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年无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渔樵闲耕
白衣飘飘,提剑杀贼,救百姓于水火,挽江山于既倒,乱世英雄,红粉佳人。
杨祐越想越兴奋,都快笑了,连腹中饥饿也管不得了。
“莫非这就是爷爷所说的欺压百姓,无恶不作行伤天害理之事的山贼”
“这是我杨祐江湖扬名的第一步!”杨祐兴奋道,嘴巴都快裂到耳朵了。
他想到扬名后后的种种,不由高兴的把背后那把青锋利剑拿了下来,随后杨祐又有些迟疑,把青锋利剑放回后背,换了把木剑。
“扬名吧!少年!”
雄赳赳,气昂昂,一人提剑布衣裳。
云榭寨内,百十号人露天而坐,大吃大喝,觥筹交错,坐首位者,叫谢落,云榭寨大当家。
谢落身着士子青衫,面色儒雅,不像山贼,到像一个读书人。
在众人中间,有三个人被绑在木柱上,二男一女,气势低落,像是遭受了莫大的打击。
“大哥,这三个家伙可真是肥羊,好家伙,劫掠三人竟顶的上咱们半年收入!”
“咱们要不要探探他们的口风,让他们家里前来赎人”
谢落微微一笑,心中也是开心,看着绑在木柱上萎靡不振的三人点点头。
“二弟,你去探探口风。”谢落吩咐,他身旁有一人站起身来向那三人走去。
“兄弟们!咱们落草于此已有三年,今天是前所未有的大丰收!等大家酒饱饭足之后回去好好休息一番,等到明日,就为大家发赏钱!”
谢落站起来,笑着大声说道,他端着一碗酒,又道:“兄弟们,干!”
“干!”
众多兄弟高兴,不由更加热闹起来,突然,一道清脆的男声在众人耳边响起,不重不轻,宛若耳边低喃。
就连被绑三人也是目带希望的抬头看向大门口。
 
第四章 袖里乾坤
一十六年。
天下太平,东伯国北山有异动。
山贼自然是充耳不闻,反而跑的更加快了。
杨祐把因为染上血液而变得沉重的木剑装进剑鞘,擦了擦迸溅到脸上的血液,扭头看向向着外面外面奔跑的众人。
追是没法追的,人群分散也不太可能赶紧杀绝,他想着以后是不是要创一个群体性法诀,这样一个一个杀太慢了,几息时间也不过杀了三四十人左右。
杨祐对着逃跑的山贼大喊:“诸位,山高水远,此地一别,江湖再见!”
至于那些山贼听见听不见那就不是他所考虑的事情了。
杨祐跨过尸体组成的小山,血液浸透他的衣衫,就连头发上也沾满了血迹,神色平静,带着微微的笑意,仿佛刚才杀的不是人,而是猪狗一般,不能在他心中起半点波澜。
“三位,我来救你们了!”
杨祐来到被绑三人面前,拱了拱手笑道。
三人面色苍白僵硬,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那名女生更是直接晕了过去。
杨祐给三人解了绑,除去一人昏倒在地,其他二人都是腿肚子发软,互相搀扶才能站立。
“这位少侠,好武艺。”有人硬着胆子恭维道:“真是人中龙凤,世间难得一见,千古天纵之才。”
杨祐红了脸,腼腆道:“哪有哪有,兄台过誉了,过誉了。”说完还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地下血流成河,人头滚滚。
从来没有人这么夸过他,村中的人都是叫他傻子之类的。
“你们真是好人。”
两人对视一眼呵呵一笑,胆子倒是比刚才更大了。
“在下唐安,这是我表弟唐云,这是舍妹唐敏。”一人提了胆气对着‘杀神’杨祐说道。
“来自北山唐家。”
“在下杨祐。”杨祐回礼。“来自莞江河畔小杨村。”
双方自报家门随后陷入尴尬,只有凉风习习,夹杂着腥味。
“今夜多谢少侠出手相救,日后若有需要我等的地方,我等必将肝胆涂地,以死相报。”唐安说道,旁边的唐云说道:“俺也一样。”
昏睡的唐敏嘤嘤一声。
杨祐摆手,“不碍事,不碍事。”心中却把唐安说的话悄悄记住了,此人说的话却是有范,以后能够多加应用。
“若是少侠无事,我等就先告退了。”唐安拱手,他赶紧示意唐云抬起唐敏赶紧走,免得这杀神一时兴起,把自己给宰了。
杨祐有心留住他们,毕竟外面黑夜慢慢,他们实力又不高。但又不想强人所难,想起了他爷爷讲的侠义故事。
“既然如此,我就不多留三位了,说来我与三人一见如故,没有彻夜长谈实在可惜,以后若有机会,你们三人可不能推脱。”
“日后日后,一定一定。”
二人架起昏迷的唐敏后退几步,转身就要驾着唐敏跑,可还没有跑几步,就听见一声“且慢!”
