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修行在大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沐飞尘

    甚至所有人原则上都可以直接上京告御状。

    但是不能瞎告。比如说你上京告御状,你得有合理的原因。比如说涉及县令亲戚,或者涉及州郡长官,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险,导致告状的人不得不越级上告。

    这样的情况下更高级别官府才会受理,否则是不受理的。

    陈乐天去总督府就是越级上告,他的理由很正,要告的就是县令,所以状告的资格上来说没有任何问题。

    从水路去往成都,一路上风景倒也秀丽,蜀地水域两边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春色盈眼,让陈乐天心情大为畅快。

    跟他们一起的,还有最后临时被李萱儿派去的应胜于厚两人。这两人对李萱儿是言听计从,打心底里把李萱儿当做师父。

    甚至跟对陈乐天比,他们更听的还是李萱儿的话。

    陈乐天为此还笑话过李萱儿,说你这两个徒弟也太忠心耿耿了吧,你到底对他们下了什么降头

    李萱儿皱眉说,瞎说什么,他们是崇敬你才对我忠心呢。

    陈乐天大笑说,蒙我我刚来的时候,他们就对你佩服的五体投地了,我又不是没看到。

    李萱儿则说,你一出场就把两个杀手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一个照面就让我这两个徒弟倾慕不已。

    这次,李萱儿非要让这两人跟着陈乐天。其实存着磨炼两人的心思,虽然李萱儿没有明说,但陈乐天心知肚明。李萱儿是想让这两个商场叱咤的人物多出去走走,尽快把闷在胸中这么多年的浊气给散掉。

    无论是什么人,多年来的夙愿无法完成,胸中都会积着一股浊气。这股浊气是非常不好的,无论是对身体还是对精神都有巨大的伤害。

    倒不是李萱儿懂医术,而是父亲从小跟他说过的。

    李萱儿在慢慢长大后,就越来越认同父亲说的这个道理。

    在应胜和于厚身上,她从第一次见他们就从他们身上感觉到了这股浊气。

    因为这股浊气,所以这两人在说到修行说到练武的时候显得很是呆板。这也非常影响他俩做事。

    如果心态不好,如果心不够单纯,那么做事情也会事倍功半。

    而这次陈乐天并没想着带他们两人,但李萱儿想想还是让他们跟上了。

    多出去走走看看,哪怕只是去成都城里看看沿街商铺,哪怕只是去总督府看看红门碧瓦的宽大府门,也是好处多多的。

    “乐天哥哥,你要照顾好我两个徒弟,不然我会不高兴的。”

    码头上船的时候,来送陈乐天的李萱儿对陈乐天笑着说道。

    “师父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伺候师伯的。”两人说道。

    陈乐天听到伺候两个字,忽然觉得有些不舒服,然后瞥见封山在旁边忍着笑。

    “封山,这段时间你没事好好练练我教你的太极拳,回来我要考你。”陈乐天道。

    封山顿时蔫了,这几天被陈乐天教太极拳,哪里是教拳,就是在逮着他揍啊。好不容易东家出去忙几天,他以为可以歇歇,没料到一个嘲笑东家,就立刻被东家给报复了。东家啊东家,大人不记小人过不懂吗。

    船行速度不快也不慢,正适合众人观景色。

    陈乐天手上拿着可能是金镶玉的茶壶,品着茶,这茶壶不轻不重入手正好,而且还有不错的暖手保温效果。这是应胜给他的。

    现在陈乐天才感觉到,带着这两位富商,真是好处多多,他们真的是把自己伺候的非常好。首先他们有钱,根本不考虑吃喝住行钱的问题,第二他们有这种各样的名贵又好用又好看的器物,就像此时此刻陈乐天手上的茶壶。

    刘大明手上也有个茶壶,虽然做工比不上陈乐天手上的华贵,但也是一流的精致。

    “师伯,这把茶壶是五百年前蜀王宫廷里的,叫天青壶,有传言说是曾经的蜀王用过的,但我不信,因为当时的蜀王出身草莽,喝茶喝酒从来都是用碗的,这种精巧的茶壶,要用也只是他的子嗣,绝不会是他用过...”应胜给陈乐天沏茶的时候,说起茶壶的来历,陈乐天听的一愣一愣的。忽然觉得手上这个茶壶重了不少。

    应胜见此情景,又补了一句:“那年的蜀王宫廷里有很多这种茶壶,虽然精巧,但件数也多,因此也不值几个钱,师伯您觉得不好扔了摔了也就跟摔个景德镇三级瓷窑里的瓷器差不多,不用心疼。”

    陈乐天这回算是真的体会到什么叫做伺候的好。

    也体会到了为什么那么多官吏都经不住商贾的腐蚀。诚然,官吏自身不正内心不够纯净是主要方面,但商贾们花样百出的伺候哄混也是一方面。一次两次不觉得,久而久之,真能让人觉得一种无微不至的舒适。

    可以说,只要跟着一起出趟门,哪怕两三个时辰,就能让你感到无限的舒适。

    而且在说话上,那股子诚恳和淡泊钱财,当官的真的很难做到不喜欢这样的商贾啊。




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诚则进步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修行在大宋 ”查找最新章节!

