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高中
作者:寒心赤冰
秋耳重回到高中入学前的暑假!没有了烦人的啤酒肚!前生费了半条命啃到的爱情,今生容易些吧(他想)!前生相爱的人考上的大学,今生他也能考上(他坚信)!前生半路失去的爱情,今生他誓死要守护住(他坚定)!本文12月26日(下周一)入v,届时将有1万字更新,谢谢各位小天使的支持,谢谢支持正版!主受,闷骚萌萌哒攻
重返高中 第一章
七月初,炽热的太阳照在大地上,高速公路上冒着腾腾热气,好像下一秒就要融化掉,一辆喷有“公务用车”标示的高级轿车风驰电掣,车里放着广播,播音员用优美的声音播送着情感故事,秋耳坐在车的后座上,紧锁眉头,眯着眼,像睡着了,又像在认真听着广播,这是他最喜爱的一档节目,没有别的原因,只因播音员是他最爱的人——于墨。
“嚓”,一声急踩刹车声后,秋耳身体跟着惯性前倾了一下,接着耳边传来了“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兮,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兮”的声音。秋耳累了,他懒得睁开眼,说了一声:“小李,怎么换音乐了?这么快就该下高速了?”
秋耳话未说完,有人就在他的头上轻轻的拍了下说:“做梦当领导呢,还小李,快下车,下车装货,给城东老刘头家送货去,晚了,我姑又得呲我们。”
秋耳睁开眼,发现自己坐在一辆厢货车的副驾驶上,前面放着计算器、账本和各种杂乱的东西。车前是一条破旧的水泥路,路上不时的冒出一个大坑,里面还存有积水。水泥路的两边是一栋栋的两三层的楼房,有的往里缩,有的向外出,好像一把锯齿一样。
秋耳懵逼了,刚才还在帝都回省城的高速路上,这会怎么到店里了,关键是几年前他家就关了这个批发店,全家人搬到省城去了。
秋耳下意识的去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工作之后,应酬多,运动少,他有了啤酒肚,这是回来前那段时间他最闹心的事,总是时不时去摸摸肚子,总觉得摸多了就会把肚子摸下去。隔着薄薄的一层t恤衫,手一摸,肚子不仅没有了,还陷下去一个坑。
早饭没吃,中午快到了,饿的!
再看身上的花色大裤衩、白色t恤,脚上趿拉着一双拖鞋,秋耳想到要么在做梦,要么重生了。
他掐了下胳膊,疼,有感觉,他重生了。
秋耳正在副驾驶上发呆,听到后面“咣当”一下,一个比他大几岁的男孩把东西放在车上,扒在车窗上说:“快下来,装车,一会晚了老刘头又得逼逼。”
“哦,知道了,这就下去。”秋耳不耐烦的说。重生后,还没认清现实,就让干活,确实够烦的。
催促秋耳干活的人,不是别人,是他舅舅家的孩子,叫任幼聪,大家都叫他小葱,他比秋耳大几岁,秋耳也没喊过他几次哥,总是小葱小葱叫。秋耳在省城定居前,家里是开店的,经营百货批发,小葱不上学后就一直在店里干,主管开车送货,后来搞批发的多了,网店又兴起,店里生意不好做,他家就关门了,他这个表哥就自己单干,开了一个手机店,生意不错,在省城也买房了。
秋耳饿着肚子下车进了店,几个摆地摊的大妈正在挑选东西,这些人几乎每天来,上午选好东西,下午、晚上找地方摆地摊卖,对秋耳家里的情况很熟悉。他们看到秋耳进了店,都和他打招呼,说是打招呼,其实就是逗他玩。
