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废妃传之龙飞凤舞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笑如虹

    齐雅轻蔑地看向李国舅。她就静静地看着,她知道,此时她无需多说什么,皇帝已成为。握在她手里最好的那把刀。

    “陛下,臣历经三代,一直辅佐着皇族的江山不曾有任何差池,还求陛下查明真相,不要污蔑了皇后啊。”李国舅不停求饶,他求的不仅是皇后的地位,更是李氏一族的荣宠。

    皇帝也同样静静地看着这位不可一世的国舅此刻似乎是真心地沉浮在自己的脚下,他似乎想起自己还是皇子的时候李国舅对自己不屑一顾。直到自己被册封为太子,才着急地把自家的姑娘送来给自己做太子妃。这要成为太子妃的女孩子,小时候也常在宫里玩耍,而那时候她就懂得仗着娘家的势力拜高踩低,那时候她似乎更喜欢自己的二哥。确实,如果不是二哥当年唱了一出谋反的大戏,今天站在这的恐怕也不是自己。对,李氏,她爱的从来不是自己,而是皇后的位置。

    皇帝冷冷地说:“李国舅今日怎么有空到皇后宫里请安朕记得曾说过事情查清楚之前皇后不许离开坤宁宫半步,也标准任何人来探望。”

    “陛下,陛下,臣,臣只是来请安。”李国舅从皇帝的眼神里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寒冷,他或许小瞧这个皇帝了。他一直以为他只是个傀儡,却忘了,就算再羸弱,他也是个皇帝。

    “既然是请安,朕和皇后已经知道你这份心意了,就先退下吧。”

    “可是,陛下。”

    “国舅爷,请吧。”李国舅还想说些什么,一旁的庄公公早就替皇帝送客了,还不失时机地提醒着:“皇后尚在禁足中,国舅爷无召便擅自进入内宫不合规矩,皇帝顾念着情谊已经开恩了,国舅爷可要知恩才好。”

    李国舅见状,自己没了理由或是立场再留在这里,只能退出去。只是没等他出宫,早就被埋伏着的侍卫给抓住,扣在宫里的一个角落了。

    &




第二十五章 事件(五)
    皇帝冷眼看着,这些都是李氏集团的人,平日里这群人都是仗着李家的势力作威作福把持朝政,他早看着不顺眼了。他静静地听完这些人的话。众大臣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过了好一会也不见皇帝发话。一时间朝堂上安安静静,竟然没有半点响动。

    正在众人无所适从的时候,沈平忽然带着一个打成血葫芦样的人上殿。众人仔细看了看,才发现那是皇后的亲弟九门提督李皓然。众人正不解,只见沈平递上一纸供词说:“禀陛下,原九门提督李皓然意图谋反,供词在此,请皇上御览。”

    庄公公走下去接了供词呈给皇上,皇上并未细看,便把供词放到一遍。此时的他从容不迫,似乎他在朝堂上从来没有这么得心应手过,他慢慢走走下台阶,审视着众臣说:“罪妇李氏在宫里行巫蛊之事要谋害朕和朕的子嗣,以至于让公主夭折。外戚在宫外行谋反之事,如今这九门提督就跪在这,那李国舅昨日去给皇后透风报信也已经被朕拿下。如此大奸大恶之人,众卿还要为之求情吗”

    众臣看出皇帝此时已经下定决心要除了李氏家族,谁再求情就是撞枪口,纷纷不语,只等皇帝发落。

    “好,难得众卿今天和朕一条心思,倒使朕不得不发落了他们。”

    前朝正在决定李氏家族命运的时候,齐雅正在赶往德妃宫里。

    “娘娘,娘娘,齐娘娘往这边来了。”德妃宫里的小宫女匆匆跑到德妃面前报信。

    “她来了怕什么,我可是德妃。”德妃不以为然地说。

    这时,她身边的一个老嬷嬷提醒道:“自从昨夜在皇后宫里闹了一出,齐娘娘已经被皇帝授予了掌管六宫之权,娘娘如今对她说话可要谨慎些了。况且,那日去齐娘娘宫里送药膳的宫女至今未归,我们可是要谨慎些才好。”

    “没出息的东西,我可是从来不怕这个狐媚子!”

    正说话间,外面已经有人高声报道:“齐娘娘驾到!”

