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局中局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笔龙胆
哪想到,邵有康这么快就主动请辞。于是问:“这不是闹着玩的吧?”王兆同因酒多,舌头有点大,说话也比往常更加粗放:“还做家家呢!闹着玩!他是认真的,辞职信已经递交上来了。听说,他还亲自给胡书记打了电话,胡书记已经同意了。但他连朱部长都没说,为此朱部长心里很有想法,毕竟朱部长才是他的直接领导啊。我感觉,这老黄牛,在这件事情上的确是做得有些不上道!”
梁健心想,人家都不想玩了,还什么地道不地道的。这话他没说出来,而是道:“那么,我们部里可要缺少常务副部长了啊?”
王兆同左臂,整条就搭在了梁健肩膀上,嘴巴凑到梁健脸边说:“是啊,兄弟,你觉得这个常务副部长的位置,谁来坐比较好啊?”
梁健被王兆同嘴里喷出的酒味呛得难受,急着把王兆同送给他那些狐朋狗友,就道:“喂,前面的兄弟们,你们不是跟王部长一起走吗?”
那些人每个都喝得不是舌头大、就是步子摇,刚才要不是提醒,他们就先走了。经梁健提醒,才回过身来,一看真把王兆同这重要角色给忘了,就走来扶王兆同,嘴里都喊着:“兄弟,你还好吧?”“还行吧?王部长兄弟,一起活动活动就好了!”
没想到王兆同还不肯这就跟他们一起走,攀着梁健问:“兄弟,我刚才的问题,你还没有回答我呢!”
梁健故作忘记说:“什么话啊?王部长?”
王兆同伸出一只手来,指了指梁健,笑道:“聪明人,聪明人!”
梁健知道他这个“聪明人”是什么意思,就当做听不懂!
王兆同拍了拍胸脯,对梁健说:“梁健兄弟,今天,你能不能跟老哥一样,不做‘聪明人’呢!就做一个兄弟成不成。你就真心实意的告诉我,常务副部长这个位置,谁去坐合适,谁去坐不合适?”
梁健保持着警觉。常务副部长的位置谁来坐合适呢?梁健对组织部用人,也稍有了解,像常务副部长这样的重要职务,一般情况下都是从部里产生,部里实在没有合适人选才从党群部门的重要岗位人员中平调。目前来看,组织部的副部长中,也就只剩下王兆同和江海宏,再瞧瞧党群部门中其他身居要职的人员,不是没有组织工作背景,就是年龄太轻,或者就是达到了年龄上限,都不大可能来组织部担任常务副部长……
那些哥们要来扶王兆同。王兆同竟然借着酒劲,朝他们踢腿,他们就躲开了。王兆同说:“我跟梁部长还有几句话说,你们在一边等一会!”
那些人也就相互搀扶着在一边候着。路过的行人,见这么一大批衣冠楚楚的人,喝成这样,酒气熏天地拥在街边,心里很是不平。有些人心里说“又是一批吃白食的”、有人干脆嘀咕出来“喝成这样还不赶紧回家,我们国家的钱就是被这批人给吃喝光的,国家的蛀虫!”
王兆同不依不饶地又问:“梁部长,你就随口说,别想多了!谁当这个常委副部长合适啊?”
梁健被这么一提醒,就没法不想多了。再转个念,就算彻底明白了,原来王兆同是想让他说,王兆同他本人最适合做常务副部长!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王兆同这次请他吃饭,原来并不是单单为欢迎他来部里这么简单,还有就是来问他“谁适合当常务副部长”。
梁健这才彻底明白了,脸上也笑了起来,对王兆同说:“王部长,我们组织部内部,邵部长走了之后,可就剩下你和江部长两个副部长了。我想,你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
王兆同听梁健这么一说,脸上顿时绽放笑容,这种笑就跟酒精一样,可真是从身体里泛出来的笑啊。王兆同这个高兴啊,简直想要亲亲梁健,被梁健的手给挡开了。王兆同嘴里却说:“梁……梁部长,那可不一定,你说吧,我们两个副部长,江部长也很优秀,或许他当这个常务副部长正合适呢!”
梁健可不会上王兆同的当,他不会顺着王兆同“话里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会顺着王兆同“心里的意思”说下去,反正他也就是借着就话一说,花不了钱。梁健道:“那可有点不一样,江部长年纪毕竟大了一些,你王部长更加年轻有为,区里要提拔年轻干部;另外,王部长你分管干部工作,更加重要,所以区委肯定是会考虑你接任常务副部长。”
王兆同听得心花怒放,终于拍着梁健的肩膀说:“谢谢梁部长的夸奖和支持!如果我真当上了常务副部长,还请梁部长一定要多多支持啊!”