“呀,小帅哥回来了,我刚来的时候就问你怎么没在,你妈说你去送货去了,听说你考上市一中了,真厉害。”一个烫头的大妈边挑东西边说。
另一个带着大耳坠的大妈接着说道:“木耳这孩子从小就聪明,以后肯定能考上好大学,出人头地。老板娘,再给我来一沓这个丝袜,现在姑娘都跟时髦,不管自己腿粗腿细,都爱买这个穿。”
“是啊,有的女孩腿都赶上大象的了,还买这个,穿上去还不如穿裤子好看呢。”另一个大妈符合。
这些大妈都是没话找话说的主,她们喊你有时纯粹是为了话头,你接不接话他们根本不在乎。秋耳正在发懵状态,而且回来前上学的时候他最讨厌别人喊他木耳、耳朵等一类的外号,奈何老爸给起名字的时候,图省事,给他起了一个让人听到就能想到外号的名字。
有几年,没人喊他外号了,现在再喊,秋耳也没那么介意了,只是这几个大妈看着眼熟,早忘了姓什么叫啥了,他懒得接话,只是对着那些大妈笑了笑。上帝是顾客,他可不敢随便得罪,何况这些大妈个个不是省油的灯,别看他们买的东西不多,但每天走街串巷,去的地方多,再加上嘴皮子厉害,那可是地道的活广告,能把你捧上天,也能把你踩下地。
做父母最幸福的事就是别人夸自家的孩子,秋妈听到几个大妈的夸赞,嘴乐的都合不上了,见儿子进来一句话没说,在他后背轻轻拍了拍说:“死孩子,送一趟货傻了,阿姨给你说话呢,也不知道搭腔。”
秋耳嘿嘿一笑,身子稍微一弯,对着几个大妈鞠了一躬说道:“阿姨们好!”
带大耳坠的大妈说了一句:“这大礼行的,真乖巧”,屋里人哄一下,都咯咯咯笑起来,秋妈笑着说:“别在这闹了,快和你聪哥去装货,装完货赶紧送去,刘老头可不是好对付的,你们去晚了,又得赊账。”
从这出生,在这长大,秋耳对店里的一切再熟悉不过了。这以前是信用社的房子,后来信用社关门了,秋爸就买了下来,重新翻修城三层楼,一层前面是店面,后面搭了一个棚子,用作仓库,二楼、三楼他们家人居住。
秋耳到了仓库,小葱已经把货装差不多了,踢了踢脚下一箱洗漱用品说:“你把这个搬车子就行了。”
货装好,秋耳坐在副驾驶上,任幼聪开车走了一段路,转弯就上了大道。任幼聪荤腥不忌,更没把秋耳当成未成年人,听着双截棍,屁股在车上一颠一颠的,来回扭着,眼睛和嘴巴也不闲着,一会说道:“你看你看,那个女的,腿真细,使的时候准得劲。”
过了一会,他又说:“哎哎哎,你看你看,那个骑车的,皮肤真白,咋长的,怎么就那么白呢。”
一会又看到前面一个,说:“前面那个走路的腰真细,身材不错,咱们上去看看。”
追上去,放慢速度,仔细看了看,他又说:“真丑,一脸疙瘩,前面还那么平,国际机场啊。”
秋耳不接话,任由任幼聪自言自语。任幼聪注意到了秋耳的反常,用胳膊肘戳了下秋耳说:“咋了,今天怎么蔫了,才送一天货,就这样了,暑假还长着呢。”
秋耳刚才在店里看了下日历,现在日期是2001年7月份,这一年他初中毕业,考上襄州市最好的高中,襄州一中。他记得这一年暑假没什么功课和作业,他就和表哥到处送货,表哥也和现在一样,三句话离不开路上的女人。秋耳正处在青春懵懂期,有些东西似懂非懂,他就装懂的迎合着表哥,对表哥提到的女人也点评一下。
只是,今天刚回来,他还在懵逼状态,一直在走思,而且他对表哥说的话题没什么兴趣,就一直没说话。胳膊被戳了一下,秋耳游神回来说:“我这不在仔细看吗,这个女的后面看身材真不错,就是不能从前面看。”
