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东方梦工厂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五千党
聊着王子凡收购大酒店话题,邱达城忽然想到什么,沉思片刻,迟疑道:“爸,我记得阿凡好像提到一些目标!”
“一些?”邱得根露出怀疑之色,阻击战还能论套玩?
不得不说,认识王子凡后,邱得根曾很认真的分析过他的发家之路,首先‘佳宁神话’这一仗,让王子凡名震香江,也真正尝到玩并购,玩股权,玩上市公司的甜头,之后,‘王子凡’这个名字便开始与上市公司阻击手,或者所谓的野蛮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把欧美惯用的杠杆收购套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地搬到香港资本市场,不断向一些优质的老牌上市公司发起阻击,而且几乎是每战必胜。
总结起来,王子凡的路数就是:遇到标致的猎物就鲨鱼捕食般快速进攻,然后通过两种必得其一的结局获得胜利:要么逼迫上市公司大股东为捍卫控制权而高价回购被他炒高的股票进而从中获利;要么就取代大股东成为上市公司的新的主人,因为他进攻都是质地卓越的标的,所以炒股炒成股东也是伟大胜利。
这些也没什么技术含量,所以邱得根让儿子邱达城跟在王子凡身边学习,想把他培养成第二个王子凡!
邱达城可不懂老爸的煞费苦心,说道:“阿凡他举了几个例子!”
邱得根身体前倾,迫不及待道:“都有哪些?”
邱达城道:“有会德丰,有九龙巴士,还有有华人置业!”
“九龙巴士?”邱得根皱起眉头,因为他也是九龙巴士股东,当时还是王子凡邀请他加入董事会,怎么转眼间就想阻击它,难道王子凡想学大酒店集团阻击战那样将九龙巴士私有化,不过这么大动作港府会允许吗,九龙巴士属于公共服务业,政府绝对会干预!
“是!!”
“他想私有化?”
“我也不太清楚,对比九龙巴士,我想会德丰、华人置业更值得关注!“
“嗯!”、
邱得根点头赞同,会德丰属于英资产业,至于华人置业,从名字就能听出来归属,重要股东全都是华人,不过前者市值数十亿,后者只有三亿多!
邱达城沉吟道:“我觉得阿凡比较看重华人置业!”
“阿城,你觉得他收购置地集团,还会对市值区区三亿的华人置业另眼相看?”邱得根似笑非笑,好像看到王子凡真正目标一样,按照王子凡一贯的大手笔,目标百分百是会德丰,因为会德丰不但是老牌英资产业,明下还有许多优质地皮,潜力不逊于万达集团,一旦王子凡成功收购,不要其他资产,只是凭借万达、会德丰两大地产公司,王氏就能位列香港十大地产豪门!
邱达城试探道:“那爸爸你的意思是?”
会德丰吗?
邱得根露出苦笑,叹道:“王子凡敢做的事情我们不能做,与其在收购会德丰上面与几大豪门死磕,不如阻击华人置业!就怕到时候我们也被冠上股坛狙击手名号!”
邱达城不以为然道:“有些人就喜欢大惊小怪,阻击公司有问题,偏要怨别人,就像港灯集团在怡和系手里就经营困难,犹如暮年,而阿凡收购之后呢,一些列重组并购,结果短短一年就将市值翻倍,不但摆脱困境,还让股民发财,这么好的事情偏偏有人唱反调!”
邱得根无奈道:“我看你快被他洗脑了,阿城,你要记住,我让你跟着他,是学他的手段,不是死忠,你以后是要接管家族产业的!”
“我知道了,爸爸!”邱达城忍不住的激动,他是邱家最小的儿子,上面还有五个哥哥,竟然选择他继承家产,太出乎预料了!
其实邱达城是高看邱得根了,他选邱达城做接班人,并不会将所有家产都分给对方,毕竟他有七个儿女,特别对大儿子感情深厚,他将三分之一的财产留给大儿子,三分之一财产留给小儿子,剩下的三分之一由其他儿子均分,之所以这么说,是打算将最核心的资产远东控股留给邱达城!





东方梦工厂 第四百八十章 市值3个亿的华人置业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东方梦工厂最新章节!
无论是分遗产还是阻击华人置业,邱得根都高兴太早了,整个香港,不仅仅是王子凡和邱得根看中了华人置业!