此话一出,梁健就想,这事看来八字已经有了一撇,王兆同才这么讲?看看王兆同酒已经多了,应该什么话都肯讲,就说:“看来,王部长是真的要当常务副部长了,八九不离十了!”
王兆同果然是被酒精冲昏了头脑,又把满是酒气的嘴,凑到了梁健边上:“不瞒兄弟,这事明天上常委会了。不过不是马上担任常务副部长,而是暂时主持常务副部长的工作,今天朱部长跟我说了。”
果然如此!可梁健又道:“王部长,如果明天有常委会,你晚上还是早点回去睡觉吧,你分管干部,不是还要汇报吗?”
王兆同朝着梁健竖竖大拇指:“梁部长果然是兄弟,知道关心人。不过放心,明天因为涉及到我自己,所以朱部长让我回避了,有关干部的情况朱部长说他自己汇报,让姜岩他们科室去发发表格就是了!”
梁健道:“哦,那就问题不大了。”
梁健说了这番话,王兆同才肯放了梁健。由于梁健不去活动,打了车先走了。
见梁健的出租车一走,被那些哥们搀扶的王兆同,把搭在别人肩头的手,收了回来,站直了身体,脸上的傻笑也收拢来,完全没有酒意的样子。原来他刚刚醉酒的模样,完全是装出来的。王兆同自言自语道:“梁健还算支持我!否则,我肯定也要他好看。”
官场局中局 第169章常委会议
自从电梯发生故障以后,梁健就很少坐电梯了。他心里总是问自己:“呆会又掉下来怎么办?”心里另一个声音道:“电梯不可能总是掉下来了,你总不能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吧!”先前的声音道:“电梯这种数控的东西,都不能保证百分百安全。”
往往这么一番心理斗争后,梁健在电梯口站了有二三分钟,最后又乖乖从安全楼梯上下了。
这天早上,梁健干脆就不在电梯口等候,一来就往安全楼道里钻,向上爬去,心里自欺欺人道:“我这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腿部力量,可不是为了躲着不坐电梯!”
他加快了脚步,三步并作两步往上面跑去。没想上到二楼,就追上了一个人。梁健心想:“有人跟我一样走楼梯呢!”
抬头一看,前面竟然是一个女人,她身穿黑色紧身西服、红色中裙、银色的皮鞋。她背着梁健,在前面不紧不慢走上楼梯去,梁健正好对着她被红裙包裹的身材。
梁健不由多看了几眼。
前面的人似乎也察觉后面有人,稍停脚步,转过身来。正好与梁健的目光碰撞。
梁健一看,这位女士不是别人,竟然就是胡小英。他有些尴尬的赶紧收回了目光。
胡小英瞧见梁健,也是心头一紧。她对自己的心理变化,感觉很奇怪。作为一位区委书记,她什么大场面没有见过。这么多年下来,官场又有多少男人她没见识!偏偏好几次见到梁健时,她却特别容易激动,心脏特别容易突突的跳。
胡小英又察觉梁健刚才的目光,在自己身上的一些部位浏览,就想,这梁健是在偷偷地看我吗?不由又想起了电梯中两人滚落地上的场景。胡小英脸上就升起了红晕。
梁健看到胡小英竟然脸上泛红,都不知她为了什么,心想,该脸红的是我啊,刚才一直在偷看她。为了避免尴尬,梁健叫了一声:“胡书记。”
胡小英也答道:“梁健,早啊!你也走楼梯?”
梁健脱口而出:“这段时间不坐电梯了,后遗症。”
胡小英知道梁健指的后遗症是什么,自己又何尝不是呢!因为上次在电梯中出生入死的经历,自己现在看到电梯就害怕,每天也都是走楼梯上下班。虽然没有坐电梯方便,可走楼梯也有好处:一是安全一些,二是锻炼了身体。
梁健想到前一天在潘郎桥上见到胡小英,他跟她打招呼,胡小英都没有理他。此时,梁健却发现她目光中闪出一丝欣喜,就问道:“胡书记,你也喜欢早上跑步吧?”胡小英奇怪:“是啊,你怎么知道?”梁健说:“那天我看到你。”胡小英没有印象:“哦?我怎么没有看到你啊!”