    一屋子婆子丫头连忙给齐雅行礼,齐雅抬抬手说:“都起来吧。”看上去心情很好的样子。接着,她走过去拉着德妃的手说:“好长时间没见妹妹了,今日过来找妹妹说说话,不会扰了妹妹吧。”

    德妃甩开齐雅的手,径自坐到主位上说:“我可不是和什么人都叫姐姐妹妹的,也不是和什么人都说话的。你来是有什么事吗”

    齐雅轻轻挥了挥手,佩儿马上招呼人把那个柴房里的丫头领了上来。果然不出所料,这位就是前几日德妃宫里派去给齐雅送药膳的宫女秀儿。此时的秀儿已经被梳妆打扮一番,早不像是已在拆房关了几日受过苦的样子了。齐雅见秀儿给德妃行礼后说:“承蒙妹妹心善,派了这丫头前几日到我宫里给我送药膳。只不过这丫头贪玩,竟留在我宫里几日了。想着她必定是妹妹跟前得力的人,必不能叫她偷懒,这不今日姐姐把她全须全尾地给妹妹带回来了。”

    德妃看了一眼秀儿,料到齐雅已经知道了药膳里有毒的事,便说:“齐娘娘好手段,昨日连皇后娘娘都能拉下水,今日何况我这一小小的德妃呢说吧,想要我怎么样”

    齐雅笑了笑说:“妹妹说笑了,皇后娘娘的事情自有陛下处置,我怎么好置喙。今日来除了把这丫头带来以外确实还有一事。前日妹妹派人给我送了些药膳,我自然知道妹妹是好意,只是那药膳里用的一味菌菇却是特别的。此菌菇生长在南边的密林里,和我们平日吃的平菇一样都是白色的,只是这有毒的个头大了些。我也是因着儿时在母家有位从南边来的煮饭妈妈才知道了这些。妹妹自幼生长在都城难免混淆。今日被姐姐发现了,倒也什么,只恐下次妹妹小厨房里的人不尽心,在妹妹的膳食里弄混了可就不好了。”

    齐雅说完,便开始静静地佯装喝茶。

    “你什么意思”德妃不安地问。

    &n



第二十六章 册立之事(一)
    “还有就是平日里和李国舅交好的那几位大人也都获罪了,罪名不一。有杀有关也有贬斥的,也有些位高权重的,尽数抄家了。”

    齐雅觉得皇帝这次是动了铲除旧贵族的心思了,只是还太过仁慈,毕竟老国舅还屹立不倒,这可真是后患。小东子怕是也听的不全,不过这不要紧,她等会去南书房见皇上就自然知晓了,只不过眼下她倒真是有些只撑不住了,觉得头晕晕的像要睡过去了一样。只听见小东子和佩儿一顿乱喊:“太医,太医,快叫太医。”

    待齐雅再次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被挪到内间的床上去了,外屋站了三四个太医。齐雅见佩儿正在床前给自己换着帕子便问:“怎么请了这么多太医,是不是什么大病”

    佩儿见齐雅醒了很是高兴,说:“病倒不是大病,只是受了些暑热。只是恭喜主儿,您已经有两个月身孕啦。”

    接着满屋子的人齐齐跪地说:“恭喜娘娘,贺喜娘娘。”

    齐雅也不知道这时候怀个孩子是好是坏,只是看着架势是瞒不住了,便问:“可去报了皇帝”

    “已经差人去了,皇帝今日前朝事多,说晚上过来陪娘娘吃饭,让娘娘好生歇着。”张嬷嬷说话间端了银耳羹进来。齐雅一看,那银耳羹是温热的,便说:“怎么不用冰镇着”

    “娘娘现在怀有身孕,不易喝凉的,所以才没用冰的。”

    齐雅也觉得张嬷嬷办事妥帖便也不再说什么,端起碗喝了起来。这时佩儿上前说道:“主儿,宫外淑妃娘娘求见。”

    “淑妃”齐雅还不记得宫里有这么一号人物。

    “就是嫁给宰辅的三公主的生母,也是废后的远方表妹。”张嬷嬷接过齐雅递过去的碗说。

    她来干什么难不成看着自己的表姐倒了想来投靠自己亦或是想着法来给表姐报仇来打探情况的齐雅想着。

    “主儿,您不想见的话,要不我就去回了她。”佩儿说。

    “不,请她进来。”

    众太医和仆从见状都纷纷退下,只见淑妃由佩儿领着只身前来,并没带侍女。这位淑妃倒是深居简出,齐雅也只不过是略微知道宫里有这么一号人,其次也就是在宫里的庆典里远远的看过而已,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还是第一次。淑妃姿色平平,当时也不过是因为废后没有子嗣,才把她弄进宫来帮衬自己的。

    待她进来,齐雅见她那一席淡绿色的衣裙很是素雅,人也显得很和善,便心生喜欢。

    “妹妹快坐,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坐坐”

