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王梓钧
黄运生哭笑不得,宋维扬这小子是在逼宫啊,让老厂长带着全体酒厂工人逼他配合收购。
109【言传身教】
跟宋维扬一起前往盛海的,还有陈桃及两位大学生。
喜丰在浦东那边,开设了一家分厂,专门生产冰茶饮料。厂长是喜丰公司生产管理部副经理魏德雄,该厂的原生产科长被提拔为副厂长,于是问题就来了。
魏德雄只带了几名骨干过去,分厂大致保留了原来的框架,在管理方面可谓是一塌糊涂。
魏德雄本人也就初中毕业,管理能力一般般,但执行能力很强。他在总部已经适应了宋维扬制定的企业管理系统,到了盛海分厂完全照章而行,这当然没错,错就错在他没跟本地人搞好关系。
各种阳奉阴违,各种暗中抵制,厂长的命令只能传递到中层干部那一级。再下面就开始和稀泥了,即便有工人违反规定,小组长也是嘻嘻哈哈,随便训斥两句就算完事儿。
魏德雄亲自巡视工厂车间,一个星期之内辞退了十多名员工,这更加激起本地人的敌视态度。就在小舅疯狂拨打《焦点访谈热线的时候,工厂终于出事了,被辞退和被扣薪的工人总共有80多个,集体拉横幅堵门静坐,甚至有人冲进配电房里,导致整个工厂的机器停止运转两个小时。
魏德雄的做法并不算过分,辞退10多人,扣工资60多人而已。
但是
第一,他矫正过枉了。有些只需口头训诫的行为,他为了树立威信,直接选择扣工资,这就让工人心里很不服气。
第二,他是外地人。盛海人本来就看不起外地人,他一上任就雷霆手段,怀柔欠缺,导致原厂的干部不愿配合。
第三,如今下岗的国企工人,还没转变过来思想,许多都把自己当大爷,实在受不了那个委屈,有人一煽风点火就要搞事。
此事让总经理杨信颜面大失,由于魏德雄执行力超强,因此极受杨信重用,专门指派他去担任盛海分厂的厂长。现在好了,第一个月就出事,分厂管理搞得一团糟,这让杨信的面子往哪儿搁啊?
卧铺包厢内。
宋维扬对陈桃说:要控制一家工厂,就要先控制干部。你现在去接任分厂厂长,手上只带去两个大学生,还有魏德雄留在那里的几个骨干。这相当于什么?相当于你去接手一只部队,基层军官全是陌生人,高级军官也有一大半是陌生人。真正打仗的时候,你一个命令下去,发现军官和士兵都懒洋洋的不动,你让他们冲锋,他们就给你在战场上散步。
我们有惩罚制度,同样也有奖励制度啊,为什么不能提高干部和工人的积极性?陈桃疑惑道。
宋维扬问:‘移木建信’这个成语你听说过吗?
陈桃还没说话,旁边的一个大学生就开始抢答了:我知道,商鞅在秦国变法的时候,怕老百姓不相信他颁布的条令。于是,商鞅就立起三丈高的木杆,说谁能把木杆从南门搬到北门就奖励50金。老百姓都不相信有这种好事,但有一个人去搬了,果然获得50金奖赏。从此,商鞅的法令就得到了秦国百姓的认可。
回答正确,但没有奖励。宋维扬笑道。
两个大学生也笑起来,气氛比较轻松。
这次陈桃带去盛海的两个大学生,一个叫曲池,一个叫秦凤鸣,都是前不久主动自荐进入公司的。
曲池跟宋维扬一样,属于自费生,不包分配。或许是在学校受歧视惯了,他很要强,也爱学习,可惜太喜欢抢风头,不放过任何表现自己的机会,居然在宋维扬说话的时候搞抢答。
希望能慢慢变得成熟起来吧。
宋维扬说:魏德雄最失败的地方,就是他忘了要‘移木建信’。他只想着用惩罚制度来要求干部和工人怎样怎样,却忘了第一个月的奖金都没发下去,厂里的干部和工人都对他没有信任感。恩威并施,赏罚分明,管理者不能只注重‘威’和‘罚’。魏德雄如果不能改正自己的做事方法,他一辈子也就那样了,希望他能够吸取这次教训。
我明白了。陈桃点头道。
还有,宋维扬说,魏德雄的‘威’和‘罚’也用错了地方,他一个外来领导,想立威就该找准关键点。开除一堆普通工人算什么回事?要开除就直接开除上层干部,敲山震虎,工人一看干部都滚蛋了,谁还敢不长眼乱来?