梁健心里的疑惑,这才烟消云散,那天早上他跟胡小英在潘郎桥上擦身而过,胡小英看来是真的没有看到他,而不是摆架子,或者故意不理他!这么一想梁健心里舒服多了,就说:“有一天,在潘郎桥上。我还跟你点头打招呼,你却从我身边跑过,看也不看我!”
胡小英听到梁健这么说,心里很不好意思:“我跑步的时候,一般都听耳机。而且,我是近视眼,带着隐形眼镜,但跑步的时候,我一般情况下,都不戴眼镜,所以干脆目不斜视,只看前方。不太关注左右。那次真是不好意思,你别介意啊!”
“说穿了,我就不介意啦!否则我还以为你官当的大,不想理我这种小干部!”梁健开玩笑道。胡小英急道,“这怎么可能。如果我不想理你,我怎么可能给朱……”她本来想说出心里藏着的一个事情,可马上顿住了!不往下说。
梁健听她话说到一半,没说清楚,就问:“你刚才说什么?”胡小英说:“没什么!很快你会知道了!”梁健见她卖关子,本还想再问问清楚。
这时从下面又响起了爬楼梯的声音,还有人跟他们一样喜欢爬楼梯啊。既然后面有人,说话更加不便。胡小英看了下手表道:“时间不早了,我上午还有个常委会。等会好了,我找个时间约你谈谈!”
听到胡小英说要约自己谈话,梁健想,有些事情倒时候再问,也不迟。梁健就向上走去。胡小英没有走快,也没有走慢,两人虽不再说话,可几乎是并肩向上面走。
这会,梁健又闻到了胡小英身上的一丝香味。这香味,肯定不是什么香水的味道,而是胡小英身上本身散发的成熟、性感的气息。
区委常委会议室内,一块块写着常委名字的桌牌成一个“口”字型摆放着。“口”字朝南的位置,是区委书记胡小英的桌牌,朝北的位置是汇报席。就这两个位置空着,其他位置上各位常委都已经入座。
胡小英这时才迈着雍容的步子走进来了。她今天穿的是黑色小西服和红色裙子,很是耀眼。有几个善于胡思乱想的常委,心里暗道,这女人年轻时候,绝对是个美女胚子,如今这徐娘已老的年纪,依然风韵犹存,让人想入非非……可人家是区委书记,自己是没福消受了,本来一亲这女书记的芳泽,不知会爽到什么程度……据说,她跟市长宏叙有那种关系,宏叙这老头子真是幸福啊……
胡小英在自己的座位上入座,她的茶杯和笔记本都已经由区委办主任陈政提前放好了。胡小英左右看了一眼,见人已经到齐了就说:“我们现在开会了。今天的议题主要是讨论干部,本来是由区委组织部汇报,但涉及到回避事项,关于人事安排的方案,就由我们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朱庸良同志‘一手落’来作说明吧。”
朱庸良让王兆同回避了,自己承担了汇报情况的任务。他就把经过之前的沟通、酝酿形成的人事方案进行了说明。这次涉及的人事调整重点就是:金凯歌任十面镇党委书记;朱新毛免职,史有新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陈佩芳和朱怀遇作为溪镇镇长人选,哪个更合适,提交区委常委会讨论决定……
朱庸良汇报完毕,大家对于前面已经酝酿到位的十面镇党委书记、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人选不再提意见,关键还是聚焦在了溪镇镇长这个职位上。
区长周其同胸有成竹、最先说话:“我认为,溪镇也算是我们长湖区的一个大镇,所以一定要找个适合的人选,我认为陈佩芳同志比较合适。理由主要是两点:一是陈佩芳同志对溪镇情况比较熟悉,据我了解,她从担任领导干部以来,就一直在溪镇工作,从党委委员、副镇长,到目前的党委副书记,也能协调方方面面工作,她当镇长有利于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二是陈佩芳同志是个女性,这对于我们长湖区领导班子结构也是一种优化啊,我们还没有女的镇长呢,大家说是不是!”