    佩儿麻利地给淑妃搬了个椅子坐。

    淑妃谢过座后,左右看了看,怯生生地说:“娘娘可否屏退众人,臣妾有几句话想和您说”

    齐雅点了点头,佩儿和张嬷嬷退了出去。齐雅正了正身子说:“妹妹对我不必如此客气,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淑妃见众人已退去,扑通一下跪在地上说:“娘娘,请绕了臣妾吧,臣妾可什么都没做啊。求娘娘绕我性命。”

    齐雅看出来这淑妃是怕废后的事连累到自己,心想着若是这是个老实的倒是可以放任不管,让她在宫里安安稳稳生活就好。不过还是要探探她才行:“据本宫所知,妹妹和废后有着亲呢,如今她被关了起来,你也要去看看她才是。”

    淑妃挺直身子说:“娘娘,她是她,我是我。当初我本不想进宫,只是那时她是皇后,我不敢违背她的旨意。如今她触犯了皇帝和娘娘,有今日的下场都是罪有应得。”

    “哦如此说来你倒是怨恨她了你今日来是为何”

    “娘娘,我只有一个女儿已经嫁入宰辅家。臣妾虽愚笨,但是



第二十七章 册立之事(二)
    前几日沈平、沈安两兄弟刚带着十万兵马平了北境的骚乱。这次平乱本不是什么大事,无非就是齐雅想给沈家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齐雅本想封沈平为镇北大将军,可是她不舍得,沈平也不愿意,这个职位如今便宜给沈安了。沈平依旧回来甘心做他的禁军统领,来保卫皇城,保卫她。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个禁军统领的地位不一般。

    “给娘娘请安。”沈平按照君臣之礼给齐雅请了安。抬头看向齐雅,只见齐雅一如既往眉不画而黛,唇不点而朱,肤如凝脂,面若桃花。只是,她如今一席代表着皇权的黄色衣裳在身,多了几分威严和华贵,却没了往日的天真。

    “沈将军快请起。此次出征辛苦,如今凯旋,可喜可贺。陛下和本宫想着沈将军多年来都是一个人,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才好。据说杨大人的妹妹貌若天仙且是个知书达理的,正巧今日杨大人也在,本宫就叫了你过来,替你求上一求。杨大人,可愿将令妹许配给沈将军呀”

    杨崇明白这沈平是齐雅看中的人,而如今这朝上朝下皆是齐雅说的算,他哪有不肯的,便连忙叩谢道:“谢陛下,谢娘娘。臣替小妹谢天家赐婚。”

    沈平自是不快,闷闷地说:“娘娘,臣无心嫁娶,怕杨家小姐嫁过来委屈了她。”

    齐雅听后,倒不介意沈平扶了自己好大的面子,只是他若不愿意与沈家联姻,那她如何保住他们沈家毕竟沈家也算是旧贵族,若是来日有个什么,她并不希望沈家受到牵连,何况,兵权还是放在沈家才让人放心。不过沈家历代在北境经营,若没有人时时刻刻盯着些,也总是不妥。让沈家与杨家联姻,一方面保护了沈家,另一方面也钳制了沈家,齐雅这如意算盘打得响,她不能准许有人破坏她的计划。

    齐雅端起了茶喝了口说:“杨大人,你看咱们沈将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但是到了这自己的事情上反而害羞起来了。你说该如何”

    杨崇看得出齐雅的心思,便说:“臣的小妹粗陋之姿,能得陛下和娘娘青眼,为沈将军求娶之。臣感激涕零,只是不知道沈将军的意思。”

    齐雅看着沈平,沈平看得出齐雅虽然面带笑容,但是眼里却是责备和怨恨,就像听到齐雅说:“平哥哥,你不是什么都依着我吗怎么如今说话不算话了呢”沈平知道,自己这一生都不会违背齐雅的,便俯身跪地谢恩:“谢陛下娘娘赐婚,臣不胜欣喜。”

    “好了,皆大欢喜了。恭喜二位,从此以后二位便是联姻的亲家了,可要给本宫一份媒人理哦。”

    当晚回到宫里,齐雅便把今日之事捡着重要的和皇帝说了一遍。皇帝清楚齐雅让杨沈两家联姻的原因,关于沈平和齐雅的传闻,他也听到了不少。面对齐雅,他是喜欢的,他是爱的。齐雅端了碗汤药给皇帝服下说:“册立皇后一事,明日在朝堂上可要说了。毕竟李氏被废了那么久,臣妾也统理六宫有时日了,总不好叫天下的百姓说天家的闲话。”