华人置业由本地两大豪门,冯平山、李冠春两大家创办于1922年,并在1968年上市,公司上市以来,一直由冯、李两大家族持经营,本属于绩优上市公司,却在近期出现了巨大变局。
这个过程就是在王子凡收购大酒店集团是发出的,先是华人置业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中华娱乐的董事会格局出现异动:原本作为李氏家族代表把持公司话事权并出任公司主席的李福树,只得了一个留任公司董事职务的安排,而将主席一职让给了冯家的代表冯秉芬。
紧接着,华人置业也呈现出更惊人局面。在新一年股东会上,原本在董事会占据将近半壁江山的李家三兄弟,齐刷刷地丢掉董事席位,而冯家的两名代表和一位财技过人的第三者——曾重整过和记黄埔并将其出售给李嘉诚的韦理,则取代了李家三兄弟在华人置业的位置。
出现这种局面,李氏三兄弟自然不答应,市场上关于冯、李两大家族已经发生内斗,正在激烈争夺华人置业话语权的消息不胫而走,围绕此一事件的一系列猜想和推论也是铺天盖地,不过总体上受到王子凡收购大酒店集团压制,所以像邱得根这样实业家才会忽视。
随着新消息不断杀死或应证旧消息的传闻和新闻中,事情的前因后果渐渐被描绘出来。
导致两大家族擦枪走火,并最终走上斗争之路的罪魁祸首,是在新一届董事会大势已去的李家,而李家的问题也是出在了内部纷争。
自李冠春的父亲李石朋一代发迹的李家是香港真正的豪门,由李冠春牵头创办,冯家也有参与的东亚银行已是香港最大华资银行,而李冠春的下一代福字辈更是个个了得,其中包括:1960年代曾任港英市政、立法及行政局“三料”议员,并在这场斗争中被挤掉中华娱乐主席职务的李福竖;香港高等法院首位华人法官李福山;香港社会福利署首位华人署长李福秋;被誉为“香港股票交易之父”,于1969年牵头成立“远东证券交易所”,后来还于1986年出任香港联合交易所首届主席的李福照等。
李家的问题就出在了这个李福照老先生身上。
据说6岁时就已懂得炒股的李福照,有点“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的意思,在至今不知什么原因的导致下,他跟家族成员们搞出了一些不愉快,并一气之下不陪你们玩了,把自己和一个好朋友持有的华人置业股票统统卖给了韦理,也正是凭此股份,韦理才进入了华人置业董事会。
任性的李福照卖掉股票拍屁股走人,转身去筹划了他的大事业——也就是王子凡记忆里的大事件:将当时的四家股票交易所合并为唯一的联合交易所,这本是好事,但却给他的家族留下一个大麻烦,从他手里接过华人置业股份的韦理,联络冯家成立了一家名为司马高的新公司,并以合计持有接近35%股权的大股东身份,将李氏家族全部赶出了董事局。
从1922年成立到1982年,华人置业的业绩表现一直相当优异,因为股权接近,两家也一直保持良好合作,相安无事。李福照这一闹,让眼看祖业即将丢在自己手上的李家自然很不甘心,虽然被踢出了董事会,但他们依然有翻盘的筹码:自己手上还有华人置业28.5%的股权,也得到了其他持有2.8%股份的股东支持。
于是,李家匆忙联合另一个在资本市场纵横捭阖的老手——新鸿基公司主席冯永祥,赶紧成立了一家名为巴仙拿的公司,并于当年3月23日提出以每股16港元现金全面收购华人置业的建议,要把华人置业夺回来。
李家公然发牌的同时,冯家当然也不会甘心束手就擒,他们不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暗暗憋着大招,准备着若是那李家来了的反击战。
就在冯、李两家股权几乎相当,继而要鹿死谁手地争来斗去之时,王子凡的基金已经按照布局,吸纳市场上的华人置业股票,或许此时吸纳股票的还有其他财团,总之超出大家预想的事情发生了。一向交易低迷,活跃度低的华人置业,突然成了活跃股,交易量大增且股价很快飙升至19.8元。
飙升原因很简单,华人置业股票变得抢手,有不明人士大量收购。
王子凡明白的事情,冯、李两家这才明白过来,就在他们互为对手之时,已经有人把他们一起当成了猎物,这个人就是邱得根!
