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局中局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笔龙胆
梁健没想到蔚蓝声音轻柔,却颇有魄力,看起来也是个性情中人,对她的警惕也放松了,就说:“当然!”
蔚蓝说:“那好吧,晚上一起吃饭,不可以推哦!我今天是请朋友吃饭,不是请领导吃饭!”
梁健再没有推脱的理由,说道:“那好,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蔚蓝又补了一句:“不管发生什么事,哪怕是天上下铁雨你也一定要来哦,不见不散!”
梁健心里微微一动。
刚放下电话,有人象征性的敲了敲办公室的门,就踅了进来。梁健一看,是干部科副科长凌晨。梁健看凌晨脸绷得紧紧的,故意笑道:“凌科长,快过来坐坐!”
凌晨沉默地在梁健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来。
梁健站起来,说:“我给你倒一杯水!”凌晨有些受宠若惊,赶紧站起来说:“梁部长,你别忙,我自己来!”梁健说:“没事,没事。反正我现在也没事,正好聊聊天。”见到梁健对自己这么和气,凌晨很是受用。
从梁健手里接过水,凌晨说:“梁部长,你怎么就不分管我们了啊!没有你分管,我们科室都不成样子了!你知道吗,我们很想念由你分管的日子。”梁健知道,凌晨所言带着浓重的个人情绪。毕竟以前干部科也不归自己分管,照样正常运作。
在官场这几年,梁健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官场,不乏才华横溢,魄力非凡的领导,但即使个人魅力,还是执政能力如何优秀,这个领导走了,那个部门依然正常运行。在机关里,“人为位置而存在”,不是“位置为人而存在”。这话,用在部队里,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道理是一样的。更何况,在人口基数如此庞大的中国,肯定不缺人,也不缺有能力的人。所以,梁健很清楚,即使此后他与干部工作绝缘,长湖区的干部工作还是会照常运转。
离了谁,地球照样转动。这是自然规律。
梁健说:“凌晨,你太高看我了。谁分管干部科,都是一样的。”
凌晨说:“对于领导来说,可能是一样的,但对于下属来说,那就千差万别了!领导反正不看过程,只看结果。只要我们完成任务就行。可对于我们下属来说,怎么完成任务、何时完成任务,那可就大大的不同了。你分管我们的时候,工作条理非常清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既能按时完成任务,,这是我们干部科有史以来的最好状态,何况你肯挑担子,有魄力。而如今,干部科又已经陷入了无始无终的疲劳战,晚上又要来个通宵,这做的都是形式主义的无用功,真的不管我们干部的死活了!”
梁健知道干部科工作辛苦,所以他分管的时候,尽量腾出点时间来,让大家休息。对于如今他们的疲劳战,他也表示同情,可现在他已经管不到了。而且,经历了上次的事情,他心里也隐隐有种顾虑,上次自己为科室挑担子,让大家能够回去休息,结果第二天车小霞还似乎照样给自己下套子,把材料中的一页给抽去,他就产生一种想法,在机关里对人家好,并不一定人家就对你好。
看到凌晨来自己这里诉苦,他把握了一个原则,既然开导他,跟他聊聊天,疏导一下情绪,另一方面,他也绝对不承诺什么,比如去帮助向领导反映什么的,因为他知道这些加班等都是朱庸良的要求。朱庸良并不会听自己的。
凌晨继续抱怨了好一会,知道梁健的手机响了,梁健晚上要去赴宴,朱怀遇的车子在楼下等他。凌晨见梁健要下班,只好站起来说:“梁部长,我有一个请求。”梁健看着他道:“你说吧。”凌晨说:“不管你以后分管哪个科室了,我都愿意跟着你,到你分管的科室!”梁健说:“干部流动是部委集体研究的,不过我会把你的想法提出来,努力争取的。”凌晨说:“谢谢梁部长了!”
晚餐,在一家小饭店。地点虽然隐秘,生意却很好,大厅里的位置,都坐满了人,还有些人坐在一旁等着翻桌。梁健他们坐在里间,还能听到外面的热闹。
蔚蓝喊了一个小姐妹,此外就只有朱怀遇和梁健。
蔚蓝说:“梁部长,你把人家想得也太坏了吧!”
官场局中局 第193章思想火花
梁健装糊涂:“蔚蓝,你这话是从何说起啊?”
