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在万界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朕在输入中
太清圣人微微瞥了他一眼,一脸淡漠,丝毫不让地说道:
“阿弥陀佛道兄,想来你知道,宝物有德者居之,吾等为盘古嫡传……”
太清圣人话还没说完,就见得一道横空三千里的紫气自东而来,紧接着一身黑袍金边的轮回之主,伴随着无边的威压而来——
“哈哈……有趣,有趣,战后分宝哪少的了我轮回之主!”
此时的轮回之主已经完全巩固好了混元一重天,混元如一、超脱世外,威势丝毫不逊色于在场的几位圣人至尊。
见他到来,三清的脸色有些不好看,而阿弥陀佛和准提则面有喜色,倒是女娲娘娘一直保持无喜无悲的姿态。
在众多圣人中,她最是势弱,知道这次怕是得不到什么便宜,因此倒是最冷静。
“见过众位道友,见过两位老师!”
轮回之主先向三清、女娲行礼打招呼,然后又朝阿弥陀佛和准提行了个弟子礼,虽然他已经返本归元了,但毕竟曾拜在阿弥陀佛门下。
“幽冥大帝有礼了!”三清等人连忙回礼。
轮回之主不仅本身有混元的实力,同时又是幽冥界的主宰,身份和实力都不比他们低,他们自然不敢怠慢。
阿弥陀佛和准提显然也知道这些,微微侧身没有受他这一礼,同时道:
“不敢受幽冥大帝此大礼,大帝如今返本归元,地藏王是大帝,大帝却不是地藏王,吾等还是同辈论交的好。”
不过虽然他们这么说,但对于轮回之主的这番态度还是感到很欣慰的,心里不禁对他更有好感了。
要知道这个时代可没有后世的那些道德约束。
别说是师徒了,一些转世的大能勘破胎中谜之后,连自己的父母都不会承认,最多只是给他们一些好处罢了。
就连阿弥陀佛和准提两人在封神大战结束后,见到鸿钧时也只会称他为道兄,而鸿钧则回礼称道友!
这是这个时代的特点,轮回之主自然也是知道的。
因此,见他们如此,他也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强求,再次重新与他们见了礼,“见过两位道友!”
“我等也见过幽冥大帝!”佛门二圣还礼。
三清见轮回之主与西方二圣一副友好的模样,不仅又皱了皱眉头,太清圣人抚了抚浮尘,道:
“既然幽冥大帝来了,那我等就说开了吧,这里的宝物,我三清只要混沌钟,其他由道友等人自决,如何?”
太清说完,元始和通天上前一步与他并肩而立,太极图、盘古幡以及诛仙剑阵等至宝瞬间冲出识海,悬于庆云之上。
三清气息相连爆发出一股超乎想象的强横气势。
轮回之主等人脸色一变,瞬间压力大增,不由自主地后退了数十步。
“想不到三清还有这等底牌,这怕快有混元二重天的程度了吧!”
混元二重天是什么景象,轮回之主不知道,没到那个境界,永远都不会知道那个境界的强大。
到了混元境界,每一层的实力都是天壤之别,就算同一重天也有极大的差距。
三清此时散发出来的气势起码是他十倍之多,就算没到二重天,想来也是不远了。
若是再加上先天至宝的加成,就算他与另外三位圣人联手也不是对手,这摆明了想威逼他们了。
其他人显然也想到了这点,尽皆漠然不语。
女娲娘娘挥手一招,伏羲琴立即飞了过来,道:“这是吾兄长的法宝,吾只要它就可以了。”
说完,她收起伏羲琴便划破空间回归了娲皇天。
轮回之主看了看阿弥陀佛二圣,抬手将素色云界旗以及千余件相对完好的神兵摄来,道:
“那吾就选这面五方旗吧,还有吾之地府初立,这些神兵吾就拿了给那些鬼将用。”
阿弥陀佛二圣点了点头,知道他这是吃亏了,不过也没有拒绝这份好意。
形势比人强,拿不到混沌钟,河图洛书就成了首要选择。
河图洛书虽不如先天至宝,但在顶级先天灵宝中也是顶尖,也算不错的收获了。
准提先将月精轮以及那些残破的灵宝刷入七宝妙树。
当他再次挥动七宝妙树,准备将河图洛书也刷下的时候,混沌钟上突然浮现东皇太一的影像。
“东皇太一,你还没死?!”