不过对于王子凡来说,无论与邱氏家族怎么好,他都不会将华人置业拱手相让的,别看现在的华人置业不起眼,市值只有区区的三四亿,但是刘銮熊接手后,不到几年,市值狂飙至三十多亿,未来更是升到近四百亿,这还是在刘銮熊不懂地产经营的情况下,如果换成李嘉成、李肇基,恐怕华人置业早已与和记黄埔、恒基兆业并列!
为了警告邱得根,王子凡决定从幕后走向前台,虽然手中持有的华人置业股票可以忽略不计,不过他也有这个底气,华人置业出事之前,他已漂亮地阻击一家优质上市公司——著名的香港大酒店集团,而且是在低价位买进,最后控股,并在一个月时间里,将嘉道里一系彻底扫除赶紧,堪称完美,就在要进一步大显身手时,冯、李相争的好消息传来了,王子凡当然很高兴,另一个时空中收购华人置业的是刘銮熊,凭借这比交易不知玩了多少美女明星,现在刘銮熊被他逼到美国,这个任务自然由他来完成!
于是他火速出击,让鹬蚌相争变成了三国杀,将邱得根驱除出局。
李家宣布以每股16港元现金全面收购华人置业不到半个月,王子凡高调宣布自己旗下的王子基金将以每股16.5元全面收购华人置业,果然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市场风云突变。这才弄清了来者不善的两大家族,面对此一变故,基本没有应对之策,只得被动地应付。
一个星期之后,邱得根好像是胆怯了,没有任何动作,而已经取得先机的王子凡再次提高价码,宣布将收购价提高到每股18港元,做出一幅志在必得的样子,因为两大家族斗争已经白热化,中间又有韦理、冯永祥等人插足,已经没有丝毫妥协的可能。
携收购大酒店集团威势,一举击溃李家
巨大压力下,本已出局董事会的李家首先偃旗息鼓,将家族28.5%的股份统统转让给了王子凡,李家血拼出局,王子凡的炮火自然而然集中到冯家一方之上。
高压之下,冯家内部也乱了,冯秉芬的胞弟首先做了“叛变者”,他只想将自己的股份卖个高价,而王子凡只想速战速决,对于钱并不在意,华人置业总市值才不到4亿,高价又能高到哪里去,何况他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收购这些股份后,手中累计获得了华人置业总数超过40%的股份。
已无力还击,也知道继续耗着没有胜算的冯秉芬最终也选择了出场,不过,他与米高私交甚好,也曾帮助米高增持大酒店股权,而且他认为王子凡是故意报复而来,自然不会将股权转让,而是把名下股份卖给了韦理,他可能是想让韦理坚守华人置业,不过显然韦理不打算这么做!
韦理虽然和李嘉成交好,但王子凡和他又没有什么恩怨情仇,韦理千里迢迢来香港也都只为求财,所以双方没有继续战斗,而是很快“你好我好大家好”地达成合作协议,王子凡收购韦理名下所有股票,作为回报,对外宣布是双方将共同执掌华人置业,韦理享受高额分红,王子凡任董事局主席,韦理出任公司总经理。
华人置业交给韦理打理,等于是王子凡将他收编!
三个月内,收购两大公司,王子凡志得意满同时,也发生一件触动人心的小插曲。
9月1日,王子凡正式履行香港大酒店集团董事长职位,前来交接的并不是米高·嘉道里,而是他的老爸,路易·嘉道里,对方跟他说的一席话,让王子凡终生难忘。
豪华的办公室内,当王子凡拿着51%的股权来到这里时,两人面对面而立,气氛陌生而又紧张!
路易满头白发,目光发杂打量王子凡道:“我花了半个多世纪,几十年的心血,你一夜之间就拿去了。”
一个70多岁的老人,站在只有20来岁的他面前这么说,王子凡真的被深深地震撼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生中能有几个十年,几个半世纪?收购看起来是买厂买公司,实际上,这是拿钱买别人的青春,他花两个月,买路易·嘉道里一辈子!
老嘉道里拄着拐杖离开,王子凡站了很久才回过神来,对他来说老嘉道里这句话不仅仅是失望、怨恨,还是警告提醒,当他把所有人逼到绝路时候,就是他最危险的时刻!




东方梦工厂 第三百八十一章 光头佬借钱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东方梦工厂最新章节!