蔚蓝身穿蓝色连体裙,有一种别样的清新脱俗。她伸出白嫩手臂,拿起身前的小杯子,里面是泛着气泡的扎啤,说:“干了这杯酒,我就告诉你此话从何说起。”梁健知道,蔚蓝一定是为了自己让老朱转达的话而生气。
一开始,他想蔚蓝请吃饭,多少与她想要提拔有关,便让朱怀遇把自己在组织部的遭际告诉她,希望她了解情况后,不要为了他这个没了能量的人破费。没想到,蔚蓝又打电话来邀请,虽然当时电话中听不出不满情绪,看来,还是对他让朱怀遇说的话有想法,所以一上来就敬梁健的酒。
梁健不好推脱。举起杯子说:“那好,我喝了!”
天气渐渐转暖,喝白干和红酒都显太温热了,大家都改喝啤酒。这家小店顺应天气变化,推出了一种从德国进口的黑啤,口感一流。
看着蔚蓝,梁健笑着问:“敢问蔚主席,刚才的话到底是从何说起啊?”
蔚蓝见梁健喝得爽气,抿唇温柔地笑了:“梁部长,是不是认为我请你吃饭,是很有目的性的?”
听蔚蓝问的直接,朱怀遇和蔚蓝叫来的小姐妹都吐了吐舌头。他们都知道,蔚蓝虽然只是乡镇的妇联主席,但挺有些小个性,在领导面前也不一味藏着掖着,作小鸟依人状。所以,今天既然她问了,肯定会一问到底了,说不定还会让梁健难看。
梁健听蔚蓝有些咄咄逼人,心想,这小女人还挺有些意思,说话直来直去,倒真是爽快人,就说:“不瞒你说,开始我还真有这种担心!”
蔚蓝没想到梁健会如此坦诚,笑容像花一样绽开,说道:“梁部长,听你的话,有两层含义。”
朱怀遇和梁健异口同声地问:“哪两层含义?”
“第一,请梁部长吃饭的美女很多。第二么,那些美女看来动机不纯。梁部长,你说我的分析对不对?”
朱怀遇抢着说:“那是,请梁部长吃饭的美女肯定很多。至于动机么,只有当事人才清楚了。”
梁健说:“以后,恐怕就没了!”
蔚蓝一听,笑了:“看来,我还不能算美女!”
梁健赶紧说:“不,你当然是美女,也只有像你这样的美女才会请我吃饭了!”
蔚蓝本不是那种特别势利的女人,听梁健说的真诚,开心地说:“既然这样,你可得好好谢谢我。你不敬我一杯?”
见蔚蓝爽朗中透着可爱,泼辣中带点温柔,梁健对她的好感陡增:“要喝,我们就再喝三杯。”因为对这种黑啤的口感很是喜欢,梁健不由有些贪杯了!
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用来形容此刻的蔚蓝一点不为过。只见,蔚蓝推开凳子,站起身来与梁健干杯。连喝两杯,蔚蓝面不改色心不跳,只是脸上多了一层桃花般的红晕,甚是好看,梁健不免多看一眼,说:“还有最后一杯。”
朱怀遇把他们两人的杯子抢了过去说:“让我来倒酒,我看你们前面这几杯都没有完全倒满嘛!倒啤酒嘛,要讲究四个步骤,否则怎么都倒不满。”
蔚蓝的女友好奇地问:“哪四个步骤啊?”
朱怀遇见问,就吹嘘道:“第一就是邪门歪道(斜门歪倒),看着啊,第二是卑鄙下流(杯壁下流),看到了吧,再就是恶贯满盈(恶灌满盈),最后一步,就是改邪归正(改斜归正),这就是倒啤酒的全过程,仔细想想,也像是人的一生”
经朱怀遇动手,啤酒杯真被倒得满满当当,杯口上还形成一个向上的圆弧,没有半点空隙!朱怀遇将这杯酒给了蔚蓝。
对于这四个步骤的说法,蔚蓝和梁健都已经听过,而蔚蓝的女友很是兴奋,说:“让我也来试试。”说着,就给梁健也如法炮制倒了一杯。
梁健拿回酒杯,对朱怀遇说:“你倒是说说,你的人生现在是处在这四个步骤里的哪一步啊?”朱怀遇想都不想地回答:“我肯定是恶贯满盈嘛!”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笑完,朱怀遇催促他们,别光顾着笑,快点喝酒。
两人又开始举杯。正打算喝的时候,忽然包间的门被人打开。有人也不看里面,朝着外面囔囔:“你们这里不是有包间吗?”