众人一惊,就连准提也停止了刷取河图洛书的动作。
“东皇太一”苍凉地环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悲意,下一刻,他的身形猛然爆开。
“不好!”
三清以及二圣脸色一变,意识到了什么,待他们再要有所动作的时候,混沌钟发出一声响彻天地的巨响——
“咚!”
——这件先天至宝首次爆发出了全部的威力,混沌钟镇压诸天时空,三清及二圣的动作为之一顿。
就在这时,一个时空裂缝突兀地出现在混沌钟旁边,混沌钟挟裹着河图洛书一起冲进了时空裂缝。
“不——”
第七十八章 天帝?
“命数如此,如之奈何!”
太清圣人见混沌钟消失,淡漠地叹息一声。
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也是难掩失望之色。
尤其是通天教主,诛仙剑阵锐气太盛。
以之镇压气运,即便能使截教锐意进取,却有伤人伤己之危,虽不至于危及大教,但终究是个缺陷。
而混沌钟却是镇压大教气运最佳灵宝,其镇压气运的能力还要在太极图与盘古幡这两件至宝之上!
可惜!
通天教主无奈地摇了摇头,不过当他看到阿弥陀佛和准提两人那苦涩的表情时,心情又不由自主地好了许多。
阿弥陀佛和准提佛母两人却是真的很沮丧。
没有重宝镇压气运的佛门终究是根基不稳!
“唉~天道无常,时也命也!”
毕竟是圣人,阿弥陀佛和准提很快就调节好了情绪。
轮回之主见此情景感觉不好多待,加之地府事多,便向众圣道了声别,划开空间就要往地府而去。
“大帝且慢!”
还未等他踏入空间裂缝,一旁的太清圣人却突然出言相留。
看到轮回之主那疑惑的眼神望过来,太清圣人不由得开口解释道:
“大帝,此事有关巫妖两族。”
轮回之主闻言心下了然,他看了看那些残余的巫妖。
能存活下来的最低也有纯阳真仙的实力,只见他们一个个凶光闪烁、业火滔天,就这么留在洪荒大陆放任不管必然是个极大的隐患。
洪荒万界中,能安顿他们的似乎只有新诞生了冥界了。
显然这些圣人们是要打定主意,将这些幸存者安排进冥界。
不过轮回之主也乐得如此,冥界太过广袤了,如今只有阿修罗族、鬼族以及一些诞生不久的冥界生物。
这对冥界发展不利!
只有冥界生物多起来了、强大起来了,他这个幽冥大帝、轮回之主才会得到反哺、获得更大的好处。
至于这些巫妖的桀骜与业力,他到是不太在意。
若生事端,斩了便是!
