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贵妃养成记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荼靡满手
春儿吓得浑身一激灵,再不敢出声。
这时,鲁太医方开口道:“娘娘这此滑倒,动了胎气,险虽险,却无大碍,服些安胎药,静养便成,只是千万小心,再不能滑倒了。”
裕王点了点头,对床上的王妃道:“”香玉,横竖还有两三个月你就要生了,外面冰天雪地的着实危险,你干脆临生前就不要再出房门一步了。”
说完,便催促着春儿快去煎药。
初雪见王妃非常虚弱,怕她耗神,只上前轻轻说了声,娘娘好生静养,臣妾告退,就回闲云阁去了。
至于西山的雪景,她当然不会那么没眼色地要去看,看来,这几天自己也要窝在房里刺绣了。
王妃服了几天的药,精神渐渐好了起来,只是外面大雪多日不融,她再也不敢踏出房中一步,实在闷得极了,便将初雪找去围炉闲话。
这日,被关在听雨楼和望梅轩面壁思过的齐侧妃和杨美人半年期满,正式来王妃房中请安了。
两人一关半年,虽说日常饮食有陆采莲暗中照应,可行动长时间地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难免精神萎靡颓废,王妃见状,便道:“这一关半年,是谁也受不了,罢了,后园雪景不错,你们二人今日就到园子里好生转转,看看风景,明日,咱们约足四个人抹骨牌,如何”
齐侧妃笑道:“”谢娘娘体贴,抹骨牌臣妾最拿手了,如今后院五个人,陆家妹子管着家务,整日里忙得焦头烂额,她定然没空来,剩下咱们四个人,可不是正好么。”
王妃点头道:“正是这个理儿,不过,初雪那丫头脑子太灵,你们可得多多得准备钱,不然可不够输的。”
“娘娘且放宽心,咱们只需将赌注押得小些,叫她赢不了多少,也就是了。”杨美人素来会过日子,一听说要输钱,便有些急了。
一席话说得三人都笑了。
次日,四人果然聚在王妃房里,抹了大半天的骨牌。
到了黄昏时分,裕王来探视王妃,见四位妻妾围坐着,,热热闹闹地抹骨牌,王妃面色红润,精神甚好,便笑道:“香玉,你既然这么喜欢抹骨牌,以后可让她们三个日日来陪你。”
杨美人手里拈起一枚骨牌:“王爷放心,只要娘娘喜欢,便是要臣妾夜里住在这里玩,臣妾都乐意。”
齐侧妃瞅了她一眼,打趣道:“那是自然,横竖是个玩么,若是让你日夜陪娘娘绣花,只怕就要哭了。”
说完,齐侧妃突然打了喷嚏,她身边的大丫头叶儿忙道:“娘娘,看样子您还是穿少了,要不奴婢回去给您拿件大袄来吧。”
“我这身上穿得那么厚,过来的路上都不觉得冷呢,不用再添了吧。”齐侧妃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
这时,杨美人也插话道:“你别说,我这身上,也觉得冷侵侵的,该不是这房里的炭火熄了吧?”
春儿闻言,忙跑到炉子前仔细一看,笑道:“炉子里的火烧得正旺呢,娘娘们怎么还会觉得冷?”
见此情形,裕王忙伸手握了握王妃的手:“香玉,你身上觉得怎样?冷不冷?”
王妃摇了摇头:“我身上却觉得暖暖的,舒服得很呢。”
齐侧妃便道:“许是臣妾们在房中呆得久了,乍一出来,受不住风寒所致吧。”
杨美人却摇了摇头:“不对,我昨日在园子里逛,身上穿的也是这件衣裳,却不觉得冷,王妃娘娘,是不是您房里的地龙不行了?”
春儿闻言一怔:“既然娘娘们都觉得冷,那想必是这房中的地龙不能用了呢。”
第58章 伤逝
裕王见齐侧妃和杨美人异口同声地说王妃房里冷,便对春儿道:“给房里再加个火盆,务必小心伺候,不能让王妃着凉了。”
嘱咐完毕,才去了青云阁。
这里王妃便转脸对春儿道:“去拿两件大氅给齐侧妃和杨美人披上。”
说完又道:“初雪,你可觉得冷?”