一声‘且慢’把三人吓得魂都快飞了!
“不知少侠还有什么吩咐”唐安僵硬的转过身勉强的说道。
杨祐有些不好意思,说:“你们可有干净的衣服,我这衣服却是不能穿了。”
“有有!有!!!”
唐安直接上手把唐云的衣服扒了下来递给杨祐,而后马不停蹄的向山下走去。
身后传来杨祐若有若无的声音:“山高水远,此地一别,江湖再见!”
“真是好人!”
杨祐感叹,这世上好人何其多,有人让他搭车,有人赠予衣服,风气淳朴。
“我一定要行侠仗义,保护这些好人!”
唐安三人刚来到山下,唐敏就醒了,拍着胸脯说道:“太可怕,我看他年纪比我还小,竟然有如此实力。”
唐安接道:“恐怕就是爷爷也没有这等实力。”
“咱们的爷爷从十三年前的圣人传道中有所获益,这才有了北山唐家,这位少侠却是为何有这等实力”
“天下之大,天才妖孽无数,我等还是回唐家吧。”唐云有些沮丧,不算杨祐,就是一个山贼窝都把他们俘虏了。
“我等小觑了天下英豪,但也不能妄自菲薄。”唐安倒是没有太过沮丧,只是不能想起杨祐,一想起杨祐腿肚子就一阵发软。
“这样吧,咱们离开乐安郡,前往北山郡附近的郡州历练,这样也能有一些安全保障。”
“这乐安郡确实不能呆了。”
“也好,在理。”
……
杨祐挑了一些干净未被污染的饭
第五章 我叫杨佑
一十六年。
天下太平,佘玉国倒于起义。
云榭山的清晨再无人声喧哗,鸟鸣蝉噪声更显山林幽静。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杨祐清晨起来洗漱一番又找了些食物放入袖中,这‘袖里乾坤’可真是方便。
“就是这味道有些难闻。”
清晨原本应该是空气清新好闻的时候,倒是让院子中的尸体扰了几分清新。
院子中的血液已经凝固,土地都变得褐红色。
人头滚滚,尸体陈放,谢落头颅上的眼睛直直的盯着杨祐,杨祐无视。
杨祐吃完早饭就要下山,最后想了想,掏出木剑在墙壁上留下‘大侠杨佑’四字,歪歪扭扭。
“真好。”
杨祐穿着唐云的衣服兴高采烈的下山去了,行侠仗义第一回,完美结束。
至于剩下的目标倒是找一个城池,拜一位学识渊博之人为师,教自己识字。
小杨村中,倒是没有这等人才。
乐安郡,宝乐城。
杨祐背着两把剑,一木一铁,身着锦衣,行走有风,龙虎之态,颇为俊俏。
他正在排队,只见宝乐城城门之高百丈,宽有五十丈,大门两边也有两个侧门。
大门过车,小门过人,每次进去的人都要交一些进城费,杨祐看其他人都乖乖的交了,有样学样在排队。
“十个铜币。”守城的军官说道。
杨祐有些肉疼的从袖子中掏出十个铜币,要知道背后的那柄利剑也不过五十枚而已。
可等杨祐进入了城池又不为铜币心疼了。
杨祐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热闹的场景。
人声鼎沸,人山人海,房子鳞次栉比,叫卖吆喝之声不绝于耳。
有人穿绸缎,有人穿绫罗;有富人呵斥贫穷下人,也有乞丐可怜兮兮;有才子挥斥方遒,有美女嫣然巧笑;有纵马者行于闹市,有步行者怒骂连连;有货车卸货,有担夫挑货;有酒饱饭足之人,也有食不果腹之辈……如此种种。
杨祐走了停,停了走,默默观察,细细品味,人间百态,万丈红尘。
他从未见过这么大城市,也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人。