1982年,香港的电影市场依旧是梦工厂一家独大,大小电影公司倒闭无数,就连巨头嘉禾也没能幸免,邹汶怀净身出户,院线被王子凡收入囊中,与之相对应的,梦工厂海内外业绩迅速抬升,呈现高速增长之势,《小鬼当家》打开了北美市场,《最佳拍档》、《僵尸先生》打开日本市场,在全世界的电影娱乐公司中,也是一枝独秀。
回归电影公司,王子凡对这阵子梦工厂取得的成绩很满意,虽然没有什么大片上映,但凭借出色的海外销售能力,公司依旧赚了很多钱,特别是麦加开辟的北美周边业务,对梦工厂来说是如虎添翼,要知道这可是分公司制作的电影,无论是制作水平、还是明星阵容,王子凡都看不上眼!
“这一部普通影片,就能卖500多万?”
麦加笑道:“美国人看电影还是很愿意花钱的!”
王子凡问道:“消费主体是华人?”
“对的!”麦加理所应当点头,让美国白人看话语电影,只有李晓龙的功夫片能办到!现在梦工厂号称《小鬼当家》打开了北美市场,但那毕竟是西片风格!几位主演也是美国演员,所以美国人愿意看,如果换成香港明星,恐怕票房连千万都达不到!
王子凡笑道:“这样也不错了,单单是录影带等周边就能卖500万,一年二十部,就是一个亿收入,也算为我们公司开辟一项财源!”
麦加莫名拍了下光头,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真的到来了,专门放映华语电影的院线在美国华人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种现象着实惊人,一旦投入资金进行整合,相信过不了多久,梦工厂发现的所以影片都可以在美国上映,用港钞赚美金,不再是梦想!
王子凡抬头笑道:“对了,刚何助理跟我说,你要向公司借钱,呵呵,打算拍什么电影?”
“阿凡,这……”麦加站起身,一脸无奈,现在他哪有心情拍电影,事业得意,投资却失败,这几年拍电影赚的钱,全都亏在股市上,欠了银行2000多万,如果这次要破产,麦加估计自己没脸再活在世上了!
王子凡问道:“股市还是楼市?”
麦加道:“股市!”
王子凡点头道:“我知道了!”
谈起香港股市,必须要了解香港的经济与社会,自1950年之后,快速增长,享有“东方之珠”之雅称。而香港之所以能以弹丸之地,爆炸性的人口,发展成亚太金融中心、亚洲四小龙之一,除了香港政府制度、管理及财金税等措施得宜外;更重要的是1948年之后。大批大陆中产以上阶层及知识与技术人员,涌入香港,加上政治与社会安定的因素。使香港经济快速发展。
香港的经济繁荣及金融体系的完整,是在50年代,甚至60年代。而当时香港无论是经济、工商业、国民所得、教育程度等,均仅次于日本,居亚洲第二位,而那时四小龙的另外三小龙:台湾、韩国、新加坡,还正在努力向上之中!台湾一直到60年代末期,经济才快速成长。韩国则至70年代中期,经济发展的步履才加速。
香港的股票市场在亚洲地区而言,其历史相当悠久,1891年2月3日成立了第一个正式的证券市场——香港股票经纪协会,1914年2月21日易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从1891年到1986年这95年当中,香港股市一直欠缺统一的交易秩序及严格的上市与监督制度。
小小的香港九龙地区,居然拥有香港、远东、金银及九龙四个交易所。
直到数年后李福照牵头,才合并为联合交易所。
说到这李福照,还是王子凡熟人,他能收购到华人置业,也多亏他将股份转让给韦理!
1969年12月间,李福照等人筹组“远东交易所有限公司”,这是一大突破,也是香港股市蓬勃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远东会成立后,第一年营业额就达29亿港币,占当年香港股市总成交额的49%,由此反映出华人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王子凡搞不懂麦加是怎么亏欠的,要知道香港股市已经进入牛市!
“说说看,亏了多少?”
“五百多万!”麦加脸红,真实情况远远不止这个数字,他在创立新艺城时就兼职投资副业,刚开始只是炒房,后来见王子凡在股市上大赚特赚,也跟着将房子卖掉,转而买进股票,谁知这股票他买就跌,他卖就涨,好像跟他玩捉迷藏!
王子凡疑惑道:“只是输了五百万,怎么会破产?”
麦加叹气,见王子凡真想帮他,才说出实情道:“我是信错了人,不小心沾上期指!如果要全身而退,最少要两千万!”
“做空?”