表哥一听这个,来了兴致说:“耳朵,听说高中生谈恋爱的人挺多的,到时候你可别乱搞啊,就是搞,也得先想着我。你哥我活了快二十年了,还是和处呢,想想就悲催。”
“放心吧,我一定先接济你,先给你找一个。”
小葱在秋耳肩膀上拍了一下说:“好耳朵,不,好兄弟,仗义。”
秋耳用手拍了拍胸脯,自豪的说:“那是,我是谁,我可是大名鼎鼎的秋耳。”
小葱说了一句“耳朵,好样的”就开始跟着车放磁带哼起歌,“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兮。”
在老刘头家卸完货回到家,秋妈对着儿子喊着说:“耳朵,良子给你打电话过来了,我问他什么事,他没说,只说让你回个电话。”
“哪个良子?”秋耳随口就问。
秋妈忙着给别人介绍东西,中间插着说了一句:“能有那个良子,就是前面街上的马良,这孩子,今天怎么了,昨天还来过,今天就不记得了。”
说起马良,秋耳记起来了,他初中非常要好的同学,学习成绩不太好,高中读的是体育生,在五中上的,上大学后断了联系,后来听说在市里接老爸的班,卖起了大水桶。
马良酷爱玩,找秋耳不是打台球、就是溜冰、要么就是打游戏,那时候他们还没手机,秋耳记不起马良家的电话,就在自家座机上翻了翻,只是每天来电太多,他也不知道哪个是马良家的,就没拨回去。他想马良找他有急事的话,还会打过来的。
没吃早饭,就被表哥从被窝掏出来送货去了,秋耳肚子饿的咕咕叫,见桌子上有一袋饼干,抓起来就向嘴里塞。那时的饼干添加剂少,吃着比后来的口干好很多。
正吃的时候,电话响了,秋耳抓起电话,习惯性的说了句:“喂,你好!”
对方扔了一句:“好个屁啊,是我,良子,还你好。”
“哦,良子啊,咋啦?”多年过去,再重生回来,声音还是很熟悉。
“昨天不是说好了,今天下午去打台球,这么快就忘了?”电话那端的马良“我靠,这孙子什么记性”的语气。
对马良说是昨天,对现在的秋耳来说,那可是十几年以前,他能记住真是见鬼了。秋耳赶紧打圆场说:“嗨,这不今天上午一直送货,忙的忘了,下午你来找我吧,咱们一块去。”
秋耳只记得马良的家在前面的街上,但具体位置忘了,他过去找不现实,只能让马良过来了。
“好嘞,你在家等我啊,我吃完午饭就去找你。”马良说完,就挂掉了电话。
挂掉电话,秋耳就听外面的老妈喊到:“儿子,你去买点菜,赶紧回来我做饭,要不,一会又要开始上人了。”这个时候,秋耳家的生意还很火爆,每天买东西的人很多,只有饭点的时候清闲一点,但也不会断人。
“妈,我回来做吧,你别管了。”重生回来前工作后,秋耳才知道老妈有多不容易,每天卖货、算账不说,还得收拾家务,负责一家人的吃饭。他如今重生回来了,可不能让老妈那么累了,再说,工作后几年的生活,他也有了做饭的习惯。
老妈不以为然,边从货架上拿东西边说:“你做?你做的能吃啊?快去买吧,买回来再说。”
卖菜的离自家店不远,就在街角的拐角处,走几步就到了,大部分是骑着三轮车摆摊的,三轮车后面放上一个大木板,上面摆着豆角、西红柿、茄子、黄瓜等各种新鲜蔬菜,除了这些三轮摊,路边也有几个门市,卖副食和肉制品。
常年在这个地方,大家都认识了,见秋耳过来,摊主们开始招呼:“木耳,买菜啊,今天我这豆角不错,自家地里摘的,来点不?”