    皇帝喝了药,点点头说:“就依爱妃而言,朕今日累了,我们睡下吧。”

    “陛下先歇息,还有些折子没批完,臣妾先去看折子了。”说罢,齐雅扬长而去。

    皇帝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被齐雅拒绝了。他不明白,当初不是齐雅先表明的心意吗如今,人心竟变了

    次日,朝堂之上,齐雅册立皇后一事又被提起。一如既往,众大臣各抒己见。以老国舅为首的老臣自然还是千般万般的不愿意,最主要的理由就是齐雅曾是侍候过先帝的人,德行不配为皇后。这是皇帝罪忌讳的事情,在朝堂上大发雷霆:“齐氏乃是先帝在世时赐予朕,你们身为朝中重臣竟和那市井泼妇一样嚼舌根子,成何体统!”



第二十八章 册立之事(三)
    齐雅已经顺利被册封为皇后。几日后,老国舅便上奏说自己年事已高,不能再为天家效力,自请告老还乡,只求几亩薄田度日。这正遂了齐雅的心意,当即准奏,并赏赐了良田千顷,银钱无数,使其反乡而去。朝中几位老臣见老国舅如此,那些懂事的也都效仿着老国舅的样子,找了各种理由离开庙堂,远遁江湖;有几个看不出风头或是一心想和齐雅作对的,也被找了理由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纷纷解决了。一时间,朝堂之上,倒尽是皇帝和如今身为皇后的齐雅提拔的新贵,倒也是清净。

    “如今朝堂上清净了,娘娘也可轻松些了。”说话的是淑妃。自从齐雅免了三公主的罪责,只是让她带发修行后,淑妃便经常到齐雅宫里说话。此时齐雅已经迁居坤宁宫,淑妃更是时常来请安。

    “妹妹是不管这些的,自然是不懂的,朝堂上哪有清净的时候。有时候本宫倒是很羡慕妹妹的这份清净。只是不知道三公主进来在宝华寺修行可好,前几日本宫还向皇帝提起是否要公主还俗。最近倭国倒是遣使过来,想迎娶我朝贵女,本宫看着三公主年岁合适,不如本宫同皇上提上一提。”齐雅摇着新进贡的云锦团扇说。

    淑妃知道那倭国便是漂洋过海的去处,若是自己的女儿真被送往倭国那真是比那原来德妃的北境和和亲公主还不如,才意识到自己置喙朝中事是犯了齐雅的大忌,当即吓得连茶碗也端不稳,险些烫伤了自己,连忙跪地说:“臣妾愚笨,不知朝中事情的深浅,还请娘娘饶恕臣妾这次。三公主本是戴罪之身,幸得娘娘庇佑才能免受为奴为婢之苦,还怎敢奢求其他。依臣妾愚见,不如让三公主继续修行吧,也好为娘娘,为陛下祈福以赎罪过。”

    齐雅用扇面扶着淑妃的胳膊笑着说:“妹妹不必拘礼,咱们自家姐妹说话随意些才好,快起来坐。若妹妹这般想就最好了。倭国何德何能可以迎娶我朝贵女,本宫奏请陛下赏赐些金银之物打发了便是。”

    淑妃擦着豆大的汗珠,连忙答到:“娘娘说的极是。”

    “妹妹且去忙吧。本宫也要去南书房看折子了。”

    “是,臣妾告退。”

    淑妃从坤宁宫出来,只觉得背后一身冷汗。外面这炎炎夏日,她竟觉得浑身寒冷。走过御花园,正见一约莫七八岁的幼子在湖边玩耍。淑妃见那孩子的穿着打扮不似平常亲贵或是大臣家的孩子,却更高贵些,便唤来身边的侍女问道:“那孩子是谁”

    那侍女悄声说:“是太子。”

    “太子难道是废后李氏过继的那个卑贱宫女的孩子”

    “正是。”

    淑妃想了想,自己的三公主尚且在寺庙里修行,这卑贱的孩子怎么能成为太子。如今李皇后被废,齐皇后统领后宫且有嫡子,这孩子早晚被废。若晚还不如早。若是别人,不如是自己,倒是能让齐皇后记得自己的好,来保自己的三公主一世平安。想到这,淑妃支开了侍女,走到那孩子跟前,一不做二不休,一把将那孩子推入湖里。看着那孩子痛苦的挣扎,淑妃有一丝心软,想把那孩子拉回来,不过她为了自己的女儿还是停住了脚步,只看着那孩子越来越微弱的挣扎,直到没了动静。
1...56789...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