又有几个人走过来。
在座四人均纳闷:谁这么没有礼貌,看都不看就这样大喇喇推门进来,还嚷嚷!一看,那一行人是三男一女,其中一位竟然是长湖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诸茂。刚才囔囔的人,应该是诸茂的手下,或者朋友,梁健他们倒不是特别熟悉。
诸茂也看到了梁健他们,就说:“里面有人啊!”说着,就要退出去。
诸茂是区委领导,朱怀遇和梁健当然认识。诸茂对于他们不能算很熟悉,却也有些印象,特别是梁健,诸茂印象深刻,因为那是胡小英竭力要求到组织部的人。当然,最近的正科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推荐大会,他也参加了,对梁健的处境非常清楚。
朱怀遇赶紧起身打招呼:“诸部长!”梁健也道了一声:“诸部长!”
诸茂本想立马走人,毕竟在这种吃饭的地方,被人认出是区委领导,算不上什么好事情。今天他就是和几个朋友,嘴馋这里的臭豆腐干和嫩鹅煲才来的。
既然人家称呼自己,也不好就此一走了之,而且梁健还是胡小英非常看好的年轻干部,虽然这会时运不济,但终究是个未知数,身在官场,起起落落,本就是常事。诸茂作为区委常委,深知官场规则,也很会做人。脸上露了丝笑容,说:“你们好啊,大家都很懂得享受嘛。这里的几个小菜比较有特色,就那么一个小包间,还被你们捷足先登了!”
诸茂这句“很懂得享受”,似乎意味多多,因为包间里,不仅有美味的小吃,还有蔚蓝和小姐妹两个美女。
食色,性也。从古至今,都绕不过这两样。
朱怀遇和梁健有些不好意思,两男两女,这样的格局,怎么样看都有点接近“喝花酒”了。
还好,诸茂身边也有一个女人。朱怀遇反应快,看他们没地方坐,就说:“诸部长,要不我们的包间让给你们。”诸茂说:“那怎么行,我看你们也才刚刚开吃。你们慢慢吃,我们不打扰了。”说着就退出了包间,同来的人也就一起走了。
经过这样一个小插曲,气氛忽然有些不同了。毕竟诸茂是区委常委,虽然不是组织部长,但宣传部长也是实权派。干部任用都需要经过区委常委会投票,宣传部长既有发言权,又有投票权。如果他在常委会上,把今天看到梁健、朱怀遇、蔚蓝等人聚在一起喝小酒的事情说出来,至于怎么说就看他的心情和喜好了,无论如何,总是一个影响不好的事情。
带着这种惴惴的心情,喝酒就不带劲了。
晚饭结束,蔚蓝正要付钱,朱怀遇阻止道:“我已经付了。”蔚蓝说:“不是说好我付钱的嘛!”朱怀遇道:“跟你这样的大美女吃饭,还要你来付钱,你也太不把我这个镇长当回事了吧?”
那天晚上,吃过饭,也就没有再安排其他活动。
事实证明,朱怀遇和梁健他们的担心,也并非完全杞人忧天。
第二天下午,区委宣传部长诸茂去区委书记胡小英那里汇报工作,特别是对近期越来越热的网络舆情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做了详细汇报。
工作汇报完了,诸茂并没有马上离开。
胡小英见他没有马上走,抬起头,看了看诸茂,问道:“诸部长还有事?”
诸茂貌似憨厚的一笑说:“胡书记,我也不知道当说不当说。因为涉及的人,本来也不是我的下属,但我知道胡书记以前还蛮关心他的,所以我想是不是要说一说!”
胡小英听他说“胡书记以前还蛮关心他的”,脑子里立马就冒出了“梁健”的名字。但她并不能肯定诸茂说的就是他。胡小英双手手肘支在桌上,十指交叉,说:“诸部长,在我这里说话,不需要什么顾忌。”
诸茂听胡小英这么说,心里就有底了,说:“关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梁健,不知胡书记有什么考虑呢?”胡小英说:“诸部长为什么这么问呢?”诸茂说:“我听说,他最近因为推荐大会的材料缺张少页,正在坐‘冷板凳’?”胡小英说:“是有这么回事。诸部长听到什么,或者看到什么不好的事情?”
诸茂说:“那倒也不是,我只是担心,这么一棵好苗子,如果因为这么原因不明的小事情,而消极懈怠了,恐怕对我们长湖区也是一种损失啊!”胡小英说:“诸部长可以再说的具体一点吗?”
诸茂说:“昨天我去一家小店吃饭,看到他正跟一个女的拼酒。一个干部若无所事事,沉溺酒色,基本也就完了。但如果这种情况是因为区委没搞清楚状况,将一个干部晾起来造成的,那对干部的成长也是一种不负责任!”