秋耳走过去,拿起看了看,豆角又长又青,粗细均匀,确实不错,抓了一把,也没问多少钱,就说:“叔,称一下吧。”
那时候还没有电子秤,都是老式带秤砣的杆秤,卖菜的老板称了称说:“高高的,2斤,5毛一斤,1块钱。”
秋耳掏出一块钱给了老板,心说:“真便宜。”
前几天,也就是重生前的最后几天,他去超市买东西,顺便买了一些菜,同样是夏天,豆角两块五一斤,比现在正好贵了五倍。
买完豆角,秋耳又买了西红柿、茄子、粉条,还要了一斤肉,肉6块多一斤,不和豆角一样,有几倍的差价,但也便宜了一半还多。
重返高中 第二章
买好菜,回家的路上,秋耳又买了一个大西瓜,这时的大西瓜很多还是襄州本地的笨西瓜,打开后,里面是淡黄色的瓜瓤和大个的西瓜子,咬上一口沙甜沙甜的,不像后来从外面进来的品种,虽然个大、也好看,但很多都是催熟的,吃着不甜,甚至有的都有吃老套子的感觉。
一手提着菜,一手提着装西瓜的袋,走到家,秋耳没从店前面进,而是从仓库门进去,直接进了厨房。走到厨房,想起忘买馒头了,心说一会吃饭的时候再买吧。
把西瓜放冰箱里先冰着,把豆角摘好,洗了,切成一段一段的,又把茄子和肉切了,粉条泡上,看时间差不多了,秋耳就开始炒菜。
秋妈在前面等了半天也没见儿子买菜回来,站在店门口向街口看了两次也没看到人,就自言自语的说:“这孩子,怎么买个东西买这么半天。”
秋妈说完,一个正在挑选东西的人说:“你说木耳啊,我来的时候就见他从后面进去了啊,这都有半天了。”
“这孩子,”,秋妈说:“从后面进去了也不出来给说一声,我好进去做饭,大嫂,你挑着啊,我进去看看。”
秋妈撩开帘子进了里屋,里屋放着一张桌子、一张单人床,还有一台电视和电话,平时当做吃饭和办公地用。任幼聪正在看电视,秋妈进来说:“耳朵进去了?”
小葱说:“没看到啊!”他一直在看电视了,压根没注意外面,当然看不到。
秋妈说:“那你去外面看着点,我去里面看看。”店外面还有两三个人选东西,都是熟人,一般不会丢东西,但还是得有个人照应着。
小葱从里屋出来,去了外面的店里。秋妈就进了厨房,还没进屋,就看到了油烟机里冒着一股股的炊烟,推门进去就听到了“呼呼”的油烟机响声。
厨房的桌子上放着一个已经炒好的菜,干煸豆角,秋妈看菜色不错,用手在边上拿起一个放嘴里,嚼了两口,味美可口。秋耳的烧茄子快烧好了,抽烟机声大,看到老妈进来,他大声的说:“妈,快好了,你在外面等一会,一会我去买点馒头就可以吃饭了。”
秋妈像在做梦似的瞪着大眼睛看自己的儿子,等秋耳把烧茄子盛在盘子里,她惊奇的问:“臭小子,你啥时候会做饭了?”
一句话把秋耳问懵了,他只想着老妈太累了,他应该干点活,就把饭做了,孰不知前生他这个时候别说炒菜了,切菜都没做过。
秋耳笑了笑,忙说:“妈,这不是跟你学的吗,经常见你做饭,我就会了。别在这站着了,油烟大,你去前面等一会,一会吃饭我喊你们。”
秋妈把秋耳推出去以后,接着炒粉条,正做的时候,任幼聪进来了,他像看一个怪物一样盯着秋耳看了一会,用手夹住一条豆角放在嘴里慢慢的嚼了嚼,秋耳递给他一个鄙视的目光说:“没下毒,吃不死你,看你小心得样。”
小葱嚼着豆角条说:“我姑说你在做饭,做的还不错,我不信,进来看看,没想到你这小子还真做的有模有样的,啥时候学的?”