初雪今天穿了一件絮着鸭绒的茧绸小袄,外面又罩了一件大袄,再被房里的暖气一熏,简直热得大袄都快穿不住了,哪里还觉得冷,于是笑道:“臣妾热得只想脱衣裳。”
齐侧妃便笑道:“到底初雪妹妹是南方人,身上的火力就是大,我方才身上冻得直发抖。”
“既然你们都觉得冷,咱们这骨牌就停了吧,你们回房去,好生在被窝里暖着,明日一早,你们多穿点厚的,咱们再来。”王妃说着,就示意春儿收骨牌。
众人见状,也就纷纷告辞。
谁知第二天早晨,齐侧妃就病了。
叶儿来到王妃房中禀道:“我们娘娘昨晚回去以后,那喷嚏就一个接一个地打,喝了姜汤,盖上被子捂了一夜,谁知早起的时候,额头越发的烫了,她不敢再过来给王妃娘娘请安,怕把病气过给了您,特意命奴婢来回禀一声。”
王妃点了点头:“回去告诉你家主子,让她好生养病,我这就命人去请太医给她诊治,要什么东西,尽管来向我开口,或者直接找陆侧妃也行。”
叶儿走后,杨美人就叹道:“她素日里身子健壮得很,这么多年也没见她生过几次病,怎么这回说躺下就躺下了,这下三缺一,可怎么抹骨牌呢。”
“不抹骨牌,咱们闲话家常也是一样的,我让人去厨房里多要些点心蜜饯,咱们来说说故事,如何?“王妃笑道。
初雪知道王妃一人闷在房里久了,真心希望有人陪伴,便含笑道:“臣妾这里倒有个主意,王妃娘娘是京城人氏,杨姐姐是四川人,臣妾又是浙江人,咱们三地名俗风物不同,咱们就来说说老家是怎么过年过节,婚丧嫁娶的,岂不是好?”
王妃喜道:“初雪,到底你是个鬼灵精,想的主意就是好,我还真不知道四川和浙江人家都是怎么娶媳妇的呢。”
初雪笑道:“岂止娶媳妇风俗不一样,就连日常饮食,地里生的草木花朵都大不相同,杨姐姐,你说是不是?”
杨美人却蹙起了眉头:“”娘娘,恕臣妾直言,您这房里,臣妾还是觉得怪冷的,您的地龙定然是有毛病。”
王妃一怔,只得又让春儿取出银狐大氅来给杨美人披上了。
三人说说笑笑,王妃聊得兴起,便留下两人一起用午膳。
初雪倒也罢了,杨美人一听见王妃留饭,登时喜上眉梢,近来每日正午,裕王都要来正院陪王妃一起用午膳,如此一来,她就可以再见到王爷了。
到了正午时分,裕王果然来了。
见妻妾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好不热闹,裕王也很满意,这才像个家的样子么,自幼在宫中长大,见多了后妃间的勾心斗角,相互倾轧,他最怕自己的后院争风吃醋。
见丈夫已经来了,王妃便吩咐人上菜,因为裕王日日在正院吃饭,大厨房里预备的菜肴非常丰盛,除了几十盘子蒸煮炒炸的菜肴之外,还有牛肉羊肉鱼头等好几个锅子,不要说是夫妻四人,便是再来二十个人,也够吃的了。
菜上齐了之后,裕王夫妇坐在上首,初雪和杨美人在下首陪着,直到这时,裕王才看了杨美人一眼,见她身上披着王妃的银狐大氅,便奇道:“屋里这么暖和,你怎么还披着大氅?”
杨美人轻声道:“王爷身上穿得多,所以不觉得冷,您还不知道吧,齐家姐姐在这房里都冻得生病了。”
裕王眉头顿时拧了起来:“看来,这屋子里的地龙定然是坏了,香玉,要不,你换个地方住吧。”
王妃摇了摇头:“这屋里我住惯了,再说,我又不觉得冷。”
“娘娘,说起来,这屋里的地龙好像是有些不对,今儿一早,秋儿也嚷着着凉了,她昨天也是在这房里伺候了一天呢。”春儿插嘴道。
一听此言,裕王脸上的忧色更加明显了,秋儿和春儿一样,都是贴身伺候王妃的丫头。
想了想,他放下筷子。一脸郑重地对王妃说:“香玉,你必须得换间屋子住了。”
随后,他又对站在自己身后伺候的五福道:“等用过午膳,你让陆侧妃到我书房里来一趟。”
王妃见状,知道他关心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只得由着他去了。
饭毕,裕王回到青云阁的书房里,随手捧起一卷诗词看着,不一时,五福就通传道:“王爷,陆侧妃娘娘来了。”
裕王放下书卷,只见陆采莲披着一件紫貂披风,在门口轻轻跺了跺脚上的残雪,方进了屋。
“采莲,这段日子,着实幸苦你了。”
这倒是实话,偌大一个王府,上上下下几百口,采莲居然管理得仅仅有条,比王妃掌权时还要井然有序,给她道一句幸苦,也很是应该。
采莲灿然一笑:“能为王爷王妃分忧,臣妾不觉得幸苦,不知王爷找臣妾有什么事?”