    “大明,这才叫有钱人的生活吧。”陈乐天喝口茶,茶叶的名字忘了,但味道还真不错。

    刘大明笑道:“东家往年的日子过得太苦了,所以觉得这很华贵,但这不算什么,真要让他们好好拾掇一下,东家会更有感觉。”

    “那是,我以前在边疆,跟袍泽一起去梁国找银子,你可能不知道,就是去梁国找军卒杀,杀一个人给一份赏钱。可能连续几十天就守在臭水沟里面,为了不被发现,腿都要泡烂了...那日子,真叫苦。”陈乐天说着,忽然惊觉自己不能像那些喜欢诉苦的老头老太那样。

    刘大明微微点头:“东家的苦,非我们这些活在太平之地的人能感受到的,从这点上来说,我们不如你们,我们惭愧至极。”

    “也不能这么说。”陈乐天又喝了口茶,真香啊:“有个道理是这样。咱们在边疆打生打死,每天每月每年都在死人,到底为的是什么难道就为了消灭敌人吗难道就为了杀人吗不对,根本的目的还是让咱们大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你说你惭愧,你不用惭愧。我们死在边境,就是为了你们能在家乡好好过日子啊。我们先死,才能换来大家的平安。这才是我们军伍军卒死的真正意义。”

    刘大明想了良久,似乎明白了点。

    陈乐天补充道:“民间有句话,说边疆的王侯都知道血色,但京城的布衣连鲜血都没见过。这话诚然说的没错,但这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才死的有意义。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大明啊,我后来从军伍中回来,看到一路上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好人坏人,老人孩子,只要他们都过得安稳,我只要看到他们,我就很开心。就是这么简单。”

    此时,正是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洒在他们的船上。陈乐天看着波面的光辉,一时间感慨万千:“你们看这景色多美,蜀地百姓真是幸福啊。咱们京城就没这么美的山水...”

    这一路欣赏美景的同时,陈乐天也没忘了每天都跟刘大明和应胜于厚讨论资料。

    厚厚一叠县尊大人的违法资料,到时候都是要呈给总督大人看的。

    同样的资料他们在巴中城誊抄了好几份,作为底本。这样一不怕丢,二不怕被有心人抢了。

    每天晚上四人都挑灯在湖面上细细查看哪些资料,细细品。

    在资料里找不妥帖的地方。

    所谓不妥帖的地方,其实就是容易被提出疑问、或者甚至是反而对县尊大人有利的证据。

    但是这种证据是不能修改的,为了保证证据链的完整以及符合逻辑,他们不能轻易修改其中任何一条证据。不过他们可以做准备,当总督府在审案的时候提出疑问来,根据这种证据提出疑问时,他们就可以从容自如的去应对。

    而资料厚厚一大摞,实际上他们在之前已经校对过很多遍了,现在的继续校对,只是为了让他们更加熟练这些证据。

    就像参加科考前的学子一样,十几年寒窗苦读,但是在进考场前,仍旧还会把书捧在手上读。

    “大明,你有空的时候可以多跟我讲讲大宋律,于我好处多多。”陈乐天说。

    刘大明道:“这都是我这样的状师干的事情,很掉价,东家何必学这刑名之学。都是下九流的东西啊。”

    陈乐天不同意:“此言差矣,什么是下九流为什么掉价这得看你用刑名之学做什么事了,如果你用你懂的律法去搬弄是非去颠倒黑白,那就是下流。如果用对律法的精通去救人帮人,那就是高尚的,就是最上流的人。”

    “东家所言极是,让大明茅塞顿开。”刘大明认真的拱拱手,他不是没想过,但的确没有想过这么透彻。

    “以后东家有空的时候我便多与东家说说吧,律法之事并不难,以东家的领悟能力,不出三个月便可融会贯通。”刘大明半是拍马屁半是说事实。

    在船上的这几天,陈乐天发现一个好玩的现象,应胜和于厚实在是太好学了。

    陈乐天随便指点一下他们拳脚,他们就没日没夜的练,互相交流心得,互相比划。

    陈乐天简单的跟他们说一下这条证据得小心点,要防止总督府刁难,他们就细细揣摩彻夜不睡。

    陈乐天无意间说,这边山川很适合练功,山明水秀。他们就赶快用纸笔记下来。

    这种好学到巨细无遗的地步的人,实在是太少见了。

    陈乐天问他们:“你们这么努力到底为的什么”