胡小英若有所思地盯着桌面,过了一会儿才说:“如果我们的常委都像诸部长这么正直,这么关心干部成长就好了!可是,常委之中,有人是不想看到梁健官复原职的。”诸茂说:“有人‘不想’,并不代表我们就‘不能’,办法总比困难多!”
听了这句话,胡小英眼前一亮,迸射出一个思想的火花。
官场局中局 第194章后备人选
区委常委会如期举行,研究的议题自然是正科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
最为兴奋的应属组织部干部科长姜岩,他一早带着科室发会议材料的人,等在会议室旁边的休息室。等各位常委纷纷进入会议室的时候,他激动的差点有点难以自控。他在心里告诫自己,这是自己第一次上区委常委会,这一关一定要闯过去,走到会场外面,对着窗子来了几个深呼吸。他曾读过一本励志书籍《思考致富》,书里讲到一些紧张时如何调整呼吸的法门,以前没有用过,今天算是派上了用场。
会议终于开始,他被区委办秘书科的人宣进去汇报。姜岩自己准备的讲稿,汇报的时候,却如筛糠一般在两手之间抖动着,仿佛随时都有可能逃出他的手指,飞出去……
会场很多常委,只在开始的时候注意了一下姜岩,见今天组织部来汇报的人,不是梁健都有些好奇,之后,也就不再关心。
区委书记胡小英却仔细看了看姜岩。只见他进门时紧绷着脸,此刻汇报又紧张激动得双手发抖,心想:“此人跟梁健比,在整体素质上,相差可不只是一截。梁健在这种场合,镇定自若。这完全是心理是否强大的一个明证!真正的领导人才,就得有遇事不慌、处变不惊的魄力!可以说,这也是一个领导人的基本功。这一点,眼前这个干部科长姜岩,显然还不具备。”
姜岩好不容易把材料念完。由于害怕出错,完全就是照本宣科,读了十来分钟,不敢自由发挥一个字,听得人很是无聊。
虽然安排姜岩到常委会亮相是区委组织部长朱庸良一手操作,但看到姜岩这样激动不已、胆战心惊的模样,心里就有几分不悦。他知道,姜岩从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组织部干业务活,一直以来都是领导说什么他做什么,言听计从,所以年轻人的胆略和气魄基本上已经消磨殆尽,所以到了稍大的场合就会怯场。朱庸良不由也想到了梁健。这方面,梁健的魄力就要强一些,能力也要强的多。可梁健是敌非友,虽然是一个人才,却终究是一个威胁。若能为他们效力,一定如虎添翼。只是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朱庸良又不禁想,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或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朱庸良见姜岩汇报完毕,就赶紧拿过面前的话筒说:“各位常委,我再做些补充。”
胡小英朝朱庸良颔首同意,认真地看着朱庸良,看他接下去会说些什么!她相信,其中肯定会涉及到梁健作为正科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的问题。因为,从组织部发放的书面材料上,梁健在民主推荐中总得票排在第三名,被列入了初步人选名单,而他们要建立的正科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库是二十名,按理不出什么问题,梁健肯定是能排到里面的。
但涉及人事问题,变数无处不在,有时候一句话、一个词,就能让一个干部使用的朝向发生彻底逆转。为此胡小英非常认真的听朱庸良会“补充”些什么。
只见朱庸良的目光在摊开的笔记本上停留了一会,他的笔记本上简单的列着几条内容,应该就是他要表达的重点。
朱庸良说:“各位常委。刚才我们干部科科长姜岩同志,就有关情况作了汇报,应该说已经很具体全面了。我这里要重点补充的,就是他还没有汇报的两个方面:一是这次推荐正科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的工作成效还是挺明显的,基本上已经把全区浮在面上的副科级领导干部都推荐出来了,推荐的结果,其实与我们组织部平时掌握的情况出入也不是很大,那些我们掌握的比较优秀的干部,也排在推荐名单的前几名……”
胡小英心想,你这么说,也等于是承认了梁健是比较优秀的干部,这倒是方便我下面讲话,于是在笔记本上度了几笔。
朱庸良没有注意胡小英记些什么,继续补充道:“二是大家手中的这份正科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初步名单,排名是按照得票多少来的。从高票到低票排列,我们准备建立的正科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的数量是二十名,那么按理说排在前二十的应该是比较优秀的……”
胡小英心道,朱庸良目前还没有说到梁健是否入库的意见,更加注意地听下去。
忽然有常委打断道:“完全按照得票多少也不对吧!这不成了以票取人了吗?”