“嗯,是有件要事,我看王妃那间房子住不得了,所以找你商量一下,给她换哪处的房子比较合适?”裕王指了指身边的圈椅,示意她坐下说话。
“王妃娘娘在正院里住了好几年了,怎么突然就不能住了?”采莲坐了下来,一脸的惊诧。
裕王皱眉道:“那屋子里的地龙估计年久失修了,接二连三的有人在房里冻得生了病,王妃如今有孕在身,如何能冻着?”
采莲这才恍然:“这倒是,娘娘千金贵体,又怀有龙裔,自然不能着凉,不过,现如今要新建一所暖阁,只怕来不及了呢。”
“所以找你商议一下,我看后园池子边的明月轩四面高墙,围得密不透风,要不就让王妃搬进那里吧。”裕王道。
采莲摇了摇头:“明月轩靠水池太近,湿气很重,恐怕不利于娘娘养胎。”
裕王一想也是,于是又道:“那吟风楼如何?”
采莲扑哧一笑:“王爷可是急糊涂了,那吟风楼上下三层,卧室在二楼,让一个有孕之人每天楼上楼下的行走,您能放心?”
见裕王语塞,采莲侧头想了一想:“如今之计,幽兰苑是最好所在,向阳,遮风,且是上个月才修葺过的。”
裕王这才想起上个月采莲跟他提起,说是抱月轩太冷,她想把幽兰苑修葺一番,自己搬过去居住。
于是含笑道:“这幽兰苑可是你为自己修了过冬的,如今让给王妃,你不心疼?”
采莲睨了他一样:“臣妾自然心疼,可谁叫臣妾没福,怀不上王爷的子嗣呢?臣妾再不懂事,也知道子嗣关系着王爷的前程,王爷的前程,不也就是臣妾们的前程么!”
见她这般说话,裕王有些意外,他上前两步,轻轻抚住她的肩膀,柔声道:“你如此深明大义,我心里很是欢喜,事不宜迟,你赶紧调派人手给王妃搬迁吧。”
采莲办事甚是神速,裕王中午给她说过的话,她晚上就派人把幽兰苑给收拾了出来。
第二天,采莲又到王妃房中,亲自指挥着给王妃搬家。
王妃房中各项杂物甚多,正院里十来个丫头婆子忙成一团,采莲见状,又命自己抱月轩的十来个人过来帮忙,忙了整整一天,方把幽兰苑收拾整齐,当晚王妃就搬了过去。
第二天清晨,初雪和杨美人又来到幽兰苑陪伴王妃。
初雪进了幽兰苑,只见五间正房,抄手游廊连着两侧的十来间耳房,皆是雕梁画栋,精美异常,院子里一条青石小道,道边满是青翠欲滴的耐寒花草,不觉赞道:“好个清静华美的所在。”
杨美人笑道:“要不怎么叫幽兰苑呢,陆家姐姐费心修葺一番,如今孝敬了王妃,总算心思没白花。”
两人来到房中,闲话一会,杨美人又笑道:“果然还是这房子里暖和,我身上再不觉得冷了。”
王妃嗯了一声:“这房子果然是比正院的房子暖和,倒是难为采莲了。”
说说笑笑之间,又是半天过去,午膳时分,两人告辞回房,王妃也不挽留,她如今越来越是慵懒,昨日太医还说她身子虚弱,适宜静养,最好多睡睡午觉。
初雪出了房门,突然觉得胸口隐约有恶心之感,头也有些发晕,走了几步,被冷风一吹,立刻又好了,不觉暗想,看来,这人还是要到外面走一走,不然真的要闷出病来的,也不知王妃天天闷在房里可难受。
因是太医说王妃需要静养,初雪和杨美人就约好了每三天去请一次安。
这日清早,多日不露头的太阳早早就升了起来,天空碧蓝如一汪水晶,阳光照着地上和屋顶树梢的积雪,到处都是亮堂堂的,人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贵妃养成记 第39节
一切的一切,都来得毫无征兆。
初雪还在梳洗,就见林嬷嬷一脸惊慌地走进房中:“小姐,王妃娘娘不好了!”
初雪一怔:“是又动了胎气了么?”
林嬷嬷摇了摇头,颤声道:“听正院的人说,怕是过不了今天了。”
初雪大吃一惊,扔下手中的梳子呼地站起来:“怎么会这样?我们怎么都不知道?”