“切,”秋耳不屑地说:“做饭还用学,我这么聪明,一看就会。”
小葱指了指厨房的屋顶说:“耳朵,你看屋顶上是不是飘着一堆牛。”
前生这个岁数,秋耳还真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他真会抬头看看屋顶,现在他知道这是小葱说他吹牛呢,把牛都吹天上去了,他才不会上当去看屋顶,边切西红柿边说:“那你小心点,别等会我不吹了,掉下来,再砸你头上。”
切好西红柿,做了一个西红柿鸡蛋汤,他和小葱就把菜和汤端到前面。刚才买菜把钱花光了,秋耳去前面店里拿钱去买馒头,刚进去,就听老妈在夸自己:“我也没教他,没想他还挺细心,看我做了几次就会做了,做的比我做的还好吃。”
秋妈每天醒来就被外面的客人催着转,做饭的时候也是着急忙慌的做几下,口味确实没秋耳精心做的好。
店里的客人看见秋耳出来了,都用疑问的目光看着他说:“耳朵,你妈说你会做饭了,还做的不错,这是真的假的?”
要是放在重生回来时的那个时候,秋耳听到这句话他会谦虚一下,但这半天他想好了,既然上天这么眷顾他,给他重新来过一次的机会,他就要从这个年龄重新开始,而不能装小大人。再说,外面这些客人都是老主顾,每天见了就是吹吹自己,损损别人,只有这样才显得关系近。
秋耳毫不客气的说:“我做的还行吧,比饭店里的大厨就差那么一点点。”
“呦,都赶上大厨了,那我得去尝尝。”一个鼻子下有个黑痣的大妈说着就进了里屋,一会拿着一个豆角条出来了,嘴里嚼着说:“嗯…还真不错,像那么回事。”
秋耳说了句:“我说的还有假。”,拿着钱就出去买馒头了,剩下屋里的几个大妈围着一个豆角条展开激烈的讨论。
买回馒头,秋耳先让秋妈吃饭,他在外面看店,这会人不多,价钱他记不住,但帮忙拿下东西还是可以的。
儿子又是做饭,又是帮忙开店,秋妈惊喜连连,频频用不可思议的眼光看着秋耳说:“这小子,今天不知怎么了,也太懂事了。”
说到懂事,初中的秋耳算是中上等的孩子,不叛逆,也不是很乖巧,换句话说从不是“别人家的孩子”,秋妈对自家儿子要求不高,管的也不多,很少给他提“别人家的孩子”。秋耳爱玩,但脑子聪明,学习的时候也知道学习,成绩一直中上游,只是襄州二中的初中在全市是最好的,每年有三分之一多的学生能考上襄州市最好的高中——襄州一中,秋耳也是靠着擦边球的成绩考上了一中。
靠着擦边球上了一中,秋耳的成绩就在高中就占不到上中游了,在高中,他学习态度和初中没多大变化,还是不急不慢,后来多亏于墨督促着,勉强到了中游,考了一个普通本科,用他的话说“破本科”。大学毕业后,运气不错,考上了省里公务员,父母出钱在省城买了房,日子算不上富裕,但温饱还是有的。
回来前,秋耳最后悔的是当初高中没好好学习,没能考个好大学。
秋妈迅速的、三两口吃完了中午饭,秋耳过来吃饭的时候,表哥刚吃到一半,一边嚼着馒头,一边看电视,电视放着《还珠格格》,每年暑假放,表哥每次看都和第一次看,痴迷加色眯眯的样子,让人看了就想笑。
秋耳看了一遍后对这个电视剧就没多大兴趣,他低着头专心吃东西,心想吃完收拾一下就去店里帮忙。
还没吃完,马良过来了,秋妈见到他说:“良子,吃饭了吗?今天我们家耳朵炒的菜,可好吃了,你去尝尝。”
马良一听秋耳做的饭,一脸不相信的表情说:“阿姨,他会做饭?再说他做的饭,能吃吗?”