打断朱庸良说话的,正是区委副书记万康。见到副书记发话,朱庸良就停下了补充,面带微笑的看向区委副书记万康,又瞧瞧区委书记胡小英,心里其实是一个乐啊。他早就料到区委副书记万康会发表不同意见。
胡小英对万康的突然插话,很是不满。她原本以为,关于建议梁健不作为正科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应该会是组织部长朱庸良提出来,可没想到却是万康首先放炮,这等于是说,她除了周其同、朱庸良等人,这次还失去了万康这个副书记的支持。一念一动,在万康还没彻底把意思讲清楚之前,胡小英果断地说:“万书记,我们先等朱部长把情况补充完整,这样我们了解的也能更加全面,然后,我们各位常委再各抒己见,你看如何?今天的讨论时间比较紧张!”
万康见胡小英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就说:“那好吧,我呆会再说,那么朱部长你继续!”万康不坚持即时表态,胡小英心下稍安,但愿呆会万康能够听出她的话外之音,不再提出对梁健不利的意见来!
朱庸良见万康将说之话戛然而止,心想,必须激一激万康:“三,我们这份材料中没有的意见,我在这里稍说一下。我们《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之中有一句话,叫做‘不以票取人’,意思是得票多少,作为一个干部提拔任用的标准,却不是唯一的依据。这是党管干部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今天这份正科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初步名单,是按照得票多少排的。所以,我在这里作个说明。不过,这也不是说,得票多不好。得票越多,大家越认可,该干部各方面素质也都很好,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但也有个别干部,自身素质不过硬,但推荐结果却不错,排在名单前面,那么我们也应该引起注意。我就补充这些!其他没有了!”
胡小英听朱庸良补充的最后一条,暗道:这个朱庸良,在组织部部长岗位上呆得久了,真是老奸巨猾、杀人不见血。他把梁健放在名单之中,也不提出对梁健的不满,可一条“不以票取人”却给了反对者以尚方宝剑,到时候把人家砍了,也有了借口。
朱庸良汇报完毕,按照程序该各位常委发表意见了,最后才是胡小英发表意见和做总结。胡小英说:“组织部已经汇报了情况,朱部长又作了补充,那么现在请各位常委发表意见吧!”
万康早就想说了,可常委会上有一定的规则,虽然不成文,却一直是这样执行的。一般是排名靠后的常委最先发表意见,依此类推,这体现的是一种游戏规则,同时也体现了一种尊卑秩序。所以,这种情况下,万康也不肯最先发表意见。由其他常委先说。
公安分局局长徐建国先说没有意见。按照公安局的体制,区里的公安局是分局,人事关系由市里说了算,公安局人员的提拔,基本上区委不能说了算,因此在这些正科级领导干部后备干部人选中,没有他徐建国的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区委宣传部部长诸茂是胡小英的人,他坚决拥护胡小英,自然也挺梁健,就说没意见。由他们起头,接下去几个常委,说没有意见的也挺多,毕竟这里涉及的后备人选中,有一些是他们的人,如果他们对别人提意见,那么他们也就会攻击他们,到时候偷鸡不成蚀把米,还不如谁也不得罪。
如此下来,关键就只剩下了区委书记胡小英、区长周其同、常委副区长田坎、区委副书记万康、区纪委书记温照盛五个人了。见这些人都说得差不多了,纪委书记温照盛又迟迟不发表意见,副书记万康就耐不住了。他急着说道:“刚才,我们朱部长说了一句很好的话‘不能以票取人’,我很赞同这句话。有些干部,虽然得票高,但并不等于工作好、能力强。现在各位常委都在这里,我这人向来就直来直去,不喜欢绕圈子,有话说在当面。这个名单中,大部分人都是好的,但其中一个人,我是不同意纳入正科级领导干部后备人选的,这个人就是梁健!”
大家都料到万康会对梁健有意见,原因就是前几天的推荐大会,梁健给万康准备的材料缺张少页,让万康这个堂堂副书记杵在台上,在全区领导干部面前大丢其脸。这起“事故”说起原因来,万康本身工作不细,也是有责任的。但作为一个区委副书记在这个事情上,怎么可能承认自己有错呢?即使自己真有错,也要下属来挑,这是万康一贯坚持的观点。于是,从内心深处,他早就把这事的责任,全部归结到了梁健身上。给予梁健应有的惩罚,才能让他忘却自己在这件事上的失误,忘却那天在全区领导干部面前的尴尬,否则就是他自己对不记起自己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