林嬷嬷叹道:“此刻幽兰苑乱成一团,王爷焦急万分,哪里还会派人知会咱们,我从点心房回来的路上,看见陆侧妃和杨美人面色不对,都往幽兰苑赶,打听了一下,才知道王妃出事了,小姐,您赶紧去看看吧。”
第59章 养母
初雪带着林嬷嬷和小月,飞也似地赶到了幽兰苑。
幽兰苑的大门洞开着,似猛兽的大口,仿佛要吞噬一切,让人油然而生恐惧之感。看门的婆子估计也被王妃的临危给吓傻了,居然没有在门房里当值。
跨进院门,初雪的脚步不由得慢了下来,院子里非常安静,却黑压压站了许多下人,每个人脸上的神色都是紧张中透着无比的恐慌。
她用目光在人群里搜索熟悉的人,然后就看见平日里伺候王妃茶水的丫头莲花将头靠在抄手游廊的柱子上无声地饮泣。
“莲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娘娘两日前不还是好好的?”初雪上前,抓住了莲花的衣襟问道。
“昨天一整天,娘娘就觉得昏昏沉沉的,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太医给开了提神醒脑的方子服了,谁知今儿一早,春儿姐姐就叫——叫不醒她了。”莲花哽咽着道。
此时,王妃房里突然传出一阵瓷器摔碎在地的响声,紧接着就是裕王嘶哑着喉咙的闷吼声:“你们这帮没用的奴才,连个病都诊不出来,朝廷养你们何用!”
初雪三步并做两步进入卧室,只见陆采莲,齐侧妃和杨美人都是站在王妃床边,一脸焦灼,鲁太医和另外一名面生的太医服饰的中年男子战战兢兢地跪在裕王面前,那张大理石圆桌被裕王掀翻,瓷器碎了一地。
鲁太医颤声道:“王妃昏迷不醒,全身却没有中毒迹象,从脉象来看,又看不出任何端倪,臣等无能,实在是没有遇见过此类病例……”
没等鲁太医说完,初雪就抢步到床前,掀起帐幔,只见王妃静静躺在床上,双目紧闭,脸色白得似一层窗纸。
初雪本能地打了个冷战,她爷爷当年,也是昏迷不醒去世的,那时候她还小,却清晰地记得爷爷当时的脸色,惨白惨白,跟王妃现在的脸色一模一样,都是一种让人感受不到任何生命迹象的白。
本来初雪听说王妃不好了的消息,心中还抱着侥幸,以为不过是下人们危言耸听,现在亲眼见着了,才明白,王妃是真的临终了。
心头蓦然想起自入府以来,王妃对自己的种种关照,初雪心头一阵酸楚,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滴落在王妃身上盖的锦被上。
见到初雪落泪,裕王心头一阵揪心的疼痛,他喝道:“现在不是哭的时候,救人要紧,你们——”说着,他凌厉的目光扫向房中诸人:“你们可知道京城民间可有什么高人名医,知道的都说出来,我即刻派人去请!”
房间里顿时一片静默,众人心里都明白,王妃已经是油尽灯枯了,只是裕王实在难以接受这个事实罢了。
这时,何英来到屋里,轻声禀道:“王爷,宫里太后,皇爷和康妃娘娘都派了人来问王妃娘娘的病情。”
裕王摆了摆手:“采莲出去接待一下,说得缓些,别吓着老人家了。”
陆采莲应声走了出去,这时,春儿拎了一提子热水进得房来,拧了热毛巾,来到床边,要给自家主子擦拭额头。
可是,她的手刚触到王妃的脸颊,就猛地停住了。
初雪感觉到异常,忙抬眼去看春儿,只见春儿的脸也变得煞白,嘴唇剧烈地颤抖着,半天才带着哭腔道:“王爷,娘娘——娘娘的脸好冷——好冷!”