胡小英暗道,你说她女的所以推荐她,这是没错,但理由肯定不是什么“优化班子结构”这么冠冕堂皇,而是可以陪你们吃饭喝酒吧!当然,这种心里的不满,胡小英是怎么都不会往外说的,她若无其事的听着别人继续说下来,脸上无喜无忧。
周其同这一派,听到区长都发话了,其余的人也就不再说什么理由,区委组织部长朱庸良、常务副区长田坎、人武部长龚林就直接赞成陈佩芳担任。
在区委常委会上,人大常委会主任潘德州、政协主席柯旭其实没有投票权,因为他们不是常委,但由于他们列席,又是正处级领导,一般区委书记会主动征求一下意见,平常两人也都不说话,但这之前周其同已经做过他们的工作,他们这次都发表了自己的倾向性意见,当然是陈佩芳。
这么一来,就只剩下区委副书记万康、区纪委书记温照盛、区委宣传部长诸茂、公安局长徐建国。区委副书记万康,没有明显的站队倾向,他原本跟周其同曾经都是区长的竞争者,结果他败了下来,区长让周其同当上了,他本身就不服气,所以不会站在周其同这边。可胡小英又是刚刚来,胡小英到底能在长湖区待多久还是个未知数,他也没有往胡小英这边站的意思。于是,他这次的投票完全靠个人喜好。以前陈佩芳也来跟他喝过酒,还嗲声嗲气地喊着“领导”,贴到他身上来,他当然对陈佩芳印象好一点,就表示支持陈佩芳。
这样一来支持陈佩芳的就已经是五人了,即使温照盛、诸茂、徐建国三人都跟胡小英意见一致,也总共只有四人,若按票数来,已经毫无胜算。
这时候胡小英眉头一皱,似乎颇为紧张。
区长周其同看在眼里,暗暗笑着,等看胡小英好戏。溪镇镇长这个职位,就要被自己这一边收入囊中了!
官场局中局 第170章绵里藏针
胡小英没再问别人,转脸面对区纪委书记温照盛道:“温书记,你可是纪委书记。每次提拔干部,都要听你的意见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是一条最基本的底线,你可要帮助把好这一关哦!”
温照盛是属于常委班子中的骑墙派,他在长湖区的时间也不短,他本来更倾向于站在区长周其同这一边。但他看到自己如果站在周其同的队里,从上到下,分别是周其同、潘德州、田坎、朱庸良,按照先进山门为大,他只能排在朱庸良的后面,以后空出位置肯定也只会先考虑朱庸良,然后再轮得到他,这非常吃亏。自己年龄也不小了,耽误不起!
如果站在胡小英这一边,他又有种担忧,毕竟胡小英是一女人,在长湖区是否能站得住脚,还真是个未知数,树倒猢狲散,如果胡小英某天被周其同等人“请出”了长湖区,他肯定也会跟着倒霉。
但自从上次的常委会,胡小英就开始表现出强硬的姿态,这倒是让温照盛看到了一丝希望,那就是如果站在胡小英这一方,会不会倒有些希望呢!毕竟她是新来的,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势力,这就如开公司,就只有一个股东,如果他此刻加入,那他就排名第二了。
温照盛平时也阅读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他很佩服一个行军打仗的天才,那就是粟裕将军。但粟裕将军,毕其一生为何只做到将军,而不能做元帅呢?相比之下,陈毅是好同志,但在行军打仗方面跟粟裕将军不在同一个层次上,为什么陈毅反而做了元帅呢?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个入股问题,当时毛泽东在井冈山上,最先来会师的是谁呢?那就是朱德和陈毅,这就是历史上的“朱毛会师”那一段。因此,谁先入股,就能分到最大的红利。温照盛想,也许自己也应抓住这个机会。
温照盛喝了口茶,清了清喉咙道:“好吧,我也说说。”
其他人说什么,周其同可以基本无视,毕竟从投票人数来说,他这一方已经占据极大优势,可这个纪委书记温照盛开口,就有些不妥了。毕竟,现在有些干部,不查都是焦裕禄、一查都是雷政富,向墙外抛出一块砖去,砸到的就是一贪官。这虽说的有些夸张,可也并非空缺来风。只怕温照盛这边真掌握了什么于陈佩芳不利的情况。区长周其同,不由朝温照盛看了过来。
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温照盛道:“陈佩芳同志,工作能力、大局意识都比较强,但另外方面,也不是没有问题。我们这些年也接到不少关于陈佩芳同志的信访件,有些信访件反映其生活作风问题、也有反映其工作失职渎职的,也有反映工作方式方法的。出于保护干部、不破坏基层干部积极性考虑,我们都还没有深入调查过。既然,今天涉及陈佩芳同志的提拔任用,作为纪委书记,我觉得有必要在这方面指出来,这也是对组织负责、也是对陈佩芳同志负责。最后,是否要提拔任用,还是由区委共同研究决定。”
温照盛虽说“是否要提拔任用,还是由区委共同研究决定”,但这个担子谁敢挑啊?如果他周其同一定要说提拔任用,那么这个“带病提拔”的担子也只有他来挑了,更何况里面提到“生活作风问题”,到底反映了些什么,谁都说不清楚,会不会涉及到在座的某位或者几位,还真是很难说,这个女人实在太“博爱”,很难保证从她这一条线索,不会连累其他更高层的领导。
听温照盛这么一说,胡小英心里放松了下来,她原本还以为温照盛不敢得罪周其同,因此在常委会上不敢讲话,此时看到温照盛既点到为止又效果明显,很是满意,对温照盛微点了下头,温照盛也回以点头。
胡小英又问道:“大家看看,还有什么意见?”