陈桃说:可能魏厂长害怕开除上层干部影响太恶劣,闹得其他干部人心惶惶。
愚蠢至极,宋维扬评价说,开除一个干部,提拔一个亲信,再奖励其他干部,谁还敢说什么?人心立马就聚起来了!这么简单的事情,被他搞得越来越复杂。
大学生秦凤鸣一直在仔细聆听,突然问道:董事长,为什么魏厂长在总部很得人心,而且展现出的能力很强,到了分厂那边却有些欠佳呢?
宋维扬解释说:在总部,大家上上下下都认识,也知道魏德雄是个赏罚分明的人。但盛海分厂不一样啊,他初来乍到,谁知道他什么情况。他越是铁面无私,就让人越是忐忑不安,甚至莫名其妙的激起别人的逆反敌视心理。人到了新环境,首先要做的是熟悉别人,同时让别人熟悉自己,切忌不能操之过急。
秦凤鸣点头道:就像一个乱了的线团,先要观察找到线头,才能把麻烦给捋清楚。一上来就胡乱动手,容易把线团越搞越乱。
可以这么理解。宋维扬说。
陈桃笑道: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宋维扬道:那你说说。
陈桃道:第一,奖励工作优秀的干部和职工;第二,开除所有参与闹事的工人;第三,开除配电房的管理人员;第四,亲问保护配电房的工人,并给予献金奖励。剩下的需要慢慢做,厂里原有的不怎么听话的干部,必须全部撤掉,换上我们从总部带过去的人。
宋维扬说:要拿捏好一个度。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甚至做人,‘度’很重要。它可以让人佩服,让人敬畏,让人亲近,让人不产生反感,什么事情都能做得水到渠成而不显突兀。
那‘度’该怎么掌握?曲池突然问。
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宋维扬说,你们慢慢就会懂的,我解释不清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同的情况下,‘度’的表现也不一样,必须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比如说话吧,我现在是董事长,只要我不盛气凌人,不侵占你们的利益,你们会心甘情愿听我的话。如果想提升你们的积极性,那也很简单,许诺就可以。但换成其他关系,你就要衡量自己的情况,衡量对方的情况,捕捉对方的心理需求和底线,该压迫时压迫,该威胁时威胁,该讨好时讨好,始终让对方可以承受且不产生反感。
宋维扬在言传身教,培养干部,反正坐火车闲着也是闲着。
秦凤鸣笑道:这是名家和纵横家的思想啊。
宋维扬乐道:你还懂诸子百家?
我是哲学系毕业的。秦凤鸣说。
那我们的专业差得不远。宋维扬说。
宋维扬报的是社会学系,80年代初,社会学还属于复旦哲学系的子专业,1988年终于独立出来,今年又被划归法学院管辖。
之所以不报商科,是因为宋维扬感觉没什么好学的。以他的水平,在90年代可以直接当教授了,还学个屁啊,纯属浪费时间。于是,他准备去社会学系混个几年,顺便旁听一下哲学系的课程,这对企业家而言很有用处。
110【新生入学】
新生入学,热火朝天。
跟十年之后不同的是,校门口的轿车不多,家长数量也很少。
有些学生明显是从偏远乡村来的,穿着破旧衣服,甚至背着铺盖卷和凉席,手里拎着桶盆和暖水瓶,就跟千里行军打仗一样。
宋维扬无疑属于特殊者,他只拖了一个行李箱,t恤牛仔裤,简单得宛如游客。
甚至做新生接待的都将宋维扬无视了,他只能自己走过去问:学长,社会学系在哪里报道?
你是新生?对方惊讶道。
对,新生。宋维扬笑道。
一个学姐突然热情地说:我带你过去吧。
瞧这看脸的世界,学长表示很无语。
学姐一路介绍着校园情况,猛地问道:学弟叫什么名字?
宋维扬。宋维扬说。
这名字好熟,学姐想了两分钟突然反应过来,你不会就是报纸上那个喜丰宋维扬吧?
宋维扬笑道:可能是重名。
学姐长期待在学校里,看电视的机会不多,甚至有可能没唱过卡拉ok,以至于完全不认识马俊豪那张帅脸。她还真以为是同名同姓,笑道:我叫刘子染,新闻系大二的。学弟是哪个省的人?
西康。宋维扬道。
刘子染猛地侧身,仔细打量宋维扬,再次问道:你不会真是喜丰的老板吧?
学姐觉得呢?宋维扬模棱两可的笑道。
很有可能,刘子染说,你这个箱子很贵吧,新生带行李箱的可不多。
宋维扬道:也不少,我一路看到好几个。
刘子染左思右想,摇头道:不管了,反正知道你是哪个系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你要真是喜丰的老板,我肯定采访你,我可是校报的记者。
宋维扬说:校报记者今天应该做入学报道啊,你怎么跑来搞新生接待了?
入学报道有人做。刘子染说。
两人一路闲聊着去报道,直到宋维扬掏钱交费的时候,刘子染终于露出惊讶表情——居然是个自费生!