更何况后土作为土之祖巫、大地之神,对幽冥界的发展与壮大有着极大的帮助。
原时空中,后土真身化轮回,真灵却化作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掌管万界地神城隍。
地神城隍们大多数虽实力与此同时地位不高,但他们却能梳理阴阳,使得阳界与地府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间接地弘扬了地府的威严。
因此,就算太清等圣人不提出来,他也会在事后将后土祖巫招揽到幽冥界去。
想到这里,轮回之主立刻抚平了空间裂缝,同时向诸位圣人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和同意他们的决定。
太清圣人见他点头,悄悄地松了一口气,要是这位不同意,他们还真不敢提出来。
这位在幽冥界中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哪怕他们这些圣人至尊也无法与之抗衡。
轮回之主同意了,事情就好办了,圣人们同时散去威压,使得在场的巫妖们能站直身子。
太清圣人挥了挥拂尘,对着一脸悲戚的后土说道:
“后土道友,你巫族称霸洪荒大陆数千万年,却不体天心,与妖族私起争端,致使洪荒大地破碎、生灵涂炭。
吾等圣人代天行罚,将你等发配冥界,无量量劫不得出,你可认罚?!“
后土眼中闪过怒意,不过很快便收敛起来,一脸木然地点了点头。
问过后土祖巫之后,太清圣人朝轮回之主点了点头,便划开空间,将后土祖巫以及数万巫妖以**力送进了幽冥界。
至于幸存妖族们的意见却没有人在意。
送走了巫妖后,众圣又讨论起天庭的重组来。
天庭总领洪荒万界阴阳五行以及法则的运转,执掌诸天自然法度,在洪荒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是在巫族落寞之后,天庭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了。
因此,怎么建设天庭,成了圣人们难以回避的问题。
巫妖两族退散后,圣人们便趁机获取了天界的权柄,也就不存在天庭出现尾大不掉隐患。
为了以防万一,而且元始天尊还效仿妖族天庭,增加了四位帝尊之位,以分裂天帝位格。
这是釜底抽薪之计,与他们在原时空中对付人族的方法一样。
原时空后土只剩真灵化地袛,难成大器,这样一来天帝、人皇、地袛这三尊堪比圣人的至尊就这么被消失了。
不过这也是圣人的权能,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除了天道鸿钧,就算轮回之主这等混元强者也对此无能为力。
……
现在的情况是,无论谁担任天帝,都只会是众圣的傀儡而已。
因此,众圣自然不会将自己的弟子送上天帝之位。
毕竟天帝之位在众圣的掌控下,只剩下一个名分,好处不大却会被因果纠缠,严格算起来还不如四御之位来得实在!
原时空中的昊天大帝在封神之后便遭了劫,他足足经历了三千二百劫后才得以重登帝位。
而且这位归位后变成玉皇大帝的至尊修为只有大罗金仙,直到西游时期才得以重回准圣,实力进境之慢竟远逊于多宝等后辈。
要不是他修行当时特殊,实力远超本身的境界,在圣人远离以后,他都不一定能坐稳天帝的位子。
当然,玉皇大帝后来的成就不低成为六圣之后唯二证就混元的人,另一位则是多宝如来。
除了昊天大帝以外,谁坐上天帝之位都会难以善了!
不过天帝位格尊贵,要继承天帝位格,对出身、实力和气运有着极高的要求,否则就会被天帝位格反噬,身死道消。
而三清玄门和佛门中有这个资格的就只有圣人们的嫡传弟子了!
很显然,众圣不会坑自己的弟子!
静默良久,太清圣人看了看轮回之主,见他没反应,又看向了阿弥陀佛和准提两人,“天帝之位事关重大,不知两位道友可有贤良推荐啊?!”
“阿弥陀佛,我佛门人才凋敝,不堪大用,如何能当天帝。
倒是玄门人才济济,三清道友门下个个跟脚不凡,尤其是玄都小道友更是不逊于先天神魔,又是人族出身,由他出任天帝再好不过了。“
阿弥陀佛可不敢答应,这个时候圣人上连天心,一言一行都代表天道,一旦应承下来,那就必须要实行的。
这种关头,阿弥陀佛自然要据理力争。
太清圣人不悦,“玄都要传吾道统,阿弥陀佛道友莫不是要吾传承断绝耶!”
“非也……”
“元始道友……”
“……”
几位圣人在哪里你一言我一语地争执着如同普通的街边小贩,轮回之主看着有些不耐了,“各位道友,既然天帝之位暂无定论,何不先确立四御,让天庭运转起来?”
“善!”
五圣被他打断了争执,相互对视一眼,都觉得可以。
四御各只占一分天帝位格,因果没有天帝那么重,要求也低了许多,玄门和佛教自觉应该能凑一凑的。
此时大劫已经过去了,天地间的天机一片清明,众圣掐指推算各自教内众弟子的缘法。
突然,元始天尊推算到他的一位记名弟子——南极仙翁有五九帝格。
这南极仙翁是先天生灵,又有太乙金仙的修为,勉强能承受得起一尊帝位。
于是元始天尊便将他推上了南极长生大帝的位子,执掌诸天之天气四时。
除了南极仙翁,元始天尊便再也没发现教内有能承受住帝尊位格之人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