“这位兄台,请问你知道这城里学识最渊博的人是谁吗又住在何处”杨祐逛得差不多了,找了一个酒楼吃饭,吃完饭后拉住一个小二问道。
小二边收拾东西边说:“这位爷,要说这宝乐城最为学识渊博的人,那就非王公莫属。”
“王公这是那位贤人”
小二对着东边拱了拱手,说:“这王公可不是一般人,那是从朝廷退下来的。”
“听人家说,先前这王公在朝廷任大祭酒,只是前几年因为年事过高而告老还乡,现在隐居在宝乐城。说是学富五车也不为过。”
杨祐点点头,又问了详细地址,给了几个赏钱,小二兴高采烈的下去了。
杨祐循着小二的地址就寻了过去。
此时天色已经慢慢昏黄,太阳也快要日落西山了。
杨祐来到小二所说的地方,只见那王府建的极为豪气,两个石质大狮子坐落门前,两边各有两名奴仆站着,个个身姿挺拔,显然有武艺在身,颇为不凡。
“这位公子,不知来此有何贵干”一位奴仆上前,不卑不亢的说道。
“在下小杨村杨祐,前来拜会王公。”
奴仆皱皱眉,杨祐身上是唐云‘赠’的衣服,布料极好,样式也不凡,不是一般人家能够穿的,但那什么小杨村他又没有听说过,杨祐更是没什么名气,最后说道:“不知公子可有拜帖”
“拜帖”杨祐摇摇头,说道:“没有。”
“这就让小人为难了。”奴仆面带难色说道。
“让他进去吧。”
旁边传来清脆的童稚声,大大方方,杨祐扭头看去,却是昨天见得那个女童,至于那个老丈,倒是没有跟着。
“孙小姐。”那位奴仆对着女童恭恭敬敬的说道,随
第六章 国师闻明源
一十六年。
天下太平。
东伯国三皇子病重苏醒,指出盗皇族宝库之人赤发白面,眼角有痣。
杨祐在房间外等了一会,孙亦烟就出来对杨祐说。
“王爷爷正在练字,我给你说了你要拜他为师的事情,他让你进去。”
杨祐有些开心,对孙亦烟拱手道:“谢谢孙小姐了。”
孙亦烟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声,杨祐已经推门进去了。
杨祐一进门便发现有一个老伯正在伏案写字,手持毛笔,挥舞有风。
他似乎没有发现杨祐进来,依旧在认真写字,杨祐靠近了几分,看向老伯写的字,正好老伯写完最后一笔。
“写的真好。”杨祐叹道,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好看的字,就像是一件艺术品,看起来让人赏心悦目,心情大好。
老伯抬起头,放下毛笔,拿起旁边的毛巾擦擦手,说:“你认识这字这些字好在何处”
老伯长的慈眉善目,问起话来也是温和,让杨祐有些亲切。
杨祐挠挠头,脸色有些涨红:“我只认识一个‘天’字,其它的我不认识。”
“这字看起来十分好看,让人赏心悦目,是我平生里见过最好的字。”
杨祐实话实说,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说了出来。
“哈哈。”老伯一笑,十分爽朗,他指着这幅字解释道:“这四个字是‘天道有常’,这句话的意思是天道的运行有其自己规律。”
杨祐恍然大悟,把这四个字刻在脑海里了。
“你若是喜欢,我就把这个字裱起来送给你。”
杨祐自然是喜欢的,老伯把外面的侍女换来,吩咐一番,随后侍女就恭恭敬敬的拿着那副字出去了。
“杨公子,还请这边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