说着,马良撩开帘子进了里屋,秋耳听到他在外面说的话,咽下一口馒头,招呼他说:“来来来,你坐下,尝尝,看看我做的能不能吃,真是的,狗眼看人低。”
马良每天来秋耳家,早把这当成自己家了,拿过筷子夹起菜就向嘴里送,嚼了两口,竖起大拇指,说:“嗯……不…不错,黑木耳,还真像那么回事!”
得,秋耳又多了一个外号。
做了一顿饭,秋耳把和马良的约定给忘了,本想下午帮老妈看店的,但答应了马良,他又不想失约,吃完饭,收拾停顿,就和马良出门了。
今天儿子的表现可以用“惊奇”形容,秋耳出门的时候,秋妈从柜台上拿出几张十元的人民币就塞给了他。平时就是这样,秋耳出门的时候,秋妈就从柜台上拿点钱给他,只不过,没这次多。
秋耳的脾气大大咧咧,什么事情都是一副无所谓的状态。好说话,兜里又不缺钱,人缘一直很不错。
从店里出来,秋耳见马良骑着自行车,才想起台球厅离他们家有点远,就回到仓库,推上车。
台球厅收费是一小时五块钱,秋耳直接押了20块钱的,走的时候剩下多余的可以退。秋耳打台球的技术相当不错,在同学中算得上最好的,只是大学后打的不多,手法有些生疏,第一局没有一点感觉,最后输了三个球。
第二局有点感觉了,最后功亏一篑,争黑八的时候输了。秋耳本来就没心情打球,连输两局后就更没心思了,接下来的三局全输了。
打了五局,输了五局,秋耳把杆子往台球案上一放说:“不打了,没意思。”
马良总是赢,也觉得没意思,说:“木耳,今天咋了,咋这么心不在焉,是不是瞧不上我,不想给我打啊!”
秋耳不能说实话,说自己刚重生回来,十几年没打了,技术生了,就是说了,马良绝对不会信,还会说他扯淡。
不能说实话,只能扯淡说:“哎,我这是技术遇到瓶颈了,过了这个时期,我的技术会突飞猛进,到时候,五个你都不是个。”
马良不屑的“切”了一声说:“输就输了,别说那些没用的。”
重生回来后,秋耳觉得有很多事要做,不想做打台球这种无聊且没意义的事,就对马良说:“良子,今天不打了,没意思,咱们去新华书店转转吧。”
回来前高中没好好学习,这次回来了,秋耳打算认真学习一下,想买几本书,暑假好好看看,争取考个好大学。
马良一脸错愕,像看恐龙似的看着秋耳说:“前几年暑假有老师监督着学习,也没见你去新华书店,好不容易中考完,这个暑假没有任何作业,你去新华书店?去哪干啥?”
“买书,学习啊,良子,现在我们这个年纪是关键阶段,必须好好学习,要不……走吧。”秋耳话说到一半停了下来,推着马良就向外走。
他本想好好的给马良说一下,让他好好学习,转念一想,青春期的孩子最反感别人唠叨,他就打住了。以后他也要注意,不能总是用大人的思维和口气和别人说话,留下一个“小大人”的口号,否则,时间久了,和同龄人有了隔阂,自己成了孤家寡人,甚至他爱的于墨都有可能远离他。
马良拗不过秋耳,被他死拉硬拽的带到了新华书店,新华书店是襄州市最大的书店,共三楼,一楼是心灵鸡汤类的畅销书,二楼和三楼是学生学习和执业考试指导用书。秋耳没在一楼停留,直接去了二楼,前生秋耳来新华书店的次数不多,其中大部分还是和于墨一起来的,回来后再来到新华书店,感觉特别亲切,看到什么书都喜欢,都想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