    两人互相望望,一时间不敢立刻回答,怕说错话,等了好一会儿才道:“我们就想多学点本事,咱们兄弟不小了,小时候就想做个大侠,这都人到中年了也没做成大侠,现在呢也不想大侠这东西了,就想着能有点进步,起码明年比今年厉害点,后年再比明年再厉害点,让咱们学的武真能有那么点用。”

    陈乐天说,既然你们喊我师伯,你们就要真把我当师伯,有什么说什么,这才是尊重我。

    两人想了想,纷纷点头,打开话匣子。应胜说,过去的几十年来,他们总被江湖骗子骗钱,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蠢笨,而是他们找不到好师父,没有江湖门路的他们只能选择碰运气,说不定这些骗子里,就有一个有真本事的呢。我们读书不多,但我们听过千金买马骨的故事。说到底,就跟做生意一样,只要心诚,总会感动上天的。

    现在看来,真的是这样。我们做梦也没想到能遇上师父那样厉害的人,更想不到竟然认识到师伯这样的修行者。要知道,多数人终其一生也见不到一次修行者啊。

    既然老天给了我们回报,我们就要珍惜啊,趁着还有时间多学点。

    师伯,谢谢你。

    陈乐天听罢,笑着道:“你俩的这份心,很难得。放心吧,就凭你们这份多数人一辈子都修不成的一颗诚心,你们会进步很快的。”



第四百七十章 就是有钱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修行在大宋 ”查找最新章节!

    终于在第八日的中午船到达成都城的渡口。

    四人四个侍卫一共八人下船,双脚踏上岸的踏实感非常不错。

    “这可是头一回来成都,看看这芙蓉城到底是怎么个让人忘记回家的。”陈乐天边走边道。

    成都的城墙跟京城比,至少矮了一半,而且厚度也不及京城的一半。

    从这点上可以看出,成都这个地方的君王,向来就没有什么好战的意识。

    不过民间有说法,说是历来蜀王就是专门用这种法子来让别人兴不起攻城的兴趣。

    或者换种说法是,因为成都城门容易攻破,所以干脆每次灭蜀都把蜀国当做最后一个攻破的国家。

    而到最后,说不定就不战而降了。

    就像当年九国争霸末期,先帝的马蹄踏遍八国王庭,最后除了几个没有花大力气吞并的意义,其他的全部吞并后,只留下个蜀地。

    然后蜀王直接献地投降,这场投降,直接就让蜀地成了争霸后期唯一没有遭受刀兵之祸的国家。

    “成都的城墙要那么高那么厚做什么已经是陛下的了,防谁”

    这是蜀王在第一次在蜀地接见大宋帝王时,面对大宋帝王的疑问说的话。

    而后当时的大宋帝王笑着说:“道家之道,无为而无不为,在你这淋漓尽致啊。不过话说回来。真到了国家危亡到那种地步的时候,你这成都城再高再厚也挡不住兵马啊。”

    蜀王深以为然,蜀地众旧臣也深以为然。

    陈乐天站在成都城门前抬头望了半晌,忽然吁口气:“咱们要引以为戒啊,不要忘了历史的教训!入城。”

    众人入城后,映入眼帘的是繁华的长街。根据陈乐天之前在地图上看到的,这条路直通蜀王府和总督府。

    先到总督府,然后再往前尽头就是蜀王府。

    其实从建筑格局上来说,总督府和蜀王府完全不可相提并论。蜀王府就是原来的蜀国皇宫,丝毫没变。而总督府只是后来兴建的府衙而已,比一般县衙大个两三倍而已。

    成都百姓们有个谚语是这么说的,蜀王府不见边,总督府扔个石头就到角。蜀地事,决于二府,谁也不怕谁,谁也不听谁。

    这个谚语就很好的说出了蜀王府的大和总督府的小。

    不过陈乐天现在暂时先逛逛,不着急着去总督府告状。好不容易来一趟这锦官城,一定要好好看看。

    进成都城门走了不到半里路,陈乐天就被路旁边一家书店给吸引了。之所以吸引他,是因为招牌实在是做的亮眼。

    正常的书店起的名字都是很有书香气的,比如说华亭,书苑之类的。但是这家书店叫金戈铁马。招牌很大,用四个烫金大字虎虎生威的写着,让人一看,根本就不会联想到书店,而是赌场或者兵器铺。

    还有,别的书斋招牌都不大,也不张扬,他这个非常张扬,大且亮。

    另外,招牌的旁边还有个类似于酒旗的,上面写了一行稍微小一些的字:金戈铁马处此地二两银。

    旗子随风飘摇,颇有气势。

    陈乐天完全就是被招牌给勾起了好奇心,然后定睛一看,铺子里面摆放的全部都是书和文房四宝,门口也摆了很多文房四宝。

    “这书店可以啊,定然要进去看看。”然后陈乐天当先进去了。应胜于厚和四个侍卫则在外面等着,只有刘大明陪同陈乐天进去。
1...123124125126127...147
猜你喜欢