裕王身子晃了几晃,差点没站稳,他缓缓来到床前,凝视着妻子的脸,和她明显隆起的肚腹,伸出手去,想要摸妻子的脸颊,却怎么也下不去手。
鲁太医急忙上前,用手探了探王妃的鼻息,半晌,方低声道:“王妃已经殁了!请王爷节哀顺变吧。”
“烦劳几位公公回宫告上太后和皇爷还有康妃娘娘,我们家娘娘病得虽然不轻,可是太医正在全力诊治,请几位老人家不要过于忧心。”院子里,陆采莲正对着三位太监说着话,就听见卧房里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哭声。
采莲心中猛地一松,四年了,自己渴望那个位置四年之久,如今,那个人总算是去了。
心底里这般想,脸上却立刻作出了忧急之色:“糟了,娘娘怕是不好了,公公们且同我一道进房瞧瞧再说吧。”
这时,房中的春儿和几个丫头婆子以及齐侧妃和杨美人已经哭得惊天动地,初雪也在无声地哭泣着。
裕王坐在床沿上,面色疲倦而悲伤,他将手放到妻子的肚子上,想对妻子说些什么,喉头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一样,卡得生疼生疼,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这时,乳母抱着宝儿跌跌撞撞冲了进来,口中哭道:“宝哥儿来送送娘亲吧。”
宝儿被乳母放到床边,见母亲双眼紧闭,似睡着了一般,便伸出小手,揪住母亲身上盖的锦被,摇晃道:“娘,娘,别睡啦,起来跟宝儿玩,带宝儿玩吧。”
儿子的话如同一把尖刀,刺得裕王心头一阵剧痛,他伸出手臂,一把将儿子搂进怀中,任由眼泪流了满面。
见此情形,初雪的眼泪更加不可遏止,她紧紧咬住了嘴唇,极力让自己不要哭出声来,然后,她看了采莲一眼,只见她拿着一方锦帕,不停地擦眼泪,可是脸上却没有一丝哀戚之色。
王妃死了,最可能坐上王妃之位的就是陆采莲,她不伤心也在情理之中,可是,想起当日齐侧妃和杨美人在王妃房中总是嚷着冷,初雪总觉得哪里不对。。
王妃好端端的,怎么会死?那时她房里分明暖气十足,齐侧妃和杨美人却一个劲地嚷冷,这里头,一定有问题。
想到这里,初雪看了一眼搂着儿子哭得正伤心的裕王,这个男人,他会想到妻子的死疑点重重吗?他会去彻查真相吗?
他此时正是需要倚重陆家的时候,和妻子也并无似海深情,假如自己把心中的疑惑说给他听,他会作何反应?
初雪实在没有把握。
宫里来的几位太监劝了裕王几句,便匆匆回宫复命,采莲见状,便哽咽着对裕王道:“王爷虽然伤心,可是也要想想怎样操办娘娘的后事,若还是信得过臣妾,臣妾就要去理事厅了。”
裕王点了点头,嘶声道:“内务府会来人操办丧事,府中下人,还是归你调度。”
采莲点了点头,领命而去。
次日,朝野内外,京城大街小巷,都在谈论裕王妃辞世的消息,说起一尸两命,母子双亡的惨状,很多人都要掬一把同情之泪。
皇帝下旨风光大葬,内务府和礼部合办丧事,京城内所有王公贵胄皆去裕王府吊丧,又请了六百多个和尚道士在王府中做法事道场,为王妃超度亡魂,足足办了七七四十九天,那银子钱使得就像流水般哗哗直淌。
一场丧事办下来,裕王府上上下下,都好似生过一场大病,精疲力竭,一连休息了几日,才渐渐恢复了精气神。
这日,离天黑尚有个把时辰的时间,裕王却早早来到了闲云阁。
初雪有些意外,放下手中的刺绣,上前为他沏了一杯茶:“几位先生已经恢复了授课,王爷今日没待在书房?”
“我心中烦闷,哪里还能读得进书!”
初雪看了一眼神色憔悴的裕王,劝道:“人死不能复生,王爷还要多想想活着的人。”
裕王叹了口气:“我正是为宝儿的事情发愁呢。”
初雪一怔:“臣妾上午还在园子里见到宝儿,瞧着不是很好么,他年纪太小,根本就不懂得伤心吧。”
“正是因为年纪太小,又没有娘,叫我这当爹的如何不忧心!”裕王伸手拉过初雪的温软的小手,将它放在脸颊边轻轻摩挲着:“初雪,我打算把宝儿交给你养,你可要好好照顾他。”
“交给我养?”初雪愣住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按说,养一个男孩,尤其是嫡长子,那好处可真是说之不尽,尤其是王妃生前待她不薄,如今王爷又亲口提了出来,于情于理,她都不该拒绝才是。
可是,初雪硬是没弄明白,为什么要她养?轮名分,上头有两位侧妃,轮资历,自己是最迟入府的一个,就算论和王妃的交情,比起齐侧妃和杨美人来,她也没有从王妃那里得到过更多的好处,何况齐侧妃还是和王妃一起选秀进王府的,情分肯定更深。
看出了初雪眼神中的疑惑,裕王主动解释了一句:“交给其他人养,我不放心。”
初雪心头突地一跳,看来,他心里也是有疑惑的,若不是也疑心那三人,他绝不会有这等言行。
于是慢吞吞地试探道:“娘娘的死,臣妾一直觉得很奇怪。”
裕王的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这一丝复杂却没有逃得过初雪的双眼。
1...2223242526...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