将得罪了!此番至此所为不过告知陛下司空大人领兵而走之事,司空大人未在许昌,故而此段时日许昌定然戒严,届时还望陛下莫要追究!此皆为护陛下万全!”说完便是直接转身离开。
刘协看着曹仁离去,还有其身后跟随而走的士卒,则是不由得咬了咬牙,不过却没有说什么,目光看到那掉落在地上的冠,则是不由得笑了笑,毕竟冠的附近有着砚台,而且地面上有着不少墨迹,冠上有墨迹也不会显得突兀。
想要隐藏一棵树,那么便是需要一整片森林,所以一个人想要最好地隐藏自己,那么便是将自己扔到人海之中,这样的情况下,被发现的可能性便会很弱,就跟冠上的墨迹是一个道理,不是吗
缓慢踱步,在安全离开皇宫之后,董承则是不由得松了口气,好在在皇宫之外有着马车,故而董承直接登上马车之后便是回府,不过在马车之内,随着马车的前行而有着跌宕,最后董承不知道在做什么,手中便是拿着绢,收在衣袖之中。
董承究竟是将绢藏在哪里,也就只有他自己知道,曹军士卒的搜查也不过是前后左右进行搜查,而且董承配合,将双手敞开,让士卒能够检查双臂,不过对于腿部的搜查却并不严密,故而东西自然就是藏在这样的位置。
而在董承看来,只要能够将绢带走,那么无论藏在哪里都可以,而在下马车后,董承进入府内则是不再跟之前那般缓慢,脚下的速度跟之前相似,甚至更快,而董承则是入府后便是在自己的书房呆着,最后也就只是唤来一名仆从罢了。
曹仁并不知道这些事情,而且虽然许昌戒严,可是却依旧能够让百姓进出,只不过需要进行搜查,当然搜身倒是不会,只要没有携带什么兵器就行了,故而就算是带着绢,只要贴身藏好的话,那么也是能够出城的。
而在邺城的向天从黑冰台那里得知了这样一名仆从离去,却一路向西的消息后,便是有所怀疑了,毕竟黑冰台虽然不错,可是却不可能什么事情都知道,需要各方面的线索的存在,才能够进行猜测。
刘协的所为,董承曾经跟刘协见过面之类的情报,再加上这名董承府内出来的仆从,都足够让向天猜测刘协可能又搞了什么事情,不过很快,向天便没有去多管,毕竟只要不会危害到他向天的河北就行了。
这么一段时间,虽然在冬季之下,并没有出现人员的冻死、饿死的情况,不过却也有不少百姓出现冻伤之事,而且也有百姓因为冬季而患有疾病,故而需要用到不少的药物,当然好在有整个北地作为支撑,所以药物虽然需要花费不少,不过却也不算多。
不过向天倒是想到一些事情,那就是药物,现在大部分的药物使用都是野生,而野生的药物会随着使用而减少,故而若是继续这样下去的话,那么很可能会使得到最后医者用药,却无药可用的地步。
若是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对于整个河北,对于他向天,乃至于对他之后的计划都是不好的,故而向天便是将政务都交给郭嘉后,便是将自己脑海之中某些药物的特点、生存环境等等再次写出后寻找着人工培育的可能。
毕竟药物的人工培植并不是没有办法,只是向天在当初并没有涉及以及了解,所以现在向天才会想要从这些药物的特点以及环境之类的想想办法,毕竟现在向天已然开始对于整个河北之地的农作物进行嫁接培育了。
&
第二千二百六十三章 各自安排
当然预备营之中此刻并非没有士卒能够训练,毕竟南匈奴可是抓到了李蒙以及飞熊军,这些人直接便是被送往向天的地盘,李蒙则是在沮授的劝说之下便是进入到华夏学院之中,而飞熊军士卒则是成为预备营之中的士卒接受训练。
当然同时也是留下了飞熊军训练以及战斗等等的内容,而记录的则是沮授手下的官员,当然沮授在这里,守卫的士卒则是太史慈亲自带领的兵马,河内以及河东二郡是他沮授进行治理的,而且靠近南匈奴,自然是沮授来负责。
更何况沮授跟南匈奴之间的关系,足够让沮授负责这些事情了,从某一方面而言,并州其实是最为安全的地方,当然只有北境需要不时地注意一下,并州各处治理得很好,完全不可能出现什么反叛,故而小婷等人在那里是最安全的。
向天对于自己麾下的士卒则是再次进行重新安排,不过其中主要的缘由便是现在河北的大部分百姓都已经完成了课程,毕竟已然接近开春,这可是整整半年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自然是完成了这样的事情。
当然那些负责的官员可是疲惫不已,即便是许靖、审配、辛毗三人也是如此,当然虽然是这么说,不过依旧有着少部分百姓还没有完成,而且就算如此,课程的进展也依旧需要进行下去,故而能够调动的将领并不算多。
黄忠依旧带领麾下的士卒负责大河上的警戒,同时依旧是那般对于渡船之人进行阻拦,而河北之地的各守城士卒也同样是负责对于来往之人进行检查,不过这一次的检查则只需要看看携带之物以及所带着的籍册。
河岸边沿之地有着黄忠的军伍,而且还有着关张二人的军伍驻扎,故而想要靠近是不可能的事情,不只是大河,还有东岸的沿海之地也是有着军伍驻扎,故而不用担心会有人从大河或者海上逃离。
当然这些军伍除了驻扎、巡视外,还需要在大河或者大海上不时地进行捕鱼,而且捕捉到的鱼类除了少部分留在军营之中,其余则是送到靠近的城池,这些鱼类则是会成为食物送往其余各地。
当然不可能无限制进行捕鱼,而且有一些海产品,军伍士卒并不懂,只有居住在附近的百姓知道自己弄,在哪里,故而相对而言,驻扎在海岸边的军伍需要保护以及监视这些百姓,这些百姓得到了海产品都要留下一部分,剩余部分则是可以带走。
而驻扎的军伍则是赵云三人以及张辽的军伍,也就是说现在吕布、郝萌等等骑兵则是已然在向天的调动之下北上,虽然现在北方有着以章贡为首的北境军,不过吕布带领的骑兵前去则是能够最大程度进行协助。
而且吕布等人北上除了能够跟自己原本留在北境军之中的军伍进行汇合外,还需要协助辽东将那里的乌丸等异族平定,毕竟仅仅是张合、徐晃等人想要平定这些异族,难度不小,不过要击败倒是不难。
不过说两万人是补充到军伍却也不完全对,毕竟冀州有不少城池的守卫之人是原各将领麾下的士卒,所以都是首先将这些士卒替换出来后,才将剩余的士卒进行补充,而这些从预备营成为守城士卒的人员一个个都极为不适。
正常来说预备营的士卒便是成为军伍士卒,成为冲锋陷阵的存在,而现在却是如此,不过好在各城池那些被替换掉的士卒都有留下些许人员,为得便是对于这些士卒进行进一步的训练,而这些人员则都是军伍之中的什长之类的人员。
虽然这些士卒成为守城士卒很可能永远都没有见到血光的机会,不过这却是正常的,而且这些士卒也可能会被替换成为冲锋在前的士卒,毕竟若是有一些伤势较重的士卒在恢复后,身体状态不好,那么便是能够进行替换,当然也能够成为巡城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