1994年的大学生,虽然逐步取消毕业分配,并且逐步开始收学费,但这个政策暂时没有推广开来。
国家财政按照每个学生每年3400元的标准拨款,具体收费因学校而异,有的学校一年需交100元学费,有的学校不另交,也有的学校可能交两三百四五百。但就算要交四五百,学生们也是赚的,因为每个月会发20多块钱的伙食补贴,每个季度还要发几块钱的肉贴,一年下来节省点足够花销了。甚至超级俭省的那种学生,还能抠出伙食费来往家里汇钱。
当然,这些都跟宋维扬无关。他不仅要交1200元学费,还要交300元住宿费,书本费另算,平时的各种补贴也没有。
刘子染心想:报纸上说宋维扬学习成绩优秀,从小学就在市里名列前茅,应该不会做自费生吧,这个宋维扬肯定是假的!
不怪乎刘子染多想,实在是自费生名声比较臭。
80年代的自费生特别勤奋,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沿海发达地区,那些先富起来的子弟,嗯,也就是富二代,疯狂自费涌入各大高校。有的学校为了创收,还特别增加了富裕地区的自费生名额,下调了自费生的录取线,把学校搞得乌烟瘴气。
某些普通本科的个别班级,自费生比例甚至高达50,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再过两年,这种风气达到了最高峰,连清华北大都有沦陷的征兆,迫使教育部直接取消自费生这种生物——然后,全面收费,学费直接涨到2000元以上,并在第二年涨到3000元左右。影视作品里经常出现穷学生上不起大学,靠全村供养,大概就是在学费涨到3000元之后的事情。
刘子染此刻对宋维扬的态度有些怪异,她是小县城来的,一方面鄙视宋维扬的自费生身份,一方面又羡慕宋维扬优渥的经济条件。
宋学弟,你家里开工厂的啊?每年1500的学费住宿费可够贵的,都抵国企工人半年的工资了。刘子染试探说。
宋维扬感叹道:是好贵啊。我就差了那么几分,又想来读复旦,家里只能到处凑钱供我读书。我非常内疚,因为自己的失误,让父母那么辛劳。从今往后,我一定好好读书,以报答他们的恩情,报答祖国给我上大学的机会!
刘子染忍住翻白眼的冲动:谁信啊!还借钱凑学费。
就知道你不信,宋维扬笑道,其实我的学费,是靠卖废铁赚来的。
刘子染被逗乐了:你这人没一句真话。哪儿的废铁那么好捡,也介绍我去发财呗。
宋维扬说:有机会肯定带你。
两人又走了一段,刘子染突然指着前方说:再拐个弯就到宿舍了,你自己去吧。
好嘞,谢谢学姐!学姐再见!宋维扬笑道。
现在的复旦还没有那么多校区,基本上都读本部。十年前倒是有个分校,中文系社会系什么的都在分校上课,但那个分校已经被并入盛海大学了。
宋维扬拖着行李箱散着步,一路欣赏着旧式建筑,很快就来到宿舍大门口。
嗙当当当当!
宋维扬刚准备爬楼梯,前面突然传来一阵响声。
却是个全副武装的家伙水桶掉了,脸盆直接滚到宋维扬面前,还有个铁饭盒一蹦一跳下台阶。那同学连忙弯腰来捡,背上横放的凉席直接飞过头顶,朝着宋维扬的脸部砸来。
哥们儿,稳着点!宋维扬伸手把凉席接住。
不好意思啊,那学生连忙把地上的东西收拾好,看到宋维扬的打扮有些自卑,勉强笑道,那个,把凉席给我吧。
宋维扬说:没事儿,我手里方便,帮你拿上去。你住哪间宿舍?
305。那学生说。
挺巧的,宋维扬道,你也社会系的吧?
那学生说:我叫彭胜利,法律系的。
宋维扬笑道:看来分宿舍出了点岔子,我社会系的,也在305。
彭胜利说:不会啊,我问过了,305是法律系的宿舍。
宋维扬:
还是自费生惹的祸,估计法律系宿舍分完了还有剩,直接把宋维扬给扔过去凑数了。
就快中秋发月饼了,宋维扬打算提前买点备用,不然到时候只能看着舍友吃。
(开新地图,查的资料有点多,今天保底三更,明天有盟主加更。)
111【土豪发礼物】
上了三楼,彭胜利直接往传达室走,宋维扬连忙喊道:彭同学,305在这边!
我去领饭票。彭胜利答道。
谁跟你说复旦会发饭票的?宋维扬问。
彭胜利憨厚笑道:快高考的时候,有个师兄被班主任请来给我们做演讲。他以前就是复旦学生,说了自己的入学经历,到宿舍的第一件事就是三楼领饭票。我当时就决定要读复旦,吃饭不用给钱,多好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