牛市炒股还能亏前,王子凡只想到这个方法,也真是服了麦加了,牛市还敢做空,这简直是在自杀!恒生指数每次上涨,麦加都要付出大笔金钱,直到麦加支撑不住,被交易所强制平仓,他另一个属下陈柏祥上次就是这样破产的,两人也算同事,竟然还不吸取教训。
他也喜欢用杠杆做空、做多,甚至坐庄,但从来都是几亿、几十亿的赚,从来没亏过!
“唉!”麦加苦笑连连,他在美国看到股市连连下跌,市场上传闻经济危机即将到来,于是他就想到香港股市都是跟随美国股市,所以提前做了几个空仓,本来只是试探一下,谁知保证金越交越多,最后将他拖进泥潭,别人在牛市赚钱,对他来说,不吝于一次十年前的股灾!
七十年代那次股灾,王子凡没有亲身经历,但也听过很多,那时候香港居民为股市疯狂,很多丢掉工作,每天去炒股票,随着时间推移,股市暴涨幅度已经远超过香港的实际经济现状。股票的价位跟上市公司营业利益偏离太远,投机气味不但浓厚,且成了不折不扣的赌场,有点像内地07年和14年大牛市。
香港四个交易所为扩增业绩,竞相争取公司股票上市,一些素质不良的公司的股票也上市,股价照样大涨,投资人照样盲目抢进。投资人以为只要买到股票,就一定赚钱。在香港上下都为股价上涨而疯狂之际,外国基金却暗中获利了结。后来导致股市崩盘的表面原因是发展假股票事情,其实是股价太高了。当股市自1973年3月9日的点,反转下挫。在短短的一个月内跌至816.39点,到年底跌至433.7点,而后1974年12月10日更跌至150.11点,跌破了当初的起涨点。
那一波香港股市的暴涨之后的暴跌,对香港经济、社会的打击是空前的。若非那次股市风暴,香港的经济应不至于轻易被台湾与韩国追过。而那次香港股市大涨后又跌的原因,经过麦加研究,与现在的香港很相似,因此他在空头上下注,谁知结果与他想的截然相反,恒生指数一点也没有下降的趋势。
王子凡皱了皱眉,暗骂麦加糊涂,利令智昏,香港近100年的股票市场历史,每次大跌都有预兆可循,哪有自己私下里股灾琢磨的,埋怨间,低头签了一张两千五百万支票!虽然麦加投资很愚蠢,但毕竟是他的下属,破产再被曝光他脸上也不好看,两千万对他来说只是毛毛雨!
麦加露出感激之色,虽然为梦工厂开辟上亿财源,但这是公司的钱,不可能借出去,如果王子凡不帮忙,凭借他的人脉,只有破产一条路!
王子凡收起笔问道:“以后就打算留在美国了?”
“我已经申请移民!”麦加是想借移民躲避债务,本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现在拿到钱,似乎就没有必要了!
王子凡却有点吃惊了,还有点担心,担心麦加离开梦工厂,那他将失去一员大将,移民可不是开出差,只要手续通过,麦加就不再是香港人,语气凝重道:“麦加,这是怎么回事?”
自中英谈判结束之后,香港中产以上阶层对1997年有疑虑,因而大举往外移民;曾经有一度,香港出现事求人,很多金融界与工商企业找不到中、高级管理人才,比如梦工厂就曾大力招揽美国海龟,但这都是中产阶级考虑的事情,麦加都快破产了,移民到外国有什么出路!
再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区,经济连年衰退,公司行号相继裁员,到1982年,加拿大国内失业率已逾10%,美国失业率将近8%。
香港人移民地区优先次序为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不但是第一志愿,也是移民人数最多的国家。但是加拿大经济不景气,人浮于事;同时税赋极高,香港人想要在加拿大生活不易,就是找个混饭吃的工作,也很难如愿,至于开创新事业,更是困难。在房地产方面,加拿大房地产业自1980年以后,就自高峰下滑,平均跌幅在20%以上。
麦加这个时候移民加拿大,简直是自讨苦吃,很多移民加拿大的子女,大学毕业后,就是学理工的也不易找工作,而香港自中英谈判以后,政局日趋稳定,社会需要大量人才,随着时间推移,这种需要更加迫切,为了找合适的人员,港商不惜花钱找人才公司,前往加拿大征求中高级职员。
1...157158159160161...2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