大家还能有什么意见!既然陈佩芳有这样的问题,那么提拔之事只能靠边站,于是溪镇镇长职务莫名其妙收入了朱怀遇的兜里。朱怀遇还毫无预感,他更不知他这次捞到镇长当当,与梁健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会议开到这里,议题基本结束。胡小英又提醒朱庸良道:“朱部长,关于你们部里干部的情况,由你来说说吧。”朱庸良看了一眼周其同,见他也无甚反对的表示,就道:“那好吧。胡书记对我们组织部很关心,最近我们部里发生了些状况,今天也向各位常委汇报一下。一是我们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邵有康同志,由于身体原因,提出辞去常务副部长的请示……”
有些不知情的常委一听,就开始低声议论。朱庸良很不是滋味,心想,有些人该看他好戏了。常务副部长辞职,让人直观的认为是对他这个部长不满。朱庸良硬着头皮说:“邵有康同志辞去职务,我们部里就少了一位常务副部长。经过向胡书记汇报,我们暂且建议由分管干部的副部长王兆同同志代管常务副部长的工作,这也算是一种锻炼吧,看看如果工作可以,过一段时间再任用,所以这里只做口头汇报了。”
因为还没涉及真正的任命,大家也无甚意见。周其同他们觉得,这也许是今天这个常委会上,唯一的胜利了,毕竟区委组织部的准常务是自己这边的人了。
胡小英却又说:“朱部长,你们组织部内部的分工,我建议也做些调整。比如王兆同副部长,开始暂时主持常务副部长的工作,那他这一块干部工作最好还是脱下来,留给其他同志来担任。”
胡小英这话一说,周其同和朱庸良都警觉起来,这该不会才是胡小英的真正意图吧?她是想用常务副部长职务还换取王兆同手中分管干部的权力?朱庸良赶紧道:“胡书记,我觉得王兆同同志分管干部工作,毕竟情况熟悉、时间也长了,如果换了别人可能一下子跟不上。”
周其同也说:“我也认为王兆同同志分管干部工作,成效也挺明显的。”
胡小英不动声色,继续道:“正因为王兆同同志工作成效明显,我们才考虑让他暂时主持常务副部长,如果他工作不突出,还不如从其他地方调个人过来!”
他们都听出了胡小英话语中的威胁味道,那意思是说,如果你们再反对,以后就另调一个常务副部长来,反正王兆同也没有正式任命,这对于周其同和朱庸良他们又是一种变数。他们就不敢再多说。
胡小英又道:“其实,工作越突出的同志,我们越要考虑他工作的变动,这就是多岗位锻炼,对于同志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历练。我们用干部,毕竟要看当前,更要看长远。就比如周区长您吧,如果组织上不给你从年轻的时候多岗位锻炼,也走不上如今这样的重要岗位,是不是啊?”
这话周其同无法反驳,只有挤出点笑来了事。
朱庸良虽觉回天乏力,还是做最后的挣扎:“可要是王兆同不再分管干部,干部工作由谁来分管呢?没有什么合适人选啊!”
胡小英道:“怎么没有合适人选啊?你们部里新调入的副部长梁健,不是可以让他试试吗?”朱庸良说:“梁健?他是不是合……”胡小英:“朱部长,你是组织部长,你要多让人试试。如果不行的话,可以再换人嘛,给人一个机会,总比不给人机会要好吧!”
胡小英说着,又转向副书记万康:“万书记,你分管党群,你有发言权!”万康由于之前,在溪镇镇长人选上,没有支持胡小英,心中正想,胡小英会不会记恨我?这时胡小英向他抛出一个橄榄枝,他实在不敢不接,副书记的作用,说得好听是“左右、上下协调”,说得难听点是“捣糨糊”,区委书记和区长一个都不能得罪、得罪不起。先前他支持了周其同,这会他只好支持胡小英,就道:“我觉得胡书记说得有道理,年轻干部给他们机会,如果实在干不好,再干别的,到时候他们也没话说了是不是?干好了,那就是又培养了一个干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